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采样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

一、采样工作流程1、接受任务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管理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至现场监测人员。
2、对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气象、水文、3器(1(2(312344、现场采样(1)气态污染物采样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
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捕集装置进、出气口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结束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
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2)颗粒物采样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
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
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5人。
123461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吸收装置进、出气口密封,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3、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样时,应对着光线检查虑膜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停止使用。
4、采集气体样品时,注意吸收瓶溶液的颜色,如未采样已变色,则该样品作废。
5、现场空白样的放置:启动采样气路时,同时将空白样的吸收瓶封口膜打开,气路采样结束时,同时将空白样封口;准备空白滤膜装入切割头中放置在空气中,采样结束后按照滤膜采样同样方法放入滤膜袋中,运回实验室检测,如空白滤膜前后两次称量质量之差应远小于采样滤膜上的颗粒物负载量,否则此批次采样监测数据无效。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采样细则

环境空气与废气中各项目采样细则一、环境空气采样细则:1.大气颗粒物采样大气颗粒物采样主要针对PM2.5和PM10两个粒径范围的颗粒物进行采集和监测。
采样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场所,避免人为干扰。
主要的采样设备包括高体积空气采样器、文丘里沉积器等。
2.大气气态污染物采样气态污染物包括硫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采样设备包括吸附管、气体采样袋等。
采样时间和频率应依据不同的污染物进行确定,例如硫化物可以连续采样,而氮氧化物则需要按小时间隔采样。
3.大气有毒气体采样有毒气体主要包括苯、甲醛、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采样设备主要有皮肤吸附器、吸附管、气体采样袋等。
采样时间和频率应根据不同的有毒气体进行确定,有机溶剂通常要求连续采样。
4.大气气溶胶采样气溶胶是由于污染源的排放或大气化学反应而形成的悬浮微小固体颗粒。
采样设备主要包括颗粒采样器、滤膜、采样头等。
采样时间和频率应依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进行确定,例如大气气溶胶成分的季节变化可以进行间隔为一个季度的采样。
二、废气采样细则:1.废气中大气颗粒物采样废气中的颗粒物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燃煤、机动车排放等引起的,其粒径分布较宽。
采样设备主要包括颗粒物采样器、采样头、滤膜等。
采样点应选择污染源附近的环境,避免失去代表性。
采样时间和频率可以根据不同的废气排放规律进行确定。
2.废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采样设备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器、气体采样袋、拉曼光谱仪等。
采样时间和频率应根据不同的污染物进行确定,例如硫化物可以连续采样,氮氧化物则需要按小时间隔采样。
3.废气中有毒气体采样废气中的有毒气体包括苯、甲醛、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
采样设备主要有皮肤吸附器、吸附管、气体采样袋等。
采样时间和频率应根据不同的有毒气体进行确定,有机溶剂通常要求连续采样。
4.废气中气溶胶采样废气中的气溶胶主要是由于废气中的颗粒物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比如硝酸盐和硫酸盐的形成。
常见环境空气项目采样注意事项

常见环境空气项目采样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采样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代表性原则,即尽量选择能够代表该区域或该场所空气质量的位置。
在城市中,可以采样到不同类型的区域,例如道路边缘、绿化带、人流密集区等。
在室内,可以选择室内空气状况相对恶劣的区域进行采样。
2.避免干扰因素:在进行空气采样时,应尽量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应避免采样器放置在靠近源头的位置,或是受风向影响较大的地方。
3.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不同项目的空气采样时间要求不同,例如,颗粒物的采样一般需要连续24小时,而有机污染物的采样则可以选择较短的时间。
在确定采样时间时,需要考虑项目的采样要求以及采样地点的活动情况。
4.使用合适的设备和方法:为了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使用合适的采样设备和方法。
例如,对于颗粒物的采样可以使用高效低压采样器,而对于有机污染物的采样可以使用玻璃纤维滤膜和活性炭管等。
同时,在采样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污染和误差。
5.考虑现场条件的影响:在现场环境复杂或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采样人员需要做好现场调查和评估,选择合适的采样策略和方法。
例如,在大风、雨雪天气中采样时,需要注意风向和风速的影响,避免采样器受到污染或损坏。
6.校正和质控:在进行环境空气采样时,应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交叉对比,以验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如采样设备的校正、空白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等,以保证采样结果的可靠性。
7.保持采样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采样人员应及时记录采样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如采样时间、地点、天气条件、采样设备和方法等,以保证采样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总之,在进行常见环境空气项目采样时,要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和时间,使用合适的设备和方法,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考虑现场条件的影响,进行校正和质控,保持采样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这些注意事项的遵循可以提高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环境空气、废气现场采样技术要求汇总

100-120L/min
1小时(滤膜增重不少于10mg)
/
/
用X光看片机检查每张滤膜不得有针孔或缺陷,在15~30℃任一点条件下,滤膜在干燥器中平衡24h,称重。
将已编号并称重滤膜绒面向上,放上滤膜夹,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样品采完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轻轻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号码相同的滤膜带中。
大气综合采样器
长时间采样(24h):取二支25或50ml吸收液(液柱不低于80mm)和一支内装5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不低于80mm),用尽量短的硅橡胶管将氧化瓶串联在二支吸收瓶之间,采气时吸收液温度报纸在20±4℃
空气采样器
方法二: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法
取一支10ml吸收液(5g对氨基苯磺酸+50ml冰乙酸和50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用一小段硅橡胶管将氧化管连接在吸收瓶入口端。
标准号
6、氟化物
空气
环境空气: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滤膜法:大气综合采样器滤膜夹中装入两张磷酸氢二钾浸渍滤膜
滤膜选用醋酸-硝酸纤维滤膜,孔径在5um左右
100~120L/min
10m³
存于空干燥器中,六个星期内完成分析。
/
样品对折放入塑料袋(盒)中,密封好。
滤膜应放在大张定性滤纸上,不得在玻璃板或搪瓷盘上,于40℃以下烘干
0.4L/min
0.2L/min
0.4L/min
4~24L
288L
4~24L
尽快分析,否则低温暗处存放。气温超过15℃是,长时间(8h以上)运输和存放样品应采取降温措施。
多孔玻璃吸收瓶
采样、运输时应避光。
氧化瓶管适合在空气相对湿度30%~70%时使用。氧化管因吸湿引起板结或部分变为绿色,应及时更换。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及其质量控制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及其质量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现场采样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及其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并详细描述现场采样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一、现场采样流程1. 选址确定在开始现场采样之前,首先要确定监测点的选址。
选址的原则是代表性和有意义的,要选择对环境空气质量有影响的区域进行采样。
一般来说,监测点应远离工业区、交通枢纽和其他污染源,同时要考虑采样点周围的环境特征和地形地貌等因素。
2. 采样设备准备在现场采样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采样设备。
常用的采样设备包括空气采样器、管道、样品瓶等。
这些设备需要事先进行清洁和校准,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现场采样操作在选择好监测点和准备好采样设备后,就可以进行现场采样操作了。
一般来说,现场采样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安装采样设备。
根据监测要求和采样设备的类型,安装好空气采样器和管道等设备,保证其能够正常进行空气样品的采集。
(2)采样时间。
根据监测要求和所监测的污染物种类,确定采样时间。
一般来说,采样时间要足够长,以保证采样量的充分和代表性。
(3)采样量。
根据监测要求和采样设备的规格,确定采样量。
在采样过程中要确保采样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样品的完整性。
4. 样品保存和运输采集好空气样品后,需要将样品保存和运输至检测实验室。
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要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一般可以采用低温保存、密封保存等方法,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样品的破损和污染。
二、质量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
在现场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进行质量控制:1. 校准和验证2. 现场质量控制在实际的现场采样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质量控制。
现场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现场采样过程中可以通过监测仪器的读数和环境条件的记录等方式进行现场质量控制。
环境空气相关采样标准

环境空气相关采样标准环境空气相关的采样标准是确保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科学、准确、规范进行的重要依据。
这些标准涵盖了从采样方法、采样设备、采样位置到采样后的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与环境空气采样相关的标准。
1.采样方法标准:规定了采样点的选择、布局和数量。
明确了采样的时间频率,如日常监测、特殊污染事件监测等。
描述了采样设备的校准、使用和维护程序。
2.采样设备标准:包括采样器的性能要求、检测方法和技术规范。
确保采样设备能够准确、可靠地收集空气样品。
3.采样位置标准:规定了监测点位的选择原则,如应远离污染源、高于地面一定高度等。
确定了不同功能区(如居住区、工业区、交通区等)的采样点设置。
4.采样时段标准:规定了采样时段,如日间、夜间或特定季节,以反映不同条件下空气质量的真实状况。
5.样品保存和运输标准:描述了样品的保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及容器的要求,以确保样品质量。
规定了样品的运输方式和要求,以防止样品污染或降解。
6.数据分析与报告标准:提供了样品分析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
规定了数据的记录、处理、报告格式和时限。
7.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标准:包括实验室质量控制、野外质量保证和数据质量审核。
确保整个采样和分析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或相关标准化机构制定,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在中国,与环境空气采样相关的标准可能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等。
这些标准不仅适用于政府监管部门的空气质量监测,也适用于企业自身的环境管理和科研机构的相关研究。
环境空气采样技术导则

环境空气采样技术导则一、范围本导则在进行环境空气污染物监测时,对采样点位,采样高度,采样时间和频率,以及采样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等项做出规定.本导则适用于环境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的采样。
二、采样环境空气监测中的采样点、采样环境、采样高度及采样频率的要求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执行。
SO2采样:空气采样器:用于短时间采样的普通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
用于24h连续采样的采样器应具有恒温、恒流、计时、自动控制仪器开关的功能。
流量范围0.2-0。
3L/min,采样器均应在采样前进行气密性检查和流量校准.吸收器的阻力和吸收效率应满足技术要求.1。
短时间采样: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高低,采用内装10ml 吸收液的U形多孔吸收管,以0.5L/min的流量采样。
采样吸收液温度的最佳范围在23—29℃,采样时间为45min—1h.2。
24小时连续采样:用内装50ml的吸收液的多孔吸收管,以0。
2—0。
3L/min的流量连续采样18—24h.吸收液温度须保持在23-29℃的范围.NO2、NO X1.便携式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采气流量为0。
4L/min,误差小于±5%。
2。
恒温自动连续采样器:采样流量为0。
2L/min,误差小于±5%。
将吸收液温度保持在20±4℃.3。
短时间采样(1h以内):内置10ml吸收液,用0.4L/min流量采气6—24L.4。
长时间采样:内置25ml或50ml吸收液,吸收温度保持在20±4℃采样18—24h,采气的流量为0.2L/min。
TSP:大流量后中流量采样器应按HYQ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
大流量孔口流量计:量程0。
7—1。
4m3/min,流量分辨率0。
01m3/min精度优于±2%。
中流量孔口流量计:量程70-160L/min,流量分辨率1L/min,精度优于±2%.三、采样的质量保证措施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及其质量控制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及其质量控制一、引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为了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维护人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监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的规范性和质量控制的严谨性非常重要。
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场采样流程1. 采样点的选择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选取适当位置的采样点。
采样点要避免受到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如车辆排放、工业废气、建筑物等,同时要保证采样点周围无高浓度污染源的影响,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2. 采样设备的准备现场采样前需要检查采样设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做好设备清洁和标定工作,确保采样设备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3. 采样时间和频率根据监测任务的具体要求和采样点的特性,确定采样的时间和频率。
一般情况下,每日的气象条件和人为活动情况都可能影响监测结果,因此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和不同频率下进行采样,以获取全面准确的监测数据。
4. 采样操作在采样前需要对采样工作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准备工作,包括采样点的确认、操作流程的设计和采样设备的准备等。
采样操作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确保采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采样样品的保存和处理采样样品需要在采样后立即进行标记、包装和保存处理,以避免采样样品的污染和变质。
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采用不同的保存和处理方法,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质量控制1. 采样设备的质量控制采样设备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信度的基础,因此需要对采样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在采样设备购置和日常使用中,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对采样设备进行校准、清洁和维护,保证采样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样品分析质量控制采样样品的分析是监测结果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和规范,对样品分析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环境的控制、分析设备的检定和维护、分析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等,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一、填空题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0 μ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 μm的颗粒物。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
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两倍以上。
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采气袋采样和固定容器法采样。
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采样法和低温冷凝浓缩法。
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滤料法和自然沉降法。
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流量、时间、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破裂,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气样中污染物穿透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 3 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 0.5 m。
12.在地球表面上约 80 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
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 12 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 6.0 ± 0.6 kPa。
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无气泡逸出。
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0.5 L/min 的流量采样;24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m1吸收液,以0.2~0.3 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h。
15.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样品时,取两支内装10.0m1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5~10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不低于80mm),以0.4 L/min的流量采气4~24 L。
16.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每次称空白滤膜或尘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
若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与原始重量之差在± 5 mg(中流量为0.5 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数据可用。
1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氟化物(以F计)是指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1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铅(Pb)是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二、判断题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l4-1996)中所指的特定工业区包括1998年后新建的所有工业区。
( 错误)正确答案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l4-1996)中所指的特定工业区不包括1998年以后新建的任何工业区。
2.我国规定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 正确)3.监测环境空中气态污染物时,要获得1h的平均浓度,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30min。
( 错误 )正确答案为;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45min。
4.环境空气采样中,使用气袋采样时可不用现场气样来洗涤气袋,直接采样即可。
( 错误 )正确答案为:使用气袋采样时,使用前气袋应用现场气样重复洗涤三次。
5.环境空气采样时,只有当干燥器中的硅胶全部变色后才需要更换。
( 错误 )正确答案为:干燥器中的硅胶有1/2变色就应该更换。
6.环境空气监测中,采集有机成分的滤膜不宜进行称重。
( 正确 )7.空气样品的24h连续采集中,在采样总管上,二氧化硫进气口应先于二氧化氮进气口。
( 正确 ) 8.一般情况下,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在中午至下午3点钟左右达到最高,夜里最低。
( 正确) 9.用注射器采集的环境空气样品的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一般要在2d内分析完。
( 错误)正确答案为:在采集当天完成分析。
10.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环境空气监测点周围的建设情况应该相对稳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有新的建筑工地出现。
( 正确 )11.环境空气采样时,某个化合物的浓缩效率(或采样效率)与采样体积有关,最大采样体积越小,浓缩效率越高。
( 错误 )正确答案为:最大采样体积越大,浓缩效率越高。
12.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填充柱的吸附效率受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一般温度升高,最大采样体积减少。
( 正确)13.进行24h环境空气采样时,进气口不要紧靠采气管管口,以免吸入部分从监测亭排出的气体,否则会使监测结果偏低。
( 正确)14.采集二氧化氮样品中,当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时,一氧化氮的氧化系数为0.76。
( 错误)正确答案为:此时一氧化氮的氧化系数为0.68。
15.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0mg/m3时,会对氮氧化物的测定产生正干扰,采样时可在吸收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cm长的硅橡胶管,以排除干扰。
(错误)正确答案为: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0mg/m3时,会对氮氧化物的测定产生负干扰。
16.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在测定TSP的质量浓度后,样品滤膜可用于测定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和金属元素。
( 错误 )正确答案为:测定金属元素的样品要用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采集。
17.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对空气中0.3g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5%。
( 错误 )正确答案为:截留效率不低于99%。
18.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
( 正确 )19.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任意两类区域之间的缓冲带宽度均应不小于300m。
( 错误 )正确答案为:一类区和三类区之间缓冲带宽度不小于500m,其他类别功能区之间的缓冲带宽度不小于300m。
20.位于缓冲带内的污染源,应根据其环境空气质量要求高的功能区的影响情况,确定该污染源执行排放标准的级别。
( 正确 )21.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的采样亭是安放采样系统各组件、便于采样的固定场所。
一般面积应不小于2m2。
( 错误 )正确答案为:面积不应小于5m2。
22.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的采样头、进气口距采样亭顶盖上部的距离应为3m。
( 错误 ) 正确答案为:距离应为1~2m。
23.环境空气采样器的临界限流孔的流量应定期校准,每月1次,其误差应小于1%。
(错误 )正确答案为:误差应小于5%。
2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中规定的24h连续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所有气态污染物的采样。
( 错误 )正确答案为:适用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苯并[a]芘、氟化物、铅的采样。
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季平均值指任何一季的月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 错误 )正确答案为: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2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植物生长季平均值指任何一个植物生长季月平均浓度的算数均值。
( 正确 )三、选择题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中的二类功能区是指。
A.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B.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C.特定工业区D.一般地区2.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 m范围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不能靠近炉、窑和锅炉烟囱。
A. 10 B.20 C. 30 D.40 E. 503. 在环境空气监测点采样口周围空间,环境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
如果采样管的一边靠近建筑物,至少在采样口周围要有弧形范围的自由空间。
A.90°,180° B.180°,90°C.270°,180° D.180°,270°4.环境空气采样中,自然沉降法主要用于采集颗粒物粒径μm的尘粒。
A.大于10 B.小于10 C.大于20 D.大于30 E.大于1005.除分析有机物的滤膜外,一般情况下,滤膜采集样品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保存。
A.常温条件下 B.冷冻条件下 C.20℃D.4℃条件下冷藏6.分析有机成分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保存至样品处理前。
A.干燥器内 B.采样盒 C.-20℃冷冻箱内 D.冷藏室中7.在无动力采样中,一般硫酸盐化速率及氟化物的采样时间为 d。
A.5~10 B.10~15 C.15~20 D.7~308.在环境空气污染物无动力采样中,要获得月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 d。
A. 5 B. 10 C. 15 D. 309.在进行二氧化硫24h连续采样时,吸收瓶在加热槽内最佳温度为℃。
A.23~29 B.16~24 C.20~25 D.20~3010.利用间断采样法采集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样品时,在采样流量为0.5L/min时,装有10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的阻力应为 kPa,且采样时吸收瓶玻板的气泡应分布均匀。
A. 1 B.4.7±0.7 C.6±1 D. 1.7±0.711.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大气采样器,使用前必须经过流量校准,流量误差应。
A.大于5%B.不大于5% C.10% D.小于10%12.环境空气连续采样时,采样流量应设定在 L/min之间,流量计及临界限流孔的精度应不低于2.5级。
A.0.2 B.0.20±0.02 C.0.15 D.0.15±0.0213.PM10采样器是将大于10μm的颗粒物切割除去,但这不是说它将10μm的颗粒物能全部采集下来,它保证10μm的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在%以上即可。
A.50 B.60 C.70 D.80 E.9014.用采气管以置换法采集环境空气样品,如果使用二联球打气,应使通过采气管的被测气体量至少为管体积的倍。
A.1~4 B.2~6 C.4~8 D.6~1015.当选用气泡吸收管或冲击式吸收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应选择吸收效率为%以上的吸收管。
A.85 B.90 C.95 D.99 E. 10016.当选用填充柱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若在柱后流出气中发现被测组分浓度等于进气浓度的%时,通过采样管的总体积称为填充柱的最大采样体积。
A.5 B. 15 C.35 D.50 E.7517.环境空气样品采集中,用于大流量采样器的滤膜,在线速度为60cm/s时,一张干净滤膜的采样效率应达到%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