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农村初中生真难教

合集下载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而奋起直追 。 第 三, 用好奇感 、 参 与 欲 提 高 学 生 的 作 文 兴趣 。 好 奇感是人们学习工作 、 研 究探索新生事物的原始驱动力 . 是 冲 动、 灵 感 产 生 的潜 在 情 感 。 “ 欲知后事如何 , 请 听 下 回分 解 ” , 是 古 代 说 唱 者 和 章 回体 小 说 用 好 奇 感 激 发 人 们 听说 欲 望 和 阅 读
农 村 中 学 作 文 教 学 的 现 状 与 对 策
邵桂梅 徐 燕
2 1 1 7 0 0 )
( 盱 眙县 桂 五 中学 ; 盱 眙 县 开 发 区 实: 本 文 针 对 作 文教 学 难 , 学生畏惧作 文 , 作 文题 材
那 些 不 喜 欢 作 文 的学 生 明 白 自己 的 缺 点 和 与 别 人 的 差 距 . 从
的是 一 篇 篇 字 迹 潦 草 、 错别字屡见 、 空话 套 话 连 篇 、 结构松散 、 主 题 不 明 的 习作 。
( 二) 广 泛 阅读 , 熟记 常 背 , 形 成语 感 。 厚积薄发。 “ 巧 妇 难 为 无 米 之炊 ” , “ 熟 读 唐 诗 三 百 首 ,不 会 作 诗 也 会 吟” 。 “ 读书破万卷 , 下 笔 如有 神 ” 。 冰 心 寄 语 中学 生 : “ 我 们 一 定 要把学习语文的门户开得大大 的。 一 定 要 除 了课 本 外 , 个人 自 己找书看” 。张 志 公 先 生 说 过 : 我 不 知 道 你 们 有 没 有 背 文 章 的 习惯 , 一 定 要 背 些 。古 今 中外 , 善 于 写 作 的人 , 没有 一 个 不 是 肚 子装 着几 百 篇 好 文 章 的 。 《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要 求 学生 九 年 课 内 背
兴趣的典型。

浅谈农村初中生逆反心理教育的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生逆反心理教育的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生逆反心理教育的策略【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农村初中逆反心理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

在任教的十多年里,我看到了不少初中生对教师和家长采取一种强烈的对抗态度。

其强烈的逆反性、对抗性,对学生的心理发育、日常学习和生活都是有负面影响的。

一些原本很出色的学生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走偏了路:有的沉陷早恋;有的偏科、厌学;有的交上损友或混迹于不良群体,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他们中间有的曾是全校公认的好学生,有的甚至是教师认定会进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好苗子。

我们教师如何帮助、引导他们顺利渡过中学阶段的逆反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艰巨的课题。

一、问题分析关于逆反心理,《心理学大词典》上的解释是:“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也就是说,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强烈抵触情绪的心理状态。

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较快,渐趋成熟,但心里却充满了矛盾,很不稳定。

首先,随着身心发展的加快,中学生自我意识有了新的飞跃,不再愿意接受教师和家长的“保护”,希望得到像成年人那样的尊重。

但是,不少教师仍然只看到他们幼稚的一面,仍然把他们当孩子看,还一味要求他们听话和服从。

老师认为学生不听话,学生认为老师不尊重他,这种心理差距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再次,中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对成年人世界的好奇,使得他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从而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就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最后,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使得他们开始喜欢争论,对生活中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总愿意独立地衡量是非、判断曲直。

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他们常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质疑。

他们很容易把老师和家长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是吹毛求疵,是对自己的嘲弄,是对自尊心的伤害,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对于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要加以正确引导,将会使他们一生受益;但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初中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

农村“留守”初中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

(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城关中学)
农村 “ 初 中生厌 学心理 分析 及对 策 留 守”
文 / 海 波 赵
当前 。 由于农 业技术 水平 的 日益提 高 、 产业 结构 的调 整 、 人
口的不断增加 、 土地逐渐减少 等 , 造成农村 劳动力过 剩 。因此 , 广
3 习方法不 当, . 学 心理压力大
5学校课外活动时间少 , 习生活单调 . 学 学 生初 中阶段 的学 习课程多 , 学习 内容繁杂 , 习负担 偏重。 学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脑力 劳动 , 知识 的理解 、 固与保持 , 巩 都要
付出一定的劳动。这些“ 留守 ” 学生学习 目的不 明确 , 简单地认为
自己的父母或邻居 、 亲友 , 只有小学毕业甚至未毕业就外 出打工 ,
管 , 由于隔代 观念差异很大 , 但 心理很难相融 , 导致学生 日夜思念 父母 , 经常忧虑 、 失眠 、 躁 , 烦 学习精力不集 中, 特别是双休 日里无 人约束他们的行为 , 无人督促他们 的学 习 , 放任 自流 。久而久之 , 他们 的学 习成绩就会下降 , 失去进取心 , 而产生厌学情绪。 从
科学 的学习方法 可以使学生 的学 习生活轻 松愉快 ,事半功
大农 民为 了求 得生 存 , 高家庭经 济水平 , 提 相邀背 井离 乡 , 进城 倍 。这些“ 留守 ” 学生往往不会学习 , 学习时他们注意力不集 中, 不
或到沿海地 区打工赚钱 。这些 “ 留守 ” 学生失去 了父母亲 的教育 能把新 旧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学习 , 不会选择 有关重要的 内容而抛
2 . 缺少学习动机 , 失去 了求上进 的积极性
厌学心理 。 还有一些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 , 对待学生苛刻 , 不尊重 学生人格 , 经常体罚学生。学生受到其 他同学 的欺侮 , 师不及时 教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究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究

教学篇•高效课堂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究尤加哲(永春县乌石学校,福建泉州)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相比较于城市初中数学教学课堂而言,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像是教学环境、设施以及理念较为落后,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保障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初中数学能力等等。

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环境之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课堂质量如何得到有效的提升与保障更是成为教育改革重要途径与渠道之一,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本文也就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一)学生不良数学习惯就目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存在显著的厌学心理,养成了较为不良的数学习惯。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部分学生家长长期外出务工,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家庭教育缺失、数学学习监管不力等现象,这个时候,学生在数学学习以及写作业的时候也就会很少主动参与到其中,进而也就会直接降低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变得越来越差,严重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也就很少会主动举手发言表达自身想法,最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进步与提升[1]。

(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相比较于城市教育环境而言,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本身就缺少充足的教师队伍以及教学设备,在这个时候,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实施的效果和质量也就会直接受到影响,最终也就很难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脱节、跟不上数学学习进度等情况,长此以往,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也就无法得以保障和提升。

二、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一)提高初中数学教师队伍素质数学相比较于其他学科本身教学难度就比较高,很难有效地激发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像是在进行自然科学、语文、社会等学科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有趣的实践体验过程中更好地接触、感受到相关教学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课堂上也就会更加积极。

走出农村初中教育的彷徨与困惑

走出农村初中教育的彷徨与困惑
紧张 。 正视 并重 视 初 中教 育 的 问题 和 困惑 , 强 初 中教 育 各 个 方 面的 研 究 , 该 是 一 个 十分 重 要 的课 题 。 加 应
曾 国 和
走 出袈莉 初 审教 育
了, 每天“ 赤条条来 去无牵挂 ” 。
耳 闻目睹农村初 中教育 之“ 现状 怪”
经常听到一些农村学 校负责人
“ 低迷 、 无奈” 的初中 教 育现 状分析
上述事例也许 是沉积 已久 的冰 时间也 都花在课外 作业辅导 或某 些 中生 受到感染 。打牌赌博 的泛滥 , 格 山一角 , 也许是偏颇的个别现象。不 特 长 的 辅 导 上 。还 有 些 家 长 成 天 把 调低 下的大众 传媒 ,让人欢喜让 人 管怎样 , 中学生 的厌 学 、 初 冷漠 、 叛 时 间花在牌桌上 ,对小孩 的教育过 忧 的 网 络 ,给 相 对 纯 洁 的学 生 心 灵 逆、 缺乏 正义 感 、 德感丧 失 , 不 问甚少 ,把教育小 孩的责任完 全寄 很大 冲击 ,许多学 生沉溺于 网络 游 道 都 得 不引起我们 的高度警觉和反思 。 托在学 校 。更有许 多家长过分 重视 戏不 能 自拔 。电视 、 录相以及现实生 单 一的“ 应试 教育 ” 使初 中学 生 孩 子 的 生 活 , 怕 孩 子 吃 一 点 苦 , 生 孩 活中耳 闻 目睹的 凶杀 、 劫 、 抢 色情 、 厌 学情绪 与 日俱增 。 长期 以来 , 素质 子 只管学 习 , 它一切 由父 母包办 。 械斗 ,严 重毒害着 正处 于成 长中的 其 教 育 喊 得 轰 轰 烈 烈 ,但 实 际 上 ,应 特 别 是 随 着 留 守 学 生 的 增 多 ,隔 代 初 中生 的心 灵 。 外 , 钱 万 能 的 思 “ 另 金 深入人 心 ” 也使 青少 年学 生染 , 试 教育 ” 抓得扎扎实实。初中生刚从 教育对 小孩的过分溺 爱 ,容易使 小 想 “ 小 学接 受过 “ 文 ” “ 语 、 数学 ” 的磨 孩养成骄横 、 课 目空 一切 、 冷漠无情 的 上 了满 身铜臭 。“ 读不读 书不 要紧 , 砺, 进入初 中后课 程陡然增 加 , 主科 性格 。娇 生惯养下成长 的孩子必 然 会赚钱就 行” 的思想逐 渐在一些 家 要学, 副科也要考 , 个老师都要求 缺乏吃苦耐 劳的精神 、艰 苦奋斗 的 庭和校园蔓延 。 每 学生 “ ” “ ” “ ,有的科 目是 意志和 战胜 困难 的勇气 。有些人 心 记 、背 、练” 易感 多变 的年龄 阶段使 初 中学 机 械 、 复的操 练 , 时又 费神 , 重 耗 加 理 脆 弱 , 避 困难 , 苦 怕 累 。 次 , 生最易走 上歧途 。初 中时期是从儿 逃 怕 其

农村初中生厌学的家庭因素及对策探究

农村初中生厌学的家庭因素及对策探究

农村初中生厌学的家庭因素及对策探究【摘要】当前在农村初中学生中,存在或多或少、或重或轻的厌学情绪,而且这种厌学情绪像瘟疫一样的蔓延,成为一股汹涌的暗流。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厌学现象?这与学生的家庭因素有怎样的关系?笔者结合在农村初中十几年的教学经历和对学生及家长的交谈了解,就“农村初中生厌学的家庭因素及对策”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厌学家庭因素对策探究【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213-02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逐渐增强,国家减免了农村学生的学杂费,给农村学生住校费补贴、女童补贴和免费午餐等。

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抱着“玩玩混混”、“看看瞧瞧”的态度不思进取,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由此教师也抱怨:“这书越来越难教了”,“教育看不到前途了”。

就此问题,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

一、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1]1.学习压力大,疲于应付,只想混到初中毕业。

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坐进课堂似乎活受罪,但是迫于家长、老师的压力,又不得不每天背上书包到学校混日子,走进课堂瞎应付,只求初中毕业。

2.对学习不感兴趣。

学生在教室里情绪低落,教师上课听不进去,做小动作、打瞌睡者有之。

课后不能按要求完成作业,更谈不上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下课却精神大振,东跑西逛,墙上都是脚印,教师都进了教室,他们还在后面恋恋不舍,拖拖拉拉。

3.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心理强,抗挫折能力弱。

易自暴自弃,意志消沉,悲观失望,对自己缺乏自信心。

4.学生道德意识薄弱,缺乏忠、孝、爱、奉献精神。

社会公德意识差,珍爱生命意识不强,文明礼仪习惯未养成。

5.“读书无用论”作祟,想当然地认为有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他们贪图眼前实惠,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能挣钱就是有能耐,有了钱可以吃得好,穿得好,自小就一心想挣大钱。

二、学生厌学的家庭因素(一)父母都在身边或其中一个在身边的完整家庭1.在多数农村,农民生活水平较低,父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养家糊口上,忙于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学习无暇顾及。

农村初中生厌学情况分析与解决策略

农村初中生厌学情况分析与解决策略

农村初中生厌学情况分析与解决策略一、农村初中生产生厌学情况的原因(一)学生自身的原因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再加上初中的课程难度加大,学科种类增多,那些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叛逆心理,导致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应试考试,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对其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抱有应付心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态度不端正,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从而出现越学越差的情况,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对于一些比较难的科目,例如英语和数理化,部分初中生在课堂中听不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态,导致这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和逃避心理。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家庭对其心理和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家长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如今我国的农村父母大多数是初中文化水平,这部分家长在初中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社会,对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没有形成全面的认识。

另外,随着城乡差异化加剧,农村大部分父母开始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抚养,使孩子缺失父母的教育和关爱,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监督,导致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涯没有任何规划。

虽然有的父母没有外出打工,在家照看孩子,但是由于自身对孩子的学习不重视,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态度。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学生每天待得最多的地方除了家里,就是学校,学校氛围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

以往教师由于自身的教学方法存在不足,导致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讲课内容,课后也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态度不端正。

另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很少组织校园活动,没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时间,单调的学习生活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

再加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互动的次数比较少,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问题不能够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及時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城郊学校“学生难教”问题的成因及应对之策

城郊学校“学生难教”问题的成因及应对之策

比较稳 定 的家庭 观 念受 到 冲击 , 离婚 率 不断 上升 , 形
成 大 量的单 亲家 庭 ( 些 学 生 同时 也 多半 是 留守 儿 这
童) 。我现在 所 带班 级 便 有 一 半 以上学 生属 于 这 样 的家庭 。父母 的远 离及 家 庭 的解 体 , 成 留守 儿 童 造
容易形 成偏 离 正常 社 会 的 行 为规 范 , 出 背离 常 规 做
儿童 道德 发展 的一个 重要 阶段 是 由“ 律道德 ” 他 向“ 自律 道德 ” 的过 渡 。儿 童期 的 道德 判断 大部 分停
留在 他律 阶段 , 离不 开道 德情感 的培养 和 内化 , 不 离
开成人 的监 督 和 引 导。 在农 村地 区 , 化设 施 相 对 文 匮乏 , 同辈 群体 里 的孩 子 缺 少 来 自父母 家人 的关 心 指导 , 再加 上受 社会 流行 的一 些不 良风 气 的影响 , 很

留守儿 童存在 的问题
学生 拿 了爷 爷 卖菜 攒 下 的 6 0多 元 , 网吧 里 呆 了 0 在 几天 几夜 , 被找 回时 已将 钱 消 耗 殆 尽 ) 甚 而赌 博 吸 ,
1 不 良 性 格 倾 向 .
初 中生( 村 留守儿 童 ) 农 正处 于心理 发 展 的重 要 时期 , 由少年 儿童 向青 年过 渡 的阶段 , 是 对事 物 的认
近 年来 , 会 上的一些 不 良风气 , 缺乏父 母关 社 对
爱, 家庭 教育缺 失 的 留守 儿 童 的 思 想具 有 相 当大 的
影响 , 心理受 到一 定 程 度 的扭 曲。 一是 农 村 社会 教
旦跳 出去 , 就终 身扬 眉吐气 。在实 际教 学 中 , 多数 教
师仍 以简单 的 书本 的 知识 灌 输 为 主 , 以应 对 升 学 考 试, 很少 关注学 生 的真实 学习状况 和 生活感 受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的农村初中生真难教----我的教育叙事故事
发布者:黄喜华发布时间: 28/12/2010 PM 8:53:39
今天的农村初中生真难教----我的教育叙事故事
多年没有上初中了,因我校某初一(7)政治老师有事请假一节课,教务务处安排我去代一节,我充满自信的想,我作为一名富有经验,深受学生欢迎的高中政治教师,难道上不好一节初中政治课?于是乎在精心准备后,提前来到初一(7)班教室门口侯课,学生们看见是我来到他们班教室,,因为我是学校领导之一,经常要到学生大会上发言,学生认识我,有的安静下来,可能在想他们班有什么事了,因为不知道我是来代课的,有的自顾嬉闹。

上课铃想了,我笑盈盈地蛮有把握地走上讲台,说:“上课,同学们好”,学生习惯性的高呼:“老师好!”有的同学站起来,有的同学没有站起来,还在与同学打闹。

我示意同学们坐下,有的坐下了,有的还没有坐下,仿佛还不知道是上课课了。

我看到这一起,心里一股无名之火立即升了起来。

这些学生太没归没矩。

我强压心中之火,还是带着笑脸说:“同学们,您们老师有事这节课我来给你们上好吗?”有的同学答应好,有的同学说,老师他刚才拿我的笔,有人说,他抢我的书去了,大部分同学到找课本,有的东张西望,不知道该干什么?我让同学们没拿出书的尽快拿出来,可近5分钟了,还有些到东早西找,有的旁若无人大声的说:谁拿我的书?有的还在吃瓜子、有的还在喝水,好一阵子静不下来。

我再次强压怒火,看来这节课必须好好整治整治,否则无法上课。

我收起笑脸,拉起长脸,高声说:“大家安静-----安静,有耳朵没有?听到没有,谁还不安静,我就不客气了。

”同学们见我突然脸色晴转阴,不安分的几位同学安静了下来,开始安静的同学问我,老师:“我们本来安静”。

我说:“别插嘴,我没有说你。

”这学生满脸委屈的样子停止了说话。

这时教师里安静了。

一双双眼睛在看着我,有惊恐、好奇、无所谓的、委屈的。

好像不习惯安静一样。

我想,看来要上好课,要先整治一下课堂纪律,这些学生连上课的规矩都不懂。

我板着一副面孔,谁动一下,我严肃的眼光就盯想哪里。

于是我利用几分钟的安静,强调了课堂纪律。

同学们:第一“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书、笔,不要上课了才来找,要耽误时间的”;第二,当老师来到教室门边,意味着要上课了,要保持安静,迎接教师上课;第三,老师走上讲台时,要一起站起来,齐喊---老师好,等老师点头示意坐下后,才能坐下。

坐下后立即集中精力上课。

这三点大家记住了吗?学生拉着长调说:“记--住--了”能做到吗?学生说:“能---做---到。

”其实已经占去了近15分钟,我想还有30分钟,争取不要再浪费了,我还是高兴的点点头说下面我们开始上课。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追求高雅生活》(七年级(上)第七课),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5页。

于是我开始开始板书课题,当我侧转身板书课题,还没有写完5个字,我感觉后面有响声,我巧巧斜视了一眼,发现有两位同学下位了,我立即90度的大转弯,面向同学们,问。

你两位刚才在干什么?有位同学说:“我去拿我的笔”;“我到他那里拿水喝”。

我非常生气地说:“上课不准下位,不准干其他的事,知道吗?”学生没有申辩,但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对我的批评很不高兴。

我很快板书完课题,正准备讲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讨论时,有位同学阴阳怪气的读课题,一些同学开始大笑。

我严肃的说:“谁教你读了”,有位几位同学嘻嘻哈哈说:“老师,他经常是这样的”,那位同学说:“我经常这样的?乱讲。

”同学们有一阵骚动,吃零食的,同座之间,临坐之间讲话的又开始了。

我想这样的状况,不如不上,干脆上一节纪律课。

我又恢复了平时的凶恶面孔,又开始强调纪律。

讲了大概15分钟,有学生提出,老师:“我要请假上厕所”。

我停了一下,同意了一位同学去,这下好了,立即有好几位同学要求去,我没办法只好同意,一节课的后半段时
间,先后有10几位同学请假出去上厕所,我想有的学生不是真的上厕所。

一节课就这样很快过去,我也我了一肚子气,想是不是学生不欢迎我去代课,后来我向班主任老师反映了这种情况,,与其他科任老师交流时,他们说“这是很正常的事”。

我想这样的课怎么上得下去呢?老师们说:“我们已经习惯啦!管不了这么多啦,课堂上只要不出现打架,不出现安全问题就行了”。

我无言以对,我过去批评老师们如何如何不认真,要严把质量观,看来是我不了解情况,乱批评人。

确实现在的农村初中学生不好教。

这几天,我认真的思考总结,可能有下列几方面的原因。

一、“惯”出来的。

通常说,习惯成自然,首先家长惯,农村学生大都是留守少年,由祖辈寄养。

由于独生子女,这是两家的独苗,爷爷奶奶惯了外公外婆惯,使这些娃娃从小在娇惯中,蜜糖中养大。

父母惯,父母只知道要钱送钱,要物送物,从不管教和引导孩子怎样做人、怎样求知,只要安全,交给学校就不管了,一旦学生在学校出点什么事,先找学校麻烦。

其次,是学校惯,由于小学升初中没有选拔压力,小学混完就可以直接进入初中,学生在学校老师不敢骂、不敢批评,更不敢体罚了,如果老师批评学生,学生想不通跳楼,老师和学校吃不完就兜着走。

没办法只要不出安全问题。

再次,国家社会惯,现在的中学生好幸福喔,不但读书不要交钱,每年国家还要花在每个初中学生身上1000多元(包括书本费、人头办公费、住宿生活补贴等)。

各种媒体多次曝光某校出现老师体罚学生被严肃处理了,学生不学好是老师的全权责任啦等等。

造成这些农村学生无法无天。

二、由于“惯”的原因导致现在农村初中学生“差生”多。

所谓的“差生”不仅是学习差,(有的不如城内的幼儿园学生)。

还表现在行为规范差,学生不知道尊老爱幼,不知道礼让和关心他人,分不清美丑好坏。

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农村学生读书普片偏早。

由于农村没有幼儿园,没有经过幼儿园养成教育这个过程,到了5—6岁,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祖辈难于教育,就直接进入小学一年,你想连笔都不会拿的人,怎么能接受得了小学课程。

进入初中才11—12岁,又怎能适应初中教育。

四,学校的无奈,由于社会、家长把教育的期望完全寄托在学校,学校除了承担学校责任外,还要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家长要找学校麻烦,上级要怪罪学校,学校也不管管学生,只能靠嘴巴软弱无力的教育,不能让学生跟不上课的留级,农村学校无权选择学生,只能由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

农村学校没有作业、考试压力,更不敢处分学生,只有普及义务。

学校真是无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