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打包71份)-苏教版27

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打包71份)-苏教版27

专题整合婉约词婉约, 宋词中与豪放相对的一个流派, 因明人张纟廷有“少游多婉约, 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

婉约一词的含义: 婉, 委婉柔丽也;约, 精练清简也。

其代表人物是秦观、柳永、李清照等。

还有欧阳修、晏殊、晏幾道、贺铸、周邦彦等词人。

无论是作者队伍、作品数量还是作品的影响力, 婉约词派是词史的主流。

婉约词派继承晚唐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的传统, 词作多取材于男女恋情、离情别绪, 在艺术上多讲求含蓄蕴藉, 严守音律;风格婉约绮丽, 语言精丽而清新。

如柳永的词, 不外乎羁旅行役、男欢女爱、离愁别绪、浅斟低唱。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婉转柔美, 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如《弇州山人词评》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 就代表了这种看法。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 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 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唐宋时期的两大诗文流派, 其中婉约派以李清照为首, 与以辛弃疾为首的豪放派形成鲜明对比。

在鉴赏古诗词时, 说“婉约”, 已不再局限于宋词中的“婉约派”, 也可指具有“婉约”风格的诗和曲等。

古诗中的“炼字”一、理论讲解本专题诗歌中《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 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其中的炼字艺术十分典型, 它属于高考中“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考点范畴。

下面我们就这种炼字艺术作较为详细的讲解。

从大的范围来说, 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一)炼数量词“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 郑谷把诗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 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 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二)炼形容词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此二联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 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

“直”字展现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 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 给人以苍茫之感。

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 画面壮观, 他字确实难以代替。

江苏苏州:张家港市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江苏苏州:张家港市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张家港市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l、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第I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沏.茶栖.息休戚.相关期.期艾艾B、余暇.裴葭.闻名遐.尔白璧微瑕.C、饯.行践.诺图穷匕见.从谏.如流D、殷.红荫.翳万马齐喑.绿草如茵.2、下列各句中没的错别字的一句是A、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原。

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B、在一些触境生情的场合,往事历历,那风雨不蚀的记忆,实在是人性一种根深蒂固的表现。

C、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有了一两棵在清风夜吠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D、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可以说是他对当时国君草菅民命的一种控诉。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春秋战国间剧烈的变化.百家争鸣,最后又以暴力完成统一,在世界历史上是无独有偶....的现象。

B、他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住霓虹灯下,以此来吸引人们的眼球。

C、他在文学上造诣很深,所以才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

D、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宣直布:出类拔萃....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今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这场抢救海啸受害者的过程中,我国政府派遣出国援救的广大医护人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凭借伟大的爱心,展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B、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的情况,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考古学家清理墓穴时,搜集到大量的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斧等是用石英沙岩打制而成的。

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

千载有余情文赤壁朱增泉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

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

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

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

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

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

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山如画,逝者如斯!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

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

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情绪和客观环境。

苏东坡在黄州落难几年,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

其实那是给他一个虚职,明确规定他到了汝州“不得签书公事”,去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

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

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

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

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

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名”,从来不是一回事。

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四课之《雨霖铃》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四课之《雨霖铃》导学案

《雨霖铃》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柳永其人及词作风格2、借助朗读和对意象的分析,体味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3.了解词牌“雨霖铃”;4.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5.深刻体会《雨霖铃》“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读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2.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3、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知识链接】1、宋词的发展脉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最高成就。

北宋前期词坛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后来大政治家范仲淹又拓宽了词的意境并开启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拉长了词的篇幅并发展了婉约派词风。

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拓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则成为此时婉约派之集大成者。

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李清照是此时的婉约派大2、婉约词豪放词特点婉约词其特点主要是题材狭窄,内容侧重儿女风情,抒发感情婉约细腻,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豪放词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恢弘雄放,意境雄浑,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抒发豪情壮志,然而有时失之平直,3、题解及词牌来源“雨霖铃” 也写作《雨淋铃》。

源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凄雨沥沥,风雨吹打在皇鸾的金铃。

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这便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

4、知人论世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4 《望海潮》(教案)(同步备课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4  《望海潮》(教案)(同步备课

《望海潮》教案【文本解读】《望海潮》写的是承平盛世。

开头总览杭州的优越位置和悠久历史,接着描绘此地风景的优美、市井的繁华以及人民生活的平和安乐。

这首词采用铺叙的写法,以点带面,虚实相间,渲染烘托,形成了一种畅达流利的气势。

在学习这首词的时候还要注意品味诗歌的声韵之美。

【素养目标】1.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婉约风格,了解《望海潮》的创作背景。

2.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词的意境,体会表达情感。

3.学习铺叙的写法,赏析以点带面渲染烘托的艺术手法。

4.背诵全诗【教学重难点】理解这首词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美,最美在西湖,南宋有一位著名词人柳永对杭州和西湖情有独钟,写下了著名的词作《望海潮》。

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虽未成功,但柳永也差点成了千古罪人。

当然,这只是前人牵强附会的说法,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该词,再度领略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吧。

一、知人论世1.了解柳永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因此世称柳七、柳屯田,崇安(今属福建)人。

柳永生于“太平时,朝野多欢”的年代,但是,他碰上了号称“留意儒雅,务本向道”的宋仁宗,宋仁宗认为他“好为淫冶讴歌之曲”,只能去“填词”,从此柳永便打出“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招牌,无所顾忌地“纵游娼馆酒楼间”,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

柳永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他通晓音律,其词多为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之作,“尤工于羁旅行役”之题。

2.相关背景《望海潮》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

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旧交两浙转运使孙何,写了这首词赠给他。

所以,有人说这是投赠之作(在宋代以长调来写景物投赠之作,当以柳永青年时期所写的这一首词为较早),但词中描写景物多于写投赠之意,我们也不妨把它作为写杭州风景的作品。

文学常识填空 必修1-5

文学常识填空 必修1-5

1.词:又叫、、、,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58字以内)、(59-90字)和 .(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2.史书按体裁分为(按年月日顺序编写)、(分不同的国家编写)、(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按记叙朝代数量分为(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和(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一部史书可以同时具备以上两种特点,如《史记》是,《汉书》是,《资治通鉴》是。

3.《》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4.《战国策》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编订,体史书,共十二策,33篇,486章。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主编撰写我国最早的图书大类目录,治《春秋谷梁传》。

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

5.司马迁,字子长。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为(记帝王)12篇,(记诸候)30篇,(记人臣)70篇,书(记典籍)8篇,表(大事年表)10篇,共130篇。

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诗集有《》《北方》《归来的歌》等。

自传性抒情长诗《》是艾青的成名作。

7. (1905-1950),中国现代象征派诗人代表,代表作《》,被称作“雨巷诗人”。

8.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垿(xù),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9.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发表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

著作有:小说集《》《》《》,散文诗集《》,散文集《》。

高中课文中所选鲁迅小说除《》出自《彷徨》外,其它都出自《呐喊》。

中国十大文豪排行榜

中国十大文豪排行榜中国十大文豪排行榜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

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十大文豪排行榜,希望有所帮助!NO.1 屈原上榜理由:说实话,屈原肯定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写诗的人,在他之前《诗经》已经存在很久。

但是《诗经》里并没有留下一位作者的名字,或者说诗经的许多作品都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已经不是单个人的创作了。

而作为诗歌文学的个体性创作者,无疑屈原是第一个。

他是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身份出现的,他的代表作《离骚》具有划时代意义。

《离骚》和《诗经》并称“风骚“,已成为文学或者文采或者才华的代名词。

屈原创造的“楚辞”体诗歌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一个绝响,从来只是被模仿,永远不会被超越。

在思想上,屈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屈原的贵族精神,高洁的品质,也成了一种象征。

他一个人就造就了一个节日——端午节,他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总之,屈原已经成为诗的象征,文学的永恒定义!汉朝做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也必须有人上榜。

在两汉400年期间,文学也确实相当繁荣,在汉赋、散文和诗歌方面都有不少佳作,像贾谊、司马相如和后来的建安七子、曹氏父子等,都是文坛高手。

但汉代还是以史学的写作最为著名的,太史公司马迁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毫无疑问无人匹敌。

NO.2 司马迁上榜理由:《史记》虽然是以历史著作的面目出现的,但它也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也可以说,司马迁单凭一部50万字(不会吧,文言文,写50万字!)的《史记》,就足以傲视整个大汉400年的文坛和史界,而且绰绰有余。

他的纪传体写法已成为史书体的经典,也是被无数人模仿,而从无人超越。

思想价值上,《史记》已经成为一种标杆,成为后世评价历史人物的最权威参照,也几乎是衡量历史性事件的最终极例证。

《史记》以526500字的皇皇巨著,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皇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教师招聘考试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中国古代文学史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

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之一,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赋比兴和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2、《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

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孔子《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论语》由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有“至圣”之称。

4、孟子《孟子》孟子,名轲,子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由其及其弟子共同编写了《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民本、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的一个高峰。

5、庄子《庄子》庄子,姓庄,名周,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柳永的读书心得

柳永的读书心得柳永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柳永的读书心得1今天我又翻看了梁衡在散文海外版发表的那篇《读柳永》,已看过多遍,还想读。

柳永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大人物,但他那歪打正着的成就,揭示了做人成事的道理。

梁文中说:"柳永像封建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

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发挥更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更大的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

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可以当企业家,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路一去当官。

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

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官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自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而窥视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文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蓄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

柳永是另一类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以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他是中国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中国知识分子志向的多元化,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是从政的路上还是太挤,因为在中国的现实社会中,为官从政会显示更大的作为,也会得到更多的个人私利。

于是无论有抱负的还是有野心的有私欲的人都蜂拥而上。

我也不能说自己高尚得不想当官,只想当一个有追求、有品位、有独立人格的官,而半官半文就是一个追求。

官要当得正,文要做得精,官文并举,相得益彰。

而我现在的职务,也是文化官,管文者要习文能文,才算称职。

而文学对我,已是一种生存方式,乐在其中。

我很佩服作者在此篇所表现出的高超识见,都很有眼力――他以"见识"取胜。

柳永的读书心得2《读柳永》中阐述了一个逆境成才的道理,但在阐述中却包含着对逆境中成才之人的同情与歌颂。

读梁衡的'文章很过瘾;过瘾,是因为解渴。

柳永是什么朝代

柳永是什么朝代柳永原名刘三变,是福建崇安人。

柳永是一位著名的词人,正所谓“唐诗宋词元曲”,那么柳永是宋朝的吗?可是宋朝又有着南宋和北宋之分,那么柳永是哪个朝代的呢?宋朝是从960年到1279年,一个介于五代十国和元朝之间的朝代。

1960年,周朝将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了宋朝。

125年,金国攻打宋朝,宋朝灭亡。

之后,赵构在南京继承了王位,使用了宋朝的国号。

为了区分两宋,以前的宋称为北宋,赵建建立的宋称为南宋。

276年,元朝攻陷临安。

从此,南宋灭亡,进入元朝。

柳永出生年份不是很确定,大概是984年。

大概死于1053年,所以在北宋,所以柳永是北宋的诗人。

他出身官宦之家,自幼学诗。

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辗转于苏杭之间,始终沉浸在歌舞升平的生活中。

他去北京参加科举考试,几次考第一都失败,开始埋头填词。

直到1034年,处于暮年的刘永才开始了他的仕途。

但对柳永来说,他最大的成就是不在仕途,而在歌词。

他创造了大量的慢词,在词中加入了赋体法和俚词俗语,使之更容易理解。

虽然平淡无奇,但这是他独特的风格。

在宋词的发展历程中,他是第一个对宋词进行全面创新的诗人,也是宋词用调最多的诗人,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永为什么叫柳三变柳永是我国北宋历史上婉约派诗人的杰出代表。

他是福建崇安人。

他的父亲刘一很早就去世了,所以柳永从小就跟着母亲和私塾老师学习诗歌,他的才华泄露了出来,这使他在当时很有名。

柳宜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柳三复、柳三接和柳三变,柳三变就是柳永,柳三变字景庄。

后柳永自己改名为柳永,连自己的字也改了,改为耆卿。

当时柳氏三兄弟的名声很大,被称为“柳氏三绝”。

柳永的仕途之路很是坎坷,四次科举不中,直到景祐元年即公元1034年,宋仁宗特开恩科,对往年落第的才子放宽了要求,柳永才及第。

当时柳永已经年过半百,但是柳永依然十分喜悦,被授睦洲团练推官。

柳永前往,睦洲上任的时候路过苏州,并前去拜访了在苏州的范仲淹,到了睦洲后深受当地知府吕蔚的赏识,吕蔚向上举荐柳永,但是被朝廷以“未有善状”给驳回了,此后柳永就一直被调来调去,并且只是做一些小官小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

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

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是为了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只是为了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

②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月,那年到闽北去。

我曾经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但一川绿风,山水寂寂,没有一点的音息。

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30岁时便告别家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

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当作人生的第一目标。

其实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

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可以当企业家,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

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

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武(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通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

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③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身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

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的姓名也没有,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各种条件交汇而成一个特殊气候,一粒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

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
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

他在这里没有堕落。

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阶,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

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

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弄算珠的手。

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统统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

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

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干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

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松子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将它带到这里,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

它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也许还有如柳永那样的牢骚)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痛下决心,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

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出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终于成就了自己。

这时它想到多亏我留在了这里,要是生在山下将平庸一世。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

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做着最大程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

为什么逆
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的心里想着一个世界
......,两
....,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
个世界矛盾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
.........。

而顺境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就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理想中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

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考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他915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却只有柳永至今还享此殊荣。

④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

人各有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

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功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
命。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