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平台方案

合集下载

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交通领域
在交通领域,能源管理平台可用于监控和管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平台能够实时监测 充电站的运行状态和能耗情况,为运营方提供充电设施的布局优化建议,提高充电设施的 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平台应用效果评估
01
能耗降低
通过能源管理平台的实时监控和优化建议,企业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
用,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包括电力、燃气、水等。
数据处理
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整 合和转换,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 致性,为后续分析提供可靠基础。
数据存储
采用高效、稳定的数据存储技术, 实现对海量能源数据的安全、长期 保存。
能源分析与优化算法
01
02
03
能源分析
运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等 方法,对能源数据进行深 入挖掘,揭示能源消费的 结构、特点和规律。
将系统部署至企业现场,进行 试运行,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 行调整优化。预计耗时1-2个 月。
系统通过试运行后,正式投入 使用。提供持续维护和技术支 持,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平台硬件与软件需求
硬件需求 • 服务器:用于部署能源管理平台,要求性能稳定可靠。
•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系统数据,要求容量大、读写速度快。台的 Nhomakorabea用范围。
强化跨领域合作
积极与其他领域的企业和研究 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动能源
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注重用户体验
持续优化平台操作界面与功能 ,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用户学
习成本。
THANKS
感谢观看
平台硬件与软件需求
• 网络设备:确保平台与各个能源设备之间的数据 传输稳定可靠。
平台硬件与软件需求
01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整体建设方案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整体建设方案

数据备份:平台应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 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以防止数据丢失。
软件容错:平台应采用分布式架构,各服务模块之间应 具备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避免单点故障。
备份与恢复策略
恢复策略:平台应制定详细的恢复策略,包括备份数据 的恢复流程、恢复步骤和应急预案等,以确保在发生故 障时能够快速恢复系统。
03
系统开发
按照设计方案,开发智慧能源管理平 台,实现各项功能模块的代码编写和 系统集成。
05
04
测试与验证
对开发完成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进行 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 能指标满足要求。
项目计划安排
制定项目计划
根据客户需求和项目特点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 包括任务分配、时间节点 、人员安排等。
跨部门协作
加强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探讨和解决 平台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平台的 推广和应用。
未来发展展望
拓展应用领域
随着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包括电力、石化、煤炭等多个领 域。
提高智能化水平
未来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将更加注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更加精准的 预测和优化。
自动控制
根据预设条件或算法自动 控制能源设备的运行状态 。
安全防护
在控制过程中保障系统的 安全和稳定运行,防止出 现异常情况。
05
安全保障与可靠性设计
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身份认证
访问控制
平台应支持多级身份认证,包括用户名/密 码、动态令牌、数字证书等,以确保只有 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系统。
平台应支持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管理员可根据用户角色分配相应的权限 。

能源行业智能能源管理平台开发方案

能源行业智能能源管理平台开发方案

能源行业智能能源管理平台开发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需求分析 (3)2.1 功能需求 (3)2.1.1 能源数据采集与监控 (3)2.1.2 能源需求预测与分析 (4)2.1.3 能源优化与控制 (4)2.1.4 用户管理 (4)2.2 功能需求 (4)2.2.1 数据处理能力 (4)2.2.2 系统响应速度 (4)2.2.3 系统扩展性 (4)2.3 可靠性需求 (4)2.3.1 数据安全性 (4)2.3.2 系统稳定性 (5)2.3.3 容错能力 (5)第三章系统架构设计 (5)3.1 系统总体架构 (5)3.2 系统模块划分 (5)3.3 系统接口设计 (6)第四章技术选型与开发环境 (6)4.1 技术选型 (6)4.1.1 前端技术 (6)4.1.2 后端技术 (6)4.1.3 大数据技术 (7)4.1.4 云计算技术 (7)4.2 开发环境配置 (7)4.2.1 开发工具 (7)4.2.2 开发环境 (7)4.2.3 项目管理工具 (8)第五章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8)5.1 数据库需求分析 (8)5.2 数据库表设计 (8)5.3 数据库安全与优化 (9)第六章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9)6.1 能源数据采集模块 (9)6.1.1 采集对象 (10)6.1.2 采集方式 (10)6.1.3 采集频率 (10)6.1.4 数据预处理 (10)6.2 能源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块 (10)6.2.1 数据存储 (10)6.2.2 数据整合 (10)6.2.3 数据处理 (10)6.2.4 数据安全 (10)6.3 能源数据分析与展示模块 (10)6.3.1 数据分析 (11)6.3.2 数据展示 (11)6.3.3 报警与预警 (11)6.3.4 优化建议 (11)第七章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保障 (11)7.1 系统安全策略 (11)7.2 系统稳定性保障措施 (12)第八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2)8.1 系统集成 (12)8.1.1 遵循原则 (13)8.1.2 实施步骤 (13)8.2 系统测试 (13)8.2.1 功能测试 (13)8.2.2 功能测试 (13)8.2.3 安全测试 (14)8.2.4 稳定性测试 (14)第九章项目实施与运维 (14)9.1 项目实施计划 (14)9.1.1 实施目标 (14)9.1.2 实施阶段 (14)9.1.3 实施步骤 (15)9.2 运维管理策略 (15)9.2.1 运维组织架构 (15)9.2.2 运维管理内容 (15)9.2.3 运维管理措施 (15)第十章项目总结与展望 (16)10.1 项目成果总结 (16)10.2 项目不足与改进方向 (16)10.3 项目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7)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能源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能源消耗巨大、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

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能源成本成为企业运营的一个重要部分。

由于持续的能源消耗,企业需要管理复杂的电费和天然气费用,同时也需要控制当前和未来的能源消耗。

一个完整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其能源消耗和成本。

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通常包括配备自动化系统的网络能源测量装置,监测设备,数据管理工具和可视化仪表板等一系列元素。

一个完整的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整个设施的能源消耗的全面监控和控制。

它可以展现每个设备的能源消耗情况,分析不同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确保每个设备都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这就意味着,企业可以更好地规划其能源使用,优化其能源消耗和降低相应的能源成本。

以下列出一些能源管理系统的特性和其相关优势:1. 实时监控和控制一种全面的能源管理系统应该为用户提供实时监测设备能量消耗并实时更新数据。

通过准确的数据,用户能够更好地识别较高消耗的部分并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少额外的能源成本。

2. 数据收集和分析完整的能源管理系统应该能够收集所插接到网络的监测设备收集的数据,并为用户提供分析报告。

企业使用能源的方式会因不同设备和部门而异,因此为企业不同部门提供特地定制的数据分析和报告可以帮助企业深入了解各个部门的能源消耗情况,以更合理地办理相应的调整。

此外,数据分析和报告还可以帮助企业制订长期能源规划。

3. 易于跨平台和集成能源管理系统应该跨平台,兼容各种设备和系统,以方便企业为其设施使用不同设备和技术。

此外,能源管理系统还应该具有一定的集成性,以方便整合公司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设备和系统。

4. 可视化数据表示可视化仪表板是一个完整的能源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提供组织方法和视觉样式,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其消耗情况。

它可以令用户从不同维度观察消耗情况,从而包容结构和处置能源成本的必须性,从而精准地制订措施。

总结:一个完整的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2023-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1

2023-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1

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当前,能源管理成为了关注的热点话题。

提高能源利用率及降低能源浪费是企业、单位及个人在能源管理中均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此,一种高效的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应当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方案设计建设综合能源管理平台,需要先设计方案。

依照企业或单位的实际情况,需精准地制定细节方案,包括组织管理、信息采集、数据传输处理等方案。

向目标设施的监测点下发安装指令,对于所获取的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和汇总、处理。

并将数据进一步存储和实时传输至所建设的平台上。

二、平台架设根据方案设计,进行平台架设。

平台可以自建也可以外包给专业公司服务平台进行搭建。

平台搭建的基础是建立数据中心和分类存储实施监控数据。

搭建良好的容灾机制,保证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要建立清晰的数据安全政策,保证数据的安全,杜绝信息泄露。

三、能源数据监测在平台架设完成后,需要对平台进行调试测试,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行。

随后,对能源设施进行监测,汇总与分析实时数据,通过数据报表展现即时情况展示和数据分析。

对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审查和优化能源使用情况,通过监控和控制能源流动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四、效果测算建设综合能源管理平台,需要进行效果测算。

效果测算可以针对企业或单位能源管理计划进行打分,还可以进行周期性的效果反馈与调整。

通过效果测算,不断改进能源的利用情况,减少能源浪费,实现能源成本的优化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五、持续改进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建设后,应对其进行持续改进与优化。

对于录入的数据需精细,数据收集的流程需要更加严谨,不断开发新的程序、新的功能,满足企业和单位的需求。

同时,持续提高计划的执行能力和执行效率,实现更高效能源管理,追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建设综合能源管理平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平台的架设需要仔细规划和周到安排,才能保证工作运行稳定、高效。

只有持续改进平台运行效果,才能实现真正的能源管理优化,达到企业和单位的目标。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03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关键技 术
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大数据采集:实时收 集各种能源数据,包 括能耗、设备状态等
数据存储与管理:采 用分布式存储技术,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 可靠性
数据分析与挖掘:利 用机器学习、深度学 习等算法,对数据进 行深入分析,挖掘潜 在的规律和价值
数据可视化:将分析 结果以图表、仪表盘 等形式展示,方便用 户理解和决策
降低能源成本
实时监控:实时监控能源消耗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数据分析:对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节能潜力 优化策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优化策略,降低能源成本 智能控制: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能源的优化使用,降低能源成本
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实时监控: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预警机制:建立能源安全预警机制,提前预防能源风险 应急处理:提供应急处理方案,确保能源供应稳定 数据分析:通过对能源数据的分析,为能源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促进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智能分 析,优化能源分配和使用,降低 能耗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实现可持续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减少碳排放:通过减少能源消耗, 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
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通过智能化 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降低 管理成本
工业企业能耗监测与分析 设备能效优化与节能改造 生产过程能源管理与调度 工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与交易
商业能源管理
商业建筑能源管理:实时监控和优化能源消耗,降低成本
商业设施能源管理:智能化管理商业设施的能源消耗,提高效率
商业活动能源管理:规划和管理商业活动的能源消耗,减少浪费

智慧能源管理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能源管理云平台建设方案

法律合规风险应对
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建立合规管理体系,确保平台建设符 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
08
总结与展望
总结
1
智慧能源管理云平台建设方案是一个全 面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旨在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 染。
2
该方案结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对能源数据 的实时采集、分析和优化,为能源企业 提供了更加智能、高效和可靠的管理手 段。
促进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的融合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01
0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 费,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03
04
提升能源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发 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02
平台建设目标与功能需求
建设目标
1 实现能源数据的实时监控
$item1_c通过建立云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各种能源的使 用情况,包括电力、燃气、水等,确保能源使用的透明 度和可控性。
求。
安全性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确保数据 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可扩展性
采用可扩展的技术方案,满足 未来业务增长的需求。
04
平台应用场景与案例
应用场景
01
工业能源管理
针对工业园区、制造企业的能 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 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 低运营成本。
02
城市能源管理
对城市能源供应、消费、库存 等进行全面监测和调度,实现 城市能源的统筹规划、智能调 配和安全稳定供应。
3
智慧能源管理云平台建设方案在国内外 市场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促进 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能源利用 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智慧能源 管理云平台将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 可靠化,为能源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解

智慧综合能源管理平台方案

智慧综合能源管理平台方案

04
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云计算: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效率
物联网:实现能源设备的远程监控和 智能控制
大数据:实现能源数据的实时分析和 预测
区块链:提高能源交易安全性和透明 度
人工智能:优化能源管理策略,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5G技术: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实时性, 支持更多应用场景
行业应用前景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将广泛应用于各个 行业,如电力、交 通、建筑等。
适用场景与优势
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企业,包括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等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能源管理,包括电力、天然气、水等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 具有先进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优化能源使 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平台架构与特点
特点:
数据处理:高效、稳定、 安全
数据采集方式:自动采集、手动录入、第 三方数据供应商等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清洗、数据融合、数 据挖掘、数据分析等
数据存储:数据库、数据仓库、云存储等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加密、访问控制、 数据隔离等
数据分析与挖掘
数据来源:能源管理系统、传感器、 用户反馈等
数据处理:清洗、去噪、归一化等
数据分析:统计分析、趋势分析、 关联分析等
商业能源管理
商业能源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商业能源管理的挑战:能源种类多样,管理难度大 商业能源管理的解决方案:采用智慧综合能源管理平台 商业能源管理的效果: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城市能源管理
城市能源消耗:统计和分析城市能源消耗情况 能源管理策略:制定和实施城市能源管理策略 节能减排: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化系统-云计算能源管理平台方案目录一、引言 (2)二、项目概述 (3)三、云计算能源管理平台建设的目标 (3)四、云计算能源管控平台的特点 (3)五、设计原则与标准 (4)5.1 设计原则: (4)5.2参考标准、规范: (5)六、云计算能源管控平台设计 (6)6.1能效管理系统定义: (6)6.2系统功能要求: (6)6.3系统网络结构: (7)6.4监控内容: (8)6.5能效管理策略: (8)七、云计算能源管控平台 (9)7.1系统综述: (9)7.2系统组成: (10)7.3系统功能: (11)一、引言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度的不断推进,第三产业占GDP比例的加大以及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能耗在国民经济总能耗中的比例也在持续提高。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提供的数据显示:1996~2008年,总建筑商品能耗由2.59亿tce,增长到6.55亿tce,增加1.5倍。

2008年建筑能耗为6.55亿tce,占社会总能耗23%,电力能耗8230亿kwh,占社会总能耗的21%。

从1996~2008年间,我国公共建筑总面积由28亿22,增加了1.5倍,而公共建筑的能耗从199671亿mm年增长到4140万tce ,到2008年14100万tce,增加了近2.5倍,其中电耗从1996年780亿kwh,增加到2008年3793亿kwh,增加了近4倍。

从数据统计可以明显看出,公共建筑的电力能耗呈现高增长趋势。

目前普遍认为建筑节能是全社会各领域内节能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也是缓解能源紧张、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建筑节能工程实践表明,建筑物的有效节能方式基本分为三大类,1。

其中建筑技术与即建筑技术节能、设备更新节能与运行管理节能设备更新节能更多的侧重于采用新型建筑材料、新型高效设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

然而,在实际项目的运行中,即使系统形式相同和建筑规模相似的建筑物,其运行管理费用也存在着较大差别。

因此,通过优化建筑设备与系统的运行,加强管理、提高用能效率,合理降1.提出可持续管理节能应是建筑节能的关注重点。

植入管理节能的概念。

低设备的运行费用,既可大大的节约能源,并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项目概述xxx一期项目位于昆山市千岛湖路和夏东街交叉口北侧,由七栋建筑组成,其中A、B、C、D、E、F栋建筑由银行裙楼(F1~F3层)、银行网络设备中心和资料室(F4层)、办公塔楼F4层以上(包括F4层)和地下B1、B2层地下停车场和地下设备层构成,G楼是金融会所为一栋5层建筑。

本建筑群地下B1、B2层全部贯通。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39万平米。

三、云计算能源管理平台建设的目标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和能耗数据,通过统一的能耗信息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

四、云计算能源管控平台的特点基于“云计算平台”研发而成的,利用先进的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服务于绿色建筑节能降耗。

系统本身具有如下特有功能:提供统一平台来管理所有建筑机电设备的无限容量架构;在同一平台下融合和兼容目前所有主流自控厂家系统产品,可以兼容的协等标准协议,还可以与所、LonworksModbus、议不仅仅包括所有公开的BACnet 有主流控制系统所有私有协议进行兼容;提供能耗监测、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及相应的各项管理功能,并符合能源审计、能源管理体系、绿色建筑等相应规范;提供全新的节能服务(EMCO)方式和理念,以充分发挥和修复业主现有控制系统和设备功能为基础,从尽可能降低业主投资的角度出发,让业主和服务公司获取最大价值的收益回报;IP物联网自适应楼宇自控系统可以实现与目前所有主流自控厂家控制器的互通、互换、互联功能,保证业主以最优成本维护和恢复现有的楼宇自控系统;IT技术与自动化控制的完美结合,可以实时将优良的环境参数和安保视频实时与Twitter、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进行数据展示,提供新颖市场推广思路;提供第三方插件兼容功能,并且利用网络视频和音频进行技术互动,满足售后和技术专家的远程全方位指导,提供不在现场却胜似现场的服务,充分提供便捷、及时的售后服务和支持。

五、设计原则与标准5.1 设计原则:1)先进性:本项目提供的能效管理系统,采用了目前先进主流GWT的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各种灵活、便利的应用服务。

从而保障用户在一定时期内系统不应技术淘汰而无法使用。

如:管理人员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电脑等查看、分析能效信息和管理酒店运营设施。

2)可靠性:软件的开发采用了成熟的、产品化的Niagara软件框架为基础,系统的通讯、数据存储、驱动接口、界面呈现等都采用了成熟、可靠的软件模块进行设计,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3)开放性:软件包含了目前楼宇控制领域的主要通讯协议与标准,并可实现跨平台部署。

系统既可与保证与各类不同产品、系统实现互联与数据的互操作,也可与其它运行管理系统实现信息传递。

4)经济性:软件可运行在Linux开源平台之上,并自带文件型数据库,系统配置时用户可无需购买Windows操作系统、MSSQL、MYSQL、ORACLE数据库的软件。

软件在用户侧只需要安装普通主流的浏览器,即可方便访问系统,无需购买任何客户端软件,也无任何客户端使用人数授权限制。

为用户节约了产品成本,提高了软件的经济性。

5)易用性:软件配置采用了图形化的Workbench配置工具,普通现场工程师即可完成系统配置,大大降低了产品部署和维护的难度。

用户界面采用了可视化的图像分析工具和图形控制视图,管理人员在任何终端、任何位置都可以轻松简单的操作。

5.2参考标准、规范:本解决方案中的数据指标、名称术语以及软件采用的计算公式、均参考以下标准和导则:1)国家标准:A.《工业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规范》GB/T26335-2010B.《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C.《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D.《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2011E.《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F.《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G.《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6422-2009H.《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15316-2009I.《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2588-2000J.《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K.《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L.《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M.《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N.《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2)行业、地方标准:A.《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CECS182:2005B.《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GJ32/TJ111-2010C.《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D.《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3)技术导则:A.《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B.《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C.D.《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E.《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楼宇计量装置技术导则》F.《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G.《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数据中心建设技术导则》六、云计算能源管控平台设计6.1能效管理系统定义:建筑能效管理系统是以系统集成技术为基础,将建筑自动化系统(BAS)、能耗采集系统、其它机电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等子系统中的相关信息集成在一个平台之上。

在满足使用者健康、舒适的前提下,实现实时监控、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优化运营、降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成本为目标的一套监控管理平台。

即,满足健康、舒适为前提,节约运维成本为目标的管理软件平台。

系统功能要求:6.21) 能耗计量与能效监测:对酒店水、电、燃气用能采用分项、分类、分区域的计量方法。

对各类系统、设备、各个区域的用能情况进行实时计量。

通过图表、曲线等方式呈现酒店的用能状况、趋势和能耗费用。

通过对酒店机电设备电流、电压、功率、流量、扬程、压力、冷热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计算出机电设备及系统的实时功效与能效,并可绘制实时功效与能效曲线。

2) 能效分析:提供图形化分析工具(如柱状图、占比图、负荷运行曲线、相关性分析等)呈现酒店各个环节的用能状况。

通过基准比对、关联比对等方法将不同运行环境下的负荷、温度、设备等各类曲线进行比对分析,从中发现其运行时间、效率、能耗等参.数的相关性。

生成各类分析报告、报表。

3) 设施管理:系统可入录、显示、快速查找酒店任何机电设备的信息参数。

通过报警、提醒等方式及时显示设备故障、维保、用能超限、系统参数更改等事件发生状况。

运行日历可概览酒店机电设施的日、周、月运行计划。

4) 图形化监控:三维可视化图形监控。

图形化显示酒店内各个楼层机电设备、环境温湿度等参数状况,并可实现图形化控制。

5) 集成与配置:系统具有集成开发工具和组态配置工具。

可快速完成对不同子系统的接入,对全系统数据的配置和组态。

系统网络结构:6.3本项目中能效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任何经授权的人员都可通过有线、无线网络进行访问,并支持短信发送功能。

能耗计量、空调自控、冷热源控制等信息通过楼宇自控系统NAE网络控制器采用BACnet IP协议实时将数据传输到能效管理服务器。

酒店管理系统(HMS)信息由API接口通过TCP/IP协议传输到能效管理服务器。

监控内容:6.4本项目能效管理系统监测与监控信息主要分二个部分。

即能耗采集系统、BA系统信息。

1) 能耗采集系统:智能表具通过Modbus、Mbus等总线标准通讯协议把数据采集至BA系统网络控制器,通过Bacnet IP协议传输至能效管理服务器。

A.电量监测:根据项目点表数据显示,酒店内冷机、水泵、空调机组和新风机等大能耗的机电设备共有128台。

本方案针对项目大能耗设备在单一设备用电回路安装了一台智能电表对该设备的电流、电功率、频率、功率因数、用电量等参数进行监控。

酒店冷机、全热回收制冷机和蒸汽锅炉共4台设备。

酒店别墅水族馆的冷源部分分别是一条50kw和200kw的总回路供电,因此这部分的冷机增加单独计量装置。

具体监控内容如下:2) BA系统监控:BA系统的所有监控信息均通过BACnet IP通讯协议,由BA系E网络器直接传输至能效管理服务器。

包括:空调、冷热源、照明、给排水、电梯、变配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