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泌尿学会更新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2111版泌尿外科诊疗指南-前列腺癌指南修改版终版

2111版泌尿外科诊疗指南-前列腺癌指南修改版2011终版目录一、前列腺癌流行病学二、前列腺癌的诊断三、前列腺癌的治疗四、前列腺癌的随访五、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的诊治六、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治疗七、前列腺癌诊断流程图八、前列腺癌治疗流程图一、前列腺癌流行病学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勒比海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高,亚洲及北非地区较低[1-10]。
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1]。
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10年美国大约有217 730例新发前列腺癌,有32 050例将死于此病[11]。
在欧洲,每年得到确诊的新发前列腺癌病例大约有260万人,前列腺癌占全部男性癌症的11%,占全部男性癌症死亡人数的9%[12]。
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中国1993年前列腺癌发生率为1.71/10万人口,死亡率为1.2人/10万人口;1997年发生率升高至2.0/10万人口,至2002年为3.4/10万男性人口[13]。
另一组来自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全国30个登记处的数据显示,1988~1992年的前列腺癌发生率为1.96/10万人口,1993~1997年为3.09/10万人口,1998~2002年为为4.36/10万人口[14]。
1979年中国台湾地区仅有98位前列腺癌新病例;1995年已上升至884位,年龄标准化发生率达7.2/10万人口,2000年有635人死亡,死亡率为5.59/10万人口。
2007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的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为11.81/10万人,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五位。
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新诊断患者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
在美国,大于70%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都超过65岁,50岁以下男性很少见,但是大于50岁,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呈指数增长。
2022前列腺癌诊疗指南主要内容

2022前列腺癌诊疗指南主要内容一、概述前列腺癌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了2015年我国恶性肿最新发病率和死亡率情况,其中前列腺癌新发病例7.2万,发病率为10.23/10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6位;死亡3.1万,死亡率为4.36/10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10位。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口老龄化、人民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前列腺癌筛查方式的普及应用。
我国前列腺癌的另一特点是城市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2015年我国城市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为13.44/10万,而农村为6.17/10 万。
二、病因学前列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病因学研究显示前列腺癌与遗传、年龄、外源性因素(如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密切关系。
(一)遗传因素及年龄。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不同种族间有巨大的差别,黑人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白种人,亚洲人种发病率最低,提示遗传因素是前列腺癌发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前列腺癌的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高发年龄为65~80岁。
(二)外源性因素。
目前,有关前列腺癌的外源性危险因素仍在研究中,部分素仍存在争议。
酒精摄入量过多是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同时与前列腺特异性死亡率相关。
过低或者过高的维生素D水平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关,尤其是高级别前列腺癌。
紫外线暴露可能会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研究发现维生素E和硒并不能影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对于性腺功能减退的患者,补充雄激素并未增加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
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的药物干预或者饮食方法来预防前列腺癌。
三、病理分类及分级系统前列腺癌病理类型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内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等。
其中前列腺腺癌占主要部分,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前列腺癌是指前列腺腺癌。
(一)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分组。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仅供内部学习)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目录一、前列腺癌流行病学二、前列腺癌的诊断三、前列腺癌的治疗四、前列腺癌的随访五、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的诊治六、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七.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八、前列腺癌诊断流程图九、前列腺癌治疗流程图一、前列腺癌流行病学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勒比海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高,亚洲及北非地区较低[1-7]。
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1]。
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美国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人数将达到238,590人,占男性中所有恶性肿瘤的28%,但死亡人数有轻微下降,从2010年的32,050人降低到2013年的29,720人[2]。
在欧洲,2008年的新发前列腺癌病例大约有382,000人,2008年造成90,000余名患者死亡[3]。
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为迅速。
来自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全国30个登记处的数据显示,1988~1992年的前列腺癌发生率为1.96/10万人口,1993~1997年为3.09/10万人口,1998~2002年为4.36/10万人口[5]。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前列腺癌自2008年起成为泌尿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2009年的发病率达到9.92/10万,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排第6位;死亡率达到4.19/10万,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9位[6,7]。
根据2012年世界范围的调查结果,也可看出前列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出现了显著上升,1988年-1994年期间中国每年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增长率为2.1%,而到了1994-2002年间,前列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13.4% [1]。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
2016年前列腺癌指南更新及解读

内容提要
更新1:前列腺癌诊断
更新2: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
更新3: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
NCCN指南对前列腺穿刺指征做了修订
突出PSA的地位,2015版删除了两个前列腺穿刺指征: 1. 直肠指检发现可疑病灶,而不考虑PSA水平;
2016年前列腺癌指南更新及解读
2016国内外指南更新
NCCN指南 (2016) 欧洲泌尿外科协会指南 (2016)
2016 EAU指南前言:强调指南不能替代临床实践
目标与范围:必须强调临床指南代表了专家获得的最佳证据,但 依从指南并不一定带来最好的临床转归。 当为个体患者制订治疗决策时,指南不应替代临床实践,而应作 为辅助手段
2.
•
基于多因素分析计算出来的前列腺癌额外风险。
在 PSA>3.0ng/ml 的基础上,建议:1,复查PSA;2,直肠指检;3,排查良性病变
NCCN Prostate Cancer Guideline Early Detection 2015 v2. NCCN Prostate Cancer Guideline Early Detection 2016 v1.
评估:每12周
• 次要终点: • 治疗6月和12月后 PSA < 0.2 ng/mL 的比例 • 至生化、影像或症状进展时间 • 安全性与耐受性 • 随机后12月时生活质量评估 (FACT-P)
Sweeney C, et al. 2014 ASCO Abstract LBA2. Sweeney C, et al. N Engl J Med 2015; 373:737-346.
EAU指南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的危险分层
NCCN前列腺癌临床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与探讨

作者单位:110840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 肿瘤诊治中心肿瘤科 通信作者:谢晓冬,Email:doctor—xxd@
163.com
割方案中,将其中9.5一10.5 Gy×2个片
段调整为9.5—11.5 Gyx2个片段,其余
rival,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
万方数据
・950・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3年12月第34卷第12期
・949・
・专题讲座・ NCCN前列腺癌临床治疗指南 更新要点解读与探讨
郭放刘兆嚣 谢晓冬
前列腺癌是欧美男性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美国2013年最新统计数据显
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位居男性恶性
局部晚期极高危的患者,初始治疗不再 推荐短期(4~6个月)ADT治疗,已将其
修改为2—3年新辅助或同步或辅助 ADT治疗,如出现淋巴结转移,在辅助
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尚需大 量研究数据予以证实。 二、晚期前列腺癌系统治疗新药推
是基于大型临床研究的数据支持。新版 指南已将AA的推荐级别提升至l类推 荐。同时,新版指南新增恩杂鲁胺作为 2A类推荐。恩杂鲁胺是一种雄激素受 体抑制剂,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转
移性CRPC患者。在一项多中心、随机、
prostate
cancer,CRPC)可严重影响患
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旧1。目前,国内 外前列腺癌诊治主要以循证医学证据为 基础。以临床诊疗指南为规范,通过对大
量临床数据的分析汇总,选取最佳药物、
最佳剂量及最佳时机,力求从实践中探 索最佳诊疗策略,从而规范化、个体化、 系统化地指导临床诊疗。近年来,NCCN 前列腺癌指南在全球广泛应用,该指南 由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组织权威专家编 写,围绕最新临床试验数据,每年进行多 次更新,现对最新版NCCN前列腺癌指 南(2013.V.2版)更新要点进行解读,供
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新进展

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新进展摘要前列腺癌发病率高,发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有效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
本文对2013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和美国泌尿外科学会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指南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并阐述了PCA3、风险计算器、基因检测等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新方法,旨在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早期诊断指南基因检测1 背景前列腺癌,在部分地区已成为男性死亡率第二位的肿瘤[1],是威胁男性最大的健康问题之一。
在欧洲,前列腺癌的患病率在男性中高达21.4%,超越肺癌与结直肠癌[2]。
在美国,2009年有192 000人被诊断为前列腺癌,27 000人死于前列腺癌[3]。
自1985年来,大多数国家乃至前列腺癌低发国家,因前列腺癌而死亡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加[4]。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虽低于欧美国家,但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日趋增高。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我国前列腺癌病死率高于欧美国家,早期诊断率低是主要原因。
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是目前降低我国前列腺癌病死率最为有效的措施。
2013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AU)和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AUA)分别更新了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指南。
指南在总结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为公众和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最新、最全面、最权威的信息,本文将就指南相关信息进行介绍和解读,并阐述PCA3、风险计算器、基因检测等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新方法。
2 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新进展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强调以个体为目标,由医生或患者自己提出,旨在通过对无症状并拥有潜在前列腺风险的人群进行筛查试验,早期发现前列腺癌,预防局部进展或转移性前列腺癌,降低前列腺癌病死率并提高生活质量[5]。
澳大利亚Tyrol地区的一项非随机筛查项目发现,筛查和早期诊断可以降低33%的前列腺癌病死率[6]。
2014年前列腺癌指南修订要点及意义

2014年前列腺癌指南修订要点及意义王江平;王勤章【摘要】2014年美国泌尿外科协会(AUA)、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中国泌尿外科协会(CUA)等都对其《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进行了修订.在诊断方面,强调了PSA筛查的缺点和直肠指诊的重要性,确认了系统性10~12针穿刺活检的“金标准”地位,改良了TNM分期的方法;在治疗方面,提出了“观察”的概念,并将多个危险分层的治疗由主动监测改为观察,扩大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适应证,肯定了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应用,强调了内分泌治疗的代谢并发症以及监测,以及介绍了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治疗的新药及用法.【期刊名称】《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年(卷),期】2015(020)012【总页数】5页(P844-847,862)【关键词】泌尿外科;前列腺癌;指南;修订;2014【作者】王江平;王勤章【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新疆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25前列腺癌已成为欧美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
目前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全世界已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同时医学界对于前列腺癌也在进行持续的探索,每年包括美国泌尿外科协会(Am e r i c a n U r o l o g i c a l A s s o c i a t i o n,AUA)、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 u r o p e a n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U r o l o g y,E AU)、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 a t i o n a l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C a n c e r N e t w o r k,N C C N)、中国泌尿外科协会(C h i n a U r o l o g i c a l A s s o c i a t i o n,C UA)等各专业机构的诊疗指南都对前列腺癌诊疗进行相应的修订,本文就2 0 1 4年各指南的修订要点及意义作以下简要介绍。
国内外前列腺癌指南更新要点

主动监测
治愈性 预先设定的计划 DRE、PSA,重新活检,可选择MRI >10年
目标
评论
最小化治疗相关的毒性,在不影响生存 的情况下
只适用于低危的患者
最小化治疗相关的毒性
适合所有阶段的患者
2014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14 CUA 主动监测转积极治疗的指征
1. GS评分超过4+3,或穿刺组织中肿瘤组织明显增多
骨扫描
•
•
无症状的患者,只有PSA>10ng/ml, Gleason>8或者临床分期≥T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高危) 的患者推荐骨扫描 对于有症状的患者,无论PSA值,GS评分或 临床分期都应该进行骨扫描
无症状的患者,如果PSA< 20ng/ml,肿瘤分化好或者中等, 不推荐行骨扫描
2014 EAU Prostate Cancer Guideline;2013 EUA Prostate Cancer Guideline
• 根据初始PSA水平,那些初始就有风险的患者应该每2年 进行一次检测,那些初始没有风险的患者可以延迟至8 年(3,C)
2014 EAU Prostate Cancer Guidelin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泌尿学会更新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编辑部摘
欧洲泌尿学会(EAU)的首个前列腺癌(CaP)诊疗指南于2001年发表。
在过去的几年里,每当出现影响CaP 临床治疗的重要变革时,EAU 都会对指南进行更新。
2005年8月,EAU 再次更新了CaP 诊疗指南。
从w ww.uro 网站上可以获得新指南的完整版本。
工作小组对新数据进行文献回顾,并按循证医学(EBM )原则,插入了证据水平和推荐分级,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推荐资料的质量。
下面就指南中CaP 的危险因素、CaP 的筛查、CaP 的诊断与分期方法和CaP 的治疗原则部分分别进行介绍。
1 CaP 的危险因素
这次更新的指南指出,遗传因素在临床确定前列腺癌患病危险时是非常重要的,外在因素也可对这种危险产生重大的影响。
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有值得推荐的证据,改变生活方式(减少摄入动物脂肪,多食水果、谷物和蔬菜)能降低这种危险。
现有一些这方面的证据,在CaP 患者的男性亲属咨询饮食影响的时候可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他们(证据水平:3~4级)。
2 CaP 的筛查
普查或大规模筛查就是对无症状的危险人群进行检查,通常仅在筛查者进行试验或研究时才会开展筛查工作。
但早期检查或随机筛查可以发现散发病例。
通常由被筛查者(患者)或他们的医师决定是否进行这类筛查。
有两项正在进行的大型随机研究可评估CaP 筛查的效果,即在美国进行的PLCO(前列腺、肺、结肠直肠和卵巢)研究和在欧洲进行的ERSPC(欧洲CaP 随机筛查)研究。
2008年将对这两项研究的主要终点--CaP 致死率差异--进行首次分析(证据水平:1级)。
因此,目前缺乏支持性的证据,或忽视了在所有特定人群中男性的CaP 早期大规模筛查。
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直肠指诊(DRE)联合检查对知情良好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是没有争议的,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证据水平:3级)。
3 CaP 的诊断与分期
通过进行深入的诊断和分期工作,结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和并发症,确定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
要避免采用对治疗决策无作用的操作。
下面列出了对CaP 诊断和分期的七条指导: DRE 结果异常或血清PSA 检测值升高可作为CaP 的指征。
正常PSA 水平的精确临界值尚未确定,但通常用PSA 水平2.5~3 g/L 作为青年男性正常值标准(C 级推荐)。
CaP 的确诊依靠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B 级推荐)。
根据管理患者的需要做活检和进一步的分期。
对多数可疑CaP 患者,推荐使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系统组织活检确诊。
推荐穿刺活检在前列腺各方向取样至少6~10个点,对较大的前列腺要在更多点取样(B 级推荐):由于移行区活检检出率较低,不推荐在第一次活检时对此部位取样(C 级推荐)。
对持续存在CaP 指征(DRE 异常,PSA 升高,或第一次组织活检病理所见提示恶性疾病)的患者要再次进行活检。
总而言之,不推荐进行更多活检(三次或更多次);是否进行只能由患者决定(C 级推荐)。
给患者经直肠在前列腺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可使接受前列腺活检的患者得到有效的麻醉(A 级推荐)。
根据DRE 结果和可能有的M RI 检查结果,判断CaP 的局部分期(T 期)。
前列腺活检阳性结果的数量和部位、取样点受累的百分比、肿瘤的分级和血清PSA 水平可为诊断提供更多信息(C 级推荐)。
仅当计划进行治愈性治疗时,淋巴结状态才较重要(N 期)。
T 2期或者更低分期者(PSA<20 g/L,Gleason 评分<6分),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低于10%,可省去淋巴结评估。
只有淋巴结清扫术才能确定精确的淋巴结分期(B 级推荐)。
对骨转移(M 期),最好的评价方法是骨扫描。
在血清PSA 水平低于20 g /L 、肿瘤分化良好或者中度分化的无症状患者,可不进行此项评价(B 级推荐)。
4 CaP 的治疗
通常不可能将一种治疗方案描述得比另一种治疗方案更好,因为在这个领域缺乏随机对照研究。
但基于可利用的有限文献资料,仍可做出一些推荐方案。
对CaP 患者初步治疗总体方案列于表1中。
表1中概述了根据诊断分期的详细分类的治疗方案。
399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年5月第21卷第5期
表1 CaP 初步治疗方案
分期
治疗注释T 1a 观察等待
对分化良好和中分化肿瘤、预期寿命<10年的患者使用标准疗法;对于预期寿命>10年的患者,推荐经直肠超声检查(T U RS)和活组织检查重新分期(B 级推荐)根治性前列
腺切除术
这是预期寿命长、特别是肿瘤分化程度低的年轻患者的选择(B 级推荐)放射疗法
这是预期寿命长、特别是肿瘤分化程度低的年轻患者的选择在T U R P 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较高,尤其是组织内放疗更是如此(B 级推荐)激素疗法
不宜选择(A 级推荐)联合治疗
不宜选择(C 级推荐)T 1b ~T 2b 观察等待
这是肿瘤分化程度良好和中度且预期寿命<10年的无症状患者的选择不接受治疗相关性并发症的患者(B 级推荐)根治性前列
腺切除术
这是对于预期寿命>10年且接受治疗相关性并发症患者的标准治疗(A 级推荐)放射疗法适于预期寿命>10年且接受治疗相关性并发症的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预期寿命在5~10年且肿瘤分化程度低的一般状况不好的患者(推荐联合治疗;见下注)
(B 级推荐)
激素疗法适于需要缓解症状的患者和不适宜用治愈性疗法的患者(C 级推荐)
单纯抗雄激素治疗比观察等待的预后还要差,不推荐(A 级推荐)
联合治疗术前新辅助激素治疗(N H T )加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未证实可以获益(A 级推荐)
NH T 加放射治疗:最好采用局部治疗。
未证实可提高生存率(B 级推荐)
激素治疗(2~3年)加放射治疗:对于低分化肿瘤的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A 级推荐)
T 3~T 4观察等待这是T 3期、分化良好和中分化肿瘤、预期寿命<10年的无症状患者的选择(C 级推荐)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这是G 15~7、PSA 水平低、预期寿命>10年的T 3a 期患者的选择(C 级推荐)
放射疗法适于预期寿命>5~10年T 3期患者。
剂量相应增加>70G y 似乎有益。
如果不能进行这项治疗,推荐使用与激素疗法相结合的联合治疗(A 级推荐)
激素疗法适于T 3~T 4期高P SA 水平(>25 g/L)有症状患者和一般状态不好的患者,优于观察等待(A 级推荐)
联合治疗放射治疗加激素治疗可能优于单纯放射治疗(A 级推荐)
NH T 加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未证实可获益(B 级推荐)
N +,M 0观察等待适于无症状患者。
患者要求。
可能会对生存率有负面影响(C 级推荐)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非标准选择(C 级推荐)
放射疗法非标准选择(C 级推荐)
激素疗法标准治疗(A 级推荐)
联合治疗非标准选择。
患者要求(B 级推荐)
M +观察等待非标准选择。
可导致比立即激素治疗更低的生存率/更多的并发症(B 级推荐)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不宜选择(C 级推荐)
放射疗法不宜选择(C 级推荐)
激素疗法标准疗法。
不应拒绝治疗有症状的患者(A 级推荐)
联合治疗
不宜选择(C 级推荐) 编者注:这是欧洲标准,中国借鉴需注意人体差异,应综合考虑
(摘自2005年8月25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
400 Journal of Clinical U rology,M ay 2006,Vol 21,No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