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 国际税收管理1.ppt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 税收管理体制 《税收学》PPT课件

则; ○ (2)公平税负、合理负担原则; ○ (3)促进竞争、提高效率原则; ○ (4)简便易行原则。
第三节 分税制税收管理体制
(二)税收执法权的划分
○ 目前我国税收执法机构主要有财政部、国家税 务总局、海关总署等。
(三)税务机构设置
○ 1.国家税务局系统 ○ 2.地方税务局系统
第三节 分税制税收管理体制
(一)分税制的实质
○ 分税制实质上就是为了有效处理中央政府和地 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
第三节 分税制税收管理体制
(二)分税制的划分原则
○ 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正确划分立法权是 首要问题。
○ 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正确界定立法权 的优先权也,对于正确处理中央政 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和税收分配关系、 对于加强税制建设有特殊的含意。
税收管理体制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概括为 三个方面的税收管理权:立法权、执法权和 税收利益分配权。
第一节 税收管理体制概述
二、实现税收管理体制法律化的必要性
(一)这是税收管理权的物质利益性的要求 (二)税收管理权行使的后果要求有相应的
法律予以约束 (三)税收管理体制的稳定性要求有法律保
证
第二节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
一、统收统支时期的税收管理体制 二、统一税政、分级管理时期的税收管理体
制
(一)1958年的税收管理体制 (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税收管理体制 (三)1970年的税收管理体制 (四)1977年的税收管理体制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税收管理体制
第三节 分税制税收管理体制
一、分税制的实质、划分原则及依据
第十三章 税收管理体制
第一节 税收管理体制概述
一、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及核心内容
第三节 分税制税收管理体制
(二)税收执法权的划分
○ 目前我国税收执法机构主要有财政部、国家税 务总局、海关总署等。
(三)税务机构设置
○ 1.国家税务局系统 ○ 2.地方税务局系统
第三节 分税制税收管理体制
(一)分税制的实质
○ 分税制实质上就是为了有效处理中央政府和地 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
第三节 分税制税收管理体制
(二)分税制的划分原则
○ 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正确划分立法权是 首要问题。
○ 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正确界定立法权 的优先权也,对于正确处理中央政 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和税收分配关系、 对于加强税制建设有特殊的含意。
税收管理体制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概括为 三个方面的税收管理权:立法权、执法权和 税收利益分配权。
第一节 税收管理体制概述
二、实现税收管理体制法律化的必要性
(一)这是税收管理权的物质利益性的要求 (二)税收管理权行使的后果要求有相应的
法律予以约束 (三)税收管理体制的稳定性要求有法律保
证
第二节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
一、统收统支时期的税收管理体制 二、统一税政、分级管理时期的税收管理体
制
(一)1958年的税收管理体制 (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税收管理体制 (三)1970年的税收管理体制 (四)1977年的税收管理体制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税收管理体制
第三节 分税制税收管理体制
一、分税制的实质、划分原则及依据
第十三章 税收管理体制
第一节 税收管理体制概述
一、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及核心内容
第13章 跨国纳税筹划 《企业纳税筹划》PPT课件

在本国应纳税额=(国内外所得或财产总额-国外已纳所得税或财产税 税额)×本国税率
(三)抵免法 抵免法是指居住国(国籍国)政府允许本国居民(公民)在本国税法规
定的限度内,用已纳非居住国的所得税或财产税税款,来抵免应汇总缴 纳本国政府相应税额的一部分。
1.抵免法的种类 (1)直接抵免。 (2)间接抵免。
甲国总公司在抵免前向甲国应纳税额=(2000+200+200)×30%=720 (万美元)
按综合限额法计算: 综合限额=2400×30%×(400÷2400)=120(万美元) 甲国总公司在抵免前向甲国应纳税额=720万美元 乙国分公司和丙国分公司已纳外国税额=80+40=120(万美元) 允许抵免额=120万美元 抵免后总公司向甲国应纳税额=720-120=600(万美元)
2.抵免限额的计算、调整和结转 (1)累进税率下抵免限额的计算。 ①最低税率。 ②最高税率。
【例14—1】某国合资企业来自国内的应税所得为80万美元,来自国外分 公司的应税所得为40万美元,该企业居住国的累进税率100万美元以下为 20%,100万~150万美元之间为30%。
据此例,在最低税率下,该企业国外已纳税额可抵免的限额可由如下计 算得出:
用的方式和最终达到的目的都基本一致。
区别在于: 跨国纳税筹划是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中存在的,其产生的客观原因是
国家间的税收差别。
(三)跨国纳税筹划与国际逃税的区别 跨国纳税筹划是指跨国纳税人在从事国际经贸活动中,利用征收
国在国际税收征管上的漏国际避税是合法的,一般是在遵守税法 、拥护税法的前提下,利用税法的不健全,减轻和消除纳税义务 ,所以,它是受各国法律默许甚至保护的。
通常是采取信托的方式,借此来转移部分所得或财产,造成法律形式上所 得或财产与原所有人分离。此举目的在于,在最终所有人的居住国避免就
(三)抵免法 抵免法是指居住国(国籍国)政府允许本国居民(公民)在本国税法规
定的限度内,用已纳非居住国的所得税或财产税税款,来抵免应汇总缴 纳本国政府相应税额的一部分。
1.抵免法的种类 (1)直接抵免。 (2)间接抵免。
甲国总公司在抵免前向甲国应纳税额=(2000+200+200)×30%=720 (万美元)
按综合限额法计算: 综合限额=2400×30%×(400÷2400)=120(万美元) 甲国总公司在抵免前向甲国应纳税额=720万美元 乙国分公司和丙国分公司已纳外国税额=80+40=120(万美元) 允许抵免额=120万美元 抵免后总公司向甲国应纳税额=720-120=600(万美元)
2.抵免限额的计算、调整和结转 (1)累进税率下抵免限额的计算。 ①最低税率。 ②最高税率。
【例14—1】某国合资企业来自国内的应税所得为80万美元,来自国外分 公司的应税所得为40万美元,该企业居住国的累进税率100万美元以下为 20%,100万~150万美元之间为30%。
据此例,在最低税率下,该企业国外已纳税额可抵免的限额可由如下计 算得出:
用的方式和最终达到的目的都基本一致。
区别在于: 跨国纳税筹划是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中存在的,其产生的客观原因是
国家间的税收差别。
(三)跨国纳税筹划与国际逃税的区别 跨国纳税筹划是指跨国纳税人在从事国际经贸活动中,利用征收
国在国际税收征管上的漏国际避税是合法的,一般是在遵守税法 、拥护税法的前提下,利用税法的不健全,减轻和消除纳税义务 ,所以,它是受各国法律默许甚至保护的。
通常是采取信托的方式,借此来转移部分所得或财产,造成法律形式上所 得或财产与原所有人分离。此举目的在于,在最终所有人的居住国避免就
第十三章 国际税收管理

第一节
国际双重征税的免除
一、国际双重征税产生的原因 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 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在 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利时发生的国 家之间税收分配关系。 家之间税收分配关系。国际税收的双重征税是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项 目收入重复课征所得税的经济行为。 目收入重复课征所得税的经济行为。
分析二: 分析二:
如果A国实行扣除法,情况就会有如下变化: 如果A国实行扣除法,情况就会有如下变化: 国应征税额= 2045% 56(万美元) A国应征税额=(20-3.2)×45%=7.56(万美元) 国已征所得税= 40% 万美元) B国已征所得税=8×40%=3.2(万美元) 公司共缴纳所得税= 56+ 10.76(万美元) M公司共缴纳所得税=7.56+3.2=10.76(万美元) 我们将A国家实行扣除法计算的结果, 我们将 A 国家实行扣除法计算的结果,与不实行扣 除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除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扣除法下免除的税额为: 56= 44(万美元) 扣除法下免除的税额为:9-7.56=1.44(万美元) 1.44万美元是 万美元是A 这1.44万美元是A国实行扣除法比不实行扣除法少 征的所得税,也是M 征的所得税,也是M公司在扣除法下比不实行扣除法少 交纳的税款(12.2-10.76)。 交纳的税款(12.2-10.76)。
就税收本身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就税收本身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各国所得税税制的普及 当今世界上, 当今世界上 , 除了实行避税地税收模式的 几个少数国家外, 各国几乎都开征了所得税。 几个少数国家外 , 各国几乎都开征了所得税 。 所得税税制的普遍化使跨国公司重复征税的 可能性急剧增长。 可能性急剧增长。 (二)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差别性 当今世界上税收管辖权有两种: 当今世界上税收管辖权有两种 : 一是收入 来源地管辖权;二是居民(公民)管辖权。 来源地管辖权;二是居民(公民)管辖权。源自免税法环境下: 免税法环境下:
第13章、国际税收管理共69页PPT资料

22.12.2019
国际税收管理
12
(3)国际税收分配关系具有双重性
国际税收所反映的分配关系具有双重性,具体表现 为:
一方面它体现着各国政府与其管辖范围内从事国际经济 活动的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税收权益分配关系。
22.12.2019
国际税收管理
13
第十三章、国际税收管理
国际重复征税的问题; 跨国公司在国际范围内减少海外税 赋的途径。
第一节、国际税收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税收的定义和特点
1、国际税收的定义及范围
税收权是国家的主权之一,它是一国政府凭借其政治权 利,向其税境范围内的纳税人征税的权利,并与纳税人 形成征纳关系。
税境指一国有效行使税收管辖权的范围,保税区、自由 港等在税境之外,因此税境与国境不一定重合,它可能 大于、等于或小于国境;
纳税人既包括本国公民,也可能涉及外籍纳税人。
22.12.2019
国际税收管理
2
国际税收是指各国政府在其税收管辖范围内对 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就国际性收益 所发生的征税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与国 之间税收权益的协调行为。
国际税收活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一国税收征纳活动中具有涉外因素并足以引起 国与国之间税收权益分配问题的那部分税收征纳活 动;
例如,国际企业的海外子公司,其经营所得除了要 按东道国的公司所得税法缴纳所得税外,汇回总公 司的所得还要按照总公司所在国的所得税法纳税。
22.12.2019
国际税收管理
10
(2)国际税收涉及的课税对象具有跨国性
国际税收涉及的纳税对象是指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 “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跨国财产
国际税收学(PPT 269页)

如果退休金是非居住国居民或者设在该国的常 设机构支付,则该项退休金由非居住国征税。
按照一国的社会保障计划由政府专项基金支付 的退休金和其它款项,由支付退休金的政府所 在国征税。
国籍变动和双重国籍的处理
国籍变动
加入国籍 丧失国籍 恢复国籍
双重国籍的处理
由有关国家协商解决 采用“一人一籍”的国籍原则
居民纳税人的确定标准
自然人居民 居民公司 双重居民身份的处理
自然人居民
住所或居所标准
住所:永久性居住场所 居所:习惯性居住场所
时间标准
连续或累计计算居留时间 计算居留期间起迄点 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
是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活动的场所。 不是从事非营业性质的准备性或辅助性活动的 场所。
认定常设机构的例外情况
从事非营业性质的准备性或辅助性活动 的场所
通过经纪人、一般佣金代理人或其它独 立地位代理人进行营业
一个公司不能由于不同程度地受控于另 一公司,而被认为是另一公司的常设机 构
跨国营业所得的征税范围
如果A公司经营的船舶无母港,则因为A公司 经营者的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国为美国,由美 国对其国际运输所得征税。
境内来源劳务所得的确定标准
境内来源劳务所得的确定标准
劳动地点标准 以劳动活动发生在本国的事实为依据
支付地点标准 以劳动报酬在本国支付的事实为依据
不同类型劳务所得来源国的确定
不同类型劳务所得来源国的确定
税收管辖权的原则
属人原则
以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国籍和住所为 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管辖权范围的原则
属地原则
以地域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管辖权范围的 一种原则
税收管辖权的类型
公民管辖权(Citizen Jurisdiction)
按照一国的社会保障计划由政府专项基金支付 的退休金和其它款项,由支付退休金的政府所 在国征税。
国籍变动和双重国籍的处理
国籍变动
加入国籍 丧失国籍 恢复国籍
双重国籍的处理
由有关国家协商解决 采用“一人一籍”的国籍原则
居民纳税人的确定标准
自然人居民 居民公司 双重居民身份的处理
自然人居民
住所或居所标准
住所:永久性居住场所 居所:习惯性居住场所
时间标准
连续或累计计算居留时间 计算居留期间起迄点 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
是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活动的场所。 不是从事非营业性质的准备性或辅助性活动的 场所。
认定常设机构的例外情况
从事非营业性质的准备性或辅助性活动 的场所
通过经纪人、一般佣金代理人或其它独 立地位代理人进行营业
一个公司不能由于不同程度地受控于另 一公司,而被认为是另一公司的常设机 构
跨国营业所得的征税范围
如果A公司经营的船舶无母港,则因为A公司 经营者的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国为美国,由美 国对其国际运输所得征税。
境内来源劳务所得的确定标准
境内来源劳务所得的确定标准
劳动地点标准 以劳动活动发生在本国的事实为依据
支付地点标准 以劳动报酬在本国支付的事实为依据
不同类型劳务所得来源国的确定
不同类型劳务所得来源国的确定
税收管辖权的原则
属人原则
以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国籍和住所为 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管辖权范围的原则
属地原则
以地域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管辖权范围的 一种原则
税收管辖权的类型
公民管辖权(Citizen Jurisdiction)
国际税收PPT教学课件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国际税收?它的本质是什么? 2 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3 税收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影响有哪些? 4. 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是如何产生的? 5. 未来国际税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九章 机械与人
第一节 科学探究 :
杠杆的平衡条件
阿基米德曾 经说过:给 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动 地球。
国内商品税(对在国内市场流通的商品(劳务) 课征的税收 ) 消售税(销售税的课征着眼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营业行为 ) 销费税(销费税的课征着眼于消费行为 )
1.2 国际税收问题的产生
所得课税的分类 :
个人所得税
分类所得税制 综合所得税制 混合所得税制
公司所得税 预提所得税(或预提税)
o L2 ◎
L1
F2
F1
o L1 .L2
F2
F1
L1
O L2
L2
O
F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1
F2
F2
画力臂的方法:
一找(找准支点) 二画(画出力的作用线) 三引(引垂线) 四标(标垂足---直角符号、 标力臂---支点到垂足的距离 )
二、杠杆的平衡
提问: 什么是杠杆的平衡? 探究实验:
用橡皮、小刀、直尺、硬币等物怎样组成杠杆,并 使其平衡?
1996-2002年的变化
-6 0 0 -6 -8 -4 1 -2 -19 -5 -15 -15 -22 -13 -10 -3
经合组织30个成员国公司 所得税税率变化一览表(二)
卢森堡 墨西哥 荷兰 新西兰 挪威 波兰 葡萄牙 斯洛伐克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英国 美国 30国平均
40.3 34.0 35.0 33.0 28.0 40.0 39.6 — 35.0 28.0 28.5 44.0 33.0 40.0 37.6
第1章 国际税收.ppt

国际税收1-4
1.1国际税收的含义
❖ 1.1.2 国际税收的本质
国际税收问题作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 种种税收现象,其背后隐含着的是国 与国之间的税收关系。
这种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就是国际税
收的本质。
2020/7/1
国际税收1-5
1.1国际税收的含义
❖ 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主要表现在:
1.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国际税收
International Taxation
胡霞
2020/7/1
国际税收1-1
2020/7/1
第1章 国际税收 导论
1.1 国际税收的含义 1.2 国际税收问题的产生 1.3 国际税收的发展趋势
国际税收1-2
1.1国际税收的含义
❖ 1.1.1 什么是国际税收 ❖ 1.1.2 国际税收的本质 ❖ 1.1.3 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联系和区别
国际税收是在国家税收的基础上产生的种种税收问题和税收 关系,不是凭借某种政治权力进行的强制课征形式;
(2)国家税收涉及的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国家与纳税 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而国际税收涉及的是国家间税制相 互作用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协调关系;
(3)国家税收按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税种,而国际
2020/7/1
国际税收1-16
1.5 国际税收的发展趋势
❖ 1.在商品课税领域,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国际协调将逐 步取代关税的国际协调成为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内 容;
❖ 2.在所得课税领域,国与国之间的税收竞争将更为激 烈,为了防止“财政降格” (fiscal degradation)的情 况发生,国际社会有必要对各国资本所得的课税制度进 行协调;
国际税收管理作业指导幻灯片PPT

国内企业通过外国代理人在该国进展营 业活动,应如何纳税
国内企业通过外国代理人〔包括个人和公 司企业〕在该国进展营业活动,外国代理 人有权以该企业名义签订合同,且这种活 动不属于为该企业的营业做辅助性的或准 备性的工作,那么该企业通过代理人进展 活动的营业利润,应在代理人所在地的国 家纳税
独立个人劳务
个人在国外取得的退休金应如何征税
对居民因以前在对方国家的雇佣关系而从 对方国家取得的退休金和其他类似款项, 应仅在本国征税
标准和加强境外所得申报
我国境外投资企业取得的境外营业利润、 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财产收益及 其他所得,应在年度纳税申报中准确反映;
企业应在所得税年度申报的同时,向其所 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境外投资的组织构 造和经营状况、财会制度和财务报表以及 境外投资所在国公证会计师的查账报告。
在有关会计年度中在对方国家停留累计等于或 超过183天的,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国家可以仅 对在该国进展活动取得的所得征税;
如在对方国家进展活动的报酬,是由该国居民 支付或者由设在该国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负 担,对方国家可以仅对其由此取得的报酬征税。
非独立个人劳务纳税问题
个人在国外从事受雇活动取得的报酬,可 以在对方国家征税
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管理与效劳范围
标准和加强户籍管理 企业境外投资税收宣传和咨询 企业境外所得征收和管理 落实和完善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税收政策 税收协定的执行 国际税收合作 出口退税
效劳窗口设置
凤台县局征收厅 开发区分局征收厅 征收管理分局征收厅 田家庵区分局征收厅
效劳和管理原那么
我国的居民个人被派对方国家担任企业常 驻代表处的代表或工作人员,或被明确为 常驻代表之前,先期派到对方国家为筹备 设立代表处进展工作,或者在代表处先行 工作,此后被正式委任,其工资、薪金所 得必须在对方国家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