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2019年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技巧-材料作文要如何写

在生活中应该有很多这样的经历和感受,用心写出,一定就是华丽的篇章。
要求:①根据材料,自拟标题。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要有真情实感。④不要出现与你相关的校名、人名、地名等。
先说内容,由于命题材料的首段文字已经指出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生活范围,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就是作文的选择内容,选取其中任何一种生活内容均可。
再说选材,选材应根据所确定的某种生活内容,以及主题表现的需要,来选取那些具体的生活经历、深刻的思想感受。当然,选材还要受文体的制约。譬如写记叙文,当然选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内心深处的感受,因为是亲身经历,才能写得具体、生动,文章也才会有真情实感。如果写议论文,那么,最重要的是要选取古今中外的典型、鲜活的事例和名人名言为论据。这不仅能够有力地突出论点,还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说理的生动性。但应记住,不论是理论论据还是事实论据,都要保证真实、确凿,切不可杜撰、捏造。
【写作指导】从提示语和导引性文字综合分析,可知作文的主趣和范围应是“宽容”。
古人言:“意在笔先。”说明了立意的重要,也说明立意应在动笔写作前完成。立意应结合拟题。拟订文题时既要考虑到对题目涉及的生活范围是否熟悉,又要顾及所拟的题目固有的内在意蕴。
至于写什么内容,选用什么材料,应根据文章的立意来确定。
注意语体:相同的材料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时,一定要根据所写的文体运用得体的语言加以表达,力求明晰畅达,自然得体。
2.运用材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
读懂材料,确定切题点;
(2)明确要求,按要求行文;
中学生怎么去写好材料作文

中学生怎么去写好材料作文简介材料作文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作文形式,要求根据给定的材料进行阐述和写作。
本文将介绍如何写好材料作文,包括准备工作、写作步骤和写作技巧等方面。
准备工作在写作材料作文之前,中学生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能够较好地完成作文任务。
1.仔细阅读材料:在写作材料作文之前,首先要仔细认真地阅读给定的材料。
理解材料的主题、背景和观点等内容,对于理解材料和写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材料作文往往与社会科学有关,因此中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
这包括对社会热点问题、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了解,以便能够运用到作文中。
3.词汇和语言表达的积累:写好材料作文需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中学生可以通过多读多写,积累词汇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背诵一些优秀的范文,学习优秀的表达方式。
写作步骤中学生在写作材料作文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写作步骤,以确保作文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合理。
1.分析材料:在开始写作之前,需要对给定的材料进行分析。
看清材料的立场、观点和论证方式等,并思考如何处理这些材料。
2.思路选择: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写作思路。
可以选择支持、反驳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
选择思路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内容和要求。
3.梳理结构:在确定思路后,需要梳理作文的结构。
作文要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逻辑清晰。
可以采用总分总、因果关系等结构,使作文层次分明。
4.转化材料: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将给定的材料转化为自己的表达。
这不仅包括转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式,还要加入一定的个人观点和分析。
5.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中学生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避免使用简单、重复或错误的表达方式,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艺术性和表达力。
写作技巧除了以上的准备工作和写作步骤外,中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以提升材料作文的水平和质量。
1.逻辑思维:材料作文往往需要进行分析和论证,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考材料作文指导

中考材料作文指导中考材料作文指导1一:如何写材料作文呢?1、审题:材料作文审题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弄清题意,二是要明确要求,可采用下列步骤:(1)读懂材料:针对不同类型材料的不同意蕴,找出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抓住材料的中心。
(2)看清要求:材料作文的耍求是考生作文应遵循的法则,如果对相关要求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就会给审题和作文带来影响。
要同读材料一样,逐字逐条细细品味,把握其精神实质并据此作文。
(3)选好角度:一要选择自己最易写的、最好把握的、有话可说的、有事可写的、有情可抒的角度人手。
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
二要注意求异创新,因为大家写的都是同一材料,如何避免“落俗”,就要靠求异创新,写别人没写出来的旨趣,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4)精心布局:材料相同、所拟的题目也大体相似,要“新”就得靠“新”的思路,“新”的结构,根据所定的文体,来安排作文的结构。
(5)注意语体:相同的材料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
在表达时,一定要根据所写的文体运用得体的语言加以表达,力求明晰畅达,自然得体。
2、运用材料写作(1)利用材料,引出观点,阐明观点。
读懂材料,看清要求是审题不可缺少的两大环节。
读懂材料后,注意提炼观点,选好角度,恰当联系实际。
选角度,一是宁小勿大,避免空谈。
二是要新,能吸引人。
三是针对性强,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联系实际,包括联系自己的实际和社会实际。
(2)围绕材料,叙写相似经历。
无论是感人至深的故事,还是发人深省的事例,里面总有一点能触动我们的情思,撞开我们的情感的闸门;写作时可围绕这一点叙写相似经历,写出自己对观点的体会和事件中所表现的情感。
例如:如北京海淀区中考作文:也许沈从文《端午日》中那赛龙舟的场面曾让你激动过,也许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中那乡土气息浓郁的年俗曾令你向往过。
是啊,我们有那么多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近年来,像圣诞节、愚人节、母亲节这些西方的节日,也开始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闪亮登场”,而且受到了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
如何写好材料作文有什么写作技巧

如何写好材料作文有什么写作技巧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
下面整理了一些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1材料作文写作技巧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2如何提高语文作文水平写好作文并不是容易的事,这需要长期多方面的努力。
平时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对课文内容及表达技巧要深刻理解。
课外要加强阅读,大量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从中汲取营养和写作的技巧。
此外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物,从自然、阅读、日常生活中多积累语文因子,从国事中积累新鲜素材。
高中生要想写好作文,日常一定要注重积累作文素材,不同类型的作文需要不同的素材,所以,考生们对于各方面的素材都要多积累一些,只有素材足够多了,这样写作才能得心应手。
如何写好中考材料作文

如何写好中考材料作文篇一:如何写好中考材料作文中考材料作文是中考英语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有很大的考察。
下面是几个写好中考材料作文的技巧:1. 认真审题:在写作前,认真阅读题目并理解问题的要求,不要漏题或误解题意。
特别留意需提供的资料和要求的写作形式,以便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
2. 明确文体和结构:中考材料作文通常要求准确运用不同的文体和结构。
在写作之前,确定要使用的文体和结构,比如应用文、记叙文、议论文等。
并且注意文体和结构之间的转换和衔接,使文章结构紧凑、有条理。
3. 运用素材:中考材料作文提供了一定的素材,要善于发掘、整合并运用这些素材。
在写作时,可以适当引用资料中的具体内容,用恰当的方式展示自己对素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语言表达准确:语言表达是中考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注意使用准确的语法结构、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句子要结构清晰、排列有序,尽量避免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同时,要注重语言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5. 注意篇幅和时间控制:中考材料作文一般要求在规定的字数范围内完成,所以要控制好篇幅,避免篇幅过长或过短。
同时,要合理分配写作时间,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不要因为时间不足而造成作文质量的下降。
总之,写好中考材料作文需要综合考虑题目要求、文体结构、素材运用、语言表达和篇幅时间控制等多个因素。
只有全面把握这些技巧,才能在中考作文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篇二:如何写好中考材料作文中考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运用所给的素材,写出一篇流畅、连贯、语法准确的作文。
下面是几个写好中考材料作文的技巧:1. 理解题目要求:在写作前,仔细阅读题目并确保理解其要求。
特别留意需提供的资料和要求的文体和结构,以便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运用这些信息。
2. 发掘素材:中考材料作文提供了必要的素材,考生要善于发掘、整合并运用这些信息。
可以根据素材提供的信息展开写作,但同时不要局限于素材本身,要有一定的想象和创造力。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材料作文是一种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作文形式。
它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为记叙性材料、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好材料作文呢?首先,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
例如,在给出的材料中,命题者想让考生否定做主人”和做奴隶”的做法,而赞同做命运朋友”这种态度。
进一步联想生发,我们可以理解为做命运的奴隶”会被人们所舍弃,而像XXX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或像XXX那样肠一日而九回”忽忽而不知所往”,固然精神可嘉,但生活得太过沉重。
而把命运当作朋友,坦然乐观地面对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往往会生活得既积极又满足。
其次,要把握材料寓义,从中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
审题立意是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
很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视出来的中心,往往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
因此,写好材料作文需要考生仔细分析材料,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命题者的意图,从材料中寻找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材料作文。
This material suggests that when you encounter setbacks。
you should not give up XXX change yourself in time。
opportunities will come to you sooner or later。
The central theme of this material is "beans"。
XXX。
初中材料题作文 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技巧

初中材料题作文初中材料作文写作技巧引言初中阶段的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尤其是在应对材料题作文时,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初中材料题作文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理解材料题在开始写作之前,首先要理解和消化所给的材料。
通常,材料题作文会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数据、图表等,学生需要认真阅读、理解和分析这些内容,从中获取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提取关键信息当阅读材料时,首先要提取出其中的关键信息。
这些关键信息可能包括背景信息、主题、观点和论据等。
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组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理解材料的观点和论据在理解材料时,重要的是要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所提供的论据。
这些观点和论据将成为文章论述的基础。
学生可以根据这些观点和论据来构建自己的观点,并在作文中加以展开。
构思大纲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接下来要进行构思。
构思是整个作文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帮助学生组织思路、确定论述框架和选择合适的论据。
思路清晰在构思时,要保持思路清晰。
可以先列出论点、论据和例子,然后进行逻辑排列,确保主题明确、观点有力。
合理组织结构在构思大纲时,要合理组织文章的结构。
通常可以采用问题-解决方案、原因-结果等结构来组织作文。
根据材料的特点和自己的观点选择合适的结构方式。
选材运用在选材运用阶段,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构思大纲,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深入展开写作时,可以从材料中选取关键信息,深入展开,进行详细论述。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释材料,使文章更加丰富和有力。
多样化论据选择多样化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可以从材料中寻找数据、例子、引用等来增强自己的论证力度。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写作时,学生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法。
增加词汇量要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首先需要增加词汇量。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背诵、记忆词汇卡片等方式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2021如何写好2021中考语文材料作文

2021如何写好2021中考语文材料作文2021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是考试中的一大重点,写好此类作文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技巧。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如何在2021年中考中写好语文材料作文的建议。
一、准确理解题意,把握材料2021年中考语文材料作文通常给出2-3段文章段落,并针对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发挥,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要想写好此类作文,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题目,把握材料中的信息和关键词,明确自己的写作方向。
二、灵活运用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把握好材料的基础上,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发挥,写出与材料相关的内容。
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观察或想象,加深材料内容的延伸和丰富,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三、做好文章结构,突出重点文章结构是展示文章逻辑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重文章的结构和组织,让文章有条理、清晰易懂。
同时也要注意把握重点,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得更加准确、深刻和生动。
四、注意语言表达规范与准确性语言表达在中考作文中同样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要求学生在表达中做到规范、准确,文句通顺,语言生动,有情感、有力量。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用词准确、精练,用好修辞,让自己的语言有感染力。
五、实践出真知最后,要强调“实践出真知”,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写多练,多做试题,积累经验。
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作文和语言表达方式,积累一些写作经验和技巧,让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要想在2021年中考中写好语文材料作文,需要认真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材料,做好文章结构,注意语言表达规范与准确性,实践出真知。
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努力和实践,才能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什么是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一、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因此,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
如以下材料: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做命运的奴隶。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
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
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
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材料虽然提出了对待命运的三种态度,但抓住材料中的“狂妄”“谦卑”两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命题者意在让你否定“做主人”和“做奴隶”的做法,而赞同“做命运朋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想生发就会得出以下理解:“做命运的奴隶”,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在失败、厄运面前一蹶不振,当然为人们所舍弃。
而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像司马迁那样“肠一日而九回”“忽忽而不知所往”,固然精神可嘉,但毕竟生活得太过沉重。
而把命运当作朋友,坦然乐观的面对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往往会生活得既积极又满足。
就像坚定乐观的霍金,面对不幸命运,带着感恩的心态坦然地接受一切,积极乐观的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把握材料寓义
当前中考材料作文要求从材料中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
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
因此,审题立意成为写作的首要问题。
而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很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视出来的中心。
往往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
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紧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
才有那万顷碧波。
//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
有了我。
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
才五彩斑斓。
要求:①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则材料往往是多义的,你要注意最符合命题意图、最能体现材料指向的意义。
上例所给材料是一首诗,理解诗的主旨才能确立写作的主题。
这首诗的主旨体现在最后两句:“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根据材料中的这个关键句,可以提取出“生活需要合作”、“和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就是胜利”、“集体就是力量”等写作话题。
三、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
寓义性材料的题旨和意图是隐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层地理解分析它的寓义,才能正确地把握题旨和意图。
如以下材料:
一群刺猬冬眠,天气寒冷,他们相互之间挨得很紧,结果相互之间刺伤了对方;他们相互之间离得远了,就感觉不到温暖。
最后他们选择了一个不远不近的恰当距离,相互之间既不刺伤对方,又能互相得到温暖。
这则材料主要意思是刺猬之间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但仅仅看到这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该进一步找到所对应的现实生活:父母与子女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个人与金钱、权势之间也应当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这样与现实生活一比较、对应,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依据和基础。
四、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
如下面一则材料: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
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
当做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
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自己,机会迟早会眷顾你的。
材料的中心是“豆子”。
并不是“犹太人”。
而有些考生则认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这个角度人手。
作文严重脱离材料主旨。
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
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保证。
五、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对“材料”必须先展开“发散思维”,思维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
如下面一则材料: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
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伤。
妈妈又急又疼,可晶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痛的就是左边!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
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五岁的晶晶摔疼了左手,却从此获得了分辨左右的本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为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宽广空间。
考生既可沿着题目中的提示打开思路,选择立意,比如:立意一:痛苦中包含着收获。
立意二:事物总是辩证的,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立意三: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
立意四: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还可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历等的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思路,比如:立意五:亲身体验的事,留下的印象最深,给自己的帮助也最大。
立意六:有时不幸也是福。
立意七:苦难往往带来甜果。
六、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
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培训搜px.wangxiao.so培训网提示您: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七、读清要求,规范写作。
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
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研读,这样才会写出符合要求,主旨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