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uizhou

2017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惠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2018年3月22日2017年,惠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一、综合经省统计局核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3830.58亿元,增长7.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099.22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559.59亿元,增长7.6%。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54.8:40.7。
民营经济增加值1684.62亿元,增长7.7%。
2017年,惠州人均GDP为80205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9美元。
图1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9.07亿元,增长10.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4.08亿元,增长8.8%。
其中,教育支出106.86亿元,增长4.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80亿元,增长14.3%;医疗卫生支出96.21亿元,增长20.1%。
税收总收入941.81亿元,增长21.5%。
其中国税收入728.35亿元,增长19.5%;国税中的国内税收收入552.12亿元,增长18.5%;国税中的海关代征税收入176.23亿元,增长23.1%。
地税收入213.46亿元,增长28.9%。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上涨4.2%。
分类别看,居民消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6涨2降”:医疗保健类上涨11.7%,居住类上涨2.6%,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7%,食品烟酒类上涨0.6%;衣着类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2%。
深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市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本地生产总值820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6.47亿元,下降18.6%;第二次产业增加值3831.64亿元,增长9.3%;第三次产业增加值4363.12亿元,增长12.5%。
第一、第二和第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0.1%、46.7%和53.2%。
根据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92771元,比上年增长8.9%,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平均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3581美元。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2.03万元/人,增长7.7%。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8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各项税收收入823.17亿元,增长7.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00.69亿元,增长12.5%。
其中,基本建设支出216.58亿元,增长41.5%;教育支出117.49亿元,增长19.0%;科学技术支出62.54亿元,增长40.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70亿元,下降1.3%;医疗卫生支出37.89亿元,增长19.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8.14亿元,增长0.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3%,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1.7%,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5%。
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96.3%;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5.3%。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92.4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3%。
全年有3.08万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
年末居民登记失业率为2.6%。
二、农业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37万亩,比上年减少5.3%。
2010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惠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2011年4月7日2010年是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
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动力,积极实施“调结构、促转变,扩内需、促增长,推创新、促升级,惠民生、促和谐”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17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6亿元,增长5.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5亿元,增长23.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拉动GDP增长1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04.8亿元,增长10.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0.1%,拉动GDP 增长3.6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4:55.8:37.8调整为6:59:35。
图1来源于惠州的财政总收入573.1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2亿元,增长29.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5.3亿元,增长37.4%。
其中,教育支出32.1亿元,增长25.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4亿元,增长35.2%;医疗卫生支出10.6亿元,增长30.8%;农林水事务支出14.6亿元,增长10.1%。
税收总收入466.7亿元,增长33.9%。
其中,国税362.7亿元,增长36.2%;地税104亿元,增长26.9%。
图2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3.2%。
其中食品类上涨6.5%,居住类上涨5.4%,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上涨1.4%,文教娱乐及服务上涨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2%,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2%,衣着类下降0.1%。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惠府办[2009]76号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惠府办[2009]76号](https://img.taocdn.com/s3/m/0ecdd21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d.png)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正文:----------------------------------------------------------------------------------------------------------------------------------------------------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惠府办〔2009〕7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定于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09〕23号)和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粤府〔2009〕6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和市情市力调查。
2000年我市通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摸清了全市人口的数量、结构、分XXX居住环境等状况,为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十年来,我市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查清十年来我市人口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教育、社保、就业等惠民政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作为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
人口普查工作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进行。
为加强对我市人口普查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惠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负责我市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各县、区要抓紧成立人口普查领导机构,负责辖区内人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制定工作责任制,分解落实工作任务,确保普查工作领导到位、组织有序。
惠东发改〔2009〕61号

惠东发改〔2009〕61号
关于印发惠东县2009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平山街道办事处,巽寮、港口管委会,县府直属有关单位:
《惠东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业经县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我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量化指标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一、惠东县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综合指标
注:指标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二、惠东县2009年各镇(街道办、管委会)
经济发展部分考核指标
三、惠东县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计划
四、惠东县2009年粮食和水稻种植计划
五、惠东县2009年工业增加值计划
六、惠东县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一)
惠东县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二)
惠东县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三)
惠东县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四)
七、惠东县2009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
八、惠东县2009年人口与计划生育
(按户籍人口计)计划
九、惠东县2009年中小学招生计划(表一)
惠东县2009年中小学招生计划(表二)
主题词:经济管理通知
抄送: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县委有关部委办,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办公室,
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武装部。
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doc

潮州市统计局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9年3月22日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上下一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的要求,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有效遏制经济增长下滑态势,力促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第三产业贡献率明显提高。
2009年,潮州经济经历了“触底反弹—企稳向好—稳步回升”的一系列过程,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65.9亿元,增长10.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拉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78.8亿元,增长16.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3%,拉动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提高。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7%,批发零售业增长25.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5.3%,金融业增长14.5%,房地产业增长19.3%,其他服务业增长10.9%。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上年的7.8:56.3:35.9调整为7.4:55.4:37.2。
人均生产总值18681元,比上年增长11.9%。
物价下降。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CPI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7个百分点。
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一升七降,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7%,食品类价格下降1.4%,衣着类下降2.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2%,居住类下降8.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6.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7%。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下降3.3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2009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11.5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5%,年末城乡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登记户数共52267户,比上年末减少234户,其中,私营企业增加952家,个体工商户减少1186户。
2009年全国各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名

252.运城4111(晋8/11)
253.来宾4094(桂9/11)
254.宿州4076(皖14/17)
255.商丘4054(豫17/18)
宁夏
256.海北州4023(青3/8)
257.六安4010(皖15/17)
新疆
258.兰州4001(甘5/12)
259.屯昌县3998(琼10/14)
27.沈阳8753(辽2/14)√
28.南通8696(苏6/13)
29.烟台8642(鲁3/17)
30.泉州8563(闽2/9)
31.珠海8552(粤5/20)注.农村居民纯收入为8552,农渔民纯收入为8575
32.盘锦8479(辽3/14)
33.扬州8295(苏7/13)
34.乌海8226(蒙1/12)●
80.日照6558(鲁10/17)
81.株洲6502(湘3/14)●
6907
√●
√●
6680
- 3 -
√
82.济宁6470(鲁11/17)
83.新余6445(赣1/11)●
84.酒泉6410(甘2/12)
85.萍乡6344(赣2/11)
86.三明6327(闽6/9)
87.衡阳6327(湘4/14)
88.淮安6308(苏11/13)
98.伊春6139(黑3/10)
99.德州6138(鲁14/17)
100.云浮6128(粤9/20)
山东6119
101.南平6116(闽8/9)
102.连云港6111(苏12/13)
103.佳木斯6086(黑4/10)
104.合肥6065(皖4/17)√
105.宿迁6057(苏13/13)
2009年全国31个省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和排名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20 山西省
5033.5 38.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黑龙江省 2009 年国民经 21 黑龙江省
5029.1 37.6%
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天津市 2009 年国民经济 22 天津市
5006.32 47.1%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 2009 年国民经济 23 北京市
379.42 22.4%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个省( 2009 年全国 31 个省(市、区)固定资产投资额 排 名 省 市 自治区 山东省 固定资产投资 额(亿 元)
19031
比上年 数 据 来源 增长 山东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23.3%
1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2 江苏省
18751.6 24.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南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3 河南省
2438.18 30.8%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夏 2009 年国民经济和 28 宁夏
1119.14 30.3%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海南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29 海南省
1002.5 41.4%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青海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30 青海省
800.51 37.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藏 2009 年国民经济和 31 西藏
13704.65 30.6%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东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4 广东省
13353.15 19.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辽宁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5 辽宁省
13074.9 30.5%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北省 2009 年国民经济 6 河北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惠州经济发展最困难、任务最艰巨的一年。
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动力,以“双转移”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的政策措施,全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在应对挑战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一、综合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4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89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535.4亿元,增长14.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9:56.8:36.3调整为6.4:55.8:37.8。
人均GDP达35819元,按市场平均汇率折算为5244美元。
图一 2005-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来源于惠州的财政总收入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5亿元,增长3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4.7亿元,增长26.7%。
其中,教育支出25.8亿元,增长30.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7亿元,增长30.4%;医疗卫生支出8.1亿元,增长15.0%;农林水事务支出13.2亿元,增长25.2%。
税收总收入348.4亿元,增长20.0%。
其中,国税266.4亿元,增长20.4%;地税81.9亿元,增长18.8%。
图二2005-2009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下降1.5%。
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商品看,呈4升4降格局。
其中烟酒及用品类升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升1.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升2.5%,衣着类升3.5%;居住类下降3.8%,食品类下降3.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2.1%,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下降0.4%。
图三 2005-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24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4万人;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7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万人。
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有21029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不够快,经济结构调整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生产回升后企业锐意调结构、推创新的意识减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较为突出;节能减排、节约集约用地任务繁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二、农业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0.8万亩,比上年增长4.2%;粮食总产量58.6万吨,增长5.2%;蔬菜总产量190.2万吨,增长4.9%;水果总产量51.8万吨,增长3.6%。
全年肉类总产量19.3万吨,比上年增长3.7%。
其中,猪肉产量14.2万吨,增长3.4%;禽肉产量4.8万吨,增长4.5%。
全年水产品产量14万吨,增长3.7%。
其中,淡水产品产量6.7万吨,增长4.7%;海水产品产量7.3万吨,增长1.4%。
年桔、甜玉米、梅菜、荔枝和马铃薯等主要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取得新进展。
表1 主要特色农业产品生产情况三、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下同)67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2%。
其中,电子工业完成增加值299.3亿元,增长9.6%;石化工业完成增加值177.3亿元,增长47.0%,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4.4%、26.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974亿元,增长16.7%,其中,电子行业1588.4亿元,增长11.5%;石化行业660.0亿元,增长57.1%。
表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表3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电子产品产量情况表4 规模以上工业其他主要产品产量情况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7.7%。
分城乡看,城镇投资666.6亿元,增长18.7%;农村投资92.3亿元,增长12.1%。
图四2005-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投资完成额表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类情况全市87个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共完成投资232.4亿元。
2009年投产项目有12项,其中至年末累计完成投资超过5亿元的有4项:惠深沿海高速公路惠州段、东莞至惠州高速公路惠州段、中海石化(惠州)1200万吨炼油配套煅后焦项目和加氢尾油综合利用项目及丙烯酸及酯项目、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比赛场馆(含县区);续建项目有28项,其中本年度投资过亿元的有17项,工业项目有:广东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广东国华惠州热电一期、惠东平海电厂一期工程、TCL 高清晰液晶电视模组一体化项目、龙门环球水泥项目、金玉东方珠宝首饰生态产业园(惠阳),公路项目有:广河高速公路惠州段;新开工项目有47项,其中计划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有14项:东莞至惠州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惠州段)、粤湘高速公路博深段、惠东凌坑至碧甲高速公路、惠大疏港高速公路、惠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广东天然气管道工程惠州段、惠州市生力环保科技项目、惠东县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业园、惠州市东江高新科技开发区、淡水河〃淡澳河“两河四岸”综合整治工程、惠州合生国际大酒店项目、惠阳温泉度假村、南昆山温泉大观园二期项目、龙门碧水天源温泉度假项目。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75.3亿元,下降6.2%;商品房施工面积2248.3万平方米,增长11.6%;商品房竣工面积553.9万平方米,增长131.6%;商品房销售面积543.8万平方米,增长83.8%;商品房销售金额232.0亿元,增长90.3%。
表6 商品房销售面积分类情况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4.1亿元,增长14.7%;农村零售额127.0亿元,增长16.2%。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426.3亿元,增长15.0%;住宿餐饮业64.8亿元,增长15.4%。
图五2005-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六、对外经济全年外贸出口171.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7%;进口120.9亿美元,增长2.9%;进出口贸易总额292.4亿美元,下降1.7%。
实现贸易顺差50.6亿美元,比2008年的贸易顺差62.3亿美元,减少了11.7亿美元,下降18.8%。
表7 外贸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从出口市场看,2009年主要出口市场的占比分别为:香港27.8%、韩国21.0%、美国16.1%、欧盟12.5%、日本3.9%、东南亚3.4%,这六大市场占比合计84.7%。
全年共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279宗,下降4.8%;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4.0亿美元,下降11.4%;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3.9亿美元,增长3.1%。
全年工商注册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244家,新增注册资金6.6亿美元。
年末全市工商登记外商企业实有4880家。
其中,香港3417家;台湾、英属维尔京群岛、萨摩亚合计820家;韩国130家;美国106家;日本57家;欧洲32家。
表8 外商直接投资分行业情况表9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地区情况七、民营经济全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5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35.9%。
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交纳税收总额153.6亿元,增长99.3%。
其中,地税部分57.7亿元,增长27.8%,占全市地税收入的70.5%,比2008年的占比65.5%上升5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从业人员92.1万人。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总长10682公里。
其中等级公路9826公里,高速公路374公里。
通车里程公路密度为96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密度为88公里/百平方公里。
全市港口共拥有76个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
全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613万吨,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53万吨。
表10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货运输量情况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21.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7.9%,其中私人汽车16.6万辆,增长23.9%。
民用轿车保有量达11.1万辆,增长25.5%,其中私人轿车10.1万辆,增长27.8%;当年新注册上牌私人轿车2.1万辆,增长23.5%。
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48.3亿元,增长1.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2亿元,比上年增长8.9%;电信业务收入46.1亿元,增长4.0%。
年末电话用户152.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11.9万户,乡村电话用户40.2万户。
年末移动电话466.1万户,互联网用户56.3万户。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15万人次,同比增长17.2%;接待住宿游客943.1万人次,增长16.8%,其中国内游客人数798.9万人次,增长18.4%。
旅行社组团方面,国内游37.6万人次,下降4.6%;出境游2.0万人次,下降20.4%。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15.1亿元,增长19.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0亿美元,增长21.2%。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78.9亿元,比年初增长33.1%。
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34.7亿元,比年初增长33.0%。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34.3亿元,比年初增长50.8%。
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924.9亿元,比年初增长40.2%。
表11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年末国内证券市场共有本地上市公司2家(TCL、亿纬锂能),股票市价总值达131.2亿元。
首次上市发行股票企业1家(亿纬锂能)。
截至年末,全市有证券机构8家,净利润达3.6亿元,同比增长56.5%;证券营业部有14家,证券交易额达4130亿元,增长96%。
期货公司2家,全年代理交易额236.1亿元,增长23倍;利润总额达86.4万元,增长50.8%。
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33家(含分支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6.4亿元,增长3.0%。
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6.2亿元,增长2.7%;财产险保费收入9.3亿元,增长14.0%。
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合计5.7亿元,增长0.8%。
其中,支付寿险赔款0.05亿元,增长4.0%;财产险赔款5.2亿元,下降0.2%;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0.4亿元,增长3.4%。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全市参加当年高考被录取的大学生人数19074人,比上年增长13.4%;考入中专人数31668人;本地普通高等院校招生4265人,增长23.0%;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4.5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8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教育强市创建和教育惠民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全面实施,城乡教师待遇“两相当”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