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1.7”爆炸火灾事故分析
20100107中石油兰州石化发生重大爆炸事故

中石油兰州石化发生重大爆炸事故
1月7日17:25,中石油旗下兰州石化公司303厂区发生重大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时,现场有20多位员工,目前已确认2人死亡。
爆炸地点位于兰州市西固区钟家河的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316罐区,距离兰州市中心30公里。
爆炸响声巨大,在离事故现场17公里外的地方都能感到震动。
“发生爆炸的是合成橡胶厂316灌区的两个储罐,目前已发生了3次爆炸。
由于其中装满化工品C4,因此火势大,难以扑灭。
也许只能等C4全部烧完大火才能熄灭。
”有兰州石化人士当晚21时告诉记者。
C4是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原料,燃烧时会发出刺鼻气味,但燃烧后不会留下有毒物质,当地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结果也证实目前未发现大气异常情况。
“吸取当年吉化污染事件的教训,我们在厂区内设有专门的污水集中处理池,用于回收污水及消防用水,因此不会造成黄河水源污染。
”上述兰州石化人士说。
事故发生后,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赶赴现场指挥救援。
为防止发生连锁爆炸,目前兰州市全部消防力量都被调集到西固区。
对于事故起因、影响等,当晚中石油集团总值班室应急办人员表示还在了解情况,无法回应。
据悉,当地政府计划在当晚22时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情况
兰州石化合成橡胶厂是我国“一五”期间建成投产的国内第一个合成橡胶生产企业。
它位于甘肃兰州西固区古浪路,是兰州石化旗下重要的化工生产企业。
2007年2月6日,该厂曾发生过C4爆炸,造成6人重伤。
兰州石化公司“2010.1.7”火灾爆炸事故

2010年1月7日17时24分左右,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316#罐区发生了一起火灾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
一、事故单位简介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主要生产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和有机化工原料三大系列化工产品。
现有8个联合车间,包括10万t/a丁苯橡胶装置、5.5万t/a丁苯橡胶装置、5万t/a丁腈橡胶装置、1.5万t/a丁腈橡胶装置、2万t/aABS树脂装置、1.5万t/aSAN树脂装置、6万t/a苯乙烯装置、4.5万t/a碳四抽提装置、8万t/aMTBE 装置、丁钠橡胶装置和液体橡胶装置。
316#罐区位于兰州石化公司橡胶石化区的西北角,东面为24万t/a裂解装置,南面为烯烃装置,北面为丙烯腈装置,西面为公司内部铁路线。
316#罐区共分两个区域,分别由合成橡胶厂和石油化工厂使用管理。
罐区由储罐、火车装卸栈桥和汽车装卸栈桥组成。
现有储罐30具,设计总容量10359.56m3。
其中石油化工厂有22具储罐,储存物料主要为甲苯、轻、重碳九、裂解油、加氢汽油、正己烷、抽余油、丙烯、丙烷、1-丁烯、拔头油、轻烃。
合成橡胶厂有8具400m3球罐,其中7具球罐主要储存裂解碳四和丁二烯物料,栈桥可装卸丙烯、拔头油、裂解油、加氢汽油、甲苯、抽余油、丁二烯、正已烷、1-丁烯等物料。
316#罐区主要作为24万t/a乙烯装置的中间罐区,接收外购及生产装置转送的原料,将储存在储罐内的原料输送至各装置。
二、事故经过2010年1月6日零点班开始,合成橡胶厂316岗位开启P201/B泵外送R202(裂解碳四储罐)物料,同时接受来自石油化工厂烯烃装置产出的裂解碳四。
此时,其余2具碳四储罐:R201罐内储存物料291m3,R204罐检修后未储存物料。
7日15时30分,根据生产调度安排,停送R202(罐内当时有物料230m3)物料,并从烯烃装置接收裂解碳四(接收量约6吨/小时);R201物料打循环。
17时15分左右,316岗位化工三班操作工王某按班长指令到罐区检查卸车流程,准备卸丁二烯汽车槽车。
兰州石化“2002.10.26”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兰州石化“2002.10.26”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兰州石化分公司402#原油储罐(直径46米,高19.3米,总容量为3万立方米)于1995年投入使用,一直未检修,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中央雨排管破漏、蒸汽盘管泄漏,计划安排进行大修。
车间2002年10月22日将罐内原油倒空停用。
由于多年使用,罐底残留水、泥、沙、油等沉淀物高0.4米左右。
罐底清理工作由供销公司承包给兰州星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都公司,属企业外地方公司),双方签订了《检维修(施工)安全合同》。
10月25日油品车间为星都公司办理了临时用电票,当日星都公司开始了清理工作。
26日19时左右,星都公司职工在402#罐前进行交接班。
21时左右,星都公司现场负责人押运油罐车到油品车间盛装罐底油泥,此时星都公司经理到现场为清理员工送饭。
驾驶员将油罐车停靠在402#罐东侧防火堤上的消防通道上,由该公司职工负责在车顶装油泥。
22时10分左右,进行停泵操作。
随之就在木制配电盘的附近发生爆燃,火势顺势蔓延到人孔处,致使人孔处着火。
在灭火时星都公司经理被烧伤,被送往兰化职工医院进行抢救,现场负责人被当场烧死,罐内余火于28日12时30分扑灭。
二、事故原因星都公司严重违反《兰州石化公司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中关于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内使用的临时用电设备及开关、插座等必须符合防爆等级要求”的规定,在防爆区域使用了不防爆的电气开关,在停泵过程中开关产生的火花遇油泥挥发出并积聚的轻组分,发生了爆燃,导致火灾发生,是造成这起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
经兰州市消防支队事故调查组认定,星都公司对此起重大火灾事故负直接责任,兰州石化分公司安全管理有漏洞,对此起事故负间接责任。
三、责任者处理根据《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安全合同有关条款,经2002年11月4日供销公司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决定:1.油品车间专职电工,在星都公司申请临时用电时,在施工现场未做全面、细致的检查,致使星都公司在易燃易爆施工现场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导致此次火灾事故的发生,对此次事故应负间接责任,给予通报批评,扣发3个月奖金。
兰州石化“1·7”爆炸事故遇难者升至6人

兰州石化“1·7”爆炸事故遇难者升至6人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昨天透露,截至目前,在事故现场已经找到6具遇难人员遗体,经确认6人均系公司职工;事故还造成1人重伤,但生命体征平稳,没有生命危险;5名轻伤人员正在恢复中。
4个着火点熄灭一个据中石油集团公司介绍,目前,现场4个着火点已有一个熄灭,剩余3个着火区域已形成稳定燃烧。
据监测,现场没有有毒气体排出,所有消防水已进入污水防控系统。
中石油已组织抢险灭火和防护工作。
一是全部切断相关物料,与周边罐隔离冷却,采取控制性燃烧措施。
二是加大消防力度,保证消防水量充足,确保消防污水全部排入缓冲池。
三是千方百计做好伤员施救,妥善安置门窗受损的20余名居民。
附近百余辆罐车转移据现场指挥部昨天介绍,316罐区6个油罐发生爆炸后,造成管线断裂,未燃爆的部分罐体物质外泄,25个液态烃储罐受到火势威胁。
现场抢救力量连续奋战,采取减压、降温持续排险。
同时,为了确保周边1000米内不发生次生连爆事故,现场指挥部紧急部署,调运8台机车,对临近爆炸现场的专用线石岗车站、颖川堡车站的6列油车,共215辆石脑油,121辆汽、煤、柴油罐车安全转移。
目前,经过一线抢险警力的全力工作,确保了未燃爆罐体的安全,燃烧罐正在稳定燃烧,但由于危险源仍未排除,消防官兵和公安干警仍在全力奋战。
事因裂解碳四罐泄漏昨天,中石油集团公司透露,由国家安监总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已在现场全面开展工作。
经初步分析,事故是由于裂解碳四罐泄漏,致使现场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呲出的可燃气体产生静电,引发爆炸着火。
爆炸详细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兰州石化向公众致歉爆炸事故引起兰州市民高度关注,并给市民情绪和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发生这样的事故,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市民来说,都是十分不幸的。
作为企业,我们感到十分惭愧。
”昨天,兰州石化公司副总经理李家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次爆炸给公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他希望通过媒体向市民表示歉意,并承诺将尽快妥善处理这次事故,接受教训,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石油安全经验分享

石油安全经验分享篇一:安全经验分享2021年6月28日早晨8点,西北地区最大的炼油基地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
兰州石化公司一套300万吨重催化装置的储气罐液化气突然泄漏,随后起火并引发爆炸。
爆炸波及旁边的5个储气罐,造成储气罐阀门松动,气体泄漏,燃起大火。
经过消防官兵近4个小时的扑救,到中午11点左右,火势终于得到控制,5个泄漏的储气罐阀门也被消防官兵一一关闭。
目前,已经确认有1人在事故中死亡,另有6人受伤,具体损失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这次发生事故的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地处兰州市西固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炼油化工基地,拥有千万吨级的生产能力。
全力灭火1名消防员牺牲10人伤在消防灭火过程中,兰州石化分公司消防支队1名队员牺牲,10名队员受伤。
救火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全部引入炼油污水场处理,未进入黄河,水质及空气均未受到污染。
据了解,昨日上午8时零6分接到火警报告后,兰州石化分公司消防支队于8时零9分即赶到火灾现场,全力以赴组织灭火;并根据火情情况向兰州市消防部门进行了上报。
兰州市和西固区的消防队随即到达事故现场支援消防灭火,火势于上午10时得到控制。
启动紧急预案使消防水未排入黄河火灾发生后,兰州石化分公司立即启动环境紧急预案,组织人员封堵雨排系统,封闭了所有进入黄河的排放口,设立现场围堰,将事故消防水引入炼油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同时,启用了3万立方米应急调节池,使消防水未排入黄河,并定时取样大气与水质进行分析。
据环保部门监测,由于液化烃燃烧充分,大气和黄河水质在此次火灾中未受污染。
全力救治伤员查清事故原因昨日下午,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浩,副省长杨志明前往兰州石化分公司火灾事故现场,查看灾情,慰问一线消防人员,指导部署火灾处理和善后工作。
据了解,国家消防局已下拨资金5万元,用于慰问伤亡人员家属。
灭火后续工作还比较艰巨陆浩在火灾现场查看了灾情,并听取了兰州石化分公司负责人关于火灾事故的经过和消防、环保、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情况汇报。
兰州“1·7”石化公司爆炸事故扑救及处置对策

3 6 区上空 。到场 后发现爆炸 冲击 波将西南 两侧的 l l罐 3
节 火 车 槽 罐 掀 翻 , 大 的 气 浪 将 炸 飞 的 贮 罐 残 片 抛 至 巨
1 0多 米 外 ,3 6罐 区 的 1 2 3号 罐 群 已 呈 猛 烈 燃 烧 态 0 l 、、
和 近 百 条 生 产 工 艺 管 线 的 安 全 , 免 了 恶 性 爆 炸 事 故 和 避 环境 污染 等 次生 灾 害 的 发 生 , 火 灾 损 失 降 到 了最 低 , 将 参 战 官 兵无 一 伤 亡 。
1 起 火罐 区 基本 情 况
势 , 向 罐 区 东 、 、 侧 的 8万 t 烯 裂 解 装 置 和 生 产 并 南 北 乙 工 艺 管 线 蔓 延 , 场情 况 万 分 危 急 。 火 1 7时 5 分 , 场 的 西 固 中 队 在 进 行 火 情 侦 查 时 , O 到 位 于 5号 罐 群 的 F 重 碳 9 罐 发 生 第 三 次 爆 炸 。根 据 火 5 储 场 情 况 , 固消 防 中 队 官 兵 在 罐 区 东 、 两 侧 各 出 1门水 西 南 炮 阻 止 火 势 蔓 延 。 兰州 石 化 公 司 消 防 支 队在 罐 区 西 北 侧
丙 烯 爆 炸 极 限 为 1 ~ 1 。 这 些 物 料 爆 炸 危 险 性 极 5 大 , 火救 援 过 程 中 , 场 先 后 发 生爆 炸 4次 、 燃 2次 。 灭 现 爆
中图 分 类 号 : 9 2 U9 8 1 X 3 ,T 9 .
文 献 标 志 码 : B
( ) 火 面 积 大 , 响 范 围广 。罐 区 、 线 一 片 火 海 , 3过 影 管
中石油兰州石化爆炸事故

In places deeper than night, there must be darker eyes than nigh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中石油兰州石化爆炸事故十二中石油兰州石化爆炸事故1.事故经过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316罐区发生爆炸燃烧事故,甘肃省消防总队迅速调集两个消防支队赶赴现场,会同兰州石化公司消防支队对火场实施警戒,确保现场起火的四个罐体稳定燃烧,不再发生爆炸,4个燃烧罐体经过平稳燃烧,8日凌晨一个已经熄灭,火灾现场的明火估计将于9日凌晨熄灭。
爆炸发生后,现场抢险人员在甘肃省消防总队总队长陶润仁的指挥下,再次加派人力,在现场增设水炮对罐体进行持续冷却。
8日凌晨,火场附近风力加强,气温骤然降低,喷洒在附近其他罐体上的消防水很快凝结成几十厘米长的冰凌,在外围警戒的救援人员只能蜷缩在驾驶室内,相互依偎取暖,而靠近火场的救援人员遭受猛火灼烤,穿着隔热服大汗淋漓,每次换班,从火场换下的救援人员汗水很快就结冰,然而救援人员在当晚几经冰火考验,冒着生命危险继续与大火鏖战。
截止8日凌晨3时,经过救援人员严密布控,爆炸现场的火势渐渐减弱,并再次处于稳定燃烧状态。
在救援人员的持续监控下,现场附近没有再次发生爆炸,凌晨5时许,现场四个着火点已有一个熄灭,剩余三个着火区域已形成稳定燃烧。
在8日下午,由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监测,现场没有有毒气体排出,所有消防水已进入污水防控系统。
爆炸现场残存的易燃气体经过稳定燃烧,有可能将于今日凌晨燃烧殆尽。
事故造成5人失踪,1人重伤,5人轻伤。
受伤和失踪人员均为兰州石化公司员工。
目前,现场四个着火点已有一个熄灭,剩余三个着火区域已形成稳定燃烧。
据监测,现场没有有毒气体排出,所有消防水已进入污水防控系统。
2.事故原因(1)该公司所属兰州石化公司一厂区发生爆炸着火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罐体泄漏,致使现场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呲出的可燃气体产生静电,引发爆炸着火。
重视危化品监管 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316罐区爆炸事件解析

重视危化品监管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
工厂316罐区爆炸事件解析
蔡刚
【期刊名称】《环境保护》
【年(卷),期】2010()4
【摘要】2010年1月7日17时25分,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316烃类罐区发生爆炸,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此次爆炸共造成6名企业员工遇难、1人重伤、5人轻伤。
事故的原因是: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管辖的316罐区一裂解碳四储罐阀门处突然发生泄漏,现场可燃气体浓度达到极限,滋出的可燃气体产生静电,引发爆炸着火。
【总页数】2页(P50-51)
【关键词】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爆炸事件;罐区;安全生产;危化品;监管;解析【作者】蔡刚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环境保护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928.7
【相关文献】
1.创新方式,狠抓危化品试生产过程安全监管——南通市危化品试生产监管工作侧记 [J], 徐荣;夏辉胜
2.黄晗副局长在全省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实施危化品生产企业分级管理推动监管手段创新 [J], 陈柱;甘建辉(图)
3.安化集团物流公司企警“联姻”保证危化品运输安全/宿迁市安监局开展职业病危害重点行业专项督查/靖江市危化品安全生产监管打出“组合拳” [J],
4.六国公司成为国家二级危化品安全标准化企业/马钢煤焦化公司加大新年安全管理力度/为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文登市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安全生产会议精神 [J],
5.石化联合会要求:行业要加强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深刻吸取黎巴嫩贝鲁特重大爆炸事件教训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1.7”爆
炸火灾事故分析
一、事故概况与经过
2010年1月7日17时24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石化分公司)316号罐区发生一起爆炸火灾事故,造成6人死亡、6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
发生事故的316号罐区始建于1969年,共有29个中间物料储罐,分属于兰州石化分公司石油化工厂和合成橡胶厂。
合成橡胶厂负责管理4个裂解碳四球罐和3个丁二烯球罐,7个球罐容积均为120m³。
石油化工厂负责管理的22个储罐中,有10个为立式储罐(属于压力容器),储存拔头油、丙烯、丙烷和1-丁烯;另外12个为常压立式罐,分别储存碳九、抽余油、加氢汽油等重组分。
1月7日17时16分左右,合成橡胶厂316罐区操作工在巡检中发现裂解碳四球罐(R202)出口管路弯头处泄漏,立即报告当班班长。
17时18分,当班班长打电话向合成橡胶厂生产调度室报告现场发生泄漏,并要求派消防队现场监护。
17时20分,位于泄漏点北面约50米的丙烯腈装置焚烧炉操作工向石油化工厂生产调度室报告R202所在罐区产生白雾,接着又报告白雾迅速扩大。
17时21分,合成橡胶厂316罐区当班班长再次向生产调度室报告现场泄漏严重。
17时24分,现场即发生爆
炸。
之后又接连发生数次爆炸,爆炸导致316号罐区四个区域引发大火。
二、事故原因分析
经初步分析,此次事故原因是:裂解碳四球罐(R202)内物料从出口管线弯头处发生泄漏并迅速扩大,泄漏的裂解碳四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后发生空间爆炸,进而引起周边储罐泄漏、着火和爆炸。
由此发现此次事故已具备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裂解碳四)、助燃物(空气)、点火源(焚烧炉等)。
又由于裂解碳四泄露形成的蒸气云(白雾)达到了该物质的爆炸极限,进而引发了爆炸。
三、控制与扑灭火灾方法
由上面的火灾爆炸发生条件看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和扑灭火灾:
1、控制可燃物裂解碳四的泄露。
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裂解碳四球罐出口管线破裂导致裂解碳四泄露,因此,我们在控制火势蔓延时必须先关闭球罐出口管道的阀门,切断其来源。
另一方面,此次事故管线破裂绝非偶然,是由于管线老化加上时值寒冷的冬季,人为和环境的原因共同造成的。
所以在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时,我们应该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力度,特别是在环境恶劣的季节,更应做到有备无患。
2、隔离其他储罐,防止发生二次事故。
因为裂解碳四属于轻质烃类,扑灭难度极大,无法从助燃物、点火源两方面来控制火势,因此只能等待它燃烧完。
与此同时必须保护他周围的其他储罐受高温火
烤发生爆炸,可以采用喷水降温的方法来冷却其他储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