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隋唐1
浅析隋唐时期的美术成就

浅析隋唐时期的美术成就唐代文学艺术高度发展,唐诗成就达最高峰,名篇千古传诵。
书法中的楷书极盛,成为以后历代书家的楷模。
绘画方面,山水、人物、花鸟各自独立发展,且都有了专门的名家。
水墨画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王维、张?、王洽、项容等开辟绘画新途径,泼墨、吹云、白描、皴擦等新技法增强了笔墨的表现力。
以现实生活为绘画内容的作品成为主导。
收藏鉴赏书画成为上层统治者的主要嗜好之一,也成为显示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标志之一,因此书画艺术极为发达。
书画史论专著有增无减,为后世研究唐前的书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料。
石窟艺术达于极盛,数量之大空前绝后,且技艺精湛,富有独特的时代风格。
隋唐石窟艺术中国经魏晋南北朝 300 多年的混战,至隋归于一统。
几百年来,伴随着动荡的社会,表达人们挣脱苦难、向往幸福愿望的宗教狂热,曾席卷社会各个阶层。
宗教,特别是佛教教义渗透到了每一个人的头脑中。
国家统一,战争结束,人们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佛国净土也模糊可见,盲目而痛苦的呻吟变为冷静的思考和乐观向上。
佛的形象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之物,佛与人的鸿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生活的改善被填平了。
佛教形象普遍世俗化,成为隋唐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
所谓世俗化,一是指形象本身似曾相识,与生活中人无异,“神性”几无,甚至把菩萨作成宫娃的形象;二是指雕塑绘画的内容更符合人们的愿望,表现佛国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的题材成为主导,苦修苦练。
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之类的题材不见了。
“人神之道殊”变为人神之合一。
神性的削弱和人性的增长,使得佛的形象更富亲切感,但佛教的严肃性也随之遭到破坏,宗教的狂热为追求生活幸福的愿望所代替。
隋朝虽国祚短促,凡二主 37 年,但修窟造像活动空前兴盛,修寺 3803 所,造像 119430 身。
大唐近三百年的统治,修窟造像活动达最高潮,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珍品。
隋唐时期的绘画隋唐绘画,按时间顺序大体可分三大阶段:隋代和初唐( 581-713 年)为第一阶段。
中国美术史隋唐时期

隋唐美术雕塑唐代佛教造像不仅比以前更加兴旺,而且其美学风范标志着中国的佛教艺术已经走完了外来艺术民族化、宗教艺术世俗化的历程,显示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道教雕塑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与佛教雕塑共存一处,这是道释合一的社会思想的形象反映。
陵墓雕刻和其它雕塑也都有长足发展,体现出雄浑、豪迈的大唐风度。
绘画绘画在这一时期的美术中占主导地位.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屹立画坛,表现技法也日趋成熟和完备. 总体上看,唐代绘画具有如下几个新特点:1、人物画和道释壁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2、山水画继续发展,开始画分青绿与水墨,疏体与密体,奠定了宋元以后山水画主要表现手法的初步基础。
3、花鸟、鞍马画脱颖而出,继山水之后以独立姿态登上画坛。
4、佛教壁画创造出清新鲜明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风格。
5、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显示了唐代美学理论的深度。
隋唐绘画,按时间顺序大体可分三大阶段: 隋代和初唐( 581-713 年)为第一阶段。
以现实生活,特别是表现上层统治者生活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与日俱增.绘画风格崇尚细致艳润。
山水花鸟尚不为时人所普遍重视。
玄宗开元至德宗建中(公元 713—780 年)为第二阶段. 此间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文学艺术一变六朝细润之风,崇尚雄健清新。
人物、山水、花鸟画都在蓬勃发展。
画坛极为活跃,名家蓬起,艺术全面繁荣. 唐德宗(公元 780 年登基)之后为第三阶段。
大唐帝国经安史之乱、会昌灭法走向衰落,艺术也受到一定影响.此间艺术的突出特点是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一、隋代绘画隋代艺术呈现出明显的过渡状态。
佛教风靡,寺庙遍布.当时的名画家皆擅壁画,山水、人物、鞍马等也不乏其人,画史记载的数十人中, 杨契丹、郑法士、阎毗、董伯仁、展子虔以及来自西域的尉迟跋质那、跋摩那、昙摩拙叉为最著名者。
其中有作品流传至今的只有展子虔. 展子虔历北齐、北周入隋,画与董伯仁齐名,擅台阁、人马、山川。
隋唐时期美术

一、陵墓艺术:墓室壁画、画像石与画像砖 二、佛教美术:石窟、寺观 三、绘画:画家、绘画理论 四、工艺:唐三彩、金银错、丝织 五、书法 六、建筑:城市、桥梁、寺塔
一、陵墓艺术 墓室壁画
唐代延续两汉以来的厚葬之风,墓室规模普遍较大。 帝王、贵族墓中大都有壁画,题材广泛,水平较高,不仅 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敦煌石窟 隋代雕塑一铺
敦煌石窟 唐代雕塑一铺
敦煌石窟 唐代雕塑菩萨像
敦煌石窟 唐代雕塑力士像
敦煌石窟
唐代主尊塑像
敦煌石窟 唐代菩萨像
敦煌石窟
唐代菩萨塑像(局部)
敦煌石窟
阿难塑像
敦煌石窟
阿难塑像(局部)
敦煌石窟
唐代菩萨塑像
敦煌石窟
唐代天王塑像
敦煌唐代壁画
• 敦煌唐代壁画,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最辉煌最丰 富的。题材范围虽仍如前代,内容却侧重于反映 现实生活和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人物造型极尽“穷神尽变”之能事,突破了类型 性格的程式,逐渐注意到在人物的行、住、坐卧、 举止言谈中展示人的内心世界,以面部、眼神、 动态及人物间的关系,加之典型环境的烘托,塑 造富有艺术生命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艺术境 界,写实技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六章 隋唐时期美术
主讲人:李亚慧
隋(公元581-618年) 唐(公元618-906年)
•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唐代,社 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 书法中的楷书极盛,成为以后历代书家的楷模。绘画 方面,山水、人物、花鸟各自独立发展,且都有了专门的 名家。水墨画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王维、张璪、王 洽、项容等开辟绘画新途径,泼墨、吹云、白描、皴擦等 新技法增强了笔墨的表现力。以现实生活为绘画内容的作 品成为主导。收藏鉴赏书画成为上层统治者的主要嗜好之 一,也成为显示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标志之一,因此书画艺 术极为发达。书画史论专著有增无减,为后世研究唐前的 书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料。石窟艺术达于极盛,数 量之大空前绝后,且技艺精湛,富有独特的时代风格。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
开创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新篇章
01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工艺美术发展达到了巅峰,开创了中国工
艺美术的新篇章。
对世界工艺美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对世界
工艺美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为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03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作品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魅力,成为世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
目录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概述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影响 • 隋唐五代时期的书画艺术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01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概述
历史背景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在技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展现了卓越的技艺和精细的工 艺水平。
这一时期的工艺品制作精良,技艺精湛,注重细节处理和整体效果的统一,充分体 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才华。
同时,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在材料运用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唐三彩、白瓷等新材 料的出现和应用,为工艺品制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唐彩绘驯鸟男伺壁画
总结词
表现驯鸟男伺的壁画作品
详细描述
唐彩绘驯鸟男伺壁画是一幅表现驯鸟男伺的壁画作品,画面 生动地描绘了男伺与各种鸟类的互动,展现了隋唐五代时期 壁画的细腻与生动。
五代周文矩七贤过关图卷
总结词
表现文人雅集的卷轴画
VS
详细描述
五代周文矩七贤过关图卷是一幅表现文人 雅集的卷轴画,画面描绘了七位文人一起 过桥的场景,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 反映了五代时期卷轴画的艺术风格。
中国美术史之隋唐美术精品PPT课件

五 台 山 佛 光 寺 大 殿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山西五台山建于唐建中三年(782) 的南 禅寺大殿和唐大中十一年(857)的佛光寺大殿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尤其佛 光寺大殿,规模较大,艺术完美,具有宝贵 的价值。但它们都只是孤立的殿堂,要了解 唐代佛寺的群体布局,还得要依靠敦煌石窟 唐代壁画中的资料,其中数百幅以上的大型 净土经变画里的建筑群,就是寺院的反映。
唐代密檐式砖塔。位于今陕西西安荐 福寺内。因视慈恩寺大雁塔为小,故名。原 十五层,后几经地震损坏,现余十三层,塔 身方形,立在砖砌高台上,通高43.3米。底 层每边长11.83米,南北二面各开一洞券门 ,内辟方室置梯以通顶层。因底层特高,其 余各层逐渐变低矮,同时塔身的宽度自下而 上逐层收敛 ,轮廓并具轻微曲线 ,使整个 型体的轮廓线柔和、挺秀。
唐三彩马俑
第五章 隋唐美术 第一节 概 述
绘画:“灿烂而求备”。唐代绘画的新特点 : 1.人物画(第二节) 2.山水画(第三节) 3.花鸟画(第四节) 4.石窟陵墓壁画(第五节) 5.绘画理论(第六节) 6.唐代对绘画作品的流通、收藏也较前为活 跃。
历 代 帝 王 图
阎 立 本
江干雪霁图 王维
五牛图 唐 韩滉
敦 煌 壁 画
唐
第二节 人物画
概述:
隋:董伯仁、展子虔 唐:
初唐:阎立本、尉迟乙僧 盛唐:吴道子、张萱 中晚唐:周昉 、孙位
第二节 人物画
一、初唐阎立本与尉迟乙僧的绘画艺术
1.阎立本简介 2.《凌烟阁功臣图》
《秦府十八学士图》 《昭陵列像图》 《步辇图》 《职贡图》 《历代帝王图》
第五章 隋唐美术
隋:581-618 唐:618-906
《中国美术史》授课PPT之二:魏晋及隋代、唐代的美术

2 人物画
捣练图 张萱 唐
隋唐五代美术
2 人物画
中晚唐 仕女画
周昉,社会环境影响其作品多反映贵族妇女奢侈生活后的不幸和苦闷
簪花仕女图 周昉 唐
隋唐五代美术 中晚唐 仕女画
2 人物画
簪花仕女图(局部) 周昉 唐
隋唐五代美术
2 人物画
五代人物画
五代时期,画家笔下呈现更多的是日常生活、身边琐事;顾闳中、 周文矩等人物画作品不仅善于把握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而且十 分注意对在特定的环境和情节中的人物心理的表现,从而较为深刻地 揭示出社会的本质。
雪溪图
王维 江山雪霁图 局部
王维 江山雪霁图 局部
三 五代山水画
北方山水画派:荆浩、关仝
创作、理论
荆浩 匡庐图
理论创作:
《笔法记》 六要: 气:心灵主宰 韵:格调问题 思:构图立意 景:观察自然 笔:用笔节奏 墨:用墨浓淡
关 仝
关 仝
关 山 行 旅 图
山 溪 待 渡 图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
魏晋南北朝美术
2 佛教美术
佛教美术的兴起
社会动荡、战乱不息的乱世为 佛教的广泛传布提供了社会环境。 在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希望在 精神上得到解脱,佛教宣扬的灵魂 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让他 们从中得到虚幻的慰藉。
佛教在西汉传入中国,佛教美 术是为了传播佛教思想而兴起的。 佛教美术大致包括三个部分:建筑、 雕塑和壁画。
隋唐五代美术 隋唐五代概况
1 概述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9年—公元960年),是中国古代绘画 全面发展的时期。由于隋唐两代的相继大一统,政治昌盛,国力强大, 经济繁荣,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促进了封建文化步入鼎盛,是中国 绘画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
隋唐美术.

乾陵 永泰公主 李仙惠墓壁画: 永泰公 主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得罪祖母武则 天,在 17 岁时被处死。
1 、石窟壁画 (敦煌莫高窟 )
无 量 寿 经 变
《供养菩萨》
《帝王图》
2 、墓室壁画 墓室绘画自秦汉时期兴起以后,一直经久不衰,唐代的墓室壁画依然兴
盛。 大唐的陵墓,仅挖掘的永泰公主的,章怀太子的,懿德太子的,房陵公
主的,李寿,李震, 李爽 ,韦泂章浩的,除了一大批稀世珍宝, 三百平 方米 的 壁画 就展在博物馆的地下室。这些 壁画 不同于敦煌,墓主人都 是皇戚贵族, 壁画 多是宫女和骏马。特别是唐高宗李治的乾陵的 17 座 陪葬墓中已发掘的李贤、李仙惠、李重润等墓的墓室壁画,形制宏伟、 内容丰富、技法熟练,反映了唐代壁画的高度水平。
概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隋唐的社会文化概况
二、隋唐美术概述 隋代短短的 30 余年中,由于政治经济的统一,南北文化交流
的加强,绘画、雕刻一方面是对前代艺术传统的继承,一方面是 南北不同风格的互相吸收与融合,从而使隋代美术呈现出承先启 后的过渡性特色。
唐代是中国绘画建构模式的时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 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特的姿态立于画坛,表现技法日趋成熟和 完备。人物画和道释绘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在表现的题材 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所扩大有所提高。山水画在晋以来的基础 上继续发展,在画法上进一步丰富,青绿与水墨已划分出来,奠 定了宋元以后山水画主要表现手法的初基。花鸟画继山水之后以 独立姿态登上画坛。
中国名画1000幅——隋唐

中国名画1000幅——隋唐隋唐是隋朝与唐朝的合称。
自公元581年杨坚逼追北周静帝受禅帝位,建立隋朝,到618年灭亡,隋朝共存在了38年,是个短命王朝之一,但却建立和完善了很多管理制度,如建立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等,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唐朝自公元618年建立,到907年被朱温灭掉,共经历了20位皇帝,289年。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出现的又鼎盛时期。
杨坚(图片来自于网络)隋代的绘画已经摆脱汉代以来的稚拙之气,人物画也摆脱了初期朴素的状态,山水画也摆脱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现象。
此时的绘画技法虽然相对成熟,但艺术处理方法还较为单一。
画家有展子虔、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在山水画、人物画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郑法士、董伯仁在人物画方面亦有造诣唐代是绘画的大发展时期,绘画高度繁荣。
技法上更为完善,从魏晋以来的空勾无皴发展到擦、渲、染俱全,描法也有了提按顿挫、轻重缓急的变化。
画科上也较之以前更为完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相继独立成科,艺术语言日趋成熟,显示了绘画艺术在唐代的全面繁荣。
科举制度(图片来自于网络)人物画在唐初有阎立本、尉迟乙僧,盛唐时期有吴道子、张萱、卢楞伽、周昉、杨升、陈宏等人其中吴道子所创“吴带当风”的“吴家样”,所绘人物“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丰富了人物画的样式;张萱、周昉主攻绮罗、仕女人物,周昉在张萱的基础上,创造了“水月观音”之体。
所绘人物“浓丽丰肥、富贵奢华,衣纹劲简、彩色柔丽”,被誉为“周家样”。
中晚唐之际的人物画基本都是追随“周家样”,有李真、孙位等人。
唐太宗李世民(图片来自于网络)山水画在唐初有大小李将军(李思训、李昭道),主要继承隋时展子虔的山水画艺术,技法上依然是青绿为之、空勾无皱、层层渲染。
盛唐时期山水画家有王维、张璪、郑虔、项容、王洽、毕宏等人,其中王维在技法上突破了青绿画法,创造了“破墨法”,长于水墨山水,其画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吴道子创作的许多题材成为后世画工们选材的重要领域。 ❖ 对道教绘画题材的开拓,是吴道子在创作上的贡献之一。
❖ 吴道子丰富了佛画的题材,创造出与中国文化相应的又 从佛教教义中派生出来的诸多形象,为中国佛教艺术奠定了 全面的基础。《地域变相》题材。
❖ 吴道子还创造了众多被中华民族所接受的鬼神形象。首创 钟馗捉鬼。
❖ 其次,在环境和场景的选取上抛弃了古人物画借景言事 的做法,使人物成为故事或情节的中心,通过加强人物本身 的刻画与人物之间关系的表现来完成绘画作品,摈弃了一切 无关的场景,只选择少量的器物和景物作陪衬。
❖ 再次,在布局上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人物画表现的程式, 利用人物的大小、高低、前后关系的处理等,充分表现出人 物的地位和主次等关系,并利用特殊的依次排列中位置的变 化与交错排列中大小的对比,来突出不同人物的重要性。
一、唐初人物画风貌
1、阎立本 (?—673年)
长于人物肖像画,绘画与唐王朝的政治需要和 艺术主张相符。
阎的创作,主要是适应皇帝及王公贵族们的审 美趣味;另一方面,他要顾及当时普遍所认同的 “象人”之准则。加之他的作品有不少是奉命而 作的纪实性肖像与重大的实践为题材的记录性作 品,一般意义上的“肖形”是十分重要的,而大 量的礼教题材又必须按以往的绘画程式进行处理, 因而,他的作品重视匠作的程式化布局手法,精 谨的描绘技巧必不可少。
步辇图 卷 唐 阎立本 绢本设色 纵38.5厘米 横12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历代帝王图 (或称古帝王图)卷 唐 绢本设色 纵51.3厘米 横531厘米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作品无名款,据宋代富弼(1004-1083)题识,长期传为阎立 本的作品。据史籍记载,现在流传的绢本,主要是依白麻纸唐画传 摹,设色赋彩而成。
❖
阎氏所作肖像画中,有高祖武德九年
(626年)绘制的《秦府十八学士图》与太
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奉诏所绘《凌烟阁
二十四功臣图》。后者有北宋元佑五年
(1090年)游师雄曾根据传世粉本临摹刻
石。从石刻拓本来看,人物有一定的规范
姿态,皆为执笏恭立之全身像,大体形态
上有类于陵前石雕翁仲。衣纹作铁线描,
颇有初唐画风。这些粉本说明唐代人物肖
二、盛唐吴道子
❖ 吴道子,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生卒 年不祥,大约生于7世纪初,卒于肃宗乾元初 年(公元758年)。少孤贫而勤勉好学。初学 书于张旭、贺知章,然独钟情于丹青,遂专 攻绘画,年未弱冠而已穷丹青之妙。画名大 振后,为玄宗皇帝所重,召入内廷,授内教 博士,遂更名道玄。此后“非有诏不得画”。
像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工匠们的绘制法
式而制作的。这既是这些肖像的使用功能
所决定的,也是唐代人物画发展的基本要
求所导致的。
❖ 现在传世的作品中,题为阎立本的作品有《步辇图》、 《历代帝王图》、《醉道图》等,一般研究者多认为《步辇 图》为阎立本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而对其它几幅尚有不同意 见。但总的来讲,这几幅作品基本上都具有初唐时期人物画 的风貌。
❖ 按照一定的衣冠礼仪模式,加上可以突出个 性的衣饰器用、坐立姿态、颜面神情、五官须眉、 侍从姿态,将该帝王的性格和气质充分体现出来, 使得画卷既统一又有变化。
❖ 阎立本对初唐人物画的贡献首先在于 他将历代程式化的绘画提高到了与写实描绘 完美结合的境地,能用传统的模式与笔法, 通过更深入细致的把握,进一步将人物的神 情与形象统一的表现出来,将魏晋以来有关 “传神”理论的叙述转化为一种可被规范的 技法,促进了人物画的独立发展。
❖ 唐人谓之“中年行笔磊落,如莼菜条”。也就 是后来所谓的以“兰叶描”为代表的有粗细变化的 一类描法。“高古游丝描”将用笔规范在“一律” 中,“兰叶描”则将“一律”变化为“统一而又自 由”,是中国画用笔能更紧密地与画家主体气质技 巧相结合的条件,为从“描”走向“写”提供了可 能性契机。
苏四 州天 博王 物木 馆函 藏彩
画 五 代 纵
厘 米 横
厘 米
124Βιβλιοθήκη 42.5❖ 吴道子为中国画创造了许多形象,并将 佛教绘画的许多方式布局与组成方式应用在 中国人物画中,形成了被称为“吴家样”的 绘画范本。“吴家样”的出现,使得人物画 展示出一种高度的成熟,在处理人物方面已 经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了。
第一节 人物画的成熟
魏晋时期和隋唐时期,在人物画的表现 上虽然都在追求刻划人物的形神与气韵,但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要求,表现技巧上也 存在一定差异。两个时期实际上存在着明显 不同的风貌。如果说魏晋时期所追求的“骨 气”与“情思”,主要是在表现一种共通的 理想气质,而到唐代,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则要求表现人物的现实性格与具体神态,使 人物画达到“备得人情”的境界。
第一章 绘画
❖ 隋唐到五代时期,涌现大批著名的画
家,见于史册者就达数百人,为前所未有。 画家的艺术表现技巧更加丰富,创作题材也 空前广泛。人物画愈发注意反映现实生活, 刻划人物的精神气质;山水画分出青绿和水 墨两大体系,并产生南北不同的地域性风格; 花鸟画创立工笔设色和水墨淡彩、没骨等多 种表现方法。五代时期出现的宫廷画院还产 生许多以家族为单位的创作群体,受王室优 待,画艺得到充分的发挥。隋唐五代时期的 绘画成就,影响波及当时的东方各国,成为 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钟进士斩狐图
❖ 清 任颐 纸本设色
❖ 吴氏在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贡献,集中在两个方面。 ❖ 用笔上的成就。 ❖ 对中国画中众多形象的创造与构图规范化的确立,
形成“吴家样”。
❖ 吴道子打破了魏晋画家们所创造的“循环超忽, 紧劲联绵”的描法,利用笔的起落轻重缓急的变化, 使已经作为独立造型元素的描法更进一步的丰富起 来。疏体。
魏文帝曹丕
曹丕的挑衅、精悍、 咄咄逼人
蜀主刘备
晋武帝司马炎
北周武帝宇文邕
陈废帝陈伯宗
陈文帝陈蒨
陈废帝陈伯宗
陈文帝陈蒨
陈 后 主 陈 叔 宝
❖ 传本中共画了13位帝王:前汉昭帝刘弗陵;汉 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 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 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 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加上身后侍从,共46个 人物。帝王均有榜题,有的还记述在位年代及其 对佛道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