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第二部分放射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试行)

150
胞瘤、骨化性纤维瘤、内生软骨瘤、骨巨细胞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骨肉瘤、骨软骨肉瘤、骨髓瘤、
转移瘤等
骨软骨缺血坏死:股骨头、月骨、距骨缺血坏死等
30
软组织病变:脂肪瘤、血管瘤、骨化性肌炎、脂
20
肪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
系统
疾病种类
儿童影像
介入(放射影像诊 断专业医师)
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气管 性支气管,食管闭锁伴食管气管瘘,先天性肺囊 腺瘤样畸形,肺隔离症,肺透明膜病,室间隔缺 损,法洛四联症,先天性巨结肠,胆总管囊肿,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肾母细胞瘤,发育性髋 关节脱位等 1)经皮血管造影术(含脑/脊髓血管造影、颌面 部血管造影、腹腔实质脏器(肝、肾、脾等)血 管造影、消化道血管造影、盆腔脏器血管造影、 四肢血管造影等); 2)经皮经腔实体肿瘤血管内灌注化疗栓塞术(含 肝癌、肺癌、肾癌、胰腺癌、胃癌、妇科肿瘤、 脊柱肿瘤、肢体实体瘤等); 3)各种经皮穿刺活检/引流术
(含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肾动脉狭窄等);
5
6)静脉系统介入(包括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
分流术、布加综合征、腔静脉滤器植入、下肢静
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等)。
50
系统
介入(介入治疗 专业医师)
疾病种类
非血管介入: 1)经皮穿刺活检/引流术; 2)骨关节介入(椎间盘摘除/减压术、椎体成形 术等); 3)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支架植入术; 4)射频消融术(肝癌、肺癌、胰腺癌、肾癌、 骨肿瘤等); 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各类实体瘤/转移瘤); 6)非血管腔道支架植入术(含食管-胃十二指肠 支架植入、肠道支架植入、气管支架植入、尿道 支架植入等); 7)输卵管再通术。 (注:上述介入手术完成总量不得低于本大纲要 求,如大纲要求介入手术项目本基地尚未开展, 可结合本基地介入诊疗特色进行调整)
202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与细则(放射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放射科培训细则放射影像学是一门涉及面广㊁整体性强㊁发展迅速㊁独立而成熟的学科,它主要包括X线诊断㊁X线造影㊁计算机体层成像(C T)㊁磁共振成像(M R)㊁介入放射学等临床应用方向㊂一、培训目标遵循总则的要求,以六大核心胜任力为导向,能够掌握正确的放射影像学相关的临床工作方法㊁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影像诊断思路及最基本的临床急救技能和方法㊂熟悉与放射影像学领域相关的临床知识㊁放射影像学在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价值和限度及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与方法㊂了解以放射诊断学为主的医学影像学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医学影像学概念(包括放射影像诊断及放射介入治疗)㊂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应具有相当于本专业高年资住院医师的水平,能独立㊁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㊂为实现上述培训目标,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按年度递进方式,具体要求如下㊂第1年:接受放射影像学相关临床能力的培训完成与放射影像学相关临床学科的轮转培训㊂在指导医师或上级医师的全程监督与指导下,以掌握 影像检查技术规范㊁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㊁临床影像诊断思维㊁基本影像操作技能 等基本行医能力为目标,实现医学生向临床医师的转变㊂第2年:接受放射影像学的基础培训能够将第1年轮转所获得的基本行医能力,在指导医师或上级医师的部分监督与指导下,熟练应用于放射科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与治疗操作;掌握 放射科专892业特色的病人接诊㊁临床思维㊁诊疗决策与基本操作技能 等行医能力㊂尽快整体适应放射科医师的临床工作,为独立行医打好扎实的基础㊂第3年:接受放射影像学的加强培训在完成一定数量的放射影像诊断报告与临床实践技能操作的基础上,掌握放射科常见病㊁多发病的综合影像诊断方法和急诊影像诊断思维㊂能够基本独立承担放射科常见㊁多发疾病的影像诊断,并具有解决部分疑难㊁危重疾病影像诊断的能力㊂掌握自我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实现基本独立规范地从事放射科临床工作的培训目标㊂二、培训方法培训时间为36个月,其中含3个月机动㊂培训采取在放射科轮转为主,辅以在超声医学科㊁核医学科及其他相关临床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㊂放射科轮转可以按照神经头颈影像(包括中枢神经系统㊁头颈及五官)㊁胸部影像(包括呼吸系统㊁心脏和大血管等)㊁腹部影像(包括消化系统㊁泌尿生殖系统等)㊁骨肌影像和介入放射五个亚专业组平行轮转,也可以基于影像检查设备进行X 线诊断㊁X 线造影㊁C T 诊断㊁M R 诊断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递进轮转㊂培训过程中,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而应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培训内容的难易程度按年度递增㊂通过参加门㊁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数量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学习放射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地书写影像诊断报告;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放射科见习/实习医生的临床教学工作,高年资住院医师指导低年资住院医师㊂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为三个年度进行㊂第1年(第1~12个月):在放射影像学相关的放射科㊁超声医学科㊁核医学科㊁病理科及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其中放射科6个月㊁超声医学科1个月㊁核医学科1个月㊁病理科1个月㊁相关临床科室3个月㊂第2年(第13~24个月):在放射科各亚专业组或各种影像设备单元内轮转培训,可以按照亚专业组安排轮转,即神经头颈影像(包括中枢神经系统㊁头颈及五官)2个月㊁胸部影像(包括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3个月㊁腹部影像(包括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3个月㊁骨肌影像2个月和介入放射1个月,另外须参加C T /M R 图像后处理培训1个月㊂也可以按照影像设备单元进行轮转培训,包括X 线诊断1个月㊁X 线造影1个月㊁C T 诊断4个月㊁M R 诊断4个月㊁介入放射1个月,以及C T /M R 图像后处理1个月㊂第3年(第25~36个月):继续在本专业基地的轮转单元进行培训至少9个月,可以按照亚专业组安排轮转,即神经头颈影像(包括中枢神经系统㊁头颈及五992 放射科培训细则官)2个月㊁胸部影像(包括呼吸系统㊁循环系统和乳腺)2个月㊁腹部影像(包括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3个月和骨肌影像2个月㊂也可以按照影像设备单元进行轮转培训,包括X 线诊断和X 线造影合计1个月㊁X 线钼靶1个月㊁C T 诊断4个月和M R 诊断3个月㊂另有3个月机动时间,各专业基地结合特色亚专业安排轮转,也可以加强教学和科研能力培训等㊂内科轮转科室可选呼吸内科㊁消化内科㊁心血管内科㊁感染科㊁神经内科等㊂外科轮转科室可选胸外科㊁肝胆外科㊁胃肠外科㊁肛肠外科㊁乳腺外科㊁骨科㊁泌尿外科㊁神经外科等㊂神经头颈影像包括神经系统㊁五官及头颈部影像等㊂胸部影像包括呼吸系统㊁心脏及大血管,第3年增加乳腺影像的相关内容㊂X 线造影包括消化道造影㊁ T 管造影㊁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各种瘘管或窦道造影等㊂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㊂表1 轮转计划及时间安排00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续表)合计3636三、培训内容与要求培训对象应根据轮转计划要求,在放射科㊁超声医学科㊁核医学科㊁病理科㊁急诊科㊁内科和外科分别接受培训㊂要求培训对象系统掌握本专科的基本理论㊁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本专科所涉及的常见病㊁多发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原则㊂了解放射科各亚专业组的日常工作流程㊁内容及涉及的相关临床知识㊂(一)第1年放射科(共6个月,其中放射诊断组4个月,放射介入组1个月,影像技术组和影像护理组1个月)1.轮转方案可根据培训基地具体情况选择下面的一个方案轮转放射科㊂第一方案:神经头颈影像(包括中枢神经系统㊁头颈及五官)㊁胸部影像(包括呼吸系统㊁心脏和大血管)㊁腹部影像(包括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㊁骨肌影像和放射介入各1个月㊂第二方案:X 线诊断㊁X 线造影㊁C T 诊断㊁M R 诊断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 S A )各1个月㊂103 放射科培训细则2.轮转目的掌握:放射影像的基本理论,包括X 线㊁C T ㊁M R 的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放射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规范;介入放射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原则;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放射防护基本原则与措施㊂熟悉:放射影像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及其诊断原则;导丝㊁导管等各种介入器械的结构特点与使用方法;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㊂了解:X 线投照和C T ㊁M R 检查操作方法;放射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㊂3.基本要求本阶段培训期间,住院医师须完成X 线诊断报告不少于500例㊁C T 诊断报告不少于400例㊁M R 诊断报告不少于150例㊁X 线造影操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不少于20例㊁放射介入观摩不少于20例㊂影像诊断报告应包括的疾病种类和例数要求,见表2㊂表2 病种及例数要求系统(检查技术)疾病名称最低例数神经系统(以C T 和 M R 为主)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及脑梗死)脑肿瘤(包括胶质瘤㊁脑膜瘤等)55脑外伤(包括颅骨骨折㊁硬膜外血肿㊁硬膜下血肿㊁S A H 等)5呼吸循环系统(以X 线 片和C T 为主)肺部感染(包括肺炎㊁肺结核等)肺部肿瘤:肺癌等55气道病变(包括支气管扩张㊁支气管异物等)3胸膜病变(包括气胸㊁胸腔积液等)5心包疾病(包括心包积液等)2消化㊁泌尿系统(以C T 和X 线造影为主)急腹症(以腹部X 线片和C T 为主要检查方法):胃肠道穿孔㊁肠梗阻㊁腹部外伤等10肝病变:脂肪肝㊁肝硬化㊁囊肿㊁血管瘤㊁肝细胞癌等8胆系病变:胆系炎症与结石等3胰腺病变:胰腺炎㊁胰腺癌等4消化道病变(包括X 线造影检查):消化道溃疡(胃溃疡㊁十二指肠溃疡)㊁消化道肿瘤(食管癌㊁胃癌㊁结肠癌等)5泌尿系病变:泌尿系炎症与结石等520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续 表)系统(检查技术)疾病名称最低例数骨骼肌肉系统(以X 线片为主)骨折与脱位骨肿瘤:包括骨囊肿㊁骨瘤㊁骨软骨瘤㊁骨肉瘤等85骨关节感染:包括化脓性骨髓炎㊁化脓性关节炎等2 退行性骨关节病5(二)超声医学科(1个月,包括腹部㊁心脏㊁妇产㊁小器官及周围血管等亚专业)1.轮转目的掌握:超声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超声医学基本原理㊁超声诊断基础和诊断原则及其在临床的应用;超声医学常用术语;能看懂超声诊断报告,并理解表3中所列疾病的特征性超声表现,完成相应的报告书写㊂熟悉:超声检查前准备㊁超声探头选择㊁超声检查手法㊁观察内容与步骤㊁图像分析方法及常见伪像,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超声表现㊂了解:超声仪器的类型㊁结构和成像原理㊂2.基本要求轮转超声医学科书写报告涵盖的病种及例数要求,见表3㊂表3 病种及例数要求系统疾病名称最低例数腹部肝弥漫性病变:肝硬化㊁脂肪肝3肝局灶性病变:肝囊肿㊁肝血管瘤㊁肝细胞癌3胆囊疾病:炎症㊁结石㊁息肉㊁胆囊癌3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㊁胰腺癌1脾疾病:脾肿大㊁囊肿㊁血管瘤2泌尿系疾病:泌尿系结石㊁肿瘤及梗阻(先天性输尿管狭窄)2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㊁钙化㊁前列腺癌㊁残余尿测定2妇产科子宫疾病(肌层病变㊁内膜病变):子宫肌瘤㊁腺肌症㊁宫颈癌㊁子宫内膜癌2卵巢疾病:囊肿和常见肿瘤2妊娠相关疾病:异位妊娠㊁胎盘异常等2心脏及血管心脏疾病:常见先天性及获得性心脏病3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㊁腹主动脉瘤㊁静脉血栓等3小器官甲状腺:炎症性疾病㊁甲状腺肿㊁结甲㊁甲状腺癌5乳腺:增生㊁炎症㊁良恶性肿块5303 放射科培训细则(三)核医学科(1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核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核医学常用显像剂及其示踪原理;常用核医学显像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核医学常用术语;放射性核素体内外治疗的基本原理;核医学中的放射性污染及防护原则与防护措施㊂熟悉:核医学仪器设备的分类,单光子成像设备(S P E C T ㊁S P E C T /C T )和正电子成像设备(P E T ㊁P E T /C T )的工作原理;常见核医学显像的图像分析方法㊂了解:核医学显像基本操作(包括放射性药物注射㊁图像采集及处理等);放射性核素体内治疗的原理㊁方法及适应证和禁忌证;核医学常用检查和治疗方法与其他影像检查及治疗手段的比较;医学影像图像融合技术的优势㊂2.基本要求能够正确采集病史,书写核医学影像报告㊂病种及例数要求,见表4㊂表4 病种及例数要求检查名称疾病名称最低例数骨显像骨转移瘤㊁骨关节病5甲状腺显像甲亢㊁甲状腺结节㊁甲状腺肿5肿瘤代谢显像肺部肿瘤㊁淋巴瘤㊁消化系统肿瘤2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㊁心肌梗死1肾动态显像肾功能不全㊁肾积水1(四)病理科(1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常见疾病(炎症㊁肿瘤等)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大体病理标本的观察方法(包括病变大小㊁颜色㊁硬度㊁数目和边缘等肉眼改变,病变与周围组织关系等)㊂熟悉:显微镜观察和特殊技术的应用,包括特殊染色在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一般资料㊁肉眼观察㊁镜下观察㊁病理诊断㊁特殊染色或免疫组化结果㊂了解:病理科日常工作流程;常规组织和细胞学制片技术;常用特殊染色方法㊁免疫组化技术的基本原理;病理资料档案管理㊂2.基本要求掌握常见疾病(炎症㊁肿瘤等)的病理诊断,具体病种要求,见表5㊂40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表5 病种要求部位或系统疾病名称头颈及神经系统鼻咽癌㊁胶质瘤㊁脑膜瘤㊁神经源性肿瘤胸部肺炎㊁肺结核㊁肺癌㊁胸腺瘤㊁乳腺癌㊁食管癌腹部(消化系统)阑尾炎㊁胃溃疡㊁脂肪肝㊁肝硬化㊁胃癌㊁结直肠癌㊁胃肠道间质瘤㊁淋巴瘤㊁肝细胞癌㊁胰腺癌腹部(泌尿生殖系统)肾上腺增生㊁肾上腺腺瘤㊁肾癌㊁前列腺增生㊁前列腺癌㊁子宫肌瘤㊁宫颈癌骨骼肌肉系统纤维结构不良㊁骨软骨瘤㊁骨巨细胞瘤㊁骨肉瘤(五)临床科室(3个月)临床科室轮转包括急诊科1个月;内科(可选择呼吸内科㊁消化内科㊁心血管内科㊁感染科等)或神经内科1个月;外科(可选择胸外科㊁肝胆外科㊁胃肠外科㊁肛肠外科㊁乳腺外科㊁骨科㊁泌尿外科等)或神经外科1个月㊂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住院医师可根据培训基地情况和个人的意愿自行选择轮转科室(不限于上面规定)3个月㊂1.轮转目的掌握:急诊科的基本技能操作㊂熟悉:急诊科㊁内科㊁外科㊁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㊁临床表现㊁检查手段及治疗原则㊂2.基本要求轮转各临床科室须完成病例摘要及分析各1份㊂具体疾病要求,见表6-表9㊂表6 急诊科常见病种与基本技能操作要求名称 病种技能急诊科常见病种急腹症(消化道穿孔㊁肠梗阻㊁阑尾炎㊁泌尿系结石等)㊁急性肺栓塞㊁主动脉夹层㊁胸部外伤㊁腹部外伤㊁过敏性休克等急诊基本技能操作心肺复苏㊁电除颤㊁球囊面罩使用等表7 内科疾病种类要求系统病种呼吸㊁循环系统支气管扩张㊁肺炎㊁肺结核㊁肺癌㊁风湿性心脏病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㊁心包炎消化㊁泌尿系统胃与十二指肠溃疡㊁肝硬化㊁肝细胞癌㊁胰腺炎㊁胰腺癌㊁胃癌㊁结直肠癌㊁各种类型肾炎㊁肾衰竭㊁膀胱炎503 放射科培训细则表8 外科疾病种类要求部位病种胸部胸部恶性肿瘤(肺癌㊁食管癌㊁纵隔肿瘤㊁乳腺癌等);主动脉瘤腹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胃癌㊁结直肠癌㊁胰腺癌㊁胆道系统肿瘤㊁肝细胞癌)㊁胆系结石㊁泌尿系统结石㊁胃溃疡㊁胰腺炎㊁泌尿系统肿瘤(肾肿瘤㊁膀胱肿瘤)骨与关节骨折㊁半月板撕裂㊁椎间盘突出表9 神经内(外)科疾病种类要求疾病类型疾病名称脑血管疾病脑出血㊁脑梗死神经变性疾病A l z h e i m e r 病㊁P a r k i n s o n 病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变脑肿瘤神经胶质瘤㊁脑膜瘤㊁垂体瘤㊁听神经瘤和脑转移瘤颅内感染及外伤颅内感染和寄生虫疾病㊁脑内血肿㊁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脊髓疾病椎管内肿瘤㊁脊髓外伤(六)第2年放射科1.轮转目的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各系统常见疾病多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优选;各种以X 线为基础的影像检查技术的理论知识,包括X 线相关对比剂的成像特点及成像原理;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多层螺旋C T 的各种基本图像后处理技术,操作胃肠造影机进行各种造影检查,对患者进行消毒铺巾;作为一助或二助参与简单的介入操作,包括股动脉穿刺㊁选择性动脉造影及穿刺活检等;常见疾病的造影表现㊁各种介入治疗方法等㊂熟悉:M R 常规检查序列的成像原理㊁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各部位C T 扫描技术及放射防护基本知识㊁原则和要求;影像对比剂的使用规范及不良反应的相关基本知识;各项常见介入操作的适应证㊁禁忌证;介入导管室的各项规章制度㊂了解:患者接受介入操作术后的注意事项㊁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放射科临床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㊂2.基本要求本阶段培训期间,住院医师须完成X 线诊断报告不少于800例㊁C T 诊断报告不少于2000例㊁M R 诊断报告不少于800例,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X 线造60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影操作不少于30例㊁放射介入操作不少于20例㊁C T图像后处理操作不少于50例㊂(1)影像诊断报告应涵盖的疾病种类和例数要求,见表10㊂表10影像诊断报告涵盖的病种及例数要求系统病种最低例数头颈和中枢神经系统(M R 和C T检查为主)脑血管病:脑出血㊁脑梗死㊁脑动脉瘤等颅脑肿瘤:胶质瘤㊁脑膜瘤㊁垂体瘤㊁转移瘤等颅脑外伤:颅内血肿㊁脑挫裂伤等885颅内感染:脑脓肿㊁脑膜炎等5脊髓病变:脊髓外伤㊁脊髓肿瘤(星形细胞瘤㊁室管膜瘤等)5头颈部肿瘤:鼻咽癌㊁甲状腺肿瘤等10中耳乳突病变:外伤㊁急慢性炎症等5鼻窦病变:鼻窦炎等5眼眶病变:外伤㊁G r a v e眼病㊁眶内血管瘤等3头颈部动脉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等5呼吸和循环系统(X线片和C T检查为主,纵隔病变增加M R检查)肺部感染:大叶性肺炎㊁支气管肺炎㊁肺脓肿㊁肺结核等胸部外伤:肋骨骨折㊁血气胸㊁创伤性湿肺等103气道病变:C O P D等3肺部肿瘤:肺癌㊁错构瘤㊁肺转移瘤等8纵隔肿瘤:胸腺瘤㊁淋巴瘤㊁神经源性肿瘤㊁胸内甲状腺等5胸膜病变:液气胸㊁胸膜粘连㊁肥厚和钙化等10心脏病变:先天性心脏病㊁风湿性心脏病等3心包病变:心包积液㊁缩窄性心包炎等3主动脉病变:真性及假性动脉瘤㊁主动脉夹层等5消化系统(消化道造影㊁C T 和M R检查为主)食管病变:食管静脉曲张㊁食管癌等胃及十二指肠病变:十二指肠憩室㊁胃和十二指肠溃疡㊁胃癌等58703放射科培训细则(续 表)系统病种最低例数结直肠病变:结直肠癌等5肝病变:肝脓肿㊁胆管细胞癌㊁肝转移瘤等15胆系病变:胆囊癌㊁肝外胆管癌㊁胆系炎症与结石等5胰腺病变:胰腺炎㊁胰腺癌㊁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5脾病变:脾梗死等2急腹症:消化道穿孔㊁肠梗阻㊁腹部外伤5泌尿生殖系统(包括腹膜后病变,以C T 和M R 检查为主)泌尿系先天发育异常:马蹄肾㊁重复肾㊁输尿管囊肿等肾病变:包括肾囊肿㊁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㊁肾癌㊁泌尿系结核等215肾上腺病变:肾上腺增生㊁肾上腺腺瘤等5前列腺病变:前列腺增生㊁前列腺癌等3女性生殖系统病变(以M R 检查为主):子宫肌瘤㊁卵巢肿瘤等5骨骼肌肉系统(X 线平片㊁C T 检查为主,辅以M R 检查)骨关节外伤:骨折㊁关节脱位等骨肿瘤:纤维结构不良㊁动脉瘤样骨囊肿㊁骨巨细胞瘤㊁骨肉瘤㊁骨转移瘤等1510骨关节炎症:骨关节结核㊁类风湿关节炎等5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柱退行性变㊁关节退行性变等10骨代谢病:骨质疏松症等5(2)放射介入轮转期间参与的介入操作及例数要求,见表11㊂表11 参与的放射介入操作种类及例数要求80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3)参加C T图像后处理轮转培训时,应达到表12的要求㊂表12参加的C T图像后处理操作及例数要求3.较高要求(1)完成1~3次读书报告或病例讨论,作为平时的考核成绩㊂(2)参加其他临床科室的病例讨论会1~2次㊂(3)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放射科见习/实习医生的临床教学工作㊂(七)第3年放射科1.轮转目的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对比剂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流程;常见急诊影像诊断思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自主操作胃肠造影机进行各种造影检查㊂熟悉:M R常规检查序列的临床应用;M R图像后处理的基本操作规范㊂了解:临床少见病或罕见病的影像特点㊂2.基本要求本阶段培训期间,住院医师须完成C T诊断报告不少于2000例㊁M R诊断报告不少于800例㊂影像诊断报告应涵盖的疾病种类和例数要求,见表13㊂表13影像诊断报告涵盖的病种及例数要求系统病种最低例数头颈和中枢神经系统(M R 和C T检查为主)脑血管病:脑血管畸形等颅脑肿瘤:颅咽管瘤㊁听神经瘤等颅脑外伤:脑挫裂伤㊁脑疝等535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等3颅内感染:脑结核㊁病毒性脑炎等5脊髓病变:脊髓炎㊁椎管内肿瘤等5903放射科培训细则(续 表)系统病种最低例数头颈部肿瘤:喉癌㊁腮腺肿瘤等5中耳乳突病变:胆脂瘤型中耳炎和肉芽肿型中耳炎等3鼻窦病变:鼻窦肿瘤等3眼眶病变:眶内肿瘤等3呼吸和循环系统(X 线片和C T 检查为主,纵隔㊁心脏㊁大血管㊁乳腺病变增加M R )肺部感染:病毒性肺炎(C O V I D -19等)㊁肺部真菌感染等弥漫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㊁肺泡蛋白沉积症等气道病变:复发性多软骨炎等肺部肿瘤:硬化性肺泡细胞瘤㊁肺淋巴瘤等5538纵隔肿瘤:心包囊肿㊁前肠囊肿㊁畸胎瘤等3胸膜病变:胸膜肿瘤等2心脏病变:冠心病㊁肺心病㊁心肌病等8肺动脉病变:肺动脉高压㊁肺动脉栓塞等5主动脉病变:主动脉粥样硬化㊁主动脉夹层等8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㊁下肢静脉曲张等5其他血管病变:肾动脉狭窄㊁胡桃夹综合征㊁布-加综合征等3乳腺病变:乳腺增生㊁乳腺纤维腺瘤㊁乳腺癌等15消化系统(消化道造影㊁C T 和M R 检查为主)急腹症(以腹部X 线平片和C T 为主要检查方法):阑尾炎㊁肠系膜血管栓塞㊁肠扭转等5食管病变:食管异物㊁贲门失弛缓症等3胃及十二指肠病变:间质瘤㊁胃癌㊁壶腹癌等10空回肠病变:克罗恩病㊁结核㊁小肠肿瘤等2结直肠病变:结直肠癌㊁溃疡性结肠炎等5肝病变:F N H ㊁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5胆系病变:梗阻性黄疸等3胰腺病变:自身免疫性胰腺炎㊁胰腺囊性肿瘤等5脾病变:脉管瘤㊁淋巴瘤等201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续 表)系统病种最低例数泌尿生殖系统(包括腹膜后病变,以C T 和M R 检查为主)肾病变:包括肾囊性病变㊁肾盂癌㊁肾盂肾炎等输尿管及膀胱肿瘤:输尿管肿瘤㊁膀胱肿瘤等肾上腺及腹膜后病变:嗜铬细胞瘤㊁转移瘤等10 32前列腺病变:前列腺增生㊁前列腺癌㊁前列腺炎等5女性生殖系统病变(以M R 检查为主):子宫内膜癌㊁宫颈癌㊁卵巢肿瘤等5骨骼肌肉系统(X 线片㊁C T 检查为主,辅以M R 检查)骨肿瘤:软骨肉瘤㊁脊索瘤㊁骨髓瘤等骨关节炎症:强直性脊柱炎等退行性骨关节病:椎间盘退行性变等336骨代谢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㊁痛风㊁肾性骨病㊁佝偻病等33.较高要求(1)完成1~3次读书报告或病例讨论,作为平时的考核成绩㊂(2)翻译1篇专业英文综述,并在科内报告㊂(3)指导低年资住院医师参与临床工作㊂(4)鼓励完成1篇综述㊁个案报道或原著性论文㊂113 放射科培训细则。
放射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

放射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一、培训目的和意义放射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是为了提高放射科医师的专业技能和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放射科医师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任务,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操作方法,避免医疗事故和误诊。
规范的培训管理制度可以帮助放射科医师不断学习和成长,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二、培训内容和标准1.基本培训内容(1)医学伦理和法律基础知识(2)放射学基础知识(3)放射影像学技术和操作方法(4)影像学诊断和报告编写方法(5)医学影像学质量控制和保证2.进阶培训内容(1)放射诊疗学研究和进展(2)放射科医师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3)疑难病例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4)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3.培训标准根据国家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和职称评聘标准,放射科医师应掌握上述基本和进阶培训内容,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或学习成绩并通过考试。
同时,放射科医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素质,遵守医学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保障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三、培训方式和管理1.培训方式(1)线下培训:由医学影像学专业的科研机构、教育部门、医学院校等机构主办的面对面教学。
(2)在线培训:通过网络课程、自学材料、视频教学等形式进行。
2.管理(1)培训计划:医疗机构和放射科医师应制定年度和季度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和目标。
(2)培训证书:根据培训成绩和考试情况颁发培训证书。
(3)考核评估:定期进行培训质量和效果评估,对放射科医师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进行考核。
(4)文件归档:管理机构应对培训文件进行归档管理,保证培训记录的真实可靠。
四、总结放射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放射科医师的专业技能和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医疗机构应倡导科学、规范、严谨的医学教育和培训,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医学影像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发展迅速、独立而成熟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放射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包括传统的X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学;②超声医学(US),包括B型超声、超声心动图、介入超声;③核医学,包括γ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核医学治疗。
一、培训目标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医学影像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了解医学影像学范围内放射医学、超声医学和核医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医学影像概念(包括影像诊断及其治疗)。
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医学影像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采取在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
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医学影像科临床教学工作。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分为3个阶段进行,各阶段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
第1~6个月,根据住院医师和临床培训基地的具体情况,安排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其中内科2个月,外科2个月,非指定科室2个月。
根据本专业所涉及的科室安排非指定科室,包括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等;也可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延长在内、外科的轮转时间。
第7~21个月,在影像科内各专业组之间轮转,其中放射影像诊断专业组7个月,介入组1~2个月,超声科3~4个月,核医学科3个月。
放射影像诊断专业应包括神经、骨关节组各1.5个月,胸部、腹部各2个月;酌情安排在放射影像技术组的轮转,可在放射影像诊断专业的各小组时间内各安排1周,或集中安排1个月,时间在各小组时间内减除;第22~33个月,住院医师在选定的执业方向的相关专业组内进行培训。
人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人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人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医院放射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人民医院放射科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影像技师、辐射防护师、放射治疗师等。
第三条人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本培训制度规定参加培训课程,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接受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章培训课程第四条人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课程包括以下内容:(一)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医学影像学、病理学等相关知识;(二)影像学技术:包括放射线拍摄技术、核磁共振技术、超声波技术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三)辐射防护:包括辐射防护理论、辐射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防护措施等;(四)放射治疗:包括放射治疗的原理、方法、计划和评估等相关内容;(五)专业素质培养:包括沟通技巧、职业道德和患者安全等。
第五条培训课程的内容、时间、地点由医院放射科根据需要制定,并报医院科教部门备案。
第三章培训管理第六条人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入职时,应当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岗前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放射科的基本知识和常用设备的操作使用方法等,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
第七条入职培训结束后,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科主任的要求参加定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继续教育和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周期不超过一年。
第八条人民医院放射科应当定期组织培训考核,以评估参培人员的学习成果。
培训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辐射防护知识考核等。
第九条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由人民医院放射科书面评定,作为其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条未通过培训考核的人员应当参加补考。
补考不得超过两次,如仍未通过的,必须重新参加培训课程。
第四章培训机构第十一条人民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机构包括以下几种:(一)医院内部培训机构:由医院放射科设立,负责组织内部培训和技能考核。
(二)外部培训机构:由人民医院放射科与其他医疗机构或培训机构合作,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1.培训目标: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旨在培养具备医学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能力的专业医师,提高其临床思维和专业知识水平,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影像学支持和指导。
2.培训内容:(1)临床实践:住院医师应参与影像检查工作,掌握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并能提供科学合理的检查方案。
(2)技术操作:住院医师应熟悉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了解常见设备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病例讨论与学术交流:住院医师应积极参与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和掌握其他专家的诊断思路和经验。
(4)介入治疗技术:住院医师应了解常见的介入治疗技术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介入操作。
3.培训要求:(1)培训期限: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为期3年。
(2)培训考核:住院医师每年需完成规定的培训考核项目,包括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和学术研究报告。
(3)科研要求:住院医师应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完成学术研究报告,并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
(4)实习期要求: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限内,需完成一定数量的实习诊断报告,并经过专家审核。
(5)转科要求:住院医师可根据个人意愿和能力,申请转科培训,但需符合相应的报名要求和条件。
4.培训评估:5.培训支持:(1)教学资源: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将获得相应的教学材料和资源支持,包括医学影像学教材、影像学案例库等。
(2)导师指导:每位住院医师将配备专业的导师进行指导,帮助其规划培训计划、解决培训中遇到的问题。
(3)学术交流:住院医师将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和专业研讨会,与其他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
(4)设备支持:医学影像科将提供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供住院医师进行实践操作和培训。
以上是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的细则。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经验,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将能够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技术,为临床提供准确和及时的影像学服务,并在专业领域取得更高的学术和职业成就。
第二部分肿瘤放射治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试行)

第二部分肿瘤放射治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试行)肿瘤放射治疗是以诊断及治疗各种肿瘤,包括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喉癌、口咽癌、口腔癌等),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支气管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肝癌、大肠癌、食管癌,胰腺癌)、软组织肿瘤、淋巴瘤和其他肿瘤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临床三级学科。
由于放射治疗的特殊性,放射治疗专科医师不仅要求掌握临床肿瘤学的基本知识,还需要具有放射物理和放射生物知识。
通过规范化培训要求达到能独立诊治放射治疗专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水平,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能独立完成鼻咽癌、乳腺癌、食管癌、肺癌、胰腺癌、子宫颈癌前列腺癌及直肠癌靶区勾画,完成以上部位的调强计划完成。
同时熟练掌握全脑全脊髓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照射技术的应用和指征。
肿瘤放射治疗的培训对象必须获得肿瘤科或内科或外科或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肿瘤放射治疗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期3年。
一、培养目标:肿瘤放射治疗专科医师培训面向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且通过住院医师考核的学员。
专科基地旨在培养具备肿瘤放射治疗专科诊疗能力及积极创新思维的肿瘤放射治疗专科医生。
专科基地将为每一位肿瘤放射治疗专科住院医师提供系统学习肿瘤放射治疗专科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机会。
通过接触肿瘤放射治疗专科大量不同病例,深化对肿瘤放射治疗专科的认识。
随着培训进程的逐步深入,每一位住院医师将拥有更多的机会管理病人、主持患者的定位、靶区勾画及治疗计划的确定。
在完成3年专科基地培训后达到肿瘤放射治疗专科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
经过规范化培训,培训对象应具备:(一)核心能力:1、热爱肿瘤放射治疗专科事业,忠于职守,品行端正,诚信负责。
2、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职业理念。
3、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完善的意识。
4、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5、具有扎实的肿瘤放射治疗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积累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
6、具有肿瘤放射治疗专科临床研究的科研素养,掌握一定科研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相关研究。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5篇范文)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5篇范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5篇范文)【第1篇】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1.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为了深化医改,加快培养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前期各个省市地区实施规范化住院医师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在2013年底联合7部委出台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这项制度的建立是深化医改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加强临床医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是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保证临床医师水平同质化的治本之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缓解群众看病难的务实之举。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与硕士研究生并轨培养在全国全面推行,下一步面临各个专业专科医师培养与博士生并轨培养,为了这一培训要求,特制定本细则,以适应放射学专科医师培养的要求。
一、培训对象1.拟从事放射医学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按卫计委制定的要求完成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住院医师。
2. 按卫计委制定的要求完成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并取得合格证书,接受高等院校临床医学放射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研究生。
3.已从事放射医学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但仍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二、培养目标通过全面、系统、严格的临床放射专科培训,放射专科医师能独立进行放射各级各类患者的接诊并进行诊断和治疗,能够完成放射所需的各项设备操作,能妥善与患者及家属、医院各科室和同事间进行沟通,并具备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并能通过各种途径自我学习并提高论文写作能力等。
三、培训模式本阶段培训时间为2年,是放射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侧重放射医学专科知识、理论和技能的高级培训。
- 223 -- 224 - 四、培训方法、内容与要求 (一)放射诊断专科类 1. 放射综合诊断专科类1)第1-24个月,X 线4个月、胃肠4个月、CT 8个月,MR 8个月。
2)掌握病种: 系统病种建议例次 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脑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 共40例 神经系统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生殖细胞瘤、转移瘤等共20例颅脑外伤: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共20例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等 共10例 颅内感染:脑脓肿、颅内结核、脑膜炎等 共20例 脊髓病变:椎管内肿瘤等共10例 头颈部肿瘤(包括鼻咽癌、喉癌等)共10例 中耳乳突炎症:急慢性炎症、胆脂瘤型中耳炎等 共10例 副鼻窦病变:鼻窦炎、鼻窦肿瘤等 共10例 头颈部和中枢神经系统 (MRI 和CT 检查为主) 眶内病变:外伤、眶内肿瘤等共10例 肺部感染: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 共40例 肺间质病变: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等共10例 气道病变:支气管扩张、复发性多软骨炎、支气管异物等共10例 肺部肿瘤:错构瘤、血管瘤、肺癌(包括支气管肺泡癌) 共30例 纵隔肿瘤:胸腺瘤、淋巴瘤、畸胎瘤、神经源性肿瘤等 共10例 胸膜病变:胸腔积液、气胸和液气胸、胸膜粘连、肥厚和钙化等共20例呼吸系统(CT 、MRI 检查为主) 乳腺病变(以钼靶、MRI 为主要检查方法):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共10例- 225 -心脏病变: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共40例 心包病变: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共20例 主动脉病变:真性及假性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大动脉炎等共20例 肺动脉病变: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栓塞等共10例 循环系统 (CT、MRI检查为主) 头颈及下肢动脉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共20例 急腹症(以腹部X线和CT 为主要检查方法):胃肠道穿孔、肠梗阻、阑尾炎、腹部外伤等共40例食道病变: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食道异物、食管贲门失弛缓等 共10例胃及十二指肠病变:十二指肠憩室、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壶腹癌等共20例 空回肠病变:克隆恩病等共10例 结直肠病变:结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共10例 肝脏病变:肝细胞癌、肝囊肿、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转移癌、肝硬化等共30例 胆系病变:胆囊癌、高位胆管癌、胆总管恶性肿瘤(包括梗阻性黄疸)、胆系炎症、胆系结石、胆道先天异常等 共20例 胰腺病变: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囊腺瘤、胰岛细胞瘤等 共10例 消化系统(消化道造影、CT 和MRI 检查为主)脾脏病变:脾梗死、脾外伤等共10例 肾脏病变:包括肾脏先天发育异常、肾结石、肾脏囊性病变、肾癌、肾血管平滑肌瘤、肾盂癌、泌尿系结核等共30例 输尿管及膀胱病变: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泌尿系结石等 共20例 肾上腺病变:肾上腺增生、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癌等 共15例 前列腺病变: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 共10例 泌尿生殖系统(包括腹膜后病变,以CT 和MRI 检查为主)女性生殖系统病变(以MRI 检查为主):共10例- 226 - 子宫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肿瘤等骨关节外伤:骨折、关节脱位等 共30例 骨肿瘤:骨瘤、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骨转移瘤等共30例 骨关节炎症: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骨关节炎、骨关节结核、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共20例退行性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退行性变、膝关节退行性变等 共20例 骨骼肌肉系统(X 线平片、CT、MRI 检查为主)骨代谢病:佝偻病等共10例2. 放射诊断亚专科类1)第1-12个月,X 线2个月,胃肠2个月、CT4个月,MR4个月。
(病种见1.放射诊断综合掌握病种)2)第12-24个月为专业方向影像的培训,分为:神经头颈、腹盆部、心血管、胸部(含乳腺)、骨肌共5个不同的培养方向。
3) 各亚专业方向病例数参照大综合相关方向病例数并结合轮转时间。
2.1 中枢神经系统及头颈部专科类1)神经轮转8个月,包括X 线1个,CT 3个月,MR 4个月;头颈部轮转4个月,包括CT 2个月,MR 2个月。
选择中枢神经系统及头颈部相关报告进行书写。
2)跟机扫描神经头颈部CT 30例,MRI 检查30例。
3)掌握病种: 系统病种建议例次 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脑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 共80例 神经系统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生殖细胞瘤、转移瘤等共40例颅脑外伤: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共40例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等 共20例 头颈部和中枢神经系统 (MRI 和CT 检查为主) 颅内感染:脑脓肿、颅内结核、脑膜炎等共40例- 227 -脊髓病变:椎管内肿瘤等共20例 头颈部肿瘤(包括鼻咽癌、喉癌等)共20例 中耳乳突炎症:急慢性炎症、胆脂瘤型中耳炎等 共20例 副鼻窦病变:鼻窦炎、鼻窦肿瘤等 共20例 眶内病变:外伤、眶内肿瘤等 共20例2.2 消化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专科类1)胃肠造影和X 线2个月,CT 5个月,MR 5个月。
选择腹盆部相关报告进行书写。
2)跟机扫描腹盆部CT 30例,MRI 检查30例。
3)掌握病种: 系统 病种建议例次 急腹症(以腹部X线平片和CT 为主要检查方法):胃肠道穿孔、肠梗阻、阑尾炎、腹部外伤等共40例 食道病变: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食道异物、食管贲门失弛缓等共20例胃及十二指肠病变:十二指肠憩室、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壶腹癌等共40例空回肠病变:克隆恩病等共20例 结直肠病变:结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共20例 肝脏病变:肝细胞癌、肝囊肿、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转移癌、肝硬化等共50例胆系病变:胆囊癌、高位胆管癌、胆总管恶性肿瘤(包括梗阻性黄疸)、胆系炎症、胆系结石、胆道先天异常等 共40例胰腺病变: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囊腺瘤、胰岛细胞瘤等 共20例 消化系统(消化道造影、CT 和MRI 检查为主) 脾脏病变:脾梗死、脾外伤等共20例- 228 - 肾脏病变:包括肾脏先天发育异常、肾结石、肾脏囊性病变、肾癌、肾血管平滑肌瘤、肾盂癌、泌尿系结核等共50例输尿管及膀胱病变: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泌尿系结石等 共40例 肾上腺病变:肾上腺增生、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癌等 共30例 前列腺病变: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 共20例 泌尿生殖系统(包括腹膜后病变,以CT 和MRI 检查为主)女性生殖系统病变(以MRI 检查为主):子宫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肿瘤等 共20例2.3 循环系统专科类1)X 线1个月,CT 7个月,MR 4个月。
轮转X 线时选择心内科、心外科、血管外科开具的X 线检查进行报告书写。
轮转CT 时每周固定两天进行CTA 检查的重建及报告书写(冠状动脉CTA,主动脉CTA,腹主动脉CTA,头颈CTA,双下肢CTA,上肢CTA),报告数30份,其余时间随机分配其他系统报告进行书写。
轮转MRI 期间参与书写冠状动脉、心肌病变、大血管MRA 报告,其余时间随机分配其他系统报告进行书写。
2)跟机扫心血管相关CT 检查30例,MRI 检查20例。
3)掌握病种: 系统病种建议例次 心脏病变: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 共60例 心包病变: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共30例 主动脉病变:真性及假性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大动脉炎等共40例 肺动脉病变: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栓塞等 共40例 循环系统(CT 、MRI 检查为主) 头颈及下肢动脉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共40例2.4 呼吸系统(含乳腺)专科类1)X 线及钼靶2个月,CT 7个月,MRI 3个月。
选择胸部(含乳腺)相关报告进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