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文化 教案

合集下载

《百家姓》教案范文

《百家姓》教案范文

《百家姓》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百家姓》的基本内容和文化价值。

2、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姓氏,提高对汉字的认知能力。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讲解《百家姓》的起源和发展。

(2)让学生记住一些常见姓氏的读音和写法。

2、难点(1)理解姓氏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变迁。

(2)激发学生对姓氏文化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多媒体展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姓氏以及身边同学的姓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百家姓》。

例如:“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自己姓什么吧?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姓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百家姓》的奥秘。

”2、讲解《百家姓》的起源和发展(7 分钟)(1)简单介绍《百家姓》的成书背景和历史演变。

(2)强调《百家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常见姓氏的讲解(15 分钟)(1)展示一些常见姓氏的汉字,讲解其读音、写法和含义。

(2)举例说明一些姓氏的名人,如姓李的李白、姓王的王羲之等,增加学生的兴趣。

4、小组讨论(10 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姓氏的由来和家族中的故事,然后每组派代表分享。

5、姓氏文化内涵的探讨(10 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姓氏与家族、地域、文化传承的关系。

(2)通过一些故事和传说,让学生感受姓氏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

6、知识竞赛(10 分钟)设置一些关于《百家姓》的问题,进行小组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7、总结(5 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习《百家姓》的意义,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了解和探究姓氏文化。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回家查阅自己家族的族谱,了解家族的发展历程。

2、开展“姓氏文化手抄报”活动,加深对姓氏文化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百家姓》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在讨论和竞赛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姓氏文化内涵的讲解还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对一些较复杂的姓氏的记忆存在困难。

教案模板范文姓氏

教案模板范文姓氏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姓氏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姓氏的起源、发展和特点,掌握姓氏的书写和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姓氏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姓氏吗?你们知道姓氏的起源吗?(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姓氏,并简要介绍姓氏的来源。

2. 探究姓氏文化(1)讲解姓氏的起源:从古至今,姓氏的演变历程。

(2)介绍姓氏的特点:姓氏的多样性、地域性、历史性等。

(3)举例说明姓氏文化在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体现。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收集有关自己姓氏的资料,如家族史、名人等。

(2)要求每组制作一份关于姓氏的PPT或手抄报,展示在班级内。

4. 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姓氏文化的认识。

(2)强调学习姓氏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5. 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回家后,向父母或长辈询问家族史,了解自己的姓氏来源。

(2)撰写一篇关于姓氏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姓氏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姓氏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对姓氏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在实践活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五、板书设计一、姓氏的起源1. 姓氏的演变历程2. 姓氏的特点二、姓氏文化1. 姓氏在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体现2. 姓氏文化的重要性三、实践活动1. 收集姓氏资料2. 制作PPT或手抄报。

【大班社会教案《百家姓》】 百家姓教案大班

【大班社会教案《百家姓》】 百家姓教案大班

【大班社会教案《百家姓》】百家姓教案大班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对《百家姓》产生兴趣。

2. 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常见的姓氏,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百家姓》的来源和意义。

2. 学习并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氏,如:赵、钱、孙、李、周等。

3. 开展姓氏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百家姓》的故事课件或图书。

2. 准备姓氏卡片若干,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姓氏。

3. 准备一个姓氏接龙的游戏道具,如:圆圈或绳子。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或讲故事的方式,向幼儿介绍《百家姓》的来源和意义,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学习姓氏:展示姓氏卡片,让幼儿逐一认识并学说这些姓氏。

3. 姓氏接龙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站在一个圆圈或绳子中间。

教师说出一个姓氏,幼儿需迅速找到下一个姓氏接龙。

游戏过程中,可以增加难度,如:限制时间、增加速度等。

4. 总结:通过姓氏接龙游戏,巩固所学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2. 通过姓氏接龙游戏,检验幼儿对姓氏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幼儿在课堂中的提问和回答,评估他们的理解能力。

六、教学活动:1. 姓氏文化分享:邀请家长或者请幼儿分享自己家族的姓氏故事,增加对姓氏的深入了解。

2. 姓氏画展:让幼儿用自己的姓氏作为创作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七、延伸活动:1. 姓氏拼图:准备带有不同姓氏的拼图卡片,让幼儿进行姓氏拼图游戏,增强对姓氏的记忆。

2. 姓氏角色扮演:设置不同的姓氏角色,让幼儿扮演,进行社会角色扮演游戏,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八、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姓氏,增强对姓氏的理解。

百家姓的教案

百家姓的教案

百家姓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姓氏文化,掌握百家姓的基本知识。

2.学习百家姓的发音和笔画,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

3.培养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百家姓的概述2.百家姓的发音和笔画3.百家姓的书写方法三、教学过程1. 百家姓的概述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姓氏,引导学生思考姓氏的来源和意义。

2.讲解:简要介绍中国姓氏的历史和文化,重点讲解百家姓的由来和意义。

3.活动:让学生自己查找自己的姓氏的来源和意义,并分享给同学。

2. 百家姓的发音和笔画1.讲解:介绍百家姓的发音和笔画,重点讲解一些常见的姓氏的发音和笔画。

2.演示:老师现场演示一些姓氏的书写方法,让学生跟随练习。

3.练习:让学生自己练习一些常见的姓氏的书写方法,并相互交流。

3. 百家姓的书写方法1.讲解:介绍百家姓的书写方法,重点讲解一些常见的姓氏的书写方法。

2.演示:老师现场演示一些姓氏的书写方法,让学生跟随练习。

3.练习:让学生自己练习一些常见的姓氏的书写方法,并相互交流。

四、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和分享,了解学生对姓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通过学生的书写练习,评估学生对百家姓的掌握程度。

3.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讨论,评价教学效果和改进方向。

五、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姓氏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2.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讲解、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和游戏环节,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教学评价:本次教学评价方式比较简单,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

《姓氏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

《姓氏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

《姓氏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第一章:姓氏文化的起源与演变1.1 介绍姓氏的起源:古代的姓氏制度,姓氏的来源与演变1.2 讲解中国姓氏的分类:单姓、复姓、母姓等1.3 分析姓氏与家族、血缘关系的关系1.4 实践活动:调查自己家族的姓氏来源,了解家族历史第二章:常见姓氏的文化内涵2.1 介绍部分常见姓氏的起源与传说:如赵、钱、孙、李等2.2 分析姓氏与地域、民族的关系2.3 讲解姓氏中的文化内涵:如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等2.4 实践活动:收集其他常见姓氏的文化故事,进行分享第三章:姓氏与命理、风水的关系3.1 介绍古代姓氏与命理、风水的关联:如八字、五行等3.2 讲解姓氏在风水学中的应用:如选择吉凶、命名等3.3 分析姓氏与个人命运、家族兴衰的关系3.4 实践活动:观察身边的朋友、家人,分析姓氏与命运的关联第四章:姓氏研究与家族文化4.1 介绍姓氏研究的意义与方法:如谱牒学、姓氏志等4.2 讲解家族文化的内涵:如家训、家风、家族传统等4.3 分析姓氏研究与家族文化传承的关系4.4 实践活动:编写自己家族的家谱,传承家族文化第五章:姓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5.1 介绍姓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如避免姓氏歧视、传承姓氏文化等5.2 分析当前姓氏文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如姓氏歧视、家族观念淡化等5.3 讲解姓氏文化传承的方法与途径: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5.4 实践活动:开展姓氏文化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姓氏文化的认识与尊重第六章:姓氏与地域文化的交织6.1 探讨姓氏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如何地域特色影响姓氏的分布6.2 分析不同地区的姓氏特点:如广东的“陈林李”,浙江的“王姓”等6.3 讲解地域文化对姓氏含义的影响:如福建的“黄”姓与“闽南文化”6.4 实践活动:调查并展示自己所在地区的姓氏文化特色。

第七章:姓氏与民族融合的历史7.1 介绍姓氏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作用:如何姓氏见证了历史的变迁7.2 分析不同民族之间的姓氏差异与融合:如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姓氏交流7.3 讲解姓氏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体现国家的包容与多元7.4 实践活动:研究并分享一个民族融合的姓氏故事。

《姓氏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

《姓氏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

《姓氏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第一章:姓氏文化的起源与演变1.1 教学目标了解姓氏文化的起源,掌握姓氏的演变过程,认识姓氏在家族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1.2.1 姓氏的起源:讲解姓名的由来,介绍古代姓氏的区分,以及姓名的演变过程。

1.2.2 姓氏的演变:分析古代姓氏制度的发展,讲解姓名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

1.2.3 姓氏的重要性:强调姓氏在家族传承、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姓氏的文化价值。

1.3 教学活动1.3.1 导入:通过讲解姓氏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1.3.2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姓氏的起源与演变,引导学生思考姓氏在家族中的意义。

1.3.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姓氏文化现象,如地名姓氏、复姓等,加深学生对姓氏文化的理解。

第二章:我国主要姓氏的起源与分布2.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主要姓氏的起源,掌握姓氏的分布特点,认识地域性姓氏文化。

2.2 教学内容2.2.1 主要姓氏的起源:讲解中华民族常见姓氏的起源,如李、王、张等。

2.2.2 姓氏的分布特点:分析姓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情况,介绍地域性姓氏文化。

2.2.3 地域性姓氏文化:讲解地域性姓氏的成因,举例说明地域性姓氏文化的影响力。

2.3 教学活动2.3.1 图片展示:展示我国主要姓氏的分布图,引导学生直观了解姓氏的分布特点。

2.3.2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地域性姓氏文化的成因与影响,分享各自家族的姓氏故事。

2.3.3 调查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调查自己家族的姓氏起源与分布,增强对姓氏文化的认识。

第三章:姓氏与文化传承3.1 教学目标了解姓氏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认识姓氏与家族、历史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家族观念。

3.2 教学内容3.2.1 姓氏与家族:讲解姓氏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分析家族史与姓氏的关系。

3.2.2 姓氏与历史:介绍历史人物、姓氏家族的故事,展示姓氏在历史演变中的影响力。

3.2.3 家族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家族观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族荣誉感和责任感。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百家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传统文化启蒙》第四章《百家姓》。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姓氏的起源、常见的姓氏、姓氏与家庭文化的关系以及通过百家姓学习到的礼仪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姓氏的起源,知道自己的姓氏是由来的。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学会礼貌待人,懂得家庭文化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通过姓氏展开简单的自我介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常见姓氏,了解姓氏的起源,学会用姓氏进行自我介绍。

难点:理解姓氏与家庭文化的关系,将所学礼仪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教学挂图。

学具:彩笔、画纸、姓名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邀请一位同学进行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关注其姓氏,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百家姓。

2. 教学姓氏起源(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姓氏的起源,让学生了解姓氏是由来的。

3. 学习常见姓氏(10分钟)举例讲解常见的姓氏,引导学生跟读,加强记忆。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例题,如:“我姓张,你姓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会用姓氏进行自我介绍。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姓氏接龙游戏,巩固所学姓氏。

6. 礼仪知识学习(5分钟)教师讲解姓氏与家庭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学会礼貌待人。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百家姓2. 内容:姓氏的起源常见姓氏姓氏与家庭文化的关系礼仪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向家人了解自己的家族文化,用姓氏进行自我介绍。

2. 答案示例:我姓李,我的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我的祖先曾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姓氏的起源、常见姓氏、姓氏与家庭文化的关系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姓氏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姓氏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3.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示例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姓氏的起源、常见姓氏的掌握、用姓氏进行自我介绍的能力。

传统百家姓教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百家姓教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百家姓教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一、传统百家姓的教学内容传统百家姓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百家姓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等方面的内容。

1.历史渊源对于每一个姓氏,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渊源。

例如:姓“张”的起源是与张伯寿、张仪等人有关的;姓“王”的起源则与周朝的礼仪制度有关。

对于每个姓氏,要了解其起源背后的故事,最好是结合相应的典故或传说来讲述。

2.文化内涵每个姓氏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探讨其文化内涵,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

例如:姓“李”代表着一种“清华颜色”的文化内涵,它意味着清澈纯粹、高洁无瑕等美好的意象;而姓“陈”则代表着一种“厚重”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坚毅不拔的品格等。

3.民俗传统百家姓中的许多姓氏,都有着与民俗传统有关的内容。

例如:姓“孙”的民俗传统是“小孙子”和“孙先生”,其中“小孙子”代表孝顺父母,而“孙先生”则代表着智慧特别高的人。

通过学习这些民俗传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

二、传统百家姓的教学方法1.小课堂传统百家姓不适合当做一个完整的课程来讲授,更适合拆分成多个小课,以便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

可以利用百家姓的特点,将每个姓氏的知识点当做单独的主题,分别进行讲授。

2.课堂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让学生们自主探讨百家姓的特点和其文化内涵等方面的问题。

透过学生的眼睛,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认知水平,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3.讲解故事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讲一些与百家姓相关的故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百家姓的知识点。

同时将这些故事融入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4.互动游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来加强学生们的学习。

例如,可以将姓氏的典故加入到游戏中,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姓氏的深层次内涵。

三、传统百家姓教学的意义1.了解中国文化百家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的学习和了解,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强大魅力和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姓氏文化专题学习教案
授课时间:2020年10月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积累古代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课前自主探究、课中讨论和课后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

3.明确新课标新课程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一、简介本次课要点安排
一是师生交流、相互熟悉;
二是专题拓展:中国姓氏文化基本常识(以后在古代作品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
三是课程介绍和学习要求(为什么咱们到了大中专阶段还要学习语文,和小学初中学习内容有什么异同,结合新课标要求我们怎么学习。


二、师生交流环节
因是首次课,教师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引出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
姓费的追溯起来,是夏朝大禹的后人,因他的子孙的封国中有一个费国,后来就以国名为姓。

夏朝成立距今有4000多年,可见费姓是一个古老
的姓。

在最早的宋朝的《百家姓》中费姓排名第65,现在大约是第199。

(大禹:姓姒,名文命)
导入今天一个专题学习,我从哪里来——中国姓氏文化
明确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用3分钟时间,仿照老师的介绍,也可以更简单一点儿,用手机网上搜索“我是谁——我的姓和名”(自己的姓的起源、来历,什么时候有的,怎么产生的,以及据你了解自己名字的内涵。

在纸上快速写下要点,一会儿做交流,千万不要照着读,尽量自己要看懂,要让别人听明白。

如果看不懂,可以多查几条,综合理解。

)学生网上搜索并做展示交流(5分钟)
选取:
(18物流五1:王安然、王小月、王怡文、王一颖)王姓:现为中国第一大姓,全世界姓王的大约有1亿人。

先人曾是王族,被废为贫名,后代以王为姓。

(王: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所以夏商周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


(18物流五2:武欣云)武姓:1.出自姬姓,周平王的小儿子手上有“武”字型的纹路,就被赐武氏,为周朝大夫,后来他的子孙以武为姓。

2.出自以国名为姓。

夏朝有个人被封在武罗国,其子孙以武为姓。

3.汉朝有人封地在河北武强县,后代把“武强”简为武姓。

二、小结,转入学习相关常识
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大家搜索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地方读不懂,而且姓的来源很多,“姓、氏”混合难分,以及我们常说“按姓氏笔画排序”,什么是姓、什么是氏?二者是不是一样?一起学习,一起解决大家的疑惑。

三、介绍中国百家姓及其趣谈,解题。

(1)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

最新出版的《中国姓氏大辞典》共收录23813个汉字姓氏,目前仍在使用的姓氏超过7000个。

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出中国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列出了前100名。

(2019年百家姓排名)
(2)中国姓氏“之最”(简要浏览一下即可,不花过多时间)
中国最好听的十个姓氏(与人的联想有关):
1钱 2官 3龙 4郝5甄6郑 7金 8高 9丁10孔
龙:联想到腾云驾雾,威武。

郝:“好”同音。

甄:跟“真”同音。

郑:因为跟“正”同音,当官的喜欢:不管你当什么官,本来是副的,一套上这个姓氏“正”,就变成正的了。

丁:最大的好处,就是一碰到“按姓氏笔划排序”的场合,老兄你就不得不高居榜首也。

孔:联想到孔夫子的后人,有学问。

中国最难听的十个姓氏:
1吴2贾 3傅 4赖 5胡 6朱 7史8阎 9魏 10秦
中国最难听的10个姓氏:
吴:因为跟“无”同音,没有。

贾:跟“假”同音。

傅:与刚刚“正”相反。

赖:姓赖的,本来就是骂人的话胡:联想“糊里糊涂”、“胡作非为”。

朱:跟“猪”同音。

史:因为跟“死”“屎”读音相近、相同。

阎:“阎王爷”。

魏:就怪这个字笔划太多了,一碰到“按姓氏笔划排序”的场合,屈居榜尾。

秦:岳王庙前一句“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害得秦姓弟兄数百年来抬不起头来也。

中国最罕见的十个姓氏:
1死 2老 3难 4贶5油6盐7酱8醋9茶10黑
第一个,死姓。

非常恐怖的姓氏!据了解,“死”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

第二个,老姓,中国较罕见的姓氏,根正苗红的炎黄子孙。

春秋时期有老聃(老子)。

第三个,难姓,这个姓氏来源比较单一,出自古鲜卑族吐难氏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第四个,贶(kuang去声)姓,不超过百人,主要在河南安阳市区。

专家认为,是况姓况字的因误写形成。

所以是况姓的一个支系第五个,油姓,据了解,唐代时已有人以油为姓。

相传唐朝时期,一位牛姓高官在朝廷上得罪了皇帝,被斩首,而他的子孙为逃脱牢笼之灾就纷纷改姓为“油”。

目前6600多人。

第六个,盐姓,中华姓氏之一,非常罕见,不到200人,根正苗红的炎黄子孙。

据说,有两个来源:一是春秋赖国被毁,子孙得到盐商帮助活命,所以改姓盐;二是周朝有人非常善于制盐,于是周王赐盐姓。

第七个,酱姓,可能是中国人口最少一个姓氏,全国共14个人。

第八个,醋姓
醋姓,正宗的炎黄子孙。

基本上要么是职业,要么的醋产地,都和醋息息相关。

目前,这个姓氏人口不到1000。

第九个,茶姓,来源比较多,但主要是姬姓、子姓、姜姓,另外也有少数民族改为茶姓的。

第十个,黑姓,部分源于汉族,这个姓源于各民族变姓,全国黑姓大概有1万多人。

(3)由常见的“排名不分先后,以姓氏笔画为序”,抛出“姓、氏是否一样,是怎么回事?”
四、小组展示和教师补充相结合,运用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姓名(字号)基本常识。

(字、号可放在下一节课学习)。

要点如下:
(一)姓与氏
姓本来是族号,是整个氏族的称号,氏是后起的族号。

到了秦汉以后,姓与氏合而为一,从汉代起就通称为姓了。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

那时是母系氏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

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上古贵族有姓氏,平民无姓亦无氏。

——链接:图腾与姓姓氏怎么来的?和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

对自然界的某些物种(植物或动物)非常崇拜,视为自己的祖先、保护神,把它作为自己的部落的标志,后来就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也就是姓。

(图腾:最早的社会组织的标志和象征)
氏;人口繁衍增多,母系氏族部落产生了分支,怎么区分这些分支?就产生了氏,所以同一个姓可以分成不同的氏,到后来难以区分,姓氏不分、合一,今天一般都叫姓。

姓的具体来源(见PPT)
1.带女字旁的姓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