血糖管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糖监测与管理PPT课件

血糖监测与管理PPT课件
血糖监测与管理
汇报人:xxx
2024-02-28
目录
• 血糖监测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常用血糖监测方法介绍 • 家庭自我血糖管理技巧与注意事项 • 医院专业团队在血糖管理中作用 • 新型技术在血糖监测中应用前景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方向
01
血糖监测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血糖定义及正常范围
血糖定义
护士执行医嘱并观察病情变化
准确执行医生的药物治疗
01 医嘱,确保用药安全
定时测量患者的血糖、血
03 压等指标,记录病情变化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我
02
血糖监测和记录
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病情
04
及治疗效果
营养师提供个性化膳食建议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 劳动强度等制定个性化的 膳食计划
指导患者选择低糖、低脂 、高纤维的食物,控制总 热量摄入
05
前景
可穿戴设备在实时监测中优势
便捷性
可穿戴设备可随身携带,方便用户随时监测血糖 水平。
实时性
提供实时血糖数据,帮助用户及时了解血糖波动 情况。
个性化
可根据用户需求和健康状况定制监测方案。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发展趋势
自动化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分析血糖数据,减轻医生工作负担。
精准预测
基于大数据分析,预测用户未来血糖变化趋势,提供个性化干预 建议。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近2-3个月内的 平均血糖水平相关,是评估长期血糖 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需要定期检测
由于糖化血红蛋白的生成和分解需要 一定时间,因此需要定期(如每3个 月)进行检测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不受短期波动影响

规范化院内血糖监测与管理ppt课件

规范化院内血糖监测与管理ppt课件
其他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年版
16
非危重症患者血糖监测
将毛细血管血糖检测作为首选方法选择正确的血糖检测时间大多数普食患者:测定三餐前和睡前血糖持续肠内或肠外营养患者:每4-6小时测一次血糖阶段性肠内或肠外营养患者:应达到足够的血糖监测频率,以预防营养输入时的高血糖和输入后的低血糖静脉胰岛素输注患者:应每0.5-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
5
住院高血糖危害严重
6
低血糖对院内血糖管理同样重要
低血糖是院内血糖管理的主要障碍之一低血糖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昏迷和脑损害低血糖是增加MICU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7
高血糖


低血糖
高血糖和低血糖——院内患者的严重威胁
8
目录
院内血糖管理的意义院内血糖监测的策略院内血糖监测的规范
当血糖5.6-11.1mmol/L,应每小时测一次当血糖6.9-9.7mmol/L、4小时内血糖波动小于0.83mmol/L且输注胰岛素速率未变,应每2小时测一次在开始时期、速率改变时期、营养支持或肾脏调整治疗停止期间应每30分钟测一次,连续测4次
19
目录
院内血糖管理的意义院内血糖监测的策略院内血糖监测的规范
11
AACE / ADA:院内血糖控制目标
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非重症患者
大部分患者餐前血糖<7.8 mmol/L,随机血糖<10mmol/L
根据临床情况调整血糖目标对于达到并能维持血糖控制而无低血糖的患者,可将目标进一步调低终末期疾病和/或预期生命短的患者,低血糖高危患者, 可调高目标范围
为了避免低血糖,血糖值≤5.6mmol/L时,重新评估降糖治疗,血糖值<3.9mmol/L必须调整治疗方案

以患者为中心的型糖尿病患者院内血糖管理 ppt课件

以患者为中心的型糖尿病患者院内血糖管理 ppt课件

ENDO:住院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推荐:对于非急诊住院的绝大多数患者餐前血糖控制目标 应低于,随机血糖控制目标应低于
对于不发生低血糖就能控制血糖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以 适当更严格些
对于终末期和/或预计生存期有限的患者,或低血糖发生风险 高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即可
当血糖<,应对降糖方案进行重新评估 当血糖<,那么必须对降糖方案进行调整
中国共识: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3. 严格控制
•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4.4-6.0 mmol/L • 餐后2h或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
6 -8 mmol/L
2. 一般控制
•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6-8 mmol/L • 餐后2h或 不能进食时任意时点血糖水平:8-
10 mmol/L
1. 宽松控制
或会诊,血糖监测、药
物应用、医患沟通的连
续性可能会被打破
对正确的胰岛素治疗方 案的认识缺乏; 住院期间使用的药物可 能影响血糖代谢,改变 这些药物的剂量时应同 时调整降糖方案
住院期间患者经历身体和 心理的不适和压力,饮食 量和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影响血糖代谢,血糖异常 又影响原发病的治疗效果
4
3
目录
院内高血糖内科高发科室分布图
91.00%
27.00%
38.50%
35.00%
27.00%
27.00%
22.00%
皮肤科 内分泌科 眼科 老年病科 神经内科 康复科
夏新霞. 院内高血糖的现况调查及其特点分析. 硕士论文,山西医科大学, 2021.
心内科
国内医院住院患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比例上升
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例(%)
N=2168,ICU住院患者 与血糖≤ 组相比,*;**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PPT课件

院内血糖管理的策略PPT课件
– 危重患者死亡率 – 心肌梗死 – 中风 – 手术并发症(感染,伤口愈合延迟)
.
7
高血糖增加重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死亡率(%)
内外科ICU患者 n=259040
与血糖70110mg/dl(3.96.1mmol/L)相比, 血糖升高显著增加死亡
率p<0.0001
60 (3.3)
110 (6.1)
160 (8.9)
.
13
Cook CB, et al. Endocr Pract 2007;13(2):117–125
小结
• 院内患者常合并高血糖,高血糖是多种疾病的危 险因素,同时增加重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延长 患者的住院时间
• 院内血糖的控制现状不佳,阻碍院内血糖控制达 标的主要障碍是忽视血糖控制、不能熟练应用胰 岛素制剂及治疗方案以及担心低血糖风险
转出ICU后随访天数
.
出院后随访天数
van den Berghe G, et al. N Engl J Med. 2001;345:1359–136271
Leuven研究-1结论
• 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维持在不超过110 mg/ dl(6.1mmol/l)的水平
– 显著降低外科监护病房中死亡率 – 减少住院死亡率 –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减少ICU患者住院天数 – 增加ICU及住院患者出院后随访生存率
0
123 87
**P=0.01
常规治疗组 强化治疗组
ICU治疗大于14天的患者
.
van den Berghe G, et al. N Engl J Med. 2001;345:1359–136270
强化治疗增加ICU及住院患者的生存率
转出ICU患者生存率

血糖监测与管理PPT课件

血糖监测与管理PPT课件

异常情况识别与处理建议
识别低血糖和高血糖的症状和表现,如头晕、乏力、口 渴、多尿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对于高血糖,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饮食 、增加运动等;如无法控制,应及时就医。
对于轻度低血糖,可通过进食含糖食物或饮料来缓解症 状;对于严重低血糖,应立即就医。
在出现异常情况时,保持冷静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 得到专业的建议和治疗。
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同时,监管部门也积极推动技术 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行业可持
续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血糖监测与管理领域将迎来更多 发展机遇。
02
未来,血糖监测设备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将得到进 一步提升。
03
同时,个性化血糖管理方案将逐渐成为主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此外,行 业监管和政策环境也将更加完善,为血糖监测与管理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 保障。
血糖定义
血糖(Glu)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 糖浓度,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 能所必需的重要物质之一。
正常范围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浓度通常在 3.9-6.1mmol/L之间,餐后2小时 血糖不超过7.8mmol/L。
血糖波动对健康影响
短期影响
血糖过高或过低均可引起相应的临床 症状,如高血糖时可出现口渴、多饮 、多尿等,低血糖时则可能出现头晕 、出汗、心慌等。
采集样本和记录数据规范操作
遵循正确的采血方法,选择合 适的采血部位(如指尖、耳垂 等),避免过度挤压和污染。
在合适的时间点进行血糖监测 ,如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等
,以全面了解血糖波动情况。
准确记录每次监测的血糖值、 时间、饮食、运动等相关信息 ,以便分析血糖波动的原因和 规律。

(医学课件)全院血糖管理

(医学课件)全院血糖管理

定期评估药物治疗 效果,根据需要调 整药物剂量或更换 药物种类。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定期监测患者血糖水平,预防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如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并发症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04
血糖管理流程优化
血糖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实施后
全院血糖管理实施后,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高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并发症得到有效控 制。
重点科室血糖管理成功经验分享
心血管内科
在心血管内科,医生们采取了综合措施, 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 成功地控制了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了心 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VS
神经内科
在神经内科,医生们注重对患者的教育和 心理疏导,通过解释糖尿病的危害和自我 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 力,使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
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患者对血糖控制的认知和依从性,加强 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血糖监测设备的普及率等。
02
血糖管理基础知识
血糖的生理意义与影响因素
血糖的生理意义
血糖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为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正常运转提供动力。
血糖的影响因素
血糖水平受饮食、运动、药物、应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患者参与血糖管理的经验分享
张先生
张先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通过参加医院 的糖尿病教育课程,学习了自我管理和监 测血糖的方法,现在能够自觉地控制饮食 和运动,保持血糖稳定。
李女士
李女士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她通过与医 生的沟通和合作,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成功地控 制了血糖水平。

《血糖的护理》ppt课件

《血糖的护理》ppt课件

健康饮食
维持均衡的饮食,控制热量摄入 ,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吃蔬
菜、水果和全谷类。
规律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游泳、骑自行车等,以增加身体
代谢和降低体重。
戒烟限酒
戒烟可降低糖尿病风险,限制酒 精摄入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的二级预防
血糖监测
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及时发现血糖异常,为治疗 提供依据。
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α细胞分泌 的一种激素,能够促进肝糖原分 解和糖异生,升高血糖水平。此 外,胰高血糖素还能够促进脂肪 分解和氨基酸代谢等。
生长激素的作用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一种激 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生长激素能够促进肝糖原分解和 糖异生,升高血糖水平。此外, 生长激素还能够促进肌肉和骨骼 的生长。
饮食不当
长期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盐 等不健康食品,容易导致血糖
异常。
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导致能量消耗不足, 血糖升高。
精神压力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 绪,会影响血糖水平。
血糖异常对人体的危害
代谢紊乱
血糖异常会导致代谢紊乱 ,影响身体各系统的正常 运转。
器官损伤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心、脑 、肾等重要器官,导致各 种并发症。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减轻压力等 ,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糖尿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药物治 疗、饮食控制等。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控制并发症
01
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健康管理
02
加强自我管理,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按时服药等,以控制
血糖水平。
血糖控制策略

血糖管理ppt课件

血糖管理ppt课件

ppt课件完整
[9]徐晶晶,朱敏,何畏,等.跨学科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精细血糖管理在非内分泌科 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 2018 ,18 (8):1021-1024
12
03 章 节
Part
护理措施
Nursing Measures
ppt课件完整
13
血糖监测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神志瞳孔
意识:呈麻醉未清醒状 瞳孔:等大等圆,2mm, 光反敏
ppt课件完整
入科时生命体征
T:36.4℃ P:75次/分 R:22次/分 血糖:9.8mmol/L Bp:110/67mmHg.
引流管
口插管 胃管 盆腔引流管 阴囊引流管 皮下引流管
10
感染与血糖有什么联系呢?
血糖的升高
中性粒细胞的活性降低
既往史
听力、语言障碍 糖尿病十余年 高血压
ppt课件完整
入院原因
三月前活动后出现右腹股沟 质软肿物,并伴局部不适, 卧床休息后肿物消失且不适 减轻,症状反复出现,一天 前肿胀较前明显且腹部疼痛 加重
家族史
未婚、贫困户、文盲
9
病史介绍
Medical History Introduction
入科原因
术后因重症感染、感染性休 克入住我科幻灯片 11
[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7):145-147
02 章 节
Part
病史介绍
Medical History Introduction
ppt课件完整
8
病史介绍
Medical History Introduc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口容易发生感染[2]
机体清除伤口处细菌和异物的 能力受损
[9]吕娟 ,陈佳丽 ,李佩芳,等.创伤后血糖水平对急性伤口感染的影响分析[J].华西医学2015,3(10):1826-1828
血糖控制太过严格是否一定好呢?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血糖控制有利于减少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但控制过于严格则增加低血糖风险,对降低总病死率并无益处[9] 。
前言
Preface
➢50%的糖尿病患者会经历一次手术治疗,合理的血糖管理可减少手术不良结局的发生、提高手术成 功率,反之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甚至死亡[3] 。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 5 ~ 6 倍[4] 。
[4]宋比佳,常媛媛,李诗怡,等.围术期血糖变化与术后病死率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 学,2018,22(1):167-170.
神志瞳孔
意识:呈麻醉未清醒状 瞳孔:等大等圆,2mm, 光反敏
入科时生命体征
T:36.4℃ P:75次/分 R:22次/分 血糖:9.8mmol/L Bp:110/67mmHg.
引流管
口插管 胃管 盆腔引流管 阴囊引流管 皮下引流管
感染与血糖有什么联系呢?
血糖的升高
中性粒细胞的活性降低
吞噬作用减弱
血糖单图片
请替换文字内容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既往史
听力、语言障碍 糖尿病十余年 高血压
入院原因
三月前活动后出现右腹股沟 质软肿物,并伴局部不适, 卧床休息后肿物消失且不适 减轻,症状反复出现,一天 前肿胀较前明显且腹部疼痛 加重
家族史
未婚、贫困户、文盲
病史介绍
Medical History Introduction
入科原因
术后因重症感染、感染性休 克入住我科幻灯片 11
血糖管理
一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围手术 期的血糖管理
目录
CONTENTS
1
前言
2 病史介绍
3 护理措施
4
总结
01 章 节
Part
前言
Preface
前言
Preface
亿 人
8
6
4.51
4
2
0 2017
6.93
2045

[1] Cho NH,Shaw JE,Karuranga S,et al. IDF diabetes atlas:Global estimates of diabetes prevalence for 2017 and projections for 2045[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8,138:271-281. [2]唐红玉,王吉平.成年危重病人血糖管理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现况及内容分析[J].护理研究2018,32(4):499-505
引流管冲洗及引流液的观察
肠内、肠外营养技术的支持
前言
Preface
升糖激素的分泌
01
促炎介质的释放
围术期 血糖升高
02 内源性葡萄糖增加
[5]Palermo NE,Gianchandani RY,Mcdonnell ME,et al. Stresshyperglycemia during surgery and anesthesia:Pathogenesis andclinical implications[J]. Curr Diab Rep,2016,16(3):33. [6]李爽.内分泌科会诊对围术期血糖管理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9,29(2):118-120
图片
请替换文字内容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前言
Preface
围手术期血 糖异常[4]
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
增加感染、伤口不愈合
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延长住院时间
影响远期预后
[7]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快捷版)[J].临床 麻醉学杂志 2016,32(11):93-95 [8]向桂珍 ,冯长菊 ,林岘玉,等.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路径及措施 [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7):145-147
血糖监测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日期
06.05
葡实萄糖验室指8.2标9
(mmol/L)
血红蛋白
91
(g/l)
06.06 2.8 88
06.09 12.7 88
06.12
06.17
图片 6.58
9.45
78
76
护理措施
Nursing延迟 或者内环境紊乱
02 章 节
Part
病史介绍
Medical History Introduction
病史介绍
Medical History Introduction
基本信息
姓名:陈xx 性别:男 年龄:70y 住院号:2019025714 入院时间:2019.06.04 21:06 入科时间:2019.06.05 03:15
[9]徐晶晶,朱敏,何畏,等.跨学科团队精细血糖管理在非内分泌科 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 2018 ,18 (8):1021-1024
03 章 节
Part
护理措施
Nursing Measures
血糖监测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医嘱Q2h测指尖血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