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霍邱一中最新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8分)1. (6分) (2019高二上·北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
守望是一种角度。
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
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____,发号施令。
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
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
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赴汤蹈火指点江山安居乐业超世绝伦B . 冲锋陷阵指点江山安身立命超凡脱俗C . 赴汤蹈火高谈阔论安身立命超世绝伦D . 冲锋陷阵高谈阔论安居乐业超凡脱俗(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B . 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C . 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D . 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B .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C .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D .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2. (2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觉新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
安徽省六安市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塑造美好心灵,书法应有作为言恭达①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热潮。
在提倡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重新认识书法艺术的美学价值?如何使书法更好地助力大众美育?②纵观历史,无论是王羲之兰亭雅集之乐,颜真卿祭侄文稿之痛,还是苏东坡黄州寒食之叹,都以书法塑造出鲜活的生命形态,传递人文精神,通达传统美学的理想境界。
在品鉴研习古今碑帖、追求真善美的路上,书法引导人们沉潜到文化深处,找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得以提高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
③塑造美好心灵,书家何为?还需以守正为先。
守正之根在于心正。
老子有云,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于书家而言,便是要回归生命本初的状态,回归常态常容,以平常心和纯粹的求知欲,去探求书艺在历史演进中的本体规律,从中国文化源头追索书法艺术的精神内质、人文理念与历史贡献。
在创作中,书家需遵循本心,认真完成严格的技法程式训练——从点画、结体、字理、章法、布白、通势到气韵,然后再进入审美风格的选择与定位,直到彰显作品艺术精神。
④守正之道更在于深研中国书法审美品格,承扬中华美学精神,延续书艺本体的文化命脉。
中和之美一直为历代书家所追慕。
尽管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但是这些不同历史阶段的审美诉求与艺术拓展,均未脱离讲求中和的传统审美准则。
以行草的演变为例,历代书家均取法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书风,又将其与各时期文化进行“基因重组”,为书法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当下,倡导追求中和之美,既是对中国书法审美底线的坚守,亦是对时代命题的回应。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思想“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的内涵丰富多元。
首先,“礼”强调等级秩序。
在中国古代社会,不同的阶层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而“礼”则是维护这种等级秩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礼仪规范,人们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其次,“礼”注重道德规范。
“礼”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的道德要求。
它要求人们在行为上遵守礼仪,在思想上秉持道德,做到言行一致、内外兼修。
最后,“礼”倡导和谐共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以“礼”相待,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礼”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遵守“礼”的规范,就能够避免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另一方面,“礼”思想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教导人们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当今时代,“礼”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礼”所倡导的尊重他人、遵守秩序、注重道德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弘扬“礼”的思想,倡导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核心观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
B.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完全依靠“礼”来维护。
C.“礼”思想既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又对个人修身养性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024学年语文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024学年语文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成熟的社会背后,是对个人权利的清醒认知:任何个人权利都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不得破坏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伤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B.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各种产品在各个领域代替人类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变革和发展。
C.文学艺术如果说是民族文化的皇冠,史诗则是“文化皇冠”上的明珠,因为史诗级作品能够塑造英雄形象,引领时代精神,焕发并凝聚国民精神的火光。
D.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当今社会呈现出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重大特征,时代需要并呼唤着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上,与父亲相关的角色需要去捕猎养家,需要拼搏护家,或不惜以战争来维护各自的家族与国家利益。
于是,历史画面中的父亲,比如在荷马史诗中,总是身着盔甲,即使在拥抱自己孩子的时候。
(乙)鲁格·肇嘉也捕捉到了这一典型的意象..,称之为“冷漠的拥抱”,并由此阐发了《父亲的悖论》:“我们因此在父亲的内心发现了一种无法坦承..的不安全感和一种矛盾的情绪。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心理分析的基本原则,我们在谈论“父亲”或“父性”的时候,即使....与现实中的父亲息息相关..,却已经超越了具体的父亲本身,而是进入了父亲意象的范畴。
(丙)因而,我们所寻找的,也并非仅仅是个体的父亲,而是父亲的意象、父亲的意义。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糟塌耳熟能详累(lěi)及所向披靡(mí)B.翱翔融会贯通内疚(jiù)返璞(pú)归真C.宣泄两全齐美胆怯(què)安步当(dànɡ)车D.沧桑闻过饰非恫(dònɡ)吓大笔如椽(yuán)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们写文章要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功夫,因为一篇好文章中的任何一个词语和句子都应该能够经得起读者的反复。
②本世纪以来,中国博士生招生规模逐年膨胀,数量与美国相当,而质量却在下滑,这种情况受到有识之士的。
③我们有非常好的疫苗体系,一旦疫苗被举报有问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会极其迅速的作出反应。
A.捉摸诟骂监测B.捉摸诟病检测C.琢磨诟骂检测D.琢磨诟病监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有些家长不善于和孩子沟通,对孩子从来不赞一词,只是一味地指责,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自暴自弃。
B.我们长期以来提倡的对中外文化遗产的继承,绝不是陈陈相因,而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C.老舍先生的《猫城记》揭露了旧中国的腐败,针砭了洋奴思想,同时也流露出对革命的误解,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作品。
D.赵春霖先生在花甲之年,克服许多困难,惨淡经营近五载,终于完成了150万字的鸿篇巨制《萨尔浒殇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何老师是一个为人诚恳,人际关系融洽,善于与人沟通,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B.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完善立法标准和漏洞,与民间组织密切配合,使反对家庭暴力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有效地遏制了家庭暴力的发生。
C.在网络语言中,“粉丝”不是食品,“钢丝”不是建筑材料,有人说这是一个词典更新速度远远赶不上流行词汇产生速度的时代。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答案

六安一中2025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我们要理解中国传统的山水眼光,进而用这种眼光观看我们周围的真山真水。
什么是山水的眼光?中国画家画一座山,通常先在山脚下住一段时间,在山腰又住一段时间,山前山后来回跑,又无数次登上山岭远望,最后整座山了然于心,待要画时,和盘托出。一画之中,山脚与山体俱见,山前和山后齐观,巅顶与群峦并立,这就是所谓的“高远、深远、平远”。不为透视所拘,不受视域所限,山水草木一例相看,烟云山壑腾挪反转。古人把这种方法称为饱游而饫看,游目而骋怀。山水眼光是一种不唯一时一侧的观看,更是将观看化入胸壑,化成天地综观的感性方式。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六安一中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9分)材料一:①《论语·学而》中写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以此为起点,书中相继提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等观点。
如果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加以审视会发现,《论语》围绕自我了解与自我实现等问题,进行了关于自我认同的一系列建构。
②《论语》中认为不怨恨是面对负面评价时的正确态度。
《论语·学而》中写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因他人的不了解而怨恨,这可以看作是孔子面临认同危机时所采取的基本态度。
孔子真正受到无限的敬仰和尊崇是从汉代开始,而在其所处的春秋时期,孔子也会遭遇负面评价。
如《论语·子罕》中记载:“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该评价颇有讽刺意味,博学与一无所成的鲜明对比,几乎要让人对孔子的博学都有所质疑。
而孔子面对质疑真正做到了“不愠”。
③同时,孔子并不一味屈从他人的评价。
如《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郓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当时已经以知礼而闻名乡里,但他入太庙助祭时却凡事都要问清楚,因而便有人质疑他不知礼。
对此,孔子并未急于辩解自己是否知礼,而是从礼的内涵出发来回应对方:凡事都问仔细才真正符合礼的要求。
这样,对方的质疑便不攻自破。
④当面临认同危机时,孔子在态度上展现出的君子之风,从根本上源自思维上“内自省”的归因方式。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
心理学家韦纳将行为结果的归因分为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
内部归因着重从个体自身寻找行为或结果成败的原因。
当面对认同危机时,孔子所采取的是内部归因的思维方式。
《论语·宪问》中写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卫灵公》中也有相似的阐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兑现不修边幅标识(zhì)敷衍塞(sè)责B.保贵五体投地戏谑(xuè)叱咤(chà)风云C.鼎盛不记前嫌揣度(duó)麻痹(pì)大意D.防范一蹋糊涂炫(xuán)耀锒(láng)铛入狱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 有些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开始着手解除那些工龄即将满十年的员工的劳动合同,以未来的经济补偿风险。
② 华天饮食服务公司由于狠抓管理,杜绝铺张浪费,三个月下来,仅办公经费一项就了五十万元。
③ 北京市知名食品企业与北京食品研究所,历时近两年,研发了200多个样品,从中出第一“新北京特产”。
A. 规避结余遴选B. 回避节余遴选C. 规避节余筛选D. 回避结余筛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天色渐渐暗下来,街道两旁的大红灯笼、气死风灯、走马灯……纷纷亮起,街市上灯火阑珊、游人如织,夜幕下的都市美艳绝伦。
B. 记者注意到,在解释“和谐世界”这一理念时,李肇星引经据典,多次举起随身携带的《联合国宪章》宣读其中的内容。
C.在中华民族园,身着盛装的傣族姑娘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的观众纷纷拍手称快。
D. 欧洲中央银行总裁特里谢呼吁,应对金融海啸不分国界,各国唯有放下成见,一团和气,共同面对金融危机,才能够渡过难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资本经济之所以一定会带来金融泡沫的原因,是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的运作一部分来自企业产品销售的收入,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信贷,这两部分都有其不确定性。
B. 中国政府已与包括美国、意大利、印度、希腊等多个国家签署了防止盗窃、盗掘和走私文物的双边协议,共同致力于促进文物返还的国际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是我们的共同理想,而理想的实现必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世界普遍追求的新型文明,它必须是人的实践主体性造就的当代文明进程与生态改善积极成果的内在走向的一致性状态。
在技术实践上,生态文明不可能采取消极的环境保护方式,将人与自然、文明与生态隔绝,而是需要有一种将人的自由自觉实践发展和生态改善高度一致的方式,这就是“生态支持”。
生态支持的人的实践主体性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的实践主体性有根本区别.生态支持要求人不再对自然进行统治,而是按照自然界的生态要求来改善生态。
其人的实践主体性体现在对生态多物种权益的呵护,对生态价值的责任担当,对生态环境的积极的建设和改善,按照生态美的规律来造型.人的生产和生活不再是无度的,过度生产和过度需求都将被摈弃.生态支持的实践方式是绿色的、生态的,绿色实践和生态实践构成了生态文明积极进步的历史基础.为此,生态支持首先是对以往人们对自然榨取、统治、奴役等实践态度的摈弃,也是对以往资本化逐利生产生活方式,比如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夸耀性消费的摈弃,更是对傲慢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摈弃。
在生态支持基础上,人们在绿色生产、生活体系中将自己重新纳入一个与自然生态良性互动的完整体系中。
人们可以让绿进沙退,改善荒漠;人们可以抚养濒危物种,以大量繁殖来抵御物种消失的厄运,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世界;人们可以按照生态规律改善生活环境,使天蓝地绿水净气清;人们可以不断利用基因工程,使千万年前自然灭绝的物种复活,不断再现大自然所不能的过程;人们可以在所有生态化的实践中发展人类事业,并让人类得到最好的享受,成就新的幸福生活。
人类只要向生态化方向释放自己的实践潜能,就可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
生态支持表明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回报是积极的,生态支持的回报就是生态服务。
我们需要一个越来越大的生态支持和服务,这一支持和服务不仅是宜居的、审美的,而且是产业的和经济的.只有越来越大的生态的支持和服务,才能持续地激起人类投入越来越多的生态实践的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而越来越大的生态支持和服务,也只有在积极的生态实践投入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竭泽而渔是传统实践方式的基本特征,不可再生的资源被无情榨干之后,生态支持不可持续,人类自己必然面临生存危机,因此生态支持一定是建立在生态实践基础上的良性循环系统.人类只有建立生态支持和服务系统,才能进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境界;而只有主要部门和地区建立生态支持和服务系统,人类才能建立生态文明,我们也才能实现生态建设的美好的中国梦。
(摘自《新华文摘》2021年第2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态文明要求人的发展与生态改善必须具有同向性,不可把文明与生态对立起来。
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文明.B.生态支持就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改善高度一致的要求,用自已积极的实践方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方式。
C。
工业文明时代人们按照自己的要求改善生态,生态支持要求实践主体不再对自然进行统治,但要继续发挥人的实践的自觉性。
D.人们既可以依靠自然自发修复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通过遏制人的生存和发展来保护环境,这就是“生态支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生态文明不是简单的环境保护,而是需要人们积极的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
没有生态支持的实践形态,生态文明就难以建立.B.生态支持的人的主体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对生态多物种权益的呵护,对生态价值的责任担当,按照生态美的规律来造型等。
C.生态支持的实践方式是绿色的、生态的,所以人们就会放弃竭泽而渔的传统的实践方式,不可再生的资源就不会被无情榨干.D.人们摈弃以往资本化逐利生产生活方式,比如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夸耀性消费等,也是生态支持的人的实践主体性的体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人的生存发展在自觉帮助生态的优化中、在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中得到实现,那么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态家园是可以建成的.B。
积极的生态支持,最终使生态不断改善而为人的发展和幸福提供优质服务,“封山育林”、各种“保护区”正是积极的生态支持的实践.C。
人类向生态化方向释放自己的实践潜能,可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如可以使天蓝地绿水净气清,成就自己的新的美好的幸福生活。
D.人类只有建立生态支持和服务系统,才能进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境界,否则人类自己必然面临种种难以应对的生存发展危机.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孟頫传帝(元世祖忽必烈)欲使孟頫与闻中书政事,孟頫固辞,有旨令出入宫门无禁.每见,必从容语及治道,多所裨益.帝问:“汝赵太祖孙耶?太宗孙耶?”对曰:“臣太祖十一世孙.”帝曰:“太祖行事,汝知之乎?”孟頫谢不知,帝曰:“太祖行事,多可取者,朕皆知之。
”孟頫自念久在上侧,必为人所忌,力请补外。
二十九年,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
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官事清简.有元掀兒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其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杀掀兒,既诬服。
孟頫疑其冤,留弗决.逾月,掀兒自归,郡中称为》召孟頫还京师乃神明。
佥廉访司事韦哈剌哈孙素苛虐以孟頫不能承顺其意以事中之会修《世祖实录..解。
久之,迁知汾州,未上,有旨书金字《藏经》,既成,除集贤直学士、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迁泰州尹,未上.至大三年,召至京师,以翰林侍读学士,与他学士撰定祀南郊祝文,及拟进殿名,议不合,谒告去。
仁宗在东宫,素知其名,及即位,召除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
延祐元年,改翰林侍讲学士,迁集贤侍讲学..士、资德大夫.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帝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
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
有不悦者间之,帝初若不闻者.又有上书言国史所载,不宜使孟頫与闻者,帝乃曰:“赵子昂,世祖皇帝所简拔,朕特优以礼貌,置于馆阁,典司述作,传之后世,此属呶呶何也!”俄赐钞五百锭,谓侍臣曰:“中书每称国用不足,必持而不与,其以普庆寺别贮钞给之。
”孟頫尝累月不至宫中,帝以问左右,皆谓其年老畏寒,敕御府赐貂鼠裘. (节选自《元史·赵孟頫传》)4.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A.佥廉访司事韦哈剌哈孙/素苛虐/以孟頫不能承顺其意/以事中之/会修《世祖实录》/召孟頫还京师/乃解。
B.佥廉访司事/韦哈剌哈孙素苛虐/以孟頫不能/承顺其意以事中之/会修《世祖实录》召孟頫/还京师乃解。
C.佥廉访司事韦哈剌哈孙/素苛虐以孟頫不能/承顺其意以事中之会/修《世祖实录》召孟頫还 /京师乃解。
D.佥廉访司事韦哈剌哈/孙素苛虐/以孟頫不能承顺其意以事/中之/会修《世祖实录》/召孟頫还京师乃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实录是编年体的一种,是记录一朝一代的国政章制的重要典籍,具有档案性史料的价值,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B.东宫是太子所居的宫殿名,特指太子.如若太子当了皇帝,曾经长期住过的地方就被称为潜邸。
C.古人称字以示尊重,而称自己则往往用名表示自谦。
文中皇帝以字称赵孟頫是对他的极大恩宠。
D.署在古代官场指兼职,意为代理或暂任某职。
赵孟頫出京任济南路总管府同知,其长官总管缺任,由赵代理其职,管理府中事务。
6.下列关于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
赵孟頫做事小心谨慎。
皇帝想让他参预中书省事务时,赵坚决推辞;想到自己长期在皇帝身边办差,必为人所忌恨,所以极力请求外调.B.赵孟頫平时声望极高。
仁宗皇帝平素即知道他的名声,即位后就任命他担任集贤侍讲学士、资德大夫,并把他比作唐代李白、宋代苏子瞻。
C.赵孟頫深受皇帝宠幸。
世祖下令赵孟頫出入宫门不受限制,仁宗皇帝得知他年老怕冷不能到宫中来,下令拿出皇宫仓库的貂鼠裘衣赐给他。
D。
赵孟頫常受同僚忌恨。
担任济南路总管府同知时,韦哈剌哈孙因其不能顺承自己意愿而恶意中伤;仁宗时更有人上书反对他参与国史编写。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每见,必从容语及治道,多所裨益。
(4分)(2)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
(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秦观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
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无一语,对芳尊①。
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②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①芳尊: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
②甫能:宋时方言,犹今语刚才。
8.请根据上片内容,说明抒情主人公梦魂所“劳”的原因。
(5分)9。
清代词学研究家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价本词“不经人力,自然合拍”,结合上下片行文及内容,分析其“自然”的特点.(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有副对联的上联是:“功名全抛,神人圣人,直到逍遥真境界。
”这里化用了庄周《逍遥游》中“, ”两句话。
(2)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感伤离乱之痛,表现了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3)《赤壁赋》中,苏轼借“,”两句歌词表达了自己不被朝廷赏识的幽怨情怀。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绑架陈思远这是发生在上星期的事了.星期四那天早上,老丁起了一个早床,正准备赶往厕所方便时,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他看了看来电显示:134****5914,顿时感觉怪怪的,于是他不紧不慢地按了下接听键道:“喂,你哪位?”这时,电话那端却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救声.“爸,我是小新,快来救我,我被绑架了!”紧接着电话那端便“嘟嘟”声地响个不停。
“应该就是儿子小新的声音。
”老丁一听,顿时一下子心惊肉跳起来。
可是仔细想想,又觉得有些蹊跷,一般绑匪是不会这样做的呀,既然是绑架,那为何又没朝我狮子大开口呢?而且又没有具体交易地点。
这一连串的问号不得不引起老丁的怀疑。
于是,老丁迅速地给远在北京念书的儿子拨去了电话,“您好,您所拨打的用户已关机,请稍后再拨。
”电话那端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声音.老丁一下子傻了.“莫非儿子真的出事了?”此时,他的眼前一片黑暗,心里也陡然跳得厉害,似乎天很快就要塌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