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3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

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帮助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短歌行》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谈讌一作:谈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海一作:水)《短歌行》原文翻译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短歌行3

短歌行3
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 陋之有?”(《论语·子罕第九》)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
本意是指姑娘思念情人,这里化 用诗意,比喻渴慕贤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诗经·小雅·鹿鸣》 本是指宴请宾客的诗,这里表 达虚心纳才之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蒿里行 曹操 白骨露於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作业
一、以“曹公,我想对你说” 开头写一篇300字的短文。 二、鉴赏《观沧海》(从意 象、艺术特色、诗歌形象入手)
【月亮】这一意象一般蕴含思念之情,
这里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 达对贤才的渴慕之情。
【乌鹊】即乌鸦,在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之后乌鸦这一意象大都是渲染凄子·形解》 比喻贤士多多益善。 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
“周公吐哺”则出自于《史记·鲁周 公世家》,其中记载:“周公戒伯禽曰 :‘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 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 下之贤人。’” 在这里,诗人以周公自比,强烈抒发 了诗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欲一统天下的宏图大志。
【 酒】 酒往往与诗人的愁情有关,
是文人骚客们所青睐的意象之一。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 更愁。 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 范仲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 肠,化作相思泪。”
刘禹锡《陋室铭》“南阳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
出处:子欲居九夷。或曰:“陋,

短歌行全文注音版

短歌行全文注音版

短歌行全文注音版
《短歌行》
白日依山尽(bái rì yī shān jìn),黄河入海流(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欲窮千里目(yù qióng qiān lǐ mù),更上一層樓(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注音版:
bái rì yī shān jìn,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参考内容:
白日依山尽:白天向山脉尽头而去,通常表示越来越深入的意思。

黄河入海流:黄河指中国著名的河流,入海流则表示它汇入大海。

欲穷千里目:欲指渴望,穷指达到极限,千里目指广袤无垠的天地。

表示人的志向和野心是无穷无尽的。

更上一层楼:比喻人们不断地努力探索和进取,不断超越自己,达到更高的目标。

短歌行3

短歌行3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 形势解》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 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 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 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韩诗外传》
课题三: 读完本诗后,你印象中的 曹操和诗中的曹操形象是否吻 合?能否结合诗中的形象,重 新认识曹操,说说你现在心目 中的曹操是什么样的形象?
伤感 低沉
轻缓 低吟 轻快 喜悦 迫切 忧虑 轻松 亲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枝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着急 忧虑 深情 慷慨
课题一:
本诗主要围绕诗中的 “忧”字而写,那么你认为 诗人有何忧思?诗人又是如 何解忧的?从哪些诗句看出 来的?
课题二: 本诗引用了哪些典故? 典故的原意是什么?作者引 用后想表达什么意思?引用 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课题三: 读完本诗后,你印象中的 曹操和诗中的曹操形象是否吻 合?能否结合诗中的形象,重 新认识曹操,说说你现在心目 中的曹操是什么样的形象?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枝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 (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 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 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短歌行》的感情起伏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短歌行》原文及翻译

《短歌行》原文及翻译

《短歌行》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短歌行》原文及翻译曹操《短歌行》原文及翻译《短歌行》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短歌行的原文及翻译

短歌行的原文及翻译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赏析:
曹操的《短歌行》,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全诗第一节抒写诗人人生苦短的忧叹。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这一点可从他的《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得到佐证:第二节抒写诗人对贤才的渴求。第三节抒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第四节抒写诗人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和渴望天下贤才尽归自己的抱负。诗人希望他们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用《管子•形解》中渴求人才的话和“周公吐哺”的典故点明了全文的主旨。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其二译文:
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殷朝土地为三份,他有其中两分。
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只因为崇侯进谗言,而受冤拘禁。
后因为送礼而赦免,受赐斧钺征伐的权利。他被孔丘称赞,品德高尚地位显。
始终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传遍。齐桓公拥周建立功业,存亡继绝为霸首。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短歌行 (3)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短歌行 (3)

诗 人 忧 为 何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忧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一、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
人生苦短

求贤不得 功业未就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用朝露比喻光阴易逝,人生苦短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的感慨
人生苦短
• 早晨的露珠,太阳一出来就被晒干,流 逝的大好时光苦于太多。诗人心中痛苦不 堪,诗句带有明显的感伤苍凉的情调。在 “人生无常、及时行乐”这样的氛围里, 曹操唱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 解忧?唯有杜康”这四句,用酒来排解心 中的忧思。
• • • • •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 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 惟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
课外探究
(1)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 一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 系》) (2)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 奸雄’. (3)杀伯奢一家后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课文翻译
•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我久 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诗人的形象来评价曹操。
• 《短歌行》共128个字,“忧”字出现三次,成为贯穿全诗的诗眼, 也是曹操英雄气概的最好体现,“忧思”中,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饱 经忧患、真诚恳切的老者形象,尽显明主风度,全然没有了战场上硝 烟的味道,也没有了军事里奸诈的阴霾,是最“真心”的表白,最 “实意”的胸怀。 第一段两个“忧”,“忧思难忘。何以解忧”一前一后,再加上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再加上“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 形象比喻,给全诗奠定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然而这一悲凉,不是“人 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不是“不知老之将至” 的消极嗟叹,他对汉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实担忧, 他 又看到晨风吹干的露水,想到人生短暂,想到时间紧迫,他的“人生 几何”的慨叹,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积极态度,这一“人 生几何”之“忧”不能不说是渴望建功立业的老者发自心底的最良心 的呐喊,怎能不对这种英雄之气油然而生敬意。

短歌行的层次划分

短歌行的层次划分

《短歌行》共分为四节,每节诗表达的层次如下:
1.第一节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促的感慨,以应当珍惜时光,建立
功业,有所作为。

2.第二节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求,他通过向远方贤士招手,表
达出对他们的向往之情。

3.第三节表达了诗人因失去贤才而产生的孤独和忧愁,他通过月
明、乌鹊落等形象,营造出一种寂寞、惆怅的氛围。

4.第四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贤士的思念和忧虑,他通过明喻和起
兴的手法,表达出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并表达了对贤才的热情欢迎。

总体而言,《短歌行》是一首情感真挚、表达深刻、层次分明的诗,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贤才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孤独和忧愁的感受和对远方贤士的思念和忧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曹操此篇,选自组诗《步出夏门行》(又称《陇西行》) 属古乐府《相和歌•瑟调曲》。诗开头有“艳”辞(序 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 桓得胜回师途中。 东汉末年,军阀逐鹿中原之时,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 起来,他们南下攻城掠地,成为严重边患。建安十年 (205),曹操打败了袁绍,袁绍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 乌桓,勾结乌桓多次入塞为害。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 北征。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夏 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 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 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予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 主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 代特征。建安文学在悲壮慷慨的基调中,感 伤离乱、悲悯人民和慨叹人生相联系,从而 激起及时建功立业的政治豪情,显得“志深 笔长”、“慷慨多气”,是沉着的品格的典 型代表。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世称为 “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文学 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等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 短 歌 行 》 其 二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禾巨]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比喻 比喻 类比
古今向来对曹操的诗都有很高 的评价。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 《诗品》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刘勰· 《文心雕龙》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毛泽东
悲凉沉雄、慷慨激昂、感情丰富、 意味深远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我们认 识中的曹操是个不折不扣的“奸雄”, 而历史中曹操又有“忠臣贤相”、“杰 出英雄”的美称,究竟曹操是个怎么样 的人呢?
请举例说明诗句流露出曹操的什么思想感情? 并指出诗中的修辞手法。
①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人生苦短的感叹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年华易失的苦闷
除三四句外有六句引自《诗经》
他通过借古喻今的手法,举少总多,连类无穷, 婉转而清晰地吐露了自己深挚的情意。 前四句写他求贤才不得时的日夜思慕;后四句写 他求贤才既得后的竭诚欢迎。两相对照,意极分明。 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有色(青青)、有声(呦呦),更顿觉词采鲜灵、 音韵悠扬多了。
奇想天外:明朗的月亮,什么时候能把它摘到手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比喻
比喻 起兴
—思慕贤才的情怀 —贤才难得的忧愁 —求贤难得的惶恐 —访求贤才的态度 —难觅贤才的孤独 —广纳人才的真诚 —爱才之情的殷勤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绕数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创作背景
•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 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 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 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 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 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 飞鸣而去。57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 赋此《短歌行》。
A、尊奉儒家朱熹的体系, 未遵循司马迁的体例
B、反对“暴君”、“奸相” 造成的民不聊生,生活贫困。 C、宋朝的民族关系紧张; 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对汉 人实行高压政策 ,人心思 汉。 E、《三国演义》题材七实 三虚,有些虚构故事的影响
……
……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古诗或名曰乐 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 引,有行有曲。” (宋)赵德操《北窗炙輠》卷上:“凡歌始发声, 谓之引……既引矣,其声稍放焉,故谓之行。行 者,其声行也。”
多的是“安逸舒适”的人 多的是“庸庸碌碌”的人
本文主旨: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而产生的苦闷心情,
表现诗人渴望招纳贤才,辅佐自己建功立业实现统一天 下的宏伟志向。
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 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
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 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 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 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 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 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
乐府 —— 汉代专管采集民歌的官署(机关) 乐府诗 —— 乐府所采集的民歌的统称。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大明三年宴乐技录》,平调有七曲: 一曰《长歌行》,二曰《短歌行》,三曰《猛虎行》,四曰《君子行》, 五曰《燕歌行》,六曰《从军行》,七曰《鞠歌行》。荀氏录所载十二 曲,传者五曲。武帝“周西”、“对酒”,文帝“仰瞻”,并《短歌 行》,文帝“秋风”、“别日”,并《燕歌行》是也,其七曲今不传。 文帝“功名”,明帝“青青”,并《长歌行》,武帝“吾年”,明帝 “双桐”,并《猛虎行》,“燕赵”《君子行》,左延年“苦哉”《从 军行》,“雉朝飞”《短歌行》是也。其器有笙、笛、筑、瑟、琴、筝、 琵琶七种,歌弦六部。张永《录》曰:“未歌之前,有八部弦、四器, 俱作有高下游弄之后。凡三调,歌弦一部,竟辄作送,歌弦今用器。又 有《大歌弦》一曲,歌“大妇织绮罗”,不在歌数,唯平调有之,即清 调“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篇。后章有“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 是也。张《录》云:“非管弦音声所寄,似是命笛理弦之馀。”王录所 无也,亦谓之《三妇艳》诗。 崔豹《古今注》曰:“长歌、短歌,言人寿命长短,各有定分, 不可妄求。按古诗云“长歌正激烈”,魏文帝《燕歌行》云“短歌 微吟不能长”,晋傅玄《艳歌行》云“咄来长歌续短歌”,然则歌 声有长短,非言寿命也。唐李贺有《长歌续短歌》,盖出於此。
乐府长歌行
[南北朝]谢灵运 倐烁夕星流,昱奕朝露团。 粲粲鸟有停,泫泫岂暂安。 徂龄速飞电,颓节骛惊湍。 览物起悲绪,顾已识忧端。 朽貌改鲜色,悴容变柔颜。 变改苟催促,容色鸟盘桓。 亹亹衰期迫,靡靡壮志阑。 既惭臧孙慨,复愧杨子叹。 寸阴果有逝,尺素竟无观。 幸赊道念戚,且取长歌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 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 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 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 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 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曹操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 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 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 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把握艺术要点:比喻的含义、用典的意义。
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 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 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 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 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 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 呢?岂不很苦吗 ?
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
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 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 容无关。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 ,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 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 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 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值得指出的是:客观自然景物反 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理解、融 会、取舍、强调,然后形成艺术的产品。这种产品,既是 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凝结,这就叫做 意境。。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 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 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 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 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人的觉醒 文的自觉
“比兴”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
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对酒当歌”有两解:1、对着酒,对著歌。当, 即门当户对的当。2、对着酒当歌唱。当以 “应当”为是。 中国古典诗词往往有多义性,只要两说俱 通,不妨并存。 诗人由眼前的酒宴和歌舞场面说开去,感叹人生的短 促和年华的消逝。从表面上看,似乎诗人提出了一个“人 生当及时行乐”的消极主题,甚至因此被后世悲观之士引 为口实;而实际上刚好相反;全诗洋溢着高昂的情绪,蕴 涵着应及时努力的思想。它通过微吟低唱的形式,倾吐慷 慨激昂的心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的感慨,但并没有 软弱消沉,却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就诗的意境而言,它展现出一个紧逼迫促的境界。它 使读者从现实生活中去探讨人生哲理,从朴素的领悟中去 寻求深长的意绪。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 居高临海,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 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 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么”,是叹美之词。 “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在 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 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 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 入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