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性能检测方法
涂料的质量检测方法

涂料的质量检测方法涂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汽车、家具、电器等等。
然而,涂料的质量检测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涂料的质量检测方法。
一、外观检测外观检测是涂料质量检测的最基本部分。
涂料的外观应该是均匀、光滑、无气泡、无流挂、无色差等。
可以使用角度仪或者光泽度仪来检测涂层的外观和光泽度,并使用高倍显微镜来检测是否存在裂纹、气泡等缺陷。
二、涂层厚度检测涂层厚度对于涂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过厚的涂层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性能,而过薄的涂层则会影响其抗腐蚀性能。
可以使用微米计或钢板厚度仪测量涂层厚度,还可以使用涂层电阻率和电容率来检测涂层厚度。
三、干燥时间检测干燥时间是涂料固化的过程,对制品的外观、性能和质量有很大影响。
可以使用干燥时间测试仪,控制制品的干燥时间,确保达到产品规定的要求。
四、附着力检测附着力是指涂层与基材间的结合力,直接关系到涂层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可以使用刮痕检验器、拉伸试验机等设备进行附着力测试,确保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牢固。
五、化学性能检测化学性能是指涂料的抗化学性、耐水性、耐紫外线性能等。
可以使用耐候仪、盐雾试验机等设备来进行化学性能测试,确保涂层在化学环境或恶劣气候下具有耐久性和防护效果。
六、色度检测颜色是涂料产品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可以表现出产品的美感,也是一种重要的标识。
可以使用光谱仪、色差仪等设备来测量涂层颜色的色调、色差等质量指标。
七、环境污染测试涂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等领域,因此需要检测其在环境中的污染情况。
可以使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设备来测量VOC、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保证产品的环保性。
总之,涂料的质量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的必要手段。
各种涂料的检测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和涂料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可以确保涂料质量的稳定和控制。
涂料性能检测内容及方法

2.1.7涂料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1、固体份标准《 GB/T1725-79(89)》测定方法仪器设备:瓷坩埚:25ml,玻璃干燥器(内放变色硅胶),温度计:0-300℃,天平:感量为0.01g,鼓风恒温烘箱方法步骤:称取2-4g 涂料,精确至0.01g,然后置于已升温至规定温度的鼓风恒温烘箱内焙烘一定的时间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再放入烘箱内按规定温度焙烘规定时间后,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同时取样2组以上)计算:固体份=烘烤后的样重/取样重量×100%2、粘度(涂-4杯)标准《GB/T1723-93》仪器设备:涂-4粘度计,温度计,秒表,玻璃棒操作方法:测定之前,须用纱布蘸溶剂将粘度计内部擦拭干净,在空气中干燥或用冷风吹干,注意漏嘴应清洁通畅。
清洁处理后,调整水平螺钉,使粘度计处于水平位置,在粘度漏嘴下面放置150ml盛器,用手堵住漏嘴孔,将试样倒满粘度计中,用玻璃棒将气泡和多余的试样刮入凹槽,然后松开手指,使试样流出,同时立即开动秒表,当试样流丝中断时止,停止秒表读数(秒),即为试样的条件粘度。
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3%。
测定时试样温度为25±1℃涂-4粘度计的校正:用纯水在25±1℃条件下,按上述方法测定为11.5±0.5秒,如不在此范围内,则粘度计应更换。
3、细度(μm)标准《GB/T 1724-79(89)》仪器:刮板细度计测定方法:细度在30微米及30微米以下的,用量程为50微米的刮板细度计,30-70微米时用量程为100微米的刮板细度计。
刮板细度计使用前必须用溶剂仔细洗净擦干。
将试样充分搅匀后,在细度计上方部分,滴入试样数滴;双手持刮刀,横置在磨光平板上端(在试样边缘外),使刮刀与表面垂直接触,在3秒钟内,将刮刀由沟槽深部向浅的部位(向下)拉过,使漆样充满板上,不留有余漆。
刮刀拉过后,立即(不超过5秒种)使视线与沟槽平面成15-30度角观察沟槽中颗粒均匀显露处,记下读数;如有个别颗粒显露在刻度线时,不超过三个颗粒时可不计。
涂料检测一般检测项目

涂料检测一般检测项目涂料检测是对涂料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确认的过程。
涂料检测的目的是确保涂料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保证其使用性能和质量稳定性。
涂料检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测项目。
1. 外观检测:外观是涂料产品的第一直观特性。
外观检测主要包括颜色、光泽、平整度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使用色差仪、镜子、光泽仪等仪器,检测涂料样品表面的颜色差异、光泽度以及是否有明显的平整不良等问题。
2. 附着力测试:附着力测试是检测涂料产品与基材之间的附着性能。
常用的附着力测试方法有划格法、剥离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检测涂料与基材之间的结合情况和附着力是否符合要求。
3. 耐候性测试:由于涂料产品通常用于室外环境,所以耐候性能是涂料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
耐候性测试主要包括暴露测试和人工加速老化测试。
暴露测试是将涂料样品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其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性能变化。
人工加速老化测试则是使用特殊设备模拟不同的气候环境,加速涂料老化进程。
4. 干燥时间测试:涂料的干燥时间是对施工工艺和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
干燥时间测试可以使用干燥时间记录器、干燥时间测试仪等设备进行。
通过对涂料样品的干燥时间进行监测和记录,确定涂料的干燥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5. 化学成分检测:涂料的化学成分对产品性能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成分检测可以使用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设备,对涂料样品进行成分分析。
通过检测涂料中的溶剂、颜料、树脂等化学成分,确定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6. 物理性能测试:涂料产品的物理性能对其使用效果和耐久性有着直接影响。
常见的物理性能测试项目包括硬度测试、耐磨性测试、抗冲击性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涂料的质量稳定性和性能可靠性。
7. 环境污染测试:涂料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环境污染测试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测试、重金属含量测试等。
这些测试项目旨在确定涂料的环境友好性和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涂料及涂层的性能检测方法

涂料和涂层的性能测试方法(1)涂料性能的测试。
涂层性能是指涂层的粘度、密度、遮盖力、固体含量、流平性、干燥性。
现将检测方法分述如下。
①涂料黏度的测定液体涂层的粘度是指分子间相互作用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的能力,即表示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内摩擦力。
涂料最常用的粘度是涂料-4杆黏度计。
主要测试范围为15Os以下的涂料。
将涂料倒入杯中。
测定时,将手指堵住漏斗嘴,涂料倒满时,将手指从漏嘴处移开,并同时开动秒表,所有油漆流出所需的时间(s)即涂料的黏废。
测定温度为(25±1)℃。
作两次测验,其误差不大于2%~3%。
粘度换算表见表6-9。
②涂料密度测定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l756—79。
③涂料的遮盖力测定方法涂层的覆盖能力是将涂层涂覆在物体表面以形成均匀的薄层,使底色不再呈现,所用的最在涂料用量。
用g/m<font size="2">2表示。
测试用黑白格法,即把一块lOO mm×100 mm的黑白板用涂料涂刷后,放在光线下照射,目测,黑白格界限消失,记下使用的油漆量。
涂料的遮盖力R,(g/m<font size="2">2),按式(6—4)计算式中 A——使用的油漆量,g;B——样品和涂层的质量,g:C——涂层面积,m<font size="2">2。
详见国家标准(GBl728—79)关于涂料的遮盖力测定方法:④涂料固体含量的测定法在一定温度下加热涂层的固体含量、溶剂挥发,烘干后剩余物质量与原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涂料固体含量按式(6—5)计算式中 C<font size="2">1——干燥后的涂层样品质量,g;C——干燥前涂层样品质量,g。
⑤涂料流平性的测定法将涂料刷涂或喷涂于物件表面,经一定的时间后,刷痕消失,形成平滑的表面,这种性能称为流平性。
形成光滑表面所需的时间可用于评估涂层的平滑度(用mm表示)。
防腐蚀涂料的检测方法

防腐蚀涂料的检测方法防腐蚀涂料是指用于金属表面的防护涂料,可以减缓金属表面的腐蚀速度,从而延长金属构件的使用寿命。
为确保防腐蚀涂料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对其进行检测。
常用的防腐蚀涂料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和耐腐蚀性能测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检测方法。
一、物理性能测试1.膜厚度测试膜厚度是防腐蚀涂料中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能指标。
可以使用刮刀法、毛刷法或电子涂层测厚仪等方法进行测量。
刮刀法适用于湿膜和干膜的测量,毛刷法适用于湿膜的测量,而电子涂层测厚仪适用于干膜的测量。
2.粘附力测试粘附力是指涂料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切割法、拉伸法和冲击法。
切割法是通过将涂层切割成一定粗细和一定形状的线条,然后在涂膜和基材间嵌入切割线,利用切割线位置的涂层脱落情况来评判粘附力。
拉伸法是通过使试样在拉力下脱离涂层,评定与基材之间的粘附力。
冲击法是通过冲击试样的方法来评定涂层的粘附力。
二、化学性能测试1.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可以确定防腐蚀涂料中各组分的含量,从而确定其是否达到要求。
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有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质谱分析。
2.溶剂含量测试溶剂含量是防腐蚀涂料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可以通过加热法或红外测定法进行测量。
加热法是将一定质量的涂层样品加热蒸发,然后测量残留物的质量差来计算溶剂含量。
红外测定法是通过红外光谱仪测量涂层样品在特定波段的吸收峰的强度来计算溶剂含量。
三、耐腐蚀性能测试1.盐雾试验盐雾试验是通过将涂层样品暴露在盐雾环境中,观察涂层的腐蚀情况来评定其耐腐蚀性能。
常用的盐雾试验标准有ASTMB117和ISO9227等。
2.湿热试验湿热试验是通过将涂层样品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观察涂层的腐蚀情况来评定其耐腐蚀性能。
试验时间通常为500小时。
常用的湿热试验标准有ASTMD2247和ISO6270等。
3.电化学防腐蚀测试电化学防腐蚀测试是通过测量涂层在电位和电流作用下的性能来评价其耐腐蚀性能。
uv涂料检测标准

uv涂料检测标准一、概述UV涂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涂料,它通过紫外线照射迅速固化,形成坚硬的涂层。
由于其快速固化和高硬度特性,UV 涂料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塑料制品、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等制造行业。
为了保证UV涂料的性能和质量,制定了一套标准的检测方法。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UV涂料检测标准的主要内容。
二、检测标准的主要内容1.物理性能检测(1)硬度测试:通过硬度计测量UV涂料的硬度,以评估其耐磨、耐划伤性能。
一般要求涂层硬度在3H以上。
(2)附着力测试:通过附着力实验评估UV涂料与基材的结合能力。
一般要求涂层在1级以上(5级制)。
(3)耐冲击测试:通过冲击试验机对涂层进行冲击,以评估其抗冲击性能。
一般要求涂层无裂纹、无剥落。
(4)耐摩擦测试:通过摩擦试验机对涂层进行摩擦,以评估其抗磨性能。
一般要求涂层磨损量在规定范围内。
1.化学性能检测(1)耐候性测试: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测试UV涂料的耐候性能。
一般要求涂层在规定时间内无变色、无龟裂等现象。
(2)耐化学品测试:通过将涂层浸泡在特定化学品中,或用化学品擦拭涂层,以评估其耐化学品性能。
一般要求涂层无变化、无侵蚀。
1.安全性检测(1)毒性检测:通过毒性试验检测UV涂料中是否有有毒物质释放。
一般要求涂层毒性在规定范围内。
(2)防火性能检测:通过防火试验评估UV涂料的防火性能。
一般要求涂层达到难燃或阻燃等级。
1.外观质量检测(1)色差检测:通过色差计测量UV涂料的颜色差异。
一般要求涂层颜色与标准样品无明显色差。
(2)光泽度检测:通过光泽度计测量UV涂料的表面光泽度。
一般要求涂层光泽度在规定范围内。
1.生产过程控制检测(1)配料检测:检测UV涂料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配比是否符合配方要求。
(2)分散均匀性检测:检测UV涂料生产过程中分散是否均匀,有无沉降或结块现象。
(3)施工性检测:检测UV涂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平性、干燥速度等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油漆实干测试方法

油漆实干测试方法
实干性是涂料用途质量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包括涂膜弹性和它抗腐蚀性能。
涂料品质由所选择的颜料,添加剂,介质和加工工艺决定。
物理性能和化学性测试是衡量
涂料品质的最常用的方法。
油漆的实干测试是用来评价油漆的性能,检测涂层固化程度和耐久性。
实干性测试可
以检测油漆是否完全固化,涂层是否抗磨损,油漆的有效性,油漆表面的光泽等。
它是检
验涂料质量的重要方法。
实干性测试通常采用以下4种方法来进行:
(1)接触角测定法:采用接触角测试仪将涂层与尖锐物体接触,观察涂层是否有裂痕,涂层的抗磨损性以及尖端被涂层膜粘住程度。
结果越靠近90°角度,表明涂层越坚韧,固化越完善。
(2)磨损测试:采用磨搪机将涂层进行磨揉,观察磨损的高度,当磨损高度越大,
表明涂层的硬度越差,而当磨损高度越小,表明涂层的硬度越大,同时也表明涂层的固化
程度越高。
(3)拉针测试:采用盛有涂料溶液的容器,将涂料用拉针在金属基板表面画出一条线,在规定时间后,线条测出来是多少厚度,表明涂料在多长时间实干,以及涂料的稳定性。
(4)烘烤测试:采用密闭烤箱,将被测物放入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烤箱的温度
不断升高,当温度到达指定的高度时,说明涂料实干,这种方法适用于漆料烘烤成型点时
间较长以及烘烤温度相对高的涂料。
通过以上几种测试方法,可以对涂料的实干性进行测试和检验,从而对当前涂料的性
能进行评价,深入了解涂料的实干性以及涂料表面的光洁度和抗磨损性等性质,确保该涂
料具备一定的抗腐蚀性能。
涂料性能检测

涂料性能检测
1.密度检测:使用比重杯
检测时先用蒸馏水校准比重杯的体积,然后称量产品及比重杯的质量。
M0:空比重杯的重量g Pt=M2-M0/V
M2:比重杯和产品的重量g T:实验温度23度V:在实验温度下比重杯的体积ML[37ML]
2.黏度检测:流出法{涂4杯.福特4杯.ISO杯}
对透明清漆和低黏度色漆的黏度检测以流出法为主,对透明清漆的检测还有气泡法和落球法。
流出法是通过检测涂料在一定容积的容器里流出的时间来表示此涂料的黏度。
3.光泽度检测:
国家标准GB49873.6-85[家具表面漆膜光泽测定法]中指明光泽值是以漆膜表面的正反射光量比同一条件下标准表面的正反射光量之比的百分数表示。
测量:首先仪表校0,将光泽仪头放在标准板上,接通电源校正仪表指针至标准板的标定值,擦净式样表面将光泽仪测头依次放在式样三个区域上,分别读出光泽值,读数准确至1%,取平均值。
每测一块式样就用标准板校对一次。
测试时应使木纹方向顺着测头内光线的入射和反射方向。
光泽值分级标准
4.附着力检测:
在式样上取三个区域,用刀片和模板在实验区的漆膜上切割出二组成直角的格状割痕,每组割痕为11条、长为35毫米,间距为2毫米,所有切口应穿透到基材表面,割痕与木纹方向呈45度。
用氧化锌橡皮膏按压在刻痕上,顺对角线方向猛揭一次,然后灯下4倍放大镜从各个方向检查漆膜损伤情况,按此评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涂料、染料和颜料的检验9.1 涂料的检验涂料,即俗称的“油漆”,是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固态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的总称。
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工艺经过施工涂布在被涂物表面,干燥固化后,形成一层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即涂膜,粘附牢固且具有一定强度。
涂料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目前,在我国涂料工业中按成膜物质(基料)分类,可将涂料分为17类,如醇酸树脂涂料、环氧树脂涂料、聚氨酯涂料、酚醛树脂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等。
涂料除了具有装饰外观、防止腐蚀的作用外,还具有许多特殊功能,如防火涂料、防霉涂料、示温涂料、飞机的防雷达波涂料以及示芥子毒气涂料等等不胜枚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
因此,对涂料产品的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9.1.1 涂料产品的取样为了得到适当数量的涂料的代表性样品,GB3186—82对产品类型、盛样容器及取样器械等进行了规定,并制订了色漆、清漆和有关涂料产品的取样方式。
本节对它们分别作如下介绍。
1. 产品类型GB 3186—82中根据涂料产品的状态,将产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A型:单一均匀液相的流体,如清漆和稀释剂。
B型:两个液相组成的流体,如乳液。
C型:一个或两个液相与一个或多个固相一起组成的流体,如色漆和乳胶漆。
D型:粘稠状,由一个或多个固相带有少量液相所组成,如腻子、厚浆涂料和用油或清漆调制的颜料色浆,也包括粘稠的树脂状物质。
E型:粉末状,如粉末涂料。
2. 盛样容器和取样器械(1)盛样容器对涂料产品,采用下列适当大小的洁净的广口容器盛样:1)内部不涂漆的金属罐;2)棕色或透明的可密封玻璃瓶;3)纸袋或塑料袋。
(2)取样器械为了使产品尽可能混合均匀,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应采用不和样品发生化学反应的取样器械,并且取样器械应便于使用和清洗(无深凹的沟槽、尖锐的内角、难于清洗及检查其清洗程度的部位)。
对于涂料产品,常用的取样器械包括以下两类:1)搅拌器:包括不锈钢或木制搅棒器和机械搅拌器两类。
2)取样器:常用QYG—I型、QYG—Ⅱ型、QYG—Ⅲ型、QYG—Ⅳ型取样管及QYQ—I 型贮槽取样器,如图9-1所示。
也可采用效果类似的取样器。
3. 取样数目产品交货时,应记录产品的桶数,按随机取样方法,对同一生产厂生产的相同包装的产品进行取样,取样数采用表1-17规定的采样单元进行采样。
图9-1 五件取样器及搅拌器简图4. 待取样产品的初检程序产品交货、确定取样数目后,应对其进行初检,初检的程序包括:(1)桶的外观检查(2)桶的开启(3)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分别按下述步骤进行初检1)对A、B类流体状产品的初检①目测检查并记录表面是否结皮及结皮的程度,如软、硬、厚、薄。
如出现结皮,则沿容器内壁分离除去,记录除去结皮的难易。
②目测检查并记录产品的稠度,观察产品是否有触变或胶凝现象。
③检查样品的分层情况,观察有无可见杂质和沉淀物,并予记录。
④充分搅拌,使产品达到均匀一致。
2)对C、D类流体状及粘稠产品的初检①同A、B类流体状产品的初检步骤①。
②目测检查并记录产品的稠度,观察产品是否假稠、触变或胶凝。
③检查样品有无分层、外来异物和沉淀,沉淀程度分为软、硬、干硬(用调漆刀切割结块时,内部容易碎裂),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④混合均匀。
如结皮已分散不能除尽,应过筛除去结皮;有沉淀的样品,可用搅拌器械使样品充分混匀。
在无搅拌器或沉淀无法搅起的情况下,可将桶内流动介质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内,用刮铲从容器底部铲起沉淀,研碎后,再把流动介质分几次倒回原先的桶中,充分混合。
如按此法操作仍不能混合均匀时,则说明沉淀已干硬,不能用来试验。
注意:胶凝或有干硬沉淀不能均匀混合的产品不能用来试验;为减少溶剂损失,操作应尽快进行。
3)对E类粉末状产品的初检检查是否有反常的颜色、大或硬的结块和外来异物等不正常现象,并予记录。
(4)编写初检报告编写的初检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志所列的各项内容;2)外观;3)结皮及除去的方式;4)沉淀情况和混合或再混合程序;5)其它5. 取样初检完毕,按下列方法之一取样:(1)贮槽或槽车的取样对A、B、C、D类产品,搅拌均匀后,选择适宜的取样器,从容器上部(距液面1/10处)、中部(距液面5/10处)、下部(距液面9/10处)三个不同水平部位取相同量的样品,进行再混合。
搅拌均匀后,取两份各为(0.2~0.4)L的样品分别装入样品容器中,样品容器应留有约5%的空隙,盖严,并将样品容器外部擦洗干净,立即作好标志并予以密封。
(2)生产线取样应以适当的时间间隔,从放料口取相同量的样品进行再混合。
搅拌均匀后,取两份各为0.2 L~0.4 L的样品按(1)法进行操作。
(3)桶(罐和袋等)的取样按表1-17规定的取样数,选择适宜的取样器,从已初检过的桶内不同部位取相同量的样品,混合均匀后,取两份各为0.2 L~0.4 L的样品按(1)法进行操作。
(4)粉末产品的取样按表1-17规定的取样数,选择适宜的取样器,取出相同量的样品,用四分法取出试验所需最低量的四倍,分别装于两个样品容器内,盖严,立即作好标志并予以密封。
样品的标志应贴在样品容器的颈部或本体上,应贴牢,并能耐潮湿及样品中的溶剂。
标志应包括如下内容:1)制造厂名;2)样品的名称、品种和型号;3)批号、贮槽号、桶号等;4)生产日期和取样日期;5)交货产品的总数;6)取样地点和取样者。
取出的样品应按生产厂规定的条件贮存和使用。
样品取出后,应尽快检查。
6. 安全注意事项(1)取样者必须熟悉被取产品的特性和安全操作的有关知识及处理方法。
(2)取样者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定,必要时应采用防护装置。
9.1.2 涂料产品通用项目的检验本节仅介绍涂料产品通用项目的检验方法。
1. 清漆和清油透明度的测定(1)方法原理用试样与标准液比较,观察样品呈现的浑浊程度,以标准液的等级表示清漆和清油的透明度。
(2)仪器设备1)具塞比色管:容量25 mL;2)比色架;3)吸管:10 mL;4)量筒:20 mL、100 mL;5)天平:感量为0.01 g;6)光电分光光度计:72型;图9-2 木制暗箱7)木制暗箱:500 mm × 400 mm × 600 mm,如图9-2所示。
暗箱内用3 mm厚的磨砂玻璃将箱分成上下两部分,磨砂玻璃的磨面向下,使光线均匀。
暗箱上部平行等距装置15 W 日光灯2支,前面安装一挡光板,下部正面敞开,用于检验,内壁涂无光黑漆。
(3)主要试剂1)直接黄棕新D 3 G溶液:称取0.1g直接黄棕新D 3 G染料,加入20 mL蒸馏水,充分搅拌,使之溶解。
如有沉淀,则取用上部清液。
2)柔软剂VS(十八烷基乙烯脲)溶液:称取1g柔软剂VS,加入200 mL蒸馏水,充分搅拌,使其溶解,静置48 h后,弃除上层清液,取中间溶液备用。
3)标准液的配制:①按照表9-1所列柔软剂VS溶液和蒸馏水的用量,配成“透明”、“微浑”、“浑浊”三级试液,分别在光电分光光度计上(波长选用460 nm),用V S溶液和蒸馏水校正至相当于该三级透明度的透光率,校正好的试液作为无色部分的标准液。
表9-1 各级透明度配比量②按照表9-2所列柔软剂VS溶液和蒸馏水的用量如步骤①进行校正,校正好的试液再加直接黄棕新D3G溶液调整至相当于铁钴比色计色阶为12~13之间,作为有色部分的标准液。
表9-2 各级透明度配比量③无色和有色的标准液分别装于比色管中,加塞盖紧,排列于架上,妥善保管,防止光照。
标准液的有效使用期定为6个月。
(4)检验步骤将试样倒入干燥洁净的比色管中,调整到温度(25±1)℃,于暗箱的透射光下与一系列不同浑浊程度的标准液(无色的则用无色部分,有色的用有色部分)比较,选出与试样最接近的一级标准液。
在测试过程中,如发现标准液有棉絮状悬浮物或沉淀时,可摇匀后再与试样进行对比。
如试样由于温度低而引起浑浊,可在水浴中加热到(50~55)℃,保持5 min,然后冷却至(25±1)℃,再保持5 min后进行测定。
(5)检验结果清漆和清油试样的透明度等级直接以与试样最接近的一级标准液的等级表示。
检验完毕,所出具的检验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测试样品的名称、型号、来源、批号;2)注明采用的国家标准;3)测试方法;4)测试结果;5)测试日期。
其它项目的检验报告内容同上,以下不再叙述。
2. 清漆和清油颜色的测定用铁钴比色计或罗维明比色计目视比色测定清漆和清油的颜色,并以铁钴比色计的色阶号或罗维明色度值表示液体的颜色。
具体测定原理和测定步骤见本书第2章2.7介绍。
3. 涂料粘度的测定涂料产品粘度的测定方法有粘度杯法和落球粘度计法。
粘度杯法测定原理和测定步骤见第2章2.10介绍,在此只介绍落球粘度计法。
(1)方法原理落球粘度计法是利用钢质小球在液体中流动的速度快慢来测定液体的条件粘度,即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规格的钢球垂直下落通过盛有试样的玻璃管上、下两刻度线所需的时间,以秒(s)表示。
(2)仪器设备落球粘度计:由玻璃管与钢球两部分组成,玻璃管长350mm,内径为(25±0.25)mm,距两端管口边缘50 mm处各有一刻度线,两线间距为250 mm。
在管口上、下端有软木塞子,上端软木塞中间有一铁钉。
玻璃管被垂直固定在架上(以铅锤测定)。
钢球直径为(8±0.03)mm。
落球粘度计如图9-3所示。
图9-3 落球粘度计(3)检验步骤将透明试样倒入玻璃管中,使试样高于上端刻度线40 mm。
放入钢球,塞上带铁钉的软木塞。
将永久磁铁放置在带铁钉的软木塞上。
将管子颠倒使铁钉吸住钢球,再翻转过来,固定在架上。
使用铅锤,调节玻璃管使其垂直。
将永久磁铁拿走,使钢球自由下落,当钢球刚落到上刻度线时,立即启动秒表。
至钢球落到下刻度线时停止秒表。
以钢球通过两刻度线的时间以秒(s)表示试样粘度的大小。
(4)检验结果取两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3 %。
4. 涂料细度的测定(1)方法原理细度也称研磨细度,其测定原理是将涂料铺展为厚度不同的图9-4 刮板细度计薄膜,观察在何种厚度下显现出粒子。
(2)仪器设备1)小调漆刀2)刮板细度计:如图9-4所示。
量程有(0~150)μm、(0~100)μm、(0~50 μm)。
细度在30 μm及30 μm以下时应用量程为50 μm的刮板细度计、(31~70)μm时应用量程为100 μm的刮板细度计,70 μm以上时应用量程为150 μm的刮板细度计。
(3)检验步骤刮板细度计在使用前必须用溶剂仔细洗净擦干,在擦洗时应用细软揩布。
将符合产品标准粘度指标的试样,用小调漆刀充分搅匀,然后在刮板细度计的沟槽最深部分,滴入试样数滴,以能充满沟槽而略有多余为宜。
以双手持刮刀(如图9-4示),横置在磨光平板上端(在试样边缘处),使刮刀与磨光平板表面垂直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