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中的气息运用_崔倩

合集下载

气息在歌唱中的技巧运用

气息在歌唱中的技巧运用

气息在歌唱中的技巧运用歌唱是一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要求歌唱者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嗓音技巧,还需要运用正确的呼吸技巧来支撑演唱。

气息是歌唱的灵魂,正确的运用气息技巧可以使歌唱表现更加出色和自如。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气息在歌唱中的技巧运用。

正确的呼吸是保证歌唱发声的基础。

做好呼吸训练是歌唱技巧的首要任务。

歌唱时,应该采用腹式呼吸,即通过腹部的运动来吸气和呼气。

当吸气的时候,应该感觉到腹部向前和向外扩张,然后在发声的过程中,通过腹部缩小和控制气息的流动。

这样的呼吸方式可以使歌唱者的声音更加稳定和富有力量。

要注意调整呼气的速度和力度。

气息在歌唱中的运用需要根据不同的曲调和情绪进行调整。

对于高潮部分的歌曲,应该抓住节奏感,呼气速度和力度要加强,使声音表现更加饱满和激情四溢。

对于柔和的部分,呼气速度和力度要适度减弱,使声音柔美和谐。

要控制声音的稳定度和连贯性。

气息的运用不仅要注重呼气的力度,还要注意控制呼气过程中的稳定性。

对于长音或者高音部分,要通过适当的呼气速度和力度调整来保持声音稳定,并确保声音在不同音高上的过渡自然流畅。

在唱歌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突然加大或减小声音的力度,以免影响音准和音质。

气息在歌唱中还可以用于表达情感和个性。

歌唱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气息的运用可以帮助歌唱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特点。

在演唱中,可以通过控制呼气的长度和气息流动的速度来呈现不同的情感色彩。

当唱悲伤的歌曲时,可以适当延长呼气的时间,使声音带有一定的哀怨;而唱欢快的曲子时,可以加快呼气的速度,使声音充满活力。

要进行适当的气息锻炼和训练。

气息在歌唱中的运用需要长期的训练和锻炼才能掌握得更加熟练。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呼吸练习,如深呼吸和长呼气来增强肺活量和呼气控制能力。

还可以参加一些歌唱培训班或找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指导,通过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提高气息技巧的运用水平。

气息在歌唱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它不仅关系到声音的音准和音质,还能帮助歌唱者更好地表达情感和个性特点。

试论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

试论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

试论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
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它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对于歌唱技巧和表现力的提升有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试论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

一、气息在歌唱声音的形成中的作用
气息在歌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声音的源泉,是歌唱声音的基础。

在歌唱时,人们需要将空气通过肺部和声带形成声音,而空气的流动和控制需要依靠稳定的呼吸技巧。

正确的呼吸技巧可以使气流减缓到一定的速度,使共鸣室产生良好的空气振动,从而形成
清晰、浑厚的歌唱声音。

1. 呼吸训练:要想得到稳定的气息,首先需要进行呼吸训练,让歌唱者意识到自己
的呼吸状态。

建议进行深呼吸训练,将空气深深地吸入肺部再慢慢地呼出,保持呼吸的稳
定和舒适,同时运用腹式呼吸,从而使呼吸发音技巧得到更好的控制。

2. 控制气息流动:歌唱训练中,思考如何控制气息的流动也很重要,考虑到音量和
音高的变化。

这需要关注呼吸的稳定性,当同样的空气流量控制在腔体内,吸入一样的气
量时,在不同音符上保持不同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可以维持一定的音量和音高,让表演
更有情感和激情。

3. 正确的气息支持:正确的气息支持是保证歌唱者能够持续发声的关键,也是防止
声音疲劳和损伤的重要保障。

在歌唱训练中,应该让自己注意适当的呼吸节奏和呼吸深度,保持声音流畅和稳定,从而使歌唱者能够更好的释放情感和感情。

三、结语
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正确的气息运用将为歌唱的发声和表现添加新
的生命力。

因此,歌唱者们需要稳定锻炼自己的呼吸技巧,努力控制空气流动和气息支持,以此来增强自己的表现能力以及表达情感的能力。

浅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

浅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

浅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
在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气息掌握能够帮助歌手更好
地发挥自己的声音,并且保护喉部不受损伤。

本文将对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进行探讨。

正确的呼吸是保证歌唱发声中气息运用的基础。

我们通过鼻子吸气,使气体进入肺部,然后通过呼气将空气推动出来,并形成声音。

在呼吸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要用肩膀上升
来吸气,而应该通过放松腹部、膨胀肋骨来吸气。

这样可以使得气息更加充沛,并且避免
对声带造成过大的压力。

气息的运用在歌唱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不同风格的歌曲可能需要不同方式的气息运用。

在一些轻柔的歌曲中,我们可以使用较为轻柔的气息来唱歌,以保持曲调的柔美。


在一些高亢的歌曲中,我们可以使用较为有力的气息来唱歌,以突出曲调的激烈和强烈。

歌手在演唱中需要根据歌曲的情绪和需要进行气息的调整,使得唱出的声音更加贴合歌曲
的表达要求。

良好的气息运用有助于保护喉部。

使用正确的气息运用方法可以减少对喉部的压力,
避免出现声带损伤等问题。

良好的气息运用也可以降低歌唱中的疲劳感,使得歌手能够更
好地持续演唱。

歌手在日常的训练中,可以通过练习呼吸、放松腹部等方法来提高气息
的掌握能力,从而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喉部。

气息在歌唱发声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正确的呼吸是保证良好气息运用的前提,不同的
歌曲需要不同方式的气息运用,气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塑造音色并保护喉部。

歌手在发展
自己的歌唱技巧时,要注重对气息运用的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气息掌握能力。

浅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

浅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

浅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在歌唱技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气息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歌唱的技巧和表现力,还能够帮助保护嗓子,减少声带的损伤。

气息的运用可以帮助歌手产生稳定、流畅的声音。

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式,歌手能够将气息顺畅地送入声音的产生器官,从而产生富有力量的声音。

相比于使用肺部中的空气,利用腹部和腰部的肌肉来控制呼吸能够使声音更加稳定而有韵律感,这是歌唱中非常关键的一点。

气息的运用可以帮助歌手在高音区域唱得更加轻松自如。

高音区域的唱法一直是歌唱者们所关注的难题,而正确的气息运用可以帮助歌手在高音区域保持放松的状态。

在高声部分,歌手需要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式将气息输送到高音部分,同时保持声带的放松,这样才能够保证高音的稳定和清晰。

气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歌手形成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人的声音和音色是由声带共鸣腔体和口腔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的,其中气息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通过调整气息的大小和速度,歌手可以灵活地调整声音的音色和表现力。

比如说,用较多的气息可以产生轻柔而柔和的音色,而用较少的气息则可以产生浑厚而有力的音色。

气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减少声带的损伤。

正确的气息运用可以使声音更加放松而自然,减少过度用力和拉伸声带的情况,从而减轻声带的负担,减少声带损伤的风险。

通过正确的气息运用可以提高声音的穿透力和表现力,从而在不用过度努力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音效。

气息的运用在歌唱发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式和气息控制,歌手可以产生稳定、流畅的声音,唱得更加轻松自如。

气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歌手形成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减少声带的损伤。

对于想要提升歌唱技巧和表现力的歌手来说,正确的气息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巧。

浅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

浅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

浅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摘要】气息在歌唱发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气息对歌唱表现的影响,并指导如何正确运用气息来提高歌唱技巧。

通过控制气息的力度和流量,歌手可以实现音量和音色的调节,提高演唱的表现力。

不同类型的歌曲对气息运用也有所不同,需要灵活掌握。

高音和低音区域的气息运用技巧也有差异,需要专门练习。

在结论中,我们强调了正确运用气息对歌唱表现的重要性,总结了气息在歌唱发声中的关键作用。

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运用气息,提升自己的歌唱水平。

【关键词】歌唱发声、气息运用、音量调节、音色调节、歌曲类型、高音区域、低音区域、歌唱表现、重要性。

1. 引言1.1 介绍歌唱发声中气息的重要性在歌唱发声中,气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是声音的源泉。

只有正确利用气息,歌声才能被传达出去,才能具有更好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正确认识气息对歌唱发声的影响,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掌握歌唱技巧,提高歌唱水平。

通过控制气息的流量和力度,可以调节歌声的音量和音色,使歌曲表现更加丰富多彩。

在不同类型的歌曲中,气息的运用也有所差异。

比如在流行歌曲中,需要更多的气息支撑来表现曲调的跳跃和动感;而在抒情歌曲中,则需要更加细腻的气息调节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掌握气息在高音和低音区域的应用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

高音区域需要更多的气息支撑和控制,而低音区域则需要更加稳定的气息输出来确保声音的清晰和稳定。

1.2 说明本文将探讨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本文将探讨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

在歌唱中,气息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发声质量和表现效果。

正确地运用气息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控制音量和音色,增强歌唱表现的自然流畅度和表现力。

通过深入探讨气息在歌唱发声中的作用,可以帮助歌手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歌唱技巧,提高演唱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将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技巧,系统地介绍如何正确利用气息来提高歌唱表现,控制音量和音色的调节,以及应用于不同类型歌曲和不同音域的细致技巧。

试论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

试论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

试论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歌唱的声音质量和表达能力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下面将围绕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展开论述。

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可以提高声音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唱歌过程中,气息是产生声音的基础,只有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式来控制气息的流动,才能产生稳定而有力的声音。

恰当的气息运用可以保持声音的清晰度和准确度,使得音准更加精确,乐感更加明确。

而如果气息流动不畅,声音就容易出现漂浮、虚弱等问题,无法很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掌握呼吸节奏和音乐节拍。

在歌唱表演中,呼吸节奏和音乐节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式来控制气息的流动,歌手才能在合适的时间和位置完成呼吸。

恰当地运用气息还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诠释歌曲的情感,通过细腻的呼吸和声音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色彩和音乐感觉。

气息的正确运用还可以帮助歌手提高音域的掌握和扩展。

唱歌时,声音的高低和音域的广度对于歌曲的演绎非常重要。

而恰当地运用气息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掌握高音和低音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拓展声音的范围和表现力。

通过深吸一口气,将空气储存在腹部,然后在唱歌过程中逐渐释放气息,可以有助于提高高音的稳定性和低音的厚度。

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还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保护声带和避免声音的损伤。

正确运用气息可以降低声带的压力和疲劳,减轻声带的负担,保护声音健康。

通过适时的呼吸和气息控制,可以避免声音的过度用力和损伤,对于保护声带和保持声音的长久稳定表现非常重要。

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呼吸方式和气息控制可以提高声音的质量和稳定性,帮助歌手更好地掌握呼吸节奏和音乐节拍,提高音域的掌握和扩展,同时还可以保护声带和避免声音的损伤。

在歌唱训练中,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和气息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升歌唱水平,还可以使歌唱更加轻松自如。

试论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

试论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

试论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一直是歌唱学习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正确的气息运用不仅可以帮助歌唱者发出更加清晰、自然的声音,还能够保护声带,提高歌唱的稳定性和音质。

对气息的正确运用在歌唱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试论气息在歌唱训练中的正确运用。

正确的气息运用是歌唱训练的基础。

气息的产生和运用是歌唱的首要条件,没有正确的气息运用,就无法发出饱满、富有感染力的声音。

通常来说,气息的正确运用需要从呼吸开始。

歌唱者应该学会深呼吸,通过腹部呼吸将空气充分吸入体内,使得气息充足,为后续的歌唱提供充分的支持。

在唱歌过程中,要适时地释放气息,避免过度用力或者气息不足。

通过深呼吸和适时的气息释放,歌唱者可以确保声音的稳定和持久,并且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情感表达。

气息的正确运用可以改善声音的音质和共鸣。

在歌唱训练中,正确的气息运用有助于塑造更加清晰、纯净的声音。

通过合理地调节气息的流速和力度,歌唱者可以控制声音的音量和音质,实现音色的丰富和变化。

气息的正确运用还可以增加声音的共鸣,使声音更加圆润、饱满。

通过科学的呼吸训练和气息调控,歌唱者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声音的共鸣过程中,使声音更加有力和持久。

这样一来,歌唱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正确的气息运用可以保护声带,减少歌唱中的损伤风险。

声带是歌唱者的“乐器”,是发出声音的关键部位。

错误的气息运用会导致声带过度紧张或者疲劳,增加声带受伤的风险。

相比之下,正确的气息运用可以降低声带的负担,减少声带受伤的可能性。

通过深呼吸和适时的气息释放,歌唱者可以让声音更加自然、轻松地发出,避免过度用力和不必要的压力。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歌唱的舒适度和稳定性,还可以保护声带,延长歌唱生涯。

正确的气息运用是提高歌唱技巧和表现力的关键。

在歌唱训练中,正确的气息运用可以帮助歌唱者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调,实现音乐的完美表达。

通过适时地释放气息,歌唱者可以更好地控制声音的起伏和变化,实现音乐的情感表达和传达。

气息在歌唱中的技巧运用

气息在歌唱中的技巧运用

气息在歌唱中的技巧运用
气息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它是歌唱发声的基础。

学会正确运用气息可以帮助歌手产生更好的音色、更好的音域和更持久的演唱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气息在歌唱中的技巧运用。

正确的呼吸是有效运用气息的基础。

歌唱需要充足的气息支撑,所以一个好的呼吸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一种常见的呼吸技巧是腹式呼吸,即通过深吸气,使腹部向前膨胀,然后缓慢地呼气。

这种呼吸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肺部容量,使声音更为稳定和持久。

控制音量需要合理运用气息。

在歌唱中,有时候需要唱出高音或大音量的部分,而有时候又需要唱出柔和、低音量的部分。

合理运用气息可以帮助歌手控制音量。

唱高音或大音量时,可以使用更多的气息来增加声音的力度和音量;而唱柔和或低音量时,则需要放松喉部,控制气息的流量,以避免声音过大或过重。

在歌唱中,音调连贯性也需要通过运用气息来实现。

在演唱时,如果每个音调之间存在明显的间断,会影响歌曲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歌手需要学会正确地短暂中断气息的流动,以便在各个音调之间实现平稳的过渡。

气息的控制还可以帮助歌唱时吐字清晰。

清晰的发音有助于歌曲的表达和理解。

当歌手唱出辅音或者发音时,需要利用气息来清晰地发出音节和字母。

适当地运用气息可以帮助歌手放松喉部和嘴唇,使发音更加清晰明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息是歌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少了气息,其他一切声乐技巧都是空谈,只有很好地控制和运用好气息,才能把歌曲完整地、从容地演绎出来。

一首歌曲的处理如强、弱、快、慢,抑、扬、顿、挫,悲伤、快乐等都与气息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

对一个歌唱者的评价,首先是看他对气息掌握的程度和对气息控制的能力而赋予声音的表现。

气息把握自然、气息控制得当,自然能发出美妙的歌声。

否则,将妨碍声音的发挥和音乐的表现。

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没有气息就难以发声,没有正确控制气息的方法就不能很好地歌唱。

因而,许多声乐专家都把控制好气息做为歌唱成功的秘诀。

在我国传统民族声乐中,更有“唱一辈子戏,练一辈子气”,“善歌者都必先调其气”,“谁懂得呼吸的奥秘谁就懂得歌唱”的精辟论断。

这些教诲虽不够全面,但都向我们阐明了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一、如何更好地运用气息在唱歌的时候,腰部周围及小腹的气息是至关重要的。

许多声乐专家也经常提到的“腰腹用力”,就是要加强腰腹部的气息,这跟气沉丹田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气不能吸得过深,同时也不能吸得太浅,七分就足够了。

我们平时唱歌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高音上不去或气息不够用等问题,最大的根源就是没掌握好气息的控制和运用技巧,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运用气息呢?(一)在静止气息的感觉上歌唱歌唱要求的气息运用是特殊的。

劳·威尔曾说过“在静止气息的感觉上歌唱”,而不是“在静止的气息上歌唱”。

这个比喻似乎还不能消除误解,在实践中看到初学者对气息的理解大多是静止的,歌唱时横膈膜一味地往下压,气息完全僵化,于是“保持”成了“僵持”,由此严重地破坏了发声系统的正常调节。

不少声乐教师还在尝试“抬钢琴”、“抬重物”的感觉训练学生保持气息。

其实这种找气息下沉的感觉只能使气息僵死,不能做到气息的灵活运用,唱歌的时候是应该在气息流动下找感觉的,而不是外在的用力,否则只会使唱出来的声音发僵,那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会适得其反。

怎样做到吸入的气息既能保持又不僵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松和叹气。

这里所说的放松是对过分僵持而言的。

叹气是指用叹气的感觉,而不是把体内的气全部呼出去。

叹气动作是我们生活中的习惯动作,人人都会做,而且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

在积极兴奋的气息保持中,不可忽略运用叹气的感觉来歌唱,这样,气息不仅有深度,也自然、放松、流畅。

在使用叹气状态进行歌唱时,要注意声音不要脱离呼吸,否则就会气声脱节、难以保持住呼吸了。

也就是说演唱中的叹气状态是和保持吸气状态需同时存在,哪一方面都不能缺。

它们使气息的呼出既能保持但又不僵,既放松但又不是呼吸肌肉群的完全松懈。

保持叹气状态歌唱时,如果感觉腰腹部膨张而不僵,胸部扩展而不憋,气息有控制地流出,这时,感觉就基本上对了,应该继续巩固这种感觉。

(二)支持点的运用声乐学生们常把气息比作提琴的弓,弓如果不拉动,就没有什么声音可言了。

真正建立支点的是在收小腹基础上的鼓上腹。

正是这种气息的对抗,才能使肺内吸入的气息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支持更长的歌唱时间需要。

古意大利美声学派十分重视“支持点”的作用,但是,对它的理解则各有不同。

有人认为“支持点”是指气息的支持;有人认为是气息打在上颚上的冲击点、“焦点”或“位置”。

凯撒里认为两者是一回事。

如果声门打开的话,气息虽然通畅地流出,但是永远也找不到歌唱的支持点。

所以,气息的流出必须与声带的闭合和使用配合恰当,才能产生“支持点”的感觉。

中国几千年来始终把提丹田看做最重要的发声基础,可见其重要性。

许多声乐专家常说“气息要保持住”,但学生不理解就会气吸好憋在下面不会用了。

因此,要想让初学者保持住气息,与其说“保持住”还不如说“不断送气”更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浅谈歌唱中的气息运用崔倩(江南大学)[摘要]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没有正确的气息控制就没有好的歌唱,歌唱中应正确、科学地把握好气息。

歌唱者要明白气息对于调整正确的歌唱状态、控制音量、拓宽音域、改变音色、矫正读字、表现作品的情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控制和运用气息,较好地把握声乐技巧并提高歌唱水平。

[关键词]气息运用调节练习音体美教学研究972009年第1期(下半月刊)歌唱时主要运用腹部和后腰的大块肌肉,它坚强有力,用它来控制气息的流动,可以减轻咽部的用力,避免唱歌时压喉头、声音放不开等毛病。

腰部肌肉紧绷像任何乐器中坚硬的共鸣箱一样重要,否则腰部处于松软的自然状,像一个质地低劣的漏气的气球,不能产生有较大能量的对抗压力。

腰部紧绷的这种憋气感觉,贯穿歌唱的始终。

在歌唱中气息快用完时必须要马上吸气,并准备迅速地恢复和保持腰部紧绷的状态。

尽管随着歌声的延续气息越来越少,保持腰部紧绷的状态越加困难,但此时却越发显得腰部紧绷的重要。

在此同时全身还要放松,要感觉到全身都充满了气息一样。

古人说“流水不腐”,我们在歌唱时气息就要像流水一样流动着,这样唱出来的声音才会自然、有力。

不用气息,光靠嗓子喊出来的声音会出现声音干瘪、高音上不去等问题。

所以当我们唱完一首歌的时侯,如果感觉到嗓子累就证明方法有问题。

这时候应该及时调整,少用声而多用气。

人们在自然发声时,气息和声音容易随着声音的发出和音高的上升而向上移动,这种自然的运动趋势,会造成气息上提、发声器官的肌肉紧张,特别是喉头的束紧和歌唱状态的改变,因而在歌唱发声时需用与之相反的意念,使气、声产生反向运动的感觉。

如歌唱发声时气息虽然向外呼出,但是歌唱者却应感觉继续在吸。

二、根据不同的因素调节气息(一)根据音的高、低、强、弱调节气息在歌唱中,随着诸多因素的变化,用气的感觉是不同的,要根据要求合理调节,以始终保持深、稳、通、活,而这些因素首先体现在音的高、低、强、弱上。

1.音较高时,气息要深、稳,支持点要低,略微加上呼气压力,呼和吸两组肌肉群同时积极工作,腰部肌肉有力地、韧性地向外扩张,感觉到气息和声音是反方向走的,音往上走,气往下流,声高气低,距离拉开。

这样气息才能集中,声音才能圆润、有穿透力。

若随着音的升高,气息也上浮,就会因为气息浅而用不上力,高音上不去。

所以在唱高音时,我们不能躲,要多使气息往下走,气息用得对,那么高音也就不难了,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在唱高音时不知道用气的位置在哪里,以至于唱出来的高音听起来不稳定,好象随时都有掉下来或者破音的危险。

而且对以后声音的发展和演唱难度高的作品都有影响。

那么演唱高音的用气位置在哪呢?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说明了找到位置的方法:弯腰九十度,两臂放松自然下垂,两脚略分开,要站稳,这时吸入气息很自然地吸到腰的周围,很明显的有后背和后腰膨胀的感觉,这是唱高音用气的位置。

2.音较低时,声音较松弛,不紧贴,声门闭得不紧,挡气作用不强,会漏掉一部分气,这时应将气息支点略微提起一点,增加胸腔共鸣的比例,近似说话时的用气。

如果音低气也低,就会来不及输送,声音就不响,空而无力。

3.声音轻弱、柔和、亲切时,气息要平稳徐缓,有节制,尤其是高音区的弱音,一定要较好地控制,保持气息均匀、通畅、灵活地流动。

腰部保持唱强音时有力和有韧性地推挤腰带的感觉,既要保持唱强音时的气息流速,又要注意流量要小。

4.声音有力、雄壮、刚强时,气息要沉下去,要饱满,用气较剧烈,气流流速较大,流量较大,但用气要像唱弱音一样平稳、均匀,不可向上猛冲。

(二)在演唱不同风格的作品时气息的运用在演唱不同风格的作品时对气息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1.在情感内在含蓄、旋律优美流畅、速度平稳舒缓的歌曲中,运气的主要方式是以连为主,只有情联、气连,声音才能连起来,同时还要连中有跳,让气息在连贯中有动感,使演唱抑扬起伏,防止呆板乏味。

这时气吸得要深,然后有控制地徐徐向外呼出。

比如在唱东蒙民歌《牧歌》时,运气的方式就是以连为主,连中有跳。

由于气息的平稳连贯,保证了声音的流畅,使歌声听起来如微风泛过湖面,清新自如,一线到底。

2.在情感强烈集中,韵律跳动活泼,较快速的歌曲中,运气的主要方式是以跳为主的。

一方面要注意气息的控制要轻巧灵活、富有弹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跳,要做到跳中有连,其中打哈欠式的咬字发音是技巧的主要关键之一,同时又能做到声音不粘,颗粒状比较明显,让人听上去爽快,心随声跳。

在演唱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小腹的弹跳,气要用得少而省,又有弹性。

把每一个音头都唱得干净利索,不可拖泥带水,这样唱出来的声音便会铿锵有力、弹跳明显。

3.在演唱高亢的山歌和风格强烈的民歌或大跳音时,为了获得头腔共鸣,找到声音的高位置,发音前要做好气息准备,吸好气再唱歌,不能盲目地吸气。

使声波在头腔上产生共振,声音竖立、挺拔。

三、练习气息的几种方法现在,学习声乐的人在逐年增多,可是有的学生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急于求成,想一口吃个胖子,结果适得其反。

基本功的训练首先要从气息的训练做起,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练习气息的方法:(一)仰卧吸气、呼气要像睡觉那样,全身放松,吸气,这时,气就能吸到腰的周围(可以用手摸摸自己的腰和腹部),停片刻,然后呼气,呼气时,用舌尖小声的说“丝”,或“无”,每次练习都要用表检查一下一口气呼尽,需要多少时间。

开始练习,一般只能达到20秒左右,以后可以达到40秒以上。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什么叫“把气吸到腰的周围”。

当学生体会到了以后,可以改为坐着的姿势,然后再用站着的姿势来练,每天做数次,每天练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五分钟。

(二)哈腰吸气、呼气98如果采用站立的姿势练习气息,不能把气吸到腰的周围,应该先做的练习是:先挺胸收腹站好,然后上身前倾,如鞠躬状,(手自由下垂或向前伸,扶着桌子或什么东西)吸气,后腰膨胀,稍停片刻,呼气,嘴里说“丝”或“无”呼尽,再吸气,再呼。

连续做数次,要把注意力放在后腰的膨胀上。

用鼻子吸气,也可以用嘴和鼻子同时吸气。

这是“慢吸慢呼”的练习。

会做之后,改做“快吸快呼“的练习。

方法是: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

吸气时鼻翼内收,吸出响声来,吸气是主动的,呼气不要主动,这个练习要连续做快吸快呼30-50次以上。

以后逐渐增加次数。

每天的练习时间不得少于五分钟。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确实体会到“把气吸到腰的周围”了,再练习时,就可以把鞠躬的角度改得小些,逐渐改到用站立的姿势进行练习。

如果用站立的姿势,也能做到把气吸到腰的周围了,以后就用站立的姿势进行练习。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把气吸到腰的周围”的感觉。

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后腰在呼气时要保持吸气的状态。

随着声乐艺术逐渐在中国展开,学习声乐的人也越来越多,在他们中间,不乏嗓音条件出众的学生,但是纵使有着很好的条件,如果急于求成,不注重基本功的练习,那么,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会绕很长的弯路。

嗓音条件好的学生往往会依仗自己独特的先天条件,模仿一些歌唱家的演唱风格,用嗓子喊,虽然喊出来的声音很明亮,但是,此时是在摩擦声带,再优越的嗓音条件也会吃不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