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息对唱歌的重要性 (2)

合集下载

歌唱的气息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

歌唱的气息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

歌唱的气息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摘要】歌唱中的气息控制是声乐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声音的质量和稳定性。

正确的气息可以帮助歌手产生出丰富、饱满的声音,同时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音准,保持稳定的演唱状态。

气息训练成为了提升歌唱技巧的关键,通过各种方法和练习,歌手可以逐渐提高气息的掌控能力,从而在演唱中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表现。

歌唱的气息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它直接决定了歌手的音乐表现水平和舞台魅力。

有针对性的气息训练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歌手。

【关键词】歌唱、气息、声乐学习、控制、影响、音准、演唱技巧、训练、重要性、不可忽视、结论1. 引言1.1 歌唱的气息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在声乐学习中,歌唱的气息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气息不仅是声音的来源,更是声乐表现力和技巧的基础。

正确的气息控制可以使声音更加清晰、稳定和具有穿透力。

而错误的气息控制则会导致声音无力或者松弛,影响歌唱表现的质量。

气息与音准的关系也是声乐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正确的气息控制可以有助于歌唱者准确地掌控音准,保持音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反之,如果气息控制不到位,很容易导致音准的偏差和失准。

歌唱的气息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歌手们需要通过气息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歌唱技巧和表现能力,使声音更加清晰、稳定和有表现力。

只有充分重视气息的训练和控制,才能在声乐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2. 正文2.1 歌唱中的气息控制在歌唱中,对气息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气息是声音的源泉,它直接影响着声音的质量和表现力。

一个歌手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气息,就很难表现出真正的技巧和感情。

气息控制包括呼吸的深度、节奏和控制力度等方面。

正确的呼吸技术可以帮助歌手获得足够的气息支持,从而保持稳定和持久的声音。

控制气息的节奏可以使声音更加连续和流畅,不至于中途断断续续。

而控制气息的力度则可以帮助歌手调整声音的音量和音质,使其更适合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

气息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

气息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

引言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古语有云:气乃人身之根本,气通则身正;气虚则身虚,身虚则音弱。

声乐乃“人声的语言音乐”,气息更是个重要的环节,是歌唱的动力源泉。

人一出生就会发声,这是人体结构所为,人的呼吸机体产生的带有一定气压的气流通过声门时振动声带而产生基音,基音又经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各部位时得以共鸣而放大。

这就是人声简单的发声原理。

呼吸也就是歌唱的载体,如果没有呼吸也就没有声音,没有声音也就无法谈歌唱。

如果说歌唱如同建造高楼大厦,那么,气息就是它的奠基石。

气的运用与放松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求得正确的气息支持,达到符合要求的完美的声音效果在歌声的发声方法上,各个声乐学派总是把呼吸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加以强调、加以研究,本人在大学期间根据自身的理论思考和学习经历,写作此文将气息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加以分析。

声乐的演唱就像历史进程一样,不断演绎,不断升华,从而使得这门综合艺术在不断地选择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无论在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还是在演唱风格和表现手法上都与过去有着许多的不同。

从整个声乐演唱艺术层面上来说,每一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

古语有云:气乃人身之根本,气通则身正;气虚则身虚,身虚则音弱。

故而声乐的演唱是与气息息息相关的。

身体强壮者,气息稳定,声音铿锵有力;而体质弱则相反。

因此在歌唱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自身处在何种状态,再加以调整。

内心平衡后,血脉才能稳定,人体的气息才能发出平稳的声音。

正确的气息支持会帮助演唱者更好地表达作品内容。

本文我将从歌唱呼吸的基本类型、气息在歌唱中的作用以及歌唱中气息的运用三个方面来论述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一、歌唱呼吸的基本类型人在日常生活里,只要心情平静,呼吸就很自然,谁也不会去注意自己怎样呼与吸。

所以说呼吸其实是一种被动行为,就像手风琴的风箱,拉开风箱气就进去了,再往里一推气又出去了,这种现象就是物理当中的大气压原理。

但是在歌唱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就需要注意一下气息是怎么带动发声的,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这也就是说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歌唱呼吸的基本类型,从而帮助我们发出更加科学的声音。

浅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

浅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

浅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在歌唱技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气息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歌唱的技巧和表现力,还能够帮助保护嗓子,减少声带的损伤。

气息的运用可以帮助歌手产生稳定、流畅的声音。

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式,歌手能够将气息顺畅地送入声音的产生器官,从而产生富有力量的声音。

相比于使用肺部中的空气,利用腹部和腰部的肌肉来控制呼吸能够使声音更加稳定而有韵律感,这是歌唱中非常关键的一点。

气息的运用可以帮助歌手在高音区域唱得更加轻松自如。

高音区域的唱法一直是歌唱者们所关注的难题,而正确的气息运用可以帮助歌手在高音区域保持放松的状态。

在高声部分,歌手需要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式将气息输送到高音部分,同时保持声带的放松,这样才能够保证高音的稳定和清晰。

气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歌手形成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人的声音和音色是由声带共鸣腔体和口腔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的,其中气息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通过调整气息的大小和速度,歌手可以灵活地调整声音的音色和表现力。

比如说,用较多的气息可以产生轻柔而柔和的音色,而用较少的气息则可以产生浑厚而有力的音色。

气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减少声带的损伤。

正确的气息运用可以使声音更加放松而自然,减少过度用力和拉伸声带的情况,从而减轻声带的负担,减少声带损伤的风险。

通过正确的气息运用可以提高声音的穿透力和表现力,从而在不用过度努力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音效。

气息的运用在歌唱发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式和气息控制,歌手可以产生稳定、流畅的声音,唱得更加轻松自如。

气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歌手形成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减少声带的损伤。

对于想要提升歌唱技巧和表现力的歌手来说,正确的气息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巧。

气息对唱歌的重要性

气息对唱歌的重要性

气息对唱歌的重要性
在17、18世纪的声乐著作中非常强调气息在歌唱中的支持和运用。

当时教师在教学中最流行的说法是“在气息支持下唱歌”,“很好地支持住”,“用气息托住声音”,“谁懂得很好的呼吸和吐字就会懂得很好的歌唱”。

这些说法看上去很简单,但却包含了十分重要的道理。

的确,在歌唱的每一分钟都离不开气息的支持,凡是不用正确气息支持的歌唱,必然是挤着或者压着嗓子在歌唱。

在长期的声乐学习中我们也会发现,凡是高音卡、挤,声音不自然、不放松的歌唱学者都没有正确的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和原动力,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前提。

一切声音表现技巧都与呼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无论是声乐爱好者还是声乐研究人员,都必须了解和掌握声乐演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

浅谈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摘要所谓歌声,是人体的诸多器官,将人体内的呼吸有效组织起来,带动声带的震动,根据大脑反应所要求的希望出现的“动静”的不同而产生的声音。

因此,当谈到唱歌,一个人必须注意如何呼吸。

呼吸是人体发出声音的关键所在,是声音产生的力量中心,发出声音的方法是否是标准的,由呼吸决定。

关键词:气息;呼吸器官;演唱中的一、歌唱的呼吸方法综合起来考虑,对于一个人的日常性活动,其所需要的气息主要依靠胸部的呼吸运动就够了,因为维持生命的呼吸运动,是靠胸部产生的。

然而, 歌声所需要的气息更为浑厚,这种呼吸是一种深呼吸运动,无时无刻地用呼吸控制,呼吸的控制更重要的是使隔膜积极参与呼吸运动,因此,不止局限于胸部,全身大部分肌肉都需要组成一个联合体,为呼吸服务,肌肉群虽然不属于呼吸肌组织,但是其对于呼吸的影响无可磨灭,为了更好的为唱歌提供充足的呼吸,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后期训练,把这些肌肉群训练成可控的肌肉群。

(一)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一种不再依靠胸腔的呼吸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肋骨、腹部的扩张和收缩进行吸气、换气,这种方法与胸式呼吸比较而言,吸的气会比胸部更深,同样,也因此产生了一些障碍。

由于吸气太深,呼吸往往不顺畅,这就对声音的不同部位产生了影响,在中低调时音色沉闷,声音缺乏灵活性,出现低音现象。

(二)胸式呼吸这是一种由人体的胸部位置控制呼吸的方法,这种呼吸方法吸气的容量较小,而且气在人体内存储很浅,最多只能到人体的肺部,这就没有带动到膈肌和腹肌。

因为它的浅,依赖于支持,保护高,容易引起咽喉和颈部肌肉紧张,就会造成一个干燥平坦、无弹性的声音,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初学者尤其是初学者歌手。

(三)胸腹式呼吸是现代中国和外国接受并广泛使用的方法,科学和符合规律的呼吸方法的生理机制,它由膈肌和腹部背面联合操作,这是中国传统声乐理论的“气”腹部呼吸法,即“气沉重的腹部,康师傅空,所有的腰,肩膀放松”。

胸部和腹部像一个管子。

气息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气息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气息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音乐系06级(1)班张磊)内容摘要:声乐作为音乐活动中的重要门类,已被广泛接受,但很多歌唱者在演唱中没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发声原理及气息的控制,而致使歌唱存在某些毛病和问题,应该认识到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没有正确的气息控制就没有好的歌唱。

唱歌中应科学、准确地运用和正确地把握气息,使歌唱者明白气息对于调整正确的歌唱状态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掌握声乐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控制、横膈膜、对抗、扩张、腔体正文:气息是声带而振动产生的动力,要有效地控制气息,就必须依靠呼吸器官,又有人称气息为发生时的动力器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说话交流思想感情,因为一般距离较近所需音量较小,气息较浅,缺乏气息支持没有力度,传不远,连续用嗓子时间太长了,嗓子容易疲劳,嘶哑,这种说话的呼吸方法若用于歌唱中就显得不能胜任,因为歌唱与说话的发音状态有着很大的区别,气息的运动性质不同,说话是单项气息运动,吸就是吸,呼就是呼;歌唱是气息的双项运动,即呼气的同时还要保持向下渗坠的吸气状态。

歌唱面对的往往是大庭广众,须将声音传至各个角落,因而要求声乐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力度的变化,均匀的呼出,为此,在歌唱是必须保存与肺部时的吸气状态,并使由鼻、口吸入的气息与肺部送出的气息在隔肌处汇合,由上,下这两股气流的对抗平衡,使隔肌起到支持歌唱气息的作用。

这就是声乐学习中所说的横隔膜的支持作用。

可见,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确实是歌唱者因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

气息在声乐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气息的练习是学习声乐当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初学声乐时我们通常通过自然状态下的呼吸体验来体会呼吸支持的感觉。

比如我们打喷嚏时先松开横隔肌和小腹吸入大量的气息,当下小腹猛的紧缩,腰部扩张,一股气流有力的冲出时,喷嚏打出来,这种吸气与用力的过程与歌唱气息的力量比较相像。

另外,当我们搬东西是也会体会到类似的力量。

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备, 吸气 时应 同 时 用 口和 鼻 吸气 . 气 要 吸 到肺的底部 , 从而使 横膈膜下 降 , 胸 腔 和 腹 腔 同 时扩 张 , 腰 围 有膨 胀 的感 觉 。 2 . 歌 唱 的 呼 气 。 当 气体 从 肺 部 流 出 。 吸 气 肌 肉群 有 控 制 的慢 慢 放 松 ,横 膈 膜 逐 渐 抬 起 ,小 腹 收 缩 并 与 两 肋 保 持 扩 张 的力 量形成对抗 , 使 气息均匀流畅 的呼 出 。 呼 气 时 应 该 保 持 吸 的 感 觉 ,吸 气 时
重要 的 。 四、 歌 唱 中气 息 的 运 用 1 .歌 唱 的 吸气 。 吸气 时 歌 唱前 的 准
切记气息时多 、 时少 、 时强 、 时 弱 。在 训 练 时, 采用坐式 , 站式的姿势都可以。 ( 二) 有 声 呼 吸 训 练 有 声 呼 吸 练 习 的 种 类 很 多 .大 致 可 划分为 : 连音练 习、 断音练 习、 断、 连 结 合 的练 习 ,连 音 练 习 着 重 训 练 歌 唱者 保 持 气 息 的控 制 力 与 连 贯 性 :断 音 练 习着 重 训 练歌唱者 运用气 息 的弹力 与灵活性 : 断 、连 结 合 练 习 着 重 训 练 歌 唱 者 气 息 的 连 贯 性 与 灵 活 性 的综 合 能力


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张 - - j -
( 哈 尔 滨 市 儿童 少年 活动 中心 ,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 关键词】 气息 ; 歌唱 ; 作用

有 了 。吸 气 动 作 完 成 后 要 继 续 保 持 这 个 吸 气 完 成 的 状 态 ,那 就 要 利 用 我 们 身 体 的 腰 腹 部 肌 肉群 来 把 气 息 保 持 住 。 它 不 仅 可 以 保 持 气 息 的 深 度 ,还 能 使 歌 唱 时 气息均 匀 、 流 畅和持久 . 在演 唱过程 中 . 七 喜 悦 时 感 觉 不 够 用 就 越 是 要 保 持 这 种 吸 气 状 态 。 所 以说 加 强 气 息 的 保 持 是 很

浅谈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呼吸在声乐演唱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声乐表演中的基础,并且对于歌曲的演绎和声音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一个好的呼吸技巧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声音,增强音色的美感和音准的稳定性。

呼吸是演唱的基础。

在演唱过程中,气息是歌声产生的动力来源。

只有深深吸入足够的空气,才能产生丰满和有力的声音。

如果呼吸不充分,声音会变得苍白无力,甚至无法完整唱出整个词句。

呼吸对于控制声音的质量非常重要。

在声乐演唱中,深度呼吸可以帮助歌手将声音驱动到正确的共鸣点,并产生更加丰富和饱满的音色。

正常呼吸通过向体内输送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声带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使声音更富有层次感和表现力。

呼吸可以帮助歌手掌控声音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在演唱过程中,不同音节和音高的过渡需要通过呼吸来完成。

通过正确的呼吸技巧,歌手可以将各个音符连接得更加自然流畅,避免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提高歌曲的整体连贯性。

呼吸也是演唱中提高音准的重要因素。

通过深呼吸和平稳的气息控制,歌手可以更好地把握音高和音准。

正常呼吸可以帮助歌手形成稳定的声音基础,使得音高的准确度更高。

通过呼吸的控制,可以更好地控制声带的张力,减少声音的抖动,提高音准的稳定性。

呼吸还可以对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产生影响。

通过呼吸的变化,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音色和表现效果,增加歌曲的情感层次。

通过放慢呼气过程和控制呼气的速度,可以产生出柔和、温暖的声音,用于表现柔情脉脉的情感。

呼吸在声乐演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声乐演唱中的基础,通过深度呼吸可以为歌声提供足够的气息支持。

呼吸对于声音的质量、连贯性、稳定性和情感表达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歌手在训练中应该加强对呼吸技巧的掌握,从而提高演唱水平,创造出更加优美和具有感染力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息对唱歌的重要性系别:专业方向: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稿时间:气息对唱歌的重要性摘要:优美动听的歌声离不开气息的支持,字正腔圆离不开气息的巧妙安排和灵活运用,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这样的问题。

比如: 在唱歌时旋律的流畅性差,喉头凝重,声音的柔韧性差,弊气,吊气,声音位置不高,长音完成不好,无法进行声音的强弱变化等,这些都与唱歌的气息有关。

在歌唱艺术中,气息是歌唱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西方的美声唱法还是我国的民族唱法,无论是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关于气息的记载还是通俗唱法中对呼吸的要求,气息的运用都是整个发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好的气息就不可能有精湛的艺术歌唱。

如果解决了这一难题,声音就会变得自然,通畅,柔和圆润。

关键词:气息歌唱艺术表现一、歌唱中气息的重要性研究背景“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是歌唱的动力。

”没有气息对声带的作用,声带是不会发声的。

正如前面的例子,若没有弓子在琴弦上的运动,也就不可能使琴弦因振动而发声。

同样道理,歌唱时声带如不受肺中呼出空气的冲击,声带就不可能因振动而发声。

“气动则发声”说明了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

古今中外,气息在声乐学习中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首动听的歌曲离不开优美动人的声音,而优美动人的声音取决于对气息的正确运用,由此可见气息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

我们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掌握练习气息的正确方法,找到发声的正确方法方式才能有完美的演唱。

(一)研究目的和内容总之呼吸在歌唱中非常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影响歌唱者歌唱的音准、音质和艺术表现。

优美动听的歌声离不开气息的支持,字正腔圆离不开气息的巧妙安排和灵活运用。

如果不会运用呼吸,会给发声带来许多毛病。

一切声音表现技巧都与呼吸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每一个声乐学习者都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歌唱中的呼吸方法,要求学生对歌唱呼吸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使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歌唱呼吸相关知识有个基本了解和科学的认识。

(二)关键问题歌唱气息包括呼吸和保持气息两种方法,这是演唱者在歌唱过程中提供良好声音的基础。

其中在歌唱过程中正确的呼吸方法一般有三种:腹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胸腹结合呼吸法。

歌唱气息不同于我们日常的呼吸,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经过专门的训练。

如何根据歌曲的种类、音调和感情揣摩来变化气息是歌唱中的气息运用的关键问题。

二、歌唱中气息调节的方式方法(一)呼、吸的生理机能就呼吸而言,呼和吸都是肺部的活动,肺位于胸腔内。

胸部的外部有许多肌肉包裹和连接着,它们的紧张和松弛,改变着胸廓的大小,操纵着空气的吸入和排出。

戏曲中的提肚劲、丹田气、丹田之音等说法就是由此而来的。

我们在歌唱时也会用到丹田气,它必须与下部肋骨的扩张保持力量形成对抗,才能产生丹田气。

歌唱来源于生活,歌唱的呼吸技巧取之于生活。

譬如,要用嘴吹气把一张纸固定到墙上,怎样做才能做到?这时学生就能体会到两肋的张开,并稳定地保持了吸气时的感觉,力量很集中,很自如,吹出来的气就像一条线似的,并没有憋气的感觉。

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体会,就能很快地掌握好歌唱的呼吸。

(二)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要掌握它需要经过较长的训练。

歌唱时的呼吸与人们平时下意识的呼吸不同,它是一种应歌唱的需要而特意去操作的、动作比较夸张的呼吸方法。

歌唱时不会使用这种方法,就会直接影响到歌曲的完美表现。

1、错误的呼吸会影响正常的发声效果,其产生诸多的不良现象(1)声门受震:那是由于急促而强有力的气息冲击所致;(2)身带用力:声带过分用力,使得咽部肌肉过分收紧;(3)喉头紧张:喉部后面的喉头肌肉会过分紧张;(4)上颚紧张:上颚的过分紧张,会影响鼻腔共鸣;(5)舌尖硬化:舌根肌肉与喉部对面肌肉拉紧,从而不能让口腔充分打开。

2、正确的唱歌气息调节(1)吸气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

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2)吐气唱歌用气时,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呼吸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

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呼吸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

呼吸不要耸肩,用丹田呼吸。

(3)换气歌曲演唱中的换气,不仅关系到声音和技巧的发挥,更直接影响到音乐作品内容和情感的艺术表现。

大家常说:“换不好气,唱不好戏。

”如果气口换的不好,不但有可能使演唱者的声音失控,还会影响音乐作品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破坏歌曲的意境和艺术表现。

演唱者在学习作品时就要注意选择好换气口,并在练习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在提前设计好的气口换气,不能随意挪动。

根据音乐的情绪掌握好换气的速度,合理地安排换气的时值,更好地控制歌唱的气息,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4)唱歌时要有气息支持点用气息托住声音”,“谁懂得很好的呼吸和吐字就会懂得很好的歌唱”。

这些说法看上去很简单,但却包含了十分重要的道理。

的确,在歌唱的每一分钟都离不开气息的支持,凡是不用正确气息支持的歌唱,必然是挤着或者压着嗓子在歌唱。

在长期的声乐学习中我们也会发现,凡是高音卡、挤,声音不自然、不放松的歌唱学者都没有正确的呼吸,没有掌握呼吸的支点。

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持点,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

有了支持点的感觉,那么,当我歌唱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息上,也就是说声音是由呼吸来支持了。

呼吸支点的部位感觉可以用咳嗽、大笑和强烈的抽泣来体会。

还有一种体会是我们平时在挑重担或抬钢琴用力时会先憋着一口气,这种憋气的力量是向外向下的,能感觉腰、腹部肌肉的紧张,就是靠这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把担子挑起来、把钢琴抬起来的。

(5)不同的乐句用气是不同的。

我们在进行胸腹式呼吸时,呼吸气势的强弱、吐气的方法要根据所唱歌曲(或乐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不同的呼吸练习法。

缓吸缓呼。

这是我们在训练和歌唱时常常采用的方法。

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慢慢吸到肺叶下部,横隔膜下降,两肋肌肉向外扩张,小腹向内微收。

就像我们去闻花的芳香时的感觉一样,闻花的感觉使我们吸气吸得深,吸气时只要轻轻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后慢慢呼气。

呼气时,注意保持吸气状态,控制住两肋和横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气息,使之平稳、均匀、持续、连贯地慢慢吐出。

急吸急呼。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口、鼻迅速把气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叶下部,并将气息保持住,然后,按照缓呼的要求而呼出。

为了培养呼吸的控制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练习曲及歌曲中的某些乐句做带词的练习,效果较好。

三、歌唱中气息的训练方法和调节措施1.气息的训练与培养歌唱的气息训练可分为: 1、慢吸急呼,2、急吸慢呼,3、慢吸慢呼,4、急吸急呼。

常见的训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狗喘气”比时应给注意力放在“吸”上,吸气后将轻轻放松将其呼出即可,在此过程中需有一定的要求: 身体自然放松,一方面要尽量保持胸廓饱满状态,另一方面运用横隔肌与腹肌不断慢慢短促的呼出,吸气中避免气息僵硬,有力吸,自然呼,使气息充满弹性也稳定。

还有惊讶抽泣练习,此时对练习者也作一定要求,同样也是要练习者全身自然放松,吸气时,两肋迅速扩张,横隔下沉,动作要快而夸张,才能达到练习目的。

稍保持一段时间然后放松。

呼吸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实践。

通过判断声音的好坏要判断气息的方法是否正确,这也是很好的方法,确切的说,要进行口、鼻、咽、喉头、声带、胸腔等歌唱器官的协调作用,刚开始练习,可用缓慢简单的音阶练习法来练习,主要是音区的训练用流畅平稳的中等音量练习长音,有意识的隆重呼吸,使声音比较平稳均匀,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强弱音及音域的扩展练习。

通过练习目的是加强声带的张力、柔韧性、持久性、并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大致可用顿音,连音,顿进音结合三种方法联系,整个训练过程中,应该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慢到快的原则,因为初学者由于各发音器官一时适应不了容易产生疲劳,容易产生器官与器官之间合作不协调,气息冲击声带收力不均,易造成声带的病变。

训练中,应适当休息,在歌唱中应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使得各器官正常协调。

2.根据不同的因素调节气息在歌唱中,随着诸多因素的变化,用气的感觉是不同的,要根据要求合理调节,以始终保持深、稳、通、活,而这些因素首先体现在音的高、低、强、弱上。

(1)音较高时,气息要深、稳,支持点要低,略微加上呼气压力,呼和吸两组肌肉群同时积极工作,腰部肌肉有力地、韧性地向外扩张,感觉到气息和声音是反方向走的,音往上走,气往下流,声高气低,距离拉开。

这样气息才能集中,声音才能圆润、有穿透力。

若随着音的升高,气息也上浮,就会因为气息浅而用不上力,高音上不去。

所以在唱高音时,我们不能躲,要多使气息往下走,气息用得对,那么高音也就不难了,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在唱高音时不知道用气的位置在哪里,以至于唱出来的高音听起来不稳定,好象随时都有掉下来或者破音的危险。

而且对以后声音的发展和演唱难度高的作品都有影响。

那么演唱高音的用气位置在哪呢?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说明了找到位置的方法:弯腰九十度,两臂放松自然下垂,两脚略分开,要站稳,这时吸入气息很自然地吸到腰的周围,很明显的有后背和后腰膨胀的感觉,这是唱高音用气的位置。

(2)音较低时,声音较松弛,不紧贴,声门闭得不紧,挡气作用不强,会漏掉一部分气,这时应将气息支点略微提起一点,增加胸腔共鸣的比例,近似说话时的用气。

如果音低气也低,就会来不及输送,声音就不响,空而无力。

(3)声音轻弱、柔和、亲切时,气息要平稳徐缓,有节制,尤其是高音区的弱音,一定要较好地控制,保持气息均匀、通畅、灵活地流动。

腰部保持唱强音时有力和有韧性地推挤腰带的感觉,既要保持唱强音时的气息流速,又要注意流量要小。

(4)声音有力、雄壮、刚强时,气息要沉下去,要饱满,用气较剧烈,气流流速较大,流量较大,但用气要像唱弱音一样平稳、均匀,不可向上猛冲。

四、总结总之呼吸在歌唱中非常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影响歌唱者歌唱的音准、音质和艺术表现。

优美动听的歌声离不开气息的支持,字正腔圆离不开气息的巧妙安排和灵活运用。

如果不会运用呼吸,会给发声带来许多毛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