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基础设施1ppt课件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什么是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提供各种基本服务,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促进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设施。
它包括道路、桥梁、交通网络、供水系统、排水系统、能源供应系统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减少碳足迹、保护生态系统和提高社会福祉。
绿色基础设施的特点绿色基础设施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可持续性:绿色基础设施应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指导,不仅要满足当前需求,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和环境变化。
2.生态保护:绿色基础设施应保护和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提供更好的生态服务。
3.低碳排放:绿色基础设施应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4.多功能性:绿色基础设施应具备多种功能,不仅提供基本服务,还可以作为城市绿化、雨水收集、气候适应等方面的解决方案。
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绿色基础设施在不同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交通基础设施在交通领域,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可以包括:•建设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鼓励非机动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和交通拥堵。
•发展电动车充电网络,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采用绿色材料建设道路和桥梁,降低碳足迹。
水资源管理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可以包括:•建设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城市洪涝和水资源浪费。
•修复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和生态功能。
能源基础设施在能源领域,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可以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建设智能电网,增加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效率。
绿色基础设施的优势绿色基础设施具有多种优势,包括:1.经济效益:绿色基础设施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节约资源,并创造就业机会。
2.环境效益:绿色基础设施可以降低碳足迹、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3.社会效益: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提供更好的基本服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并提高社会的抵御力。
4.可持续性效益:绿色基础设施有助于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推动可持续发展。
采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海绵城市1PPT培训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绿色基础设施对生态海绵城市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 总结词:绿色基础设施在生态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提 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抗灾能力。
• 详细描述:绿色基础设施作为生态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绿色基础设施能够有 效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提高城市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其次,绿色基础设施能够调节城市气候、降低城 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此外,绿色基础设施还能够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最后,绿色基础设施能够提供丰富的生态服务功能,如休闲游憩、景观美化等,提升城市的整体 形象和生活品质。
2015年4月,财政部、住建 部、水利部联合开展全国第 二批25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城市竞争性选拔,最终确定 16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
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 ”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城市 雨水排放和防涝系统建设,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 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 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 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 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05
未来展望和总结
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持续推进绿色建筑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生未来城市建设中将更加注重绿 色建筑的发展,通过节能、减 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手段, 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技术 将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智能化 监测、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维 护等,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效 率和可持续性。
未来的城市规划将更加注重生 态化,通过生态修复、生态保 护和生态建设等手段,提高城 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 。
绿色施工PPT学习课件

3.1 绿色施工管理
组织管理
人员安全 与健康管
理
绿色施 工管理
规划管理
评价管理
实施管理
13
3.1.1 组织管理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 度与目标。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 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 员和监督人员。
14
3.1.2 规划管理
6
② 信息化施工
信息化(情报化)施工是一种依照动态参数(作业机 械与施工现场信息)实施定量、动态(实时)施工管理的 绿色施工方式,其运用硬件(传感器、电视摄像机、 GPS系统、遥控装置、微机等)和软件进行施工活动 的运行管理、机械管理以及劳务管理等,从而可以 优选出最适宜的匹配机种、机台数量并予以实时调 配,进而以最少的机种和机台数量优质高效的完成 工程任务,并最终实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标。
15
3.1.3 实施管理
① 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 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 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② 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 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③ 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 色施工意识。
16
✓ 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 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
20
➢ 噪音与振动控制
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 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 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 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2524-90)。 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 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绿色施工知识培训PPT课件

6 起重设施的布置应考虑风、雷电的影响。
7 在冬季、雨季、风季、炎热夏季施工中,应针对工程特点,尤其是对混凝土工程、土方 工程、深基础工程、水下工程和高空作业等,选择适合的季节性施工方法或有效措施。
5
圾堆积在建筑物内,贮存好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减少一些建筑材料,
6
如地毯、顶棚饰面等对污染物的吸收。
绿色施工原则
7、对于施工时仍在使用的建筑物而言
将有毒的工作安排在非工作时间进行,并与通风措施相结合,在 进行有毒工作时以及工作完成以后,用室外新鲜空气对现场通风。 将施工区域保持负压或升高使用区域的气压会有助于防止空气污染物污染使用区域。
绿色施工原则
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
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大量灰尘、噪音、有毒有害气体、废物等会对环境品质造 成严重的影响,也将有损于现场工作人员、使用者以及公众的健康。
基本原则 因此,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也是绿色施工的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 提高与施工有关的室内外空气品质是该原则的最主要内容。
绿色施工原则
施工过程中
扰动建筑材料和系统所产生的灰尘,从材料、产品、施工设备或施工 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或微粒均会引起室内外空气品质问题。 许多这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或微粒会对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和损害,需要特殊的安全防护。 这些威胁和损伤有些是长期的,甚至是致命的。而且在建造过程中,这些 空气污染物也可能渗入邻近的建筑物,并在施工结束后继续留在建筑物内。 这种影响尤其对那些需要在房屋使用者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的改建项目更需引起重视。
绿色基础设施1

美国绿道网规划图 (红色线路代表步行道系统,黑色线路代表可以在现状基础上优化的绿道及 遗产廊道,蓝色线路代表河流廊道)
在美国绿道规划建设中,连通性是关键,目的是形成网络,绿道可根据生态廊道保
护、历史文化廊道保护和视觉美学质量评价来规划。在规划内容上有4个方面,包 括风景资源、现存的绿色通道和历史通道网络的分析,绿道各组成要素评价,综合 评价,绿道规划的确定 。 在美国绿道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是绿道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政府、机构团 体与公众共同确定规划目标与决策,并达成共识,完善立法与管理制度,制订规划 策略。
区域生态保护方式的创新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的整体意识提升和公众的参与密切相关。
在生态绿廊中加入慢行道,使其成为“绿道”,让公众在使用中热 爱绿带,在关注中保护生态绿地。在注重对区域绿地保护的同时, 增加了区域绿地的可达性和可参与性,为城乡居民提供宜人的休憩 环境,让公众在使用中热爱自然,从而实现生态保护与城乡发展的 平衡。此外,绿道网所提供的野生动物栖息和迁徙廊道对保护生物 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业的发展机遇,为城乡的双向交流提供了路径。城市在绿道建设的 过程中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翻修村道、建设公厕、卫生保洁 、河涌整治等,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显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绿 道沿线的村民也积极配合绿道沿线的环境整治工作。
促进土地集约使用的新方式
广东省绿道大量推广公共自行车交通的使用,可提高道路设施资源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道规划开始于1867年美国奥姆斯特德设计的波士顿公园系统
,美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实践,多层次对国内成千上万的公园及开 敞空间进行连通性规划建设,最终形成全美综合绿道网络。
19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大规模对公园路(Parkway)和公园系统(Park System)进行规
-绿色基础设施与绿道

-绿色基础设施与绿道一、绿色基础设施(一)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简称 GI)绿色基础设施是"灰色基础设施"概念的拓展,作为一种生命支撑系统,是生活的必需品。
它具有生态作用,对自然有益,对人也有益。
(二)绿色基础设施的组成(2)自然保护廊道(Conservation Coridors);如河流,它是野生生物生态库道,同时又适宜大众用于休息娱乐。
(3)绿色通道(Greenways)∶线形的可供人和自行车通行的绿地空间。
(4)城市绿带(Greenbelts)∶在城市的周边或近邻地带,特意保留的较大面积未被开发的荒野或是农业用地,具有线形特征,既用于防止城市蔓延,同时又保护野生环境和城市农业。
(5)生态链(Ecohelt);在城市社区和农田间的绿化缓冲区或廊道口,具有生态和社区休闲功能,为城市和农村居民共同享用。
二、绿道(一)绿道(Greenway)绿道(Greenway)是将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包括自行车线路、野生动物廊道、滨水恢复区或者从城市中延伸出来的沿着溪流或港湾的林荫小径等。
这些绿道使得景观从破碎化走向整体化,为人类的游憩活动和动物繁衍、迁徙提供了空间,并且具有遮阳降温、风道、防治污染等重要生态功能以及极佳的城市美化效果。
国际上诸多学者都曾提出过绿道的分类,如早期福曼·戈德龙(Forman Godron)依据绿道的形态将其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三类。
其中、利特尔(Limle)在《美国的绿道》一书中的论述较为经典,认为绿道依据其形成条件、功能可分为五类∶a)城市河流型绿道;b)游憩型绿道(休闲绿道);c)自然生态型绿道;d)风景名胜型绿道;e)综合网络型绿道。
法布土(Fabos)则按功能将绿道分为生态型绿道、游憩型绿道、遗产型绿道三类。
表11-2对国外绿道的分类思想进行了简单归纳。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ppt课件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Why?
城市化VS气候变化
规划地下廊道进排水口
规划大型地下蓄滞设施 深层排水调蓄廊道
--25--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2--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What? 技术/功能单元
--13--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目录
1 什么是GSI? 2 为什么采用GSI? 3 如何实施GSI?
--1--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3--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What? 内涵与发展
绿色基础设施(GI)的概念可追溯到130多年前,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设计Frederick Law Olmsted 的设计中就有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雏形。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可修改版ppt]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2204e35a8102d277a22f10.png)
图为位于西雅图的
世界第一个建设 GSI的开发项目。
What? 内涵与发展
深圳大学佘 年教授2007 年开始在国 内推广,并 建立了国内 第一个实验 基地。
What? 原理
GSI基本原理
What? 技术/场地
场地层面
根据应用尺度划分,GSI可分为场地、土地利用功能 单元、区域或流域等三种从微观到宏观的应用层次
What? 内涵与发展
绿色基础设施(GI)的概念可追溯到130多年前,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设计Frederick Law Olmsted 的设计中就有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雏形。
20世纪90年代,美国佛罗里达州土地征购和管理咨询委员会把GI定义为:“对自然区 域及其生态功能形成完整保护模式的标准, 以更好地实现多种利益(例如鱼类和其他野 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娱乐空间保护、水源地保护等) ”, 实施绿色基础设施有助于土 地资源保护、废气排放控制、气候调节、水资源调控、水源供应、土壤侵蚀控制、营 养物质循环、废物处理、污染控制、食物保障等。——涉及城市雨洪控制利用
What? 技术/流域
流域层面
What? 技术/流域
流域层面
• 滨水景观雨水系统
• 雨水花园 • 人工湿地
What? 技术/流域
目录
1 什么是GSI? 2 为什么采用GSI? 3 如何实施GSI?
Why? 雨水管理困境
城市雨洪管理的困境
城市化 VS
气候变化
城市化的快 速发展与极端气 候变化同时发生。
What? 技术/场地
场地层面
• 庭院雨水系统
• 生态屋顶 • 雨水桶 • 透水铺装 • 雨水花园 • 雨水收集设施
What? 技术/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LID规划设计理念 1. 雨水渗透铺装
.
18
LID规划设计理念 2. 植被浅沟
植被浅沟,又叫生态草沟,用以替代传统沟渠排水,在沉淀、过滤、渗透、吸收及 生物降解等作用去除污染物,达到雨水 径流的收集利用和径流污染控制的目的。可 以有效地减少悬浮固体颗粒和有机污染物;浅沟中植被的截流作用以及土壤的渗透 作用,能降低雨水径流的流速,削减径流峰流量,从而达到减少水土流失、间接补充 地下水。
.
12
7.绿色交通
生态景观道路
曲靖中心城区规划自行车绿道, 实现居住地以及工作地无缝连 接。
.
13
二、市政公用设施
1.下凹式绿地
下凹式绿地收集周边区域雨水,进入绿地雨水主要以下渗为主,当蓄留雨水达到一定高度后, 从排出口缓慢释放流入河涌,当水位超过设计安全高度时从溢流口排出。达到削减洪峰、净 化雨水的目的。
.
16
三、LID规划设计理念
将LID(低影响开发)理念纳入水系统规划中,LID是一种可轻松实 现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技术体系,其关键在于原位收集、自然净 化、就近利用或回补地下水。
在新建道路、地块规划设计中明确LID的理念,可增加多种形式的 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地 下蓄渗、透水路面等。
绿色基础设施以一种与自然环境模式相一致的方式寻求土地发展与保 护并重的精明增长与精明保护模式。
绿色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与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对于灰色基础设施 的依赖,节省国家公共资源的投入,减少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与城市生 态系统健康及人类健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是维持自然生命过程必须具备 的“基础设施” 。
.
14
2. 中水回用
市政公用设施
中水回用是将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加以利用。提倡和鼓励污水回用,变废为宝,有利于 节约水资源,降低污水深度处理的能耗、减少深度处理的用地面积,为城市分质供水创造条 件,符合倡导循环经济的理念。
.
15
市政公用设施
3. 综合管沟
城市综合管沟,将设置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类公用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并留有供检 修人员行走通道的隧道结构,容纳市政、电力、通讯、热力、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避免反 复建设,节省空间,统一美观,保护管线,方便养护维修。
在空间上,绿色基础设施是由网络中心(hubs)与连接廊道(links)组成 的天然与人工化绿色空间网络系统。
.
3
绿色基础设施特征:
绿色基础设施是由多功能的开放空间组成的网络,包括公园、花园、 林地、绿廊、水体、湿地、森林和开阔的村庄等等。它是由所有的环境 资源共同组成的。
强调连接性,重视开放空间和绿地的作用,并将其作为相互联系的系 统的一部分;多功能性也是绿色基础设施的一大特点,它试图在自然生 态保育和游憩之间达到平衡。
.
4
生活中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
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舒适、健康、环保的 理念也越来越强,虽然很多地方没有系统的连通形成网络 的绿色基础设施,但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已在各地方都有 体现,下面介绍一些生活中的绿色基础设施理念:
生态景观道路的理念; 市政公用设施的的理念; LID规划设计的理念;
在机动车道外侧设置3m左右的服务带。 服务带采用植草的碟形边沟,有效提高 道路排水标准,减轻雨水对排放水体的 污染,消除路面井盖,显著提高道路安全 性,同时使道路更贴近于自然绿色生态 环境。
.
11Βιβλιοθήκη 生态景观道路6. “服务带”理念
横断面在机动车道外侧设置3m左右的服务带,将部份常需维修、改动的管线设在服务带上,便 于开挖;服务带设置在车道和绿化带之间仅种植草地等低矮绿化,可减少最外侧车道受到树根 的影响以及修剪树冠的次数;服务带上可以设置交通管理设施。
.
9
生态景观道路
4.透水材料
横断面透水材料主要应用于透水路面和人行道,其符合生态、 环保的理念:利于树木生长,净化环境;防止大雨造成交通堵塞; 减轻市政排水系统压力;“地气”通透,调节城市小气候;减少扬 尘,降低噪音等等。
全透水结构原理
全透水结构效果演示
.
10
生态景观道路
5. 自然植草的碟形边沟
是国家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nations natural life support system)——一个由水道、湿地、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其他自然区域, 绿道、公园和其他保护区域,农场、牧场和森林,荒野和其他维持原生 物种、自然生态过程和保护空气、水资源以及提高社区和人民生活质量 的荒野和开敞空间所组成的相互连接的网络。
.
5
一、生态景观道路理念
生态景观道路理念:道路的规划优先尊重自然山水,布置平纵线型,尽量顺应山势地形, 少大填大挖,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使道路在顺其自然的曲折中获得良好的景观,将 道路融入周围优美环境的同时,强调自然环境基底的保留。
生态景观道路实现形式: 1.高低分幅的路段 2.半下沉道路 3. 弧形的边坡 4.透水材料 5.自然植草的碟形边沟 6. “服务带”理念 7.绿色交通
绿色基础设施相关知识
交通市政管线科 2014年6月12日
.
1
介绍内容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 绿色基础设施特征; 生活中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
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的建立——以美国绿道为例; 国内绿色基础设施的建立——以广东绿道为例;
.
2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简称GI)是相对于公路、 下水道、公用设施线路“灰色基础设施”(gray infrastructure),或者 学校、医院甚至监狱等“社会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而提 及的一种概念。
.
19
LID规划设计理念 3. 雨水花园
.
6
生态景观道路
1.高低分幅的路段
在山坡地段或湖体 岸边的道路,道路 采用高低分幅,既 保护山体,又贴近 自然,同时便于观 景。
.
7
生态景观道路
2. 半下沉道路
利用场地调整的土 方堆填,使道路藏 于绿化景观中,同 时减少光污染、噪 音对周边地块的影 响。
.
8
生态景观道路
3. 弧形的边坡
趋于自然,不着痕 迹,同时将草本植 物与灌木互相配合, 利于生态系统的演 替,与自然环境融 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