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地下车库柱网设计

合集下载

地下车库柱网的“大”与“小”

地下车库柱网的“大”与“小”

导读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地面停车已难以满足住宅社区的需求,在不影响地面建筑密度及绿化率的前提下,全地下车库成为目前住宅项目的“标配”。

但地下车库的建安成本较高,可售车位的利润点较低,如何在地产行业的白银时代合理优化结构体系,降低建安成本成为结构工程师思考的课题之一。

本文将对地下车库柱网尺寸进行精细化研究分析,以期探索出结构体系合理、经济性较高的地下车库柱网形式。

一、柱网形式简介1、大柱网作为常规尺寸,7.8m*8.0m的柱网尺寸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地下车库。

三个2400mm*5300mm 的标准停车位,加上600mm结构柱截面尺寸,造就了7800mm的极致柱距(净距为7200mm)。

5500mm的车道净宽和两侧各1250mm的车道退线,形成8000mm(8100mm)的柱网尺寸。

▲双向大柱网2、大小柱网在大柱网的基础上,合理降低柱网尺寸能够有效降低结构构件截面尺寸,提高地下车库的经济性。

大小柱网是在满足三个2400mm*5300mm的标准停车位的前提下,保持7800mm 的柱距(净距为7200mm)及5500mm车道净宽不变,将原柱网进深更改为6000mm 的车道进深和5050mm的车身进深。

▲大小柱网3、小柱网在大小柱网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改变双侧柱网尺寸,得出满足两个2400mm*5300mm的标准停车位的小柱网形式。

小柱网采用5200mm的柱距(净距为4800mm),将原柱网进深更改为5900mm的车道进深和5100mm的车身进深。

▲小柱网4、改进型小柱网小柱网形式对停车提出较高要求,转弯半径受限,为了改善这一现实情况,在小柱网形式的基础上衍生出改进型小柱网形式,柱距保持5200mm不变,将车道进深加大至6900mm(每侧各推进500mm),车身进深缩减至4600mm(每侧各缩进500mm)。

▲改进型小柱网二、不同柱网形式的异同1. 不同柱网形式对单车位建筑面积的影响单车位建筑面积是地下车库的敏感问题之一,在单车位的平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大柱网形式采用600x600柱截面,小柱网形式因受荷面积减小采用400x400柱截面,因此不同柱网形式对单车位的建筑面积无差异性影响。

地下车库经济型柱网

地下车库经济型柱网

地下车库经济型柱网成本比选设计,地下车库经济型柱网可以节约6,513,750元通过我们的成本比选住宅设计,10万平米小区,地下车库经济型柱网可以节约6,513,750元。

地下车库作为建筑物的附属建筑,已成为建筑物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

地下车库造价较高,但受市场的影响,售价并不高,一般情况下均为亏本销售。

但若不做或少做,则又满足不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规划要求。

于是,怎样在满足车位数量及停车位尺寸的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地下车库的面积,或者在相同地下面积的情况下尽量多排车位,是每一个开发商所追求的目标。

地下停车库的面积大小,还直接影响到人防面积的大小,故尽量减少其面积,对控制成本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般来说,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采用剪力墙直接落地的方式处理,由于高层住宅各房间的尺寸限制,在上部落地剪力墙间做停车位不是一种经济的做法。

通常,上部落地剪力墙间的空间作为设备用房、人防、自行车库房、物业管理用房等,汽车库一般采用独立车库方式来解决。

住宅区的地下车库一般都是按停微型车(微型客车、微型货车、超微型轿车)、小型车(小轿车、6400系列以下的轻型客车、1040系列以下的轻型货车来设计,故本文只对独立地下微型及小型车停车库进行分析。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设计规范要求的小型车不同停车方式所占用的单车位及通车道所需尺寸,不难看出垂直式后退停车所占用的停车面积最小。

故一般情况下,独立地下车库都采用该种停车方式。

以每停车单元停车6部计算,一般的设计柱距为8.1米x8.1米,柱断面按600毫米x600毫米计算,每停车单元停车6部,每车位所占停车面积为(4.05+8.1+4.05)平方米(包括停车位之间的车道面积)。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表4.1.5中垂直式后退停车最小停车位尺寸为:垂直通车道方向的xx为5.3米,平行通车道方向的宽度为2.4米,通车道宽度5.5米。

地下车库的柱网设计

地下车库的柱网设计

地下车库的柱网设计谭玉阶(深圳市汇宇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提要:根据汽车库内汽车运行、停靠、进出的规律和公式,重点以“上海SH760A”小轿车的规格尺度为例,通过图例分解,了解汽车运行的轨迹,通过计算分析,掌握准确的具体数据,求得合理的柱距,以及在特殊情况下提供一般处理的方法,以便为汽车库建筑设计提供方便和参考。

关键词:汽车库柱网设计环行轨迹通道宽度停车带柱网高层建筑由于基础的埋深和嵌固要求,必须低于室外地坪一定深度,就是多层建筑也需要一定面积的地下室和人防设施,另外地上空间有限,为增加使用面积,也必须向地下发展,因此种种原因,地下建筑必不可少,也越来越多,并向大面积和深度发展,而且使用性质也逐渐增多,就当前情况来讲,地下车库居多,几乎处处都能遇到。

地下车库有一层、两层或更多层,地面层以上还可能连有塔楼和裙房,另外地下车库有一般停车库和机械停车库,而地下室的柱网设计又受到上面层的剪力墙或转换柱位等限制,不能随意发挥,这些被约束的场所,主要由结构需要而定,这里暂且不谈,本文仅就一般性停车库和不受上部结构约束的特定情况下,论述柱网布置的一般要求和寻求合理的柱网设计。

一、一次性出车汽车的停车方式有平行式、斜列式和垂直式三种方式。

其中斜列式有倾角300、450、600之分,另外停车又有前进停车和后退停车之分,一般最常见的是垂直的后退停车方式,由于它占地少,出车方便而常被采用,设计中也基本上以其为重点来考虑,如果这个问题彻底搞清楚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谓一次性出车,就是出车时不要来回倒车,一次开出去,“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明确指出“应满足一次进出停车位要求”。

一般情况下,停车时要求不太急,来回倒几下问题不大,另外司机的技术有所不同,差的不免要来回倒几次才停好,要真正一次就好位的,技术就要求较高,一般较难作到,而出车时,情况不太一样,只要顾到前面和侧面,往往容易很多,但要真正满足一次性出车要求,除提高开车技术外,柱网的布置是关键,另外地下室周边侧墙和中间隔墙的设置位置也很重要。

柱网设计总结

柱网设计总结

柱网的设计规范和设计要求一.柱网适合的设计类型:框架结构二.柱网布置的任务:确定好柱子的排列形式三.柱网布置的依据: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同时好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与施工的可能性四.柱网的设计规范:柱网布置是框架结构布置的一部分柱网布置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的规定。

建筑平面的柱网、开间、进深、层高、门窗洞口等主要定位线尺寸,应为基本模数的倍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面的开间进深、柱网或跨度、门窗洞口宽度等主要定位尺寸,宜采用水平扩大模数数列2nM、3nM(n为自然数): +2:层高和门窗洞口高度等主要标注尺寸,宜采用竖向扩大模数数列aM(n为自然数)。

3:工业厂房常采用内廊式、等跨式与不等跨式。

(1):内廊式柱网常采用对称三跨,开间方向柱距一般可取3.6-8m。

(2):等跨式柱网适用于厂房、仓库、商店等,其进深方向柱距常为6m、7.5 m、9 m、12 m等,开间方向柱距一般为6m。

(3)对称不等跨柱网常用于建筑平面宽度较大的厂房。

常用的柱网有(5.8+6.2+6.2+5.8)m×6.0m(7.5+7.5+12.0 +7.5+7.5)m×6.0m、(8.0+12.0+8.0)m×6.0m等。

4:宾馆、办公楼等民用建筑,(1)柱网布置应与建筑分隔墙布置相协调,一般将柱子设在纵横墙交叉点上。

柱网的尺寸还受到梁跨度的限制,一般梁跨度在6-9m之间。

(2)在宾馆建筑中,一般两边是客房,中间为走道,柱网布置可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柱子布置在走道两侧成对称三跨式,另一种是将柱子布置在客房与卫生间之间,即将走道与两侧的卫生间并为一跨,边跨仅布置客房。

该形式也是对称三跨式,但跨度相对均匀,受力较好。

(3)在办公楼建筑中,一般是两边为办公室,中间为走道,这时可将柱子置在走道两侧,而当房屋进深较小时,也可取消一排柱子,布置成两跨框架。

五.柱网的设计要求1: -般的办公楼比较合适的开间尺寸是3.6m,所以柱网尺寸为7.2m,常的开间大多不小于3m,因而基本不采用6m以下的柱网。

全方面比较地下车库柱网选型经济性(值得收藏)

全方面比较地下车库柱网选型经济性(值得收藏)

全方面比较地下车库柱网选型经济性(值得收藏)工程项目简介:●地下车库:本工程为人防地下车库,人防抗力等级为乙类常6级及乙类常5级,顶板覆土厚度为1.5米,地下车库层高3.45米,地下车库上部非人防荷载:消防车道处为20kN/㎡、非消防车道处为5kN/㎡。

地下车库结构顶板设计方案对比说明:本方案针对地下车库顶板选型(梁板结构、无梁楼盖结构)布置进行方案比选,以利于建设单位有效进行成本控制。

比选内容包括:小柱网 5.5mx(5.5m+6.0m+5.5m)中柱网8.1mx(5.5m+6.0m+5.5m)大柱网(8.10mx8.10m)结构布置:●小柱网:(地下室顶板)(1.5米覆土)5.5mx(5.5m+6.0m+5.5m)◆楼盖结构形式:无梁楼盖◆层高:3.45m◆柱截面:450x450mm或400x500mm◆混凝土等级:C35◆板厚:300mm◆托板:350mm结构布置:●小柱网:(地下室顶板)(1.5米覆土)5.5mx(5.5m+6.0m+5.5m)◆楼盖结构形式:单向次梁◆层高:3.7m◆混凝土等级:C35◆主梁截面:350mmx650mm◆次梁截面:300x600mm◆板厚:250mm◆托板:350mm◆柱截面:450x450mm或400x500mm●以下为小柱网条件下采用无梁楼盖与梁板结构对比表:对比结果无梁楼盖体系大约节省6%左右。

结构布置:●中柱网:(地下室顶板)(1.5米覆土)8.1mx(5.5m+6.0m+5.5m)◆楼盖结构形式:无梁楼盖◆层高:3.5m◆柱截面:450x600m或500x550mm ◆混凝土等级:C35◆板厚:350mm◆托板:450mm结构布置:●中柱网:(地下室顶板)(1.5米覆土)8.1mx(5.5m+6.0m+5.5m)◆楼盖结构形式:单向次梁◆层高:3.75m◆混凝土等级:C35◆主梁截面:400mmx750mm(300mmx700mm)◆次梁截面:300mmx700mm◆板厚:250mm◆柱截面:450x600mm或500x550mm●以下为中柱网条件下采用无梁楼盖与梁板结构对比表:结构布置:●大柱网:(地下室顶板)(1.5米覆土)8.1mx8.1m◆楼盖结构形式:无梁楼盖◆层高:3.55m◆柱截面:500x700m或600x600mm◆混凝土等级:C35◆板厚:400mm◆托板:450mm结构布置:●大柱网:(地下室顶板)(1.5米覆土)8.1mx8.1m◆楼盖结构形式:单向次梁◆层高:3.8m◆混凝土等级:C35◆主梁截面:550mmx800mm(350mmx700mm)◆次梁截面:300mmx700mm◆板厚:250mm◆柱截面:500x700m或600x600mm●以下为大柱网条件下采用无梁楼盖与梁板结构对比表:对比结果无梁楼盖体系大约节省7%左右。

(完整版)地下车库结构设计(初稿)

(完整版)地下车库结构设计(初稿)

目录1 引言 (1)2 柱网布置 (1)3 荷载 (7)3。

1 覆土及景观荷载 (7)3.2 活荷载 (8)4 抗浮 (9)4。

1 抗浮水位及抗浮计算 (9)4。

2 抗浮措施 (10)4。

2。

1 .............................. 抗浮桩114.2.2 .............................. 抗浮锚杆115 基础底板 (12)5.1 结构形式及结构计算 (12)5.2 配筋及制图 (13)6 顶板结构 (15)6。

1 结构形式及结构计算 (15)6。

2 配筋及制图 (17)7 墙、柱结构 (20)7.1 结构设计及计算 (20)7.2 配筋及制图 (21)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广大业主还是政府规划部门,对地下车库要求越来越高。

地下车库土建成本占房地产项目土建成本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通常达到20%左右。

结构成本占地下车库成本的一半,在满足地下车库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做好结构设计越发凸显其重要性。

为推广地库优秀结构设计做法、提高地库结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降低地库结构成本,我们在总结以往项目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华东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标准。

本标准主要以华东区最常用的无梁楼盖为基础编制。

为统一起见,本地库标准所涉及的柱网具体尺寸均以最低停车要求为基础确定,均取理论值,未预留富余度.在实际项目设计中,应避免生搬硬套本标准中的具体尺寸和配筋,而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本标准所确定的指导性原则进行深化设计.2柱网布置柱网布置与结构成本直接相关。

在正常跨度范围内,垂直式停车的地下车库柱网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1)柱网A:为最常见的柱间3车位的大柱网,两个方向柱网尺寸均为8m左右,参见图1。

(2)柱网B:为中柱网,是柱网A的变形,柱间为2车位,车宽方向柱网尺寸相应缩小,另一方向柱网不变,参见图2。

(3)柱网C:为中柱网,同样是柱网A的变形,柱间为3车位,但车长方向柱子数量增加,车位头尾及车道两边均布置柱子,参见图3。

南京某工程地下室柱网及顶板结构布置方案研究

南京某工程地下室柱网及顶板结构布置方案研究
地 下 室柱 网及 顶 板 结 构布 置 方 案 分析 比较 过 程 为例 , 示 了方 案 优 选 的过 程 及 重要 性 。 展
[ 键 词J 结构空间高度; 关 长方形柱网; 正方形柱网; 覆土深度; 空心无梁楼盖 【 中图分类 - T 9 [ 献标识 码】 [  ̄]U 3 文 A 文章 编号]0 5 6 7 (0 0 0 — 0 0 0 l0 — 2 0 2 1 )6 0 3 — 4
gre es or i r s o d l f l
0 引 言
传 给 柱 子 。 传 递荷 载过 程 中 , 、 梁 的 弯 曲 变形 Ai 与 在 主 次 均
它们 各 自承 担 的 弯 矩 Mi 其 自身跨 度 的 平 方 L2 正 比 , 及 i成 而 与 弹 性 模 量 和 弯 曲平 面 内的 截 面 惯 性 矩 ^成 反 比。这
moeg v t nin b h o srcosa d d sg es hsat l a e h n lssp o e so h ae n r a e at t y te c ntu tr n e in r. i r ce tk ste a ayi rc s fte b s me t e o T i
Ab t a t S c rt ,s r ie bi t ,e c e c st rn i l fd sg s r c : e u iy e vc a l y f in y i he p c p e o e in,a d t f c e y wa le d r n i i i n he e inc s ar a y moe a d i
LU n Ya
( aj g ig u rh et eD s n& R sac stt C .t , aj gJ ns 10 9C ia N ni nh aA ci c r ei nX t u g eerhI tue o, d N n n i gu2 02 h ) ni L i a n

重要地下车库设计中常见的几种柱网分析完整版

重要地下车库设计中常见的几种柱网分析完整版

重要地下车库设计中常见的几种柱网分析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地下车库设计中,常见的几种柱网分析背景概述地下车库设计中,常见柱网形式分别为以下几种:1.大柱网 m;2.大小柱网 m;3.小柱网 m 。

本文就以上三种柱网结合梁板形式进行初步的成本分析:大柱网 m柱子截面550x550建筑面积:㎡车位数:72辆单车指标:㎡/辆注:柱子位置距车头1425mm,影响驾驶位车门开启单向双次梁顶板——主梁高1000,次梁高900,成本元/㎡负一层——主梁高600,次梁高500,成本元/㎡注:1.顶板考虑1.2m覆土及消防荷载(35kN/m2);2.负一层楼板不考虑人防荷载。

井字梁顶板——主梁高900,次梁高700,成本622元/㎡负一层——主梁高550,次梁高450,成本元/㎡无梁楼盖顶板——板厚300,成本元/㎡负一层——板厚150,成本元/㎡大小柱网 m柱子截面500x500建筑面积:㎡车位数:72辆单车指标:㎡/辆单向梁顶板——主梁高850,次梁高800,成本元/㎡负一层——主梁高600,次梁高500,成本元/㎡注:1.顶板考虑1.2m覆土及消防荷载(35kN/㎡);2.负一层楼板不考虑人防荷载。

十字梁顶板——主梁高850,次梁高700,成本元/㎡负一层——主梁高500,次梁高400,成本元/㎡注:1.顶板考虑1.2m覆土及消防荷载(35kN/㎡);2.负一层楼板不考虑人防荷载。

无梁楼盖顶板——板厚270,成本408元/㎡负一层板厚150 成本元/㎡注:1.顶板考虑1.2m覆土及消防荷载(35kN/㎡);2.负一层楼板不考虑人防荷载。

小柱网 m柱子截面400x400建筑面积:㎡车位数:72辆单车指标:㎡/辆单向梁顶板——主梁高700,次梁高650,成本元/㎡负一层——主梁高500,次梁高400,成本元/㎡注:1.顶板考虑1.2m覆土及消防荷载(35kN/㎡);2.负一层楼板不考虑人防荷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地下车库柱网设计
提要:根据汽车库内汽车运行、停靠、进出的规律和公式,重点以"上海SH760A"小轿车的规格尺度为例,通过图例分解,了解汽车运行的轨迹,通过计算分析,掌握准确的具体数据,求得合理的柱距,以及在特殊情况下提供一般处理的方法,以便为汽车库建筑设计提供方便和参考。

关键词:汽车库柱网设计环行轨迹通道宽度停车带柱网高层建筑由于基础的埋深和嵌固要求,必须低于室外地坪一定深度,就是多层建筑也需要一定面积的地下室和人防设施,另外地上空间有限,为增加使用面积,也必须向地下发展,因此种种原因,地下建筑必不可少,也越来越多,并向大面积和深度发展,而且使用性质也逐渐增多,就当前情况来讲,地下车库居多,几乎处处都能遇到。

地下车库有一层、两层或更多层,地面层以上还可能连有塔楼和裙房,另外地下车库有一般停车库和机械停车库,而地下室的柱网设计又受到上面层的剪力墙或转换柱位等限制,不能随意发挥,这些被约束的场所,主要由结构需要而定,这里暂且不谈,本文仅就一般性停车库和不受上部结构约束的特定情况下,论述柱网布置的一般要求和寻求合理的柱网设计。

一、一次性出车汽车的停车方式有平行式、斜列式和垂直式三种方式。

其中斜列式有倾角300、450、600之分,另外停车又有前进停车和后退停车之分,一般最常见的是垂直的后退停车方式,由于它占地少,出车方便而常被采用,设计中也基本上以其为重点来考虑,如果这个问题彻底搞清楚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谓一次性出车,就是出车时不要来回倒车,一次开出去,"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明确指出"应满足一次进出停车位要求"。

一般情况下,停车时要求不太急,来回倒几下问题不大,另外司机的技术有所不同,差的不免要来回倒几次才停好,要真正一次就好位的,技术就要求较高,一般较难作到,而出车时,情况不太一样,只要顾到前面和侧面,往往容易很多,但要真正满足一次性出车要求,除提高开车技术外,柱网的布置是关键,另外地下室周边侧墙和中间隔墙的设置位置也很重要。

二、汽车环行的轨迹规律汽车环行或拐弯时,有其特定的规律。

每种车型由于前轮的最大偏转角有个限度,从而注定了其最小转弯半径
r1,另外后轮不能偏转,从而也就决定了其拐弯旋转的圆心就在后轴的延长线上,知道了半径和圆心的方位,就能定出圆心,从而就可轻易求出车身每个部位在环行时所走的轨迹,不论前进或后退都一样,如同拉磨的牛(马)套,只要固定在横杆上的部件不变,其所有轨迹就是围绕磨心作圆周运动,理解并掌握了这种特定的运行规律,相关问题也就好解决了,见图1。

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和结果加上其他一种较长车型的"红旗"和一种较短车型的"丰田",归纳见表
1:从图1中可以看出,环道最小宽度W是车在环行时所需要的最小宽度,一般是比较容易满足的,而环道外半径R0是车从停车位一次性出车时所需的场地尺寸,从点A即柱(墙)角或车头角算起,车前面所需的旋转拐弯尺度,若小于或不满足这个最小尺度,汽车就不可能很顺利的一次性通过,这也就是本文研讨的重点。

从表1可以看出,R0"红旗"为8.41m属最大,最难满足,一般不予开虑,除非特殊要求,"丰田"为5.57m属最小,最好满足。

"上海"居中,由于这种车型居多,最具代表性,在"建筑设计资料集"的小轿车尺寸表的附注中写明"目前我国常用小轿车的车型多、牌号杂,设计时选的标准车型尺寸宜为:长4.90m、宽1.80m、高1.60m",而"上海SH760A"的车长4.86m、宽1.77m(简称上海车,下同)与其极为接近,因此把它作为例子来计算是合适的,作为设计依据也是合理的。

三、垂直式停车的通车道宽度1、前进停车、后退开出表2中可见规范要求Wd为9.00m,只能满足"上海"、"丰田"等一般车型要求,但对于"红旗"等长车则另当别论。

2、后退停车、前进开出(1)车旁车前进开出从表3可以看出,规范要求Wd为5.50,只能满足"上海"﹑"丰田"等一般车型要求,但对于"红旗"等长车,仍不能满足。

(2)柱旁车前进开出另外由于lc不同,Wd亦不同,现仅以"上海车"为例,按上式可求得其相应值,见表4-2从表4-1、4-2中可以看出,车型越长,所需通道越宽,车距柱边越远,所需通道越窄,因此柱网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在柱距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柱宽是有利的,当停车线与柱外侧相平或退后时,车与柱边相距0.5~0.6m,其通道宽与中间不靠柱的车的通道宽5.5m相一致,若停车线在柱外侧之前时,对柱旁车出车有利,因其通道宽是按柱外边算起,且车旁距柱远近关系较大,如lc 为0.5和0.3虽只差0.2,可Wd却相差1.06,所以从平行通道方向的柱距而言,减少柱宽,作成扁柱即长方形柱是很有好处的。

(3)墙旁车前进开出车库中防火墙或人防墙的洞口大小和位置,与相邻车的进出有密切关系,见图5,洞口宽了不经济,窄了不适用,如设计不合理,则会影响停车数,或者形成安全隐患,为此只有通过计算,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从表5可见,车旁距墙越近,门洞越宽,车行通道一般在5.50左右,这个宽度也能满足靠墙的车进出要求,但考虑到司机的视野要求,应大一点为好,另外人防墙及其门垛均较厚,再加上人防门的厚度,则人防门宽需作到6.0m较合适,再宽又不经济,如果仅是防火的要求,则防火卷闸可再作宽一点,对行车带来方便,稍贵一点也值得。

四、斜列式停车通车道宽度的计算1、前进停车、后退开出垂直式从广义来讲也应属于斜列式范畴,不过只是它的一种特定形式而已,现用同一公式来计算,所得Wd值与垂直式的公式所算结果一致。

但当=30°时,所得Wd 值仅为0.89,只有当后退开出时,旁边无任何障碍物公式才适用。

所以在规
范中明确指出,"本公式适用于停车倾角60°~90°,45°及45°以下可用作图法"。

现作图如下:作图法:先画出距后退车r远的平行线(即圆心定位线),以A(即旁边的车角)为圆心,以r-s为半径,交圆心定位线于O点,即可求得该后退车的环行圆心和环行轨迹,以及通车道的宽度Wd。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停车倾角=30°、45°时,环行外半径R,远小于圆心O到相邻车尾B 的距离,说明不碰旁边的车,其通车道的宽度Wd可直接从图中量出,也可按下面所述的公式算出。

但当停车倾角为60°或更大时,则环行外半径R大于圆心O到相邻车尾B的距离,这说明要碰旁边的车,因此倾角为60°或大于60°时,只能按照前面所述的后退开出的公式计算通车道的宽度Wd。

如果按照上述作图的原理,也可导出求的运算公式,由于计算比较繁琐,这里从略。

现仅以"上海车"为例,算出的结果是:30°时为8.90,45°时为6.57,60°时为5.80,90°时为5.74,与R值6.16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当值大于R 值,就不碰车,否则就不行。

通车道的宽度也可计算如下:上述结果远小于规范的Wd值,所以当实际场地有限时,作适当调整,把通车道的宽度作到3.00或3.50,也应该是可行的。

2.后退停车,前进开出从表7可以看出Wd的计算值与规范值相近,符合要求。

但比"上海车"更长的车,就不能满足要求,则需另算,其公式和方法均同。

另外这个公式与规范给出的公式计算结果一致,不过规范的公式嫌其繁琐,这里从略。

斜列式中(包括垂直式),有前进停车,也有后退停车,停车时从方便讲来,当为30°、45°时,当然前进停车方便,后退开出也方便,其他倾角以后退停车﹑前进开出为好,但从能一次性开出和占地少来讲,则均以后退停车﹑前进开出为好。

五、平行式停车通车道宽度的计算在地下车库的边跨或中间靠墙处,由于场地不够垂直停靠一排车位,免不了要采用一些斜列式或平行式的停车方式。

平行式停车位的出车路线轨迹,实际与环行道的行车轨迹相似,由于受车的前后间距限制,只是不能作到一次性出车,"规范"规定平行式停车时的汽车间纵向净距,小型汽车为1.20m,想一次性出车是不可能的,必须后倒一定距离,才能向前拐弯出车,但究竟前面要多少间距、拐弯后向前行驶要多宽行车道,才能保证安全出车,则需通过计算,才能作到心中有数。

关于平行式停车的出车时所行轨迹,"规范"并未给出直接计算公式,但可根据行车规律去推导,求出新的公式,具体车行轨迹见图9,并计算如下。

从图9所示和推导公式看来是简单的,关键是O2的定位。

为什么要定在相邻前车尾边的延长线上,原因是前面车的外角点是约束车开出的控制点,如果不受其控制,就可以随意开进开出,另外汽车环行时的行车轨迹和计算公式是按照后轴的延长线上定圆心的,因此运用该规律所推导的轨迹和计算公式应该是一致的。

也可用作图法,求得Wd。

①以前车的外角点A为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