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异质性对知识型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基于互动认知的视角

合集下载

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创造:认知冲突的中介作用

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创造:认知冲突的中介作用

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创造:认知冲突的中介作用陈家昌;赵澄谋【摘要】Purpose/Significance]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process in R&D teams, the duality of knowledge creation and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R&D teams in electric vehicle fields is analyzed from a perspective of the cogni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the tacit-explicit knowledge conversion. [ Method/Process] Based on interviews and survey data of Chinese R&D teams in electric vehicle field,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knowledge creation, cognitive conflict and heterogeneous ties outside a team through a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 Result/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knowledge creation and integration are positively related, and that heterogeneous ties outside a team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its knowledge creation, mediated by cognitive conflicts in the team. These findings uncover the micro foundations of the complicated knowledge creating process in R&D teams and are therefore beneficial for government agencies to make feasibleR&D policies.%[目的/意义]与基于隐性和显性知识转化的知识创造视角不同,从产学研认知属性差异的视角,基于电动汽车这一具体领域,深入到微观层次上探讨研发团队知识创造和知识集成活动二元性现象,加深对研发团队知识和情报活动规律的理解。

TMT功能异质性对创业型战略决策的影响--基于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视角

TMT功能异质性对创业型战略决策的影响--基于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视角

TMT功能异质性对创业型战略决策的影响--基于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视角葛宝山;陈小沐【摘要】The previous researches about TMT features seldom focused on the functions of TMT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 especially from the view of organizational process and ignore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between TMT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and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c decisions. In order to uncover the mechanism among the abov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 based on 178 valid samples of automotive industry, uses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MT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c decisions 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MT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has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c decisions and the stronger of the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 the bigger of the effect of TMT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on the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c decisions. Finally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are addressed.%以往关于高层管理团队特质的研究并未充分探讨高层管理团队功能异质性的作用,尤其是从组织流程视角探究高层管理团队功能异质性对创业型战略决策的作用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在二者之间所起到的调节效应。

知识异质性视角下产业跨空间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条件、动力与路径

知识异质性视角下产业跨空间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条件、动力与路径

知识异质性视角下产业跨空间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条件、动力与路径Gao Angang;Zhang Lin【摘要】在全球产业空间整合进程中,产业跨空间协同创新是一个新的挑战.基于知识异质性视角构建产业跨空间协同创新理论框架.多样而异质的知识是产业跨空间协同创新的必要条件,共同知识基础与知识相对优势强化了这一条件;知识价值的空间非均衡是跨空间协同创新的基本动力,由知识缺口带来的潜在知识收益推动跨空间知识协同.基于系统论构建“制度协同-要素协同-结构协同-功能协同”的IFSF协同创新系统路径,提出非知识要素协同、知识资产协同、知识结构协同以及功能优化协同的具体路径.【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9(039)011【总页数】8页(P168-175)【关键词】知识异质性;知识协同;跨空间;产业协同创新【作者】Gao Angang;Zhang Li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4.3;F224;G3011 研究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规定构建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推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战略部署。

跳跃的弗农周期表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可以跨越产品的生命周期,直接将较高层的技术输入到发展中国家,没有领头雁的雁型模式提升了产业承接地产业来源的多样化,承接地谋求产业升级的意愿也逐渐受到重视[1],表明知识协同的紧迫性与可能性。

虽然全球创新空间不均衡,但在全球生产网络演化中,产业链跨空间布局趋势不断加强[2-3]。

利用全球产业转移提高我国创新水平是一个重要机遇,然而我国在参与全球分工的过程中,诸多产业面临低端锁定的困境,创新动力不足、路径不清晰,阻碍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我国本土产业链也面临跨空间协同创新问题,在国内的产业转移和合作中,东部地区产业去地方化趋势明显,将产业链的加工、制造等低端环节逐渐向内陆转移[4],但是,创新转移或者创新协同并没随之同步出现。

从个体创造力到团队创造力:知识异质性的影响

从个体创造力到团队创造力:知识异质性的影响

从个体创造力到团队创造力:知识异质性的影响张钢;吕洁【摘要】基于团队创造力的构成及认知基础,编制中文远距联想测验(CRAT)题项,并在同一逻辑指导下设计团队创造力测量任务,对226名大学三年级本科生开展实验研究,考察团队成员的知识异质性与个体创造力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成员创造力水平相似的团队中,个体创造力与团队创造力之间关系不显著.(2)团队成员的知识异质性程度越高,团队创造力水平也越高.(3)知识异质性与个体创造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当知识异质性水平高时,个体创造力水平高的团队比个体创造力水平低的团队更具创造力;当知识异质性水平低时,个体创造力低的团队比个体创造力高的团队更具创造力.【期刊名称】《应用心理学》【年(卷),期】2012(018)004【总页数】9页(P349-357)【关键词】个体创造力;知识异质性;团队创造力【作者】张钢;吕洁【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杭州310058;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杭州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31 引言为解决高复杂性问题,组织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团队式工作系统,以整合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增加应变与创新能力。

在团队活动中,创造性想法往往发端于个体,然而这些想法会在团队讨论中得到进一步的分享与发展(Kurtzberg,2005)。

因此,不能将团队创造力简单等同于个体创造力。

人们对团队创造力的关注最初源于头脑风暴范式,目前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仍在持续增加(Sung & Choi,2012)。

团队创造力是指在追求团队目标的过程中,形成新颖且有用的想法、解决方案或过程(Amabile,1996)。

它涌现于个体成员之间的合作以及关联其他成员的独特技能与想法的即兴过程,个体成员的联合行为构成了团队创造的整体系统。

已有研究表明,群体水平的创造力是群体构成、群体特质与群体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Shalley & Gilson,2004)。

知识异质性与研发团队绩效

知识异质性与研发团队绩效

知识异质性与研发团队绩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知识已经成为了企业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其知识资产的管理和利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发团队作为企业的核心力量,其绩效往往受到知识异质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知识异质性与研发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一、知识异质性的概念与特点知识异质性是指个体或组织在知识结构、知识来源、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

在研发团队中,知识异质性表现为团队成员在专业领域、工作经验、知识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性可能带来优势,可以促进团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也可能带来挑战,可能会导致团队沟通效率低下、冲突增多等问题。

知识异质性的特点主要包括: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

多样性表现为团队成员在知识领域、经验背景等方面存在多样化的差异;复杂性表现为知识异质性可能带来各种复杂的团队动态和管理挑战;动态性表现为知识异质性可能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二、知识异质性对研发团队绩效的影响1. 创新能力知识异质性可以促进团队的创新能力。

不同背景和专业领域的团队成员可以带来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可以激发团队的创新潜力。

研究表明,具有知识异质性的团队更容易产生创新性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更容易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2. 问题解决能力3. 沟通效率知识异质性也可能导致团队沟通效率降低。

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工作经验可能会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沟通障碍,从而影响团队的协作和效率。

特别是在跨国跨文化的团队中,知识异质性的沟通挑战更为严峻。

4. 团队凝聚力知识异质性也可能对团队的凝聚力造成影响。

团队成员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冲突和矛盾的产生,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氛围。

特别是在管理层面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调解团队成员之间的冲突是一个挑战。

知识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对研发团队的绩效有着双重影响。

在利用其优势的也需要应对其可能带来的挑战和问题。

知识关联整合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

知识关联整合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

第24卷第2期2024年2月创新科技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4 No.2 Feb.2024知识关联整合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金子祺1,付亦宁2,刘绮莉3,钟博文4(1.苏州大学先进技术处,江苏苏州215021;2.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21;3.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021;4.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从知识关联整合的内涵出发,研究知识关联整合的3个维度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以跨层次深度学习为中介变量,通过分层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剖析知识关联整合通过跨层次深度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通过对江苏省依托研究型大学或科研机构的39个跨学科研究团队的共331名成员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知识关联整合3个维度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跨层次深度学习在知识关联整合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丰富了知识关联整合和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为跨学科团队科研管理实践带来了启示。

关键词:跨学科团队;知识关联整合;创新能力;影响机制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24)2-82-11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4.2.70 引言跨学科研究在解决复杂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跨学科研究团队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与承担重大科学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

其以已有知识为基础进行新知识生产与应用,是科学结构、社会化团体与创造性思维相互“辉映”的综合体。

团队创新能力是成员利用现有资源,输出可利用的科技成果,实现团队竞争优势跨越式发展的能力。

而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关联整合是产生新颖性知识的基础,且知识关联整合是跨学科研究过程中知识创新的核心环节。

挖掘知识关联整合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不仅可以为异质性知识交互、思维深度融合提供理论基础,还可以为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形成带来启发。

知识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团队为例

知识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团队为例

知识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团队为例知识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团队为例摘要:知识异质性是指个体或单位所拥有的知识不同于其他个体或单位的现象。

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分析知识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本文发现知识异质性具有双重作用,既能促进创新绩效,也可能阻碍创新绩效的提升。

本文对知识异质性提出了几点措施,包括加强沟通协作、提高组织内部资源流动性、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

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协作效率,进而推动创新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知识异质性;创新绩效;大学生创新团队;沟通协作;资源流动性。

1.引言在当今社会中,创新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而创新需要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人员共同协作,共同实现创新目标。

大学生具有开放的思维、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创新团队作为由大学生主导的协作机构,在学科交叉和组织协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大学生创新团队由于成员之间的知识差异以及个人经验的不同,存在着知识异质性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的共享和协作面临一定的挑战,从而可能影响到团队的创新绩效。

因此,深入研究知识异质性对大学生创新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对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知识异质性和创新绩效知识异质性是指个体或单位所拥有的知识不同于其他个体或单位的现象。

知识异质性是组织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多样性。

知识异质性可以带来知识的多样性,各个成员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互补,能够促进创新的多元化和创造性。

(2)知识的不确定性。

知识异质性也可能导致知识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成员对待问题的思考方式和创新方法互不相同,思维冲突可能会阻碍创新的实施。

(3)知识的沉默和封闭性。

异质性可能导致知识的沉默和封闭性,不同成员的专有知识和技能在团队内部可能得不到很好的共享,从而影响到创新绩效。

知识异质性与研发团队绩效

知识异质性与研发团队绩效

知识异质性与研发团队绩效随着科技和信息的迅速发展,创新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研发团队绩效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对于拥有多元知识和技能的研发团队而言,知识异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知识异质性指的是团队成员在专业领域、技能和经验方面的差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知识异质性如何影响研发团队的绩效,以及如何最大化知识异质性的优势。

研发团队的绩效直接受到团队成员的知识异质性影响。

知识异质性带来的多元化和创新性有助于团队更好地解决问题、创造新产品和技术。

知识异质性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沟通障碍和冲突。

了解知识异质性如何影响团队绩效至关重要。

知识异质性可以带来创新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拥有不同专业背景和技能的团队成员能够提供不同的观点和思路,有助于发现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的想法。

在一个软件开发团队中,既有设计师又有工程师和市场营销人员,他们可以共同思考产品的功能、用户体验和市场定位,从而打造更加综合和创新的产品。

知识异质性有助于团队更好地应对变化和挑战。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团队需要能够快速适应和回应变化。

拥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团队成员可以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帮助团队更好地应对变化和挑战。

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来自不同背景的团队成员可以提供不同的市场分析和产品方向,帮助团队及时调整策略。

知识异质性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知识异质性可能会导致沟通障碍。

不同背景的团队成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行业术语和思维模式,这可能会导致沟通不畅和理解上的困难。

知识异质性可能引发冲突。

不同背景的团队成员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工作方式,这可能会导致团队内部的冲突和摩擦。

如何管理知识异质性,平衡其中的利弊,是研发团队绩效的关键。

最大化知识异质性的优势为了最大化知识异质性的优势,企业和研发团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管理和发挥知识异质性的作用。

建立开放包容的团队文化。

团队文化的建立对于发挥知识异质性的优势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型团队的创造力不仅受到团队知识异质性和成员创造力的影响 , 同时还取决于团队成员之间
的认知互动过程。通过 391 份知识型团队的领导与成员的配对问卷调查 , 从互动认知的视角 , 采用多层线性 模型分析了认知冲突和任务知识协调对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及其成员创造力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 认知冲突在知识异质性和团队及其成员创造力之间有着显著的中介作用 ; 任务知识协调则调节了知识异质 性对团队及其成员创造力的影响。 当任务知识协调水平高时 , 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及其成员的创造力之间的关 系均正向显著 ; 当任务知识协调水平低时 , 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之间呈倒 U 型关系 , 但与个体成员创造 力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关键词 分类号 知识异质性 ; 团队创造力 ; 认知冲突 ; 任务知识协调 B849; C93
2
2.1
理论与假设
团队创造力与成员创造力 对于现代组织而言 , 团队创造和共享知识的能 力是组织创新的基石。在组织研究中 , 创造被视为 创新的创意产生阶段 , 因为创新既包括产生创意 , 又包括应用或实践创意 (周京 , 莎莉 , 2010)。团队由 个人所组成 , 团队创造力必然受到其所构成的个体 成员的创造力的影响。因而 , 以往对团队创造力的 研究通常关注两个层次:个体层次和团队层次 (Pirola-Merlo & Mann, 2004)。其中 , 个体层次的创 造力指的是个体成员产生原创的、新颖的、对组织 有着潜在价值的思想的能力 , 关注于团队成员对问 题的认知及观念的形成 (Amabile, 1996)。团队层次 的创造力则被定义为 , 一起工作的团队成员共同形 成有关产品、服务、流程或程序的新颖有用的想法 的能力 (Farh, Lee, & Farh, 2010)。团队创造力可以 (1)个体成员的认知特征和创造 通过两种途径获得:
心理学报 2015, Vol. 47, No.4, 533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5.00533
知识异质性对知识型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基于互动认知的视角*
吕 洁1 张 钢2
(1 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 , 上海 201400) (2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 杭州 310058)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 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使团队成员能更充分地加工任务信息 , 有利于团队 形成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Ancona & Caldwell, 1992)。然而 , “知识异质性如何作用于团队创造力 ” 以及 “ 哪些条件可能提高或减弱知识异质性对团队 事实上 , 知识异 创造力的影响 ”等问题却仍未可知。 质性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作用关系比人们想象的 更为复杂。例如 , Jackson, Joshi 和 Erhardt(2003)就 曾指出 , 团队成员在教育专业方面的异质性可以给 团队带来创造潜力 , 但这种潜力会促进还是阻碍 , 还须要取决于情境。 Mannix 和 Neale (2005)也指出 , 以往关于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之间关系的研 究 , 较少论及一些关键的团队过程的影响。如果对 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过程 , 以及从知识异质性到团 队创造力之间的因果路径缺乏清晰的理解 ; 那么 , 人们将难以准确评估知识异质性的作用 , 也无法有 效实现这些认知资源的实践价值。 虽然激发创造力的认知过程在个体水平和团 队水平上相似 , 但是团队创造有其特殊性 , 因为成 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任务协调等互动过程会影响团
导致产品生命周期持续缩短 , 新产品、新技术或新 思想时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发展状态 , 创新能力成 为决定现代组织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 (Ford, 1995)。 组织的创新能力以创造力为前提 , 没有基于个体和 团队层面的创造力而产生的新思想、新知识 , 就不 可能有组织层面的创新成果。为了整合多个学科领 域的异质性知识和技能 , 以期获得创造性的问题解 决方案 , 推动创新实践 , 许多组织开始建立知识型 团 队 或 知 识 工 作 者 团 队 (Tjosvold, Tang, & West, 2004) 。作为知识型团队的关键特征 , 知识异质性 (Knowledge Heterogeneity) 是激发个体和团队创造 力的重要源泉 , 在知识型团队中它如何影响团队及 其成员的创造力 , 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Nijstad 和 Paulus (2003)研究发现 , 异质性是影 响团队创造力最重要的变量之一。尤其地 , 知识异 质性可以为团队带来更加广泛的任务知识和技能 ,
收稿日期 : 2014-03-0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14BGL069)。 通讯作者 : 吕洁 , E-mail: lvji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33
534




47 卷
队的创造结果 (Mannix & Neale, 2005)。 近来 , Cooke, Gorman, Myers 和 Duran (2012)提出了团队互动认 知的新观点 , 关注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 成认知加工的现象。它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共享认知 视角 ( 即关注独立于一般环境约束的个体 ), 而主张 将个体及其环境视为一个认知系统。由于团队认知 发生于颅外 , 表现为外显的沟通方式 , 互动认知视 角更加强调了外在的团队互动行为。在团队创造的 异质性知识环境中 , 知识沟通和协调是反映团队成 员之间认知互动的主要事件。一方面 , 在团队成员 的知识沟通过程中 , 源自任务判断差异的认知冲突 (cognitive conflict)不可避免 (Jehn, 1995)。在很多情 况下, 认知冲突能触发更多的信息交流, 增加人们看 问题的视角 , 有助于团队创造力的提升 (Hülsheger, Anderson, & Salgado, 2004)。另一方面, 为了有效关 联彼此的认知资源和工作任务 , 团队成员还必须发 展有关知识分工与成员关系的任务心智表征。任务 知识协调(Task Knowledge Coordination)反映了团队 配置与运用异质性知识的关键能力(Kanawattanachai & Yoo, 2007), 也可能影响团队的创造结果。 因此 , 本文从互动认知视角出发 , 聚焦于认知 冲突与任务知识协调这两个重要的团队过程变量 ; 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的分析方法 , 在个体水平和团 队水平上比较分析认知互动过程对知识异质性与 团队创造力之间关系的影响 , 以拓展以往的研究结 果, 为现代组织中知识型团队的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 知识型团队的设立是为了实现个体所不可能 单独完成的任务。在应对各种复杂、模糊的问题时 , 知识型团队可以整合多个不同领域的异质性知识 或专长。 根据 Rodan 和 Galunic (2004)的定义 , 知识 异质性涉及团队成员在团队中可获得的知识、技能 和专长的多样性。研究表明 , 知识异质性的价值在 于增加了一个团队可获得的知识、 技能和观点(Pelled, Eisenhardt, & Xin, 1999), 而这些正是团队工作中 发展创造力的重要资源。 目前 , 大多数研究已将发散性思维过程作为与 创造力有关的主导认知。在知识型团队中 , 个体成 员的创造涉及发散性思考的能力 , 即从不同的视角 观察事物 , 打破自身的思维障碍和局限 , 将以往无 关的流程、产品或材料结合成新的更有价值的事物 (Amabile, 1996)。团队成员的知识异质性可以为他 们提供更多的想法、知识和观点 , 激发他们思考和 结合所接触的不同观点和看法 , 进而促成新颖的想 因而 , 知识异质性 法 (Perry-Smith & Shalley, 2003)。 有助于提高团队成员的个体创造力。 此外 , 知识异质性也可能影响团队的创造绩效 (Ancona & Caldwell, 1992)。相关研究表明 , 团队的 知识创造和观点形成依赖于团队中与任务相关的 不同观点和视角 (Jehn, Northcraft, & Neale, 1999)。 知识异质性可以为团队问题的解决增加多样化的 视角 , 创造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的机会 , 为团队带来 更多的创造性结果。 基于此 , 本文假设: 假设 2a: 知识异质性和团队成员的创造力正相关。
2.2
4期

洁 等: 知识异质性对知识型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基于互动认知的视角
535
假设 2b:知识异质性和团队创造力正相关。
近年来 , 很多有关组织学习和创新的研究也强 调了异质性知识之间的创造性摩擦在促进创新与 学习方面的积极作用 (Matsuo, 2006)。为此 , 由于知 识异质性的影响 , 团队成员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容易 发生认知冲突 ; 而这些认知冲突能够通过鼓励团队 成员重新评估现有知识和挑战他人观点 , 促进他们 形成创造性的想法以及提升团队创造力。因而本研 究假设: 假设 3a: 知识异质性对认知冲突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 3b: 认知冲突在知识异质性和团队成员创 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 3c: 认知冲突在知识异质性和团队创造力 之间起中介作用。 (2) 任务知识协调的调节作用 除了导致认知冲突之外 , 团队成员的异质性知 识或专长的分布性通常会使团队面临知识协调的 挑战 (Kanawattanachai & Yoo, 2007)。知识型团队所 需的任务知识分布于多个学科领域 , 团队成员需要 互动并协调他们的异质性知识 , 分享和发展创造性 的想法 , 以整合成员独立发展的不同的任务要素 (Pirola-Merlo & Mann, 2004)。由于每项团队决策都 体现为差异化的技能、知识和看法的独特结合 , 决 策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的知识协调过程。 根据 Kanawattanachai 和 Yoo (2007)的定义 , 任务知 识协调指的是团队发展关于 “ 任务如何分工以及如 何关联子任务和成员之间的关系 ” 的共同心智表征 的能力。 任务知识协调是团队交互记忆系统 (Transactive 在 Memory System)的一个重要方面 (Wegner, 1987)。 具有成熟的交互记忆系统的团队中 , 每个成员清晰 了解彼此的独特知识或专长 , 发展对他人知识的元 认知 , 并能在执行集体任务时主动利用这些元认知 , 发挥知识异质性的作用。为了阐述任务知识协调的 观点 , Brandon 和 Hollingshead (2004)认为 , 团队成 员不仅需要关注 “ 谁知道什么 ”, 还需要发展 “ 任务 如何分解 ” 以及 “ 为了有效执行复杂任务谁做什么 ” 等一系列任务表征。因此 , 尽管 Cramton (2001)已 指出互知性 (mutual knowledge) 是理解团队绩效和 发展的关键问题 , 然而 , 理解任务知识如何协调以 及这种协调如何影响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之 间的关系等问题也同样重要。 Sung 和 Choi (2012)的研究结果表明 , 团队知 识的利用效率与团队创造力正相关 , 因为对团队知 识的有效利用能够提高其成员对任务问题的理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