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2022前列腺癌诊疗指南主要内容

2022前列腺癌诊疗指南主要内容一、概述前列腺癌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了2015年我国恶性肿最新发病率和死亡率情况,其中前列腺癌新发病例7.2万,发病率为10.23/10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6位;死亡3.1万,死亡率为4.36/10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10位。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口老龄化、人民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前列腺癌筛查方式的普及应用。
我国前列腺癌的另一特点是城市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2015年我国城市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为13.44/10万,而农村为6.17/10 万。
二、病因学前列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病因学研究显示前列腺癌与遗传、年龄、外源性因素(如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密切关系。
(一)遗传因素及年龄。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不同种族间有巨大的差别,黑人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白种人,亚洲人种发病率最低,提示遗传因素是前列腺癌发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前列腺癌的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高发年龄为65~80岁。
(二)外源性因素。
目前,有关前列腺癌的外源性危险因素仍在研究中,部分素仍存在争议。
酒精摄入量过多是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同时与前列腺特异性死亡率相关。
过低或者过高的维生素D水平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关,尤其是高级别前列腺癌。
紫外线暴露可能会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研究发现维生素E和硒并不能影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对于性腺功能减退的患者,补充雄激素并未增加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
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的药物干预或者饮食方法来预防前列腺癌。
三、病理分类及分级系统前列腺癌病理类型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内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等。
其中前列腺腺癌占主要部分,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前列腺癌是指前列腺腺癌。
(一)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分组。
2020《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要点(全文)

2020《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要点(全文)一、指南框架、特点与推荐等级CSCO前列腺癌指南包括前列腺癌的MDT诊疗模式、筛查、诊断、基因检测和液体活检、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的诊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诊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疗、随访9个章节和附录部分。
CSCO指南兼顾到地区发展不平衡、药物和治疗措施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价值三个方面,针对每个问题的诊治,分为I/II/III级推荐,I级推荐属于可及性好的普适性诊治措施,肿瘤治疗价值相对稳定,基本为国家医保收录;II级推荐多属于在国际或国内已有高级别证据,但可及性差或效价比超出国人承受能力的药物或治疗措施;III级推荐多为临床实用,但证据等级不高的药物或治疗措施。
二、五大亮点与四大特色指南生成的评价体系:CSCO前列腺癌指南中首次将五类因素(循证依据、药物可及、治疗效价、推荐等级、专家投票)汇集,形成了证据类别的细分,是本指南的重要特色之一。
五大亮点1.MDT为先,强调早诊早治早MDT;2.大框架下关注前沿;3.采用了易用的分类体系;4.表格化,实用性强:指南共9个章节,37个表格,对比EAU指南的182页,CSCO 前列腺癌指南仅67页;5.中国数据引领中国指南:指南共9个章节,其中8个章节有基于中国人群相关的研究数据。
四大特色因人而异:评估东西方差异与一致性,基于中国人群数据进行推荐;中西合璧:引用国际多中心研究中国人群数据,中西数据结合;突破创新:纳入了中国专家在前列腺癌学科中的创新探索;脚踏实地:引用中国临床实践经验,兼顾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药物可及性。
三、MDT诊疗模式MDT诊疗模式分为四方面内容:学科组成、成员要求、讨论内容和日常活动。
其中讨论内容的I级推荐为需要多学科参与诊治、合并症和/或并发症多、病情复杂疑难和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尚未确诊但有可能获益于早期诊断、确诊并考虑治疗计划、初始治疗正在随访中需要讨论进一步治疗方案、治疗中或治疗后随访的患者为II级推荐;医师和/或患者认为有必要进行MDT讨论的病例为III级推荐。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的要点。
一、前列腺癌的诊断1.病史与体格检查:包括病史询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和直肠检查等。
2.影像学检查:推荐进行经直肠超声(TRUS)、盆腔MRI和腹部CT 等。
TRUS是前列腺癌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润范围等信息。
3.病理学检查: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二、前列腺癌的分期前列腺癌的分期可根据国际TNM分期系统进行,包括原发肿瘤(T)、淋巴结(N)和远处转移(M)三个要素。
1.T分期:根据肿瘤侵犯前列腺的程度分为T1-T4期。
2.N分期:根据淋巴结受侵犯情况分为N0-N1期。
3.M分期:根据远处转移情况分为M0-M1期。
三、前列腺癌的治疗原则根据前列腺癌的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等。
1.T1期前列腺癌:适合选择手术切除或放疗,也可进行观察治疗。
2.T2期前列腺癌:可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内分泌治疗。
3.T3-T4期前列腺癌: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可联合内分泌治疗或化疗。
4.前列腺癌的远处转移:主要采用内分泌治疗、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
四、前列腺癌的随访和复发治疗前列腺癌的随访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PSA检测、直肠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
复发治疗可根据复发的部位和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选择。
1.PSA复发:可选择放疗、内分泌治疗或化疗。
2.局部复发:可考虑手术切除、放疗或内分泌治疗。
3.骨转移:主要采用内分泌治疗、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
五、前列腺癌的预后评估预后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多种因素进行判断,包括分期、PSA水平、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级等。
根据预后评估的结果可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判断。
总之,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为医生提供了前列腺癌的诊治指导,对于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3 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全文)

2023 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全文)在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3版工作组专家们的不懈努力下,前列腺癌诊疗指南的修订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叶定伟教授介绍道,本次指南的更新特点在于三大板块的内容:推进规范筛查,促进早诊早治;全程精准分型,优化诊治选择;注重病程管理,提升生活质量。
一、推进规范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南修订工作组专家们进一步强调前列腺癌筛查的重要性,并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需重视规范筛查、精准筛查并规提升筛查及早诊的效率,这一建议有国内外大量证据支持。
Göteborg-1试验的结果表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起始年龄越小,前列腺癌死亡率越低,55岁开始筛查与60岁时首次筛查的患者相比,PC死亡风险降低一半(P=0.052)。
叶教授表示,我国的前列腺癌筛查起始时间虽尚有争议,但筛查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指南专家组会根据国内外相关证据讨论出合适的筛查起始时间并纳入新版指南。
其次需结合《2022版前列腺穿刺中国专家共识》,提升前列腺穿刺的理念和技能。
国外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比较了系统活检和磁共振成像(MRI)靶向穿刺活检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使用MRI进行前列腺癌风险评估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活检,且检出较少GG1级前列腺癌患者。
另一项包含37887名男性的大型研究结果也显示,PSA+MRI引导的靶向穿刺可以帮助精准筛查有临床意义癌(GS≥3+4)的检出,减少前列腺癌的过度诊断。
国内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mpMRI检查阴性且行12针系统穿刺的54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数据,发现危险因素和患者分层能够帮助mpMRI阴性患者诊断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风险分层为高危组患者(≥2项独立危险因素)推荐性穿刺活检,而低危组患者可以考虑避免穿刺。
此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强教授团队发现,对于可疑前列腺癌患者采用6针系统穿刺联合3针MRI引导靶向穿刺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不劣于12针系统穿刺联合靶向穿刺。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中国呈上升趋势。
为了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中国医学专家制定了一系列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以下将详细介绍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的内容。
一、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建议男性40岁以上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癌筛查,包括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经直肠超声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前列腺癌病史的人,应提前进行筛查。
二、前列腺癌的分期前列腺癌的分期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采用了TNM分期系统,并结合血清PSA水平和组织学分级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以提供重要的分期信息。
三、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1.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疗: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可选择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或观察治疗等方法。
手术切除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现代的腔镜手术等,放射治疗可采用外照射或内照射的方式。
2.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对于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综合治疗效果更好。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建议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内分泌治疗主要包括雄激素剥夺治疗和雄激素受体阻断治疗。
化疗和靶向治疗作为辅助治疗,可帮助减缓肿瘤进展和提高生存率。
3.复发与转移前列腺癌的治疗:对于复发或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和肿瘤特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内分泌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四、前列腺癌的术后随访对于经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随访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建议在手术后的第一个月进行首次随访,随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直至5年,之后可逐渐延长随访间隔。
随访内容包括PSA检测、体征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生活质量评估等。
综上所述,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提供了针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和术后随访等方面的指导,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应对前列腺癌。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发布——前列腺癌诊治指南更新解读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发布——前列腺癌诊治指南更新解读2020 年 10 ⽉ 31 ⽇,2019 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发仪式在郑州隆重举办。
继 2006 年、2007 年、2009 年、2011 年和 2014 年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编撰出版了五版指南后,2019 版指南从《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更名为《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
「新版指南」封⾯图本次新版指南由中⼭⼤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黄健教授主编,通过国内多个泌尿外科协会统筹协作,以及与国际泌尿外科学术团体的积极沟通交流,集结泌尿外科及相关学科多位专家共同参与编写。
新版指南汇集了最新的研究⽂献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也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不仅⾸次纳⼊了男科疾病,也更新了泌尿外科疾病诊治⽅法的进步和发展。
「新版指南」发布现场前列腺癌是泌尿肿瘤中的诊治难点,本次指南对前列腺癌的诊疗做出了许多⽅⾯的更新。
相⽐2014 版指南,新版指南加⼊了更多的图表,显⽰更为清晰直观,⽽且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的强度引⼊了不同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分级。
新版指南拆分了前列腺癌的治疗、随访两章节的概论,根据前列腺癌的⾃然病程将其分为器官局限性及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前列腺癌复发的诊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治等章节,具有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下⾯本⽂从各章节出发剖析和总结前列腺癌诊疗内容的重点更新。
流⾏病学和病因学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着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
新版指南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补充了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除睾酮及雌激素的⽔平紊乱外,指南还指出炎症、肥胖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存在⼀定的相关性。
指南还引⼊了新近的基因检测分析数据,列出同源框基因 HOXB13、DNA 损伤修复相关基因(BRCA1/2、CHEK2、PALB2、BRIP1、NBS1 等)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具有相关性。
NCCN2024前列腺癌中文指南

NCCN2024前列腺癌中文指南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男性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NCCN2024前列腺癌中文指南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前列腺癌的最新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详细介绍。
NCCN2024前列腺癌中文指南首先介绍了前列腺癌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
前列腺癌多为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年龄、家族史、种族、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
指南总结了相关研究表明,年龄和家族史是前列腺癌的最主要风险因素。
指南随后提供了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和策略。
初筛和诊断一直是前列腺癌领域的一个难题,因为其一直缺乏高效的筛查方法。
指南介绍了常见的前列腺癌筛查方法,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测、数字直肠检查(DRE)、超声波检查和组织活检等。
对于初筛阳性的患者,指南提供了进一步诊断的建议,包括经直肠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等辅助检查。
针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指南提供了详细的介绍。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生活质量等因素,指南提供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激素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切除和放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对于晚期或复发的前列腺癌患者,激素治疗和化疗是常见的治疗选择。
指南还介绍了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指南还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根据前列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指南介绍了前列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提供了相关治疗方法的指导。
最后,NCCN2024前列腺癌中文指南还介绍了患者的管理和随访。
患者的管理包括相关的支持性治疗和护理措施,包括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
指南还提供了前列腺癌随访的建议和时间表,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最佳的治疗和管理。
总体而言,NCCN2024前列腺癌中文指南为医生提供了全面和实用的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方案。
这一指南的发布对于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21csco 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021csco 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一、引言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为了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每年都会更新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本文将对2021年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二、诊疗模式1.诊疗流程:新版指南强调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推荐在前列腺癌诊疗过程中,由泌尿外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2.分期与评估:新版指南细化了前列腺癌的分期标准,强调了PSA、Gleason评分等指标在评估病情中的作用,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三、筛查与诊断1.筛查方法:新版指南推荐对50岁以上的男性进行前列腺癌筛查,方法包括前列腺指检、PSA检测等。
同时,对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前列腺癌病史的人,应提前进行筛查。
2.诊断手段:新版指南强调了病理学诊断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重要性,推荐在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四、局限性前列腺癌治疗1.手术治疗:新版指南推荐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包括前列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等。
同时,对于部分患者,也可以考虑保留性神经的手术方式。
2.放疗:新版指南指出,放疗是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于无法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放疗。
放疗的方式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等。
五、治愈性治疗后复发诊疗1.复发诊断:新版指南明确了前列腺癌复发的诊断标准,包括PSA升高、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等。
同时,对于复发的患者,应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复发原因。
2.治疗策略:新版指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对于局部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再次手术或放疗;对于远处转移的患者,应根据转移部位和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六、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诊疗1.激素治疗:新版指南推荐对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激素治疗,以降低PSA水平、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时机
一旦确诊为前列腺癌并符合上述根治性手 术条件者应采取根治术。有报道认为接受 经直肠穿刺活检者应等待6~8周、接受经尿 道前列腺切除术者应等待12周再行手术, 可能降低手术难度和减少并发症。
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有术中严重出血、直肠损伤、 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尿失禁、膀胱尿 道吻合口狭窄、尿道狭窄、深部静脉血栓、 淋巴囊肿、尿瘘、肺栓塞。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还可能出现沿切口 种植转移、转行开腹手术、气体栓塞、高 碳酸血症、继发出血等并发症。
试验性前列腺癌局部治疗
前列腺癌的冷冻治疗(CSAP) :适用于局限 性前列腺癌及姑息性局部治疗及挽救性局 部治疗。 前列腺癌的高能聚焦超声 (HIFU) 治疗:年 龄较大、预期寿命小于10年的局限前列腺 癌。 组织内肿瘤射频消融(RITA):预期寿命大 于10年的局限性前列腺癌;T3或以上无根 治指征或不能耐受放化疗毒副作用。
PSA升高的诊断步骤
活检阳性 前列腺癌
PSA>10ng/ml
穿刺活检
活检阴性者每月复 查 PSA , DRE , 1-3 月后再活检
非典型增生或低级别 PIN 者 1-3 月 后再活检 (连续两次病理阴性, 3个 月后复查 PSA ,根据 PSA 变化可 多次穿刺)
前列腺癌分期
• 前列腺癌TNM分期(AJCC,2002年) • 前列腺癌分期方法:
适应证
预期寿命≥10年。 健康状况:只有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严重 心肺疾病的患者适合根治术。 对于PSA>20或Gleason ≥8的局限性前列腺 癌患者符合上述分期和预期寿命条件的, 根治术后可予其他辅助治疗。
禁忌症
患有显著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疾病,如严重 的心血管疾病、肺功能不良等。 患有严重出血倾向或血液凝固性疾病。 已有远处淋巴结转移(术前通过影像学或 淋巴活检诊断)或骨转移。 预期寿命不足10年。
方法和标准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①改良式:下腹正中切口, 整块切除髂动脉、髂静脉前方、后方及血管之间的 纤维脂肪组织,下至腹股沟管,后至闭孔神经后方。 ②扩大式:切除范围扩大至髂总动脉和骶前。 范围:完整的前列腺、双侧精囊、双侧输精管壶腹 段、膀胱颈部。 保留神经的适应证:术前有勃起功能的低危局限性 前列腺癌患者,可行保留神经的手术,其中T2a患 者可选择保留单侧神经手术。保留神经的禁忌症: 术中发现肿瘤可能侵及神经血管束。
前列腺癌病理分级
Gleason Score (Gleason 评分)系统 根据前列腺腺体细胞和细胞核大小形态、腺体排列结构 分为Ⅰ~Ⅴ级。Ⅰ级分化良好,Ⅴ级分化差 Gleason评分的计算: 主要分级区+次要分级区
分期编组 I期 II期 T1a T1a T1b T1c T1 T2 III期 IV期 T3 T4 任何T 任何T 病理分级 GX G1 G2 G3-4 病理分级不能评价 分化良好(轻度异形)(Gleason 2-4) 分化中等(中度异形)(Gleason 5-6) 分化差或未分化(重度异形)(Gleason 7-10) N0 N0 N0 N0 N0 N0 N0 N0 N1 任何N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1 G1 G2,3-4 任何G 任何G 任何G 任何G 任何G 任何G 任何G 任何G
近距离照射治疗
近距离照射治疗包括腔内照射、组织间照 射等,是将放射源密封后直接放入人体的 天然腔内或放入被治疗的组织内进行照射。 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包括短暂插植治 疗和永久粒子种植治疗。
适应证
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为单纯近距离照射治疗的适应证: 临床分期为T1~T2a 期;Gleason分级为2~6; PSA <10ng/ml。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为近距离照射治疗联合外放疗的适应 证:临床分期为T2b、T2c;Gleason 分级8~10;PSA >20ng/ml;周围神经受侵;多点活检病理结果阳性; 双侧活检病理结果阳性;MRI检查明确有前列腺包膜外 侵犯。 Gleason 评分为7或PSA为10~20ng/ml者则要根据具体 情况决定是否联合外放疗。 近距离治疗(或联合外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适应证: 前列腺体积>60ml,可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使前列腺缩 小。
主动监测-指征
极低危患者,PSA < 10 ng/ml,Gleason≤ 6,阳性活检数 ≤2,每条穿刺标本的肿瘤 ≤ 50% 的临床T1c-2a前列腺癌; 临床T1a,分化良好或中等的前列腺癌,预 期寿命> 10年的较年轻患者,此类患者要 密切随访PSA, TRUS和前列腺活检; 临床 T1b-T2b,分化良好或中等的前列腺 癌,预期寿命<10年的无症状患者。
内分泌治疗
任何去除雄激素和抑制雄激素活性的治疗 均可称为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的目的是降低体内雄激素浓度、 抑制肾上腺来源雄激素的合成、抑制睾酮 转化为双氢睾酮或阻断雄激素与其受体的 结合,以抑制或控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内分泌治疗
既往途径:① 抑制睾酮分泌:手术去势或 药物去势;② 阻断雄激素与受体结合:应 用抗雄激素药物竞争性阻断雄激素与前列 腺细胞上雄激素受体的结合。 其他:抑制肾上腺来源雄激素的合成,及 抑制睾酮转化双氢睾酮等。 最近新开发的雄激素生物合成抑制剂醋酸 阿比特龙为内分泌治疗增添新方法。
主动监测转积极治疗指征
前列腺活检:Gleason>4+3,或穿刺组织 中发现的肿瘤组织明显增多时需积极治疗。 患者意愿。 PSA倍增时间小于3年或PSA速率大于 2.0ng/ml· y。 Gleason<6而PSA上升很快时,MRI如有阳 性发现,则需要行穿刺检查或积极治疗。
根治性手术治疗
目前治愈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之 一。
DRE 穿刺活检阳性针数和部位 MRI、CT 骨扫描 淋巴结切除活检 PSA (协助分期)
前列腺癌TNM分期(AJCC,2002年) 原发肿瘤(T)
临床
Tx T0 T1 原发肿瘤不能评价 无原发肿瘤证据 不能被扪及和影像* 局限于前列腺 pT2a 肿瘤限于单叶的1/2 pT2b 肿瘤超过单叶的1/2但限于该单叶
活检阴性者每3个月复查 PSA、DRE及TRUS, 需要时 再活检
PSA升高的诊断步骤
活检阳性 前列腺癌
正常值: f/tPSA>0.16 PSAD<0.15 PSAV<0.75ng/ml
DRE或TRUS 异常者活检
非典型增生或高级别 PIN 者 1-3 月后活检,活检前复查PSA
PSA4-10ng/ml
T1a 偶发肿瘤体积<所切除组织体积的5%
T1b 偶发肿瘤体积>所切除组织体积的5% T1c 穿刺活检发现的肿瘤(如由于PSA升高) T2 局限于前列腺内的肿瘤 T2a 肿瘤限于单叶的1/2(≤1/2) T2b肿瘤超过单叶的1/2但限于该单叶(1/2-1) T2c 肿瘤侵犯两叶 T3 肿瘤突破前列腺包膜 **
前列腺癌危险因素分析
将PC分为高、中、低危,以便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低危 PSA (ng/mg) GS Stage 410 ≤6 ≤T2a 中危 10.120 7 T2b 高危 >20 810 ≥T2c
PC诊治指南——治疗篇
治疗
等待观察和主动监测 根治性手术治疗 外放射治疗 近距离照射治疗 试验性前列腺癌局部治疗 内分泌治疗 化疗
DRE或TRUS 正常者
活检阴性者每三月复查PSA、 DRE, TRUS,3个月后再活检
F/T、PSAD、PSAV只要 一项异常者就要活检 活检阳性 前列腺癌 非典 型 增 生或 高 级 别 PIN 者 1-3月后再活检
F/T、PSAD,PSAV 都正常者,每三月 复查上述指标。有 异常者活检
活检阴性者三月复查F/T、 PSAD、PSAV, PSA、 DRE,有异常再活检
主动监测
对已明确前列腺癌诊断,有治愈性治疗适应证的 患者,因担心生活质量、手术风险等因素,不即 可进行主动治疗而选择严密随访,积极检测疾病 发展过程,在出现肿瘤进展达到预先设定的疾病 进展阈值时再给予治疗。 主要针对临床低度风险有根治性治疗(根治性手 术和根治性放疗)机会的前列腺癌患者,选择主 动监测的患者必须充分知情,了解并接受肿瘤局 部进展和转移的危险,并接受密切的随访。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PC诊治指南——诊断篇
前列腺癌诊断流程
DRE B-超 结节 >50 岁 有 排 尿 障 碍 的 男 性 行 PSA 筛查。 >45岁有家族史 PSA,DRE检查
穿刺:为避免 对分期的影响, 穿刺前行MRI
穿刺阳性
分期
PSA 升高
PSA 升高患者 的诊断步骤
前列腺结节的处理
活检阳性 前列腺癌 PSA<4ng/ml DRE 或 TRUS 有 结 节异常者活检 非 典 型 增 生 或 高 级 别 PIN (前列腺上皮内瘤)者三个 月后活检,活检前复查PSA
外放射治疗
适用于各期前列腺癌患者。 根据目的可分为三类: ①根治性放射治疗:适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T12N0M0),是其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②辅助性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为 pT3-4、精囊受侵、切缘阳性和术后PSA持续升高患者; ③姑息性放射治疗:缓解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 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并发症:泌尿系统副作用;胃肠副作用;放射性急性皮肤 副作用;其他副作用。最新的回顾性研究证实,前列腺癌 放疗能增加患者患直肠癌和膀胱癌的风险。
远处转移(M)****
Mx M0 M1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无远处转移
M1a 有区域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结转移 M1b 骨转移
M1c 其它器官组织转移
*注:穿刺活检发现的单叶或两叶肿瘤、但临床无法扪及或影像不能发现的定为T1c; **注:侵犯前列腺尖部或前列腺包膜但未突破包膜的定为T3,非T2; ***注:不超过0.2cm的转移定为pN1mi; ****注:当转移多于一处,为最晚的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