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的心理护理

产妇的心理护理
产妇的心理护理

写作提纲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二.产前的心理护理

1 产前心理护理的概念

2 护理对策

三.具体产程的心理护理

1 第一产程心理护理

2 第二产程心理护理

3 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四.产后的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产妇的心理护理

摘要: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产妇临产前中后生理和心理会发生很大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影响产程进展,造成分娩障碍及产后出血增多等不良后果。因此,我们产科工作人员应针对产妇在各个阶段的不良情绪,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以最佳的心态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完成分娩。产后促进母婴之间的感情关键词:产妇产前产后心理护理

一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 护理工作已从以前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心理护理已被广大护理人员认可和接受,并且应用到了各个方面。近几年来,对产妇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婴安全是关键。因为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处于分娩时的初产妇心情特别复杂,不良情绪可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子宫收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出现产程延长,使分娩不能正常进行,可导致滞产、难产、手术产等,为避免或减少这些情况发生,应重视产妇的心理护理,使产妇以最佳的心态结束分娩。心理护理的运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能提高孕妇和胎儿安全系数,降低剖宫产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对待产妇一般护理的同时,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产前的心理护理

1 产前心理护理的概念

所谓孕妇产前心理是指孕妇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性格及情感等等。孕妇产前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既有将做母亲的喜悦, 又有面对生产的焦虑、忧愁情绪, 这种复杂和矛盾的心情必然会从心理和情感上表露出来。孕妇产前心理一般可归纳为四种:

(1)理智型: 一般文化程度较高, 情绪上比较稳定。

(2)恐惧型: 孕妇本人对医学、生育、生理等科学知识缺乏, 情绪不稳定, 多疑, 恐惧与担心。

(3)愚昧型: 文化素质低, 对生儿生女特别关心, 有的怕这怕那, 顾虑重重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4)中间型: 这种孕妇所占人数最多。

2 护理对策

俗话说:“瓜熟蒂落”,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成熟后要离开母体,降临人间,这时产妇的心情往往是兴奋、焦虑、紧张及担心能否顺利分娩等异常的心理,首先医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自信的外表、亲切和蔼的形象,能与产妇进行有效沟通。待产妇如亲人就像亲姐妹、亲闺女一般。无时无刻都能让产妇感受到医务人员对她的关心、温暖和爱,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主动了解产妇思想上及家庭情况,正确运用语言艺术,做好思想上的沟通,取得产妇和家属的信任。医务人员的音调,用词,表情都会引起产妇的不同反应,因此,医务人员的语言,行为,心理状态及服务质量对促进孕妇在待产,分娩时的心里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能否顺利分娩起着巨大作用。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出不同的护理对策。孕妇焦虑恐惧心理来源于多方面。如:怕孩子有畸形,怕产痛,怕难产等等, 她们情绪非常紧张。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耐心向她们解释。加强她们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紧张心理, 注意饮食和休息, 并对其进行无痛分娩教育, 使她们有了对分娩的信心和决心, 对分娩过程有一定的安全感。孕妇面临人生关头的决择, 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顾虑也是多种多样的,总之情绪非常紧张,心理变化复杂。因此, 要把心理护理放在首位, 正确对待孕妇, 并将心比心地去理解她、关心她、安慰她、帮助她, 使产妇的生理心理都处于最佳状态。在心理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努力钻研业务技术, 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并及时对孕妇介绍产前护理知识, 尽快使她们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情绪。通过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 取得孕妇及家属的配合, 解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取得最

佳护理效果。心理护理要因人而异进行心理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使护理人员逐渐进入孕妇心理, 并成为重要角色。心理因素既是致病的原因, 也是治病的条件, 并可提供防病的依据。努力做好孕妇产前的心理护理, 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期。

三具体产程的心理护理

1 第一产程心理护理

第一产程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时期。针对第一产程时间长,宫缩痛,容易使产妇疲劳,如果产程观察不仔细,产妇不合作,处理不当,容易对产妇安全产生不利。因此应设护士陪产,并根据产妇文化程度、职业、性格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如知识分子性格内涵,易受暗示,护理过程中以宣教为主,同时把每次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产妇,以调动其积极性,对自制力强的产妇,多给予鼓励,同时劝其反映自己的不适,自制力差的产妇,多给予安慰,积极合作时给予表扬,采用愉快诱导教育法,对产妇少批评,不指责,更不能训斥和表示厌烦,必要时给一些止痛剂,对神经类型较兴奋的产妇,每次宫缩来临,产妇惊慌失措,护士应耐心解释。每次宫缩时用手平放在产妇腹部,了解宫缩强度、频率,宫缩过后,听胎心音,把每次宫缩及胎儿的情况告知产妇。告知产妇,第一产程要养精蓄锐,喊叫呻吟会过早消耗体力,对分娩不利。宫缩进入活跃期后,宫缩会越强,收缩期长,间歇期越来越短,大多数产妇难以承受宫缩痛,会大声喊叫、呻吟,加上胎头下降压迫直肠产生排便感,部分初产妇随着产程进展,伴随羊膜囊破裂,羊水流出等系列情况出现时,往往会恐慌不安,这时护士应告诉产妇宫缩,胎儿下降,羊水破裂是正常现象,并及时指导产妇放松,不过早使用腹压,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产妇血压、脉搏情况,监测宫缩及胎心音变化,认真描绘产程图,及时指导产妇排空膀胱。破膜后立即听取胎心音,注意是否脐带脱垂等异常情况。如果出现胎膜早破应指导产妇抬高臀部,预防脐带脱垂。宫缩间歇期,适时为产妇补充水份电解质及能量,防止产妇虚脱及电解质平衡失调,让产妇顺利度过第一产程。

2 第二产程心理护理

当初产妇宫口开至(10cm),经产妇宫口开大(3~4cm),宫缩良好时,告知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在第二产程中,助产人员要更加和颜悦色,忙而不乱.熟练果断,同时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与解释.给产妇安全的感觉.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助产操作.鼓励并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及娩出。官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等待下次宫缩时再作屏气。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使产妇对我们更加信赖,以取得密切配合.保证胎儿顺利娩出温馨待产可以加深护士与产妇之间的感情,

增强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感,实施护士陪产,可加强对临产妇心理状态的观察,及时针对性进行心理疏通、护理,从而及时解除各种生理、心理不良因素的影响,让产妇积极配合医务人员,以最佳的身心状态完成分娩过程。

3 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随着胎儿的娩出, 产妇感到身心放松, 这时产妇最关注的是新生儿的健康与否, 及新生儿的性别, 尤其是农村的产妇, 重男轻女的旧传统思想已根深缔固, 当产妇得知结果与愿相违时, 表现出悲伤和失望, 不能与助产士很好配合工作, 完成最后的分娩。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所愿相违时, 可暂不把情况告知, 而待胎盘娩出, 子宫收缩良好后再将实情告知, 热情开导, 使其消除传统思想的影响, 树立正确的生育观, 避免发现产后大出血的危验。

总之,在产科临床分娩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她关系到母婴健康.家庭的幸福。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

四产后的心理护理

产后耐心指导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使产妇与婴儿早接触, 促进母婴感情, 鼓励产妇尽早补充营养以恢复分娩过程中消耗的体力促进乳汁分泌, 做到“两全齐美”加强健康宣教, 使新妈妈遇到问题应对自如, 预防伤口感染。

参考文献

[1] 满力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 2003,18(1).

[2]高琴,产妇分娩前的心理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学.2007,13(3-4).

[3]王莲, 赵淑艳, 段连玲. 浅谈临产前后产妇心理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5).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 摘要:分娩是妇女一生中所经历的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但是在此期间,产妇因为身体上和社会角色的变化,相应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尤其以分娩前变化为著。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产科护理也不例外。产妇临产前的心情有一定紧张、恐惧、焦虑等不同心理状态,她们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的改变,常使她们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因此,产时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正确护理对产妇是否能顺利分娩,以及产后产妇的恢复、母乳喂养等均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临产心理;分娩;护理措施 1 心理状态 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大致可为如下三种:紧张孤独心理状态;恐惧忧虑心理状态;兴奋和忧伤心理状态。而这些状态因素又是互为因果的。所以,提高助产人员的基本素质,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这就要求助产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和护德,精湛的技术和娴熟的心理学、伦理学知识;仪表端庄,语言亲切诚挚,热情的对待每一位入院产妇,解除其紧张的心理。 初产妇通常产程较长,自怀孕后自周围人的经验之谈,以及她们对分娩镇痛的渲染、夸大,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大多数初产妇对即将面临的分娩产生一种恐惧感。有些女同胞因为忙于事业,结婚的年龄相对较大,她们认为自己年龄大,怀孕后有可能会难产,而一些高危孕妇,因为某些高危因素需要手术分娩,因为对手术的不了解,害怕用了麻药,会对未出生的胎儿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她们对分娩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因为对分娩的不了解。当进入规律宫缩,产妇往往对出现的剧烈镇痛不能耐受,表现为大喊大叫、哭闹。因而想尽快结束分娩。

孕产妇在分娩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孕产妇在分娩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6-01-19T16:28:15.74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6月第6期供稿作者:姚洁[导读] 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因此做好分娩期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产妇对分娩应激的应对,可以缩短产程,促进阴道自然分娩率的提高。 姚洁 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 543000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6-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护理专业的职责就是帮助患者维护其整个的身心健康,其中心理护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特别是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分娩虽然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对产妇而言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尤其对初产妇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变化,常常处于焦虑、不安、恐惧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产程的进展,并对产后康复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分娩期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产妇对分娩应激的应对,可以缩短产程,促进阴道自然分娩率的提高。 1心理特点 1.1 矛盾、优虑心理产妇在分娩前期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对即将出生的小生命抱着期待的心情,另一方面担心即将来临的分娩的恐惧,担心分娩是否顺利,担心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有部分孕妇担心孩子的性别.怕生女孩,受到家属的冷落,情绪比较低落,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官缩。容易造成产后出血,影响产后的康复,也会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1.2陌生、孤独心理孕产妇进入待产室,会感到环境陌生,以及听到产房内其他产妇疼痛的呻吟叫嚷噪音等都会形成一种负面刺激;另外医务人员对这种场面的习以为常,使产妇认为缺少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再加上宫缩时的阵痛,使产妇一直处于强烈不安的紧张状态,并产生孤独、恐惧和焦虑的心理。这些均能使产妇血压升高,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极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1.3恐慌、焦虑心理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产妇起初有一种欣喜的心理,但随着临产后的阵痛的加剧.她们认为分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产程中表现为紧张不安,情绪极不稳定,产妇的这种情绪改变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致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另有一些产妇缺乏自信,放弃阴道自然分娩,要求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导致剖宫产率提高。 1.4悲伤、悲观心理产妇由于各自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她们所承受的压力和焦虑担心也各不相同。有些产妇因自身的疾病、胎儿畸形或死胎等必须终止妊娠时,会感到悲伤、痛苦和无助。情绪极其不稳定。另有些怀孕多胎未成活的产妇,害怕、紧张要儿发生意外.对分娩失去信心。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和不安全,会感到很悲观。 2心理护理 2.1 加强对孕产妇人院后的分娩知识宣教,帮助孕妇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孕产妇入院后要热情接待,主动做自我介绍及介绍主管大夫,介绍医院环境和作息时间等,并向产妇和家属进行产前宣教,使孕产妇对分娩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对分娩的信心及安全感。因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生得女孩或怕生女孩的产妇。易出现心理障碍导致分娩困难、产后出血过多。医护人员要帮助产妇破除重男轻女的迷信封建思想,树立正确的生育观:生男生女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婴儿素质好。用心真诚地与产妇沟通,使其自觉地接受正确的生育观点,真正地放松心态。 2.2营造温馨的环境氛围环境氛围最能影响人的心理情绪。产妇不同于一般患者,应避免使其产生冷漠、无助、失落的心理。待产室采用家庭化的方式布置,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光线颜色柔和,使孕妇感觉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从而减少紧张情绪,另外孕妇可有丈夫和家人陪伴,使孕妇不再感到孤独。医务人员对待孕产妇要热情周到,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其心情舒畅,提高分娩的疼痛阈,减轻分娩时的阵痛,增加其对分娩的信心和勇气,以顺利完成分娩。 2.3认真观察产程,给予孕妇安慰和帮助,指导产妇无痛分娩临近分娩时,孕妇的恐惧、紧张是加重疼痛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及时了解产程的进展和孕妇的心理状态,耐心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工作,正确运用温和的语言,主动关心孕妇的需求。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以获取她们的信任,帮助孕妇按摩腹部和腰部,安慰孕妇。使她们产生信任和依赖感。同时应随时提醒产妇小便,以避免膀胱充盈而阻碍胎头下降,尽可能让产妇保存体力。 2.4做一个有同情心的倾听者因疾病等原因致使孕妇心情悲伤,情绪低落,此时,她们最需要的是有一个极其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倾听者,以发泄她们的愤怒、无助和悲伤的情绪,从而缓解她们超负荷心理压力。作为医护人员,应要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劝导安慰,解除恐惧,消除顾虑,使她们振作精神,积极配合医师为其制定分娩方案。对于悲观型的产妇,由于早产、死产等不良因素的心理刺激,对再次妊娠特别敏感。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对她们的不幸表示同情,然后用美好的语言和行动去关心、体贴、安慰她们,与她们探讨前次失败的原因以及这次分娩时应采取的措施,使她们消除顾虑心理,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分娩时刻的到来。。2.5理解满足产妇的需求医护人员在产程中无论做任何检查和处理,都要及时向孕妇及家属解释其目的和必要性。让孕妇和家属随时了解产程的进展情况,使孕妇体会到医护人员是以她为中心围绕着她服务。另外,医护人员应了解产妇的心理,理解并尽量满足她们的各种需求,以赢得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分娩虽然是一自然生物学的过程,然而在人类。分娩往往构成重大的应激事件。由于孕妇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直接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因此,精神因素直接影响分娩一。如何给予产妇安定情绪.精力充沛地完成分娩,作为一名产科医护人员。必须深刻地了解产妇的心理,用美好的语言,委婉的谈吐,轻而敏捷的动作去关怀、爱护产妇,从而取得产妇信赖和配合。这样不仅可缩短产程,还可以减少产后大出血,降低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以及难产率,从而提高孕产妇的分娩质量。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2刘翠珍.张琼.初产妇分娩的心理研究和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15.3苟文丽.分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9—75. 4龚耀先.医学心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出版社,1999.

谈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问题

谈产妇分娩前的心理护理问题 发表时间:2019-09-10T17:30:46.23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7期作者:陈修利[导读] 对分娩知识缺乏,有着对分娩所具有的恐惧心理,以及对分娩前镇痛所具有紧张情绪,导致多数准妈妈们处于情绪极端变化的情况,需及时通过护理干预手段对产妇产前心理情绪进行有效改善,使其在分娩过程中以积极心理情绪面对分娩,确保顺利自然分娩。富顺县代寺镇中心卫生院四川自贡 643212分娩作为准妈妈们十月怀胎后的最后阶段,心理情绪变化较为复杂,一方面有着初为人母的喜悦,另一方面对分娩知识缺乏,有着对分娩所具有的恐惧心理,以及对分娩前镇痛所具有紧张情绪,导致多数准妈妈们处于情绪极端变化的情况,需及时通过护理干预手段对产妇产前心理情绪进行有效改善,使其在分娩过程中以积极心理情绪面对分娩,确保顺利自然分娩。 一、准妈妈们产前都有哪些不良心理状态 1、急切心理 大部分初为人母的准妈妈们,在临盆前都存在这样的急切心理,担心自已预产期会提前,进而出现焦虑心理,提前入院等待分娩,准妈妈们这样的急切心理当然可以理解,但未到预产期就进行分娩对于胎儿的发育具有不良影响,且此类急切心理的发生,可使得产妇出现焦虑情绪,并使其在焦虑情绪影响下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对胎盘供血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胎儿血氧供给不足。 2、害怕心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及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各类分娩知识只需在网上查阅便可随时获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准妈妈们通过对分娩知识的浏览、获取,逐渐产生未知心理,引发各类害怕心理,加剧准妈妈产前焦虑心理,严重者或产生产前抑郁情绪,增加产妇产后抑郁风险,并对其自身内分泌机能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分娩进度。 3、忧郁心理 忧郁心理相较于焦虑心理,是每一位准妈妈都会在产前出现的一类不良心理,特别是对于部分准妈妈而言,可因为分娩能否顺利进行、胎儿是否发育正常、能否健康分娩等问题产生困扰,进而逐步产生忧郁情绪,影响情绪稳定性,部分产妇可在忧郁情绪影响下降低分娩积极性。 二、产前心理护理中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介绍完上述常见产妇产前不良心理状态后,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在产前心理护理中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环境护理 多数产妇在产前进入医院待产后,由于起居环境的突然变化,其自身紧张情绪可突然加剧,且此类心理特征在初产妇中表现尤为明显,且部分产妇由于缺乏对分娩知识的正确认识,故其在到达医院后的不良情绪表现更为显著,对此就需要医护人员在进行入院引导工作时,通过主动热情的态度,缓解产妇部分紧张心理,并在引导期间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建立良好沟通关系,详细询问其护理需求,引导工作结束后,可引导其与产科内其他待产妇或产妇进行沟通,在沟通期间由医护人员实施予以其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使其在充分了解分娩知识后,逐渐养成积极乐观心态,缓解部分产前不良情绪。 2、第一产程心理护理 第一产程作为分娩过程中宫缩阵痛较为明显的一个时期,多数产妇均可在镇定情绪后实现有效忍耐,但部分疼痛忍受较差者或情绪紧张者,则在第一产程内宫缩阵痛严重时,易出现各类严重焦虑、抑郁或烦躁情绪,这时医护人员需指导家属辅助开展相应护理,增加产妇安全感,并积极陪伴在产妇身边,避免意外性事故的发生引发不良事件,而医护人员则需在此时积极鼓励产妇,正面看待疼痛,并积极配合相应心理引导,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促进宫缩,便于分娩。 3、第二、三产程心理护理 第一产程结束后,初产妇宫口已开全,需从待产室进入产房进行待产分娩,因产程宫缩痛影响产妇进食和睡眠,护理人员要积极与产妇做好沟通,取得信任,减轻产妇焦虑及忧郁情绪,促进产妇多进食,并积极指导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正确发力、正确呼吸,促进分娩,使其自主掌握分娩力度,宫缩间歇期完全放松,合理休息,并配合相应助产措施,确保顺利分娩。 针对产程中出现难产的产妇,医护人员需保持绝对镇静,确保各项助产措施的有序开展,帮助产妇稳定情绪,对于存在难产史的产妇,则需在产前健康体检后告知其此次难产风险性,并告知其临床助产安全性,及时开展心理护理措施,安抚其情绪,确保分娩安全性。 对于高龄产妇,由于其自身年龄较大,分娩风险较高,特别是对于部分合并妊娠综合征的高龄产妇而言,妊娠、分娩对其所具有风险性更为严重,此类产妇在分娩前的心理情绪变化更为明显,一方面担心自身风险,另一方面又担心胎儿安全,产前焦虑及抑郁表现均更为明显,故需及时让医护人员予以其相应心理干预手段,鼓励其积极面对分娩,无论是自然顺产或是剖宫产均可确保其母婴安全性,稳定产妇情绪,使其积极面对分娩,消除分娩所引发的各类不良情绪,避免分娩中心理应激反应的出现,影响其自身生理变化,增加分娩风险。 因此,在实际产前护理中,作为一名产科护士,需要做到从产妇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对产妇心理情绪变化进行掌握,积极沟通交流,文雅的风仪,委婉的谈吐,取得患者的信任,轻而敏捷的动作去关怀、爱护产妇,从而取得产妇对我们的信赖和配合,顺利结束分娩,并有效确保产妇及胎儿安全性。

浅谈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浅谈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1-11-18T10:04:49.1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8期供稿作者:古力努尔·肯切拜依加马丽汗·努尔哈孜[导读] 而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防治早产才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之一。 古力努尔·肯切拜依加马丽汗·努尔哈孜(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836600)【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343-0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孕产妇的保健逐渐完善,孕产妇在怀孕期间、临产时的心理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心理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为了产妇和围产儿的健康,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给予悉心照顾和精神鼓励,更有利于孕产妇完成这一生理过程。 【关键词】孕产妇心理护理 孕产妇产前一般心理护理分娩前孕产妇往往有以下共同的心理特征:恐惧、焦虑、紧张、忧郁;对产痛的顾虑;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盼望尽快顺利结束分娩。 1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1.1有些产妇由于没有做好产前检查,一有产兆就惊慌失措地到医院待产,加之对医院环境生疏,医务人员陌生的面孔,心情难免紧张,护理人员要以热情、亲切、和蔼的态度接待每一位孕产妇,尊重她们,同情她们。 1.2有些初产妇及高龄初产妇,临产前出现的不规则宫缩感到难以忍受,不能进食,睡眠差,这些常导致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而使产妇疲劳,易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对这类产妇应予精神安慰,耐心讲解分娩过程,使其应尽量克服生理上的暂时性痛苦,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多陪伴产妇,针对产妇的社会角色、性格、文化素质等特点,正确运用艺术性语言,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听取,耐心解答她们提出的疑问,使其感觉到工作人员对她的关注,对提高顺产率有很重要的意义。 1.3产程由潜伏期进入活跃期最后到宫口开全,产妇觉得这一时期是最漫长的,易产生焦虑情绪,盼望尽快结束分娩,以减轻这一大痛苦。此时助产人员应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尽量给予鼓励、安抚与陪伴,并向产妇讲解宫口开大需要一定的过程,这期间要注意休息,正常饮食,保持体力,各项检查及治疗和护理过程手法轻柔,技术娴熟。并提醒产妇及时小便,以免影响胎头下降,鼓励产妇取自觉舒适体位,帮助她们顺利渡过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1.4胎儿娩出后,如果新生儿的性别不合产妇愿望时,往往产生沮丧情绪,引起宫缩欠佳,易导致产后出血。此时,应立刻给于开导,立即行母婴皮肤接触,帮助早吸吮,能增进母婴感情,稳定母亲情绪和促进乳汁分泌,分娩后产妇虽很痛苦,但听到婴儿的哭声或看到自己的宝宝,紧张焦虑情绪即可缓解,利于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的机会。 由引可见,做好孕产妇的身心护理,帮助孕妇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促进孕期保健,降低围产期发病率,是保证产科高质量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 体会 分娩对产妇来说是人生中的大事。心理因素既是致病的因素,也是治病的条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产妇顺利分娩的重要基础条件,心理护理与病情护理相辅相成。尤其是早产产妇情绪非常紧张,心理状态复杂,顾虑也多种多样。做好心理护理,及时解决她们精神与心理方面的问题,减轻其心理负担,才能利于产妇顺利完成这一生理过程。而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防治早产才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1]余树梅.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万方医学网(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34(01). [2]李雪梅.母婴分离产妇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6):854-855. [3]韦雨宏.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万方医学网(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1,14(21).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分娩是妇女一个正常而特殊的生理过程,产妇的精神及心理状态会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所以产科医务人员应认识到影响分娩的因素除产道、产力、胎儿外,精神心理因素也是很重要。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服务水平的提高,在产程中如何对产妇提供优质的服务,解除产妇的思想顾虑,消除恐惧、焦虑情绪,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及充沛的体力顺利完成分娩是我们应该思考不断探索的课题。我院自20XX年8月开展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以来,努力把心理护理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措施和体会介绍如下。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产科心理护理的方法主要是支持疗法,这种疗法是通过产妇进行精神上的安慰、支持、劝解、疏导和环境调节等方法,是在医护人员与产妇的相互交往中进行的。医患关系一旦建立,助产士可根据产妇的性格、文化程度、家庭状况与孕产次不同,深入细致地了解产妇的各种情况,并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产妇,从而使其对助产人员产生信任感、依赖感和安全感。 产程中的心理护理。 1.第一产程的心理护理: 分娩是从规律宫缩开始的,产痛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特别是宫缩时剧烈的疼痛使产妇反应应激加剧,表现为情绪紧张,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精神心理状态。表现为:听不进医务人员的解释,甚至频繁叫嚷,不配合相关的分娩动作。产妇的这种情绪变化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同时也使产妇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氧缺血出现胎儿窘迫。因此在这一阶段,助产人员应耐心安慰产妇,鼓励产妇进食,保持体力,讲解分娩是生理过程,教会产妇掌握分娩时必要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松技术。随时提醒产妇解小便,以免膀胱充盈影响胎头下降。通过亲切的交谈,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例如:对产痛的耐受力差,应予多鼓励多安慰,劝慰其保持冷静,避免过多消耗体力,耐心地指导深呼吸和放松技巧,不要过早向下用力,以免造成宫颈水肿目。帮助按摩下腹部和腰骶部以减轻症状。对产痛耐受力强的产妇,应多观察,劝其说出自己的不适和要求,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第二产程心理护理: 在第二产程中,产妇常感到精疲力竭,怀疑自己分娩能力。助产人员要不断地给产妇精神鼓励和安慰,指导产妇在宫缩时正确屏气和向下用力,不要张口

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

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 摘要】孕产妇在分娩前后和分娩时十分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导致新生 儿窒息和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后果,本文对孕产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心理特征 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办法。 【关键词】孕产妇心理特征心理护理 当今护理工作的重点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 体护理,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所以,深入了解产妇,尤 其是初产妇产时的心理特征,给予适时的疏导和护理,对产妇产时减轻疼痛、顺 利分娩,保证母婴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1]。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心 理活动,孕产妇的心情更是十分复杂,因急躁,紧张,惊恐常可引起宫缩乏力, 致产程延长,造成滞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及产后泌乳减少,因此应该注意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使其在最佳状态下分娩。 1 产前孕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2] 鉴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产妇为初产妇,无经验,加之社会家庭对 分娩的重视程度提高,更增加了对分娩的精神紧张程度,大部分孕妇临产前的共 同心理活动是紧张,焦虑,恐惧,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帮助,关心,怕分 娩时疼痛,怕出血,怕难产,担心胎儿不正常,一旦出现产兆常表现出心慌,意乱,吃睡不宁,高度紧张的心理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致造成原发性宫缩乏力,使分娩不能按正常进行,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熟练的 专业技术,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善于掌握孕产妇的不同心理,以保证分娩的 顺利进行。护理人员首先应做好宣传工作,解除紧张心理,要以热情、亲切的态 度向孕妇介绍病房、特产室、产房的环境及有关妊娠与分娩的知识,宣传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好处,耐心解答孕妇提出的问题,以取得她们的信任,同时要使 孕妇注意饮食和休息,使其了解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宫缩好可促进产程顺利 进行,消除临产孕妇对分娩的忧虑和产痛的恐惧,增强自信心。其次,建立融洽 的护患关系:对临产孕妇要同情,态度诚恳热情,关心体贴照顾她们,给予其更 多的温暖和关怀,让孕妇感到医护人员和蔼可亲,使其得到安慰,增强安全感, 做到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最后,护理技能是不可忽视的,精湛娴熟的护理技能,能使临产孕妇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在进行操作时,态度要认真,动作要轻柔, 手法准确熟练,观察细致,(如临测胎儿情况及孕妇生命体征)记录及时,并将 产程进展情况主动告知临产孕妇,让她们感到自己已被重视,增强她的信心和安 全感,以减轻心理压力,消除产妇的顾虑。与此同时,还应保证临产孕妇的正常 进食和睡眠,使她们从精力、体力和心理上为顺利分娩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分娩时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随着产程的进展、频繁的子宫收缩引起疼痛发生,形成产妇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希望减轻疼痛和尽快结束分娩。此时,护理人员的主要心理护理任务就是对 疼痛的护理,产妇疼痛的程度和表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产妇对疼痛敏感, 阵痛感觉强烈,有的虽疼痛但能控制,有的痛得难以忍受,大声喊叫,不能自我 控制,使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导致宫缩乏力,极易造成难产,护理人员对自控 能力强的产妇要多鼓励,并告知产妇及时反映自己的不适,对自控能力差的应多 接近,给予安慰,陪伴,不要对他们批评、训斥和表示厌烦。宫口即将开全时, 产妇会产生各种恐惧心理,部分产妇大声呻吟或喊叫,这时护理人员应守在床边,尽量多跟产妇交谈,因分娩是剧烈的体力活动过程,出汗多,应及时用湿毛巾擦

产妇的心理护理

写作提纲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二.产前的心理护理 1 产前心理护理的概念 2 护理对策 三.具体产程的心理护理 1 第一产程心理护理 2 第二产程心理护理 3 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四.产后的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产妇的心理护理 摘要: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产妇临产前中后生理和心理会发生很大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影响产程进展,造成分娩障碍及产后出血增多等不良后果。因此,我们产科工作人员应针对产妇在各个阶段的不良情绪,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以最佳的心态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完成分娩。产后促进母婴之间的感情关键词:产妇产前产后心理护理 一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 护理工作已从以前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心理护理已被广大护理人员认可和接受,并且应用到了各个方面。近几年来,对产妇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婴安全是关键。因为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处于分娩时的初产妇心情特别复杂,不良情绪可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子宫收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出现产程延长,使分娩不能正常进行,可导致滞产、难产、手术产等,为避免或减少这些情况发生,应重视产妇的心理护理,使产妇以最佳的心态结束分娩。心理护理的运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能提高孕妇和胎儿安全系数,降低剖宫产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对待产妇一般护理的同时,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产前的心理护理 1 产前心理护理的概念 所谓孕妇产前心理是指孕妇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性格及情感等等。孕妇产前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既有将做母亲的喜悦, 又有面对生产的焦虑、忧愁情绪, 这种复杂和矛盾的心情必然会从心理和情感上表露出来。孕妇产前心理一般可归纳为四种: (1)理智型: 一般文化程度较高, 情绪上比较稳定。 (2)恐惧型: 孕妇本人对医学、生育、生理等科学知识缺乏, 情绪不稳定, 多疑, 恐惧与担心。 (3)愚昧型: 文化素质低, 对生儿生女特别关心, 有的怕这怕那, 顾虑重重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4)中间型: 这种孕妇所占人数最多。 2 护理对策 俗话说:“瓜熟蒂落”,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成熟后要离开母体,降临人间,这时产妇的心情往往是兴奋、焦虑、紧张及担心能否顺利分娩等异常的心理,首先医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自信的外表、亲切和蔼的形象,能与产妇进行有效沟通。待产妇如亲人就像亲姐妹、亲闺女一般。无时无刻都能让产妇感受到医务人员对她的关心、温暖和爱,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主动了解产妇思想上及家庭情况,正确运用语言艺术,做好思想上的沟通,取得产妇和家属的信任。医务人员的音调,用词,表情都会引起产妇的不同反应,因此,医务人员的语言,行为,心理状态及服务质量对促进孕妇在待产,分娩时的心里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能否顺利分娩起着巨大作用。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出不同的护理对策。孕妇焦虑恐惧心理来源于多方面。如:怕孩子有畸形,怕产痛,怕难产等等, 她们情绪非常紧张。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耐心向她们解释。加强她们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紧张心理, 注意饮食和休息, 并对其进行无痛分娩教育, 使她们有了对分娩的信心和决心, 对分娩过程有一定的安全感。孕妇面临人生关头的决择, 心理状态是复杂的, 顾虑也是多种多样的,总之情绪非常紧张,心理变化复杂。因此, 要把心理护理放在首位, 正确对待孕妇, 并将心比心地去理解她、关心她、安慰她、帮助她, 使产妇的生理心理都处于最佳状态。在心理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努力钻研业务技术, 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并及时对孕妇介绍产前护理知识, 尽快使她们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情绪。通过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 取得孕妇及家属的配合, 解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取得最

孕产妇健康教育

精心整理 孕产妇健康教育 一.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孕期的健康教育:开设了孕妇课堂,利用集体座谈和定期在产前病房进行各种知识的宣传和操作示范,让孕妇了解妊娠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指导孕期营养与保健,告知剖宫产的适应证、术后的常见症状及护理,引导其选择正确的分 2. 3. 4.状态,护士应对产妇的身心进行评估,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在产后24小时(剖宫产后48小时),产妇的精神、体力逐渐恢复后,指导和讲解如下知识。合理的饮食营养: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的健康护理。 5.出院时的健康指导:指导产妇合理搭配饮食、注意休息,提供促进产后机体恢复的方法,给予必要的性生活和计划生育指导,如哺乳期虽无月经,但也要

坚持工具避孕(避孕套),选择正确适合的时间放置节育环等。使其了解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情况和婴儿预防接种的时间、去处,并告之产后检查的时间和重 要性。 二.健康教育的结果 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增强孕产妇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的先决条件。 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通过健康教育,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益处有了深刻的认识,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喂养。使出生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在 汁淤积的发生,乳腺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促进了新生儿的健康护理:通过健康教育,产妇及家属学会了新生儿健康护理促进了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通过产后 三.健康教育的意义 对孕产妇进行个体化的“ 责任感,又使孕产妇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良好的照顾,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得到缓解。运用触摸技巧和心理暗示疗法,指导训练产妇合适的呼吸模式,如腹式深呼吸、屏气等,能唤醒产妇潜能,使之顺利完成分娩,减少分娩期并发症。自从本院实行健康教育以来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在产后对产妇进行饮食营养、卫生、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产后性生活与计

浅谈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护理工作从低水平的被动护理开始转向直接主动的护理护士不仅是病人的护理者协调者和教育者 1 在护理程序指导下实施健康教育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开展整体护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护士仍处于主导地位有时还不能很好地配合分析 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到教育后效果评价 双方建立一种指导相互理解用科学手段实施健康教育 深化健康教育内容 目前健康教育为几个主要环节疾病知识饮食指导出院康复宣教等由于护士业务素质水平有限只是简单指导 皮毛缺乏深层次的了解 如何通过健康教育调动病人对治疗 并且在出院后能进行自我保健 是今后开展健康教育 3 提高健康教育的措施 3.1 提高护士业务素质需要护士有综合性的知识作为护理部门 走多元化的道路 提高自身素质 特别是健康教育课程丰富知识层面 中医院有着本身的学科优势 结合保健养生因地为了使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时有章可循要在形式上采用多种措施疾病康复指南 健康教育系列从饮食指南药物指导养生疗法等编成各种册子或录音带使护士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3.3 理解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消除或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国际健康教育联盟主席托马斯在1991年6月第14 届世界健康大会上指出 使个人和集体为实现健康目标而奋斗提高和维持生活质量 预防非正常死亡 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动力只有懂得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护士们知道自已该做什么 3.4 病房护士长加强指导与考核力度 如何从本专科出发 并加强督促检查在整个计划实施过程中 从病人入院后的每一个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计划 及时指导护士修改教育计划从中捕捉信息并将健康教育效果质量评价与病房基础护理质量及其它各项质量并列考核制定改进措施 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 护士们克服在工作中机械地执行医嘱 而是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 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 到获得认识疾病的起因康复乃至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密切护患关系 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多 下转93页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护理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健康教育工作为护理程序的第四步骤的内容之一是真正体现给予病人生理社会全面的护理是在当前新的医学模式下护士满足病人促进健康的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92

哺乳期的心理护理

哺乳期的心理护理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1-2-11 来源:网络大多数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分娩后的头几天,因分娩时的疼痛与疲劳尚未完全恢复,下奶少或晚,再加上新生儿体重下降,往往会使产妇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的心情,怀疑自己有无产生足够奶水的能力,怀疑自己能否承担哺育婴儿的任务,这时,护理人员应负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抓住乳母的情感变化,多给她们鼓励与支持,并尽早向她们讲解母乳喂养的一些常见问题,消除她们的紧张心理,使母乳喂养取得成功有一良好开端。 1 哺乳期护理 (1)来奶需几天时间,母亲一定要耐心等待,分娩后头几天所谓“空乳房”并不意味乳房内一点奶水也没有。(2)婴儿是伴随着水、葡萄糖和脂肪储存而诞生的,头几天少量的初乳是能够满足婴儿需要的。(3)头几天婴儿体重下降是正常生理现象,只要坚持有效频繁吸吮,婴儿体重会很快恢复,恢复所需时间存在很大差异,足月儿平均10天可恢复,体重下降不应超过出生体重的10%,早产儿则需14~21天基本恢复,体重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5%。(4)早期频繁吸吮有助于早下奶,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减少出血,让婴儿吸吮到营养和免疫价值极高的初乳,促胎粪排出。 2 心理护理

(1)母亲紧张焦虑的心情会阻碍排乳反射,推迟来奶,母亲应该愉悦拥抱和抚摸婴儿,通过目光和肌肤接触增进母婴情感交融,促进下奶和婴儿情绪稳定。(2)新生儿生活往往缺乏规律性,母亲应尽量地与自己婴儿同步休息,这样有助于消除疲劳并促进下奶。(3)提醒母亲人工喂养的缺点,使其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产生充足的奶水。(4)产妇的心理护理,应从产前开始,应让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心理准备,相信自己的奶水能够满足婴儿需要,排除哺乳影响形体美的想法,不要轻信不利于母乳喂养的传言,丈夫和家人的语言和行动的支持,可以防止不良心理的产生。 同时医务人员要给予缺乳产妇及其家属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健康 宣教,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的成功。

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健康管理重要性分析

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健康管理重要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06T14:47:31.8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1期作者:杨海红沙水英马跃武 [导读] 分析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裕西卫生服务站宁夏吴忠 7511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社区卫生服务站80例孕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给予40例比较组孕产妇常规护理,给予另40例实验组孕产妇在比较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抑郁及焦虑评分变化。结果:两组孕产妇护理前,抑郁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抑郁及焦虑评分分别为(36.1±5.2)、(33.5±3.4)分,显著优于比较组的(45.2±7.3)、(43.6±6.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健康管理中非常重要,有效减轻了孕产妇的抑郁及焦虑情绪,让孕产妇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益母婴健康。 【关键词】心理护理;孕产妇;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289-02 孕产妇的情绪与优生关系密切,孕产妇在妊娠期间保持愉快的心情、精神的舒畅是优生优育的重要保证[1]。孕产妇由于家庭、社会和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加强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及胎儿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针对心理护理在孕产妇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做了简要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社区卫生服务站80例孕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40例比较组孕产妇中,最大年龄36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29岁,最长孕周40周,最短孕周36.5周,平均(38.2±0.3)周;另40例实验组孕产妇中,最大年龄33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28.5岁,最长孕周40.5周,最短孕周37周,平均(38.5±0.4)周。所有孕产妇均为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且无精神病史和性格障碍。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比较组孕产妇进行分娩、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等等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孕产妇加强心理护理,具体为:①社区护士热情接待孕产妇,了解其基本信息并做好登记;②定期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健康保健知识讲座,讲解不同阶段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分娩知识、分娩注意事项;③定期对孕产妇进行体格检查和产科检查,包括测量体重、血压、宫高、胎心及胎位等,针对不同孕产妇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④指导孕产妇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孕期营养;⑤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所有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分,护士根据每个孕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了解孕产妇的需求;⑥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大及预产期的临近,孕产妇心中既期待又害怕,期待与宝宝见面,感受到做母亲的自豪,同时因为分娩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受封建思想和亲属舆论的压力影响,孕产妇常常担心胎儿的性别,怕不符合亲人的期望,加上妊娠反应又担心自身和胎儿的健康状况而产生忧虑、惶恐不安的不良情绪,社区护士要及时的与孕产妇进行亲切的沟通和交流,排除孕产妇的烦恼,耐心的鼓励、劝导,使她们感受到温暖,同时,指导孕妇加强自身修养,通过生活、工作和休息的适当调整,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2];⑦指导孕妇按时到医院接受产前检查,通过与医生的交流,了解自身和胎儿的情况,通过胎教,建立与胎儿的亲密关系;⑧对孕产妇产前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增强母乳喂养信心的同时转移注意力,消除恐惧和孤独感;⑨指导孕产妇家人为孕产妇产后创造舒适的休息环境,做好饮食及卫生护理,尽量满足孕产妇的需求,多与孕产妇交流,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抑郁及焦虑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孕产妇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比较 两组孕产妇护理前,抑郁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抑郁及焦虑评分均显著优于比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1。 3.讨论 妊娠和分娩使每个孕产妇的心理和生理发生着复杂的变化,据调查显示,98%的孕产妇在怀孕28周后会产生抑郁及焦虑心理,有的孕产妇能通过自身调理消除不良情绪,有的孕产妇不擅于调理,而导致焦虑及抑郁心理更严重,对母婴的健康都非常不利[3]。孕产妇在孕期产生不良情绪的因素有很多,一是有的是第一次怀孕,对生产没有经验,通过电视、报刊等新闻目睹了很多分娩的痛苦,想到自身也即将生产,心中难免焦虑;二是担心胎儿的健康,怕发育不良;三是由于封建思想,担心胎儿的性别不能符合家里老年人的期望;四是各种妊娠反应导致孕产妇容易出现高血压等综合征,加上行动不便,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另外还有经济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社区健康管理是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4]。在社区健康管理中,给予孕产妇心理护理,对孕妇孕产期进行健康指导,帮助其认识孕期的各种危险因素及注意事项,教给孕产妇分娩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指导补充各种营养,为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提供了保障。本次研究中,比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加强心理护理,经社区护士的精心护理后,实验组孕产妇的抑郁及焦虑评分均显著优于

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

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 孕产妇在分娩前后和分娩时十分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导致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后果,本文对孕产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办法。 标签:孕产妇;心理特征;心理护理 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孕产妇的心情更是十分复杂,因急躁,紧张,惊恐常可引起宫缩乏力,致产程延长,造成滞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及产后泌乳减少,因此应该注意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使其在最佳状态下分娩。 1产前孕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鉴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产妇为初产妇,无经验。加之社会家庭对分娩的重视程度提高,更增加了对分娩的精神紧张程度,大部分孕妇临产前的共同心理活动是紧张,焦虑,恐惧,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帮助,关心,怕分娩时疼痛。怕出血,怕难产,担心胎儿不正常,一旦出现产兆常表现出心慌,意乱,吃睡不宁,高度紧张的心理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致造成原发性宫缩乏力,使分娩不能按正常进行,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熟练的专业技术,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善于掌握孕产妇的不同心理,以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 护理人员首先应做好宣传工作。解除紧张心理,要以热情、亲切的态度向孕妇介绍病房、特产室、产房的环境及有关妊娠与分娩的知识,宣传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好处,耐心解答孕妇提出的问题,以取得她们的信任,同时要使孕妇注意饮食和休息,使其了解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宫缩好可促进产程顺利进行,消除临产孕妇对分娩的忧虑和产痛的恐惧,增强自信心。其次,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对I临产孕妇要同情,态度诚恳热情,关心体贴照顾她们,给予其更多的温暖和关怀,让孕妇感到医护人员和蔼可亲,使其得到安慰,增强安全感,做到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最后,护理技能是不可忽视的,精湛娴熟的护理技能,能使临产孕妇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在进行操作时,态度要认真,动作要轻柔,手法准确熟练,观察细致,(如临测胎儿情况及孕妇生命体征)记录及时。并将产程进展情况主动告知临产孕妇,让她们感到自己已被重视,增强她的信心和安全感。以减轻心理压力,消除产妇的顾虑。与此同时,还应保证临产孕妇的正常进食和睡眠,使她们从精力、体力和心理上为顺利分娩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分娩时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随着产程的进展、频繁的子宫收缩引起疼痛发生。形成产妇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希望减轻疼痛和尽快结束分娩。此时,护理人员的主要心理护理任务就是对疼痛的护理,产妇疼痛的程度和表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产妇对疼痛敏感,

初产妇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初产妇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现在的初产妇多数是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由于她们大部分依赖性强,娇生惯养,在分娩过程中,几乎都产生恐惧、紧张、害怕等心理现象,此时加强心理护理,对产妇减轻分娩疼痛,促进产程,稳定心率、血压,减少产后出血量,减轻孕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方法 从产妇进入待产室由1名助产人员全程陪伴,另有1名有分娩经验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护理人员全程陪伴。她们除完成护理工作外,还与助产士一起,主动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及需求,根据产程进展的不同阶段及产妇不同的情况及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增加了产妇亲情感和信任感,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使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保持最佳心理及精神状态。 二、护理要点 1、产前沟通与指导 测产妇的体重、体温、脉搏、血压及实验室检查等一般情况。主动接近她们,介绍产房环境,使产妇很快适应陌生环境,减轻紧张情绪。通过电视录像让产妇了解分娩经过,介绍已分娩的产妇讲述经验及感受,使其对分娩有一个初步认识。 2、第一产程的心理护理 ⑴、了解产妇对分娩知识掌握的程度,并给予补充,有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分娩知识宣教,对害怕疼痛,要求剖宫产的产妇,向其耐心解释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说明产生疼痛的生理基础,减轻疼痛的方法以及疼痛时产程的变化情况,让产妇知道只有疼痛才能带来希望,不断鼓励和

表扬产妇,使她们树立信心,产生有效宫缩;尽可能鼓励产妇多走动,使胎头下降,缩短产程。 ⑵、鼓励进食(以清淡而具有丰富营养的半流质饮食为宜), 以补充能量,对于不能进食又呕吐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能量。 ⑶、第一产程活跃期,产妇疼痛加重,恐惧不断增加,依赖性更强,这时应加强关心和支持,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温度22℃~24℃,湿度60% ),根据产妇需要变换体位,握着她们的手或给她们按摩腰骶部,指导产妇做深呼吸,使其精神安定、放松,可采用指压合谷、三阴交穴位,既可达到镇痛效果,又可缩短产程。 ⑷、当宫口开大(8~9cm时), 由于某些原因使宫缩频率变慢,强度变弱,可给予产妇两侧乳房交替刺激(以食指及拇指旋转牵拉乳头), 宫缩时暂停刺激,待宫缩缓解后继续刺激,此方法能引起有效宫缩,使宫口迅速开全,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后出血。 ⑸、产程开始后,应每隔1~2h于宫缩间歇期听取胎心1次(正常值120~160次/min), 宫缩紧时每30min听取1次,每次听1min并记录,观察并记录子宫收缩持续时间、频率、强度及宫口扩张情况。宫口开全(10cm), 送入产房。 3、第二产程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更加和颜悦色,忙而不乱,熟练果断,同时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与解释,给产妇安全的感觉,缓解紧张和恐惧心理。指导产妇配合宫缩屏气用力,正确使用腹压(正确的屏气动作为仰卧,双腿屈曲,两手分别拉住产床旁的把手,当子宫收缩时先深吸一口气,然后闭上嘴随子宫的收缩如排大便样向下屏气用力,宫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 宫缩乏力者可通过鼻黏膜点滴,合谷穴封闭或静脉点滴催产素予以调整。对采取的措施耐心解释,让产妇理解,对她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注意多进行情感交流,如微笑的表情,目光的接触及身体的姿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