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履虫培养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
草履虫综述

草履虫的综合探究081班1号xxx前言: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属细胞表面披满纤毛、生于淡水的大型原生动物。
细胞长度因种而异,一般为50~300μm。
体形的平面观甚像一倒置草鞋。
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而且还是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的好材料。
主体: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
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
体长只有80~300微米。
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
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体内有一对成型的细胞核,即营养核(大核)和生殖核(小核),进行有性生殖时,小核分裂成新的大核和小核,旧的大核退化消失,故称其为真核生物。
其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
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
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
残渣由一个叫肛门点的小孔排出。
草履虫靠身体的表膜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草履虫细胞器的功能分工如下:口沟:取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外膜:呼吸(吸收水里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大核:营养代谢小核:生殖作用食物泡:是草履虫进行胞吞作用产生的,进入细胞后将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
伸缩泡及收集管:收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并排出体外胞肛:排出食物残渣纤毛:辅助运动,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草履虫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
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草履虫的采集、培养及实验探究

草履 虫的采集 、 养及 实验探 究 培
周 燕 邓晗 嵩 詹 孝 慈
( 西南 民族 师范 高等专 科学 校 , 黔 贵州 兴 义 5 20 ) 6 40
摘 要: 原生动物草履 虫具有分布广泛, 易采集、 培养 , 大小适合在显微镜下操作和观察 , 适宜作为 生物科学研 究材料及 高校和中学生物学实验教 学的活体观察材料,从而对草履 虫的采集、培养和实验
从事普通生物学、 中学生物教学法和动物生理学的教 学与研究。
・
l9・ l
20 0 8正
黔 西南 民族 师范 高等专 科学校 学报
第 4期
() 草培养 液 。取新 鲜洁 净 的稻 草 , 掉上 端和基 部 的几节 , 中部 稻茎 剪成 3~ c 1稻 去 将 4 m长 的小段 , 按 l g稻草加 清水 10 l 0 m 的比例 , 稻草 和清水 放入锥 形 瓶 中 , 热煮 沸 1 将 加 0~1mn 当液 体 呈现黄 褐色 5 i,
表 面皿 中 , 再将 表 面皿 置于低 倍显微 镜 或解剖 镜下 检查 , 发现有 草履 虫后 , 口径 不 大于 0 2 m 的微 吸 用 .m 管 , 表面皿 中草 履虫 逐个 吸 出 , 将 接种 到培 养液 的锥形 瓶 中进行 繁殖 。如果要 培养 纯 系的草履 虫 , 可按 上 述方法 在显 微镜 或解 剖镜 下从表 面皿 中吸 出一个 草履 虫 ,放人 盛有 少量 培养液 的 凹玻 片 中 ,上面再 覆 盖一 片 凹玻片 , 以防止培 养液 干燥 。待草 履虫 经过横 分裂 达 到 2 3 用 0~ 0个个 体 时 , 到培养 液 的锥 移
20 年 1 08 2月
第 4期
黔 西南 民族 师范 高等专 科 学校 学报
草履虫研究报告

草履虫研究报告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动物门,是真核生物中最简单的种类之一。
它们通常生活在淡水中的沉积物中,也可以在湖泊、池塘、河流等环境中找到。
草履虫的形态特征是其身体呈现椭圆形,长约50-350微米,
宽约30-150微米。
它们有一个独特的外壳,由硅酸盐构成,
且表面上有一层纤毛。
草履虫的外壳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同时也可以调节体内液体的浓度。
草履虫以细菌和其他微小有机物为食,通过纤毛移动和捕食来获取食物。
它们在水中自由游动,并且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食:一种是通过摄食囊来捕食细菌,另一种是通过胞吞作用,将细菌或其他有机物直接吞噬。
草履虫的研究对生态学和环境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它们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草履虫的存在和数量可以用来评估水体的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此外,草履虫还被广泛运用于实验室中的生物学研究,例如研究细胞生物学、行为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问题。
总结起来,草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生活在淡水环境中,以细菌和有机物为食。
它们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食物获取方式,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
草履虫的培养研究

布 封住烧杯 口, 在 阳光充 足 的实验 室 里培养 , 放 每天观察 水样 的变 化情况 . 刚开始 可 以看 到烧杯里 有少量 的 水生 物在 游动 . 以后 每天 定 时观察 一次 . 养到 第 7d可 以观察 到荜履 虫 的数{ 明显增加 , 培 霎 } 水面附 近有 白色
移动的水纹, 取之可作为草履虫纯化培养均币 源【 . 巾 l 副 12 3 草履虫 J纯化 .. j {
9号培养液即“ 水稻 草煮 液 +米饭 粒” 最有 利于草履虫 的生长繁殖 p 河 , H值 为 70左右时草履虫的生长速度最快, .
且 峰值 期维 持 的时 阈最 长 . 结 出培 养 草 履 虫 的简 捷 有 效方 法 总 为草 履 虫 培养 提 供 相 关 参 考 。 关键 词 : 履虫 ; 度 ;H值 ; 养 液 草 温 p 培 中 图分 类号 : 5 . 1 Q 9 9 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号 :6 2~ 17 2 1 )4— 0 4— 5 17 77 (0 0 0 0 4 0
以观察到有草履虫存在, 继续培养到第 7d 可以观察到草履虫数量有明显增加. 该草履虫作为进一步实验的 材料 .
12 4 培 养液 的配制 .. () 1 河水 煮 液 取新 鲜 的河 水 1L置 于大 烧 杯 中加 热 煮沸 1 2 i, 在 实验 台上 静 置 2d 作 为 1 O~ 0m n 放 , 、
第 3 卷 第 4期 1 21 0 0年 1 2月
淮 北煤炭 师范 学院学报 ( 自然 科学版 )
Jun l f m o d s y ec esC l g N trl c n e o ra o Hu  ̄i , I u t ahr o ee( a a S i c ) C . n rT d l u e
有关草履虫的采集_培养与观察方法的研究

第2卷 第1期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Vol .2 No .1 2000年3月 Journal of Shenyang College of E ducation Mar .2000 有关草履虫的采集、培养与观察方法的研究昌恩梓,江丕文(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生物系,辽宁沈阳 110015)摘要:从生长状态的水稻或干稻草中培养草履虫,采用U 型管电极法分离,用困扰剂法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改进了应激性实验的方法。
关键词:草履虫;采集;培养;观察中图分类号:Q95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63(2000)01-0120-02 草履虫是动物界中较原始、较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属于原生动物。
因其个体较大、结构典型、繁殖快、观察方便、容易采集培养。
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一般都用它作为代表动物。
同时草履虫也是研究细胞遗传的好材料。
多年来遗传学者们用它研究了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和细胞核在遗传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类型的转变等,取得了不少成果。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它在医学方面的价值,据近几年报导,用草履虫的水溶性提取物质,可以准确地诊断消化系统癌症和乳腺癌等。
在生物学基础理论中,细胞生物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原生动物本身就是一个单细胞,因此,在揭示生命的一些基本规律中,原生动物已经显示并将要显示出更大的科学价值。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研究中,从实际出发,对草履虫的采集、培养与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旨在为生物学教学与科学研究提供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
一、草履虫的采集与培养在北方采集草履虫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7~9月。
这时的气温、环境适合草履虫的生活。
采集时拨下生长状态的水稻,在距根10厘米处剪下并带有少量的泥土,将此水稻草再剪成2~3厘米小段放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稻草营养液置于温暖环境中(28℃),一周之后将有大量的原生动物出现,其中含有很多草履虫。
若用干稻草代替生长着的水稻,加入适量的营养液置28℃的环境中培养一周有时也可观察到草履虫,但效果没有前者好。
36草履虫的采集分离_培养及保存新方法研究概述

第14卷第4期2011年10月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Xi ,an University of Arts &Science (Nat Sci Ed )Vol.14No.4Oct.2011文章编号:1008-5564(2011)04-0030-03收稿日期:2011-05-09作者简介:齐建红(1979—),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生物学.草履虫的采集分离、培养及保存新方法研究概述齐建红(西安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陕西西安710065)摘要:对动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草履虫材料的采集分离、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对草履虫进行了保存方法的研究,随时为高等院校及中学生物学实验课常用的实验材料进行及时培养,为教学科研提供帮助.关键词:草履虫;采集分离;培养保存;新方法中图分类号:Q915.811文献标识码:A An Overview of the New Methods of Collecting ,Separating ,Culturing and Preserving ParameciumQI Jian-hong(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Xi ’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 ’an 710065,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n overview of the new methods of collecting ,separating culturing andpreserving Paramecium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zoology.The methods addressed aresupposed to be instrumental for easier culture of experimental materials in biology classes bothin colleges and middle schools and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Key words :Paramecium ;collection and separation ;culture and preservation ;new method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Ehrenberg )是动物界中较原始、较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属于原生动物.因其个体较大、结构典型、繁殖快、观察方便、容易培养[1],因此在动物学教学中一般都采用它作为原生动物门纤毛纲重要的代表动物,是高等院校及中学生物学实验课常用的实验材料.但是草履虫的采集和分离是许多实验教学和科研上比较麻烦的问题.经过调查发现,西北多数大学和中学开设此实验时大多是在冬季,很难采集和保存活体草履虫,只能进行培养观察.草履虫还是生物学家研究动物细胞生理、生化和遗传学的模型动物,已成为教学和科研必备的单细胞实验动物[2].随着人们对草履虫的药理方面进一步研究发现,草履虫在医学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例如用草履虫的水溶性提取物质,可以准确地诊断消化系统癌症和乳腺癌等[3].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教学研究总结,我们对草履虫的采集、分离和培养观察等方法方面进行了比较、验证和改进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对草履虫进行保存新方法方面的研究,为实验材料做到随用随有,也为教学课科研提供帮助.1草履虫的采集草履虫通常聚集在有机质丰富、光线充足的水面附近,并且水流不大,带有腐草的水沟、海藻的池塘或水田里.在水温0 30ħ情况下能正常生活,水温为25 27ħ时,繁殖最旺盛,数目最多.低于13第4期齐建红:草履虫的采集分离、培养及保存新方法研究概述10ħ不利于草履虫的繁殖[4].采集到的草履虫不能直接作为实验材料.因为采集到的池水中除了草履虫的密度很小以外,还可能含有其他原生动物,在显微镜下观察,不一定能找到草履虫,并且虫体太小,很难观察到虫体的内部结构,所以必须经过培养[5].采集草履虫的最佳季节为秋季,我们实验用的材料是在我市植物园的莲花池中采得.用烧杯采集一些带有水藻并且稍为澄清的水样.采集草履虫不能水质太污浊,也不能太澄清,太污浊的水里虫子种类太多不易分离,太澄清的水里面常常会没有草履虫.2草履虫的分离采集到的草履虫水样中往往含有各种原生动物,需要经过分离纯化进行分离,通常分离草履虫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牛肉汁引诱法[6],酸碱性驱赶法,毛细管吸取法,U型管法[3]和离心法[7]等.但上述这些方法都比较复杂,并且分离时很难达到我们需要的理想效果.因此我们对分离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将取回的水藻倒入鱼缸中,鱼缸事先装有半缸放置8 10d的水.水藻的量不能超过鱼缸的1/5,培养15d左右,然后用吸管将鱼缸中靠边角地方的水样,吸入3个提前装有熬好的稻草培养液的三角瓶中,每个培养瓶中用吸管吸5次鱼缸中靠边角的水样.放置2d,在显微镜下观察,就会看到纯的草履虫.该方法简单易行,同时在鱼缸靠近灯管的一侧也培养了水螅,为动物学下一个实验准备了材料.3草履虫的培养当分离得到纯的草履虫以后,需要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大量繁殖.草履虫培养液的筛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培养液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3.1稻草培养法刘学英[8]等研究报道,选取干净无污染的干稻草,剪成2 3cm长的小段,称取稻草20g加入盛有2000mL水的烧杯中,煮沸10min,待冷却至室温后过滤,补足水分.再盖上双层纱布,放置24h后加入分离纯化的草履虫.盖上双层纱布的目的是使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培养液中大量繁殖,以便接种草履虫后,供草履虫索饵进行营养繁殖.而其他生物不能进入,所以不能用玻璃盖盖住.3.2玉米培养液法马惠钦[9]等报道玉米培养液法,将5g玉米面粉放于盛有1000mL水的烧杯中,煮沸后,再慢火煮约10min,趁热过滤,滤去较大的颗粒,然后静置1d.将采集的草履虫分离纯化后,接种到制备好的培养液中,在26 28ħ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一般5d左右即可达到实验所要求的密度.可以在3 4d 内进行观察.也可用玉米芯或玉米粒作为材料.3.3酵母片培养液法福山[4]报道酵母片培养液法,具体方法是取1000mL蒸馏水加入容器中,然后放入干酵母片0.59g,震荡均匀后备用.然后用很细的玻璃管,在草履虫液的表层吸一滴液体注入配好的培养液中培养,2 3d可有大量草履虫出现.经过这样多次更换培养液可增加培养草履虫的纯度.3.4沼液培养液法杨义[10]报道利用沼液作为培养草履虫的培养液.沼液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有机物,包括氮、磷、钾、铜、锌、锰等矿物质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丰富.取发酵50d左右的沼液,与蒸馏水1ʒ1混合,将混合后的培养液在25ħ恒温箱培养2d后,再将采集的草履虫分离纯化后放入制备好的沼液培养液中.在20ħ的光照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一般培养3d左右可以达到实验所需草履虫数量.采用此法培养草履虫简便易行,适合农村有沼液地区的学校开展此实验.能节省培养时间,效果理想.3.5麦粒培养液法张雪玲[11]报道可以用麦粒作为培养草履虫的材料.具体方法是称5g麦粒放入烧杯中加水至1000 mL,煮沸,煮到麦粒裂开,倒出培养液冷却后可直接用于草履虫的培养.3.6直接培养法龚军辉[12]报道,可以采用采集野生禾本科植物干草直接培养草履虫,采集到的植物,最好是生长在23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4卷水塘、池沼的禾本科植物或当年的禾本科农作物,如麦秆、稻草等.取近根部的茎杆,剪成2cm左右长放入盛有自来水或河水的烧杯中,把烧杯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培养,几天后就可出现大量草履虫.因为禾本科植物上粘有缩成团状的草履虫,经加水培养后,它又会自由游动和大量的繁殖.此方法简单,可随用随培养.要注意禾本科植物不能选发霉、变质的,更不能选更年的禾本科植物.一般在秋收后草不枯黄时采集当年的禾本科植物为材料最好,效果最佳.3.7其他培养液法郭峰[13]等研究报道,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西瓜皮、香蕉皮、香瓜皮、桃子皮和土豆皮进行筛选,结果发现除土豆皮以外其余几种材料均可培养出草履虫.房英春[14]等报道,采用5种配方对草履虫生长及种群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稻草液50mL+牛奶液50mL+水400mL的配方,培养草履虫效果最佳.刘学英[15]等报道,采用奶粉配制10%奶粉溶液1000mL,可直接用于分离纯化后的草履虫的培养.福山[4]报道,采用旧的稻草垫子,材料易得方便,具体方法是称取旧稻草垫10g,剪成3cm长,加水至1000mL,再加50g葡萄糖,放在向阳温度20ħ左右的地方培养,5 7d后草履虫就会大量繁殖起来,可用于实验.潘志崇[16]等报道,大米蔗糖培养液可用于草履虫的培养:称取大米10g加入到1000mL水中,加热煮沸15min后,加蔗糖5g,冷却后过滤、定容至刻度后分装,可用于草履虫的培养,效果显著.郭祖宝[17]通过试验发现,用莴苣、油菜、大白菜、菠菜、小麦粒、大米粒均可以培养草履虫,这些材料一般各地都有,可以买到,而且价钱低,非常适合用于草履虫培养材料.我们采用稻草培养液法培养.培养的方法:将分离得到的纯草履虫放在温度为26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隔一天观察草履虫的密度,并定时加入稻草培养液.密度过大及时进行分装添加到草液.稻草液的制备方法:称取稻草10g左右,加入800mL的水,煮沸后计时30min,晾凉过滤,放置2d后再用.4草履虫的保存新方法草履虫作为原生动物门纤毛纲重要的代表动物,是高等院校及中学实验课和科研常用的实验材料.尤其是中学往往不愿为了一次的实验而费时费力采集、分离和培养.每次大家都会为找草履虫而发愁.经过这几年的研究及实验发现,我们将实验或科研用剩余的草履虫在三角瓶中培养到一定的密度,加入适量的稻草液,用松软的棉塞塞住.放入4ħ冰箱中,即可保存数月.每隔几个月观察一下.等到用时,将装有草履虫的三角瓶中放在20ħ左右的室温下活化培养约半小时左右,然后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自由活动的草履虫.再采用直接培养法稻草液培养进行培养,就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大量草履虫.[参考文献][1]刘健康.高级水生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张惠恋,张路平.草履虫的简便分离法及最佳培养液[J].生物学通报,1998,33(8):47.[3]昌恩梓,江丕文.有关草履虫的采集、培养与观察方法的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2(1):120-121.[4]福山.草履虫采集与培养方法的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2):86-87.[5]李宾友.草履虫的采集、培养和观察[J].生物学教学,1993(2):29-30.[6]金学知.用生态方法培养草履虫[J].中学生物学,2003(3):50-51.[7]贾忠良.离心法制取高密度草履虫培养液[J].生物学教学,1997(4):27.[8]刘学英,申瑞玲,胡耀,等.草履虫培养方法的比较研究[J].生物学杂志,1994(3):34-35.[9]马惠钦,韩九皋,王洪江.对草履虫的培养及观察实验的改进[J].生物学教学,2004,29(12):47.[10]杨义.用沼液培养草履虫的方法[J].生物学通报,2008,43(10):15.[11]张雪玲.草履虫的采集、培养和观察[J].中学生物学,2004(5):36-37.[12]龚军辉.草履虫的采集、培养和观察方法[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6.[13]郭峰,张军,祝建,等.草履虫培养液的筛选研究[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21(11):64-65.[14]房英春,肖友红.5种配方对草履虫生长及种群密度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99-7200.[15]刘学英,申瑞玲,胡耀.草履虫的培养方法的比较研究[J].生物学杂志,1994(3):34-35.[16]潘志崇.童丽娟草履虫培养液的选择及浓度和pH值的影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20(7):55-57.[17]郭祖宝.介绍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J].生物学教学,2010,35(9):39.[责任编辑马云彤]。
草履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题名称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测定二·文献综述列出参考文献)(,,,,雌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国雄同体喜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尤喜生活于细菌丰富的水中【、。
】、。
,1,,,,张会对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面已有一定研究内一些学者对草履虫的研究颇多其中候勇芳等对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进行了整理并作了一定改进郭祖宝介绍了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还有学者对草履虫的逻辑斯,【】【】。
32谛增长方程参数进行了测定【】。
4因为环境是有限的生物本身也是有限的所以大多数种群的“j”字型生长都是暂时,,,,,。
,,代密度很低资源丰富的情况下的资源缺乏一般仅发生在早期阶段而随着密度增大谢产物积累等环境压力势必会影响到种群的增长率r使r值降低。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有一个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表示当nt=k时种群为零增长即dn/dt=0.(,)(,,),21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每一个体利用空间为1/k,。
n个体利用n/k空间剩余空间为1-n/k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曲线是“s”型。
,,。
:?型曲线有两个特点“s”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
,。
曲线上升是平滑的?产生“s”型曲线的最简单数学模型是生态学发展史中著名的逻辑斯蒂方程逻辑斯蒂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
,开始期(1)度增长缓慢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当个体数达到饱,,;,;转折期(2)加速期(3)和密度一半即k的一半密度增长最快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减速期(4)渐变慢;(5)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饱和期5,。
本次开放性实验我们也对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进行了测定:参考文献朱艳芳朱力力草履虫的培养研究【,】】【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672—j17177(2010)04—0044—05张会芳刘军英郑发科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候勇2观察方法及改进【】,2009四川动物1000—j7083(2009)03—0450—02【】【】生物学郭祖宝介绍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j3教学2010第9期,,35卷【】张燕胡丹王健实验草履虫时滞型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4数的测定【】2010,12j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基础生态学【【】,,】,高牛翠娟m5等教育出版社2007,12.三·实验目的和要求理解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作用。
培养优质草履虫的方法与原理

培养优质草履虫的方法与原理一、引言草履虫(Paramecium)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和丰富的遗传变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实验和教学中。
本文将介绍培养优质草履虫的方法与原理,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培养优质的草履虫。
二、培养基的制备与选择培养基是培养草履虫的基础,合适的培养基可以提供草履虫所需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常用的培养基有皮肤粉培养基、草浆培养基等。
制备培养基时,需要使用无菌操作,保证培养基的无菌。
三、草履虫的采集与接种草履虫可以通过采集自自然环境中的水样或从已有的培养物中接种获得。
采集时,需选择清澈透明、无污染的水样,并使用无菌容器收集。
接种时,将采集到的草履虫悬浮液加入培养基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四、培养条件的控制与调节1. 温度控制:草履虫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草履虫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因此,在培养草履虫时,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
2. 光照控制:草履虫对光照有一定的要求,过强的光照会导致草履虫聚集在培养器壁上,影响其正常生长。
因此,应选择适宜的光照条件,一般可放置在光线较弱的地方。
3. pH值控制:草履虫对环境的pH值也有一定的要求,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草履虫的生长产生影响。
在培养草履虫时,应保持培养基的pH值在6-8之间。
4. 氧气供应:草履虫对氧气的需求较大,因此应保持培养液充分通气,避免氧气不足。
五、培养器具的选择与处理在培养草履虫时,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器具,如培养皿、显微镜、移液管等。
这些器具应保持干净,并进行无菌处理,以避免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六、草履虫的观察与繁殖草履虫的观察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要注意调节显微镜的倍数和焦距,以获得清晰的观察图像。
草履虫的繁殖能力较强,可以通过观察其分裂过程来了解其繁殖方式和速度。
七、细菌的防治在培养草履虫时,细菌的污染是常见的问题。
为了防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水产养殖学大草履虫培养的研究概况[摘要]本文对大草履虫的生物学特征,和大草履虫国内外的培养现状养,培养液材料的筛选的研究现状,大草履虫生存生态条件研究现状进行综合概述。
结果表明,对于大草履虫培养液材料、和水质对草履虫生长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大草履虫培养液水质生态条件一.大草履虫的生物学特征大草履虫的身体呈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后端较尖,外形很像一只倒放着的草鞋,所以被叫做草履虫。
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
它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最大的草履虫只有芝麻的1/10大。
整个身体为一个细胞的单细胞动物。
个体较小,一般肉眼均难以看见,有的种类,虽肉眼可见,但也分辨不清其外部形态。
它的全身长满了纵行排列的纤毛,从身体的前端开始,有一道沟斜着伸向身体的中部,在沟的后端有口,所以被称为口沟。
口沟里有一个胞口,下面连着胞咽。
当它游泳的时候,全身的纤毛都会有节奏地摆动。
大草履虫身体内充满了细胞质,在水中前进时,它不停地摆动口沟里的纤毛,鼓起水涡,摄取水里的细菌或其它有机物,食物由胞口和胞咽而进入细胞质,形成食物泡。
大草履虫因为其个体较大,结构典型、繁殖快、观察方便、容易采集培养,因此一般用它作为研究细胞遗传的好材料,多年来遗传学者们用它研究了细胞质、细胞质和细胞核在遗传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类型的转型等,取等了不少成果[1]。
随着对大草履虫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发现大草履虫在很多方面的价值同时也是一些养殖的动物的开口饵料,还有随着观赏鱼的产业的发展,对观赏鱼苗饵料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它们均是喂养观赏鱼苗的好饵料,草履虫习性喜光,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据估计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因此,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那么考虑下你的试验组加光合细菌的效果)。
适宜温度为22℃~28℃,水层中有颗颗游动的小白点,即表现其存在。
大量繁殖时,在水层中呈灰白色云雾状漂动或回荡,故又称“洄水。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生物饵料的规模化,稳定性培养技术,饵料的营养强化,新型生物饵料的筛选依然是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攻方向。
在生物饵料培养过程中,由于是高密度的培养,其水环境无疑会存在大量细菌,水质条件比水产动物幼体培养水质还要差。
草履虫作为单细胞原生动物门纤毛纲典型的代表动物。
它具有抗污性高,净化污水,吞噬细菌和单细胞藻类的习性。
在水污染的生物净化和防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还可以在水污染治理和毒性检测中作为指示生物;如果大草履虫作为一种生物饵料,虽然在营养成分方面不是特别丰富,但是一种很好扶持饵料。
既可以作为饵料,又可以改善养殖水质。
同时大草履虫还可以作为一些生物饵料的饵料,生物饵料培养过程其关键解决培养用水的处理和其饵料的解决[2]。
二.大草履虫的培养现状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的高速的发展,对于城市、农村周边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水质的污染,对于在野外采集大草履虫日趋困难,而野外采集到的水样带回实验室直接培养,不易得到纯的草履虫,往往很难达到实验室的要求,并且往往里面夹带有许多其他浮游微生物,不能满足实验需求和作为一些养殖动物开口饵料大量需要。
如果能把草履虫从原液中分离使其纯化,然后选择理想的培养液进行培养,提供良好的培养水质环境,将其扩大再培养,从而得到大量纯化了的草履虫,能大大地方满足实验的需求[9]。
目前,稻草虽是培养草履虫普遍使用的一种材料,由于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过于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稻草受农药污染日趋严重。
一般简便的稻草作为培养基的培养大草履虫的方法,往往不能高速繁殖大草履虫虫,进不到理想的数量,同时由于稻草中残留农药较多时,所以大草履虫的成活率不高。
如河南大学的谷艳芳教授关于农药对草履虫影响研究中,明确指出农药胁迫对草履虫个体生长和种群动态的影响,并且现在一般的实验培养方法培养效果不是很理想,难以满足利用。
通过对关于大草履虫实验室大量培养的研究,研究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在大草履虫培养液和培养过程其关键解决培养用水的处理和其饵料的问题,已达到大量培养大草履虫的效果,满足鱼类的饵料的需求和实验室的研究材料的需求。
三.大草履虫培养材料的筛选的研究现状对于大草履虫培养材料上的筛选,国内和国外做了一定量的研究,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研究结果。
比如说:刘景和利用熟鸡蛋黄制成不同浓度培养液来培养大草履虫,以观察它们对大草履虫种群生长和个体形态的影响,以期找到既分布广泛又理想的培养材料.结果表明: 熟鸡蛋黄也是一种的培养大草履虫的材料,其中1%熟鸡蛋黄培养液的培养效果最好[5]。
在河南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李淑梅,李季平发表了关于不同培养液对大草履虫生长的影响,在文中作者本试验选取狗尾草、玉米芯、小麦粒、玉米粒、白糖等较为常见日常生活比较常见材料,制成不同浓度培养液来培养大草履虫,以观察不同的培养液、同一培养液不同浓度对大草履虫种群生长和个体形态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常见、分布广泛又培养效果理想的培养大草履虫材料。
最终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粒和玉米芯培养大草履虫的效果最好的材料,并且表明其中1%玉米粒培养液的培养效果最好。
1%玉米粒培养液培养的大草履虫种群最大密度大,个体形态较好,而且种群衰退较慢,是比较理想的培养大草履虫的材料[6]。
随着达到相互互补的效果,宁夏大学的杜天奎、丁华、牛永强发表了关于培养草履虫的几种方法比较的研究。
在文中本文通过对草履虫7种不同培养液的培养结果,进行筛选。
最终从中优选出腐败馒头与稻草叶混合培养液,为培养大草履虫最好的培养液。
用腐败馒头(或腐败面包)+稻草液作为培养草履虫培养液,培养草履虫时间短,数量增长率高,个体形态饱满,种群也衰退较慢。
同时在文中也指出稻草、小麦与牛奶混合培养液有利于大草履虫繁殖,但不利于大草履虫的个体的生长,故该方法对于扩大种群数量很有利。
但是,用稻草、小麦与牛奶混合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培养液的酸碱度不容易控制,导致结果不理想。
同时文中还表明了大草履虫在稻草液培养时,数目较小,个体形态较小,但时在稻草液培养时很少其他生物生长,基本以大草履虫为主,故用该方法进行纯培养较好,而其他培养液的培养效果不是很理想[7]。
后来陕西师范大学李力和谢娟英发表了关于培养液对尾草履虫(即大草履虫)种群增长和个体形态的影响,文中通过稻草、奶粉、酵母、杂粮4种培养液对尾草履虫进行培养,然后通过培养结果进行筛选合适的尾草履虫培养液。
最终结果 表明草履虫生能在杂粮、稻草、奶粉培养液里的繁殖的较快。
其中奶粉培养液的最适宜浓度为0·2%;杂粮培养液的最适宜浓度为4%。
在杂粮培养液培养中尾草履虫体型最大;在稻草培养液培养中尾草履虫体型最小。
结果还表明了,酵母菌培养液培养尾草履虫的数目增长速率低,不是作为培养草履虫很好的材料。
奶粉培养液培养的尾草履虫数目增长速率高,个体比较大,对于进行分子进化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比较合适,因为这类的实验要求草履虫成长速率大,很快形成种群。
但是,由于奶粉中含有有各种微量元素,对细胞的生理活动有影响,不适宜做生理学研究[8]。
在国外的研究中有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W.J.VAN WAGTENDONK和 PATRICIA L.HACKETT,关于草履虫的培养和分离的研究,在文中讲述一种分离,提纯的方法,利用草履虫的趋向性,在一根采用U型管电极法分离草履虫,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具体方法是:取U型玻璃管注入清水,在管口两端1厘米处,分别插入连有两节一号电池(电压为3V)的导线,组成电路,用吸管吸取水样注入U型管正极端水面上。
接通电路几分钟后,草履虫便从正极游向负极,而杂质未动。
用吸管便可在负极端吸取无杂质虫体,即可进行培养。
在培养中讲述了可以通过酵母菌培养出草履虫[12-13]。
四、大草履虫生存生态条件研究现状在培养草履虫的过程中,出现培养水质容易变坏的现象,对大草履虫的大量、连续培养产生表达的影响。
因为水质的表坏,引起中水溶解氧、氨氮和PH的变化,从而对草履虫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严重的影响。
所以在培养水质的处理和水质的要求,也成为大草履虫大量培养的关键的步骤。
在这方面有了一些研究,宁波大学潘志崇, 童丽娟在发表了草履虫培养液的选择及浓度和pH值的影响发表的文中通过不同PH培养液进行对比实验,最终表明了pH值影响草履虫的生长、繁殖。
最终实验结果显示,对草履虫有明显影响。
最终结论演示pH值为6.8~7.0的培养液最适宜草履虫生长。
草履虫能在pH值为6.0~8.1之间的弱酸性到弱碱性环境中生长繁殖[9]。
同时湖南文理学院杨春英,李娜的研究也表明草履虫生长繁殖最适宜的pH值为7. 0,即草履虫在近中性的培养液中生长得最为理想[10]。
还有北京植物园的于宝霞在关于培养温度和保存时间对草履虫密度的影响的论文中,他通过设计不同温度对同一培养液中草履虫生长影响情况的对比试验,最终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下草履虫生长、繁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的温度下草履虫生长速率不一样,达到顶峰期不一样,持续的时间不同。
在20°的条件下培养第6天出现高峰期,在25°的条件下培养第5天出现高峰期。
在30°的条件下培养第3天出现高峰期。
但是大草履虫的呼吸作用主要通过体表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所以可以看出水中的溶解氧,氨氮的浓度对于大草履虫生长繁殖有着密切的影响[11]。
[参考文献][1] 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 成永旭《生物饵料培养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3] 雷衍之《养殖水环境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4] 张今是.大草履虫的采集和观察.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8,17(3):64-68.[5] 刘景和.用熟鸡蛋黄培养草履虫[J].生物学通报,1993,28(8):40.[6] 李淑梅,李季平关于不同培养液对大草履虫生长的影响,河南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9).[7] 杜天奎、丁华、牛永强,关于培养草履虫的几种方法比较的研究,宁夏大学农学报,2003,(2).[8] 李力、谢娟英,关于培养液对尾草履虫种群增长和个体形态的影响,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2).[9] 潘志崇、童丽娟,草履虫培养液的选择及浓度和pH值的影响,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5).[10] 杨春英、李娜,关于培养液及其浓度和pH值对草履虫种群增长的影响,微生物微生物学杂志,2007,27(4).[11] 于宝霞,关于培养温度和保存时间对草履虫密度的影响,生物学通报,2004,8(3)。
[12]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LONG-CONTINUED PEDIGREE CULTURE OFPARAMECIUMAURELIAAT YALEUNIVERSITY,By LORANDE LOSS WOOD RUFFOS BORN ZOO LOGIC AL ABORATORY,YALE UNIVERSITY,Communicated by R.G.Harrison,December 30,1920.[13] W.J.VAN WAGTENDONK AND PATRICIA L.HACKETT,THE CULTURE OF PARAMECIUM A URELIAIN THE ABSENCE OF OTHER LIVING ORGANISMS,Department of zo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diana Communicated by T.M.Sonneborn,January 22,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