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性格、妊娠时限及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妇在孕期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到了分娩后,面对新生儿及家庭的责任和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产后康复,甚至会引发产后抑郁症。
1、荷尔蒙失衡:在怀孕期间,女性体内的荷尔蒙水平会有大的变化,分娩后,荷尔
蒙水平降低,这也会导致其情绪的波动和失衡。
2、身体疲劳:分娩过程会对产妇的身体产生很大的压力,如出现疼痛、失血等情况,对身体造成更多负担,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和情绪低落。
3、情感压抑:一些产妇可能会在生育前很少与亲人交流,感到自己的孤独无助,这
种情感上的压抑会影响其情绪状况。
护理干预:
1、产前宣教:宣教产妇及其家人了解产后护理等相关知识,提供宽松的家庭环境,
减轻其压力。
2、情感安慰:通过倾听和体贴等方式,帮助女性减轻情感上的压力和害怕,鼓励其
积极面对生活。
3、身体照顾:产后需要恢复,饮食、卫生等方面需要护士的指导,帮助产妇更好的
恢复身体。
4、心理疏导: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其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并进行恰当的咨询
和支持。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强调产妇的全面关注和综合照顾,通过情感安慰、身体照顾和心
理疏导等措施,帮助产妇加速康复,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风险。
孕妇产后压抑的影响与情感调适

孕妇产后压抑的影响与情感调适孕期是每个女性人生中非常特殊的阶段,但随着孩子的降生,很多女性却会陷入产后的压抑情绪中。
产后压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和亲子关系,因此,有效的情感调适对于产后妇女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孕妇产后压抑的影响,并提供情感调适的建议。
一、孕妇产后压抑的影响产后压抑是指产妇在宝宝降生后出现的心理抑郁症状。
这种情绪状态可能会给产妇和家庭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1. 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产后压抑会引发产妇的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和心理症状,降低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免疫力,导致身心健康问题的产生。
2. 妨碍亲子关系的建立:产后压抑可能导致产妇与宝宝之间的情感联系不畅,无法有效地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甚至出现冷漠、不关心宝宝的情况。
3. 影响家庭和睦:孕妇的压抑情绪会对整个家庭产生负面的影响,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动可能受到压抑情绪的干扰,进而导致家庭的紧张和矛盾。
二、情感调适的建议针对孕妇产后压抑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情感调适的建议,帮助产妇渡过这个困难时期并恢复积极的情绪状态。
1. 寻找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亲人和朋友分享和倾诉内心的困惑和不安,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能帮助产妇释放压抑情绪,获得情感安慰和支持。
2.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和休闲娱乐活动,有助于恢复产妇的身心健康,缓解产后压抑情绪。
3. 与宝宝建立情感联系:增加与宝宝的亲密接触,如哺乳、陪伴、抚摸等,有助于促进产妇与宝宝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融洽,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4. 参加心理辅导:如果产后压抑情绪持续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建议产妇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师的帮助。
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产妇可以获得更全面的情感支持,并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
5. 学习放松和冥想:通过学习冥想和放松技巧,产妇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不适。
结语孕妇产后压抑对于产妇及其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通过情感调适的努力,产妇可以渡过这段困难时期,重新恢复积极和健康的情绪状态。
产妇心理特征、分娩情况与家庭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Vol.32,No.11,Jun2019J Med Theo r&Prac__1781亿医"理2019年第32卷第11期(MetS%componenis in personneS of Shahroud Uni v ersite of Medical Sciences,J-.Diabetes&Metabolic Syndrome,2016,10(3%:132 -136.,8-高忠爱,韩菲,袁欣欣,等.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类型高尿酸血特因素分析,J-.国际内代谢杂志,2018,38(2%:73-77.,9-苏敏,薛莉,金晓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交通医学,2018,32(1%:52-56.,10-陆桢.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内科,2013,8(3%:271-272.,11-刘英,曾勇•高尿酸血症与肥胖,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6, 21(1%:11-13.,12-董飞,郎丰龙.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169.,13-欧小虹,刘瑛,黄薇•早发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15,55(46%:38-39.收稿日期2018-10-26(编辑羽飞)产妇心理特征、分情况与对后抑郁的影响分析釁米荣1李艳红2河南省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1妇产科2精神科471000摘要分析产妇心理特征、分娩情况与家庭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选取2013年4月一2018年4月于我院产科建档、产检及分娩的产妇660例为观察对象,在孕晚期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孕产妇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后42d采中文版产后查(PDSS)、孕产妇产前准备调查制家庭信息调查产后抑、产妇的产前准备家(家月收入、关系、夫妻关系和家新生儿)进行调查,收集产妇相关。
根据产妇是否出现产后将其分为组照组,组以上因素的差异+58(8.9%)产妇出现产后,归为组,其余602例归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产前准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05),且观察组产妇的内向型个性和不稳定型心理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 0.05%;组产妇在年龄、水平、孕产次方式等方面差计学意义(>>0.05);组产妇产期并发症、家庭月收入、关系、夫妻关系、家支持评家新生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0.05)。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妇在生育后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产妇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婴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有必要对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一、生理原因:产妇在分娩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包括激素水平的变化、身体形态的改变、乳腺功能的发育等。
这些变化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导致产妇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二、心理原因:产妇在分娩后会经历身份转变和角色转换。
从孕妇到妈妈的转变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同时还需要应对新生儿的照顾和喂养等任务,这些变化和责任的增加会给产妇带来压力,从而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三、社会环境原因:产妇在分娩后可能会受到家庭、社会和医疗资源的影响。
家庭的支持和理解,社会的关怀和支持,良好的医疗环境和帮助,都会对产妇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缺乏这些资源和支持,则容易导致产妇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一、提供信息教育:护士可以向产妇提供关于妊娠、分娩、产褥期和婴儿护理方面的必要知识和信息。
帮助产妇了解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预期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对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耐心倾听产妇的困惑和疑虑,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帮助产妇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护士还可以通过一些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的方式,帮助产妇调整情绪,减轻压力。
三、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护士可以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采取一些心理辅导技巧,例如放松训练、认知疗法和情绪管理等。
通过这些技巧,帮助产妇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提高积极情绪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四、加强社会支持:护士可以积极引导产妇主动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
鼓励产妇与亲友分享困难和快乐,扩展社会交往,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护士还可以帮助产妇寻找适合的社区资源,例如母婴健康教育、产后康复等服务。
对于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护理干预应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帮助产妇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保证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
浅析产妇心理护理及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浅析产妇心理护理及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产妇经过十月怀胎,生理和心理都会承受极大负担,临近分娩,产妇不仅有一种喜悦心理,而且有一种恐惧、焦虑、紧张,怕疼痛、担心胎儿危险等一系列情绪。
即使是顺利分娩之后,有的产妇也会产生抑郁症,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隐患。
这就要求产科护士不仅要具备完善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加强心理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产妇顺利分娩和消除产后抑郁的关键。
一、产妇分娩过程的护理根据观察,产妇大多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分娩认识不够,入院后在接受助产士检查时产牛紧张、恐惧的心理。
因此医护人员与产妇的心理情感交流就显得极其重要。
护理人员就应面带笑容,目光亲切,热情大方;注意倾听产妇的陈述,仔细做好各项产前检查,尽量回答各种询问,详细告知如何去做,使产妇消除紧张、焦虑、害怕等心理,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颈口开全,这一期产妇阵缩痛,除个别精神紧张外,一般均能忍受,但产生焦虑情绪,盼望尽快分娩。
虽然阵缩痛的程度和表现有差异,有的产妇能够控制在宫缩时仅低声呻吟,而有的却大喊大叫。
不少产妇常询问是否会难产渴望见到亲人,希望医务人员守候在床边。
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自制力强弱分别做好心理护理。
对自制力强的要多鼓励,并劝导及时反映自己的不适,以免忽视意外情况发性。
对自制力强的则多巡视,多安慰不要对她们表现出厌烦感,不讲伤害产妇的话,尽可能留在身边,给喂水喂饭,帮助擦净羊水及分泌物,握住产妇的手,使产妇感觉到医务人员对她的关心、照顾,在心理上增强了对疼痛的耐受性,获得了安全感,随时提醒产妇及时解小便,以免膀胱充盈,阻碍胎头下降,尽可能让产妇保存实力。
从宫口到全到胎儿脱盘娩出。
这一期产妇被送上产床,疼痛较前减轻,情绪会稍稳定,但不会配合宫缩用力。
此时护理人员要让产妇明白自己是分娩的主人,医务人员仅能帮其“助产”而已,要教会产妇正确憋气和用力方法,宫缩间歇时给擦汗,口干喂水,其第二产程是分娩的关键,各种异常情况多在这期发牛、且产人员保持沉着镇定的情绪。
妇女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干预

妇女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干预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在产后期间出现的心理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在这个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女性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发生较大变化,使得她们更容易受到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本文将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生理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生理因素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产后女性激素水平的急剧波动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怀孕期间,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会急剧增加,而在分娩后迅速下降,这种变化对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有着明显的影响。
其次,产后女性的身体恢复和疲劳程度也会对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分娩过程对女性身体会有一定的伤害,身体恢复需要一段时间。
同时,由于新生婴儿的需求,产后女性常常面临着睡眠不足和疲劳的状态,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二、心理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除了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后妇女的心理健康。
首先,对母亲角色的适应是心理因素中最突出的一个因素。
对于初为人母的女性来说,面对新生儿的照顾和需求,她们需要逐渐适应母亲的角色,并有能力应对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期望。
适应困难会增加她们产生抑郁症的风险。
其次,出现产后抑郁症的女性常常也伴随着自我形象的负面评价。
产后身材的变化、皮肤的松弛以及产后脱发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女性自尊心降低,产生消极的情绪,进而引发抑郁症。
三、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社会因素在女性产后抑郁症发病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首先,社会支持系统不足会增加妇女产后抑郁症的风险。
家庭的支持、亲友的关心和社区的支持都对女性产后的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如果缺乏这些支持系统,女性更容易感到孤立和无助,从而增加了抑郁症的发生。
其次,家庭压力和经济困难也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重要社会因素。
在社会的角度上,经济困难和家庭压力都会增加女性负担,使她们更加容易感到沮丧和无助。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一、前言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了晚婚晚育,患上产后焦虑抑郁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面对这一问题,医务工作者需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帮助产妇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二、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2.1 生理方面的原因产妇在产后身体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势必会产生许多不适和疼痛,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情绪的不稳定。
而且,产后情绪波动还有可能与分泌荷尔蒙水平的变化有关,孕期、生产和哺乳都会影响荷尔蒙的分泌,影响产妇情绪。
2.2 环境压力的原因现代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让许多女性在狭小家庭空间内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同时,社会上对孕妇、产妇的关注和管制,会造成产妇内心的不舒服和抵触。
2.3 家庭、社会因素家庭环境是影响产妇情绪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现代家庭中,随着夫妻双方职业压力的增大,孩子成长教育等家庭问题,往往容易让家庭气氛变得紧张,家庭内部失去了照顾产妇的帮助和支持,过度的家庭责任也容易让产妇感到不安全,没有安全感。
社会的评判和期待也会让许多产妇担心自己是否符合社会的期望。
三、护理干预3.1 心理护理在产后护理中,医生和护士应当关注产妇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情绪沟通和疏导,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产妇更好地适应新角色的转变,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
3.2 体育锻炼提供适量的体育锻炼,提高产妇的身体素质和产后恢复能力,缓解身体不适和疼痛,并促进快乐、放松、减轻焦虑情绪。
3.3 以及外部支持的重要性身体不适和婴儿的需求巨大容易让产妇感到压力和疲劳,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照顾对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有着很大的作用。
医护人员在护理产妇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家属的参与,给予家庭成员有关产后护理的指导和建议,共同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恢复和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四、结论产妇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原因非常复杂,生理、环境、家庭、社会等因素都不容忽视。
分娩方式对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分娩方式对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姚艳艳
【期刊名称】《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年(卷),期】2017(004)002
【摘要】本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第四人民医院的200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分娩方式对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发现:分娩方式对孕产妇的焦虑情绪有显著影响.自然分娩的孕产妇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剖宫产和无痛分娩的孕产妇.分娩方式对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和产程时间上有显著影响.剖宫产的孕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高于无痛分娩的孕产妇,与自然分娩的孕产妇无显著差异.自然分娩的孕产妇在产程时间上显著高于剖宫产,显著低于无痛分娩.产后出血量和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显著相关.
【总页数】3页(P6-7,9)
【作者】姚艳艳
【作者单位】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衡水 0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73
【相关文献】
1.产妇产程中因疼痛所致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与护理 [J], 丁飞云
2.产妇产程中因疼痛所致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与护理 [J], 丁飞云
3.孕产妇负性情绪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及相关对策探析 [J], 李莉
4.不同籍贯孕产妇生育观念及其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 [J], 林海程; 谭文艳; 许明智; 杨文姬; 皮晓珍; 麦杰; 陶春莲
5.《南京市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对孕产妇分娩方式影响的研究 [J], 陈曦;王锦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妇性格、妊娠时限及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性格、妊娠时限以及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情况。
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1895例产妇临床资料,观察产妇产前无抑郁发生率情况,观察不同性格、产妇妊娠时限、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影响情况。
结果产妇产前不发生抑郁1400例(73.9%),抑郁发生495例(26.1%)。
性格内向不稳定型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高于外向稳定型产妇、外向不稳定型产妇、内向稳定型产妇(x2=3.87,P<0.05),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产妇(x2=3.9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产妇妊娠时限和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x2=1.25,P>0.05)。
结论产妇性格内向不稳定、剖宫产会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生,临床应注意加强产后心理疏导,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标签:产妇;性格;妊娠时限;分娩方式;產后抑郁;影响
随着生活质量和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心理保健和心理健康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孕产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中,孕产妇承受着心理上和生理上较大的应激性变化。
有资料显示,产妇产后12个月内发生精神疾患的比例相比正常女性高过20倍。
产后抑郁不仅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于胎儿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危害。
本研究对我院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课题旨在通过产妇1895例的调查研究,希望能够发现产妇的性格类型、分娩方式、妊娠时限与产后抑郁之间的关系,从而利于开展产后抑郁的预防和诊治工作,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产妇189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年龄22~42岁,平均(35.6±4.0)岁,纳入标准:(1)产后6周内的初产妇;(2)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理解问卷内容并配合调查员进行准确填写一般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O)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内容,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项调查研究;(3)自愿合作者。
排除标准:(1)产前患有精神疾病、脑部疾病、内分泌疾病及情感障碍性疾病史及有相关家族疾病史产妇;(2)患有严重躯体疾病或残疾以及高危孕产妇;(3)产妇依从性差,不配合完成量表的填写者。
1.2方法
1.2.1一般资料调查采取现况调查的流行病学方法,通过随机将符合标准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提出不符合要求的产妇资料。
问卷调查员统一经过培训,在争取调查对象知情同意之后进行调查。
产妇在分娩前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产前抑郁的筛查,将抑郁阳性产妇排除,在抑郁阴性产妇分娩后6周进行问
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的调查、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1.2.2 EpQ一共包括88个调查项目,总共分成4个调查量表,其中内外向(E)、神经质(N)两个量表评分是以分数50分作为界限,当E值高于50分表示外向,小于50分表示内向,N值大于50分表示情绪不稳定,小于50分表示情绪稳定。
1.2.3 SDS一共包括20个调查项目,将总分x1.25,取整数部分作为标准分数,抑郁状态:≥50分,轻度抑郁状态:50~60分,中度抑郁状态:60~70分,重度抑郁状态:≥70分。
1.3观察指标
(1)观察产妇产前无抑郁发生率情况。
(2)观察不同性格对产后抑郁发生率影响情况。
依据EPQ分为外向稳定型产妇、外向不稳定型产妇、内向稳定型产妇、内向不稳定型产妇。
(3)观察产妇妊娠时限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情况,主要是根据妊娠时限分为早产产妇、足月产妇、过期妊娠产妇,分别观察三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情况。
(4)观察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影响情况,主要是依据分娩方式分为两组,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观察两种分娩方式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建立数据库,针对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表示,通过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妇产前无抑郁发生率情况
如表1,产妇产前无抑郁1400例(73.9%),抑郁发生495例(26.1%)。
2.2不同性格对产后抑郁发生率影响情况
如表2,性格内向不稳定型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种性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P<0.05)。
2.3产妇妊娠时限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情况
如表3,产妇妊娠时限和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x2=1.25,P>0.05)。
2.4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影响情况
如表4,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3.96,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心身医学日益受到临床各学科的重视,孕产妇的心理保健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妊娠和分娩对孕产妇来说,是一种成长中的危机,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产后12个月内是妇女一生中发生精神疾患的高危时期;有研究显示产后抑郁发生率比正常女性高20倍。
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生受到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及妊娠因素的影响。
产后抑郁可造成母婴连接障碍,往往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国际上关于产后抑郁的研究是从1968年开始的。
20世纪80年代后,产后抑郁受到国际上普遍重视,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危害产妇及婴儿,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
因此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医务人员和家庭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并协助调整好其心理状态,减轻可能存在的心理压力。
同时可以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改善家庭生活环境。
产后抑郁主要是产妇在产褥期出现的抑郁等一类精神综合征的统称,产后抑郁的形成因素比较复杂,主要和产妇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妊娠因素密切相关,产后抑郁容易造成母婴连接障碍,從而对产妇和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有资料显示,张要珍等对太原市多所医院妇产科产妇438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格类型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比例有所不同。
近年来随着产后抑郁发生率的逐步增多,临床上对于产妇产后护理重视程度液明显增加,另外产妇的分娩方式对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本院作为本地区最大的公立综合性医院,承担着本地区产后抑郁的防治任务,目前年分娩量约为3500例,其中绝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获得健康资讯渠道少等现象。
对产后抑郁的重视程度不够,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危害产妇及婴儿,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
因此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医务人员和家庭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并协助调整好其心理状态,减轻可能存在的心理压力。
同时,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改善家庭生活环境。
如何有效避免产后抑郁一直是医务人员较为棘手的现实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产妇产前无抑郁发生率、不同性格对产后抑郁发生率影响、产妇妊娠时限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影响情况。
结果表明,产妇1895例资料中,产妇产前无抑郁1400例(73.9%),抑郁发生495例(26.1%),提示绝大多数产妇产前均无抑郁发生,筛选出其中无抑郁的产妇进行观察。
性格内向不稳定型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种性格,提示产妇的性格和产后抑郁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中按照产后抑郁几率大小进行排列的性格类型依次是,内向不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外向稳定型、内向稳定型,产后抑郁多发生在以自我为重新、成熟度不够、过于敏感、情绪不稳定等个性人群中,外向、内向稳定性格的心理状态比较容易控制,然而外向和内向不稳定心理状态比较难控制。
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产妇,提示剖宫产产妇除了面对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以
外,手术过程中带来的切口疼痛,可能也会给产妇带来紧张、恐惧的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妇的情绪,导致抑郁的发生。
产妇妊娠时限和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例数进行探讨和研究。
通过上述研究将有利于临床上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侧重预防促使人们自觉的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分析产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将有利于临床上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侧重预防促使人们自觉的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产妇的性格类型、分娩方式、妊娠时限与产后抑郁之间的关系,以利于开展产后抑郁的预防和诊治工作,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