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第二节问题小说代表人物叶绍钧 许地山 冰心 介绍 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练习课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练习课件
填空题2: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题目:叶圣陶先生认为,写文章要真实、简明、________,这些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答案:通顺
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方面的主要观点。
课堂小结
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本文所表达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文章中使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注重阅读和理解
分析和归纳
练习和巩固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把握文章的主旨。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点,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完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阅读理解练习。
写一篇关于自己尊敬的人物的短文,表达敬意和怀念之情。
收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资料和作品,准备课堂交流和分享。
介绍叶圣陶先生在文学创作之外,还在思想、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涉猎和独到的见解。
文章开篇点明叶圣陶先生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简要介绍他的文学成就。
介绍叶圣陶先生在编辑《中学生》杂志时期,如何通过自己的创作和编辑工作,影响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
回顾叶圣陶先生在晚年时期,依然笔耕不辍,继续为文学事业做出贡献。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文章从治学、待人处世等方面记叙了叶圣陶先生生前的一些琐事,表达了对他的景仰之情。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语言简练。
通过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介绍,文章呼吁人们向叶圣陶先生学习,学习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品德。
课文内容解析
总结第3段
总结第2段
总结第1段
总结第4段
总结第5段
阐述叶圣陶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和原则,强调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倡导“文以本16字

冰心-作品赏析精品PPT课件

冰心-作品赏析精品PPT课件
❖ 《超人》人生究竟是什么 ❖ 《烦闷》青年的内心矛盾、精神危机 ❖ 《悟》一切只为着爱
❖ “世界是虚空的,人生是无意识的。人和人, 和宇宙,和万物的聚合,都不过如同演剧一 般:上了台是父子母女,亲密的了不得;下 了台,摘下假面具,便各自散了。哭一场也 是这么一回事,笑一场也是这么一回事,与 其互相牵连,不如互相遗弃;而且尼采说得 好,爱和怜悯都是恶……”
新思想与旧道德兼备的完人
冰心作品介绍:
❖ 《繁星》(诗集)1923,商务 ❖ 《春水》(诗集)1923,新潮社 ❖ 《寄小读者》(散文集)1926,北新 ❖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O,开明 ❖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北新 ❖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北新 ❖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 《小桔灯》(儿童文学集)1960,作家 ❖ 《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 《三寄小读者》(散文集)1981,少儿 ❖ 《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 ❖ 《冰心作品选》 1982,少儿 ❖ 《冰心散文选》 1983,人文
冰心是为期最长、为数最多、 影响最大的“问题小说”作家
❖ 不在客观描写、
❖ 而以主观的理想人物放在客观环境中标示作 者的一种主义——印象式的随感、入世不深、 哲理不足
❖ 微忧的爱——由温情而生的主义
第一阶段:只问病因,不开药方
❖ 1919年9月开篇之作《两个家庭》提出了 “新贤妻良母主义”的主张------夫妻
❖ 《秋风秋雨愁煞人》、《庄鸿的姐姐》 ❖ 《最后的安息》 ❖ 《斯人独憔悴》------父子 ❖ 《去国》------家国 ❖ 《一个兵丁》写军阀混战的灾难苦难
❖ 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有压迫和 呼喊——其主旋律则是挣扎和呼号。

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

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

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
问题小说出现在1919年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叶绍钧、许地山、冰心、庐隐、王统照等。

代表作品有《倪焕之》《斯人独憔悴》《海滨故人》等。

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

题材广泛涉及到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社会习俗等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追求一些哲理色彩,通常是“只问病源、不开药方”。

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文学流派。

冰心《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等揭露了“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

“爱的三部曲”《超人》《烦闷》《悟》以爱、童心、自然构成其“爱的哲学”。

特色:不事情节铺张,着力于揭示人物的内心理路,或侧重抒发作者对生活的主观感受。

文字清新、细腻,具有淡淡的忧愁、温柔的抒情和委婉有致的叙述语气。

王统照的初期小说《雪后》《沉思》《微笑》等多用象征手法,与故事的写实性掺杂并存,执着地追求“爱”与“美”。

《沉船》《刀柄》显露出从问题小说向乡土文学的专向和发展。

他是中长篇小说的最初实践者,他的长篇并不成熟,在揭露封建家族丑恶的同时流露感伤的意绪,写实笔调不够纯正,几个人物组成的单线条结构也显得简单,但他控制小说气氛的笔力是充足的,展露了现代长篇草创期的一般特色。

2.2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年代小说创作》第二节《写实主义的代表叶绍均》PPT课件

2.2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年代小说创作》第二节《写实主义的代表叶绍均》PPT课件

❖ 《潘先生在难中》写主人公的患得患失;
❖ 《疑》:写主人公的半信半疑将信将疑;
❖ 3、简练、朴质、隽永的语言。
❖ 电风扇嗡嗡嗡,好象在梦里。一个苍蝇敏捷地停在 玻璃杯口,想尝尝柠檬汽水什么味道;但是,不等
那几个给烟卷熏黄了的指头拂过,它又飞到窗沿上 观赏大上海的夜景去了。

(叶绍钧:《席间》)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节 写实主义的代表叶绍均
❖ 2、批判小市民的灰色人生 ❖ 《隔膜》:讽刺小市民心灵空虚与人际交往
的虚伪庸俗;四个场面:到家、书斋、餐厅、 茶场
❖ 《一个朋友》:讽刺小市民两年醉生梦死的 糊涂生活;两次婚礼感想。
❖ 《潘先生在难中》:鞭挞自私、苟安、缺乏 原则的卑怯灵魂;
第二节 写实主义的代表叶绍均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创作(二)
第二节 写实主义的代表叶绍均
❖ 叶绍均(1894-1988) ❖ 江苏苏州人,字圣陶, ❖ 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 ❖ 一,早期在江苏担任 ❖ 小学教员,后来长期 ❖ 担任开明书店的编辑, ❖ 建国后担任过新闻出 ❖ 版总署的署长,20年代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隔膜》、
《火灾》、《线下》、《城中》等,长篇小说《倪 焕之》。
❖ 3、描写民国教育界的知识分子生活 ❖ 《饭》:写教师所受的非人待遇与委曲求全
心意; ❖ 《校长》:批判教育界的腐败; ❖ 《倪焕之》:从教育救国到社会革命的觉醒,
写教育界青年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 时期的追求与幻灭;
第二节 写实主义的代表叶绍均
❖ 三、叶绍均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 1、谨严而不单调的小说结构:
第二节 写实主义的代表叶绍均
一、创作主题: 1、描写劳动者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 ❖ 《一生》:劳动妇女的四种义务:忍受劳 苦、充当出气筒、生儿育女、作殉葬品 ❖ 两个特点:用“伊”指称;写群众之愚昧 ❖ 《苦菜》:为什么种田的人会厌恶种田? 土地所有权;农民的困惑; ❖ 《晓行》:逼债逃债,生不如死;

叶圣陶ppt优秀课件

叶圣陶ppt优秀课件

语文教育的原则
实用性原则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实 用性,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紧密 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所学能够
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整体性原则
叶圣陶强调语文教育的整体性,认 为听说读写应该相互配合,协调发 展,而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
循序渐进原则
叶圣陶主张语文教育应该循序渐进 ,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 学习规律进行,从易到难,从简单 到复杂。
提倡全面教育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叶圣陶认为,教育应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主 张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多元化,除了学科知识外,还要注重 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重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
叶圣陶强调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应该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使 学生成为有情感、有思想的人。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叶圣陶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作品语言优美、精炼、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文学技 巧,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有力。他的作品不仅传达了深刻的主题和真挚的情感,同 响
在苏州中学的教育实践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叶圣陶在苏州中学任教期间,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传授, 还注重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倡的全 面教育理念仍具有现实意义,有 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叶圣陶强调因材施教,关注学生 的个体差异和特长,这一思想对 当前的教育改革仍有启示作用。
强调教师的责任与
使命
叶圣陶认为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 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这一思想激励着后来的教师不 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教育事业贡 献力量。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小说 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小说 ppt课件
许杰《惨雾》鲁彦《菊英的出嫁》废名 台静农等
三、创造社(前期)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张“为艺术而艺 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 要求”,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标举自我 情绪的审美表现,属于抒情浪漫小说。主要作家有 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
20年代小说主要流派概述:
一、文学研究会 1、定义:成立于1921年1月,是一个具有相近文学
主张的作家的总称。他们主张立足社会现实,关注 民生疾苦,针砭社会痼疾,执着于人生意义的探寻, 同情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表现出鲜明的人 道主义、民主主义精神,体现了“为人生”的文学 观。
创作方法:客观写实,强调对外在世界的精密观察 与真实再现,于沉着厚重中流露出深沉、峻切的情 怀。
2、问题小说
名词解释: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 写实派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 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 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的需求。
外来影响:
(1)有“提出问题的文学”之称的俄罗斯文学和东 北欧文学。
(2)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3)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哲理小说。 3、主要作家:叶绍钧 许地山 冰心 庐隐
把对阅读提示的理解与对自己内感受的挖 掘结合起来。
把对作品本文的理解与广泛占有资料、把作 品放到各种联系中观照结合起来。
尝试寻找理解作品的新的视角和入口。
《在酒楼上》
一、主人公:“我” 吕纬甫 (主人公之间的关系)
二、吕纬甫所讲的两个故事分析 1、给小弟迁葬 2、给船家女儿送剪绒花 两件小事的意义:怀旧的情绪和伤感的情调;
落寞情怀中仅存的一点暖意和希望。
三、吕纬甫的形象:
一个在辛亥革命时期充满革命热情, 现在却意志消沉的知识分子。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 PPT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 PPT
描写农民个体劳动者个体劳动者下层知下层知识分子物质上识分子物质上肉体上以及心灵上肉体上以及心灵上精神上精神上的的病苦病苦深刻暴露和批判了封建思想深刻暴露和批判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封建道德吃人吃人的本质及其对人民毒害的的本质及其对人民毒害的深广深广对国民性弱点作了深刻的开掘和批判对国民性弱点作了深刻的开掘和批判寄希望于民族精神的改革和建设寄希望于民族精神的改革和建设
孙伏园、川岛等组成了语丝社。 其它文学社团:未名社、莽原社、浅
草社、沉钟社、湖畔诗社等。 返回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 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 文学社团,也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影 响最大的文学团体。
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 沈雁冰、叶圣陶、孙伏园、许地山 等12人,会员包括先后参加的朱自 清、冰心、庐隐、老舍等著名作家。
“学衡派” :以吴宓为代表的一些欧美留学生, 鼓吹要”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攻击新文化运动, 反对言文合一。
“甲寅派”:代表人物章士钊,在《评新文化运动》 等文中非难白话,赞美文言,提倡读经,攻击新文 化运动。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的成员们撰文驳斥复 古派,予以沉重的打击,其中尤以鲁迅的杂文为最。
郭沫若《牧羊哀话》表达了反帝情绪,《漂流三 部曲》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的苦闷, 诉说了他们经济和爱情的苦痛,对旧的社会制度 表示了强烈的愤怒。
张资平的小说多以知识分子的恋爱生活为题材, 早期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梅岭之春》 等描写下层妇女的痛苦。后期的《冲积期化石》 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祝福》
祥 林 嫂
在文学研究会作家中,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他的散文诗 意浓郁,文情并茂, 《背影》、《荷塘月色》 是最负盛名的佳作。

叶圣陶先生简介(完美版)ppt

叶圣陶先生简介(完美版)ppt
叶圣陶先生简介(完美版)ppt
2020/10/18
2020/10/18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
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
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主要作品: 童话: 《小白船》《一粒种子》《旅行家》《含羞
草》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快乐的人》 《古代雄的石像》《稻草人》(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叶圣陶是“语文”一词的创始人
2020/10/18
臧克家对叶圣陶先生的评价:
“温、良、恭、俭、让 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 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 上兼而有之。”
2020/10/18
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 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小说集:《隔膜》 长篇小说:《倪焕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 篇小说) 2020/10/18 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等
叶圣陶先生曾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 社长、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 他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 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 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2020/10/18
年轻时
与妻子胡墨林
年老时
2020/10/18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 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 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 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 就叫语文。”
2020/10/18
最早被冠名为“语文”的小学课本 (195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20/10/18

叶圣陶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1/16
7
其短篇小说主要写于20年代。30年代 以后也写了一些较优秀的短篇,如 《多收了三五斗》。抗日期间,写了 《一篇宣言》、《春联儿》等短篇。
2019/11/16
8
叶绍钧从“问题小说”起步,涉及 诸多问题,如妇女和儿童,黑暗政治, 白色恐怖,小知识分子等。
但写得最多的是谦卑、委琐的小知 识分子,尤其是中小学教员。写他们 的灰色生活。
2019/11/16
23
(五)、许地山作品—后期
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春桃》 春桃是地位卑微的,却又是朴实坚强的。 她以自己的意志支配命运,安排生活,表现 了劳动者在生活的重压下相濡以沫的高尚情 操和道德准则。其性格在苦难命运的反衬下 显得熠熠生辉。
2019/11/16
24
许地山小说总体评价
宗教传奇色彩始终不离许地山的 小说,他的创作生命来自“五四”时 时期,并构成20年代小说的一枝奇 葩。
2019/11/16
19
(二)、早期小说风格:
1、浓郁的异域色彩和传奇性。 五四唯一以传奇著称的作家, 是人生的传奇。《命命鸟》 《商人妇》《缀网劳蛛》等。 2、明显的佛教色彩和宗教氛围。宗教的 环境和具有宗教情怀的小说人物。
2019/11/16
20
3、在情节上,贯穿着一条爱情的线索,男 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都相当曲折离奇。 4、对人生苦难的坚韧对抗。认为生本无乐, 苦海无边。主张冷静坦然地面对人生的悲 剧。《商人妇》中惜官,外表柔和内里坚 韧,“柔弱的强者,不争的斗士”。《缀 网劳蛛》中的尚洁。
改造家庭和社会的生活经历为线索, 展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前进道 路上追求、动摇、幻灭的精神历程。
2019/11/16
15
倪焕之的形象展现了20年代某些小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性格演变。
倪焕之追求和幻灭的三起三落,构 成了小说严整的叙述框架。 20年代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茅盾 “《倪焕之》是值得赞美的。”
茅盾认为潘先生的形象塑造得很成 功,一个“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 又喜”的人。
2019/11/16
13
扩展阅读
• 关于潘先生形象的另一种解读。 • 张福贵《错位的批判:一篇缺少同 情与关怀的冷漠之作--重读叶圣陶 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文艺
争鸣》2004年5期 )
2019/11/16
14
(三)、《倪焕之》 是叶绍钧唯一的长篇小说,它几乎动 用了作者在教育界生活的主要积累。 小说以主人公倪焕之希望教育革新,
2019/11/16
21
(三)后期小说发生变化:
1、由哲学阐述而转为生活显示。
2、批判性增强。
3、宗教、哲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1934年发表力作 《春桃》 标志现实
1940年《铁鱼的鳃》
主义创作
2019/11/16
22
(四)、许地山作品—早期
• 代表作《命命鸟》。加陵和敏明的爱情悲 剧。 • 《商人妇》。惜官苦乐无别的达观信念, 既有沉稳坚毅的积极面,也有某种消极面 • 《缀网劳蛛》。尚洁得失随缘,不求闻 达,一切任其自然。“表面看来是逆来顺 受的弱者,实际上却是达天知命的强者”
2019/11/16
16
(四)、叶绍钧其他小说
《多收了三五斗》是“丰收成灾”题材中 的名篇.用近于速写的笔法,十分简洁地描 绘了“一二八”上海事变后农民的破产, 表现了农民的痛苦和不幸。 小说更具现实意义,已不是讽刺“灰色人 生”的了。可以看出叶绍钧创作上的转变.
2019/11/16
17
二、特立独行的许地山
第二节 问题小说 (叶绍钧 许地山 冰心 )
一、教育小说家叶绍钧(1894-1988)
(一)、概述 江苏苏州人。优秀的 短篇小说作家,在小 说艺术探索中有突出 的贡献。早年任小学 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
2019/11/16
2
1914年创作文言小说《穷 愁》,五四运动前参加新 潮社。 1919年发表白话问 题小说《这也是一个人?》 (《一生》),提出妇女 人格和社会地位问题。
2019/11/16
11
小说展示了一个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仓皇、犹豫、动 摇、自慰的诸多心理。 写了潘先生的自私、疑惧、投机、苟
安、卑琐。塑造了潘先生可怜又可鄙 的小知识分子形象。
2019/11/16
12
《潘先生》是我国新文学史上描写小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灰色人生的一篇代 表作品。
2019/11/16
3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组织 文学研究会。 •1921-1937年主要小说:六个短篇 集《隔膜》《火灾》《线下》《城 中》《未厌集》《四三集》;长篇 《倪焕之》(1928年);两本童话集 《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2019/11/16
4
(二)、叶绍钧的创作 叶绍钧是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家,多
2019/11/16
25
三、冰心:“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一)、冰心概况(1900—1999) 冰心是世纪同龄人,新文学运动的元 老。 1919年8月发表第一篇小说《两 个家庭》。1921年入文学研究会。有 《超人》 《繁星》《春水》 《寄小 读者》《小桔灯》《樱花赞》《拾穗 小扎》等 。翻译纪伯伦、泰戈尔的作 品。
产而作风极其精炼纯粹。在小说艺术 探索中有突出的贡献。
2019/11/16
5
•夏志清说: “在所有《小说பைடு நூலகம்报》早期的短篇
作家中,叶绍钧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 的一位。” “除了稳健的技巧外,他 的作品还有一份敦厚的感性,…能不 落俗套,不带陈腔”.
2019/11/16
6
•郁达夫语: “叶绍钧风格谨严,思想每把握得住 现实,所以他所写的,不论是小说, 是散文,都令人有脚踏实地,一丝不 苟的感觉。”
(1893-1941)
笔名落花生,出生于台湾省 台南市。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 家,他资质清纯,独立不群。 作品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魅 力。交织着参与意识与避世倾 向、传奇色彩与现实精神、宗 教意识与人性关怀的内容。
2019/11/16
18
(一)、 许地山浪漫传奇小说三个 主要素:
1、异域色彩。 2、宗教氛围。 3、爱情线索。
2019/11/16
9
茅盾:“要是有人问道:第一个‘十 年’中反映着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 生活的,是那一位作家的作品呢?我 的回答是叶绍钧。”
2019/11/16
10
《潘先生在难中》
是叶绍钧早期小说的代表作。以1924 年江浙军阀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学校 长潘先生战乱逃难上海,只身返回县 城,战后欢迎得胜三个主要情节,塑 造潘先生典型的灰色小人物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