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洞的制备

合集下载

离体下颌第一双尖牙II类洞,V类洞制备

离体下颌第一双尖牙II类洞,V类洞制备
速手机扩展时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层层加深, 间断切割,以水冷却。 ▪ 4。避免切割过多牙体组织。
操作步骤
▪ 1.扩大洞口。 ▪ 2.去腐。 ▪ 3.外形制备。 ▪ 4.抗力形制备。 ▪ 5.固位形制备。 ▪ 6.窝洞清理修整。
下颌第一前磨牙解剖要点
远中
远中邻面
前磨牙中体积最小,颊舌尖高度差别最大。 颊面:颊面向舌面倾斜显著,颊尖高锐,偏向近中,颊 轴嵴在颈1/3明显增大,外形高点亦位于颈1/3。 邻面:近远中接触点靠合缘偏颊侧。
▪ 合面:卵圆形,颊尖很大舌尖很小,牙尖偏近中,颊尖舌 尖之间有横嵴相连,将合面分为较小的近中窝及较大的远 中窝充填体 的作用,防止充填体受水平 分力作用向邻方移位。
▪ 鸠尾固位:一种机械榫固位,多用于双面洞。如后
牙邻合面洞在合面作鸠尾,前牙邻面洞在舌面作鸠尾。 外形似斑鸠的尾部,由鸠尾峡和膨大的尾部组成,借 助于峡部的扣锁作用防止充填体从与洞底呈水平方向 的脱位。
▪ 侧壁。 ▪ 倒凹。 ▪ 鸠尾。 ▪ 梯形。
固位形
II类洞的特点
▪ 先预备邻面洞,再根 据邻面洞的大小预备 合面洞。
▪ 邻面洞组成。
邻面洞深应为1~1.5mm; 颊、舌和龈壁的釉质壁部分应顺釉柱方向,略向外敞开(注意与短斜
面的区别) 在颊、舌和(或)龈壁与轴壁相交的线角处作固位沟。防止邻面部分在水
▪ 舌面:舌面短小,仅及颊面的二分之一。
近中
舌面
II类洞概念
▪ 为后牙邻面龋损所制备成的窝洞。
▪ 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邻面洞、邻舌洞、邻颊洞、邻 合洞、邻合邻洞。
V类洞概念
▪ 所有牙齿颊(舌) 面颈1/3龋损所制 备窝洞。
抗力形
▪ 洞深。 ▪ 盒状洞形。 ▪ 阶梯。 ▪ 外形线圆缓。 ▪ 去除薄壁弱尖。 ▪ 去除无机釉。

二类洞的制备方法及标准

二类洞的制备方法及标准

二类洞的制备方法及标准
二类洞制备方法:牙合面洞应具有链接和固定邻面充填体的作用,除按一般牙合面洞的设计原则外,应预备鸠尾固位形,防止充填体受水平分力作用向邻方移位。

二类洞制备要点:邻面洞部分:颊、舌壁应越过接触区,达自洁区。

牙合面洞部分:①鸠尾外形呈圆缓曲线。

②底平、壁直、线角清晰。

补充说明二类洞制备要点:二类洞由邻面洞和牙合面洞两部分组成。

邻面洞部分:1、颊、舌壁微向牙合方聚合,形成龈方大于牙合方的梯形。

2、颊、舌壁的釉质壁应顺釉柱方向,略向外敞开,以防止形成无基釉。

3、龈壁平或微向根方倾斜,无悬空釉柱,龈壁于轴壁近垂直。

4、轴壁与所在牙面弧度相一致,邻面洞深应为1~1.5mm,如超过2mm,应垫底。

5、在颊、舌和龈壁于轴壁相交的线角处做固位沟,防止邻面部分在水平分力作用下向邻方移位。

6、颊龈、舌龈线角要清晰,但洞缘处应圆缓,以增强抗力和固位。

牙合面洞部分:1、深度恰当且均匀一致。

2、鸠尾峡位于颊、舌二尖之间的髓壁上方,其宽度位颊舌二间距的1/4~1/3。

太窄充填物易折断,太宽固位不良。

3、鸠尾形应该顺牙合面裂沟扩展,避让牙尖和
边缘嵴,上颌磨牙尽量勿破坏斜嵴。

4、轴壁于髓壁相交形成阶梯,梯的轴髓线角应圆顿,为了增加邻面与牙合面连接部的抗力,可将轴壁向髓壁倾斜,使轴髓线角线角处的充填体厚度增加。

仿头模上下颌双尖牙Ⅱ、Ⅴ类洞的制备

仿头模上下颌双尖牙Ⅱ、Ⅴ类洞的制备
仿头模上下颌双尖牙Ⅱ、Ⅴ 类洞的制备
牙体牙髓教研室
目的和要求
l 通过在仿头模离体牙上预备洞形,掌 握Ⅱ、Ⅴ类窝洞制备的原则及方法 l 掌握窝洞设计修改要点 l 进一步掌握口腔医师操作的体位、术 式、支点及器械的使用
下颌第一双尖牙解剖特点
l 体积小、颈部明显缩 小 l 颊尖特大,舌尖特小 l 颊尖偏向舌侧 l 两尖均偏近中 l 外l 洞形为肾形。 l 位于牙齿颊面或舌面的龈 三分之一处。 l 切壁止于牙面颈1/3与中 1/3交界处,龈壁近龈缘。 l 近远中壁止于轴面角处。
l 洞底为一弧形平面,其 弧度与牙齿颊面或舌面弧 度一致。 l 洞壁与洞底垂直,线角 清楚,近远中侧壁向洞口 微张。 l 洞底应达釉牙本质界下 0.5mm,洞深约1.5mm。
制备邻面洞形
制备牙合面洞形
l 洞深1.5-2mm l 牙合面鸠尾越过横嵴到达远 中窝,狭部位于颊舌尖之间 l 髓壁应与牙合面外形平行, 为一颊高舌低的斜面 l 侧壁与髓壁垂直
制备过程
l 在近中边缘嵴内侧垂直于牙面 下钻,高速裂钻磨除牙釉质,低 速裂钻磨除牙本质及倒锥钻,修 整洞壁 l 形成合面洞形,大小与邻面相 匹配,鸠尾膨大部位于较大的 远中窝,鸠尾狭部位于颊舌尖 之间,盒状洞形
下颌第一双尖牙解剖特点
l 牙合面呈卵圆形 l 颊尖三角嵴与舌尖三 角嵴相连形成横嵴 l 近中窝小远中窝大
下颌第一双尖牙近中邻牙合 面洞的制备
下颌4近中邻牙合洞制备
体积小,颈部缩窄明显,故制备 邻牙合洞较难,且与上颌第一磨 牙邻牙合洞的制备有所不同
制备邻面洞形
l 颊、舌壁略向合方聚合,形成 龈方大于合方的梯形 l 龈壁应平直,侧壁向洞口微张 l 轴壁的外形应与邻面的外形一 致,龈壁与轴壁的交角小于90度 l 洞深1-1.5mm l 颊舌侧壁扩展至接触区外,到 达自洁区,龈缘与邻牙之间至少 0.5mm

二类洞制备要点与方法

二类洞制备要点与方法

二类洞制备要点与方法一、二类洞的定义二类洞主要是钻洞和挖洞,是按照一定的工艺方法,采用凿岩、爆破等方式,从供地层开采出的一块洞室或其他类似结构的建筑物构成的工程建筑物。

就其构造和大小而言,可以分为洞腔、穴道和洞口三类。

二类洞的分类根据建设的用途而不同,分为工程洞、科考洞、调查洞、用火洞、洞室、井室、矿山洞及洞穴洞室(其中井室指煤矿等固定安全用火和通风排尘用洞)。

1、前期准备工作。

在启动工程前,必须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必须进行地层研究和调查,包括整体地质情况、地层岩性、岩层尺寸、夹层、活动性断层,尤其要重视洞腔及周围地层的活动性断层情况,为岩土力学计算作准备。

其次,根据项目可行性分析结果,确定洞室的位置、形状及尺寸、施工方法,论述了洞室的应用作用,拟定采取的工程计划。

2、洞腔凿建。

根据地质研究结果,决定采用不同的凿建方法,选择正确的工具、技术和材料。

凿建施工时,有时须配合使用井架保护施工现场,防止穴体向陡斜岩层方向贯穿倾覆。

3、防护工程施工。

大型洞腔的防护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工程,需要注重各项施工前的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

防护工程建设包括洞前支护工程、洞体竖向支护工程、洞体横向支护工程、围岩弹胶工程等。

4. 洞口作业.在洞室建设结束后,要进行洞口清理和处理作业:关闭洞口、防窥工作、供地修整和减压,使其与周围地貌保持一致,以免影响外界环境。

总之,二类洞的制备要点主要是前期准备工作、洞腔凿建、防护工程施工及洞口作业等,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建筑物,必须结合地质调查情况,采取合理措施,确保洞室长期有效使用。

二类洞的制备PPT15页

二类洞的制备PPT15页
二类洞的制备
服从真理,就能征服一切事物
Ⅱ类洞的制备
林牧
实习用品
❖ 蜡形、离体牙模型、快手机、裂钻、倒 锥钻、铅笔
方法和步骤
Ⅱ类洞的制备:
一、邻面洞 1.设计洞型:
【外形】龈方大于牙合方的梯形盒状洞形
2.邻面制备 ❖ (1)在牙合面边缘中份内侧进钻(建议使用裂钻),
保持车针方向与邻面外形一致,向龈方钻入到龈缘 以上,保持深度(0.8-1.0;1.0mm-1.5mm)向颊 舌向扩展,使轴壁与邻面外形一致;颊舌侧壁与釉 柱方向一致(略向外展),达到自洁区(即接触点 以外)
谢谢!
❖ (2)同时,颊舌侧壁应向牙合方聚合,龈壁平直或 略向外展,龈壁洞深0.8-1.0或1.0mm-1.5mm ,与 牙龈缘平齐或在牙龈缘牙合方,龈轴线角约90度。
❖(3)可以在颊舌或龈壁相交线角处做固位沟,防止 (水平)脱位
❖(4)轴髓线角应该圆钝,且轴壁略向髓壁倾斜。这 样可使轴髓线角处的充填体厚度增加,从而增加邻面 与牙合面连接部的抗力。
❖3.修整洞型
二、牙合面洞的制备 ❖ 1.设计洞型: ❖ 【外形】鸠尾 ❖ 2.牙合面制备 ❖ (1)从邻面釉牙本质界下约0.5mm(1.5-2.0或2.0-
2.5mm)先向中央窝拉条沟,然后从中央窝处向颊舌向扩 展,形成鸠尾。(鸠尾膨大部分应在中央窝,包括中央窝)
❖ (2)鸠尾峡位于颊舌两尖之间,其宽度为 a邻面牙合方宽度的1/3-1/2 b 磨牙颊舌径1/4-1/3 c 双尖牙颊舌尖宽度的1/3-1/2
❖ 鸠尾峡位于轴髓线角的中线侧,牙合面洞底的牙合方
❖ (3)牙合方鸠尾与邻面洞对应比例为1:1.
❖ 3. 修整洞型
Ⅱ类洞邻面和牙合面各有哪些固位形和抗力形?

二类洞制备改进法的临床评价(附41例报告)

二类洞制备改进法的临床评价(附41例报告)

邻 面 龋不 易发 现 , 到 患 者 有 自觉 症 状 时 往往 等
虽 然最 大 限度地保 留健 康 的 牙体 组 织 , 留 了统的开髓制洞方法 ,
不利 于承 担 咬合 力 , 很 多 患 牙 最 终 引 起 牙 纵 折 。 有
的邻面接触点和边缘嵴 , 可以提高患牙抗折力 , 但是
保 留的隧道 上方 的釉 质 大 多 是 无基 釉 , 承担 咬合 力 仍然有 所局 限 。
改进的二类洞制备方法可有效 预防后牙纵折 , 特别 是对近远 中向的纵折有着重要 的意义 。本研究对我 院 2 0 年 1 月 4 例患牙进行改进后 的开髓备 06 —6 1
洞 , 常规牙 髓治 疗 , 进行 为期 1年 的 随访 , 再 并 目的 是 探讨 二类 洞制备 改进 法 的 可 行 性 , 评价 其 临床 并
效果 。
在本研究 中, 重新设计 了二类洞的洞形 , 还是遵 循了邻面洞梯形 固位, 面洞底平壁直的盒状洞形 殆 原则 , 这使牙齿承受咬合力的应力分布更分散 , 更合 理。保留髓壁的方法 , 更可以有效预防后牙纵折 , 特 别是近远中向的牙折线。另外还可以加强邻面洞的 固位 , 防止充填物远中或近中向脱位 。本研究中, 对 3 例患者的 4 颗患牙经治疗后随访 1 出现了 1 8 1 年,
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 。( ) 2 可有黯 面龋坏 。( ) 3 可
合并有 龈脓 包 , 或瘘道 , 引起龈 肿胀 。 或 12 操 作 方法 . () 1邻面 洞去尽 腐质 , 梯形 固位 , 龈
壁留出 1 mm宽 , 髓壁保留, 可保 留有穿髓孔 。( ) 2
邻 面 洞髓壁 应 比殆 面低 1mm( 1 图示邻 面洞 A,  ̄附
邻牙与患牙都出现了牙槽骨水平 吸收, 牙根有暴露 ,

31 各类洞制备

31 各类洞制备
16
三、III类洞预备
17
III类洞的制备
18
III类洞成型展示
19
四、IV类洞预备
20
为发生于前牙邻面并损及切角的龋损所制备的洞形
21
包括切牙、尖牙的邻唇腭(舌)面洞,目前含义延伸及牙外伤 引起切角缺损的洞
22
IV类洞的展示
23
五、V类洞预备
24
所有牙齿唇(颊)或舌面近龈1/3处的病损形成的窝洞
7
2. 邻面洞形逐渐向龈向加深,并向颊舌侧扩展至自洁区,注 意裂钻始终垂直于颌面,并始终位于左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组
织内,防止损伤邻牙
8
3. 邻面洞制备达到接触点以下与相邻牙至少有0.5mm宽的 间隙后,车针方向略改变,逐渐向颊舌侧扩展,形成颊舌壁 向颌方聚合,龈方大于颌方的梯形 4. 制备标准洞形时将龈壁制备至釉牙骨质界冠方约1mm处 临床可根据龋坏范围来确定龈坏范围来确定龈壁位置 5. 邻面龈壁制备宽度1-1.5mm
三十一、各类洞制备
1
一、I类洞预备
2
首先根据洞形状大小选取适宜的球钻,然后进行窝洞制备
3
用高速手机磨完大部分腐质之后,底部会有一些软化的龋坏, 换用低速慢弯手机球钻进一步去除腐质
4
I类洞成型展示
5
二、II类洞预备
61. 使用安装有高速Fra bibliotek钻的高速涡轮手机,采用点磨喷水的方 式,从左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邻面缘嵴的内侧钻入
9
10
1. 从邻面轴壁的釉牙本质界下0.2-0.5mm处开始制备颌面洞 2. 车针逐渐向颌面中央窝扩展,沿颌面窝沟扩展形成鸠尾膨 大部分 3. 颌面洞洞深应为1.5-2.0mm 4. 鸠尾峡部位于颊舌之间,宽度为磨牙颊舌尖距的四分之一 至三分之一5鸠尾峡应位于轴髓线角的偏中线侧

二类洞的制备方法和制备要求

二类洞的制备方法和制备要求

二类洞的制备方法和制备要求二类洞的制备是牙体修复的重要步骤,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用小裂钻从牙合面近远中点隙处进入,钻到釉牙本质界下~处,然后向近远中边缘嵴扩展,磨去边缘嵴。

2. 用小裂钻从牙合面近(远)中,钻针对准邻面牙本质界稍偏牙本质层往龈端钻磨,钻磨到牙颈线以上1mm处,使钻针与牙长轴平行,再向颊、舌方向钻磨扩展至自洁区。

3. 使颊、舌壁末端与龈壁成直角,轴髓壁与髓壁相交成直角,形成一个阶梯形,在相交之线角上作成斜面,磨牙龈壁的宽度在,双尖牙在1mm。

4. 用倒锥钻或裂钻,沿牙合面原有洞的深度,向牙合面沟钻磨形成鸠尾形。

5. 用裂钻除去无基釉,修整洞形,用倒锥钻在牙合面洞底做潜凹,完成Ⅱ类洞的制备。

制备二类洞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去除龋坏组织:龋坏组织含有很多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是使牙髓组织感染的来源和刺激物,它可引起牙体组织继续破坏,甚至引起牙髓疾病。

为了终止龋病过程,避免引起牙髓疾病;并且使修复体能够紧贴洞壁,防止继发龋的发生,一般说来必须去净龋坏组织。

2. 保护牙髓组织:备洞过程中所产生的热刺激和龋坏牙本质内的感染物均可导致对牙髓的不良刺激,应注意加以避免。

同时应熟悉牙体的解剖结构,避免意外穿髓。

3. 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保存健康牙体组织使剩余的牙体组织有足够强度,以承担咀嚼功能,对修复材料的固位来说也很重要。

要求对洞形作最小程度的扩展;窝洞的龈缘只扩展到健康牙体组织,应尽量位于牙龈缘的牙合方;尽量不作预防性扩展。

4. 为达到良好的抗力形,窝洞应制备成:底平、壁直、线角清楚;洞缘线圆滑连续;去除无基釉;有一定洞深,窝洞底一般在牙本质内~ mm。

5. 为达到良好固位形应制备成:底平、壁直以利产生侧壁固位;对于较浅窝洞,应制做倒凹;复面洞应制成鸠尾,鸠尾峡部宽度应为鸠尾的1/3~2/3。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完成实习报告。
实习用品
蜡形、离体牙模型、快手机、裂钻、倒 锥钻、铅笔
方法和步骤
Ⅱ类洞的制备:
一、邻面洞 1.设计洞型:
【外形】龈方大于牙合方的梯形盒状洞形
2.邻面制备 (1)在牙合面边缘中份内侧进钻(建议使用裂钻),
保持车针方向与邻面外形一致,向龈方钻入到龈缘 以上,保持深度(0.8-1.0;1.0mm-1.5mm)向颊 舌向扩展,使轴壁与邻面外形一致;颊舌侧壁与釉 柱方向一致(略向外展),达到自洁区(即接触点 以外)
(2)同时,颊舌侧壁应向牙合方聚合,龈壁平直或 略向外展,龈壁洞深0.8-1.0或1.0mm-1.5mm ,与 牙龈缘平齐或在牙龈缘牙合方,龈轴线角约90度。
(3)可以在颊舌或龈壁相交线角处做固位沟,防止 (水平)脱位
(4)轴髓线角应该圆钝,且轴壁略向髓壁倾斜。这 样可使轴髓线角处的充填体厚度增加,从而增加邻面 与牙合面连接部的抗力。
3.修整洞型
二、牙合面洞的制备 1.设计洞型: 【外形】鸠尾 2.牙合面制备 (1)从邻面釉牙本质界下约0.5mm(1.5-2.0或2.0-
2.5mm)先向中央窝拉条沟,然后从中央窝处向颊舌向扩 展,形成鸠尾。(鸠尾膨大部分应在中央窝,包括中央窝)
(2)鸠尾峡位于颊舌两尖之间,其宽度为 a邻面牙合方宽度的1/3-1/2 b 磨牙颊舌径1/4-1/3 c 双尖牙颊舌尖宽度的1/3-1/2
Ⅱ类洞的制备
林牧
目的和要求
掌握Ⅱ类洞的定义、结构、形态制备 原则
掌握窝洞设计修改的原则
根据G.V.Black分类
Ⅱ类洞:发生在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的窝
洞。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邻面洞,邻牙合面 洞,邻颊面洞,邻舌面洞和邻牙合邻洞。

龋坏
Ⅱ类洞
实习内容
1.雕刻出Ⅱ类洞的蜡形。
2.选择形态完整的后牙,在离体牙模型上预备 Ⅱ类洞模型。
鸠尾峡位于轴髓线角的中线侧,牙合面洞底的牙合方
(3)牙合方鸠尾与邻面洞对应比例为1:1.
3. 修整洞型
Ⅱ类洞邻面和牙告:包括目的、内容、器械、步骤以及 绘制Ⅱ类洞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