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准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精品课的建设与实践

On t u t o a d Pr c i e 0f t e Exc le t Co r e s r c in n a tc h e ln u s Of El ct i Con r I e rc t o
Te h oln y cn o g
L o xa —qn u io — i g
CHN 0L0GY N l FORM ATI ON
科 技 教 育
工厂 电气 控 制技 术 品课 的 建设 与 实践 精
罗 晓 青 ( 贵州工 业职业技术 学院机 电系 贵州 贵阳 5 0 0 ) 5 0 1
摘 要 : 州工业职业技术 学院在原来 的基 础上 , 贵 制定 了科 学的规划 , 强 了教 师队伍 的建设 , 加 重视改革课程体 系, 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 采 方法 , 鳊写新教材 , 实验 课程 的形式 和 内容进 行 了大 力的改 革 , 喜设计 了一 些综合性 . 对 惊 创新 性实验 等。 中详细介 绍 了《 文 电气控 制技 术》 在精 品课 建设 中的做 法 , 出 了今 后在提 高教 学 质量和人 才培 养质 量一 些思路 。 提 关键词 : 精品课 质量 建设 实践 中 图分 类 号 : 6 2 G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6 2 3 9 ( 0 0 0 () 0 2 — 2 1 7 - 1 2 1 ) 4 b一 2 4 0 7
t e b i d n o t e a ks f e c e s e h sz n t e e o m o t c r i u u s s e , usn a v n e t a h n t o a d h u l i g f h r n o t a h r , mp a i i g h r f r f he u r c l m y t m i g d a c d e c i g o l n me h d t o s, pe aig r p r n ne w t a h n e p r me t l c ur e o ma a d c n e t o r f r , a n mb r o w e l d s g e c mp e e s v e c i g x e i n a o s f r t n o t n f e o ms u e f l- e i n d o r h n i e, i n v t v n oaie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PPT课件

注意:夏秋季多雨、天气潮湿,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安 全 用 电 常 识
间距措施:为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 近带电体,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 电体与其他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 安全间距。安全间距的大小取决于电 压的高低、设备类型、安装方式等因 素。 安全距离: 10kv: 0.7m 35kv: 1m 110kv:1.5m 220kv: 3m 500kv:5m
违 章 示 例
擅自改变工 作区域,容易导致 工作人员不在接地 线保护范围内,增 加工作风险。
擅自改变工作区域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操作高压设备不戴绝缘手套,不穿绝缘靴。
违 章 示 例
不使用安全工器具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操作高压设备不戴绝缘手套,不穿绝缘靴。
违 章 示 例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触 电 急 救 知 识
• 发现有人触电应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 源,可用带绝缘手柄的工具切断电源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触 电 急 救 知 识
• 用干燥工具挑开触电者身上或身下的 电源线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触 电 急 救 知 识
迅速进行现场急救,并拨打120接替救治
跨步电压触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安 全 用 电 常 识
安全电压和安全距离
电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 极为广泛,在工矿企业和家庭 中都有品种繁多的电气设备。 为保证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 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规定, 以免使人体受到伤害,财产受 到损失
《工厂供电》课程标准

《工厂供电》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该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主要讲授工厂变配电所及供配电设备功能和使用,工厂变配电所电气主接线方案,工厂电力网络构成和特点,供电线路的导线和电缆使用及选择,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保护功能,工厂电气照明,工厂供配电故障诊断及检修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企业供电系统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计算及实际运行技术。
(二)先修后续课程(三)本课程与中职、本科、培训班同类课程的区别。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必需的供配电通用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提高全面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紧跟供配电技术发展的最新进程,及时补充新技术、新型号、新应用领域的有关内容。
并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综合的职业能力,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素质目标:1.养成良好的安全用电和自我防范意识,能够自觉按规章操作;2.养成文明施工意识,能够自觉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3.养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主动适应团队工作要求;4.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5.培养良好的查阅、整理技术资料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1.掌握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如电力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高低压开关电器,高低压熔断器和避雷器等的工作原理、性能、选择和校验。
2.掌握高低压线路的结构、敷设和截面的选择计算3.掌握负荷计算、供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电压质量、电气设备和导线的选择与校验,供电系统的保护等内容。
4.了解二次回路、自动装置、变电所的练合自动化,以及防雷接地和电气安全等知识。
(四)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电力系统电源中性点的几种运行方式,能够根据电压等级和接地电流的大小,确定出接地方式的能力(如接地电流多大时应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66KV 及以上和 220/380V 电压等级应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改革探讨

高等职业 教育作 为高等教育发展 中的“ 一个类 型” , 肩 负着培养具 备 职业 岗位 能力 的高 素质 、 技能 型人 才 的神圣使命 。因此 高职学生除 了掌握专业知识外 , 还必须 掌握相 应的职业岗位技能n 】 。而传统课程教 学 中, 与岗位技能相 对应 的实践 教学一般独立 开课或者作 为独立环节 进行, 导致理论教学 与实践教学不 能很好 地融 为一体 , 与市场对人才 的 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 《 工厂 电气控制技术 》 是机 电一 体化专业 的重要专业课 程 , 同时也 是实践性很 强的课程 。结合该课程 的特点 , 在课 堂教学过 程中提 出了 突出实践 教学 , 以项 目为载体实施 一体化教学 , 结合证 书嵌 入式教学 , 并把多种 教学手段相 结合 , 以适 应工作 岗位对 学生知识 、 能力 、 素质 的
要 求。 1 . 以实践教学贯穿课堂始终
以前《 工厂 电气控 制技术》 课 程的理论 与实践教学是分 开 的, 高 职 学生 的文化课 基础相 对 比较 薄弱 , 在理论 课上老 师讲 的累 , 学 生听 的 累, 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 在教学计划里压缩 了理论 课的学时 , 把相关理论 知识 放在实践课 上进行讲解和指导 。例 如 : 在电 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的安装 中 , 要 引导学生观察该控制线路 的组成 , 使 他们思考 控制线路需 要哪些元器 件 、 应用 了元 器件 的哪些 特性等 。学 生带着一 连串 的问题 , 就会 自己去查 阅有关 理论知识 。这样学生在用 中学 , 老师在学中教 , 学生在应用中也掌握了需要的理论知识。 2 . 以项 目为载体实施一体化教学 针对维修 电工 、 机床操 作工等职业岗位对 电气类 、 机 电类专业 的技 能要求 , 在 课程设计 的思路上 , 按 照“ 以项 目为载体 , 教学做 一体 、 工学 结合” 的基本思路 , 遵循 以应 用为 目的 , 以掌握基本知识 , 强化技 能培养 为重点 , 将课程 内容进行整合 。 在教学实施 中, 把课 堂教学 转向工作情境 , 课堂 由教师为主转 向以 学生为 中心 , 在教学 中围绕电气 控制技术在生产 中的应用领域 , 遵循 由 浅入深 、 由简 单到复杂 、 由基础 到综合 的原则 , 精 心设计 了4 个学 习项 目, 分别 为典型低压 电器 的拆装 、 检修及调试 , 异步 电动机 控制系统 的 安装 、 调试及故 障处理 , 典 型机床线 路的调试 及故障处 理 , P L C 控制 系 统 的设计 、 安装 与调 试 , 形成了 由基础训练到能力训练 的课程模块 。项 目又 可细分为 1 6 个 训练任 务 , 每个 任务都 由“ 任务 目标 、 基础 知识 、 任 务实施 、 技 能训练 、 知识 拓展 、 思考练 习” 6 部分组成 。在项 目的教学过 程 中, 教师对课堂要 完成 的作品和课后作业提 出具体 的要求 , 让学 生在 课堂照着案例做 , 每个子任 务都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 内完成 , 教师巡视并 作个别指 导。规定 的时间到达后 , 教师根据 学生提 出的问题和 自己的 观察及经验分析难点 , 演 示讲解 , 学生再继续做 , 如此反 复, 按计划 完成 个项 目。 “ 项目 式教学 做一 体化” 的教学模式产生 了很好 的教学效果 ,
说课大赛作品《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1

《电气控制技术》
Curriculum Design
1
课程定位
2
课程内容
3
课程教学设计
4
教学实施
5
教学反思
课程定位课程简介
课程介绍
《电气控制技术》
授课对象:中职机电专业 电气控制方向 二年级学生
课程安排: 84学时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对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 典型电气控制电路安装、维 修等进行系统学习,对培养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 素养,以及规划学生的职业 发展方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和作用。
10
课程内容关于教材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
《电气控制技术项目教程》
主编:李国瑞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环境
网络环 境下的 多媒体
教室
电力 拖动 实训 室
校内实 训车间
校外 实训 基地
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资源
实训设 施设备
仿真 软件
多媒体
任务单
图片 视频
课程教学设计教师团队
专业教师
双师型教师
企业特聘教师
专家型教师
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情景 教学法
小组 合作法
任务 驱动法
教学 活动
示范 操作法
动手 实践法
Hale Waihona Puke 模拟 仿真法课程教学设计总体设计
教学 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
电力拖动实训室
校内实训车间
教学 资源
图片、视频
实训设施设备
书籍资料
任务单
校外实训基地
仿真软件 多媒体
模块一
模块二
教学实施计划
小组探究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全压起动控制【教案】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全压起动控制【教案】【复习旧课】低压电器元件简介①配电电器——开关、熔断器②控制电器——接触器、继电器③主令电器——各类主令元器件【导入新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全压启动控制通过上次课程的讲解,我们从直观上对各分立元器件的外形、结构及动作原理做了简单了解,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要想使被控对象能够满足预先设定的动作要求,光知道各分立元器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能够将这些组成部件联系起来,构成闭合回路,才能达到控制要求。
而如何构建电气控制线路正是本节课所要讲授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起动的典型控制电路教学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的相关保护【内容讲授】第二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全压起动控制一、点动控制1、线路设计思想点动,顾名思义,点一下,动一下,不点则不动。
即要求按下起动按钮后,电动机起动运转,松开按钮时,电动机就停止转动,点动控制也叫短车控制或点车控制。
2、典型电路设计主电路控制电路图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路图3、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电路的动作流程:◆电机起动:◆电机停车:二、长动控制1、线路设计思想长动,又称连动。
即控制对象能够持续运转,即使松开起动按钮后,吸引线圈通过其辅助触点仍保持继续通电,维持吸合状态。
这个辅助触点常称为自锁触点。
2、典型电路设计主电路控制电路图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长动控制电路图3、点动控制与长动控制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自锁触点的设置。
点动控制电路没有自锁触点,同时点动按钮兼起停止按钮的作用;而长动控制电路,必须设有自锁触点,并另设停止按钮。
三、点动+长动复合控制1、线路设计思想在工程应用中,单一的点动控制电路或长动控制电路使用场合十分受限,实际的控制电路往往要求既能实现点动控制,又能实现连续运行的复合电路。
有鉴于此,在控制电路设计时,要想实现点动+长动复合控制,必须根据点动控制与长动控制线路的区别,着重强调对自锁触点的处理。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教学教案

GONGCHANG DIANQI KONGZHI JISHU JIAOAN工厂电气控制技术项目任务单制作部门:编制人:编制日期:教学过程规划主要知识点、技能点工厂电气控制技术项目任务单制作部门:编制人:编制日期:教学过程规划一、刀开关1.作用:主要用来手动接通与断开交、直流电路电器设备的工作电源。
2.分类:按刀的极数可分单极、双极和三极刀开关;按灭弧装置可分为不带灭弧罩的刀开关和带灭弧罩的刀开关;按操作方式可分远距离连杆式刀开关和直接手动式刀开关。
3.基本结构:如图1-2、1-3所示。
由操作手柄、动触头、静触头、进线座和出线座等组成。
4.选用:刀开关主要根据电源种类、电压等级、负荷容量、所需极数及使用场合等来选用。
5.图形及文字符号二、熔断器1.作用:熔断器应用于低压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中,主要起短路保护和严重过载保护作用。
2.分类:按其结构形式分瓷插式熔断器、螺旋式熔断器、无填料密闭管式熔断器和有填料密闭管式熔断器。
3.基本结构:熔断器基本结构如图1-5、1-6所示。
4.图形及文字符号:5.选用6.熔断器的使用(1)安装熔断器除保证足够的电气距离外,还应保证足够的间距,以保证拆卸、更换熔体方便。
(2)安装前应检查熔断器的型号、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分断能力等参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安装熔体必须保证接触良好,不能有机械损伤。
(4)安装引线要有足够的截面积,而且必须拧紧接线螺钉,避免接触不良。
(5)在运行中应经常注意熔断器的指示器,以便及时发现一相熔断体熔断的情况,防止缺相运行。
如果检查发现熔体已经腐蚀、损伤或熔断,应更换同一型号规格的熔断器,不允许用其他型号的熔断器代用(除非已通过验证)。
(6)熔断器插入与拔出要用规定的把手,不要直接用手拔熔体(熔断后外壳温度很高,以免烫伤),也不可用不合适的工具插入与拔出。
更换时,必须在不带电的情况下进行。
(7)使用时应经常清除熔断器上及导电插座上的灰尘和污垢。
项目教学法在《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中的应用

别注意他们的积极性 的引导 , 可以借助羽毛球的娱乐性来 引导学生。教师需要按照教材 以及教学任务 , 还有所教学 生的特点来灵活安排 ,这样可 以在短期 内提升教学 的效 果, 达成 教学 目标 。 2 . 打造一支高水平 的教练员队伍 。在教学改革中, 努 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是成败的关键。一是 , 要 组织一批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 基本 动作技术过硬 , 教学 与比赛经验丰富的教练员。 因此 , 高校应积极与体育局 、 大 学生体育协会等部门加强联系 , 鼓励教师多参加上级主管 部门举办的培训课程。 还要与兄弟高校建立定期的交流学
眼光来看待 , 要 以素质教育为 目标来确立教育观 。这样就
能够 培 养 出学生 可能 自主学 习与锻 炼 的积极 性 , 进 而可 以 打造出他们的思考以及创造力 。 在选项教学 中我们需要特
1 对 练习导入进行分解 。 为 了降低学生学习抽杀的难 度, 需要将“ 点、 线、 面” 导入式教学法进行分解 , 这就需要 教师以及教练员在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的基础上 , 依据 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 对抽杀练习的路线进行适当 的调整 , 进而实现有效的抽杀练习。 其次 , 教师要对抽杀的 线路 以及落点进行讲解, 线路主要分为两条斜线和一条直 线, 这就需要以学生掌握程度为依据 , 对学生进行不同路 线的练 习, 深度不断增加 , 例如 , 进行三点合一面 的练习 , 熟悉抽杀的技术和动作特点。 2 . 对练习导入进行组合 。在对导入练习进行分解以 后, 还需要进行组合 , 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多于两个 的点进 行练习 , 每个点位上有三条抽杀球 的飞行路线 , 训练前确 定好抽杀路线。根据学生掌握程度转入下一个 区域点练 习, 在该训练阶段的练习中 , 要求授课对象在各个点位之 间进行移动抽杀练习 , 以便提高学生在快速移动中掌握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类型:机电一体化、自动化专业核心课
课程代码:0722027 授课对象: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
学分:6 先修课:《电气控制技术》、《电机拖动基础》
学时:108 后续课:《交流调速系统》、《电气综合实训》
制定人:杨立波制定时间:2015年3月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传授工厂电气控制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的专业课。
本课程采用工厂电气控制中的各种典型实例,讲解相关的电压电器、基本控制线路知识、电气控制设计方法,来对工厂电气控制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内容涉及各类低压电器结构、工作原理、在控制线路中的使用和常用电机控制线路和车床控制线路实训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中等复杂程度控制电路安装、调试、维护和设计,并能获得电气控制国家职业技能中级证书。
三、课程设计
(1)能力目标
1.具有对电气控制系统分析能力;
2.具有电气控制系统初步设计的基本能力;
3.具有典型控制设备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低压控制电器应用,机床控制电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授课过程中注重渗透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工程意识,激发创新思维,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单向控制电路及其安装与调试
2、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双向运转控制线路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线路
5、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线路
6、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
7、电气控制线路识读与设计
8、典型设备电气控制线路分析
(2)知识目标
1.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特性,并能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器;
2.掌握识读和设计机床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方法。
2、课程内容设计(根据整个课程的内容,确定一定的载体,将整个课程划分为几个大的基本模块)
(1)设计的整体思路:课程教学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以行业导向、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
综合运用电工知识的能力和职业素质。
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利用自身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 从岗位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融合原则的贯彻,来进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以突出专业基础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
(2)模块设计表: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根据模块内容,可将多个单元的训练要求综合考虑,设计内含多个训练任务的、具有平行、递进关系或包含关系的一级训练项目
4、进度表设计
四、教材、资料
教材:《工厂电气控制技术》,邱俊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年6月第二版参考资料:1、《电气控制技术》,史军刚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版社,2006年7月
2、《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黄永红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9月
五、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1、教学评价与考核
基本知识闭卷考试,占60%。
平时作业占10%,实验成绩占20%,期中考试占10%。
2、教学设施要求:电工电子实验室、电工实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