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技术测试题
袁隆平测试题及答案

袁隆平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袁隆平被誉为什么?A. 中国水稻之父B. 中国玉米之父C. 中国小麦之父D. 中国土豆之父答案:A2. 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A. 发明了杂交水稻B. 发明了杂交玉米C. 发明了杂交小麦D. 发明了杂交土豆答案:A3. 袁隆平在哪一年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A. 2001年B. 2004年C. 2007年D. 2010年答案:B4.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A. 粮食安全问题B. 食品安全问题C. 粮食价格问题D. 粮食运输问题答案:A5.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全球有什么影响?A. 没有影响B. 增加了全球粮食产量C. 减少了全球粮食产量D. 没有改变全球粮食产量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具有哪些特点?A. 高产B. 抗病C. 抗旱D. 低产答案:ABC7.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有哪些贡献?A. 提高了粮食产量B. 保障了粮食安全C. 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D. 增加了农业污染答案:ABC8.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全球农业发展有哪些贡献?A. 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B. 缓解了全球饥饿问题C. 促进了全球农业科技进步D. 增加了全球农业污染答案:ABC9.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哪些意义?A. 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B. 减少了农业环境污染C. 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D. 降低了农业经济效益答案:ABC10.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哪些意义?A. 提高了全球农业资源利用效率B. 减少了全球农业环境污染C. 增强了全球农业抗风险能力D. 降低了全球农业经济效益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对)12.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只在中国得到了应用。
(错)13.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对环境没有影响。
内蒙古农作物生产技术(北方本)综合测试题(四)

农作物生产技术综合测试题(四)一、单项选择(20×2分=40分)1、()是对甘薯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
A、种植密度B、块根数量C、块根重D、每穴株数2、烟草不宜施用()肥料。
A、钾肥B、磷肥C、氮肥D、含氯肥料3、作为早熟蔬菜收获的马铃薯,收获时块茎直径不小于()厘米。
A、3B、4C、5D、64、从甜菜块根外部形态来看,含糖最高的部位是()A、根头B、根颈C、根体D、根尾5、芝麻苗以()叶期移栽较好。
A、3叶B、4叶C、5叶D、6叶6、谷子起源于()A、中国B、地中海C、南美D、印度7、冬季最低平均气温在()℃是冬小麦种植北界限。
A、20℃—22℃B、20℃—-22℃C、-20℃—22℃D、-20℃—-22℃8、()是小麦后期灌浆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A、高温B、霜冻C、干热风D、暴风9()是玉米播种技术的发展方向。
A、撒播B、条播C、点播D、机械精量点播10、经济系数最大的粮食作物是()A、叶菜类B、禾谷类C、甜菜D、薯类11、()是决定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
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经济效益D、地力与肥料条件12、在分蘖期定下来的产量构成因素是()A、单位面积穗数B、每穂颖花数C、每穗粒数D、粒重13、水稻起源于()。
A、中国B、地中海C、南美D、北美14、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是()A、出苗期B、苗期C、穗期D、花粒期15、棉花属于()A、长日照作物B、短日照作物C、日中性作物D、定日作物16、决定花生有效花数和果针多少的关键时期是()A、幼苗期B、开花下针期C、结荚期D、饱果成熟期17、大豆是我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其籽粒中脂肪含量为()A、20%B、30%C、40%D、50%18、()是培养夏薯苗的主要方法。
A、改良回笼火炕育苗B、冷床覆盖塑料薄膜育苗C、采苗圃D、酿热温床覆盖塑料薄膜育苗19、在烟草苗床期,把水肥管理摆上中心位置的时期是()A、出苗期B、十字期C、生根期D、成苗期20、喜微酸性土壤的作物为()A、棉花B、玉米C、甜菜D、马铃薯二、双向选择(15×3分=45分)1、烟草良好的前茬作物为()A、马铃薯B、瓜类C、小麦D、水稻2、马铃薯生长发育中需要最多的两种营养元素是()A、氮B、磷C、钾D、硫3、需实行4年以上轮作制的作物有()A、芝麻B、小麦C、谷子D、甜菜4、谷子的两个需水临界期是()A、苗期B、拔节—孕穗C、抽穗—灌浆D、灌浆—成熟5、属于经济作物的为()A、棉花B、甘蔗C、大豆D、谷子6、甘薯安全贮藏的温湿度条件为()A、1—3℃B、10--15℃C、95%以上D、85%--90%7、()实物标准是棉花定级的依据。
水稻测试题库

水稻测试题库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稻瘟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稻或病谷上越冬,成为次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源。
做好化学药剂的预防非常重要,常见的化学药剂有( )。
[单选题] *三环唑稻瘟灵春雷霉素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2. 水稻发生纹枯病后,在叶鞘、叶片和穗部都表现为不同的症状,由( )病原菌引起的。
[单选题] *立枯丝核菌(正确答案)稻梨孢串珠镰孢黄单胞菌3. 水稻纹枯病病斑在叶鞘和叶片上较为常见,病斑具有( )典型特征。
[单选题] *云纹状(正确答案)黄褐色“三部一线”条形斑4. “健苗防病种子处理+浸种催芽技术”是MAP稻区苗期主推的核心技术,通过药剂浸种可有效预防恶苗病。
[单选题] *咪鲜胺(正确答案)三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5. 水稻常见穗部病害有( ) [单选题] *绵腐病恶苗病纹枯病稻曲病(正确答案)细菌性条斑病6. 水稻秧苗期间,若管理不当,易发生立枯病、绵腐等病害,为做好此类病害预防,苗期一般常用以下( )药剂进行喷雾处理。
[单选题] *甲霜灵·噁霉灵(正确答案)咪鲜胺丁草胺氰氟草酯7. 稻曲病主要集中在水稻生育时期最易感病。
[单选题] *分蘖期幼穗形成至抽穗扬花(正确答案)齐穗期灌浆期8. 稻曲病是危害穗部的典型病害,不仅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且病菌中含有对人、畜、禽有毒物质。
此病害主要采取喷施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预防,施药时期极其重要,主要在水稻时期进行喷施。
[单选题] *分蘖期孕穗期(正确答案)齐穗期灌浆期9. 细菌性条斑病溢出的菌脓,可借风雨、露滴、水流及叶片之间的接触等途径传播,进行再侵染。
若田间发现有发病地块,用化学药剂防治时应先喷施然后喷施。
[单选题] *未发病地块、发病地块(正确答案)发病地块、未发病地块只喷发病地块以上说法均不对10. 二化螟以虫态在稻草、稻桩及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蚕豆、麦类以及芦苇、稗、李氏禾等杂草根茎、茎杆中越冬。
农艺工高级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农艺工高级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是防止后期玉米叶片早衰的重要措施。
A、合理密植B、调节剂使用C、追施粒肥D、合理浇水正确答案:C2、耕地机械的种类和形式很多,其中以 ( )应用最广。
A、铧式犁B、作畦机C、旋耕机D、深松机正确答案:A3、玉米苗间定苗的时间,一般以()片叶进行为宜。
A、1-2B、3-4C、2-3D、5-6正确答案:B4、油菜华而不实,主要是缺微量元素,是缺()A、硼B、锰C、铜D、锌正确答案:A5、过多施用磷肥,常导致作物缺()A、钾B、锌C、铜D、锰正确答案:B6、下面是玉米丝黑穗病病菌越冬的场所的是()A、田边杂草B、根茬C、土壤正确答案:C7、强化职业责任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A、勤劳节俭B、诚实守信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正确答案:C8、小麦穗期为害最重的蚜虫是()A、长管蚜B、二叉蚜C、玉米蚜正确答案:A9、向日葵螟生长期防治分为( )。
A、蛹期B、成虫盛发期C、花期D、幼虫孵化盛期正确答案:A10、大豆生于其间进行化学除草,应选择的除草剂是()A、广灭灵B、苯达松C、拉索D、氟乐灵正确答案:B11、土壤的吸收方式不包括()A、化学吸收B、物理吸收C、机械吸收D、主动吸收正确答案:D12、小麦分蘖的发生是在分蘖节上()逐个进行的。
A、由中间向两边B、自下而上C、不分顺序D、自上而下正确答案:B13、甜菜在田间保藏时,每坑堆( A )米高。
A、1B、1.5C、2D、2.5正确答案:A14、根主要生理功能是()A、输导、贮藏和吸收B、繁殖、贮藏和吸收C、支持与固定、贮藏和输导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5、下列不属于土壤吸附类型的是()A、交换性吸附B、负吸附C、营养吸附D、专性吸附正确答案:C16、油菜"花而不实”有可能是缺()A、氮B、铜C、硼D、锌正确答案:C17、棉花是喜温作物,棉籽发芽适宜温度是()A、30-35℃B、10-11℃C、40-45℃D、10-30℃正确答案:D18、()是生态环境对种植业直接报复的结果。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

《作物生产技术》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农作物属于粮食作物的有()A、署类作物B、油料作物C、糖料作物D、纤维作物2、下列作物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马铃薯B、甜菜C、苜蓿D、枸杞3、下列农作物属于喜温作物的是()A、马铃薯B、小麦C、高粱D、油菜4、下列农作物属于长日照的是()A、玉米B、大豆C、水稻D、麦类5、下列作物属于C4作物的是()A、水稻B、小麦C、棉花D、玉米6、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移栽下茬作物的复种方式是()A、接茬复种B、套作复种C、移栽复种D、再生复种7、可以一年两熟地区要求≥10℃的天数是()A、180天以下B、180-250天C、250天以上D、不能确定8、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是()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劳蓄力机械条件D、经济效益9、下列表示方法属于两年三熟的复种方式的是() A、大豆-小麦-玉米 B、春玉米-冬小麦-下大豆 C、小麦-玉米-白菜 D、小麦-棉花10、在同一块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是()A、单作B、套种C、间种D、混种11、某地≥10℃积温在4100℃以上,但复种玉米热量不足,故采用小麦玉米套种,适当的套种方式是()A、宽背晚套B、宽背早套C、窄背晚套D、窄被早套12、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的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是() A、间作 B、连作 C、套种 D、轮作13、下列轮作形式不合理的是()A、禾谷类作物与豆科作物B、棉花与大豆C、绿肥与油料作物D、甜菜与十字花科作物14、下列作物属于忌连作的是()A、甘薯B、玉米C、棉花D、大豆15、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是()A、麦类、玉米、水稻B、豆科绿肥和署类C、豆科、甜菜D、向日葵、甜菜16、下列耕作方式属于基本耕作的是()A、耙地B、中耕C、旋地D、镇压 17、为提高地温、防风排涝、防止表土板结、改善通风透气应采取()耕作措施。
A、作畦B、起垄C、中耕D、耙地18、对土壤进行耕翻的最适时期是()A、伏耕B、早秋耕C、晚秋耕D、春耕19、一个地区的复种指数越高,则说明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率()A、越高B、越低C、一样D、不确定20、以下不属于土壤耕作所起的作用是()A、调节土壤水分B、消灭病虫杂草C、增加土壤肥力D、促进养分的合理流动21.不属于复种热量指标的是A 生长期B 积温C 界限温度D 发育起点温度22.大于等于10℃的积温在3000-3500℃的地区,可以采取的熟制是()A 二年三熟B 一年二熟C 一年三熟D 一年四熟23.套种和间作都有农作物的共生期,两者的不同是()A 前者较短,后者较长B 前者较长,后者较短C前者超过了生育期的一半D后者不到其生育期的一半24.下列耕作措施中,作用土层最深的是()A翻耕B旋耕C耙地D镇压25.对垄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降低土温B利于排涝C压埋杂草D改善土壤透气性26.小麦拔节期50%以上植株主茎第一节离开地面()A0.5-1CM B1-1.5CM C 1.5-2CM D2-2.5CM27.通过春化阶段要求温度最低、时间最长的小麦品种是()A冬性品种B半冬性品种C春性品种D无法确定28.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复种指数是()A 50%B 100%C 150%D 200%29、小麦的三叶期是指主茎第三片叶伸出()的日期A、1cmB、2cmC、3cmD、15-20cm30、小麦南种北引,往往使小麦的生育期()A、延长B、缩短C、无变化D、不确定31、小麦发生分蘖的最适温度范围是()A、15-20OCB、16-20 OCC、13-18 OCD、20-25OC32、在小麦的穗分化过程中,决定小穗数多少所关键时期是()A、初生期B、伸长期C、二棱期D、单棱期33、玉米田间的种植密度因品种特性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晚熟、叶片平展的密度应()A、密些B、稀些C、不确定D、一样34、下列土壤耕作技术属于基本耕作技术的是()A、中耕B、旋耕C、作畦D、镇压E、翻耕35、农作物实行合理轮作的有()A、有效利用土壤B、稳产保收C、均衡利用土壤养分D、病虫害为害减轻36、下列绿肥作物属于豆科的是()A、苜蓿B、黑麦草C、水葫芦D、沙打旺E、雀麦草37、农作物生产的特点是()A、不确定性B、确定性C、多学科性D、可人为控制38、高、矮秆农作物进行间套作时,离秆农作物的行数、幅宽要比矮秆农作物()A、行少、幅窄B、行多、幅宽C、行少、幅宽D、行多、幅窄39、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行相距的宽度为() A 带宽 B间距 C密度 D 幅宽40、一年一熟条件下,“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方式()A连作 B套作 C轮作 D单作41、有缺苗断垄的麦田补种时间应在()A 出苗前B 二叶前 C三叶前 D 三叶后42、小麦的分蘖节多处于地表下()A 1CMB 2CMC 3CMD 4CM43.下列肥料中用作小麦种肥最安全的是()A 碳酸氢铵B 氯化铵C 硫酸铵D 尿素44.小麦要高产,底肥要充足,底肥用量一般为总施肥量的()A 30-40%B 40-50%C 60-80%D 85-90%45.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3Kg左右,如果用尿素(含氮46%)提供这些氮素。
(整理)年秋期种三农作物生产技术单元测试题.

2008年秋期种三农作物生产技术单元测试题小麦生产技术一、选择题:1、小麦拔节期是指50%以上的植株主茎第一节离开地面()A、0.5~1.0㎝B、1.5~2.0㎝C、2.5~3.0㎝D、3.5~4.0㎝2、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养分C、水分D、温度3、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对N、P2O5、K2O的需求比例大约为()A、1:1:1B、1:3:1C、3:1:3D、3:1:14、对于早秋茬地种小麦,在播种前耕地次数一般为()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5、下列肥料中作小麦种肥较为安全的是()A、碳酸氢铵B、氯化铵C、硫酸铵D、尿素6、小麦要高产,底肥需充足。
底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A、30%~40%B、40%~50%C、60%~80%D、85%~90%7、既利于前茬农作物子粒成熟,又给小麦准备底墒,可在秋庄稼收获前浇()A、送老水B、茬水C、塌墒水D、蒙头水8、据各地经验和试验资料,一般单产250~350的麦田,适宜行距应为()A、16~20㎝B、20~23㎝C、23~25㎝D、25~28㎝9、小麦出苗的标准是当年第一片叶长到离地面约()A、1㎝B、2㎝C、3㎝D、4㎝10、小麦孕穗期是水分的临界期,需浇好孕穗水,浇水时间应在拔节后()A、5天左右B、10天左右C、15天左右D、20天左右11、棉茬田种植小麦的话,适宜的浇水时间一般在拔柴前()A、5天左右B、10天左右C、15天左右D、20天左右12、是冬小麦生长后期主攻目标的选项是()A、秆壮不倒B、穗大C、粒多D、提高粒重13、我国北方利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的最佳时期为()A、面团期B、蜡熟初期C、蜡熟末期D、完熟期二、填空题:1、目前,对小麦阶段发育研究得比较清楚,并与生产有密切关系的有两个阶段,分别是与。
2、小麦种肥以为主,因地制宜配合施用肥。
3、为了有效控制小麦苗期病害发生,减小越冬期的病原,可用种子重0.03%有效成分的拌种。
农作物测试题第2.3.4章

农作物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小麦的挑旗期也叫孕穗期,一般以()以上旗叶全部露出叶鞘,叶片展开的日期,就是挑旗期。
A.30% B.50% C.60% D.90%2.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养分 C.水分 D.温度3.一般认为,小麦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是()℃。
A.0~3 B.0~7 C.0~12 D.2~34.在小麦播期确定上,冬性品种与春性品种相比,一般冬性品种应()。
A.早播 B.晚播 C.一齐播5.小麦分蘖节一般在地下距地面()左右处。
A.1cm B.2cm C.3cm D.4cm6 . 水稻壮苗的“二黑”出现在( )A、分蘖盛期B、拔节后C、孕穗时D、抽穗后7 . 水稻生产上经常应用的主要抛栽方式是( )A、塑盘湿润抛栽B、肥床旱育秧抛栽C、塑盘旱育抛栽D、湿润育秧8 . 水稻的开花受精的最适宜温度( )A、28-32℃B、37℃C、21-26℃D、35℃9 . 水稻一生中氮素代谢最旺盛的时期( )A、秧田期B、返青分蘖期C、拔节孕穗期D、结实期10 . 湿润育秧播种,不正确的是()A.日均气温稳定在 11℃以上时开始播种B.小壮苗每 667m2秧田可播种 40kg 左右C.撒下种子入泥一半为宜D.播后塌谷11 . 当水稻以茎杆伸长为中心,根吸收面积最大,最后3片叶长出的时期是()A、幼苗期B、分蘖期C、拔节孕穗期D、结实期12 . 一般把气温降到()前的日期,叫做安全灌浆期。
A、11℃B、15℃C、17℃D、23℃13 . 水稻与稗草区别在于,水稻()A、叶色浓绿B、无茸毛C、有叶耳、叶舌D、叶片着生角度为斜平,角度大14 . 玉米苗期的生长中心是()A.根系B.茎杆C.叶D.穗15 . 玉米植株近地面手摸可感到有茎节,基部茎节长度在2-3cm时为()。
A.出苗期B.拔节期 C.大喇叭口期 D.幼苗期16 . 玉米一生施肥、灌水最重要的管理时期在()A.拔节期B.大喇叭口期 C.抽雄期 D.开花期17 . 玉米的种植密度一般肥地比瘦地()A.稀B.密C.相同18 . 在玉米授粉后,因栽培条件不良易形成秃尖,秕粒的时期是()A.子粒形成期B.乳熟期C.蜡熟期D.完熟期19 .小麦冬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时进行B.水量不宜过大,要灌透,灌后当天水分全部渗入土内C.对无分蘖或分蘖过少的麦田重点灌D.不进行冬灌可以防止凌抬20 . 水稻催芽时高温破胸的温度为()A、50-55℃B、35-38℃C、30-35℃D、21-25℃三.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小麦早期发生畜禽啃青,来春再发小蘖可成穗,分蘖成穗率无明显下降。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1)

麻阳职中农作物生产技术绪论及耕作制度测试题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小麦 棉花B 玉米 花生化 C 绿豆 甘薯D 大豆 油菜2、下列属于经济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芦苇 B 天麻 C 三叶草 D 豌豆3、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薯类作物 B 纤维作物 C 糖料作物 D 嗜好性作物4、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小麦 棉花B小麦 油菜C 玉米 马铃薯D 高粱 豌豆5、荞麦是____________A 长日照作物 B 短日照作物 C 定日照作物 D 中性作物6、农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____________A 需求原则 B 生态适应性原则C 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 D 充分利用土地原则7、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____________的安排。
A 欲种作物的种类 B 品种C 种植面积 D 种植方式8、某地的复种方式为“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则复种指数为____________A 150%B 200% C 400% D 300%9、土壤耕作不能____________A 增加土壤肥力B 调节土壤水分C 消灭作物残茬 D 消灭病虫害10、一般旱地的耕翻深度不超过____________A 10-15CM B 15-20CM C 20-25CM D 25-30CM11、下列属于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是____________A 西瓜 B 甜菜 C马铃薯 D 小麦12、间作与套作都有农作物的共生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前者较短,后者较长 B前者较长,后者较短C前者超过了其全生育期的一半 D后者不到其全生育期的一半13、下列作物中忌连作的是___________A 玉米 B棉花 C花生 D甘薯14、在下列大田作物中,长日照作物是____________A 油菜B 水稻C 玉米D 棉花15、农作物布局,既可以指农作物______的布局,也可以指农作物______的布局,在多熟区还包括农作物______的布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生产技术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水稻湿润育秧追施“断乳肥”的适宜时期为()
A、立苗期
B、移栽前4-6天
C、三叶一心后
D、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
2.春稻的移载期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A、8-9℃
B、15℃
C、11℃
D、越早越好
3.水稻石灰水浸种,石灰水溶液的浓度为()%。
A、0.3
B、0.5
C、1
D、1.5
4.决定水稻穗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在( )
A、秧田期
B、分蘖期
C、拔节孕穗期
D、抽穗结实期
5.水稻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抛栽方式是( )
A、塑盘湿润抛栽
B、肥床旱育秧抛栽
C、塑盘旱育抛栽
D、湿润育秧
6.水稻大壮苗移栽时的叶片数是()。
A、1.5-2.2
B、3.1-4.1
C、4.5-6.5
D、6.5以上
7.水稻一生中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在()
A、秧田期
B、返青分蘖期
C、拔节孕穗期
D、结实期
8.水稻催芽时高温破胸的温度为()
A、50-55℃
B、35-38℃
C、30-35℃
D、21-25℃
9.水稻稻穗分化的最适宜温度为()
A.21-26℃ B.22-23℃ C.26-30℃ D.28-32℃
10.水稻品种的生育期长短由()决定。
A、栽培环境
B、海拔
C、“三性”
D、纬度
11.影响春稻移栽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光照
C、降水量
D、品种
12.水稻插秧时,“五要”、“五不要”是最重要的是()
A、浅插
B、插稳
C、不插超龄秧
D、不插带病虫秧
13.水稻插秧时,适宜的栽插深度为()
A、 1cm左右
B、 3.3cm
C、3—5cm
D、5cm以上
14.水稻壮秧的根色以()为佳。
A、白色
B、褐色
C、黑色
D、黄色
15.水稻早熟品种一般在()开始晒田。
A、拔节后
B、分蘖末期
C、孕穗期
D、结实期
16.水稻可进行抛秧的时间一般在秧苗长到()叶,苗高15cm。
A、1.1
B、3
C、4
D、5.5
17.水稻与稗草区别在于,水稻()
A、叶色浓绿
B、无茸毛
C、有叶耳、叶舌
D、叶片着生角度为斜平,角度大
18.水稻秧田一般选用()播种方式。
A、精量点播
B、条播
C、撒播
D、点播
19.水稻粒肥的施用原则()
A、早施少施
B、早施重施
C、晚施少施
D、晚施多施
20.水稻收获适期为()
A、乳熟期
B、蜡熟期
C、完熟末期
D、蜡熟末期和完熟初期
21.湿润育秧播种,不正确的是()
A.日均气温稳定在 11℃以上时开始播种
B.小壮苗每 667m2秧田可播种 40kg 左右
C.撒下种子入泥一半为宜
D.播后塌谷
22、水稻生育期的长短因品种、环境条件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一般变幅在()天。
A、80~120
B、90~150
C、80~180
D、100~160
23、具有发芽力的种子在适当的条件下开始萌发。
当芽长达谷粒长度的1/2、根长达谷粒长度
时,即为()。
A、破胸
B、发芽
C、露白
D、出苗
24、关于水稻“三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稻三性是指水稻的感温性、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
B、水稻生育期的长短是由水稻的三性决定的。
C、感温性是指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
D、水稻生育期长短的变化,主要是指生殖生长阶段的变化。
25、在水稻引种时,纬度相近而海拔不同地区之间引种,一般由低向高处引种,应引()。
A、晚熟种
B、早熟种
C、中熟种
D、上述皆可
26、在水稻生产上主要有育秧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
育秧的方式有水育秧和旱育秧。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育秧形式主要是()。
A、水层育秧
B、通气湿润育秧
C、旱育秧
D、温室育秧
27、水稻种子石灰水消毒,石灰水的浓度为()。
A、0.1%
B、0.5%
C、0.8%
D、1%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
1、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无论是种植面积或是总产,均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
()
2、一个水稻品种,在一定温度、日照长短的条件下,生育期是稳定的,但是,当温度、日照长短变化时,生育期就会改变。
生育期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生殖生长阶段的变化上。
()
3、在短日照条件下,大多数晚稻品种感温性比早稻品种强()
4、水稻的生育期长短由“三性”决定,是品种的遗传特性。
()
5、一般原产低纬度地区的水稻品种感光性强,而原产高纬度地区的水稻品种对日照长短反应不敏感。
()
6、由于晚稻品种感光性强,它的感温性必须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影响晚稻生育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感光性,即日照的长短。
()
7、纬度相近而海拔不同地区之间引种,一般由高海拔地区向低海拔地区引种,生育期延长,应引早熟种。
()
8、在生产栽培上,早熟品种早插,晚熟品种晚插秧。
()
9.豫南稻区既是河南水稻的主产区,又是优质稻生产区。
()
10.水稻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主要是在水稻分蘖盛期形成的。
()
11.一般原产低纬度地区的水稻品种比原产高纬度地区的水稻品种感光性强。
()
12.水稻抛秧时要掌握先近后远,先稀后密,先抛秧苗总量的2/3,余下的补漏补稀。
()
13.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总产量约占粮食作物的30%。
()
14.在水稻幼穗长5—10cm时适量追施速效氮肥,对增大颖壳的体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15.水稻开花的顺序是主轴基部端枝梗颖花先开,然后依次向上,上部枝梗最后开花。
()
16.秧田制作时要施足底肥,以氮磷复合肥为主。
( )
三、名词解释:
1.水稻的一生
2.水稻的生育期
3.水稻的感温性
4.水稻的感光性
5.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
6.水稻抛秧
7.水稻幼苗期
8.返苗期
四、简答题
1.水稻“三性”在生产中有何应用?
2.分析水稻种子处理的主要方法及作用。
3.水稻育秧怎样催芽?
4.简述水稻的插秧技术。
五、综合题
1.水稻育秧移栽的作用有哪些?湿润育秧的秧田如何进行水肥管理?
2.简述水稻本田期的水肥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