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和评价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和评价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被誉为“研究人性的一部巨著”。
其中的人物形象是整个小说的灵魂所在,他们各具特色,充满生命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将对红楼梦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贾宝玉:贾宝玉是整个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
他柔弱、多情,具有艺术家的气质,同时也是一个敏感、善良的人。
他对美的执着追求和与众不同的性格,使他成为小说中最深刻、最吸引人的人物之一。
然而,他也有自卑、优柔寡断的一面,这使他在与世俗的冲突中经常感到痛苦和困惑。
贾宝玉的形象展示了人性中存在的矛盾和复杂性,引发了读者对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思考。
林黛玉:林黛玉是一个典型的受压迫艺术家形象。
她聪明、敏感,才情出众,但遭受命运的不公平对待。
她有着强烈的情感和直率的性格,不愿屈服于世俗的束缚。
林黛玉的形象是鲁迅称之为“火焰”的代表之一,她的一生都在与自己的命运做斗争。
她的形象凸显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和无力,同时也呈现了一种反抗的精神,使读者对她感到深深的同情。
薛宝钗:薛宝钗是贾宝玉的表妹,她聪明、文静,性格温和。
相较于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形象给人一种平静、务实的感觉。
她通常被描述为聪明能干、具有家庭责任感的女子。
她对待生活和感情非常冷静,同时也很懂得处理人际关系。
薛宝钗的形象展示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女性形象,她在封建社会的桎梏下仍然能够保持理性和稳重。
贾母:贾母是贾宝玉的祖母,红楼梦中的家族长者形象。
她是一个非常仁慈和睿智的人物,对家族成员非常关爱。
她常常以家族利益为重,同时也保持着权威和尊严。
贾母的形象凸显了一个家族长者的权威和智慧,她对于家族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贾政: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也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男性形象。
他拥有权力和财富,同时也有着保守和虚荣的一面。
贾政把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儿子抱有很高的期望。
然而,他在追求权力和地位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
红楼梦人物形象特点

红楼梦人物形象特点红楼梦人物形象特点《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中的许多人物的名或字,或几个人的名字合起来,都是大有深意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楼梦人物形象特点,一起来看看吧!红楼梦人物形象特点11.贾宝玉:率性、多情、温和、善良、富有同情心,单纯,没有功利心。
2.林黛玉: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
3.薛宝钗:外表冷漠,内心炽热。
雄心勃勃4.王熙凤:尖酸刻薄、两面三刀、心狠手辣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
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
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宦道路。
她蔑视功名权贵,当贾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
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
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
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
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
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
红楼梦人物形象

红楼梦人物形象《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是一部反映封建时代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本文将对小说中几位经典人物形象作简要论述。
1.贾宝玉贾宝玉是小说中的主角,也是一个反映出封建时代子女命运的形象。
贾宝玉性格多疑、感情细腻,不喜功利,但又不能完全超脱世俗根源。
他被父亲贾母嫡亲,却因为种种因素,与他的嫡母王夫人发生了冲突。
他被送到荣府,成为荣府大小姐薛宝钗的丈夫,尝尽了富贵享受,但却没有得到真正的生命意义。
2.林黛玉林黛玉是小说中最令人惋惜的人物形象之一。
她因为家族因素被送到贾府作客,与贾宝玉成为忘年之交,但最后却悲剧地死去。
林黛玉是一个善良、聪明、情感丰富的形象,她不仅是贾宝玉的知己,还是他的情人。
林黛玉的形象反映出封建女性命运中的悲剧和无奈。
3.薛宝钗薛宝钗是小说中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她是荣府的大小姐,智慧,善良,受到所有人的欢迎。
她与贾宝玉是荣府的女婿,有一段美好的爱情,但终究没有走到一起。
薛宝钗的形象表现出封建女性回归人性、超越命运的力量。
4.王熙凤王熙凤是小说中铁齿铜牙的女人之一。
她生性机智、刁蛮、有心计,一心想嫁入贾家。
她利用自己的婚事来把持全家,居心叵测,最终致使贾母去世。
王熙凤的形象表现出封建女性自私、利欲熏心的一面。
5.贾母贾母是小说中一个重要人物形象。
她是个让人敬重的老太太,为家族的荣耀、家族的命运而努力。
虽然她有时过于强势,却始终心系家族,与众人和谐相处。
贾母的形象表现出封建女性慈祥、有纲常的一面。
总的来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多姿多彩,千姿百态,展现出封建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上只能是粗略地论述,在阅读小说时,不断地琢磨人物的形象,才能真正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与评价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与评价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巨著之一,它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
这些人物形象拥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情感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与评价。
1. 宝玉:红楼梦的男主角之一,也是整个故事的灵魂人物。
宝玉具有敏感、细腻的性格,极富创造力。
他对诗词歌赋有着深厚的造诣,同时又深受女性情感的影响。
在红楼梦的世界里,宝玉是众多女性角色的宠儿,他的存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2. 黛玉: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多愁善感的女性角色之一。
她生性敏感,有着极高的情感天赋,对诗词和音乐有着深厚的了解。
黛玉的形象描绘了一个矛盾的个性,她既是强大的才女,又是一个内心脆弱的人。
她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红楼梦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3. 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神秘人物,他的存在给整个故事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贾宝玉的外表看似天真无邪,但内心却隐藏着许多深情的事物。
他是一个哲学家,对世界有着独特的见解,同时也是一个有着深沉情感的人。
贾宝玉的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4. 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女性形象。
她是一个独立、坚强的女性,对爱情有着极高的追求和热情。
林黛玉的形象体现了女性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她是红楼梦中最有魅力的女性角色之一。
5. 王熙凤: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
她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女性,对权力和地位有着强烈的渴望。
王熙凤的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她既是一个聪明的女性,又是一个不择手段的角色。
以上是红楼梦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形象的简单分析与评价。
每个人物形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情感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楼梦的人物造型丰富多彩,呈现了不同性格和思想的人物形象,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无论是宝玉、黛玉、贾宝玉、林黛玉还是王熙凤,他们都是红楼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他们的形象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并使读者对人性和情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论《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文化内涵论文

论《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文化内涵《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它以清代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历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从《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出发,探讨其文化内涵和价值。
一、《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主要包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母、王熙凤等。
这些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贾家的公子,也是贾家的继承人。
贾宝玉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首先,贾宝玉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家族文化。
贾宝玉是贾家的公子,他的地位和权力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次,贾宝玉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道德观念。
贾宝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对待他人都是以诚相待,不欺骗他人。
最后,贾宝玉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
贾宝玉具有高尚的文化价值观念,他尊重他人,不歧视他人。
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贾宝玉的表妹,也是贾家的小姐。
林黛玉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首先,林黛玉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女性文化。
林黛玉是贾家的小姐,她的地位和权力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次,林黛玉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道德观念。
林黛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她对待他人都是以诚相待,不欺骗他人。
最后,林黛玉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
林黛玉具有高尚的文化价值观念,她尊重他人,不歧视他人。
薛宝钗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贾家的小姐,也是贾家的女儿。
薛宝钗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首先,薛宝钗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女性文化。
薛宝钗是贾家的小姐,她的地位和权力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次,薛宝钗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道德观念。
薛宝钗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她对待他人都是以诚相待,不欺骗他人。
最后,薛宝钗的形象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
薛宝钗具有高尚的文化价值观念,她尊重他人,不歧视他人。
论红楼梦中的角色形象特征

论红楼梦中的角色形象特征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角色形象。
以下是几个主要角色的特征:
贾宝玉: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贾府的血脉传承者。
他有着异常敏感的感受力,对美的追求十分执着。
他聪明机智,但也有些孩子气,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他对待感情深沉而复杂,既有着对黛玉的深情厚意,又与其他女子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
林黛玉: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她是红楼梦中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之一。
黛玉深情而敏感,具有独立的思想和强烈的个性。
她有着文学才华,常以自己的诗词表达内心的情感。
黛玉对贾宝玉有着深爱,但她也常常陷入自我消沉和忧郁之中,最终以悲剧收场。
薛宝钗:薛宝钗是贾府的外戚,她是贾府中最为理智和稳重的女子。
宝钗温柔贤淑,通情达理,被视为红楼梦中的“大姐大”。
她与贾宝玉的关系较为纯洁,但她也不甘被贾府的家族观念所束缚,最终选择离开贾府。
王熙凤:王熙凤是贾府中具有权力和智慧的女性代表。
她聪明
机智,善于算计,是贾府中的谋士。
熙凤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野心,她常常通过算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对待感情较为冷漠,但她也
有着对贾宝玉的复杂情感。
以上只是红楼梦中的一些角色特征,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之处,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有趣。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宏大的叙事、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而闻名于世。
在整个小说中,作者通过塑造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社会阶级、人性善恶以及传统观念对人命运的影响等深刻内容。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形象进行讨论。
1. 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的男主角,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他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大家庭,从小受到溺爱和宠爱。
贾宝玉的形象既有着良好的教养和柔和的性格,又经常表现出一些奇特的个性和情绪。
他对紫鹃、黛玉等女性角色情感的曲折和复杂,使他成为文学形象中的经典人物之一。
同时,他也代表着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象征,他和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礼教导致的个人情感困境。
2. 薛宝钗薛宝钗是贾宝玉的表妹,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形象。
她出身自一个高门贵族,聪明机敏,在家族中备受赞赏。
薛宝钗的形象给人一种高傲冷艳的印象,她对待爱情持保守态度,并且常常以理智和冷静的态度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而正是这种面对封建礼教的态度,使她成为许多现代读者心目中的偶像。
薛宝钗的形象充分体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3. 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争议和矛盾性的人物形象之一。
她是贾宝玉的表妹,个性独立、聪明敏捷,同时也情感敏感脆弱。
林黛玉常常以叛逆的态度和矛盾的情感面对自己的命运,并经常与家族、社会传统发生冲突。
她对生活的艺术追求和对爱情的痴迷,成为了她形象的重要特征。
同时,林黛玉也是红楼梦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之一,她的早逝成为了整个故事的悲情主线。
4. 贾母贾母是红楼梦中的母系大家族家长,她是贾宝玉的外婆。
贾母是一个非常重视家族传统和家庭和睦的人物。
她的形象被刻画得仁慈、宽容和善良。
贾母对家族成员有着独特的感情,她非常关心家族中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她对待家族成员的关爱和经济援助,体现了封建礼教中家庭伦理的重要价值。
总结起来,红楼梦的人物形象相互交织、丰富多样,具有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分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红楼梦被誉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该作品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以描绘人物形象著称。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
一、贾宝玉: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他是贾府的公子,有着高贵的出身背景,但却拥有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
他在红楼中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于贵族子弟的刻画。
贾宝玉的形象可以说是一部分作者身上情感的写照。
他纵情放荡,与许多女性发生关系,但同时又有一颗纯洁的心灵。
通过他,曹雪芹巧妙地展示了人性中的矛盾与冲突。
二、林黛玉:一个另类的女性形象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她是贾宝玉的表妹,出身贫贱,但心地高贵。
与传统的女性形象相比,黛玉更加独立和坚强。
她不顾传统礼教束缚,坚持个性的追求,被视为一个另类的女性形象。
曹雪芹通过林黛玉的形象,探讨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局限和不公。
黛玉的坚持和抗争代表了作家对于女性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三、王熙凤:一个狡诈的女人形象王熙凤是曹雪芹笔下的一个重要角色,她是贾府的内侄女,聪明机智,善于算计。
她的形象充满凶狠和狡诈的气息,是红楼中最具阴谋家气质的人物之一。
王熙凤的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力斗争的现实,她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
她利用自己聪明才智的特点,在世俗权力中求得一席之地,但她也因此失去了纯真和真实。
四、贾母:一个慈祥的母亲形象贾母是贾宝玉的祖母,也是整个贾府的掌管者。
她刚正不阿,同时又充满慈祥和母爱,是红楼梦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人物。
贾母的形象展示了老一辈社会妇女的智慧和包容。
她对家族的掌控和庇佑代表了对传统家庭价值观的继承和坚守,同时也体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五、薛宝钗: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薛宝钗是贾府的外甥女,她以出色的才智和美貌成为了红楼中备受赞誉的人物之一。
她形象完美,几乎没有缺点,是很多读者心目中的理想化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红楼梦的人物形象目录一、《红楼梦》的概括 (2)(一)《红楼梦》简介 (2)1.《红楼梦》的脉络线索 (2)2.《红楼梦》的思想内涵 (2)(二)《红楼梦》在文学上的地位 (2)二、《红楼梦》在艺术表现上的手法 (2)(一)普遍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2)(二)善于运用“春秋”笔法 (2)三、《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色 (3)(一)多重性格组合 (3)(二)突出个性 (3)(三)外在言行与内心世界的结合 (3)(四)以环境衬托人物形象 (3)(五)以诗词勾勒人物形象 (4)四、典型人物形象分析 (4)(一)贾宝玉形象分析 (4)1.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4)2.追求爱情的实践者 (4)3.打破常规的实践者 (4)(二)林黛玉形象分析 (4)1.从环境看林黛玉 (4)2.从诗词看林黛玉 (5)2.从语言看林黛玉 (5)(三)薛宝钗形象分析 (5)1.封建传统的完美典范 (5)2.明义通理 (6)3.生活中的“技术家” (6)(四)小人物形象分析 (6)1.刘姥姥形象分析 (6)五、人物形象塑造的因素分析 (7)(一)环境因素 (7)(二)时代背景因素 (7)(三)人物形象间的关系塑造 (7)六、结语 (7)参考文献 (8)摘要:《红楼梦》是一部中国长篇小说,写成于清朝乾隆帝中期(甲戌,1754年),《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
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
也就是说《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的整体就是以上层的贵族为中心思想,然后以真实、很鲜活的描述了十八世纪我国末期的生活,这段生活的记录就是对当时的封建社会走向崩溃巅峰真是的记录,然而这不小说真正的能够成为我国小说文学的最高顶峰,难以超越,不单单是因为有很高的思想价值,还是因为他的艺术成就也是非比寻常的,因此,本文在此部小说中对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展现这部中国名著的精彩。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一、《红楼梦》的概括(一)《红楼梦》简介1.《红楼梦》的脉络线索《红楼梦》主要以贾宝玉和黛玉、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介绍了四大家兴衰的各种复杂矛盾,揭示了封建家庭对封建婚姻控制,表现道德、文化堕落、教育腐败,创造了一系列妇女的悲剧形象,表现出极其广阔的典型的社会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的历史趋势必然会走向落寞。
2.《红楼梦》的思想内涵《红楼梦》中的描写有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现象。
许多学者对内容的理解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就是是《红楼梦》的思想内涵。
我认为作品歌颂了贵族的叛逆和反对封建的伦理和爱情,体现了追求自由与个性的最初思想的民主,并深入彻底地揭示了贾林的社会根源,爱情与婚姻悲剧的悲剧。
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曹雪芹写在同一时间在封建家庭的衰落,也揭示了遗憾和悲伤的心情,蒙上了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二)《红楼梦》在文学上的地位《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小说,写于清代(1754~1754年中期)。
《红楼梦》也叫作《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其作者到底是谁长久以来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认为是曹雪芹的原著。
《红楼梦》作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经典小说的巅峰,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有着不可超越的文学历史地位。
在世界文学中也享有很高的地位。
在现代产生了与世界文学中的“乔学”相提并论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
二、《红楼梦》在艺术表现上的手法(一)普遍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这部小说中,曹雪芹完美塑造了许多生动的艺术形象在。
《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很复杂,首先人物本身是不同的,本身的思想性格和地位的不同,但不同的形象都身多出名门。
一些是贵族与官僚的统治者,一些名门的公子王孙,一些年轻漂亮的女性,有的是受贵族欺负的丫头、仆人,这些人,一类人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或地位,但曹雪芹是求同存异,使用一些非常特殊的对比手法,使读者有没有类似人物出现的感觉。
(二)善于运用“春秋”笔法小说语言质朴自然却富有哲理,富于情趣,并恰到好处地运用谚语俗语。
这是《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基本风格。
哲理性的语言,具有形象、隽永、隐喻、明喻等物点,是从生活经验中提炼而成的。
这种语言,往往是以一句浅显的成语形式说明抽象的道理,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持久的生命力。
如“外面架子虽未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如此等等。
这些言语有哲理意味的名言,给人以生活经验和斗争经验的智慧启迪。
而运用俗谚,是古典小说以来的语言传统,《红楼梦》则更上一层楼,它的改造更加贴切,更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事物的本质。
如“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等等。
小说中,最富于情趣的文字,以凤姐最多,如凤姐初见黛玉的那一段话,瞬间缓解了众人紧张拘谨的气氛,由此见得一个管家女强人的风范。
三、《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色(一)多重性格组合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改变了传统的思想和写作方法”。
这传统的写法就包括人物描写。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的,是多重性格的组合。
以前小说的人物也不乏醒目的个性,比如,宋江、曹操、刘备、诸葛亮、西门庆、潘金莲等,但他们基本上属于大奸大恶、大忠大贤之类,而《红楼梦》中人物基本上是“秉正邪两赋,善恶相兼”的。
正如小说中贾雨村言:“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馀者皆无大异”。
因为现实中的人物在《红楼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因此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真实性的真实描述是典型的艺术形象。
由于在社会现实中,人性本身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际关系,甚至不同的时间段,人格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
《红楼梦》中的多个人格特征展现了人性的本质是复杂的,作为一个人的文学人物,在描写人物时,也应体现出人性化的特征。
(二)突出个性《红楼梦》通过描写复杂的人物性格,但不是没有区别或一味敷衍。
相反,作者始终突出性格的主要方面,在所有的人物通过各种事件反复皴染,使主次分明,重量轻。
以王熙凤为例,多重性格的女人,精明,热情,大方,嫉妒和痛恨邪恶等等,但只突出她性格中的“辣”和“贪婪”的两方面,只有“贪婪”就不同事件反复皴染的特点。
(三)外在言行与内心世界的结合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外在描写,是一种传统的艺术,《红楼梦》在诗歌、戏剧和小说中常被看到。
但通过精湛的生动、精辟的心理描写,揭示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是罕见的,《红楼梦》有很多地方广泛使用内心独白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的心理分析。
32章(诉内心痴迷宝玉与耻感烈死金手镯),黛玉听见宝玉说,“你放心”后,回家后,大段的心理描写,是罕见的表达,直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
第五十八回,贾宝玉听说邢岫烟要出嫁,对着杏树发了一大通不着边际的感慨,也是精彩的心理描写:这杏树子落枝空,再几年,岫烟也不免乌发如银,红颜似缟。
因此不免伤心,只管对杏叹息。
正想叹时,忽有一个雀儿飞来,落于枝上乱啼。
宝玉又发了呆性,心下想道:“这雀儿必定是杏花正开时他曾来过,今见无花空有叶,故也乱啼。
这声韵必是啼哭之声,可恨公冶长不在眼前,不能问他。
但不知明年再发时,这个雀儿可还记得飞到这里来与杏花一会不能?”这是一个微妙的心理描写,在这部作品之前,也有类似的,但不多。
这一心理描写艺术的成功在于,在外部和内部的世界中的人物与人物的有机结合,描写一个真实的心理。
西方百科全书描述“红楼梦”,说它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小说”。
以上的心理描写,宝玉见了都窃窃私语,产生一个小的杏树大杏仁,不禁看的伤心,竟然会嫁给兴岫岩。
但这种爱不是一种纯粹的幻想,静态的描述,而是静态的和动态的。
西方小说的独白往往更是静态的,让人读无聊。
曹雪芹把人物的外部行为和内心独白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他的创作。
外部动作描写人物内在世界的艺术手法,很独特也很聪明。
(四)以环境衬托人物形象《红楼梦》中人物描写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书中人物既有共同的生活环境,也有个人不同的生活环境。
贾宝玉的怡红院,林黛玉的潇湘馆,宝钗的蘅芜院,李纨的稻香村,探春、迎春、惜春与她们的生活居住环境都是和谐融洽的,居住环境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特征。
如潇湘馆的安静凄冷,反映了林黛玉的忧伤;简单的稻香村,表现了李纨的淡漠。
而秦可卿卧室中的陈设,暗示其放荡性格。
(五)以诗词勾勒人物形象1.描写肖像第二十五回描写癞和尚与跛道人: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
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
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作为传统人物的描写,也以文字描写为主,而曹雪芹与传统小说以叙事文的不同采用了诗歌的形式,写的是眼鼻、手、衣服、鞋子和裤子等2.评述人物以贾宝玉为例,有两首词批他: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这首诗在贾宝玉前面的外观,服装和其他具体行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精华,并且揭示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为读者做了引导。
3.自述情怀作品中人物所作诗词,是刻画人物性格、描绘人物心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具体人物在具体情境中,或即兴题诗,或对酒而歌,或临景吟咏……都是自述情怀,如林黛玉有一首词《唐多令》云: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这里的“漂泊亦如人命薄”“草木也知愁”正是林黛玉所处环境与心理变化的反应,很符合林黛玉寄居贾府的身份和情感。
在这令人难忘的哀怨的词中,林黛玉表达哀痛的不幸的预感,爱情理想破灭的悲愤的心。
四、典型人物形象分析(一)贾宝玉形象分析1.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贾宝玉,是一个奇怪的、庸俗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
虽然聪明机智但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
他行为“晦涩而不正当”,是封建社会的叛徒。
他鄙视并且不屑于高官职位和财富。
他讨厌“八股”,辱骂私塾教育。
在他的心中有着唯一的真与假,善与恶的标准。
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没有达到彻底地反对君主制和封建家族的统治权。
2.追求爱情的实践者他坚持和林黛玉的爱情,对婚姻自由的迫切要求;事实上,这一切都是由封建势力给他的特权而产生的,他不能否定封建统治。
他被送到学校去念私塾,但他却说书中的内容是如此腐败,那些只为功名利禄的学生是如此庸陋可憎的,他对封建教育的态度,与其情感是格格不入的。
受到大观园里众多女子真诚和纯真的感染,形成了自由不羁的性格,她们由于处于不幸的社会地位,启发了他。
在贾宝玉的直觉生活中,她们和那些以世俗为主导的世俗生活的人,在文章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聪明与愚蠢,清白与腐败,洁净与肮脏,天真与虚假,善与恶,美与丑。
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爱与恨的倾向。
最终就形成了他的爱情悲剧。
3.打破常规的实践者贾宝玉背叛了“男人应该事业有成”的性别角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