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二中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一语文附答案

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注意事项:l.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殷▲(qín) ②▲(liáo)草③金▲(bì)辉煌④扑▲( shuò)迷离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黄公望寄情尚湖,一幅幅画作描绘的是风景,也是心境,在这个居住和文化理想构成的双重空间里,所有的气息都通向古典的家园。
它把喧嚣和烦燥挡在墙外。
俯仰湖光山色,我们感到一种进润肺腑的美感灵动,越是和时代同步跃进,它内在的悠静和空灵就越让人感到振撼。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③万籁此俱寂,▲。
(常建《▲》)④▲,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⑤▲,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⑥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⑦▲,佳人才唱翠眉低。
(郑谷《鹧鹄》)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4.名著阅读。
(5分)下面的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掮一扇,行者巍然不动。
行者收了铁棒,笑吟吟的道:“这番不比那番!任你怎么搧来,老孙若动一动,就不算汉子!”(1)选文中的“他”是谁?孙悟空不怕搧是因为拿到了灵吉菩萨给他的哪一样宝物?(2分)(2)请说说原著中火焰山的火因何而起。
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

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一说明:1.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试题90分,书写与卷面1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卷面整洁可得10分,否则将酌情给分。
一、基础(2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眼睑.(jiǎn)恍.(huáng)惚抽搐.(chù)满目疮.(cāng)痍B.羸.(léi)弱斫.(zhuó)痕阴霾.(mái)寒风砭.(biān)骨C.菜畦.(qí)澎湃.(pài)嫉.(jí)妒回环屈.(qǔ)折D.彷.(páng)徨磐.(pán)石蓦.(mò)然叱诧.(zhà)风云2.结合语境,选词填空。
(3分)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研习、欣赏书法,可以书法的美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高雅的审美情趣。
(增进培养增加)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伟大的悲剧》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B.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南征北战驰骋沙场统一全国的六匹战马。
李世民为纪念他们,将其形象刻在自己陵墓的石屏上。
C.《狼》的作者是明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是其代表作,该题目的意思是“在名为聊斋的书房里记述奇异的故事”。
D.《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该书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
4.请为下面的语句排列正确的顺序,使之前后连贯。
(2分)①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②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
③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④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
瓜州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崇高(chóng gāo)恢弘(huī hóng)恣意(zì yì)B. 混淆(hùn xiáo)谦逊(qiān xùn)憾事(hàn shì)C. 端庄(duān zhuāng)憔悴(qiáo cuì)畸形(jī xíng)D. 融洽(róng qià)璀璨(cuǐ càn)恣睢(zì su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B.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我国农村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C. 他的发言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这充分说明了他的口才很好。
D. 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快,这得益于他平时的刻苦学习和老师的耐心指导。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让人难以置信。
B. 她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深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C. 他做事总是优柔寡断,导致问题越积越多。
D. 那位专家的讲座内容丰富,引人入胜,让人受益匪浅。
4. 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 枫叶红于二月花,路人借问遥招手。
D. 杨柳依依,白露未晞。
5. 下列句子中,表达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红尘中,谁人不想拥有一个温馨的家?B. 那个姑娘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他为了事业,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D. 小明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咏鹅》中,“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这句诗描绘了鹅的______姿态。
7. 《咏柳》中,“______绿千里,一碧万顷。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8分)闲xiá___________,gèn_______古,斑lán________ ,颠pèi_________流离。
取缔.(________) 憎.(_______)恶忏.(________)悔鲜.(_______)为人知2.请根据要求填写作家作品或古诗文名句。
(10分)(1)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2)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3)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4)______________,赚得行人错喜欢。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运用拟人,把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显示出他新颖独到的想象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7)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陋室铭》)3.阅读语段,完成问题。
(4分)友善的言与行,无疑是美好的,犹如一声呼喊,它同样需要回应。
冷漠与冰凉,只会 A__ (消磨消融)友善者的美好初衷和道德激情。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享受着这个赠予美好的世界,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心灵上的。
仔细想来,美好的存在,均拜他人所赐。
这个世界对我们如此友善:工人们送来新鲜的牛奶,面点师提供热气腾腾的早餐,电视播音员送来远方的新闻……这一切让我们感到惬意和 B (温和温馨)。
不要让这个世界心存疑虑,不要让友善者的心变得冰冷和疲惫。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有两套)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时间:15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殷红/殷切接济/济南斑羚/斑驳风雪载途/三年五载B.衰减/蓑衣追溯/朔方镂空/丝缕伎俩/技术C.磐石/馨香藻井/烦躁愧怍/作用惊骇/刻苦D.奔丧/丧命连翘/翘尾巴积累/劳累惟妙惟肖/姓肖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重峦叠嶂转弯抹角天衣无缝物竞天择B.荡然无存因地治宜长途跋涉巧妙绝伦C.草长鹰飞相安无事穷愁缭倒微不足道D.雅俗之别五彩斑澜气息奄奄哀草连天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帅里皮加盟中超联赛,中国体坛为之一震,对中国足球而言是件好事。
B.在“中国梦”“强军梦”的感召下,他见异思迁,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归国参军。
C.正是您的坚持与不懈努力,才创造了一个永垂不朽的传奇。
D.在越野障碍技巧赛上,摩托车飞跃巨石如履平地。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B.为了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学习交通法规。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5.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叙事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C.《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保姆形象。
D.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6、默写。
(10分)⑴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完成1-6题,共16分)1.(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默契./锲.而不舍 抹.杀/抹.布 B .憎恶./深恶.痛绝 哺.育/捕.捉 C .忏悔./诲.人不倦 挑.逗/挑.选 D .禁.止/忍俊不禁. 枯槐./惭愧.2.(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奠基 元勋 典籍 鞠躬尽悴 B .紊乱 灌输 虔诚 警报叠起 C .澎湃 屏嶂 尴尬 大庭广众 D .斑斓 泛滥 愧怍 一反既往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春花烂漫的四月,花香弥漫羊城,第27个“世界读书日”在花香中不期而至....。
B .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气冲斗牛....。
C .新冠疫情出现以来,许多医护人员齐聚疫区,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抗疫故事。
D .学会见异思迁....是一门必修课,因为变是世上唯一不变的法则,要适时顺势而为。
4.(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
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B .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C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开启太空之旅,专家和媒体不仅高度关注,许多航天发烧友们,尤其是航天器的粉丝们,也为天宫二号激动不已。
D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为了弘扬“耕读”文化,班级开展了劳动教育的交流会。
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从2022年9月起,学校应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
瓜州二中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绝密★启用前盛开的梨花,他情有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求甚解,李明意昧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概括新闻主要信息。
(不超过25个字)(2分)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日前由成都市教育局、共青团成都市委和清华同方三方主办的“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举行。
活动当天,三原师生制作了00多件征文作品和电脑软件。
动将途经20久不开。
,。
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完成以下各题。
(8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名_____,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
《孟子》是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书,而另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
我们曾学过其中几则语录,如“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过_____ ______拂士_____ ______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克之问其故是( ) (2分)性情也坚韧起来的原因。
惨白,在讲台上站了起来。
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
大约有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
有人多用会笨”的事情。
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
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大高于前者。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
所以,保持大脑的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问题。
(5分)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噪热了,使ti án 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澈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摘自《安塞腰鼓》(刘成章)(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
(2分) ti án 静( ) 亢.奋( ) (2)解释“羁绊”在句子中的意思。
(1分) 羁绊: (3)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 错别字: 改正: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B.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C.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对经典文化的积累与识记可至关重要,读下列文字,看看你知多少。
(每空1分,共10分)①?“歌以咏志,诗以传情”, 李白“ ,何人不起故园情”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 ”抒写的是时世凋敝、人生飘零的感慨之情。
不必说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
④《木兰诗》中作者用比喻的手法赞颂木兰乔装之妙的句子是: ,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⑤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 ,⑥纵览中华五千年历史,英雄辈出,书写了一幅又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使人想起清人赵翼在《论诗》中的名句: , 。
3、综合实践训练。
(4分)下面是某校在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360名初中生“追星对象”的调查统计扇形图,请根据这个“追星对象”的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瓜州二中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L刘占英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黄晕(yūn) 蜿蜒(wān) 飞窜(cuàn) 舐吮(shǔn)B.纤弱(xiān) 蠕动(rú) 寒噤(jìn) 恪守(kè)C.愠怒(yùn) 喧嚣(xiè) 孱弱(chán) 惩罚(chéng)D.憎恨(zēng) 倒戈(gē) 哂笑(shěng) 祈祷(qí)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划出来,并依次改正在下面横线上。
(没有划出就改正不得分)。
(2分)穿流不息舍生取义一愁莫展呕心沥血心驰神往别出心裁拙拙逼人侃侃而谈融汇贯通戛然而止3.下列斜体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A.乍暖还寒(刚刚开始)B. 孔武有力(很、甚)C.几处早莺争暖树(暖和的树)D.稍逊风骚(差,不及)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5.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2分)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有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昧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6.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信息。
(不超过25个字)(2分)本报讯(见习记者何明洁)为了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日前由成都市教育局、共青团成都市委和清华同方三方主办的“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在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举行。
活动当天,三原师生制作了1600多件征文作品和电脑软件。
参加活动的同学一致表示,要文明健康上网,远离精神污染。
据了解,此次“绿色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将途经20站,历时4个月,三原外国语学校是该活动的第12站。
7.诗词默写。
(8分)⑴,小扣柴扉久不开。
(2)《鹧鸪天·代人赋》中运用对比手法说明春光不在城里,而在农村的诗句是:,。
(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4)《沁园春·雪》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
(共40分)(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段,完成以下各题。
(8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0.这段文字选自《孟子·公孙丑》。
孟子,名_____,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
《孟子》是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书,而另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
我们曾学过其中几则语录,如“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2分)11.解释下列句中斜体词。
(2分)⑴行拂乱其所为_____ ______ ⑵人恒过_____ ______⑶衡于虑_____ ______ ⑷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 ______12.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2 2 A.两狼之并驱如故 B.彼竭我盈,故克之C.温故而知新D.一年归,妻跪问其故13.对“所以动心忍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因为这样),所以他的心惊动起来,性情也坚韧起来B.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的原因。
C.(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D.(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内心警觉,他的性格坚定。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6分)忽然,教室的钟打了十二点,紧接着响起了午祷的钟声。
这时,普鲁士军队操练回来的军号声在我们窗前响了起来……哈墨尔先生面色惨白,在讲台上站了起来。
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
“我的朋友们,”他说,“我,我,……”他的嗓子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无法说完他那句话。
于是,他转身对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按着粉笔,用最大的字母写出:法兰西万岁写完,他仍站在那里,头靠着墙壁,不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课上完了……去吧。
”14.语段从语言、、几方面描写哈墨尔先生,表现他的思想感情。
(2分)15.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1分)16.“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
”这句话是心理描写。
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的原因是什么?(2分)17哈墨尔先生“使出了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1分)(三)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后面习题。
(10分)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
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
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
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
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
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
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
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
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
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
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
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18.用自己的话对第②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段中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分)20.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1.“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划出。
(1分)①②③④⑤23.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16分)石缝间的生命林希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根须,只为了不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被觉察到的石缝。
这就是生命。
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遏制。
③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
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做野菜。
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
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它们的根深埋在石缝狭隘的间隙里。
它们默默地为攀登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
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
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④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
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
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的,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
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
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巅峰。
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
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由此,它们才能迎击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一片土地。
⑤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
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找最艰苦的环境。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白已,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⑥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
它又是美学的,它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