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区域地理世界的气候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主要涵盖了全球各大洲各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由于篇幅限制,以下仅简要概述。
1.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主要是受到赤道低压带的影响。
2.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3.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全年炎热干燥,主要是受到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
4.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5.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受西风带影响显著。
6.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内部和北美大陆中部,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主要是受到陆地性质和距离海洋远近的影响。
7. 极地气候:分布在北极圈和南极圈内,全年严寒,降水少,主要是受到极地高压带和冰洋气团的影响。
以上只是对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一个简单概括,每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变化都与地球的运动、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因素密切相关,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高三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据2014年3月14日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近些年来,祁连山雪线正以年均2米到6.5米的速度不断上升,随着冰雪资源不断减少,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危机。
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原因有()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②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③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强④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⑤过度砍伐森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④⑤【答案】C【解析】冰川面积缩减,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有关,①对。
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与冰川融化关系不大,②错。
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强,温度升高,③对。
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与冰川融化加快无关,④错。
过度砍伐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下降,全球变暖,⑤对。
所以C对。
【考点】雪线,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2.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答案】A【解析】冰川面积大幅度减少,特别是向阳的方向,是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的结果。
【2】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答案】C【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冰川融水是当地的主要水源。
如果冰川面积减少,导致冰川融化量减少,会加剧西北地区的干旱。
【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近20年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的雪线正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上升。
下列措施中,对缓解其山顶冰雪融化可行的是①禁止游客登山,封山保护冰川;②改善能源结构,利用新能源;③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④实行人工造雪,增加储冰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雪线上升的原因是全球变暖,气温升高,禁止游客登山,封山保护冰川不能缓解气温升高,①错。
浙江东阳二高 区域地理之世界的气候

03 世界气候类型非地带性分布
地处赤道附近, 却形成了热带草 原气候,这是因 为这里地势较高, 改变了气温和降 水状况,形成了 气候凉爽、降水 较少的热带草原 气候。
03 世界气候类型非地带性分布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 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 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 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 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 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 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 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 这里雨水稀少,因而形 成了温带大陆气候。
逐渐变小,气温逐渐变低。
影响各地气温差异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地势、洋流
02 降水的分布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异? 在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坡向?
洋流?
WT
影响各地降水差异的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 地势、洋流
03 气候影响因素
世界气候
CONTENTS
This Is A List
01 影响气候的因素 02 世界的气候类型 03 气候类型的判读
Part One
影响气候的因素
01 气温的分布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是否相同? 海气温拔从?低坡纬向度?向高纬度递减。(注意气温最高的纬度并不一定是赤道, 洋随变流季 化节 的?的 原变 因化 主而 要变是:化随。纬)度增高,太阳高度变小,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风
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02 世界气候类型非地带性分布
03 世界气候类型非地带性分布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 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 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区域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上课版)

从降水来看,可以将世界气候类型归纳为以下四种
练 习 二
1、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如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中部的气候类型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 ) 2、主要分布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其中欧洲西部分布最 广的气候类型是( 温带海洋性气候 ) 3、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的 气候类型是 ( 热带沙漠气候 )
练 习 三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域分 异规律
地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带 (纬度地带性)
性
规 律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地带性)
非地带性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 水平自然带分布规律
热带草原带 热热带带温亚 温亚荒雨带热 带寒漠林落带 落带带带叶常 叶针苔温阔绿阔叶带原叶硬叶温林荒带林叶林带带漠带林带草带带原带
▪ ④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索马里半岛东 南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其分布接近赤道的原因 为寒流的影响。
宏观因素(主导因素):太阳辐射(温度)
气 候
气 温
类
型
的
成
微观因素
下垫面和 人类活动
海陆热力性质 寒流与暖流 地势高低 向阳、背阳 水域面积大小 植被覆盖率高低 城市热岛
因 分 析
降 水
宏观因素:大气环流
练 习 一
名称: 地中海气候
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地区
名称: 热带雨林气候
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 赤道附近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第一步:看气温曲线弯曲——判断所在半球 第二步:看气温曲线图--判断在哪个温度带 第三步:看降水柱状图--判断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高考复习课世界的气候(区域地理)

11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规律和成因
(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极地1种,高山高原1种)
(1)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判断
原则:①以“温”定…半球、热量带 ②以“雨”定…类型
夏季多雨 冬季干燥
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纬度
气 温
低纬,气温高 高纬,气温低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同纬度地区 夏季陆地高于海洋 冬季海洋高于陆地 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升100m降0.6 ℃
降 水
赤道地区多 两极地区少 回归线附近东岸多西岸少 温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海陆 地形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和成因
3.2 世界的气候
学习目标: 1.记住世界气温、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2.掌握世界气候的类型及分布,根据世界气候的分布图,说明主
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根据各种气候资料图,正确判断气候类型,并能描述其特征。
何为气候?何为天气?
表示大气状况短时间内的物理状态,主要的影响因素 是锋面和高低压系统。 2、气候 表示大气状况长时间内的物理状态,主要的影响因 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
形成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
3、海陆分布
4、地形 5、洋流 6、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如兴修水库、植树造林
地面状况(下垫面 )
各气候因子是相互关联的,共同影响气
候的形成
1、世界气温的分布
太阳辐射在地表引起气候差异及气候的季节变化
地理高考气候

地理高考气候气候是地球上一个区域长期的天气状况。
它是由大气环流、气候要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在地理高考中,气候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同时掌握与气候相关的地理知识。
本文将以地理高考气候为题,从气候因素、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全球气候格局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气候因素气候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主要包括纬度、地形、海洋、季风、气候变化等。
首先是纬度的影响。
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减弱,影响到温度。
因此,赤道地区气候较热,极地地区气候较冷。
接下来是地形的影响。
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特征会影响气流的形成和温度的分布。
海洋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海陆空气的交换、水平和垂直热量传输等方面。
季风是指在一年中,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不同地区产生季节性的气候变动。
最后是气候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改变地球的气候系统,导致气候类型的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二、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根据气候类型和特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柯本气候分类法、经典经线气候分类法等。
柯本气候分类法是根据温度和降水的特征将地球划分为若干气候类型的分类方法。
其中,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主要特点是温暖潮湿,降水充沛。
热带草原气候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边缘地带,特点是干季和雨季明显,温暖干燥。
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特点是冬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气候类型外,还有其他气候类型如极地气候、高原气候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对理解气候变化和气候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三、全球气候格局全球气候格局主要由纬度和地形等因素决定。
赤道地区位于热带,气候较热,常年高温多雨。
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逐渐下降,气候也逐渐变冷。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04世界的气候-区域地理专项练习》(解析版)

考点04 世界的气候一、单选题下左图为美国西海岸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旧金山与西雅图月平均最高气温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旧金山水循环较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影响两地夏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答案】1.D 2.D【解析】1.区域内降水量越多,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
旧金山地处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多雨季节为冬季,水循环较活跃。
故选D。
2.读图可知,夏季旧金山气温低于西雅图。
从纬度因素考虑,纬度越低,气温应越高,图中旧金山纬度较西雅图低,A错误;旧金山夏季的气温较西雅图低,主要是由于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旧金山附近,D正确;两地海陆位置与地形没有太大差异,B、C错误。
故选D。
纳瓦里诺岛(68ºW,55ºS)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
岛上最高点海拔1195m,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mm,南部年降水量800mm。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西南方4.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5.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气压带与风带D.地形地势【答案】3.C 4.C 5.B【解析】3.纳瓦里诺岛的经纬度坐标是(68ºW,55ºS),北京的坐标是(116°E,40°N),两地的经度差超过180°,所以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东方,位于北京的南方,即是纳瓦里诺岛位于北京的东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纳瓦里诺岛位于55ºS附近,盛行西风是西北风,南部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A错误。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教学课件4天气与气候

②最冷、最暖和极端气温分布 a.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赤道上,冬季在 5°N~10°N 处,夏季 在 20°N 附近,这一带冬夏月平均气温均高于 24 ℃,称热赤道。 暖中心出现在北半球夏季低纬大陆北部热带沙漠地区。索马里 测得 63 ℃的最高记录。 b.北半球冷中心出现在冬季、高纬度大陆东部、西伯利亚和 格陵兰岛:维尔霍扬斯克的绝对最低气温是-69.8 ℃,奥依米亚康 测得-73 ℃。南半球无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测得-90 ℃(东方科考站-72 ℃)。 c.我国绝对最低气温-53 ℃出现在黑龙江漠河;绝对最高气 温 48.9 ℃,出现在新疆吐鲁番。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 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 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 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 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 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2)熟悉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常用的天气符号(下图)
(3)天气预报 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3.气温 (1)气温的变化 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气温在不断变化。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 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以一年 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教材整体感知
知识点一 天气 [认知导学]
1.概念: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 的具体状态。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 温低,风力大,风力小……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2.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1)认识卫星云图 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总能看到像下图这样的卫星云图。仔 细观察这幅卫星云图,分析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哪些地方有雨或 者是阴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②
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纬度因素。 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海陆分布。 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③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影响因素:地形因素
3.等温线的弯曲——①判读海陆分布和季节
读图思考:判断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什么季节?原因?并总结陆地 和海洋冬夏季等温线的弯曲规律。
5.等温线的闭合---判断地形
布在下。等图图温所中线示P处呈为因封一受假闭地想状形地曲影区线响某气图月温中等出温:现线异分 常若。线读内图气思温考数:值低于四周,表明地
形图 A为.中2山0P℃地处或的;1气反6℃温之可为能盆为B.地2B3。℃或14℃
C.17℃或18℃ D.19℃或15℃
观察等温线特点:
陆地
1月 A
M
N
赤 道月 C
P
Q
海洋
图1
1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D
P
7月
Q
海洋
图2
7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练习:已知季节,判断海陆
1.根据等温线判定该图属于 半球
2.A、B两地属于海洋的是 ,属于陆地的是 ,为
什么?
北半球越往北气温越低
1.与气温有关的几个概念
(1)定义: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
度,简称气温。
(2)一般把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气温值的平均
数,叫做 日 平均气温。 (3)一个月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 月平均气温。
(4)十二个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 年平均气温。
2、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的日较差
①暖流:洋流由温度 高处
流向温度较 低 处。
24℃
等温线向 低 值弯曲
22℃
20℃
②寒流:洋流由温度 低 处 流向温度较 高 处。 等温线向 高 值弯曲。
3.等温线的弯曲---③判断地势高低起伏和地形名称
同一纬度陆地地区:等温线向低纬或气温高处弯曲,
代表该地气温 低 ,地势较 高 ; 反之,则气温 高 ,地势较 低 。 等温线向 高 温凸出的方向为山脉的走向
夏季,同纬度陆温高于海温
同一纬度
A
B
某地7月等温线图
12OC
15OC 18OC
3.等温线的弯曲——①判读海陆分布和季节
已知季节,可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海陆分布; 已知海陆分布,可判断季节。
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
出,为当地的 夏 季;反之为 冬季。
3.等温线的弯曲---②判断洋流流向和性质 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今日 东营 2017年3月7日 星期二
晴 -1℃~7℃
“ 天气”,是一个地 方短时间里的阴晴、 风雨、冷热等的大气 状况。它是时刻在变 化的。
东营四季分明,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是指一个 地方多年的天气平 均状况,一般变化 不大。
分布 气温
成因 气
特征 候
降水
判读
陆地自然带
时间变化规律 空间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因此,阴天日较差小
3、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
气温的年较差
30
25 20 15
最冷月 10
最热月
海 洋
是7月
是1月 5
0 -5
陆 地
-10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1011 12
北半球,大陆上, 7 月最高, 1月最低;
海洋上, 月8最高, 月最2 低。
问:为什么海洋与大陆的最冷或最热月不同步?
递变方向、 走向、 弯曲、 数值、 疏密、 闭合...
① 半球 ② 影响因素 ③ 海陆 ④ 季节 ⑤ 洋流 ⑥ 地形、地势 ⑦ 温差、锋面
10℃ 8℃
10℃
气温℃
=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30
25
最低气
20 15
温出现 10
最高气 温出现
在日出 前后
5
在午后
0 -5
14时
-10
时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问: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太阳辐射
大气 (大气辐射)
地面(地面辐射)
探究1:
晴天的白天:云量少,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射多,因此白天温度高;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比热容比陆地大。吸收【或散失】 同样的热量,海洋升温【或降温】慢,陆地升温【或降温】快。
4、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合 (1)全等球温气线温从从低赤纬道到到高两纬极有气何温变逐化渐规降律低?原因纬?度因素
作 探 究
(2)南等、温北线半南球半等球温较线平分布直有,何北差半异球?弯原曲因明?显 海陆分布 (3)北同半纬球度A冬、季B两,处同气纬温度有:何海差洋异?温原度因高?,陆地温度低;夏季相反 (4)同纬纬度度C地、区D两:地海气拔温高有、何差气异温?低原;因海?拔低、气温高。 地形 (5)同同纬纬度度E地、区F两:地暖气流温流有经何气差异温?高原,因寒?流流经地气温低 洋流
等 温 线 弯 曲
观察等温线特点:
递变方向、 走向、 弯曲、 数值、 疏密、 闭合...
1.据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递减→北半球 向南递减→南半球
14
北半球
10
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
下列三幅图中等温线的走向分别有何特点?主要影响因素?
图中同一纬度A、B两地,何处为山地?何处为平原?原因? 图中山脉的走向为?
山地
8℃
10℃ 气
A
B
温 12℃
低
平原
4.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 气温差异小 冬密夏疏 温带密、热带疏 陆密海疏 如果某一区域气温差值较其他区域大 很多,该处可能会有锋面存在。因为锋 面两侧气温相差较大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4、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① 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② 等温线南半球较平直,北半球弯曲 明显;
③ 北半球冬季,同纬度:海洋温度高, 陆地温度低;夏季相反
④ 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海 拔低、气温高。
⑤ 同纬度地区:暖流流经气温高,寒 流流经地气温低
等温线与 纬线大致 平行
晴天 晴天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
日较差大
弱,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弱,地面散 失热量多,降温快,温度低。
阴天 日较差小
因此,晴天日较差大
阴天的白天:云层厚,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因此白天温度低;
阴天的夜晚:云量多,大气逆辐射 强,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好,地面散 失热量少,降温慢,温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