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亚麻布染色加各种柔软剂难达到又软又滑的原因
麻染整加工对纺织品手感的影响考核试卷

B.适当的热定形处理
C.控制染整加工的温度和时间
D.选择合适的染料
10.麻纤维染整加工中,以下哪些处理可以减少纤维的刺痒感?()
A.碱减量处理
B.柔软剂处理
C.生物酶处理
D.热定形
1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麻纤维染整加工的色差问题?()
A.染料的均匀性
B.纤维的含杂量
C.染色设备的选择
2.在麻纤维染整加工中,______处理可以去除纤维中的杂质。()
3.麻纤维染整加工中,为了提高染色效果,通常需要对纤维进行______处理。()
4.麻纤维经过______处理后的手感会更加柔软。()
5.染整加工中,______是衡量纺织品色牢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6.麻纤维的吸湿性与纤维的______密切相关。()
13. A, B
14. A, B, C, D
15. A, B, C, D
16. A, B, C
17. A, B, C
18. A, B, C
19. B, D
20. A, B, C, D
三、填空题
1.纤维素
2.煮练
3.预处理
4.柔软处理
5.色牢度
6.细度
7.酶洗
8.弹性测试
9.活性染料
10.废水处理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麻纤维手感受染整加工中的纤维预处理、染料选择、染色工艺和后整理工艺等因素影响。例如,柔软处理可提高纤维柔软度,而热定形则会使纤维更硬挺。
麻染整加工对纺织品舒适性的改善考核试卷

7.麻纺织品的抗紫外线性能可以通过添加______整理剂来提升。
答题括号:______
8.为了防止麻纺织品在洗涤后收缩,需要进行______整理。
答题括号:______
9.麻纤维的结晶度对其______性能有显著影响。
答题括号:______
10.在麻染整加工中,______工艺以同时提高麻纺织品的柔软度和抗皱性能。()
答题括号:______
9.麻纤维的结晶度越高,其染色性能越好。()
答题括号:______
10.保暖整理剂可以用于提高麻纺织品的保暖性能。()
答题括号:______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麻染整加工对纺织品舒适性的影响,并列举两种改善舒适性的主要加工工艺。
3.麻纺织品的吸湿性主要取决于纤维的______结构。
答题括号:______
4.为了改善麻纺织品的抗皱性能,常采用______整理工艺。
答题括号:______
5.麻纤维在染整加工中,为了提高色牢度,应选用______染料进行染色。
答题括号:______
6.在麻染整加工中,______整理剂可以提高纺织品的柔软度和滑爽度。
D.麻纤维染色后的色牢度较好
4.以下哪种整理工艺对改善麻纺织品舒适性的效果最佳?()
A.硅油整理
B.防皱整理
C.防缩整理
D.生物酶整理
5.在麻染整加工中,为什么要进行碱减量处理?()
A.提高纺织品的白度
B.提高纺织品的柔软度
C.提高纺织品的吸湿性
D.提高纺织品的耐磨性
6.以下哪种染料在麻纤维染色中具有较好的色牢度?()
A.活性染料
B.酸性染料
干货纺织品62种瑕疵及成因汇总,如何帮客户解决?

干货纺织品62种瑕疵及成因汇总,如何帮客户解决?(1)油滴状染斑(Gasoline Spot)外观:多发生在E/R混纺织物,染色后有油滴状之斑点,较正常部位颜色稍深。
以放大镜观察,在织物浓色部位之毛绒,尖端呈现微小珠状,且较正常部位之毛绒为多。
成因:此乃由于烧毛不均匀所致,染斑浓色部位,毛绒未能充份烧除,在尖端成为融团,吸色性较强,故染色较浓。
(2)布芒(Fuzz,Nap)外观:染色整理后之织物,布面仍有细微之毛绒,与布纹之色泽相异。
成因:1).烧毛不够充份,未将布面之毛羽彻底烧除。
2).利用液流式染色机染色时,喷嘴之喷流太强。
(3)浸透不良斑(Inperfect Penetration Of Dye)外观:染色后之布面呈现深浅之彩云状。
成因:1).退浆、精浆不够充份,或经处理脱下之腊质等物,再附着于织物上。
2).浴染时浴比过小,升温速率过快,使染色液呈胶化之状况。
(4)精练斑外观:在精练过程,精练掉下之织物中非纤维物质与精练剂结合,再夹杂有织物掉落下之毛绒,又粘附在织物表面上。
视之布面上有不规则片状之黄色痕迹,以指甲轻刮,则有短毛绒及碎屑掉落。
成因:1).精练剂于常温中易于凝结。
2).用精练釜精练时,水洗不够充份,或水洗之温度较低。
3).在连续式精练,精练室内积有沉积物,或精练药槽内泡沫过多及轧辊表面不洁。
(5)练漂破洞(Bleached Hole)外观:胚布正常,经过氧化氢漂白后,布面有相判之经纱或纬纱断裂,形成小破洞。
成因:布面上粘有铁锈,或漂白浴用水中含有铁离子,在布匹漂白过程中,与过氧化氢急骤氧化而使纱断裂。
(6)色花(Skilteriness)外观:布面有不规则片状之颜色深浅。
成因:前处理工程之退浆,精练未能彻底作好。
(7)雾斑(Mist)外观:片状之染斑,有深有浅,轮廓不明显,形状大小不一,发生之位置不集中,亦无一定之规则。
成因:1).待染之织物,被溅到污水或其它药品。
2).练漂后未立即烘干,长时间堆积在布车上,部份织物发生风干之水印。
影响纺织品色牢度的几个因素

影响纺织品色牢度的几个因素纺织品的染色牢度(简称色牢度),是指染色或印花的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光照、海水浸渍、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
色牢度好,纺织品在后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掉色;色牢度差,则会出现掉色、稍色、或沾色等情况,造成很多麻烦。
1 纺织品色牢度的常见问题在日常抽检和消费者投诉中,最常见的纺织品色牢度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耐日晒牢度不合格。
外套服装在穿着过程中,受日光照射多的部位颜色变浅或变色(一般是后背和肩膀部位),而照射不到或照射少的地方颜色不变或变化轻,造成原来颜色一致的产品颜色深浅不一,无法再继续使用。
2)耐水洗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和耐干洗色牢度不合格。
高级的蚕丝服装、羊毛服装、纯棉服装最容易存在这方面问题。
3)耐摩擦色牢度不合格。
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因为产品的不同部位受到的摩擦程度不同,掉色的程度不同。
比如上衣、袖子的肘部,领部及腋下是最容易掉色。
此外,裤子的臀部和膝盖部位也容易掉色。
4)汗渍色牢度不合格。
主要是夏天的衣服或贴身的内衣在穿着时,经汗液的浸渍而掉色。
2·影响色牢度的因素和改善方法色牢度差的产品在穿着过程褪色,会影响穿在身上的其它服装,或者在与其他衣物洗涤时沾染其他衣物,影响美观和服用性能;另一方面,色牢度好与坏还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安全。
色牢度差的产品上的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皮肤,甚至伤害身体健康。
影响纺织品色牢度的因素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指染料和纤维结合的牢固程度,外部因素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外界因素对其施加的外力或提供的环境条件。
外部因素无法控制,因而生产者要努力提高产品本身的色牢度。
下面就个人实际经验提出几个解决办法,供大家借鉴。
2.1染化料的选择一种产品的色牢度如何,染化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如果染化料选择不合适,再好的助剂、再好的染色工艺,都没有办法染出高质量的色牢度。
草木染为何颜色染不深?

草木染为何颜色染不深?草木染为何颜色染不深?为何用植物染料染布染不深”?我今天试着来回答大家。
现在爱好草木染的人越来越多,但很有很多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
我常常接到一些朋友的问题,最多的问题是“为何用植物染料染布染不深”?我今天试着来回答大家。
这个原因有很多:草木染作品1. 坯布或是成品布没有做前处理。
坯布含有很多杂质,这些杂质严重影响染色效果;成品布在织造后的整理中,也会上浆,这些化学浆料也会影响植物染料的染色。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做前处理,也就是退浆和精炼。
以棉布为例,需要用碱和双氧水做好前处理。
2. 染料的浓度问题,尽量用浓度高的染料是一种方法。
在提取染料的过程中,不同植物需要不同的提取方法,有的可以直接用水煮,有的需要用乙醇,有的还需要发酵。
3. 媒染剂的使用。
草木染大部分是需要利用媒染剂才能上色的,不同用量和不同的媒染剂与所使用的染料要有机配合。
还有就是前媒,同浴和后媒是不一样的,有的还需要两次媒染。
4. 温度,时间要合适。
一般来说,温度在60-70读左右比较好,但开始下布料的时间在30度左右较好。
染色时间一般为45-60分钟。
5. PH值。
草木染一般在偏酸性的条件下染色合适,PH值在4-7之间。
6. 助染剂:草木染本是天然染色,建议不要用化学助剂,那么,助染用什么合适呢?根据我个人经验,用生豆浆比较好,在做好前处理后,把布料放在生豆浆里浸泡30分钟(要不断搅拌),再染色颜色会深。
欧仁用鸡蛋黄也有效果。
7. 草木染与化学染不同,不是多加些染料颜色就会深的,需要反复多次染色才有深度。
按古书的记载:用某种染料染色的时候,织物每浸染一次,颜色便加深一些。
古代对茜草染红套染的时候,由浅红到深红有不同名色,“一染縓,再染竀,三染纁,”(《尔雅》)“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考工记·钟氏》)。
大家看看“染”字就可以看到,用水,草木为染料,九的意思就是要反复染多次。
8. 其他:用盐做助剂也是不错的选择。
纺织后整理复习题

纺织后整理复习题名词解释1、纤维素共生物:棉纤维在生长过程中,纤维素的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还有一定量的在棉纤维生长中起到保护作用的物质,以及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与纤维共生共长的物质。
2、羊毛的可塑性:指羊毛在湿热条件下可使其内应力迅速衰减,并可按外力作用改变现有状态,再经冷却或烘干使形态保持下来。
3、丝光、是指织物在一定张力作用下经浓碱溶液处理并保持所需要的尺寸,结果使棉织物获得丝一般的光泽。
4、染料:是指能使纤维染色的有机化合物,且对所染纤维要有亲和力,并且有一定的染色牢度。
5、染色牢度: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染色以后的加工过程中,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能力。
6、上染:染浴中的染料向纤维转移并进入纤维内部的过程。
7、印花:指将各种染料或颜料调成印花色浆,局部施加在纺织品上,使之获得各色花纹图案的加工过程。
8、直接印花:将印花色浆直接印在白地织物或浅色织物上,获得各色花纹图案的加工过程。
9、留白效应:在混纺或交织织物的染色中,只染一种纤维而另一种纤维避免染色。
10、拔染印花:在已染色的织物上,用印花方法局部消除原有色泽获得白色或彩色花纹的印花工艺过程。
11、防染印花:是先印花后染色,在印花色浆中加防染剂而达到对地色染料局部防染的方法。
12、织品整理: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和化学联合的方法,改善纺织品外观和内在品质,提高服用性能或其他应用性能或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功能的加工过程。
13、缩水:织物在松弛状态下或洗涤后,会发生收缩变形的现象。
14、树脂整理(防皱整理):利用树脂来改变纤维及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提供织物防缩、防皱性能的加工过程。
15、结晶度:结晶部分占整体纤维的含量。
16、取向度:纤维中的晶体在自然生长过程中成一定的取向性,晶体的长轴与纤维纤维轴的夹角——螺旋角越小,取向度越大。
17、表面活性剂:在很低的浓度下,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或两相间界面张力的物质。
染整生产中色牢度质量问题成因与措施

染整生产中色牢度质量问题成因与措施朱攀王佳丽王英张帅西安工程大学关键词:色牢度;染整加工;解决方案;纺织品1染整生产中色牢度质量问题1.1涤纶织物常见色牢度问题涤纶是一种较难染色的化学纤维,通常需要分散染料在130 ℃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染色。
深黑色涤纶织物容易出现耐皂洗、耐汗渍、耐水等色牢度不合格的问题,还原清洗是提高分散染料染涤纶面料色牢度最直接的途径,但在后整理过程中,如高温定形,使用助剂等会导致色牢度变差,这是因为染色后的涤纶织物再经高温定形会出现热迁移现象。
一般低于130 ℃定形,染料热迁移不明显;经过130 ℃干热定形后,中深色织物的色牢度会降低0.5~1.5 级。
定形温度越高,色牢度下降越明显;布面颜色越深,定形后颜色变化也越大,当经过140 ℃甚至更高的温度定形时,涤纶面料热迁移较为明显。
分散染料的配伍对定形后的色泽变化也有较大的影响,且高温定形对于涤纶混纺织物其他纤维组分的沾色也更加明显。
此外,在长期贮存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分散染料的热迁移现象。
1.2棉织物常见色牢度问题活性染料是一种水溶性染料,具有较多的亲水性基团,在60 ℃就能上染棉纤维,属于吸附扩散模型,固色是在碱的作用下,与纤维发生化学键结合,通过皂洗洗去未键合的染料,来提升色牢度。
在生产过程中,棉织物色牢度不符合项目主要是耐湿摩擦色牢度。
耐湿摩擦色牢度首先与棉织物纱线的结构有关,棉织物如牛仔布等纱线较粗,表面摩擦阻力较大,在摩擦过程中易出现染料分子的脱落;其次在湿摩擦试验过程中,活性染料因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使染料从纤维表面脱落而溶解在水中,造成湿摩擦色牢度变差。
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主要取决于未固着的染料,即水解染料和少量未反应染料数量。
提高活性染料染棉织物的耐湿摩擦色牢度,首先应选用色牢度较好的活性染料,染黑色时可选用两支黑色染料混拼,同时严格控制染色浓度,避免染料过饱和而产生较多浮色;其次,充分或多次皂洗也可将纤维表面浮色基本除净,后整理过程中适当添加柔软剂,以降低棉织物表面的摩擦阻力,提高耐摩擦色牢度。
面粉揉不光滑的原因

面粉揉不光滑的原因文章一咱今天就来唠唠面粉为啥揉不光滑。
你看哈,要是这面粉质量不行,本身就不咋地,那能揉光滑才怪呢!就好比上次我买了一袋便宜的面粉,那手感就不对,怎么揉都疙疙瘩瘩的。
还有啊,水加得不合适也是个大问题。
水多了,面团软塌塌的,揉起来黏糊糊,根本没法光滑;水少了呢,面团干巴巴,揉起来都费劲,更别说光滑了。
揉面的手法也重要着呢!要是你乱揉一气,没有章法,力气也使不均匀,那面团能好才怪。
我记得刚开始学揉面的时候,就是瞎揉,结果面团惨不忍睹。
再有就是揉面的时间不够。
有时候心急,觉得差不多就行了,其实还差得远呢,面团内部的结构都没揉到位,肯定不光滑呀!所以啊,要想把面粉揉光滑,这几个方面都得注意喽!文章二嘿,朋友们!咱们来说说面粉揉不光滑这事儿。
你想想,要是面粉放太久了,受潮了,那能揉得光滑吗?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用了放了好久的面粉,怎么揉都不对劲。
还有哦,要是你在揉面的时候,一会儿加点水,一会儿又加点面粉,那面团能不乱套吗?我邻居大姐就这么干过,那面团简直没法看。
另外,揉面的地方温度不合适也不行。
太冷了,面团发僵;太热了,面团又容易发软,这都影响光滑度。
而且呀,要是你揉面的时候心不在焉,一边揉一边想着别的事儿,能揉好才怪!就像我有时候,脑子里想着电视剧情节,手上的活儿就糙了。
要想把面揉光滑,可得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文章三亲人们,咱聊聊面粉揉不光滑是咋回事。
比如说,你要是没把面粉筛一筛,里面有小疙瘩啥的,那揉起来能顺溜吗?我有一回偷懒没筛,结果可吃了大亏。
还有啊,如果揉面的盆不干净,有残留的东西,也会影响面团的光滑度。
就像上次我没把盆擦干净,面团总是沾着脏东西。
再有就是,你要是刚揉了一会儿就停手,面团还没“醒”好呢,肯定不光滑。
我记得有次做馒头,着急上锅,结果蒸出来的馒头表面坑坑洼洼。
另外,如果你的面粉和水的比例一开始就没掌握好,那后面再怎么努力揉也白搭。
这就好比搭积木,基础没打好,怎么能盖出漂亮的房子呢?所以啊,揉面可不能马虎,每个细节都得注意!文章四朋友们,今天讲讲面粉揉不光滑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亚麻布染色加各种柔软剂难达到又软又
滑的原因
麻类织物纤维较粗、杨氏模易较大,因而刚硬度较强。
并且由于纤维间抱合力弱、可纺性低,在加工过程中容易生成毛羽。
因而染色后手感粗硬。
要解决手感的柔软滑糯问题,单靠染后进行柔软剂整理是不够的,要从前处理开始就要考虑改善织物的手感问题,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烧毛洁净。
目的在于去除织物表面的毛羽,如烧毛不净,存在短而粗硬的毛羽根部,会影响织物手感;
2、纤维素酶处理。
纤维素酶能催化纤维素的B-1.4葡萄苷健的水解,是改善亚麻织物手感的有效手段。
用于染前染后处理均可,但在织物染色前处理,还可起到退浆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以溢流染色机处理为例,工艺大概为:预处理(醋酸2g/l,室温,处理5min)——酶处理(酶剂用量
0.5-1.5g/l,浴比1:30,温度50℃-60℃,时间为40-60min,用醋酸调节pH为4.5-5.0)。
如果染后处理,可接着进行柔软处理(柔软剂10-20g/l,浴比1:15,温度60℃,时间
15min)——烘干。
3、选择好的柔软剂。
可选用氨基有机硅柔软剂、聚氧乙烯等柔软剂,特种反应性柔软剂、弹性体改性有机硅等柔软剂,长车处理工艺为:浸轧柔软剂——烘干——焙烘
(130-150℃,2-3min)。
4、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进行砂洗及液氨处理。
5、预缩机预缩。
经呢毯预缩机预缩,织物的手感也会变的柔软而且富有弹性。
你们可根据企业条件,采取以上方法处理,相信织物手感会有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