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试题及标准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试题及标准答案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本章总目标:1:掌握四个重要的热力学函数及相关的计算。
2:会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3:理解化学反应等温式的含义,初步学会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去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各小节目标: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了解与化学热力学有关的十个基本概念(敞开体系、封闭体系、孤立体系、环境、状态、状态函数、过程、途径、体积功、热力学能),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U=Q-W )和计算。
第二节:热化学1:掌握化学反应热的相关概念:○1反应热——指恒压或恒容而且体系只做体积功不做其它功的条件下,当一个化学反应发生后,若使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物的起始温度,这时体系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
○2标准生成热——某温度下,由处于标准状态的各元素的指定单质生成标准状态的1mol 某纯物质的热效应。
符号f m H θ?,单位:1J mol -?或1kJ mol -?)。
○3燃烧热——在100kPa 的压强下1mol 物质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
符号:c m H θ?;单位:1kJ mol -?。
2:掌握恒容反应热△U=Q v -W;恒压反应热Q p =△H 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的关系:p V Q Q nRT =+? 3:掌握盖斯定律内容及应用○1内容:一个化学反应若能分解成几步来完成,总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各步反应的热效应之和。
○2学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从键能估算反应热。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1:了解化学热力学中的四个状态函数——热力学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
2:重点掌握吉——赫公式r m r m r m G H T S θθθ=?-?的意义及计算。
3;建立混乱度、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反应自由能和标准熵以及标准摩尔反应熵的概念,并学会对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做初步的讨论会运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断反应的自发性。
Ⅱ 习题一选择题1.如果反应的H 为正值,要它成为自发过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S 为正值,高温B.S 为正值,低温C.S 为负值,高温D.S 为负值,低温 2.已知某反应为升温时rG 0值减小,则下列情况与其相符的是()A.rS 0<0B.rS 0>0C.rH 0>0D.rH 0<0 3.该死定律认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途径无关。
无机化学考研试题(含答案-已经整理好的)

一、单选题 第2章 热化学1、在下列反应中,Q p =Q v 的反应为( )(A )CaCO 3(s) →CaO(s)+CO 2(g) (B )N 2(g)+3H 2(g) →2NH 3(g)(C )C(s)+O 2(g) →CO 2(g) (D )2H 2(g)+O 2(g) →2H 2O (l )2、下列各反应的(298)值中,恰为化合物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 )(A )2H(g)+ O 2(g)→H 2O (l ) (B )2H 2(g)+O 2(g)→2H 2O (l )(C )N 2(g)+3H 2(g)→2NH 3(g) (D )N 2(g) +H 2(g)→NH 3(g)3、由下列数据确定CH 4(g)的为( ) C(石墨)+O 2(g)=CO 2(g) =-393.5kJ·mol -1H 2(g)+ O 2(g)=H 2O(l) =-285.8kJ·mol -1CH 4(g)+2O 2(g)=CO 2(g)+2H 2O (l )=-890.3kJ·mol -1 (A )211 kJ·mol -1; (B )-74.8kJ·mol -1;(C )890.3 kJ·mol -1; (D )缺条件,无法算。
4、已知:(1)C(s)+O 2(g)→CO(g), (1)= -110.5k J·mol -1(2)C(s)+O 2(g)→CO 2(g),(2)= -393.5k J·mol -1 则在标准状态下25℃时,1000L 的CO 的发热量是( )(A )504 k J·mol -1 (B )383 k J·mol -1 (C )22500 k J·mol -1 (D )1.16×104 k J·mol -15、某系统由A 态沿途径Ⅰ到B 态放热100J ,同时得到50J 的功;当系统由A 态沿途径Ⅱ到B 态做功80J 时,Q 为 ( )(A ) 70J (B ) 30J (C )-30J (D )-70J6、环境对系统作10kJ 的功,而系统失去5kJ 的热量给环境,则系统的内能变化为 ( )(A )-15kJ (B ) 5kJ (C ) -5kJ (D ) 15kJ7、表示CO 2生成热的反应是( )(A )CO (g )+ 1/2O 2(g )=CO 2(g )ΔrHmθ=-238.0kJ.mol-1(B )C (金刚石)+ O 2(g )=CO 2(g )ΔrHmθ=-395.4kJ.mol-1(C )2C (金刚石)+ 2O 2(g )=2CO 2(g )ΔrHmθ=-787.0kJ.mol-1(D )C (石墨)+ O 2(g )=CO 2(g )ΔrHmθ=-393.5kJ.mol-1二、填空题1、25℃下在恒容量热计中测得:1mol 液态C 6H 6完全燃烧生成液态H 2O 和气态CO 2时,放热3263.9kJ ,则△U 为-3263.9,若在恒压条件下,1mol 液态C 6H 6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为-3267.6。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1、教材《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
2、参考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3版。
《无机化学》邵学俊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3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竺际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绪论(2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学时)第三章晶体结构(4学时)第四章配合物(4学时)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4学时)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学时)第八章水溶液(4学时)第九章酸碱平衡(6学时)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8学时)第十二章配位平衡(4学时)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第十四章卤素(6学时)第十五章氧族元素(5学时)第十六章氮、磷、砷(5学时)第十七章碳、硅、硼(6学时)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学时)第十九章金属通论(2学时)第二十章s区元素(4学时)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二章ds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三章d区元素(一)第四周期d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四章d区元素(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五章核化学(2学时)1 .化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太宽泛)●化学研究的是化学物质(chemicals) 。
●化学研究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化学是研究分子层次以及以超分子为代表的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超分子层次的化学物种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无机化学第2章习题及参考答案(河北师范、福建师范、山东师范、辽宁师范、吉林师范)

第2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与化学平衡习题答案2-1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将错误的改正。
(1) H 2O(l)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H 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2) Q p = ∆H ,H 是状态函数,所以Q p 也是状态函数;(3) 对于稳定单质,人们规定它的Δr H m ө=0,Δr G m ө=0,S m ө=0; (4) 系统的焓变等于等压热效应。
答:(1) 正确。
(2) 不正确。
H 是状态函数,但Q p 不是状态函数。
(3) 不正确。
对于参考态单质,人们规定它的 m f H ∆ =0, m f G ∆=0,但m S ≠0。
(4) 正确。
2-2 区分下列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
⑴ 系统与环境;⑵状态与状态函数;⑶均相与异相;⑷热和功;⑸热和温度;⑹焓与热力学能;⑺标准状态与标准状况;⑻反应进度与计量数; 答:略。
2-3 已知下列反应:① N 2(g) + H 2(g) → 2NH 3(g) ② Cl 2(g) + H 2(g) → 2HCl(g)(1) 推测各反应在定压下的反应焓变和定容下的反应热力学能变是否相同?(2) 为什么通常忽略了这种差别,多以m r H ∆来表示反应热?答:(1) 对于① N 2(g) + 3H 2(g) → 2NH 3(g) , m r H ∆≠m r U ∆因为反应前后0)(≠∆g n ,而 m r H ∆= m r U ∆+RT n g )(∆,故 m r H ∆≠ m r U ∆。
对于② Cl 2(g) + H 2(g) → 2HCl(g),因为反应前后0)(=∆g n ,故 m r H ∆= m r U ∆。
(2) 因为通常RT n g )(∆相对于 m r H ∆或 m r U ∆很小,故通常忽略了这种差别,特别是化学反应通常在常压条件下进行,所以多以 m r H ∆来表示反应热。
2-4 在298 K 时,水的蒸发热为43.93 kJ·mol -1。
无机化学第二章答案

无机化学第二章答案【篇一: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原子结构)试题及答案】txt>本章总目标: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会看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2:能够运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元素的电子构型。
3: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4:了解电离势,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各小节目标:第一节: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学会讨论氢原子的玻尔行星模型e?第二节: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1:掌握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2:学习运用不确定原理(?x??p?第三节: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初步理解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处于定态的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即电子云)。
2:掌握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层、能级、轨道和自旋以及4个量子数。
3: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
第四节:核外电子的排布1:了解影响轨道能量的因素及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图。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1能量最低原则——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尽可能分布到能量最低○的院子轨道。
2pauli原则——在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或者说是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3hund原则——电子分布到能量简并的原子轨道时,优先以自旋相同的方式○hh)。
?pmv13.6ev。
n2h)。
2?m分别占据不同的轨道。
3:学会利用电子排布的三原则进行第五节:元素周期表认识元素的周期、元素的族和元素的分区,会看元素周期表。
第六节: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掌握元素基本性质的四个概念及周期性变化1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1:原子半径——○2随着核外电子数的增加,电子间的相互斥力力也增加,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也增强,使得原子半径增加。
但是,由于增加的电子不足以完全屏蔽增加的核电荷,因此从左向右有效核电荷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电离能——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和原子半径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电离能呈递增趋势。
无机化学试题二

⽆机化学试题⼆⽆机化学试题⼆⼀、选择题(15分)1. 下列硝酸盐热分解为⾦属的是()(A)NaNO3(B)Pb(NO3) 2(C)AgNO3(D)Cu(NO3) 22. 下列各组硫化物,其中均难溶于稀酸, 但能溶于浓盐酸的是()(A)Bi2S3和 CdS (B) ZnS和 PbS (C) CuS 和 Sb2S3 (D) As2S3和 HgS3. 下列氢氧化物中,哪⼀种既能溶于过量的NaOH,⼜能溶于过量的氨⽔()(A)Ni(OH)2 (B)Fe(OH) 3(C)Zn(OH)2(D)Al(OH)34. 与浓盐酸反应不能⽣成黄绿⾊⽓体的物质是()(A)PbO2(B)Fe2O3 (C) Co2O3 (D) MnO25. 配制SnCl2溶液,常在溶液中放⼊少量固体Sn粒,其理由是()(A)防⽌Sn2+被氧化; (B)防⽌Sn2+⽔解;(C)防⽌SnCl2溶液产⽣沉淀;(D)防⽌SnCl2溶液挥发6. 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A) H2S (B) H2SO3 (C) H2SO4 (D) H2S2O77. 在FeCl3和KNCS 的混合溶液中,加⼊⾜够的NaF,其现象是()(A)变成⽆⾊ (B) 颜⾊加深 (C) 产⽣沉淀 (D) 颜⾊变浅8. 下列离⼦与过量 KI溶液反应只能得到澄清的⽆⾊溶液的是()(A) Cu2+ (B) Fe3+ (C) Hg2+ (D) Hg22+9. 在NaH2PO4溶液中加⼊AgNO3溶液后主要产物是()(A) Ag2O (B) AgH2PO4 (C) Ag3PO4 (D) Ag2HPO4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H2O2 的分⼦构型为直线形;(B)H2O2既有氧化性⼜有还原性,主要⽤作氧化剂(C)H2O2是中强酸,分⼦间有氢键;(D)H2O2与K2Cr2O7 的酸性溶液反应⽣成稳定的蓝⾊CrO5,此反应可⽤来鉴定H2O2⼆、按性质递变规律排序(⽤>,<表⽰)(7分)1. 氧化性 HClO4 H5IO6 HBrO42. 熔点 SnCl2 SnCl43. 熔点 BeCl2 MgCl2 SrCl24. 热稳定性碳酸碳酸氢盐碳酸盐5. 碱性 Sn(OH)2 Sn(OH)46. 还原性 Cl- Br- I-7. 酸性 HClO HBrO HIO三、完成并配平下列⽅程式(20分)1.在消防队员的背包中,超氧化钾既是空⽓净化剂,⼜是供氧剂2. H3BO3+HOCH2CH2OH→3. Na2S2 + SnS →4. SbCl3(aq) 溶液稀释时变浑5. PCl5+H2O→6. Mn2++ NaBiO3 + H+→7. 常温下,液溴与碳酸钠溶液→8. Ag++Cr2O72-→9. Hg22++I-(过量)→10. HF腐蚀玻璃四、填空题 ( 28分)1. 氯⽓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有关的反应式为();但试纸长久与氯⽓接触后,蓝⾊会消失,这是因为(),反应式为()。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二章思考题答案

第二章思考题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质量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2〕反应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温度,与反应的浓度无关。
√〔3〕反应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大。
×〔4〕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以下说法是否恰当,为什么?〔1〕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不一定〔2〕Δr S m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不一定〔3〕冰在室温下自动溶化成水,是熵起了主要作用的结果。
是3.由锡石(SnO2)生产金属锡,要求温度尽可能低。
可以单独加热矿石(产生O2),或将锡石与碳一起加热(产生CO2),或将锡石与氢气一起加热(产生水蒸气)。
根据热力学原理,应选用何种方法?〔氢气一起加热〕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 S(s) H2S(g);S(s) + O2(g) SO2(g);则反应:H2(g) + SO2(g) O2(g) + H2S(g)的平衡常数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1) -(2) · (3) /(4) /√5.区别下列概念:(1)与(2) 与(3) J 与J c、J p (4) Kθ与K c 、K p6.评论下列陈述是否正确?〔1〕因为〔T〕=-RT ln Kθ,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不一定〔2〕〔T〕=Σνi(298.15)(生成物) + Σνi(298.15)(反应物)×〔3〕CaCO3在常温下不分解,是因为其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在高温(T>1173K)下分解,是因为此时分解放热。
×7.向5L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HCl(g)和2molO2(g),反应:4HCl(g) + O2(g) 2H2O(g) + 2Cl2(g)的=-114.408 kJ·mol-1 ,在723K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为Kθ。
试问:〔1〕从这些数据能计算出平衡常数吗? 若不能,还需要什么数据?不能〔须知道转化率或平衡分压或反应的熵〕〔2〕标准态下,试比较723K和823K时Kθ的大小。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章(原子结构)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本章总目标: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会看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2:能够运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元素的电子构型。
3: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4:了解电离势,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各小节目标:第一节: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 学会讨论氢原子的玻尔行星模型213.6E eV n =。
第二节: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1:掌握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h h P mv λ==)。
2:学习运用不确定原理(2h x P mπ∆∙∆≥)。
第三节: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初步理解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处于定态的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即电子云)。
2:掌握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层、能级、轨道和自旋以及4个量子数。
3: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
第四节:核外电子的排布1:了解影响轨道能量的因素及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图。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1能量最低原则——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尽可能分布到能量最低的院子轨道。
○2Pauli 原则——在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或者说是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3Hund 原则——电子分布到能量简并的原子轨道时,优先以自旋相同的方式分别占据不同的轨道。
3:学会利用电子排布的三原则进行第五节:元素周期表认识元素的周期、元素的族和元素的分区,会看元素周期表。
第六节: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掌握元素基本性质的四个概念及周期性变化1:原子半径——○1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也增加,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2随着核外电子数的增加,电子间的相互斥力也增强,使得原子半径增加。
但是,由于增加的电子不足以完全屏蔽增加的核电荷,因此从左向右有效核电荷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电离能——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和原子半径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电离能呈递增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本章总目标:1:掌握四个重要得热力学函数及相关得计算。
2:会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3:理解化学反应等温式得含义,初步学会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去判断化学反应得方向。
各小节目标: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了解与化学热力学有关得十个基本概念(敞开体系、封闭体系、孤立体系、环境、状态、状态函数、过程、途径、体积功、热力学能),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内容(△U=Q-W)与计算。
第二节:热化学1:掌握化学反应热得相关概念:错误!反应热——指恒压或恒容而且体系只做体积功不做其它功得条件下,当一个化学反应发生后,若使产物得温度回到反应物得起始温度,这时体系放出或吸收得热量称为反应热。
()。
错误!标准生成热——某温度下,由处于标准状态得各元素得指定单质生成标准状态得1mol某纯物质得热效应。
符号,单位:或)。
错误!燃烧热——在100kPa得压强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得热效应。
符号:;单位:。
2:掌握恒容反应热△U=Q v-W;恒压反应热Qp=△H恒容反应热与恒压反应热得关系:3:掌握盖斯定律内容及应用错误!内容:一个化学反应若能分解成几步来完成,总反应得热效应等于各步反应得热效应之与。
错误!学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从键能估算反应热。
第三节:化学反应得方向1:了解化学热力学中得四个状态函数——热力学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
2:重点掌握吉——赫公式得意义及计算。
3;建立混乱度、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反应自由能与标准熵以及标准摩尔反应熵得概念,并学会对化学反应得方向与限度做初步得讨论会运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断反应得自发性。
Ⅱ习题一选择题1、如果反应得H为正值,要它成为自发过程必须满足得条件就就是( )A、S为正值,高温B、S为正值,低温C、S为负值,高温D、S为负值,低温2、已知某反应为升温时rG0值减小,则下列情况与其相符得就就是( )A、rS0<0B、rS0>0C、rH0>0D、rH0<03、该死定律认为化学反应得热效应与途径无关。
这就就是因为反应处在()(《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可逆条件下进行B、恒压无非体积功件下进行C、恒容无非体积功件下进行D、以上B,C都正确4、在298K时反应H2(g)+1/2O2(g)=H2O(g)得Qp与Qv之差(KJ/mol)就就是()A、-3、7B、3.7C、1、2D、-1、25、冰得熔化热为330、5KJ/mol,00C时将1.00g水凝结为同温度得冰,其S为()(《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330、5Jmol -1K-1B、-1、21Jmol -1K-1C、0 D、+1、21Jmol-1K-16、下列变化为绝热过程得就就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体系温度不变B、体系不从环境吸收热量C、体系与环境无热量交换D、体系得内能保持不变7、某反应在298K时得Kc1=5,398K时Kc2=11,则反应得rH0值为() A〈0 B、〉0 C、于0D、不一定8、298K时A+BC+D得rG0=-10KJ/mol、已知:298K时A,B,C,D皆为气体,当由等物质得量得A与B开始反应时,则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 )A 、C与D B、A与BC 、A与B、C及D都有,A与B得量大于C与D得量D、A与B、C及D都有,但C与D得量大于A与B得量9、热化学方程式:Zn(S)+1/2O2(g)=ZnO(s) rH10=-348、3KJ/mol2Hg(1)+O2(g)=2HgO(s) rH20=-181、6KJ/mol则反应:Zn(s)+HgO(s)=ZnO(s)+Hg(l)得rH0( )A、166、7KJ/mol B、-257、5KJ/molC、–439、1KJ/mo lD、-529、9KJ/mol10、若298K时,HCO3-(aq)与CO32-(aq)得fG0-587、06 KJ/mol与-528、10K J/mol,则反应HCO3-(aq)H+(aq)+CO32-(aq)得rG0常数分别为( )A、1115、16KJ/mol与4、7×10-11B、58、96KJ/mol与4、7×10-11C、-58、96KJ/mol与4、7×10-11D、58、96KJ/mol与-4、7×10-1211、298K时,标准熵减少最多得就就是( )A、H2(g)+Br2(l) == 2HBr(g) B、2N2H4(l) + N2O4(l) == 3N2(g)+4H2O(l)C、N2(g)+3H2(g) ==2NH3(g)D、2N2+ O2(g) == 2N2O(g)12、AgCl得标准生成自由能为―109、5kJ∙mol―1则反应:2AgCl(s) == 2Ag(s)+ Cl2(g)得为( )A、―219KJ∙mol―1B、―109、5KJ∙mol―1C、109、5 KJ∙mol―1 D、+219KJ∙mol―113、下列叙述中正确得就就是()A、焓就就是状态函数,也就就是强度性质B、焓就就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引入得一个物理量C、焓可以认为就就就是体系所含得热量D、封闭体系不做其它功时,rH=Qp14、下列物质中,标准摩尔熵最大得就就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MgF2B、MgO C、MgSO4D、MgCO315、某反应得rH0=-122 KJ∙mol―1,rS0=-231 J∙K―1∙mol―1。
则在标准状态下,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得就就是()A、在任何温度下均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均非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16、液体沸腾过程中,下列几种物理量数值增加得就就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蒸汽压B、标准摩尔自由能C、标准摩尔熵D、液体质量17、下列叙述中正确得就就是( )A、rH0<0得反应总就就是自发进行得B、单质得S0=0C、单质得fH0=0、fG0=0D、rH0<0、rS0>0得反应总就就是自发进行得18、下列物质中,f Hm0不等于零得就就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Fe(s)B、C(石墨)C、Ne(g)D、Cl2(l)19、已知在298K时反应2N2(g)+O2(g)=2N2O(g)得rUm0为166、5 KJ∙mo l―1,则该反应得rHm0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164 KJ∙mol―1B、328KJ∙mol―1C、146KJ∙mol―1D、82KJ∙mol―120、将固体NH4NO3溶于水中,溶液变冷,则该过程得G,H,S得符号依次就就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B、+,+,-C、-,+,-D、-,+,+二填空题1、化学反应得等压热效应Qp与等容热效应Qv得关系,可用下式表示:Qp-Qv=nRT。
它得应用条件就就是。
2、(1)对于体系,自发过程熵一定就就是增加。
(2)热力学体系得过程,状态函数得变化一定为零。
3、把1000C,101、3KPa下得1mol水向真空完全蒸发为同温、同压下得水蒸气,已知水得汽化热为41KJ/mol,则Gm0=,Sm0=。
(注:在等温过程中,Sm0=(Q/T)可逆)4、2molHg(l)在沸点温度(630K)蒸发过程中所吸收得热量为109、12KJ。
则汞得标准摩尔蒸发焓vapHm0= ;该过程对环境做功W=,U= ,S= ,G= 。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5、1mol液态得苯完全燃烧生成CO2(g)与H2O(l),则该反应得Qp与Qv得差值为KJ/mol(温度为250C)(《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6、下列反应(1)C(s)+O2(g)===CO2(g)(2)2CO(g)+O2(g)===2CO2(g)(3)NH4Cl(s)===NH3(g)+HCl(g)(4)CaCO3(s)===CaO(s)+CO2(g)则按rSm0减小得顺序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7、常温常压下,Zn与CuSO4溶液在可逆电池中反应,放热6、0KJ,则此过程得rS为,rG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8、已知反应CaCO3(s)===CaO(s)+CO2(g)在298K时rGm0=130KJ/m ol,1200K时rGm0=-15、3KJ/mol,则该反应得rHm0为,rSm0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9、将下列物质按摩尔熵由小到大排列,其顺序为。
LiCl(s);Li(s);Cl2(g); I2(g);Ne(g)。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10、若3mol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该过程得Q,W,U,H,S,G中不为零得就就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三问答题1、什么就就是焓?非恒压过程就就是否有焓变?有得话,等于什么?2、单斜硫与臭氧都就就是单质,它们得fH0否等于零?并说明理由?3、在气相反应中rGm0与rGm有何不同?在液体得正常沸点时,能否用rG m0=0表示该体系达到平衡?为什么?4、已知三溴化硼在常温就就是液态,能否用其298K得rG0去说明反应BBr3(g)=B(s)+3/2Br2(g)在常温就就是否可以自发进行?),(1)这个反应在烧杯中发5.100g铁粉在25℃溶于盐酸生成氯化亚铁(FeCl2生;(2)这个反应在密闭贮瓶中发生;两种情况相比,哪个放热较多?简述理由。
6、判断下列反应中,哪些就就是熵增加得过程,并说明理由。
(1)I 2(s)→I 2(g ) (2)H2O (s)→H 2O(g)(3)H 2O(l)→H 2(g )+1/2O 2(g) (4)2C O(g)+O 2(g)→2CO 2(g)7、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就就是熵增加起了主要作用得结果,这一说法就就是否恰当,为什么?8、 rH o=∑fH o(产物)-∑fH o(反应物),为什么反应热得单位与rH o 相同,皆就就是KJ/mol?9、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各组内反应得等压热效应就就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1)N 2(g)+ 3H 2(g)=2NH 3(g) 1/2N2(g)+ 3/2H2(g)=NH 3(g)(2)H 2(g)+Br2(g)=2H Br (g) H 2(g)+Br 2(l )=2HB r(g )四 计算题1、已知C(s)+O2(g)=CO2(g), rH 0= -393KJ/molH 2(g)+1/2O 2(g )=H 2O(l), rH o =-283KJ/molCH 4(g )+2O 2(g)=CO 2(g)+2H2O(2) rH0= -890KJ/mol求反应:C(s)+2H 2(g )=C H4(g)得rH 0=?2、 已知下列数据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H (Sn,白) = 0△H(S n,灰) = —2、1kJ ·molS(Sn,白) = 51、5J·k ·molS (S n,灰) = 44、3J ·k ·mo l求Sn(白)与 Sn(灰)得相变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