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宋词
中国最出名的十首宋词

中国最出名的宋词中国最出名的十首宋词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最出名的十首宋词,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鹊桥仙·纤云弄巧一首咏颂七夕的宋词名篇,为宋代词人秦观所作。
该词借牛郎织女动人的神话爱情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
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融天上人间为一体,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
在中国,男孩若是有心在七夕佳节当着女孩的面朗诵该词,女孩定会十分感动。
这首词中的'尾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是流传千古,现代文艺作品甚至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被拿来引用。
2、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著名的词人皇帝后主李煜的名篇,这首词作于李煜亡国被囚汴京期间。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
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自是千般惋惜,万般愁绪在李煜或是众多读者的心头了。
3、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国家喻户晓抗金将领岳飞的作品,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令人为之振奋。
此词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
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全篇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读完,一位豪气万丈,肝胆涂地,精忠报国的民族伟大英雄“岳飞”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作品,作于他抗金失败,回国做官却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
该词是辛弃疾最为豪放悲怆的一首,在豪放派各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
表达了辛弃疾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他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宋

37.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的"兵"指的是() A. 军事力量 B. 士兵 C. 武器 D. 军队
答案:C
38. 柳永的词集名() A. 《乐章集》 B. 《嘉祐集》 C. 《六一词》 D. 《龙川词》
答案:A
39.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谁的词句() A. 苏轼 B. 辛弃疾 C. 李清照 D. 柳永
答案:C
1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D. 柳永
答案:A
14.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主旨是抒发() A. 两地相思之愁 B. 悲秋迁逝之感 C. 伤春迁逝之悲 D. 功业无成的焦虑
答案:C
15. 宛陵先生指() A. 梅尧臣 B. 苏舜钦 C. 王禹偁 D. 曾巩
答案:B
45.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主要描写了() A. 凄切悲凉的秋景 B. 游子思妇的彼此怀念 C. 恋人分别的离愁别恨 D. 赏春伤春的凄凉心情
答案:C
46. 关于词作《雨霖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此词在倾吐离愁中抒发了身世之感 B. 此词通过写旅人征途感受,抒发离愁别恨的意旨 C. 词的下片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 D. 此词点、染结合,善于转折,语言以白描见长
更多试卷请登陆九州考苑()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宋代部分 同步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 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小畜集》的作者是() A. 苏舜钦 B. 梅尧臣 C. 王禹偁 D. 晏殊
答案:A
唐宋元诗词曲名篇导读第一讲

古体诗的押韵:
古体诗的用韵方法有一韵到底和换韵两种。韵脚有逐句 韵和隔句韵的不同。 近体诗的押韵:
第一,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第二,首句往往借用邻韵。 第三,多用平声韵。
4、古诗的平仄
什么是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古人把平、上、去、入四
个声调分成两类,叫做平仄。 平仄在诗词中是交错使用的。大体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
二、诗、词、曲鉴赏的基本方法
一、形象、意象、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理论对诗的形象性的表述主要用“象”
、“意象”、“意境”等审美范畴。 象不是自然物,它是对自然物的模拟、形容和象征 象本身不是目的,设象是为了表“意”。 自从自然山水由人的附属物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获
得独立的审美价值,乃成为情感对象化的载体,诗歌中 的形象,以景象为多。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有“钻貌 草木之中,窥情风景之上”的话,就将“情”、“景” 并提。情与景,一直被认为是古典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 背”(谢榛《诗家直说》)。情与景的关系,也往往就 是意与象、兴与寄的关系
五、训诂、用典与修辞
训诂,是读懂诗词的第一关。例如,宋词中有许多宋代 口语,必须弄懂它们在当时的含义,如周邦彦[少年游] 有“低声问,向谁行宿?”“行”字,不是行为的行, 而是宋代口语,为代词词尾,本句中和“谁”字构成 “谁行”,是名词。 用典指采用古书中的故事或句子。用典可以取得以少胜 多的表达效果。对于典故,要知道它的出处,才能确知 在该诗中的含义。例如,宋诗出现以才学为诗的倾向, 特别是黄庭坚以书本、学问为创作源泉,创为“夺胎换 骨”、“点铁成金”之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近代)知识点滴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近代)知识点滴▲南宋词坛,辛弃疾、吴文英、姜夔鼎足而三▲宋末元初四大家:张炎、王沂孙、周密、蒋捷▲张炎用“周情柳思”指代艳情;张炎是宋词的结束者▲晚明思想界两大教主:李贽、达观▲六才子书:金圣叹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清代的讲唱文学形式:元明以来的词话、鼓词、弹词、宝卷得以继承和发展,又出现了子弟书,近现代流行的快板、大鼓、道情、琴书、相声等也开始孕育萌生。
▲鼓词:流行于北方的以鼓板击节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弹词: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子弟书:是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形式。
▲《词综》——朱彝尊、《词律》——万树、《词选》——张惠言、《词源》——张炎、《论词》一一李清照、《曲品》一一吕天成、《曲律》一一王骥德、《词辩》一一周▲《沧浪诗话》一一严羽、《沧浪亭记》一一苏舜钦、《喜雨亭记》一一苏轼、《快雨亭记》——姚鼐▲《古文辞类纂》一一姚鼐,《续古文辞类纂》一一黎庶昌▲姚鼐的义理(义理说来自方苞)、考证(考证说受到乾嘉时期汉学考证学派的影响)、文章(文章说来自刘大櫆)▲吴敬梓《文木山房集》,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恽敬《大云山房》▲邵灿《香囊记》、朱有燉《香囊怨》▲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岭南三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乾隆三大家:蒋士铨、袁枚、赵翼▲冯梦龙与兄梦珪、弟梦熊并称"吴下三冯"▲晚清经世文风的开创者梁启超,倡导者魏源▲清人将虞集与姚燧推崇为元文两大家▲钱谦益是顾炎武、黄宗羲的师辈,清代诗歌的宗宋倾向和感伤思潮,都是从他开始的。
▲《浙西六家词》:龚祥麟选举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嗥日、沈岸登及他本人之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王国维《人间词话》▲"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有其人"、"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 冯梦龙《警世通言序》▲明•辛鞭《清平山堂话本》(《六十家小说》)是最早的话本专集,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六集。
宋词三百首大全及赏析第一卷

宋词三百首300首大全及赏析第一卷第一篇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宋]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分类标签: 边塞诗爱国诗描写秋天思乡诗宋词三百首初中作品赏析【注释】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地。
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
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
角:军中的号角。
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长烟:荒漠上的烟。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⑧羌管:羌笛。
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品评】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
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
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
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
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
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
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
这恰与《苏幕遮》仿佛。
但它的题材与风格却是有别于《苏幕遮》的。
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
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
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
“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
北宋词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词流派
豪放派词的特点: 1、题材上纵意抒写,打破“艳科”的藩篱, 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 2、风格:气象恢弘,风格雄放,笔力劲健;
3、手法:语词宏富,用典亦较多,以言志抒 怀为目的,表达豪放、旷达之情;
4、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贺铸、陈 与义、张元干、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 陈亮、陆游、刘过等人。
(三)文学本身方面的原因
• 古近体源远流长,至唐代已达鼎盛的艺 术高峰,难以企及,而词之题材和体裁均 留下广泛的创作空间,故此宋词比宋诗有 更多的艺术性和独创性,取得更高成就。
• 词牌826种,灵活性 复杂的情感世界 • 诗庄 词媚 曲俗
北宋词的发展
词艺开拓 晏殊—欧阳修—柳永—周邦彦(格律派) 词境开拓 范仲淹—张先—王安石—苏轼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 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有《欧阳文忠 公集》,词集名《醉翁琴趣外编》,一名《六一 词》。内容主要还是恋情相思,离愁别恨。 欧阳修对此作的革新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 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
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低声问:
“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
2,凄怨愁苦的羁旅词
• 漂零不偶、羁旅行役之 感成为清真词的重要主 题。漂泊的孤独疲倦和 憔悴失意,是清真词的 情感基调。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 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 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 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 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 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 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 枕,容我醉时眠。
中华经典宋词一百首

中华经典宋词一百首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
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苏轼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4.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词概述

宋词概述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
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经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
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隋代已开始流行。
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
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进入宋代,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与唐代诗歌并列,成了“唐诗、宋词”。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晏殊、张贤、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进行了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
在北宋词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中,晏殊、欧阳修的创作,主要在于继承;张先、晏几道的创作,则已稍露宋人特色。
第一位变革者就是柳永。
他广泛地接触社会,反映了都市生活的某些侧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部分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他还善于吸取民间歌词的养分,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
因此,柳永的创作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对宋词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
北宋中后期, 苏轼在柳永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变革”。
词至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已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若干追随者学其作词,虽各有所得,却不拘一格,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使得北宋词坛出现了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新郎 (宋)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竟来相娱。意溪山欲 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 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 者,二三子。
思考题:
1.闲逸词之“逸”。 2.闲逸词与古代知识分子穷达观之关系。
第十六章 豪情与轩豁
第一节 豪情轩豁词的流变及艺术特征
明代的张綖最早提出“豪放”词概念。《诗余图谱》
唐五 代
敦煌曲子词,表 现边塞军旅生活 的词作,《菩萨 蛮》《生查子》
北宋
南宋
范仲淹《渔家傲》 王安石《桂枝香》 苏轼《水调歌头》
二、分类
渴慕
热恋
离别
相思
情怨
第二节 爱情词选读
思帝乡 清平乐 满庭芳 江城子 蝶恋花
思帝乡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清平乐 (宋)朱淑真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睛,故 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 雨也无晴。
思考题:
1.豪情轩豁词的流变。 2.试论苏轼词之“粗豪”。
第十七章 市井风情
第一节 市井风情词的产生与演进
唐 薛昭蕴《喜迁莺》
宋
都市词有了极大发展。潘阆《酒泉子》十首。 北宋词人柳永率先以市井风情作为词的描写
闲逸词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艳情题材,为词体开辟了新的抒情空间。
第二节 闲逸词选读
玉楼春 采桑子 定风波 行香子 西江月
玉楼春 (南唐)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采桑子 (宋)欧阳修
第
三
词
部
分
第十四章 缱绻情思
“爱情,尤其是在封建礼教眼开眼闭的监视之下的那种公然走私的爱情, 从古体诗差不多全部撤退到近体诗里,又从近体诗里大部分迁移到词里。” ——钱锤书
第一节 爱情词的审美特点和分类
一、审美特点
中国古代爱情词的风格大都含蓄蕴藉、典雅、缠绵,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效果,具有婉约、阴柔的审美特点。
陈维崧,文廷式的《八声甘 州·响惊飘》、 郑文悼的《月下笛·月满层城》、 梁启超《贺新郎·昨夜东风里》、 秋瑾《满江红·肮脏寰宇》
第二节 豪放词选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满江红 贺新郎 湘月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有姓氏可考的最早的 文人闲逸词出现在中 唐时期,以张志和为 代表人物。张志和号 “烟波钓徒”,他的 《渔歌子》五首,被 认为是闲逸词的开山 之作。
敦煌 曲子 词
北 宋
发轫期。王禹僻、 林逋、欧阳修、苏 轼、黄庭坚、晁补 等。
南 宋
发展高潮期。 朱敦儒。
闲逸词在词坛上形 成了一股较大的冲 击力量,直至明清, 仍有余韵。吴敬梓、 纳兰性德。
湘月 (清)龚自珍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 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 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满庭芳 (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 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 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江城子 (宋)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 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 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 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 红飞过秋千去。
思考题:
1.爱情词与爱情诗抒情方式比较。 2.试评爱情词之男性代言方式。
第十五章 闲情逸趣
第一节 闲逸词的流变
唐
五代
宋
明清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 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 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 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 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 张孝祥《念奴娇》, 陆游《诉衷情》
苏轼解放了词体,拓宽了词的意境, 提高了词在文学领域的地位,被认 为是豪放词的奠基者。
金
明
清
元好问《水调歌头·黄河 九天上》 蔡松年《大江东去·离骚 痛饮》步苏轼原韵,气 势磅礴。 邓千江的《望潮·云雷天 堑》
高启《念奴娇·军勋千里》 夏完淳的烛影摇红》、 吴易《满江红·斗大江山》
行香子 (宋)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 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 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 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 一壶酒,一溪云。
西江月 (宋)朱敦儒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 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 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