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性能检测内容及方法

合集下载

防腐涂料的性能及检测方法

防腐涂料的性能及检测方法

防腐涂料的性能及检测方法防腐涂料是一种用于保护金属表面不受腐蚀的涂料,具有防腐性能良好的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防腐涂料的性能及检测方法。

一、防腐涂料的性能1.阻隔性能:防腐涂料具有优异的隔离与阻隔性能,可以阻止腐蚀介质接触到金属基面上。

2.抗腐蚀性能:防腐涂料可以有效地抵抗金属表面的腐蚀,具有良好的抗腐蚀作用。

3.耐候性:防腐涂料在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能够保持其原有的性能和外观,不易受到气候变化、紫外线辐射等的影响。

4.附着力:防腐涂料与金属基面之间具有卓越的附着力,不易剥落或脱落。

5.柔韧性:防腐涂料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能够适应金属基面的收缩膨胀和变形,不会产生开裂和脱层现象。

6.耐磨性:防腐涂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抵抗外界力量和摩擦的磨损,保持涂膜表面的完整。

二、防腐涂料的检测方法1.厚度测量:使用厚度计对涂层的厚度进行测量,以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2.干燥时间测量:采用温度计或湿度计等仪器对涂层的干燥时间进行测量,以确保涂层正常干燥。

3.附着力测试:使用附着力测试仪器对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进行测试,以判断涂层的牢固程度。

4.耐盐雾腐蚀测试:将涂层试样暴露在盐雾环境中,通过一定时间内观察和评价试样的腐蚀情况,以判断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5.耐磨性测试:使用磨擦试验仪对涂层进行磨擦实验,观察涂层表面是否出现损伤,并通过对磨损面积和深度进行测量,评估涂层的耐磨性能。

6.耐候性测试:通过暴露试验或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对涂层进行一定时间的暴露,以评估其在自然环境下的耐候性能。

7.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取样并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涂层中的元素和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认涂层的化学成分。

8.红外光谱分析:使用红外光谱仪对涂层进行红外光谱分析,以确定涂层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信息。

9.导电性测试:使用导电仪对涂层的导电性进行测试,以确定涂层的防腐性能。

综上所述,防腐涂料具有阻隔性能、抗腐蚀性能、耐候性等优点,并可以通过厚度测量、附着力测试、耐盐雾腐蚀测试等多种检测方法来评估其性能。

涂料的质量检测方法

涂料的质量检测方法

涂料的质量检测方法涂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汽车、家具、电器等等。

然而,涂料的质量检测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涂料的质量检测方法。

一、外观检测外观检测是涂料质量检测的最基本部分。

涂料的外观应该是均匀、光滑、无气泡、无流挂、无色差等。

可以使用角度仪或者光泽度仪来检测涂层的外观和光泽度,并使用高倍显微镜来检测是否存在裂纹、气泡等缺陷。

二、涂层厚度检测涂层厚度对于涂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过厚的涂层会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性能,而过薄的涂层则会影响其抗腐蚀性能。

可以使用微米计或钢板厚度仪测量涂层厚度,还可以使用涂层电阻率和电容率来检测涂层厚度。

三、干燥时间检测干燥时间是涂料固化的过程,对制品的外观、性能和质量有很大影响。

可以使用干燥时间测试仪,控制制品的干燥时间,确保达到产品规定的要求。

四、附着力检测附着力是指涂层与基材间的结合力,直接关系到涂层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可以使用刮痕检验器、拉伸试验机等设备进行附着力测试,确保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牢固。

五、化学性能检测化学性能是指涂料的抗化学性、耐水性、耐紫外线性能等。

可以使用耐候仪、盐雾试验机等设备来进行化学性能测试,确保涂层在化学环境或恶劣气候下具有耐久性和防护效果。

六、色度检测颜色是涂料产品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可以表现出产品的美感,也是一种重要的标识。

可以使用光谱仪、色差仪等设备来测量涂层颜色的色调、色差等质量指标。

七、环境污染测试涂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等领域,因此需要检测其在环境中的污染情况。

可以使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设备来测量VOC、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保证产品的环保性。

总之,涂料的质量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的必要手段。

各种涂料的检测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和涂料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可以确保涂料质量的稳定和控制。

涂料检测报告

涂料检测报告

涂料检测报告一、检测目的。

涂料是一种涂覆在建筑物表面以保护和美化表面的材料。

在使用涂料前,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本次涂料检测的目的是对涂料进行全面的性能检测,包括涂料的耐久性、附着力、耐候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方面的测试。

二、检测方法。

1. 耐久性测试,采用人工气候老化实验室进行加速老化试验,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涂料性能变化情况,以评估涂料的耐久性。

2. 附着力测试,采用划格法或粘结拉伸法进行涂层附着力测试,评估涂料与基材的结合情况。

3. 耐候性测试,采用人工气候老化实验室进行紫外线照射、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老化试验,评估涂料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耐候性。

4. 耐腐蚀性测试,采用盐雾试验箱进行盐雾喷淋试验,评估涂料在腐蚀性环境中的抗腐蚀性能。

5. 耐磨性测试,采用砂轮磨损试验仪进行磨损测试,评估涂料的耐磨性能。

三、检测结果。

1. 耐久性测试结果显示,涂料在模拟气候老化条件下,经过1000小时的老化试验后,外观变化较小,无龟裂、脱落等现象,耐久性良好。

2. 附着力测试结果显示,涂料与基材结合牢固,附着力达到5B级,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耐候性测试结果显示,经过2000小时的紫外线照射和高温高湿环境老化试验后,涂料表面无明显变化,耐候性良好。

4. 耐腐蚀性测试结果显示,经过96小时的盐雾喷淋试验后,涂料表面无腐蚀现象,抗腐蚀性能良好。

5. 耐磨性测试结果显示,经过1000次的磨损试验后,涂料表面无明显磨损痕迹,耐磨性能良好。

四、结论。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涂料的耐久性、附着力、耐候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性能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可以满足建筑物表面涂装的需求。

建议在使用涂料时,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涂料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涂料的使用寿命和效果。

五、检测单位信息。

本次涂料检测由XXX检测机构完成,具体检测方法和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如需了解更多检测信息,请联系XXX检测机构。

涂料检测一般检测项目

涂料检测一般检测项目

涂料检测一般检测项目涂料检测是对涂料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确认的过程。

涂料检测的目的是确保涂料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保证其使用性能和质量稳定性。

涂料检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测项目。

1. 外观检测:外观是涂料产品的第一直观特性。

外观检测主要包括颜色、光泽、平整度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使用色差仪、镜子、光泽仪等仪器,检测涂料样品表面的颜色差异、光泽度以及是否有明显的平整不良等问题。

2. 附着力测试:附着力测试是检测涂料产品与基材之间的附着性能。

常用的附着力测试方法有划格法、剥离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检测涂料与基材之间的结合情况和附着力是否符合要求。

3. 耐候性测试:由于涂料产品通常用于室外环境,所以耐候性能是涂料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

耐候性测试主要包括暴露测试和人工加速老化测试。

暴露测试是将涂料样品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其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性能变化。

人工加速老化测试则是使用特殊设备模拟不同的气候环境,加速涂料老化进程。

4. 干燥时间测试:涂料的干燥时间是对施工工艺和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

干燥时间测试可以使用干燥时间记录器、干燥时间测试仪等设备进行。

通过对涂料样品的干燥时间进行监测和记录,确定涂料的干燥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5. 化学成分检测:涂料的化学成分对产品性能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成分检测可以使用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设备,对涂料样品进行成分分析。

通过检测涂料中的溶剂、颜料、树脂等化学成分,确定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6. 物理性能测试:涂料产品的物理性能对其使用效果和耐久性有着直接影响。

常见的物理性能测试项目包括硬度测试、耐磨性测试、抗冲击性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涂料的质量稳定性和性能可靠性。

7. 环境污染测试:涂料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环境污染测试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测试、重金属含量测试等。

这些测试项目旨在确定涂料的环境友好性和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涂料及涂层的性能检测方法

涂料及涂层的性能检测方法

涂料和涂层的性能测试方法(1)涂料性能的测试。

涂层性能是指涂层的粘度、密度、遮盖力、固体含量、流平性、干燥性。

现将检测方法分述如下。

①涂料黏度的测定液体涂层的粘度是指分子间相互作用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的能力,即表示流体流动时产生的内摩擦力。

涂料最常用的粘度是涂料-4杆黏度计。

主要测试范围为15Os以下的涂料。

将涂料倒入杯中。

测定时,将手指堵住漏斗嘴,涂料倒满时,将手指从漏嘴处移开,并同时开动秒表,所有油漆流出所需的时间(s)即涂料的黏废。

测定温度为(25±1)℃。

作两次测验,其误差不大于2%~3%。

粘度换算表见表6-9。

②涂料密度测定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l756—79。

③涂料的遮盖力测定方法涂层的覆盖能力是将涂层涂覆在物体表面以形成均匀的薄层,使底色不再呈现,所用的最在涂料用量。

用g/m<font size="2">2表示。

测试用黑白格法,即把一块lOO mm×100 mm的黑白板用涂料涂刷后,放在光线下照射,目测,黑白格界限消失,记下使用的油漆量。

涂料的遮盖力R,(g/m<font size="2">2),按式(6—4)计算式中 A——使用的油漆量,g;B——样品和涂层的质量,g:C——涂层面积,m<font size="2">2。

详见国家标准(GBl728—79)关于涂料的遮盖力测定方法:④涂料固体含量的测定法在一定温度下加热涂层的固体含量、溶剂挥发,烘干后剩余物质量与原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

涂料固体含量按式(6—5)计算式中 C<font size="2">1——干燥后的涂层样品质量,g;C——干燥前涂层样品质量,g。

⑤涂料流平性的测定法将涂料刷涂或喷涂于物件表面,经一定的时间后,刷痕消失,形成平滑的表面,这种性能称为流平性。

形成光滑表面所需的时间可用于评估涂层的平滑度(用mm表示)。

uv涂料检测标准

uv涂料检测标准

uv涂料检测标准一、概述UV涂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涂料,它通过紫外线照射迅速固化,形成坚硬的涂层。

由于其快速固化和高硬度特性,UV 涂料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塑料制品、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等制造行业。

为了保证UV涂料的性能和质量,制定了一套标准的检测方法。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UV涂料检测标准的主要内容。

二、检测标准的主要内容1.物理性能检测(1)硬度测试:通过硬度计测量UV涂料的硬度,以评估其耐磨、耐划伤性能。

一般要求涂层硬度在3H以上。

(2)附着力测试:通过附着力实验评估UV涂料与基材的结合能力。

一般要求涂层在1级以上(5级制)。

(3)耐冲击测试:通过冲击试验机对涂层进行冲击,以评估其抗冲击性能。

一般要求涂层无裂纹、无剥落。

(4)耐摩擦测试:通过摩擦试验机对涂层进行摩擦,以评估其抗磨性能。

一般要求涂层磨损量在规定范围内。

1.化学性能检测(1)耐候性测试:通过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测试UV涂料的耐候性能。

一般要求涂层在规定时间内无变色、无龟裂等现象。

(2)耐化学品测试:通过将涂层浸泡在特定化学品中,或用化学品擦拭涂层,以评估其耐化学品性能。

一般要求涂层无变化、无侵蚀。

1.安全性检测(1)毒性检测:通过毒性试验检测UV涂料中是否有有毒物质释放。

一般要求涂层毒性在规定范围内。

(2)防火性能检测:通过防火试验评估UV涂料的防火性能。

一般要求涂层达到难燃或阻燃等级。

1.外观质量检测(1)色差检测:通过色差计测量UV涂料的颜色差异。

一般要求涂层颜色与标准样品无明显色差。

(2)光泽度检测:通过光泽度计测量UV涂料的表面光泽度。

一般要求涂层光泽度在规定范围内。

1.生产过程控制检测(1)配料检测:检测UV涂料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配比是否符合配方要求。

(2)分散均匀性检测:检测UV涂料生产过程中分散是否均匀,有无沉降或结块现象。

(3)施工性检测:检测UV涂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平性、干燥速度等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涂料测试标准

涂料测试标准

涂料测试标准1. 引言涂料是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和家居装饰等领域的一种常见材料。

为了确保涂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要求,制定涂料测试标准对于监控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明确涂料测试的标准和要求,以指导涂料生产商、质检机构和相关使用单位进行涂料质量检测。

3. 测试范围涂料测试涵盖以下方面:-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干燥时间、硬度、粘度等指标。

- 化学成分测试:包括挥发性有机物含量(VOC)、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 耐候性测试:包括耐水性、耐酸碱性等指标。

- 膜厚测试:用于确定涂料施工的膜厚是否符合要求。

- 色差测试:用于检测涂料颜色的均匀度和与标准色的一致性。

4. 测试方法涂料测试应根据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试方法:- 干燥时间测试:将涂料施加在指定基材上,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干燥时间测定。

- 粘度测试:采用粘度计对涂料进行测定,通常使用不同规格的粘度杯或旋转粘度计。

- VOC测试: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膜厚测试:使用膜厚计对涂料施工后的膜厚进行测定,可根据涂料种类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

- 耐候性测试: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可以采用原位暴露、人工气候箱或盐雾试验等方法进行测试。

5. 结论涂料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涂料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涂料测试标准,涂料制造商可以确保其产品符合相关要求,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并赢得市场份额。

需要注意的是,文档中提到的测试范围和测试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内容,具体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选择。

涂料性能检测

涂料性能检测

涂料性能检测
1.密度检测:使用比重杯
检测时先用蒸馏水校准比重杯的体积,然后称量产品及比重杯的质量。

M0:空比重杯的重量g Pt=M2-M0/V
M2:比重杯和产品的重量g T:实验温度23度V:在实验温度下比重杯的体积ML[37ML]
2.黏度检测:流出法{涂4杯.福特4杯.ISO杯}
对透明清漆和低黏度色漆的黏度检测以流出法为主,对透明清漆的检测还有气泡法和落球法。

流出法是通过检测涂料在一定容积的容器里流出的时间来表示此涂料的黏度。

3.光泽度检测:
国家标准GB49873.6-85[家具表面漆膜光泽测定法]中指明光泽值是以漆膜表面的正反射光量比同一条件下标准表面的正反射光量之比的百分数表示。

测量:首先仪表校0,将光泽仪头放在标准板上,接通电源校正仪表指针至标准板的标定值,擦净式样表面将光泽仪测头依次放在式样三个区域上,分别读出光泽值,读数准确至1%,取平均值。

每测一块式样就用标准板校对一次。

测试时应使木纹方向顺着测头内光线的入射和反射方向。

光泽值分级标准
4.附着力检测:
在式样上取三个区域,用刀片和模板在实验区的漆膜上切割出二组成直角的格状割痕,每组割痕为11条、长为35毫米,间距为2毫米,所有切口应穿透到基材表面,割痕与木纹方向呈45度。

用氧化锌橡皮膏按压在刻痕上,顺对角线方向猛揭一次,然后灯下4倍放大镜从各个方向检查漆膜损伤情况,按此评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7涂料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1、固体份标准《 GB/T1725-79(89)》测定方法仪器设备:瓷坩埚:25ml,玻璃干燥器(内放变色硅胶),温度计:0-300℃,天平:感量为0.01g,鼓风恒温烘箱方法步骤:称取2-4g 涂料,精确至0.01g,然后置于已升温至规定温度的鼓风恒温烘箱内焙烘一定的时间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再放入烘箱内按规定温度焙烘规定时间后,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同时取样2组以上)计算:固体份=烘烤后的样重/取样重量×100%2、粘度(涂-4杯)标准《GB/T1723-93》仪器设备:涂-4粘度计,温度计,秒表,玻璃棒操作方法:测定之前,须用纱布蘸溶剂将粘度计内部擦拭干净,在空气中干燥或用冷风吹干,注意漏嘴应清洁通畅。

清洁处理后,调整水平螺钉,使粘度计处于水平位置,在粘度漏嘴下面放置150ml盛器,用手堵住漏嘴孔,将试样倒满粘度计中,用玻璃棒将气泡和多余的试样刮入凹槽,然后松开手指,使试样流出,同时立即开动秒表,当试样流丝中断时止,停止秒表读数(秒),即为试样的条件粘度。

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3%。

测定时试样温度为25±1℃涂-4粘度计的校正:用纯水在25±1℃条件下,按上述方法测定为11.5±0.5秒,如不在此范围内,则粘度计应更换。

3、细度(μm)标准《GB/T 1724-79(89)》仪器:刮板细度计测定方法:细度在30微米及30微米以下的,用量程为50微米的刮板细度计,30-70微米时用量程为100微米的刮板细度计。

刮板细度计使用前必须用溶剂仔细洗净擦干。

将试样充分搅匀后,在细度计上方部分,滴入试样数滴;双手持刮刀,横置在磨光平板上端(在试样边缘外),使刮刀与表面垂直接触,在3秒钟内,将刮刀由沟槽深部向浅的部位(向下)拉过,使漆样充满板上,不留有余漆。

刮刀拉过后,立即(不超过5秒种)使视线与沟槽平面成15-30度角观察沟槽中颗粒均匀显露处,记下读数;如有个别颗粒显露在刻度线时,不超过三个颗粒时可不计。

平行试验三次,结果取两次相近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2.1.8涂料性能检测一般涂料产品的贮存稳定性检测,以涂料在购进入库之前(产品取样按GB 3186—88执行),应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验收,以避免在涂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事故,以致造成生产延误和一系列的经济损失。

一般涂膜的制备:国家标准《GB1727-79(88)漆膜一般制备法》中分别列出刷涂法、喷涂法、浸涂法和刮涂法的涂膜制备方法。

但在制备时需要依赖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涂膜的均匀性较难保证。

采用仪器制备涂膜在当前普遍推行,方法有旋转涂漆法和刮涂器法。

检测项目分别叙述如下。

一、外观一般涂料产品的贮存期为6—12个月,由于颜料密度较大,存放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沉降,此时特别需要检查沉降结块程度。

一般可用刮刀来检查,若沉降层较软,刮刀容易插入,则沉降层容易被搅起重新分散开来,待检查其他性能合格后,涂料可以继续使用。

检测通过目测观察涂料有五分层、发浑、变稠、胶化、返粗及严重沉降现象。

对于存放时间较长或已达到或超过贮存期的涂料品种,也应作相应检查。

图2-8 测力仪涂料的沉降结块性也是评价涂料贮存稳定性的手段,可用测力仪(图2—8)来测定沉降程度。

实验时试样罐放在测力仪平台上,平台以15mm/min速度向上缓慢移动,仪器探头逐渐压人沉淀物中,记录仪就记录下探头在插入沉淀物时的阻力和深度,以此判断沉淀物的软硬。

根据测得探头穿透力的大小,可确定沉淀物被重新搅起分散的能力,对应关系见表2—1。

此测力仪也可以用来测定在一定时间内的沉降量,由记录仪记录下沉积量与时间的关系。

表2-1 涂料沉淀物特性参数二、干燥性涂料干燥程度分为表面干燥和实际干燥两个阶段。

涂料由液态涂膜转变为固态涂膜的过程称为干燥。

涂料干燥程度按国标GB/T 1728—89测定。

1.表面干燥时间测定甲法(吹棉球法)在漆膜表面轻轻放一个脱脂棉球,用嘴距棉球10~15cm,沿水平方向轻吹棉球。

如能吹走,膜面不留有棉丝,即认为表面干燥。

乙法(指触法)以手指轻触漆膜表面,如感到有些发粘,但无漆粘在手指上,即认为表面干燥。

2.实际干燥时间测定甲法(压滤纸法)在漆膜上放一片(15mm×l5 mm)定性滤纸(光滑面接触漆膜),在滤纸上轻放干燥实验器(重200g,底面积1cm2),同时开动秒表,经30s,拿走干燥实验器,将样板翻转,滤纸能自由落下,或用手指在背面轻敲几下,滤纸能自由落下而无纸纤维留在漆膜上,即为实际干燥。

乙法(压棉球法)在漆膜上放一个脱脂棉球,于棉球上再轻轻放上干燥实验器,同时开动秒表,经30s后,将干燥实验器和棉球拿掉,样板转动5min,观察漆膜无棉球的痕迹及失光现象,漆膜上若留有1—2根棉丝,用棉球能轻轻掸掉,均认为漆膜实际干燥。

关于干燥过程的划分与测试方法,各国标准差异很大。

如ASTMDl640—95,把干燥过程分为8个阶段;ISO 1517则采用φ25~φ1250μm的玻璃微珠落球法来测定表面干燥。

无印痕干燥,用1000g砝码试验(GB/T 9273—88)。

若要连续地观察整个干燥过程,可采用自动干燥时间测定仪。

该仪器利用电机通过减速箱带动齿轮,以30 mm/h的缓慢速度在漆膜上直线走动,全程共24h,随着漆膜的逐渐干燥,齿轮轨迹也逐步由深变浅、直至消失。

近来则采用划针的匀速移动,在漆膜上做出划针轨迹,根据轨迹变化对干燥过程进行评定(见图2—9)。

图2-9划针式干燥时间测定过程的轨迹1一流平;2一划至底材轨迹;3一裂开漆膜;4一面上的轨迹;5干燥三、涂膜重涂性测定重涂性试验是在干燥后的涂膜上按规定进行打磨后,再按规定方法涂上同一种涂料,其厚度按产品规定要求,在涂饰过程中检查涂覆的难易程度。

咬底、渗色、不干通常是由于涂料使用不配套,或涂装间隔时间太短;涂装间隔时间太长或在旧漆膜上重涂则易产生结合力差的问题。

在按规定时间干燥后检查涂膜状况有无缺陷发生,必要时检测其附着力。

四、涂膜厚度测定汽车涂漆产品根据其用途和使用环境状况,对涂膜厚度有直接的要求。

涂膜的各项性能也必须以厚度作为条件参数,即漆膜性能只有在同等厚度下才有可比性。

因此,漆膜厚度是涂料施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控制指标。

漆膜厚度分别有湿膜厚度和干膜厚度。

湿膜厚度用于施工现场对漆膜厚度的直接控制和调整,干膜厚度则用于质量监控与验收。

1.湿膜厚度测定湿膜厚度用带有深浅依次变化的锯齿金属板或圆盘,垂直压在湿膜表面,直接读取首先沾有湿膜的锯齿刻度。

2.干膜厚度测定干膜厚度测定分磁性法和涡流法两大类。

(1)磁性法磁性法是以探头对磁性基体磁通量或互感电流为基准,利用其表面非磁性涂层的厚度不同,对探头磁通量或互感电流的线性变化值来测定涂层厚度。

因此磁性法只适合于测量磁性基体表面上的非磁性涂层。

用磁性法测量马口铁皮表面涂膜时,由于马口铁皮太薄(0.5—0.8mm),测量误差较大,可在马口铁皮背面衬以厚铁板或仪器所带标准基板进行调零、标准和测试。

测量取距离试板边缘1cm以外的上、中、下三个点的平均值。

(2)涡流法涡流法测试探头内置高频电流线圈,它在被测涂层内产生高频磁场,由此引起金属基体内部涡流,此涡流产生的磁场又反作用于探头内线圈,令其阻抗变化。

随表面涂层厚度变化,探头与金属间的距离相应发生变化,反作用于探头线圈的阻抗亦发生相应改变,测出探头线圈的阻抗就反映出涂层的厚度。

涡流法适用于测量非磁性金属基体上的非导电涂层厚度,对磁性基体表面的非磁性涂层厚度测量也同样适合。

并且这类测厚仪通常兼有电磁、涡流两种功能。

(3)其他方法由于磁性法和涡流法只能测量金属基体表面的涂膜厚度,对于非金属基体材料(如塑料、木材、玻璃等),需采用其他方法。

以上测量方法都属无损测厚,但作为仲裁方法,仍采用显微镜法,测试原理见图2—10。

用一定角度的切割工具将涂层作“V”型缺口直至底材,用带有标尺的显微镜测定a′和b′宽度,标尺分度已通过校准系数换算成微米级,因而从显微镜读取的是漆膜实际厚度(a和b)。

图2-10 显微镜测厚原理示意1一面漆;2一底漆;3一底材五、涂膜遮盖力测定遮盖力是指色漆均匀地涂在物体表面上,遮盖住被涂基体表面底色的能力。

多采用黑白格试验,以单位面积遮盖底色的最小用漆量表示(g/m2)。

按GB/T1726—89规定,采用在黑白格玻璃板表面刷涂或喷涂,国外则采用一次性的黑白格纸,使用较为方便。

汽车涂漆的遮盖力取决于颜料对光的散射和吸收程度,也跟颜料与基料之间的折射率之差有关系,遮盖力越高,色漆的施工面积更多。

对于白色和浅色漆,也可采用反射率测定仪,测定不同厚度的干膜在黑板和白板上的反射率之比,即对比率。

当对比率等于0.98时,认为该厚度漆膜全部遮盖,根据厚度可计算出遮盖力。

六、流平与流挂性测定漆膜流平和流挂性,都可用锯齿状刮板刮涂后,观察厚度依次改变的相邻漆条流到一起或未流到一起的情况来评定涂料的流平能力或抗流挂性。

流平与抗流挂是一对矛盾,对于触变性优良的涂料,施工以后具有良好的流乎能力和抗流挂性,涂膜光滑平整,膜厚均匀,外观装饰性良好。

七、涂膜打磨性测定由于在涂装作业过程中,总是需要进行局部的打磨修整;对于在旧漆膜表面涂漆或腻子表面,需要进行彻底的整体打磨。

因此,打磨是涂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打磨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到施工效率。

《GB1770—(79)88底漆、腻子膜打磨性测试法》中规定了DM—1型打磨性测定仪的机械打磨测定方法,试板装于仪器吸盘正中,磨头装上规定型号的水砂纸,仪器可自动进行规定次数的打磨,保证了相同负荷和均匀的打磨速度,所得结果比较准确。

打磨性一般以砂纸打磨时的沾砂性或打磨平整的难易程度来判断。

若沾砂严重打磨时感觉发腻,就不太容易打磨平整,打磨性就差。

例如用300#水砂纸打磨30次,看是否易打磨不起卷;或用200#水砂纸、200g质量下,打磨100次,应打磨平整。

通常地,涂膜有较好的打磨性,软漆膜的打磨性很差。

2.1.9涂装涂膜基本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一、涂膜外观1、涂膜外观及光泽测定(1)涂膜外观通常在日光下肉眼观察涂膜的样板有无缺陷,如刷痕、颗粒、起泡、起皱、缩孔等,一般与标准样板对比。

(2)光泽的测定基本上采用两大仪器,即光电光泽计和投影光泽计,前者用得较多。

按光泽(GB/T 1743—89)。

光线以一定入射角度投射到涂膜表面,并以相应角度反射出去的光量大小,就是光泽度。

测试原理见图2—11。

图2-11 光泽测定原理示意在一定入射角下,涂膜表面粗糙,平整度差,散射光多,反射光少,光泽度就低。

以60%光泽计测量的涂膜光泽分类如下:高光泽≥70%;半光或中等光泽30%~70%;蛋壳光6%~30%;平光 2%~6%;无光≤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