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考试底测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大气科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大气科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大气科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科学中,大气层的厚度约为:A. 10公里B. 100公里C. 1000公里D. 10000公里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成分?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氦气3. 地球表面温度的主要热源是:A. 地球内部热量B. 太阳辐射C. 地壳活动D. 火山爆发4. 以下哪种云属于高积云?A. 积雨云B. 高层云C. 卷云D. 积云5.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A. 太阳辐射B. 地球自转C. 地形差异D. 海洋深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大气科学中的“三圈环流”包括哈德来环流、费雷尔环流和________。

7. 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波段。

8.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和植物的蒸腾作用。

9. 热带气旋的强度等级划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________和超强台风。

10. 地球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________、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引起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简述大气科学中对流层和平流层的主要区别。

12. 描述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13. 解释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并简述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14. 阐述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

四、论述题(20分)15. 论述大气科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并提出你认为可行的研究方向。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B4. C5. D二、填空题6. 沃克环流7. 可见光、红外8. 海洋蒸发、陆地蒸发9. 强台风10. 二氧化碳三、简答题11.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厚度约为10-15公里,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厚度约为50公里,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现象较少。

大气科学概论考试试题

大气科学概论考试试题

大气科学概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请根据下列问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入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位置。

每题答案只有一个。

1. 大气是地球的几个圈层之一,大气层按照温度变化可分为几层?A. 三层B. 四层C. 五层D. 六层2. 大气是由空气组成的,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3. 气压梯度力是哪个因素引起的?A. 温度差异B. 水分蒸发C. 风向变化D. 高度差异4. 静力平衡指的是什么?A. 大气压力平衡B. 大气密度平衡C. 风向平衡D. 高空气流平衡5. 热力平衡是指哪种过程?A. 热量传导B. 热辐射C. 热对流D. 热释放6. 湿绝热过程是指什么?A. 温度变化时湿度不变的过程B. 湿度变化时温度不变的过程C. 温度和湿度都不变的过程D. 温度和湿度都变化的过程7. 大气中的水分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A. 水蒸汽B. 液态水C. 冰晶D. 雨水8. 大气环流是指?A. 全球大气运动B. 局地大气运动C. 平流层运动D. 对流层运动9. 风是由于什么引起的?A. 温度差异B. 水分蒸发C. 空气密度差异D. 地球自转10. 大气中的水循环是指?A. 水分蒸发和降水的循环B. 水蒸汽在大气中循环的过程C. 云的形成和消散D. 水分分布的循环11. 紫外线是对人类健康有害的辐射,它主要来自于?A. 太阳B. 月亮C. 星星D. 地球12. 大气层最外层是什么?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13. 气候是指什么?A. 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特征B. 某一时刻的天气现象C. 大气环境的变化D. 高空的气流运动14. 暖锋是指什么?A. 冷空气与暖气团的交汇线B. 暖空气抬升形成的云团C. 暖地和冷地之间的连接线D. 气压梯度的线15. 利用雷达探测大气中的云和降水是利用了以下哪种原理?A. 遥感原理B. 电磁原理C. 吸收原理D. 散射原理16. 什么是地球的温室效应?A. 大气层中的水分吸收地球辐射B.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C. 大气层中的温度层次差引起的效应D. 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的气温上升17. 大气层中的臭氧主要位于哪个层次?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18. 气温是指什么?A. 空气的冷热程度B. 大气中的湿度C. 大气中的密度D. 大气的压强19. 雾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A. 大气中水蒸汽的凝结B. 大气中的水分蒸发C. 雨水与大气中的尘埃产生反应D. 大气中云的形成20. 大气层中的温度递减率是指?A. 温度随海拔升高的变化率B. 温度随纬度变化的变化率C. 温度随季节变化的变化率D. 地球表面温度随地形变化的变化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每个问题回答不超过300字。

大气相关考试题及答案

大气相关考试题及答案

大气相关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会导致什么现象?A. 臭氧层破坏B. 温室效应C. 酸雨D. 雾霾答案:B2. 以下哪种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A. 甲烷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氧气答案:B3.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哪里?A. 地表水蒸发B. 植物光合作用C. 火山喷发D. 工业排放答案:A二、多选题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的组成?A. 地球的自转B. 太阳辐射C. 人类活动D. 地壳运动答案:B、C、D5. 哪些现象与大气污染有关?A. 光化学烟雾B. 酸雨C. 臭氧层破坏D. 温室效应答案:A、B、C、D三、判断题6. 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对/错)答案:对7. 臭氧层位于大气的平流层,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

(对/错)答案:对8.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唯一的温室气体。

(对/错)答案:错四、填空题9. 大气中的氮气含量约为______%。

答案:78%10.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______气体的增加导致的。

答案:温室效应气体五、简答题11. 请简述大气层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答案:大气层由外向内分为外层空间、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最低层,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此层;平流层含有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中间层是大气中温度最低的层;热层是大气中温度最高的层,也是卫星运行的区域;外层空间是大气层的外部延伸。

12. 什么是酸雨?它对环境有哪些影响?答案:酸雨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形成的酸性降水。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腐蚀建筑物、破坏森林植被、使土壤酸化、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等。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答案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答案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2.地球的冷热极。

世界冷极在南极,为-90 ℃ (乔治峰),热极在索马里境内,为63 ℃。

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P20-21 氮气,氧气,Ar,CO,O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0°≤h ≤90。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绝大多数地区 近海地区及其它大型水体的周围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8.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长波辐射9.下列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例:1 上海 2 西安 3 兰州 4 乌鲁木齐(B )A 1234B 4321C 1324D 413210.在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的气团是哪个时间r夜 昼 r 时间 夜 昼最广的:【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11夏季,不同纬度城市中光照时间最长的例:A哈尔滨B上海C成都D海口(A)12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如何变化时间。

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收支相抵(平衡)的时刻。

对于北半球而言,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地面最冷月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

13一天中近地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即日常所指的气温)出现时间。

季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夏季14~15h 05~06h冬季13~14h 04~05h14饱和水汽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温度上升,E上升15摩擦层中,在气压场随高度不变的前提下,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大气科学练习题及答案

大气科学练习题及答案

7、对于地球大气中对流层臭氧的来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P20A 平流层臭氧是以扩散和湍流方式输送来的B 、 对流层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C 、 雷暴闪电、有机物氧化生成ID 、 分子氧吸收波长小于0.24微米紫外辐射离解为原子氧,此后原子氧在第三种 中性粒子的参与下与分子氧结合形成臭氧。

8、何为干洁大气?若按浓度分类,干洁大气可分为几部分,主要成分分别是? 答: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即是干结大气。

主要成分、微量成分、痕量成分9 已知某气块的温度为15C ,气压为1015hPa,混合比为0.01g/g ,求该气块的 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比湿的大小。

一、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1、现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C )A 、H 2、He 和 CON ;和 O 2 B 、CQ 、CH 4、NH 3和出0 2、已知气压为P (hPa),气温为t 「C)时:试求该干空气的密度 P d (kg/m3) 的表达式;试求相同温压条件下,水汽压为 e (hPa )的湿空气密度P (kg/m3) 的表达式; 的表达式。

P d L R d T R d3、两块气团的相对湿度分别为36%和78%,其中含有较多水汽的是(C ) A 相对湿度为36%的气团 C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B 、相对湿度为78%的气团 4、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抬升,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 B ) A 露点温度 B 、相对湿度C 、比湿D 、水汽压 5、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上可分为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 生大气主要成分是 CQ 、Cf 、(H 2O)和(NH)等 6、已知湿空气气温为t( C ),比湿为q(g/kg),其虚温的表达式为 (T /和 0・608巒273.^^608金10、(B)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却是大气中很活跃的成分A惰性气体B、水汽—d臭氧D、气溶胶11、气溶胶粒子也称为大气粒子。

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不包括以下哪类(A)A 小核(r<0.1)B、大核(0.1vrv1)[d巨核(r>1)D、爱根核(r<0.1)12、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巨核(r>1)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之间。

(完整版)大气科学基础试题库

(完整版)大气科学基础试题库

气象气候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3、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6、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7、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8、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9、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0、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1、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2、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1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14、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5、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6、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17、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

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18、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一般地风向的改变角度达180度。

19、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大气科学练习题及答案

大气科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1、现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C)A、H2、He和COB、CO2、CH4、NH3和H2OC、N2和O22、已知气压为p(hPa),气温为t(℃)时:试求该干空气的密度ρd(kg/m3)的表达式;试求相同温压条件下,水汽压为e(hPa)的湿空气密度ρ(kg/m3)的表达式。

3、两块气团的相对湿度分别为36%和78%,其中含有较多水汽的是(C)A、相对湿度为36%的气团B、相对湿度为78%的气团C、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抬升,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B)A、露点温度B、相对湿度C、比湿D、水汽压5、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上可分为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主要成分是CO2、CH4、(H20)和(NH3)等6、已知湿空气气温为t(℃),比湿为q(g/kg),其虚温的表达式为7、对于地球大气中对流层臭氧的来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P20A、平流层臭氧是以扩散和湍流方式输送来的B、对流层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C、雷暴闪电、有机物氧化生成D、分子氧吸收波长小于0.24微米紫外辐射离解为原子氧,此后原子氧在第三种中性粒子的参与下与分子氧结合形成臭氧。

8、何为干洁大气?若按浓度分类,干洁大气可分为几部分,主要成分分别是?答: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即是干结大气。

主要成分、微量成分、痕量成分9、已知某气块的温度为15℃,气压为1015hPa,混合比为0.01g/g,求该气块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比湿的大小。

10、(B)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却是大气中很活跃的成分A、惰性气体B、水汽C、臭氧D、气溶胶11、气溶胶粒子也称为大气粒子。

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不包括以下哪类(A)A、小核(r<0.1)B、大核(0.1<r<1)C、巨核(r>1)D、爱根核(r<0.1)12、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之间。

大气科学模拟试题(精品).docx

大气科学模拟试题(精品).docx

模拟试题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自由大气中常取_______ 和_______ 二力平衡,而在边界层中还需要考虑______ 力的影响。

2.大气边界层由下到上分为_________ 、 ________ 和________ 三层。

3.根据雷诺平均有:AB =___________ ;A + B- _________ 。

4.常用的稳定度参数有两类,一类是从__________ 出发,以理查孙数Ri为代表;另一类是以_________ 为基础,以MoH0ii-O6yxoB(M-O)的相似理论最为完整。

5.由Kf(KJ = nS(n)可以说明在给定时刻,测得的 ________ 与空间固定点测得的______相同。

6.无量纲量口2=¥ = “因含L,可代表 ______________ o7.在近地层以上,风向随高度变化很大,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不可忽略,因而决定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状态高度分布的参数除 ________外,还应加上一个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大气边界层2.闭合问题3.中性层结4.通量理查逊数Rf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边界层大气运动有哪些特征?2.简述近地层主要物理特征。

3.在强稳定层结中为什么z不是控制变量,即无z尺度?4.湍流达到充分发展状态时,其能谱可分为哪几个区?5.什么叫边界层的参数化问题?四.推导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试根据基本方程,应用一定的假设条件,推导求解动量常值层的厚度he。

答案:(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自由大气中常取科氏力和气压梯度力二力平衡,而在边界层中还需要考虑湍流粘性力的影响。

2.大气边界层由下到上分为粘性副层、近地层(常通量层)和Ekman层(上部摩擦层)三层。

3.根据雷诺平均有:AB = AB+TF;A±B=A±B O4. 常用的稳定度参数有两类,一类是从湍流能量方程出发,以理查孙数Ri 为代表;另 一类是以相似理论、量纲分析 为基础,以MoHnn-O6yxoB (M-O )的相似理论最为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4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2、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

3、答案一律写在试卷上相应答题位置,答在其它地方无效!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空格位置)1、就水平运动而言,在不考虑其它作用力时,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得风向向(1.右)偏,南半球向(2.左)偏,速度大小(3.不变)。

2、在稳定大气中,冷锋上山,产生(9. 锋消);在不稳定大气中,冷锋上山,产生(10.锋生)。

3、某地处于地面低压中心1000hpa附近,若该地上空为500hpa槽前脊后,则该地涡度平流随高度(11.增加),有(12.上升)运动,而在该低压中心前方500hpa脊所在地区,地转风随高度顺转,为(13.冷)平流,有( 14.下沉)运动。

4、在斜压扰动中,(15.涡度)因子主要使低层系统发展、高层系统移动,( 16.热力)因子主要使高层系统发展、低层系统移动。

7、在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如果有降水发生,则气旋发展会(17.加速),降水愈强,气旋发展也(18.愈快)而强烈。

5、出现雨凇时,大气垂直结构可分为冰晶层、暖层、冷层等几层,在日常雨凇的预报中,一般认为暖层在(23.700hpa )附近,冷层在(24. 850hpa )以下。

6、前倾槽是指700槽线超前于(25.地面锋),它的出现更有利于发生较强烈的( 26.雷暴)。

7、冬季东亚大槽是冬季东亚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影响和控制大气运动的基本因子角度,东亚大槽的形成是( 28.海陆热力差异)与(29.青藏高原地形)动力作用的产物。

8.【杭州.天.填.难】平均层上的涡度局地变化是由热成风涡度平流所决定的。

9、在业务上常用来表示大气垂直风切变状态的参量是:(31.地面到500hPa)和(32.地面到700hPa)风矢量的矢量差的绝对值。

10、雷达发射的脉冲电磁波与降水粒子的主要相互作用方式是散射和(33. 吸收),天气雷达对于降水天气系统的探测是基于降水粒子对雷达波的(34. 后向散射)。

11.【杭州.雷.填.难】零速度线的走向不仅表示风随高度的变化,同时也表示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的冷、暖平流。

《雷》P5612。

根据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关于调整中短期天气预报降水、气温质量评定(检验)办法的通知》(浙气预函〔2013〕9号),原评定(检验)项目包括列入项目、定性评定和定量得分三项,现调整为列入项目、(定性评定)、(分级检验)三项。

当预报中雨,实况出现26毫米,定性评定为(大雨漏报)。

13.根据《浙江省县级气象台突发强天气预警质量检验办法(修订)》(浙气函〔2015〕51号),短历时强降雨,指降雨量1小时≥(30mm);雷电和雷雨大风(龙卷):强对流系统引发的雷电或极大风速≥(7g )(平原地区)。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合计10分)1、在日常业务天气图上求取水平气压梯度力,需要计算(A)。

A.位势梯度B.空气密度C.A和BD.风速差2、地转风原理不能适用于( C )。

A.中纬度地区B.高纬度C.低纬度50以南D. 南半球3、下图为某站上空测风,请运用热成风原理判断有无锋的存在及类型( C )。

A.有冷锋B.有暖锋C.有静止锋D.无锋区4、下图为中纬度一短波,等压线分布均匀。

请运用位势倾向方程的原理,分析A、B、C、D处的地转涡度或涡度平流( D )。

A.A处涡度>0,B处涡度<0,C处有正涡度平流,D处有负涡度平流B.A处涡度<0,B处涡度>0,C处有正涡度平流,D处有负涡度平流C.A处涡度>0,B处涡度<0,C处有负涡度平流,D处有正涡度平流D.A处涡度<0,B处涡度>0,C处有负涡度平流,D处有正涡度平流5、温带气旋主要是在锋区上发展起来的,有很大的斜压性。

在斜压系统的理想模式中,高空槽前地面为气旋,槽后为反气旋。

运用地转平衡原理,分析斜压系统中,涡度平流和温度平流的作用导致高空和地面气压场发生变化( A )。

A.槽前正涡度平流促使地面气旋发展,槽后冷平流导致槽加深。

B.槽前负涡度平流促使地面气旋发展,槽后冷平流导致槽加深。

C.槽前正涡度平流促使槽加深,槽后冷平流导致地面反气旋发展。

D.槽前负涡度平流促使槽加深,槽后冷平流导致地面气旋发展。

6、一般称寒潮过程地面高压为冷高压,多数冷高压的特点是( D )A.高压前部和后部均有强冷平流,中心区温度平流接近为零B.高压前部冷平流大于后部冷平流,中心区温度平流接近为零C.高压前部、后部和中心区均有冷平流D.高压前部有强冷平流,后部为暖平流,中心区温度平流接近为零7、低空急流与暴雨相联系,低空急流多位于( c )A.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的右侧或南亚高压脊线附近;B. 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的左侧或南亚高压脊线附近;C. 高空西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或南亚高压脊线附近;D. 高空西风急流入口区的左侧或南亚高压脊线附近;8、T-lnp图可以反映气块上升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状态,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抬升凝结高度是指气块湿绝热上升到饱和后开始凝结时的高度;B.气块温度升降的曲线为状态曲线,实际大气温度分布为层结曲线C.状态曲线与层结曲线的第一个交叉点为自由对流高度;D.状态曲线与层结曲线的第二个交叉点为对流上限。

9、 MCC 形成在( A)环境中。

A.弱强迫大气B.强斜压C.强垂直切变D.大气锋生10、预报员把雷达观测到早上出现的超折射回波作为一种预测午后可能产生强雷暴的指标是因为( B )。

A. 低空有大量水汽B. 低空有暖干盖有利于对流不稳定能量储存C. 低空有风切变D. 低空有冷空气。

11、雷达回波测量降水的可靠性,首先要保证反射率因子值的准确,为了使Z值可靠,首要问题是(C )。

A. 消除地物杂波B. 消除零度层影响C. 雷达正确定标D. 消除大气中气流影响12、雷达速度图上回波零线呈“S”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风随高度呈顺时针转,有冷平流B.风随高度呈逆时针转,有冷平流C.风随高度呈顺时针转,有暖平流D.风随高度呈逆时针转,有暖平流13、蒲福风力等级表中,6级风为强风,风速范围为( B )米/秒。

A.8.0—10.7B.10.8—13.8C.、5.5—7.9D.13.9—17.114.急流中风速水平切变、垂直切变量级为每公里(①)。

①10-2m/s、100m/s ② 10-1m/s、100 m/s③10-1m/s、100m/s ④ 10-1m/s、10-1 m/s15.云滴增长过程中,需要冰晶和过冷水滴同时并存,以下哪个气温区间最有利于产生冰晶效应(③)。

①0~-8℃②-8~-12℃③-12~-16℃④-20~-25℃1 6.暴雨是在大气饱和比湿达到相当大的数值以上才形成。

根据有关专家统计,浙江一带如出现日降雨量达到50毫米,则700hPa上比湿通常需要达到(④)以上。

①6~7g/kg ②7~8g/kg ③8~9g/kg ④9~10g/kg17.江淮流域梅雨一般出现在6月到7月初,此时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在(②)。

①25~28°N ②22~25°N ③20~22°N ④18~20°N18.降水回波的反射率因子一般在(②)以上,层状云降水回波的强度很少超过()。

①15dBz、30dBz ②15dBz、35dBz ③20dBz、30dBz ④20dBz、35dBz19.按照《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定》,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内陆:平均风力6级以上或阵风8级以上,则应发布(③)预警信号。

①大风红色②大风橙色③大风黄色④大风蓝色20.空气质量指数(AQI)148时,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级,空气质量状况及表示颜色为(②)①三级、轻度污染(黄色)②三级、轻度污染(橙色)③四级、中度污染(橙色)④四级、中度污染(红色)三、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合计15分)1、在地球旋转坐标系中单位质量空气微团所受的作用力有:(BCDE)。

A.地心引力B.气压梯度力C.地转偏向力D.重力E 摩擦力2、根据极涡中心的分布特点,按100百帕的环流分为(ABCD)类型:A.绕极型B.偏心型C.偶极型D.多极型3、冷锋云系减弱的特征:(ABC)A.冷锋云系移向大片无云区B.冷锋云系移向盾状急流云区C.处在地面变形场区的冷锋云系4、我国境内的锋生区,集中在(CD),常被称为南方锋生带和北方锋生带。

A.青藏高原南侧到四川盆地B.江淮流域C.华南到长江流域D.河西走廊到东北5、雹暴云团呈块状,强度大,色调十分明亮,(ABD),日变化明显。

A.发展迅速B.移速快C.移速慢D.生命期短6、雷达能为暴洪预警提供的线索有:(A B C D)A.降水率的大小B.低空急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C.产生降水的对流系统的主轴的取向与系统移动方向的关系D.次流域面积上雨量的定量估计7、下列因子中哪些是有利于干微下击暴流产生的环境因素:( A C D E)A.弱的垂直风切变B.中等强度的垂直风切变C.弱的天气尺度强迫D.高的自由对流高度E.小的垂直不稳定8、下列因子中哪些是有利于湿微下击暴流产生的环境因素:( A B DE F)A.弱的天气尺度强迫B.弱的垂直风切变C.环境逆温D.较低的自由对流高度E、强的垂直不稳定F、高空有低湿度空气源9、下列因子中哪些是有利于强冰雹产生的环境因素:(A C D)A. CAPE值较大;B. 对流层中层相对湿度较大;C. 0℃层高度不过高;D. 环境垂直风切变较大;10、下面哪些是识别中气旋的判据:(A B C D )A.核区直径B.转动速度C.垂直伸展厚度D.特征持续时间11、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雷暴消散:(B D E )。

A.边界层辐合线与雷暴相遇B.雷暴逐渐远离其出流边界C.雷暴与另一个雷暴相遇D.雷暴进入一个稳定区E.白天雷暴由陆地移到很大的湖面上12、以下是虚假回波的是( A C D E )A. 三体散射回波B. 辐合线窄带回波C.超折射回波D. 距离折叠引起的二次回波E. 旁瓣回波 F、固定地物回波13、下面关于超级单体风暴垂直风切变特征正确的是( A B C )。

A. 风向随高度朝一致方向偏转B. 风向风速随高度变化分布是有序的C. 在低层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值比较大D. 风向风速随高度变化是杂乱无章的14、强垂直风切变的作用有( A B C D )。

A 、能够产生强的风暴相对气流B、能够决定上升气流附近阵风锋的位置C 、能够延长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共存的时间D、能够产生影响风暴组织和发展的动力效应15、下列因素中哪些有利于对流性暴雨的产生(A B C D G H I)A.低层反射率因子较大;B. 雷达回波在某处停滞不动;C.列车效应(强回波反复经过同一地点);D.环境相对湿度大;E. 高空风较强;F.对流层中层存在明显干层;G.抬升凝结高度到0℃层之间的距离较大;H.低层露点较大;I.云底以下相对湿度较大;四、英译汉(共1小题,共5分)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nsoon intensity and the precipitation in raining seasons in China is statistically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In the years of strong(weak) summer monso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the rain bands are of Pattern One(Three) distribution in the summer of China and the rainfall of the Changjiang R.Valley in June and July is mainly below and drought(above and flood).统计分析了南海夏季风强度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强(弱)年,我国夏季雨带型呈一(三)类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6-7月)少雨干旱(多雨洪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