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二模成绩分析.doc
化学第二模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二模考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考试试题题量、题型以及分值设置与中考一致。
试题量难度适中,整体布局合理,梯度安排合理,试题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试题内容的编排与中考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利于学生进入中考情景。
体现了考试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整卷没有怪题、偏题和超难题,考查的都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
对实施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理念及今后的教学工作均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基础,体现出科学性。
试卷题目阐述清晰、明确;图表多;特别注重课本上的实验。
各小题分布基本合理。
注重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取材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真实性。
这样可以降低试题的难度,很好!多数题对以后的教学有导向性。
2、注重将化学教育目标有机和谐地统一于试题中,体现化学学科考试的价值取向。
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注意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3、注重考点,稳中有变,变中有新。
对一些重要考点不放过,但与学生见面的题又有变动,充分体现了试题的创新精神。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一大题为选择题总分14分,出现错误较多的是9,11,13,15题。
第9题,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学生虽然经常做这类题型,但是对于错误操作引起的后果有时不是很清楚。
第11题,学生不会根据材料分析问题,导致错选。
第13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难度不大,但学生对化肥的掌握不牢固,造成错选。
15题对于图像的起点折点终点所描述的事实对应不起来,从而造成错解。
第二题为填空与解答题,总分19分,问题主要表现在:1、化学用语表述不准,化学方程式书写不配平,箭头条件不标注等。
2、基础知识匮乏,错别字严重。
3、综合能力欠佳,19,20题不会设计实验,对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及工业流程中物质的除杂,有些学生根本看不懂题。
九年级化学二模试卷分析

2015年中招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分析一、试题整体情况分析试(一)试卷结构和题型分析见下表:(二)试题内容分析化学试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命题力求体现对学生化学素养的考查,体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出题覆盖面广,没有偏题怪题。
化学试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全卷四大题23道小题,其中1~12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2分);13~18题为填空题(共16分);19~22题为简答题(共12分);23题为综合应用题(共10分)。
具体分布化学试卷涉及的知识点及其所占分值和考试层次要求统计如下:(三)试题的创新点及命题意图(1)紧扣双基,强化对化学基本素养的考察。
命题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部分。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应用题共四种题型,注意发挥不同题型功能,突出核心知识的考查,考查点覆盖面广,比例分配均衡。
(2)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考查力度大。
考试卷中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考查力度继续增大,全卷共有10处让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术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掌握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永恒主题。
(3)图表多,信息量大。
图标有7幅。
如第4题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第6题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第9题对溶解度曲线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定量分析有关溶解度的问题;第12题考查对物质反应的分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认识,第15题是对多种物质共存时发生反应先后顺序的分析;第21题要求学生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观察和分析,进而学会灵活应用;第22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
(4)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
化学试题突出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紧密联系社会,不少考题以日常生活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理解、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九年级化学二模试卷分析

2015年中招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分析一、试题整体情况分析试(一)试卷结构和题型分析见下表:(二)试题内容分析化学试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命题力求体现对学生化学素养的考查,体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出题覆盖面广,没有偏题怪题。
化学试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全卷四大题23道小题,其中1~12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2分);13~18题为填空题(共16分);19~22题为简答题(共12分);23题为综合应用题(共10分)。
具体分布化学试卷涉及的知识点及其所占分值和考试层次要求统计如下:(三)试题的创新点及命题意图(1)紧扣双基,强化对化学基本素养的考察。
命题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部分。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应用题共四种题型,注意发挥不同题型功能,突出核心知识的考查,考查点覆盖面广,比例分配均衡。
(2)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考查力度大。
考试卷中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考查力度继续增大,全卷共有10处让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术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掌握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永恒主题。
(3)图表多,信息量大。
图标有7幅。
如第4题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第6题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第9题对溶解度曲线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定量分析有关溶解度的问题;第12题考查对物质反应的分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认识,第15题是对多种物质共存时发生反应先后顺序的分析;第21题要求学生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观察和分析,进而学会灵活应用;第22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
(4)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
化学试题突出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紧密联系社会,不少考题以日常生活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理解、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019初中化学二模质量分析

王远(5分)、李思雨(5分)、王鑫茹(5分)、姜赫(5分)、高一鸣(5分)、刘盈馨(5分)、杨丰华(4分)、傅宇航(4分)、乔天阳(4分)、朱径漩(4分)、王琢然(4分)、李舒静(3分)、郝思雨(3分)、关赫然(3分)、孙符栋(3分)、贾添淇(3分)、王宝靓(3分)、任意(3分)
[6,9):5
B:5
夏雨欣、王晟祎、郭子溢、周永博、王博
D:9
刘宸睿、王宇航、尹翘楚、宋俊伟、赵鋆、汪瀚东、杨耘硕、张凯麟、张婷杰
13
单选题
73.52%
69.56%
B:32
A:10
李子航、耿佳懿、赵婉涵、周子博、王晟祎、周永博、卜佳怡、王祺超、王博、张凯麟
C:4
郭子溢、韩伟业、范瀚霖、张婷杰
D:0
无
14
主观题
62.54%
D:6
李子航、邱振铎、王予彤、刘贺一、王博、范瀚霖
4
单选题
78.31%
78.26%
C:36
A:10
刘贺一、郭子溢、卜佳怡、汪瀚东、杨耘硕、高睿哲、韩伟业、范瀚霖、赵梓丞、张凯麟
B:0
无
D:0
无
5
单选题
63.66%
58.7%
D:27
A:0
无
B:2
刘宸睿、郭思茹
C:17
李浩嘉、尹海旭、尹翘楚、王甄妮、张苋淇、王予彤、赵鋆、耿佳懿、周子博、王晟祎、刘贺一、郭子溢、卜佳怡、王祺超、范瀚霖、赵梓丞、张凯麟
B:5
李佳音、杨丰华、马懿泽、李季桐、孙恺禹
C:5
王艺潼、王曼、王崇旭、李舒静、侯杰
12
单选题
47.32%
33.34%
C:15
初三化学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初三化学模拟考试质量分析初三化学组一、试题概况本次考试是普宁市统一命题,总分为100分,本次试卷共有五个大题: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和计算题。
试题特点:题型稳定,难度中等略有偏高,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核,同时试题同样注重思维逻辑性和严密性。
题量特点:适中。
竞奥班:由于新课刚结束不久还来不及进行系统的复习,所以本次考试存在较多问题,成绩不够理想,优秀以上人数偏少;实验班:新课结束较早并且已经进行了第一轮的复习,所以成绩普遍较好但由于在答题细节和审题方面没做好导致优生也不够拔尖二、考情分析九年级共603人参考,年级最高分98分,其中≥95分17人、≥90分77人、≥85分149人、≥80分214人。
各班成绩:901班平均分93.35分,90分以上34人;902班平均分78.08分,90分以上13人;903班平均分81.19分,90分以上7人;904班平均分83.12分,90分以上6人;905班平均分62.51分,90分以上2人;906班平均分66.69分,90分以上5人;907班平均分65.02分,90分以上2人;908班平均分64.19分,90分以上4人;909班平均分66.72分,90分以上5人。
三、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本次考试选择题部分共14 小题,每小题2分,绝大多数同学得分在22分左右,甚至有些还不到20分,主要原因是审题不仔细过于草率选出答案。
填空题难度不大普遍做得比较好。
另外,简答题、实验题由于学生审题过程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差、缺乏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这样导致因审题不清、分析和回答问题不全面而失分严重。
计算题难度适中,整体得分还可以,失分主要是在审题不清作图出错还有部分同学是计算能力偏差把结果算错了。
四、改进措施从考试结果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一般,在综合应用能力方面较欠缺。
在后阶段教学中,我们初三化学组努力做到:1、加强双基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2008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2008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沿江工业开发区教研室吕汉聪一、全区情况数据暂缺。
二、各题得分率抽样分析情况统计如下(样本:156份)。
1.卷Ⅰ选择题(以旭东中学的读卡数据为准)2.卷Ⅱ非选择题三、学生答题分析现将得分率在70%以下的原题列举出来,并对学生答题情况作简要分析。
13.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的重大突破。
下列应用的材料不属合成材料的是A.隔水透气的鸟笼 B.人造钛关节 C.聚苯乙烯灯罩 D.涤纶阻燃面料此题得分率为61.9%。
有22.7%的学生选A选项。
反映出部分学生对合成材料的理解上不到位。
19.20℃时,取相同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两个烧杯中(状态1),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状态2),将温度升高到40℃(状态3),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
图2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下图,判断错误的是 A .20℃时,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烧杯甲里溶解的是b 物质的溶液。
C .40℃时,烧杯甲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D .状态3下,甲烧杯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烧杯此题得分率为65.9%,此题综合性较强。
学生不能正确提取图像中的有效信息,是失分的重要原因。
20. 构建知识网络,理清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左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相互反应。
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A .①Na 2CO 3 ② SO 2 ③ K 2CO 3B .①NaHCO 3 ②CO 2 ③BaCl 2C .①Fe 2O 3 ②CO ③Ba (NO 3)2D .①MgCO 3 ② SO 2 ③Na 2CO 3此题得分率为65.6%。
这是一道多选题,有23.4%的学生只选A ,有9.5的学生只选D ,丢分就是必然的事了,反映出部分学生对多选题答题上的失误;此题的综合程度较高,学生对相关概念理解不清,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关系上认识模糊,那就必然丢分。
2014九年级化学县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现就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县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作质量分析,并探讨对今后化学教学工作的启示。
化学学科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整卷满分为100分。
一、试题评价本试卷是省统测卷,试题难易度较适中,没有偏题、怪题,知识点全面,注意了化学学科的应用性,强化了实验考查。
题型设计较合理、新颖度较高,联系生活实际较强,从现实发生的事引入问题,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人文精神。
在探究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设计上体现能力立意。
较为全面地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符合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
整个试卷重视实验、淡化计算,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较好地体现了化学的价值。
很显然,它对今后化学教学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题题型分值分配如下: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共四大题:第一题:选择题 42分(21个小题,每题2分)第二题:填空与简答题 34分(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第三题:实验与探究 18分(3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 1分)第四题:分析与计算 6分(1个小题)二、考试情况分析202、203和204共有学生人数104人参加这次考试。
考试情况分析如下表:这次考试的成绩统计显示,化学成绩非常不理想。
我想今后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怎样特高化学成绩,注重差生的转化工作及优生的培养。
三、典型错误和原因分析1、考生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具体表现在化学基本概念不清,化学用语不熟练,化学基本理论不能灵活应用,致使大部分不该丢分的题目丢分。
例如:选择题第13题中好多同学对概念理解搞不清楚,选择题第17题对图式关系搞不清楚,不理解。
第19题对除杂问题也是混淆不清。
填空第24题化学符合填空没掌握牢固;还有一部分同学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不能很好掌握,例如填空题26、28题方程式记不清楚让很大一部分学生丢分;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题丢分最严重,说明在实验探究题还存在严重的不足,计算题更是没有几个学生全对,说明学生们在各个方面都很欠缺。
二模化学考试质量分析

二模化学考试质量分析铜川市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一、学生分析:本届学生整体素质一般,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在近期的复习中有个别同学奋起直追,进步很大例如:郭蒙,此学生性格沉稳好动脑思考,其他成绩一直保持领先,然而化学成绩一直成为该同学的瓶颈,然而经过近期的复习之后这位同学的化学也能迎头赶上。
然而也有个别同学的基础比较后进如:高歌同学,他成绩一直处于全年组的最后面,长期的状态导致他对学习任何学科都兴趣缺缺,溜号,跑神,即使他对本学科有兴趣学习,也会由于知识积累的缺乏使他无法正确理解,这就需要作为科任教师的我在其身上下大功夫帮其迎头赶上。
二、试题分析:1、二模试卷的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试卷从内容到形式比较新颖。
全卷由五大题组成,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题型,突出考查学生综合探究问题的能力。
试卷还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
试卷图文并茂,符合初三学生特点。
文字阅读量大且信息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第五大题计算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二模成绩分析
初三化学二模成绩分析
二模结束了,我们距离中考也就越近了。
这次模拟考试和上次一样,采取了回避的方式,初三老师不监考不披卷的方式,这样也是公平的需要。
在和中考同样的考程时间的情况下,三天我们就结束了考试。
用两天时间其他年级老师把试卷加速改了。
我于昨天晚上把考试成绩统计出来了,现作分析:
第一,从总分角度看,我班这次学生的总分与上次比较,有了点进步,当然也有一个月了么!600分以上的有了25人,580以上的同学有40人。
根据以为的情况看,在580以上的分数,冲击重点高中应该是很有希望的。
这样不仅给了同学们信心,也给我信心,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在中考有个好的收获。
从大点方面看的话,其他学校的600分以上的考生不多,和我们临近的学校,也是我们竞争比较强的学校,他们600分以上的大约十几个,这样的话我们就不比他们少了!哈哈哈!
第二,从学生的考生成绩来看,基本没有出我的意料之中。
前十名中,唯有严明是匹黑马,这次考的比较突出,上升比较快。
但是我不敢保证下次或者中考,因为他成绩不是很稳定。
陈络倒是给我下了保证的要在第五名,这次他大没吹,考了第一名了。
但是我可没表扬他,因为他是不能表扬的,我从来都是打击的!不然他又要飘到天上了!
其他的同学波动不是很大,其中许加庆同学下降了一些,他是比较认真而且胆小的孩子,做事特别的小心翼翼,也很努力!不知道怎么了,这次考的不很联想,与他的真实成绩不是相符。
我今天下午找了几个同学谈话了。
等明天还是要找他谈谈的,临近中考,学生的思想工作很重要,心理作用也很大,自信是对他们最好的动力!
熊婧和陈盈盈同学是同桌,这次也没考好,像是传染一样。
平时她们俩没什么多话,我早和她们说了,要开心快乐的学习,
可是他们看上去就像是有很多心事一样。
忧心忡忡的,没露出过笑容。
就是上课也是不开笑脸,别的同学都笑了,她却没点笑意。
今天下午我也和熊婧谈了,很好,我们交流的特别舒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她也很听话,给了我满意的答复。
还谈了其他的几位同学,并且明天还要和其中一些出问题的同学交流下。
第三,试卷分析,语文试卷比上次要有点难度,主要是有些题目有点灵活,特别是应用的和实用的题型出现了。
这样也好,在考前让学生能接触到这样的题型能让他们知道这样的题目怎么解决,我估计他们考的不会怎么满意的,但是考得还行吧。
另外英语和数学的考题也有点难度,两科老师也在考试后估计学生考的不会太高分数,但是我们总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其实他们挺不错的,考得还是满意的!
初三英语二模试卷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15分)
此次二模试卷中,15个单项选择题的知识点覆盖面广,有的侧重词汇用法,有的侧重语法考查,跨度也大,几乎涉及到初中三年的的每一册书,其中单选题的第9题和第14题涉及到了9B的内容。
绝大多数中上等成绩的学生能拿到12分左右,选择题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14题,这一题把unless与被动语态结合在一起考,难度较大,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更高。
二、完形填空(10)
完形填空难度适宜,考查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做这些题型时,需要全面理解原文的意图,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推敲出所缺失的单词,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般能得到8分左右,能力弱的学生失分严重,其中第22题失分最严重,学生对挑战大海还是挑战天气左右不定。
这需要学生对文章的通篇理解,由最后四人都患了感冒而推出,此次行动实际是挑战天气。
三阅读理解(20分)
阅读理解的文章难度适中,题目还是比较灵活的,大多数答案能通过阅读在原文中找到,但也有个别题目出现了干扰选项,比如第29题的推断,有很多学生被B选项干扰了。
在后面的复习中,我们要有针对的强化这些练习,注意课堂上对学生的限时阅读的训练。
四、填空(16)
这些填空题虽是小题,但有难度,很灵活,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拿到满分。
这些题目要求学生要充分掌握单词的用法,辨清同义词之间的区别,区分同一词根下,不同词性单词的用法。
出错率较高的集中在49题借keep 和50题花费costs。
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对同义词之间的不同点,通过多举例子,来举一反三,达到教学目的。
五、主观阅读(20分)
A篇主观阅读的文章难度不大,大部分问题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出错率最高的是对63题的回答Betty didn t eat the food, did she? 对这类前否后肯的反意疑问句的回答,学生还是受汉语思维的影响,不会从英语思维的角度来回答这些问题。
在后面的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这类主观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的训练,比如答题要求中有没有字数的限制,如果是填表格题,注意同类项的表达方式,然后学着模仿同类项,去做题。
B篇是首字母填空,难度不大,通过上下文的意思能猜测出所缺失的单词,一般中等左右的学生能拿到5分左右。
六、书面表达(15分)
书面表达,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好的学生能拿到满分,中等以下的学生只能得到很低的分数,有的甚至0分,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不审题,明明原因给出了四点,有的学生只谈到2 3点;题目中要求最后要表明自己对文学名著阅读的看法很多学生不谈自己的看法。
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审题,规范解题,争取做到把失误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