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中学生消费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合集下载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研究_开题报告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研究_开题报告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 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二、研究形式:小组研究三、课题组的构成:导师:曹继红组长:王蔓晨组员:代棋帆.段雅.杜一琳.张怡.张然.李文.张超四、研究的主要方法:以调查问卷、采访为主.网上查找资料、查阅书籍为辅。

五、研究的主要步骤:1、定课题;2、确定调查对象.开始收集资料;3、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4、定题.定稿六、开展的主要研究活动:上网查询资料、查阅书籍.问老师.走访相关人士七、查证的主要文献资料:网络资料八、小组的分工:组长:王蔓晨——组织组员活动,对各项工作监督.且给予帮助组员:代棋帆.段雅——负责馔写结题报告,整理资料杜一琳—-修改完善结题报告张然、李文——负责统计,采访张怡——负责采访拍照张超——负责整理资料九、活动计划1.2011年4月15日星期五~23日星期六:小组的各个同学各想15个问题.2.4月23日星期六~28日星期四:组长收集问题并且挑出其中最适合的问题编入调查问卷.3.4月28日星期四~5月6日星期三:将手稿给组员打印,将打印好的调查问卷哪去复印并分为六份给小组成员分发.问卷收回后给组员统计.4.5月7 星期四~5月8日星期四:主要由各组员访本校同学,5.5月8日星期四~5月9日星期五:组内各个同学通过上网查询、查阅书籍.问老师.走访相关人士等方法收集资料,以及组内成员都写一份心得体会,最后给张然汇总.6.5月9日星期五~5月12日星期四:李文负责写结题报告等,将汇总后的资料写成论文,最后将资料给蔓晨. 结束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学段: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时间: 2010年12月~2011年5月课题导师:曹继红课题组长:段雅课题组员:代棋帆.王蔓晨.杜一琳.张怡.张然.李文.张超.调查过程:(一)问题提出现在的中学生.消费很大.花钱更是大手笔。

然而.是什么原因使中学生消费如此之大呢?中学生的钱要花在哪些方面;这种消费是好是坏呢?这种消费父母是否赞同;这种消费会弓I起什么问题?为此.我们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对中学生消费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二)研究目的(1)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等方式.认识现在中学生的消费状况:(2)通过调查与访问.培养社会实践能力;(3)学会互相协作、交流l、准备阶段我们首先对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进行讨论.并根据课题组每个成员的特点进行讨论.并根据课题组每个成员的特点进行分工.制定学习计划并安排好研究性学习的步骤2、实施阶段(1)搜集资料:把同学分成两组.一组通过网络、图书等查找资料;二组到图书馆、杂志等查找资料;(2)通过问卷调查和进行访问.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发出问卷调查:关于学生.发出100份.收回85份;关于家长.发出90份.收回65份.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访问8位同学.制成表格关于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问卷1、你就读于( ) A高中部B初中部2、你来自( ) A城镇B农村3、你的家的生活水平( ) A富有 B一般 C贫穷4、你的零用钱主要用途是(可选多项)( )A买书籍 B储存 c买零食 D进网吧 E买衣服 F朋友聚会 G其他5、你觉得你俭朴吗( ) A俭朴B不俭朴C一般般6、你每周有多少零用钱( )A 10Y己以下B 10-20己C20元.30元D30-50 j E 50j己以上7、购买一种商品.你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价格C款式及包装D是否符合时尚潮流嚣、你的消费理念和消费风格来自( )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 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当代中学生C同龄朋友.因为他们才知道什么是时尚.怎样才不落伍 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9、你进网吧主要是( )A玩游戏、看电影、聊天 B学习电脑操作 C看新闻、查资料 D 从未去过10、你认为当代仍需发扬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曩弓( ) A需要 B不需要 C无所谓11、你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看法是( )A应大力提倡B无所谓C没必要D 反对12、你身边有哪些消费方式.你认为怎样的消费方式才合理?(1)小结:当代中学生有不少乱消费的现实.自我管束能力差.对勤俭节约根本无视一顾.中学生应该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消费(2)后记:了解到了当代中学生的消费状况(3)外出访问调查:为了更切实地了解中学生的消费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访问。

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优秀5篇)

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优秀5篇)

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优秀5篇)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理的5篇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的相关范文。

关于中学生消费的调查报告篇一调查背景: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技发达的新时代,我们的视野可能比长辈们还要广阔,加上我国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有的中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但是有的人却表现出乱消费的现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揭示这一现象,警示有乱消费这种行为的学生,并是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我们做了一组调查。

在中学生当中,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曾自己进行消费,而我们调查所得,中学生当中有98.6%的人是有零花钱的,而仅有1.4%是没有的,这些钱主要来源是父母亲,零用钱的数额在每月0--100元以上,这个范围,且分布比较平均。

从数据上看中学生的零用钱数额不少,有些学生的零用钱足以维持一个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的日常开支!但这算不算乱消费,还须调查一下这些钱的用途。

经过我们调查所得,零用钱较多是用于买零食吃,玩电子游戏,买衣服及各种消遣、娱乐活动等。

可见,现在中学生乱消费的现象的确很严重。

为了找出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在同学及家长中进行抽样调查,较后经过整理、总结,得出以下几点原因:1、青少年自尊心强。

主要表现在:注重外表,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现在许多中学生穿的都是名牌的衣服、裤子、鞋子甚至袜子都要名牌的,平时用的、吃的、喝的都要买好的,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这样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致使乱消费的现象更加严重。

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发达,中学生们对新产品、新技术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好奇心强,很容易把钱花在这上面。

如手机和电脑,现在在中学生当中,有的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购买了手机和电脑等,其实这样做是很不理智的,是很浪费的,但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关于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

关于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关于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想要了解一些情况或事件时,务必需要展开调查,并根据掌握到的材料,形成调查报告。

怎样写调查报告才规范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问题中学生的消费与消费观虽已渐渐独立,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由于中学生所处于的年龄阶段,既有叛逆又有彷徨,中学生的消费渐趋自主,但其经济又不能独立,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的消费,健康的消费,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把握好度。

社会也应对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中学生消费及消费观,使中学生消费走入正轨。

此项调查是对洛浦沙滘中学八年级学生的消费情况,从而能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及问题。

二、调查范围番禺洛浦沙滘中学八年级学生三、调查方法及时间进行随机抽样方式对洛浦沙滘中学的15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

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问卷调查150份,有效问卷144份,完成率达到96%,时间为11月26日。

四、调查分析调查男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5.32%,女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4.68%分析调查统计如下表(一)初中生零花钱的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86.17%,没有零用钱的学生仅占13.83%。

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5.96% ,50—10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 %,100—15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32 %,150元以上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19 %。

那么中学生们的零用钱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8.72%;其次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6.20%;自己打工而来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4.89%。

其他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

关于高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4篇)

关于高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4篇)

关于高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4篇)关于高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4篇)当不太了解,又想弄清某一情况或事件时,我们必须开展调查以搞清情况,调查工作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那么什么样的调查报告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1一、内容提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高中学生的消费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追求名牌、盲目攀比、铺张浪费、买奢侈品、花钱大手大脚等问题层出不穷,为此,我们做了一次高中在校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高中学生现在消费观的弊端及原因并提出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研究背景现在高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时代,他们的视野可能比长辈们还要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有放松的现象:独生子女比较多,改善生活、穿戴好点不足为怪,给学生数额不等的零花钱也是正常的事情。

因此,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掘金的必争之地。

有的中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但是有的人却出现盲目消费的现象。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揭露这一现象,警示有这种行为的人,并建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又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改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所以高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更要正确认识当前中学生在消费中所存在的问题。

同时这次调查研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课外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增广学生见闻,可以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研究的过程1、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确定研究课题。

2、再确定问卷调查表的问题。

有自家月收入、主要的消费、每月的零花钱多少、一天大概消费多少、平均每月花在衣着上是多少、买东西时是不是倾向于名牌、买东西较注重什么、拥有那些物品、每月的手机费用、装饰品购买、化妆品购买、是否有计划的消费等问题。

研究青少年消费观(开题报告)

研究青少年消费观(开题报告)

研究青少年消费观【小组成员】:【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出现了分歧,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时刻关注着其他同学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

有些同学,他们穿着所谓的流行新款服装,脚上穿着几百元的运动鞋,用着最新款的手机,导致了同学们的羡慕,然后纷纷去效仿,出现了明显的“跟风”现象,他们无非就是想追逐当代的潮流,享受人们羡慕的眼光,然而,他们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情消费”也成了中学生花费钱财多的地方,同学过生日啦,过节啦,都是要花钱的地方,而这些钱又都是从家长的手中索取的。

这一消费观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什么中学生的消费这么多?而我们又应该怎样培养中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呢?【研究目的】:本组此次研究青少年消费观,就是想探求现代青少年的消费心理,校园里普遍存在的攀比,虚伪的心理,以及给及现在青少年一些正确的消费观,以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

【人员分工】:⒈张瑞磊负责打印问卷调查表;⒉魏志宸和赵嘉政负责分发问卷调查表并收回;⒊张卓尧负责统计人数和各项所占百分比;⒋林星星负责写论文;⒌全组成员从所有调查资料中找出问题与特点,并总结。

【获取资料】:①用书面形式的调查问卷,把拟好的问卷到同学班级去进行发放;②用网络问卷,通过邮箱、留言板等工具把问卷发送出去;③随机找一些愿意进行面谈的同学进行询问④询问身边一些长辈,了解他们那个时代的消费观,将有益于我们的消费观,用此次活动传播给当代青少年【活动步骤】:1、我们先开小组讨论会,并确定研究问题与方向。

(5月1日)2、讨论出的问题弄成问卷调查表,并分发调查表。

(5月4日)3、统计问卷调查表参与人数,及各项所占百分比。

(5月16日)4、在本校进行个人采访。

(5月27日)5、从统计好的各项数据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与特点。

(6月3日)6、组员讨论解决方法,及认识。

(6月4日)7、总结各自的感想与体会。

(6月10日)【论文正文】:为什么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不但没有传承老一辈人勤俭节约的美德,反倒是滋生出了一些不良的消费观,本次研究将探求这些不良的消费观从何而来,给及青少年们一些建议,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良好的消费观。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中学生消费调查及研究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中学生消费调查及研究

消费方式反映着人的文明程度。 消费方式反映着人的文明程度。中学生的消费 方式应当是合乎社会的文明风貌、健康有益的。 方式应当是合乎社会的文明风貌、健康有益的。消 费分为生存性的、享受性的和发展性的三个层次。 费分为生存性的、享受性的和发展性的三个层次。 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 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中学生的消费应多投向发展 性层次。例如,订购有益的书刊,学习电脑, 性层次。例如,订购有益的书刊,学习电脑,参加 促进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促进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对有害的消费要时时保 持警戒,防止在某种诱惑下误入歧途。 持警戒,防止在某种诱惑下误入歧途。不管社会发 展到什么程度,节俭美德总是受人推崇的,因为世 展到什么程度,节俭美德总是受人推崇的, 界的资源有限。过去人们说“清贫之志不敢忘” 界的资源有限。过去人们说“清贫之志不敢忘”, 今天,仍要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观。 今天,仍要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观。中学生应当从 消费行为上发扬中华民族的目消 费表现在不管有无好处,有无必要,是否 适合自己,而一味地追时髦,赶潮流。只 要人家说声:“现在就兴这个”或“这东 西国际正流行”,就非要人有我有不可, 中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接受科 学的消费咨询,多听家长、老师的意见, 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费。
中学生消费调查及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组成员:
胡全斌(组长) 黄少丽 曹剑钊 唐洁莉 韦心如 梁永杰 蔡少芬 黄小龙 欧燕梅 陈雨清 黎燕珊
中学生应有怎样的消费观念呢?
首先应树立适度消费观。适度,就是适家庭经济条件之 度,适中学生正常需求之度。花钱要考虑到家庭的承受能力, 不顾家庭生活条件而追求超前消费是不应该的。父母辛苦工 作抚育孩子本已不易,怎么能以自己可花可不花的消费要求 加重他们的负担呢?适中学生消费需求之度,这就是说,提 倡同学们在为了自己成长方面该花的钱还要花,但在享乐方 面不过分追求。比如身体发育需要的营养饮食,培育智力需 要的有益书刊,符合中学生身份的衣物,该买的就买。而时 髦地去穿、去吃、去玩,互相攀比着花父母辛苦挣来的钱, 是很不合情理的。中学生还要继承前人所倡导的生活准则: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优秀5篇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优秀5篇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优秀5篇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篇一[课题正文]消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花钱买东西。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消费成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时,我们中学生的消费也越来越大。

高消费意识在学生中广泛流传。

然而,学校及社会尚未对消费这一活动进行研究,也未对中学生的广泛流传的猎奇心理加以改正。

学生在消费中还有许多有待规范。

为此,我们通过调查了50位同学,来探讨中学生消费观念。

中学生每个月都会有零用钱,每天都会用钱,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们现在的每个中学生几乎都市独生子女。

父母的溺爱是避不了的。

因此,父母都顺着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中学生心中的满足感和强烈的欲望。

中学生避不了的挥霍如土,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为了出风头,就会不惜千金买名牌,为了更了解中学生消费的内容,这儿我们列举了一个表格,即中学生消费的内容。

我们也还调查了中学生的零用钱是否足够。

按理说,中学生的零用钱应是绰绰有余,但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父母给子女零用钱。

理所当然,也应过问子女的消费情况,但事实正好相反。

请看下面的数据。

由图表可知,父母关心子女的消费情况只占20%,而父母很少问子女的消费情况要占70%,不过问子女消费情况的也要占10%。

这就表明:导致学生的猎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缘故,父母对子女消费情况的不闻不问,导致了中学生的高消费理念的蔓延,使中学生拥有强烈的满足感,觉得钱是很容易得来的,以至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活在暂时的满足感中,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纠正它,不能让它蔓延。

我们调查学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压岁钱,结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

我觉得这是造成学生的满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们追求高消费。

通过分析以上的情况,我们向广大学生,家长及校方,提出以下几点: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大力宣传要合理利用零用钱,使中学生认识到,钱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勤俭。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精选15篇)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精选15篇)

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精选15篇)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1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观念也渐趋不同,这种变化在高中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现在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

高中生作为中学生的主流,他们的消费观念是什么?消费方向又如何?影响的因素又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通过政治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消费?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展开了对本校高一年级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活动。

通过对本次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我们的结论和建议。

一、调查结论:1.高中学生的消费自主程度高据统计:74.1%的学生对自己的零用钱有绝对的支配权2.消费结构不合理,但消费趋向多元化目前,二中有近30%的学生拥有手机,话费超过60元的占了61%。

而且将15%以上的零用钱用于上网的学生也近3成。

学生主要的消费内容为饮食,服饰和娱乐。

对书籍的消费相对较少。

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了绝对的优势。

精神消费却反而更少。

文具和书刊的消费每年只在80元左右。

(参考书籍除外)3.鞋类消费注重品牌和款式:我们学校都有统一的着装,因此鞋子似乎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调查显示:有49.7%的学生购鞋的价位在100~300元之间,300元以上的占4.5%,100元以下的占45.8%;有50.8%的学生在买鞋的时候首选专卖店;74.2%的学生购买过名牌鞋。

买名牌鞋的前两个原因是:自己喜欢(88.9%)和受社会潮流影响(5.1%);买某种鞋的主要因素是质量(48.6%)和款式(31.2%)所占的比重最大。

4.寄宿生的消费水平远不如通学生。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寄宿生独身子女的人数远大于通学生,而且家庭的年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月生活费多在400元左右。

扣除了平常的各项消费,剩下的零用钱不多,减低了乱消费的机会。

再加上大多数的寄宿生都来自乡下,消费观念多数都很朴实。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就我校高中生的消费状况来说存在以下问题:1、消费结构仍有片面性首先,部分中学生的消费内容过于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消费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背景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奢侈的历史也源远流长,自氏族部落时代延续至今,并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加剧,当然物质文明的今天也不例外。

一股互相攀比的"洋消费"热正在中学生中悄然兴起。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始了研究性调查活动。

二、课题目的
学生大肆挥霍已成为了社会普遍现象。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中,能够从中总结经验,提高适度消费,从思想上引导同学们重视节俭的良好作风,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三、课题研究过程
面临现时中学生的不适当消费,我们对某中学200名学生作了调查,发现当中近半成学生每月零用钱消费50元以上,而且大部分的消费都用于购买零食或追潮流,其中经常购买零食这一习惯更成为现时中学生容易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目前中学生高消费也不是在学习上,而是在娱乐方面,这也导致中学生成绩不能提高或下降。

我们对以上现象作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引导中学生适度消费的建议,培养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1.准备工作:学习有关资料,了解中学生消费方式。

2.
3.采用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4.网上资料查询
四.课题研究成果
合理的满足-避免学生对物质的过度要求
中学生是否存在令人担忧的高消费问题?如今的孩子有着怎样的消费观念?近日,本班政治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对200名在校生进行消费状况问卷调查全面展示了目前中学生的消费现状。

结果显示,虽然个别学生的确存在高消费的现象,但初中学生的整体消费状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令人担忧。

32%的中学生每月零花钱50元以内,每月零花钱在100元以上的中学生只占63%。

学生们零花钱的用途主要集中在购买书本等学习用品和吃饭、交通等日常开销(占44%)上,分别只有7.6%和3.4%的学生将大部分零花钱用于购买衣物、饰品、音像制品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上网、交友、娱乐等交通。

一、对中学生消费心理调查
1、直接购买行为分析
中学生个人零用钱的多是少除受家庭的制约外,与其本人的消费观念也有显著关联性,消费活动相对集中。

男生与女生相比,需求结构也有一些明显差异。

把零用钱用于"体育用品"的男生比女生多19%用于"娱乐"的多18%用于购买报刊杂志的多11%,女生只用于购买书籍的人数比男生多8%,总体上说,男生的消费愿望显然强于女生。

2、间接购买行为
所谓间接购买行为是指中学生需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家长完成的购买活动。

单价较高的商品,如衣物,自行车,随声听等,一般家长出面完成购买过程,但在这种消费行为中,中学生所起的作用往往也是主导性的。

3、名牌意识
调查表明,在实际购买行为中,热衷于追求名牌的中学生很多。

在问道是否挑选名牌时,有23%的学生做了肯定的回答。

这个比例不算低,但这个数据并不表明另外77%的学会拒绝名牌,但一般而盐,中学生的名牌消费欲望很大程度上被抑制了。

一旦这一消费群体成长起来,有了独立的消费能力,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求名动机会普遍而强烈
二、中学生消费心理特点
1、求新性
中学生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

对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

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颖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

因此,在保龄球道边,卡丁车上总能看到身挎书包、胸佩;"某某中学"校徽的学生族的身影。

如今,很多学生对"ddr"(跳舞机"情有独钟",很大程度上就是受这种消费心理的支配。

2、兴趣性
据了解,由于有的学生是"追星族",便将每月开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购置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有的学生是diy(组装电脑迷)或"小网虫",钱包里的不少储备自然花在采购相应的软,硬件或书籍上…总的来说,主要消费对象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

换言之,学生爱好越广泛,所花费的款项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长。

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是普遍的事。

3、从众性
身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的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的风气。

这便使许多人产生了"别人有什么,我也要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的主题,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跟进了流行大军。

4、盲目性
这种心理特点的形成是基于前几种心理的,且从众性心理起了主导作用。

另外,受许多商家看准学生的这种消费心理而推出许多商品之类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学生消费的无的放失。

比如:某歌星推出一张新专辑;某运动品牌有新的款式上市,不用很长时间,便会"你有我有全都有"。

其实所买的商品是否实用甚至是否有使用价值,在购买时学生不一定会去多考虑。

"见好就买"似乎已经成了当代中学生消费的重要特征。

三、据以上分析,剖其原因
1、个人素质不同
这关键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浪费的同学认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今天有钱就花个痛快,明天没钱再想办法,一天糊里糊涂过日子,花了多少钱,自己都不知道,这样钱花得自然就厉害。

而节俭的同学知道,哪些地方该花钱,那些地方不该花钱,心中有数,所以花的钱就少。

2、家庭背景不同
有的同学从小生活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中,需要的东西买,不需要的也买,有些东西纯粹是为了攀比,大手大脚惯了,根本不认为这是奢侈,浪费。

有的同学从小生活在朴素的家庭中,深知这是父母的血汗钱,总是思量、思量,恨不得把一块钱当两块钱使,很节俭。

3、心理不同
有的同学家庭里条件不好,吃好的,穿好的,抽好的,心里不平衡,"你能,我为啥不能"没钱就向同学借,家里要,说什么钱不够花,吃不饱,的勒紧裤带上课,家长一看,自然是心疼,手里有几个钱就往学校寄,"可怜天下父母心",孰不知他们的孩子和别人进行毫无意义的攀比,久而久之,养成浪费恶习;有的同学家里条件好,可他认为,外在美是虚伪的,只有内在美是永恒的,穿的衣服能看过眼就行了,余下的钱用来买几本好书,提高自己的修养,这类同学相对是比较节俭的。

四、消费调查总结
通过对200名学生的消费调查,发现了我们青少年学生在"勤俭"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认识。

同时也从这些日常小事中看到我校学生的学习风气和思想品质。

以小见大,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将来。

古往今来,每个成功者的生活都是节俭的,可以从中得到"成于节俭,败者奢侈"所以大家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节俭来约束自己,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

要防止盲目消费。

盲目消费表现在不管有无好处,有无必要,是否适合自己,而一味地追时髦,赶潮流。

只要人家说声"现在就兴这个",就非要人有我有不可,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如下:
1、家庭环境中,孩子自己能干的事尽量让他自己来干,从小事做起,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使其知道父母的钱来之不易,打消啥事都靠父母的依赖思想。

2、母给孩子钱应适量,该给则给,不该给就不给。

3、组织学生劳动是有效的手段。

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社会义务劳动,要求他们运用脑力,依靠双手,付出辛苦,洒下汗水。

从而,是中学生逐渐增强劳动观点,珍惜劳动成果,形成勤俭意识,自觉抵制洋消费。

五、研究体会
到此研究性已告一段落了,看到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之前所下的功夫总算没有白费。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不仅使我们深入了解到当今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如何跟社会个方面的人接触和交谈,从而锻炼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在这次研究的过程中,虽然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当中使我们学到了要完成一见事情,就应该拥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为我们今后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打下了基础。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得到的不仅是自己大劳动成果,还有一次亲身体验的机会和社会实践经验,这将成为我们今后学习和工作的一次宝贵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