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国内外abb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abb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ABB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一、技术创新与进步近年来,ABB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硬件性能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BB工业机器人的硬件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包括更高的精度、更快的速度、更高的稳定性等。

2. 软件技术发展:ABB工业机器人不断加强软件开发和应用,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了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3. 感知技术进步:ABB工业机器人通过引入传感器、摄像头等感知设备,实现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识别,提高了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避障能力。

二、市场规模与增长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ABB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ABB工业机器人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三、应用领域拓展ABB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制造、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BB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大。

四、产业链完善ABB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不断完善,包括核心零部件制造、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应用等多个环节。

随着产业链的完善,ABB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五、政策支持与推动各国政府都在加强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ABB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各国政府还加强了对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推动了ABB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

六、市场竞争与合作ABB工业机器人在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众多企业的竞争。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ABB 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同时积极寻求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七、人才培养与引进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ABB公司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工业机器人国内外行业发展现况概述

工业机器人国内外行业发展现况概述

要点二
人才短缺
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人才需求旺盛,但现有的人才储备 不足。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员工技能 水平,以满足生产和技术创新的需求。
应用场景与行业需求
应用场景
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物流、医疗、农业等领域有广泛 应用,不同场景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和要求不同。企业 需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开发适应性的产品,以满足市场 需求。

感知与识别技术
通过不断提升感知与识别技术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工业机器人将能够 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从而进行更 安全、可靠的工作。
控制系统优化
控制系统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未 来技术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控制系 统的优化,提高机器人的响应速度 、稳定性和可靠性。
应用领域拓展加速
新兴领域应用
工业机器人将在更多新兴领域得到应用,如医疗、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02
国外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 现况
市场规模与增长
近年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持 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受到制造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 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工业 机器人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工业机器人 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主要企业与产品
瑞士ABB集团
ABB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其产品线涵盖了 从大型搬运机器人到小型精密机器人的各种类型。
VS
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领域还将继续扩大,涉及到更多的生 产和生活领域。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 入到这个行业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竞争的加剧促进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和产品 的多样化,同时也推动了行业的整合和集中。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一、国内机器人发展的现状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的重要参预者。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了2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以上。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领域。

1.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领域,主要应用于汽车创造、电子创造、机械创造等行业。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了15.7万台,占全球销量的40%以上。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主要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创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2. 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新兴领域,主要应用于医疗、教育、餐饮、物流等行业。

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例如,医疗机器人在手术、康复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教育机器人在学校和培训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3. 特种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军事、安防、航天等领域。

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较小,但在军事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例如,中国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在军事侦察、打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国内机器人发展的动向1. 技术创新中国机器人产业正致力于技术创新,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机器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

2. 产业升级中国机器人产业正逐步向高端创造、智能创造方向升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机器人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例如,机器人在汽车创造、电子创造等行业的应用逐渐普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国际合作中国机器人产业加强了与国际机器人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与日本、德国等机器人强国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促进了技术交流和市场拓展。

同时,中国机器人企业也积极参预国际机器人展览会、论坛等活动,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以自动完成工业生产任务的机器人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1.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40万台,同比增长11%。

其中,亚洲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占领全球市场份额的67%。

2. 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创造、电子产品创造、物流和仓储、食品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殊是在汽车创造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3.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实现更加精准的操作。

-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工业机器人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不断优化自身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 协作机器人的浮现:协作机器人是一种可以与人类共同工作的机器人,可以在无需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与人类进行近距离合作。

三、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1. 人机协作的发展随着协作机器人的浮现,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与人类的协作。

人机协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机器人的占地面积和成本。

2. 智能化和自主化的提升工业机器人将越来越智能化和自主化。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工业机器人可以学习和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实现更加灵便和高效的操作。

3. 机器人与物联网的融合工业机器人将与物联网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通过与其他设备和系统的连接,工业机器人可以实现更加智能的生产流程和数据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精细化创造的需求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机器人将面临更多的精细化创造需求。

例如,高精度的零部件加工、柔性生产线的搭建等。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标题: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引言概述:机器人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国内机器人发展现状:1.1 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扩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中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

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制造业的升级和自动化需求的增加。

1.2 国内机器人技术进步国内机器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涵盖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例如,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服务机器人在医疗、金融等领域中逐渐发展壮大。

1.3 国内机器人制造业竞争激烈国内机器人制造业竞争激烈,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例如,中国的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突破,与国际领先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2. 国外机器人发展现状:2.1 国外机器人技术领先国外机器人技术相对领先,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

例如,日本的机器人技术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德国的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也非常先进。

2.2 国外机器人应用广泛国外机器人应用广泛,不仅在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还在医疗、军事、航天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美国的机器人在医疗领域中用于手术、康复等,日本的机器人在护理领域中用于照料老人等。

2.3 国外机器人研发投入大国外机器人研发投入巨大,各国政府和企业都非常重视机器人技术的研发。

例如,日本政府提出了“机器人革命”计划,鼓励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总结:综上所述,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扩大,技术不断进步,制造业竞争激烈;国外机器人技术领先,应用广泛,研发投入大。

其次,国内机器人发展主要集中在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国外机器人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包括医疗、军事等。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一、国内机器人发展的现状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亿元,同比增长%。

以下是国内机器人发展的几个方面的现状:1.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力军。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台,同比增长%。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创造业的升级换代和自动化需求的增加。

2. 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在医疗、教育、餐饮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医疗领域,机器人可以辅助手术、提供护理服务等。

在教育领域,机器人可以作为教学助手,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销量达到台,同比增长%。

3. 家用机器人:家用机器人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

例如,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产品在中国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2022年中国家用机器人销量达到台,同比增长%。

二、国内机器人发展的动向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融合:人工智能是机器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未来,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具备更强的学习和决策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和任务需求。

2. 机器人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机器人的智能化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机器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实现更高效的学习和交流。

3. 机器人在智能创造中的应用:智能创造是中国创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机器人在智能创造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未来,机器人将在智能创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三、国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除了中国,国外也有许多国家在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以下是几个国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1. 日本:日本向来是机器人领域的率先者之一。

日本的机器人产业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广泛应用于汽车创造、电子创造等领域。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工业机器人是指能够自动执行工业任务的可编程机器人系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机器人在创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了$16.5亿美元,估计到2025年将达到$24.8亿美元。

亚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占领了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

2. 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创造、电子电器、金属加工等行业。

在汽车创造领域,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焊接、涂装、装配等工艺环节;在电子电器行业,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半导体创造、电子组装等工艺;在金属加工领域,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机床上的自动化加工。

3. 技术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工业机器人配备了各种传感器,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提高了机器人的灵便性和安全性。

- 人工智能的应用:工业机器人在控制系统中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学习和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 协作机器人的浮现:协作机器人能够与人类工作在同一空间,实现人机协作,广泛应用于装配、物料搬运等工作场景。

三、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

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学习和决策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

2. 灵便化生产工业机器人的灵便化生产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高的自主性和适应性,能够快速切换生产任务,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

3. 人机协作协作机器人将成为未来的热点发展方向。

工业机器人与人类工作在同一空间,能够实现更密切的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4. 智能创造工业机器人将与其他创造设备和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创造。

通过数据的共享和分析,工业机器人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智能化管理。

国内外机器人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国内外机器人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国内外机器人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概述
机器人行业是指将机械、电气、控制、计算机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开发、制造、营销机器人的完整产业链条。

机器人行业涉及的技术和领域非
常广泛,包括机器人动力学、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机器人系统软件技术、机器人系统设计原理等。

近年来,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迅猛,机器人
应用广泛,受到国家重视,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领域。

二、国内外机器人行业发展情况
1、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中国机器人行业总产值为477亿元,同比增长29.2%,机器
人行业发展迅猛。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工业机器人总量达到45.6万台,
比2024年增长53.9%。

2024年,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仍在快速发展。

根据企业组织机构的
报告,2024年全国新增工业机器人约为9.1万台,机器人市场总体规模
将达到54.7万台,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18.7%。

此外,中国机器人行业的部分企业也开始走向海外,截至2024年底,国内机器人企业共有170家在海外建立了子公司或办事处。

2、国际机器人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总体规模为226.5万台,同比增长17%,增速比2024年大幅放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近年,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工业领域“机器换人”现象普遍工业机器人市场与产业也因此逐渐发展起来,高成本劳动力施压下,利用工业机器人转型智能制造成为发展趋势。

同时,对于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目前,机器人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发展,2017年的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仍然以两位数大幅增长,销量全年或将达到28.5万台。

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12%,而全球正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已超过150万台。

到2018年,其使用量将突破230万台,其中,140万台在亚洲,占比超过一半。

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

2014年消费5.6万台机器人,同比增长超55%,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4,相较于2006年的5800台,猛增近10倍。

2016年全年产量达7.2万台累计增长34.3%。

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向高端转变的挑战,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成为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在政策上,2016年推出了多个利好行业发展的新政法规,将工业机器人作为一大重要发展方向。

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前景在政策等多方面的推动下,预计到年末,中国机器人保有量将有超过40万台。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机器人供应商进入市场。

外资和中国本土机器人供应商之间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未来中国市场各种机器人的增长潜力巨大。

另外,随着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及机器人生产成本下降,未来“十三五”期间,机器人是重点发展对象之一,国内机器人产业正面临加速增长拐点。

相对于服务机器人和商用机器人在国内市场还处于探索期,工业机器人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目前正进入全面普及的阶段。

预计到2021年末,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将达到11.15万台;销售量将达到23.04万台以及保有量将达到136.04万台。

工业机器人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将是相当可观。

二、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情况对比在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工业机器人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再次受到了各国普遍重视。

各国为提振本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纷纷推出了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加速布局及推动本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接下来从多个角度对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中国等5 个国家的工业机器人发展战略进行对比分析,梳理五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路。

(1)五国机器人发展情况介绍美国是工业机器人的诞生地,机器人研发历史最长,市场竞争充分,拥有许多创新能力强的机器人公司。

美国《机器人商业评论》公布的2016 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50家机器人公司名单中,美国公司有24 席,包括3D Robotics、Amazon、Google、ASI、Carbon Robotics、CANVAS Technology 等,既有信息技术领域的巨头,又有初创公司。

作为世界上最早应用工业机器人的国家,美国有着广泛的机器人应用基础与条件。

日本是“工业机器人王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产业规模与实力位居全球之首。

在日本,工业机器人整机方面知名公司有法那科、安川、松下、川崎、欧地希(OTC)、那智不二越(NACHI)等;在减速器方面,有纳博特斯克、哈默纳科、住友等世界知名品牌占据着全球70%以上的市场。

工业机器人在日本应用广泛,应用基础与机器人文化深入人心。

德国制造享誉全球,产品以耐久性与精度保持性好而著称。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拥有德国赛威(SEW)、弗兰德(FLENDER)等世界知名减速机公司。

工业机器人产业实力强,社会应用面广,拥有在汽车领域工业机器人全球市场排名第一的德国库卡公司,其它知名机器人集成企业还有徕斯(REIS)、杜尔(DURR)等。

韩国是由现代重工从日本法那科引进技术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的。

韩国国产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本国的汽车与电子市场。

由于韩国政府大力推动,韩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最高(2015年为531台,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9 台),应用市场活跃。

自2013 年起,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与IFR联合统计,2015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继续增长,全年累计销售68459 台,同比增长18%。

其中,国产机器人销售22257 台,销售同比增长31.3%,明显高于外资品牌机器人的销量增速;国产机器人在市场总销量中的比重为33%,比2014 年提高4个百分点。

如今,中国已有一批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及集成服务的知名公司,如新松机器人、新时达、博实股份、汇川技术、秦川机床、广州瑞松等。

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主要是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大多为三轴和四轴机器人。

而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

(2)五国机器人发展特点美国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发源地,技术力量雄厚,在信息、网络、视觉、力觉等方面的优势尤其突出,在智能机器人研发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日本是世界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第一来源国和技术输出国,在工业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供给与研究等各方面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继续保持机器人大国地位。

德国机器人在人机交互、机器视觉、机器互联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但在信息网络技术方面偏弱。

韩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利用自身在半导体、电子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整体技术位于全球前列。

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基础研究能力相对较弱,许多工业机器人企业走的是组装、集成的路子,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竞争力有待加强。

近几年,中国、韩国等国家在工业机器人方面的专利申请量迅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3)五国机器人战略类型对比由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中国五国的工业机器人起步时间和发展规模不一致,每个国家对产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都有一个清晰的战略定位,下图为五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类型对比。

五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类型对比三、芜湖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面对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芜湖市作为机器人产业的领跑者,已将机器人作为推动经济跨越式增长的关键加以培育。

2013年芜湖市投资26.3亿元建造总占地面积5000亩的机器人产业园,以期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机器人发展基地。

截止2017年7月,芜湖市落户机器人企业达63家,主要涉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关键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等。

“十三五”期间,芜湖把机器人产业列为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动能之一。

芜湖将全力推进机器人产业园扩园,按照“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整机—系统集成—智能装备”的发展思路,打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全产业链。

其中以芜湖埃夫特为代表的机器人公司在安徽省发展最为显著。

2007年埃夫特成立,2009年公司第一台机器人在奇瑞公司试用,目前埃夫特已具备单班年产1000台机器人的生产线,年产1万台机器人生产基地已经投产。

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和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起人和副主席单位,埃夫特所研制的国内首台重载 165 千克机器人载入中国企业创新纪录,形成系列化工业机器人整机研发和制造能力,应用领域涵盖点焊、弧焊、搬运、码垛、切割、打磨等多个行业,2014年六关节型机器人实现销售835台,销量位居国产机器人企业首位。

在空间布局上,鸠江区机器人产业园是核心,重点布局发展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外围配套设备及工业自动化装备;在经开区重点推进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集聚,加快实施一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实现区域内机器人整机研发生产和应用推广的衔接;在高新区重点布局机器人软件开发、应用和服务机器人;在芜湖县重点布局机器人零部件配套等。

根据规划,到2020年,芜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力争实现产值500亿元,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知名企业和品牌,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四、国内知名机器人产业公司通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百余家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其中40余家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形成了具有机器人概念的高技术板块。

全国各省市地区正在建设和筹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超过40余家。

机器人应用遍及汽车制造、工程机械、食品等行业。

下面总结下国内最具优势的10家机器人公司。

1.沈阳新松:与沈阳自动化所渊源较深的新松机器人是国产机器人的龙头企业。

多关节机器人、DELTA、SCARA等工业机器人、洁净机器人、AGV自动导引车等产品系列齐全,有力的保障了其系统集成能力,数字化工厂经验已渐成熟。

政府资源的倾斜、军工领域的需求是不争的优势。

随着杭州基地、青岛基地的落成,产能逐渐释放,预计新松的触角将遍及中国主要工业重地。

2.安徽埃夫特:2007年埃夫特成立,2009年公司第一台机器人在奇瑞公司试用,目前,100多台套埃夫特机器人已在奇瑞汽车投入应用,奇瑞汽车是埃夫特机器人最可靠的试验场及应用市场。

2014年2月携手慈星股份后,埃夫特机器人又增加一个优势渠道。

埃夫特机器人是国产机器人销售规模较大的品牌,2014年公司销售了800多台机器人,目前埃夫特已具备单班年产1000台机器人的生产线以及年产1万台机器人生产基地。

3.广州数控:广州数控是国内领先的成套机床数控系统供应商,数控系统产销在行业连年领先。

多年的数控系统技术积淀和数控领域客户资源,使得广州数控的机器人业务得以顺利发展。

2014年,广州数控机器人销量超过500台,至今累计销售超过1200台套。

此外,公司在伺服系统和减速器上也颇有建树,公司计划2017年实现年产1万台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机3万个;2020年实现年产3万台工业机器人,实现产值30亿元。

4.南京埃斯顿:埃斯顿的数控系统和电液伺服系统在国内金属成形机床领域占有较高的比率,交流伺服系统领域技术积累丰富,伺服系统的技术积累有望反哺公司机器人自主化发展。

2014年前三季度,埃斯顿就实现营业收入5867.8万元,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产品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和销售。

埃斯顿于2015年3月登陆资本市场。

5.广东拓斯达: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民营企业)是中国整厂自动化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被誉为“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运营商”标杆企业,公司机器人凭借技术及商业领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成为国产领域的工业机器人领先者之一。

凭着对行业与市场的独特理解,拓斯达成功闯出一条“机器换人,一年回本”为企业实现快速回本、整体持续增效的自动化研发运营模式。

目前拓斯达在工业机器人与3D打印机两个领域,自主研发专利近40项,在报的专利10余项,为包括ITT、富士康、捷普绿点等在内的世界500强企业精心打造、也为中小生产制造企业诚意定制可升级、可复制、通用式、开放式全优化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