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程方案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案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案1. 引言高浓度氨氮废水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水,其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氨氮物质。
氨氮的高浓度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案。
2. 处理原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案主要依靠氨氧化反应降解氨氮物质。
氨氧化反应是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从而将高浓度氨氮废水转化为低浓度的氨氮废水。
该反应通常依靠合适的菌群来实现,例如:硝化菌和反硝化菌。
3. 处理步骤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氨氮预处理首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杂质和颗粒物,以确保后续处理步骤的顺利进行。
预处理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筛网、沉淀等)和化学方法(如中和、氧化等)。
3.2 硝化反应将预处理后的废水送入硝化反应池进行处理。
硝化反应池中加入适量的硝化菌,并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氧气供应等。
硝化菌能够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从而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低浓度的氨氮。
3.3 反硝化反应硝化反应后的废水将进入反硝化反应池进行处理。
反硝化反应池中加入适量的反硝化菌,并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
反硝化菌能够利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来进行呼吸代谢,并将其还原为氮气释放到空气中,从而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氨氮浓度。
3.4 氨氮浓度监测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废水中的氨氮浓度。
可以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如纳氏反应、电极法等,来确定氨氮的浓度。
监测结果可以用于调整处理过程中的操作参数,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4. 处理效果评估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最终目标是将其转化为低浓度的氨氮废水,从而满足相关的排放标准。
处理效果的评估可以通过监测废水中氨氮的浓度来确定。
另外,还可以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其他指标的检测,如悬浮物浓度、pH 值等,以评估处理效果的综合情况。
5. 结论针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我们可以采用氨氧化反应的方法,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低浓度的氨氮。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氨氮质量浓度大于500mg/L 的废水称为高浓度氨氮废水。
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含量急剧上升,呈现氨氮污染源多、排放量大,并且排放的浓度增大的特点。
针对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使用吹脱法、化学沉淀法等。
一、吹脱法将空气通入废水中,使废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易挥发性溶质由液相转入气相,使废水得到处理的过程称为吹脱,常见的工艺流程见图1。
吹脱法的基本原理是气液相平衡和传质速度理论。
将氨氮废水pH 调节至碱性,此时,铵离子转化为氨分子,再向水中通入气体,使其与液体充分接触,废水中溶解的气体和挥发性氨分子穿过气液界面,转至气相,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常用空气或水蒸气作载气,前者称为空气吹脱,后者称为蒸汽吹脱。
蒸汽吹脱法效率较高,氨氮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但能耗较大,一般应用在炼钢、化肥、石油化工等行业,其优点是可回收利用氨,经过吹脱处理后可回收到氨质量分数达30%以上的氨水。
空气吹脱法的效率虽比蒸汽法的低,但能耗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在氨氮总量不高的情况下,采用空气吹脱法比较经济,同时可用硫酸作吸收剂吸收吹脱出的氨氮,生成的硫酸铵可制成化肥。
但是在大规模的氨吹脱-汽提塔生产过程中,产生水垢是较棘手的问题。
通过安装喷淋水系统可有效解决软质水垢问题,可是对于硬质水垢,喷淋装置也无法消除。
此外,低温时氨氮去除率低,吹脱的气体形成二次污染。
因此,吹脱法一般与其他氨氮废水处理方法联合运用,用吹脱法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预处理。
吹脱法处理氨氮技术参数:(1)吹脱法普遍适宜的pH 在11 附近;(2)考虑经济因素,温度在30~40 ℃附近较为可行,且处理率高;(3)吹脱时间为3 h左右;(4)气液比在5 000∶1 左右效果较好,且吹脱温度越高,气液比越小;(5)吹脱后废水的浓度可降低到中低浓度;(6)脱氮率基本保持90%以上。
尽管吹脱法可以将大部分氨氮脱除,但处理后的废水中氨氮仍然高达100 mg/L 以上,无法直接排放,还需要后续深度处理。
氨氮过高处理方法

氨氮过高处理方法氨氮是水体中的一种常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等。
当水体中氨氮浓度过高时,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破坏水生态平衡,甚至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寻求有效的氨氮过高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一、物理处理方法1. 吹脱法:利用氨氮在水中的溶解度随pH值升高而降低的特性,通过向废水中通入空气或蒸汽,使废水中氨氮由液相转移至气相,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吹脱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但能耗较高,且易产生二次污染。
2. 膜分离技术:包括反渗透、纳滤、超滤等,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氨氮与水分子分离。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膜材料成本较高,且易受污染和堵塞。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折点氯化法:将氯气或次氯酸钠通入废水中,使氨氮氧化为氮气逸出。
折点氯化法处理效果稳定,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但药剂费用较高,且可能产生有毒副产物。
2.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废水中的氨氮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离子交换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可回收氨氮等优点,但树脂再生费用较高,且易受其他离子干扰。
三、生物处理方法1. 传统生物硝化反硝化技术:通过硝化细菌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再通过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逸出。
传统生物硝化反硝化技术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处理周期较长,且易受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影响。
2.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包括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通过优化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反应条件,提高氨氮去除效率。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节能等优点,但对操作和管理要求较高。
四、复合处理方法为了克服单一处理方法的局限性,实际工程中常采用多种方法组合使用,形成复合处理方法。
例如,可以先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预处理废水,降低氨氮浓度和毒性,再采用生物方法进行深度处理。
复合处理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提高氨氮去除效率和处理效果稳定性。
五、实际应用案例1. 某化工厂废水处理:该化工厂废水氨氮浓度高达500mg/L以上,采用吹脱法预处理后,氨氮浓度降至200mg/L以下;再采用A/O(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进行深度处理,最终出水氨氮浓度稳定在10mg/L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鸟粪法处理高浓度氨氮的步骤

鸟粪法处理高浓度氨氮的步骤
1、先检测废水中氨氮的浓度;
2、将废水注入可供搅拌的反应池内,加碱调节PH值至11~12;
3、按十二水磷酸氢二钠20:氨氮1:无水氯化镁4的比例投加,充分反应二十分钟,投入适量(10mg/L左右)PAM,以形成好的繁花为宜,充分反应十分钟;
4、静置至分层清晰,检测上清液氨氮浓度,浓度在400mg/L上下时,即已达到处理要求;
5、工艺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有效果,低浓度(≤500mg/L)的废水处理效果不明显。
6、计算方法:如废水中含氨氮的浓度为15000mg/L时,即15kg/m3,则根据20:1:4的比例,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的投加量为15×20=300kg/m3,无水氯化镁的投加量为15×4=60kg/m3。
氨氮废水排放的解决方案之碳酸钠沉淀

氨氮废水排放的解决方案之碳酸钠沉淀氨氮废水是指含有高浓度氨氮的废水。
氨氮污染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水污染问题,对水体和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寻找有效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碳酸钠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之一碳酸钠沉淀法是指在氨氮废水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通过与废水中的离子反应,生成一种不能溶解的沉淀物。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氨氮,降低废水中氨氮的浓度,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碳酸钠沉淀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PH调节:将酸性的废水调节为碱性,pH值控制在9-11之间,以利于氨氮的沉淀反应的进行。
2.加入碳酸钠溶液:在废水中缓慢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通过与废水中的氯化物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根离子。
3.沉淀反应:随着碳酸钠的加入,废水中的氨氮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固体沉淀物氨基碳酸盐。
氨基碳酸盐是一种不能溶解的化合物,能够有效地将氨氮从废水中沉淀下来。
4.分离沉淀物:将产生的沉淀物与废水进行分离,可以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进行分离。
分离后的沉淀物可以经过处理后作为肥料等再利用。
碳酸钠沉淀法的优点包括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
1.沉淀条件选择:碳酸钠沉淀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氨氮废水。
对于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则需要进行稀释处理或者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
2.沉淀物的处理:产生的沉淀物需要进行处理,不能简单地进行随意排放。
可以选择进行固化处理后再进行处置,或者进行资源化再利用。
3.碳酸钠用量的控制:碳酸钠的加入量需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过量的碳酸钠会导致废水中的其他离子沉淀,从而使处理效果下降。
总的来说,碳酸钠沉淀法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具体情况、处理量、处理成本等因素,结合其他废水处理方法,综合采用,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过量氨氮排入水体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体观赏价值,并且被氧化生成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
因此,废水脱氮处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主要的脱氮方法有生物硝化反硝化、折点加氯、气提吹脱和离子交换法等。
消化污泥脱水液、垃圾渗滤液、催化剂生产厂废水、肉类加工废水和合成氨化工废水等含有极高浓度的氨氮(500 mg/L以上,甚至达到几千mg/L),以上方法会由于游离氨氮的生物抑制作用或者成本等原因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物化法、生化联合法和新型生物脱氮法。
1 物化法1.1 吹脱法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一般认为吹脱效率与温度、pH、气液比有关。
王文斌等[1]对吹脱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进行了研究,控制吹脱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是温度、气液比和pH。
在水温大于25 ℃,气液比控制在3500左右,渗滤液pH控制在10.5左右,对于氨氮浓度高达2000~4000 mg/L的垃圾渗滤液,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吹脱法在低温时氨氮去除效率不高。
王有乐等[2]采用超声波吹脱技术对化肥厂高浓度氨氮废水(例如882 mg/L)进行了处理试验。
最佳工艺条件为pH=11,超声吹脱时间为40 min,气水比为l000:1试验结果表明,废水采用超声波辐射以后,氨氮的吹脱效果明显增加,与传统吹脱技术相比,氨氮的去除率增加了17%~164%,在90%以上,吹脱后氨氮在100 mg/L以内。
为了以较低的代价将pH调节至碱性,需要向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钙,但容易生水垢。
同时,为了防止吹脱出的氨氮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在吹脱塔后设置氨氮吸收装置。
Izzet等[3]在处理经UASB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2240 mg/L)时发现在pH=11.5,反应时间为24 h,仅以120 r/min的速度梯度进行机械搅拌,氨氮去除率便可达95%。
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高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生物处理:利用生物菌群降解氨氮。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曝气法、厌氧法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法。
曝气法通过供氧促进氨氮的细菌降解;厌氧法则在无氧条件下降解氨氮;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法则通过有氧、无氧和静止等不同阶段的操作进行处理。
2. 化学处理:可以使用化学药剂与氨氮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沉淀或析出。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硫酸亚铁法、氯化法、碱法等。
3. 膜分离技术:利用膜过滤、膜生物反应器等膜分离技术将氨氮与其他物质分离。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逆渗透、纳滤和超滤。
4. 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氨氮吸附、去除。
离子交换方法适用于氨氮浓度较高的废水处理。
5. 蒸发浓缩:将废水中的氨氮用蒸发浓缩的方式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氨氮含量较高、体积较小的废水。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也可以组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高氨氮废水的处理。
同时,注意控制处理过程中的氨氮浓度,以避免对环境造成进一
步污染。
氨氮去除办法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办法过量氨氮排入水体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体观赏价值,并且被氧化生成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
因此,废水脱氮处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主要的脱氮方法有生物硝化反硝化、折点加氯、气提吹脱和离子交换法等。
消化污泥脱水液、垃圾渗滤液、催化剂生产厂废水、肉类加工废水和合成氨化工废水等含有极高浓度的氨氮(500 mg/L以上,甚至达到几千mg/L),以上方法会由于游离氨氮的生物抑制作用或者成本等原因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物化法、生化联合法和新型生物脱氮法。
1 物化法1.1 吹脱法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氨氮的气相浓度和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一般认为吹脱效率与温度、pH、气液比有关。
王文斌等[1]对吹脱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进行了研究,控制吹脱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是温度、气液比和pH。
在水温大于25 ℃,气液比控制在3500左右,渗滤液pH控制在10.5左右,对于氨氮浓度高达2000~4000 mg/L的垃圾渗滤液,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吹脱法在低温时氨氮去除效率不高。
王有乐等[2]采用超声波吹脱技术对化肥厂高浓度氨氮废水(例如882 mg/L)进行了处理试验。
最佳工艺条件为pH =11,超声吹脱时间为40 min,气水比为l000:1试验结果表明,废水采用超声波辐射以后,氨氮的吹脱效果明显增加,与传统吹脱技术相比,氨氮的去除率增加了17%~164%,在90%以上,吹脱后氨氮在100 mg/L以内。
为了以较低的代价将pH调节至碱性,需要向废水中投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钙,但容易生水垢。
同时,为了防止吹脱出的氨氮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在吹脱塔后设置氨氮吸收装置。
Izzet等[3]在处理经UASB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2240 mg/L)时发现在pH=11.5,反应时间为24 h,仅以120 r/min的速度梯度进行机械搅拌,氨氮去除率便可达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案
2006年
目录
第一章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原理及技术特点第二章高浓度废水处理流程设计
第三章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及设备
第四章进水指标和出水指标
第五章劳动组织
第六章3吨/小时高浓度氨氮处理装置投资概算第七章成本核算
第一章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原理及技术特点
氨氮(NH3-N)即氨态氮,就是以氨的形态存在于水中的氮。
氨氮都是以铵盐(NH4+)和游离氨(NH3+)两种形态存在,其比例高低取决于废水的PH值。
当PH值高时,游离氨的比例就高,PH值低时,铵盐的比例就高,铵盐和游离氨的比例随着废水PH值的变化而变化。
本工艺正是利用氨氮的这一特性通过加碱提高废水的PH值,使固氨转化成游离氨,然后用空气将游离氨吹脱。
但传统的吹脱最多只能将70%左右的铵盐转化成游离氨。
即使用上二次吹脱法去除氨氮也只能达到90%,最终达标还要续接A/O法,同时传统的吹脱法的气水比高达2000:1,能耗大、成本高。
本工艺最大的技术突破就是开发出了一高效复合药剂,它含有大量的0、H、OH、CH、CH2等原子和离子活性基团,在催化作用下药剂可以轻而易举地剩余氨水中的铵盐最大限度的转化成游离氨;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氨和其它混合气体中氨的分压,大大加快游离氨从剩余氨水中释出的解吸过程和解吸的传递速率,使转化的游离氨能够快速充分地与剩余氨水分离,实现氨水或硫胺的回收。
药剂还具有强氧化还原作用,它可以在设备(如反应器或药槽)物理作用的配合下,将游离氨和其它含氮物质一起先转化成NH3、NH、NO、NO2,再经过还原作
用变成无害的N2。
经过药之后的废水,NH3-N指标可以降到15mg/l (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以下;酚、氰指标亦可去除90%左右,COD可以降低50-60%。
完成药之后再续气浮、微电解、强化絮凝和曝气气生物过滤,即可使COD和多项指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第二章高浓度氨氮处理流程设计
流程说明:
1、废水首先排入调节池进行水量和水质调节。
调节池有效容积为30m3,可以容纳两天以上的废水量。
处理机组计划两天运行一次,每次运行一个白班(8小时)。
2、调节池出水通过水泵提升进入快速反应器。
泵前投加碱液将PH 值调至10.5-11.0。
反应器出水口安装PH值自动检测仪,以准确测定进入塔的废水PH值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废水进入塔之前投加药剂。
塔用蒸汽对废水加温至600C。
同时用鼓风机进行曝气。
塔相关部位装有金属温度计测量水温。
4、从塔分离出来的NH3通过离心抽风机引入密封的氨水回收罐进行氨回收。
5、塔出水自流到过渡槽,再从过渡槽用泵进行第二次提升。
6、塔出水自流到混沉槽时,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搅匀后沉降。
沉降后的上清液排入生化处理调节池。
7、经过公司生化系统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
第三章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及设备
1、废水贮存池兼事故池;
2、反应器:主要用于调节废水中的PH值;
3、塔: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游离氨;
4、混沉槽:废水进行混凝沉淀后,上清液达标排放,污泥进
入干化池;
5、污泥干化池:用于污泥干化;
6、化验室:用于安装化验设备作水质分析。
第四章进水指标和出水指标
设计进水指标:NH3-N :50000mg/l左右;
氰化物:2000mg/l左右。
设计出水指标:NH3-N < 15mg/l;
氰化物< 5mg/l 。
第五章劳动组织
该装置实行三班制作业,定员如下:
第六章3吨/小时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装置投资概算废水处理设备
1、主机:
2、辅机:
据上述设备投资概算如下:单位:万元
第七章成本核算
除去调PH值的费用
1、药剂费:2.2元。
其中:药剂:1.5元;混凝剂:0.5元;助凝剂:0.2元
2、蒸汽费(水温200C升至600C):2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