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一、背景介绍:现代都市农业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形态,以城市为中心,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对城市居民的食品供应和生活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就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
二、发展现状:1. 城市农场示范:很多城市建设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或农场,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这些示范项目主要以蔬菜、水果和花卉种植为主,利用科技手段实现高产、节水、无公害农业生产。
同时,还结合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多元化经营模式,吸引城市居民参观和购买农产品。
2. 城市屋顶农场:一些城市利用高楼屋顶、停车场屋面等空闲地块开展屋顶农业。
这种种植方式善于利用城市空间,通过建设温室、种植箱等设施,实现蔬菜、草本植物等的种植。
屋顶农场在提供城市农产品的同时,还能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
3. 都市农业园区:一些城市建设了专门的农业园区,为农民提供土地和扶持政策,鼓励他们在城市周边从事现代农业。
这些园区通过规划农业生产和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并且解决了一部分农产品的供应问题。
同时,还吸引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回流,增加了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力。
4. 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创新模式的推广。
一些城市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和培训,推广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益。
五、问题与挑战:1. 土地资源短缺: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建设现代都市农业面临土地不足的问题。
而且,城市土地价格高昂,农民难以负担。
解决土地问题需要政府出台合理土地政策,提供土地使用权和扶持政策。
2. 水资源和环境污染: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城市水资源有限。
同时,城市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鼓励发展节水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对水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现代农业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模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农业形态。
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我对中国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以下报告。
一、农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目前,中国的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大型农机设备的广泛应用,农田面积的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不断增加。
同时,现代农业还推动了农业企业化发展,大规模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兴起。
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农产品需求。
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种子改良、农药农薬的研发与应用、粮食储存技术、农业机械器具的研发等方面。
这些创新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业灾害对作物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同时,一些新技术和新模式,如精细化农业管理、精准施肥、农业物联网等的应用,也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生态农业模式逐渐应用:为了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生态农业模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包括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等。
这些模式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采用无化学物质污染的灌溉和施肥方法,严格控制农产品质量,提供健康安全的农产品给消费者。
生态农业模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也为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农业产业化是指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
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农产品品种多样化,有机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等受到了广泛重视;二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产品流通产业等生产环节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
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总体来说,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生态农业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一) 东城镇位于望城区北端,南邻铜官窑,北抵湘阴,西临湘水,全镇呈半丘陵区半垸区(苏蓼垸)分布,是八百里洞庭的边缘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距市区只有22公里,现辖7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5593户,总人口1962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1360元,有水田1490公顷,旱土260公顷,林地1551公顷,水面面积公顷。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紧紧围绕东城镇发展的长远目标,努力提升东城农业整体水平,致力于建设“高效、生态、服务性”的现代农业。
XX年,全镇完成水稻种植面积近4XX亩,优质稻34000亩,实现水产养殖4800亩。
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1.农业规模化经营形势喜人。
我镇农业规模化经营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思路中的“四基地”(精品粮油基地、名特水产基地、花卉苗木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突出高档优质稻、名特水产、休闲农业、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百里水产走廊建设,致力于打造农业休闲品牌,通过大力实施办企业、建基地、树品牌、带农户的战略,引进了东城生态农业、高家庄特种水产养殖、绿辰科技及泽伟农家乐为典型的规模化经营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纷纷涌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截止XX年底,共有家庭农场总数55个,其中50亩以下的只有一个,家庭农场经营耕地总面积万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31%,全年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952万元,共吸纳劳动力总数206人。
截止目前,我镇已有农业专业合作社24家,农业公司4家,带动农户XX余户。
2.生态农业品牌不断彰显。
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我镇注重农业品牌化经营,重点打造东城“花园式村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了以“生态稻、生态油、生态椒”为特色的生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出了享誉三湘的东城生态椒等省内知名品牌,走出了一条产品质量与品牌包装相结合的成功之路。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一、现代农业发展背景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其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率高、产业链条完整、生态环境友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人口增长,现代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现代农业发展现状1.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如高产优质抗病品种、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化、智能农业等。
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农业竞争力。
2.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经饲种植比例逐步调整,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成效显著,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畜牧业、渔业、林业等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3.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等取得重要成果。
这些改革举措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4.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现代农业强调绿色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5.农业现代化水平区域性差异较大虽然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地区间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
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所致。
三、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1.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推动农业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关于长兴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长兴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农业升级换代的步伐逐渐加快,长兴县不例外,不断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将以调查研究的方式,探寻长兴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一、调查概况调查时间:2021年11月调查地点:长兴县调查对象:农业主管部门、农民合作组织、种植、养殖和加工企业代表调查目的:了解长兴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二、调查结果(一)现代种植业状况良好长兴县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有茶叶、水稻、油菜、果蔬等作物。
目前农业主管部门对种植业进行了大力扶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培育了一批现代化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
生产标准化、精细化和规模化成为了种植企业的发展方向。
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二)现代养殖业存在问题长兴县养殖业以生猪和家禽为主,养殖场规模较小,养殖水平和设施落后,环保设施建设滞后,存在排污问题。
产业链不够完善,养殖户和加工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加工企业缺乏品牌和销售渠道,导致产品价格低廉,经营利润不高,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现代农业加工存在机会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和蕴含巨大利润的发展方向。
目前长兴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链不够完备,加工企业数量较少,产品品质不高,消费者接受度也较低。
但是,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近年来政府和企业加强了对该行业的投资和扶持,带动了一批专业化加工企业的出现,并推出了多项就业创业政策,加速了涉农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存在的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种植和养殖业是长兴县农业主导产业,但其建设水平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农产品收运、冷藏、储存等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缺乏食品安全保障设施,使得部分企业面临着产品质量差和产销不畅的问题。
(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需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增加,现代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深入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次农业调研。
本篇报告将从农业科技创新、可持续农业和农民生计三个方面探讨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遇到的挑战。
一、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近年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例如,在种植领域,智能化的农机设备和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养殖领域,生物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为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提高了畜禽育种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农业科技创新还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可能由于生产成本增加等因素导致的不愿意改变传统的种植或养殖方式。
其次,科技创新需要在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二、可持续农业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可持续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农业调研,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采取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以避免对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例如,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
然而,可持续农业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农民可能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对可持续农业的实施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可持续农业的推行需要政府支持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保护农民的利益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农民生计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农民的生计状况对于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农民在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
例如,一些农民可能面临市场需求不确定、价格波动等风险,这使得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难以获得稳定的收入。
解决农民生计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贷款、培训和市场信息等方式,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调研报告现代农业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适应和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型。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采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作物和畜禽养殖的产能,减少了资源和环境的消耗。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的劳动强度得到显著减轻。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还为农民带来了更高的收入。
三、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然而,现代农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够普及。
虽然我国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很多先进技术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导致部分农户仍然采用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生产效率低下。
其次,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风险,也给企业形象和信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最后,农产品市场开发不及时。
目前,部分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了部分农产品滞销和价格波动。
四、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策为了解决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要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将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给广大农民,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品质。
其次,加强农业质量和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最后,加强农产品市场开发,建立健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结论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调整农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现代农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加强农产品市场开发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现代化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农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二、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业产品的需求。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充分应用科技和现代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生产现状与问题1. 生产规模不均衡: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存在着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异,大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发展较为成熟,而偏远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
2. 技术水平落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农民的科技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创新意识和技术更新能力。
3. 资源利用低效: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农民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老旧的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
4. 环境污染问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会产生大量农药、化肥等环境污染物,给农田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与措施1. 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培育新的农业科技企业。
2.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3. 加强农民培训:组织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认知水平和管理技能,激发农民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意识。
4. 推进绿色农业: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
5. 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民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保障。
五、案例分析:某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某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例,该示范区通过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的农业管理经验,成功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下面是小雅WTT为大家整理的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精品范文(一)东城镇位于望城区北端,南邻铜官窑,北抵湘阴,西临湘水,全镇呈半丘陵区半垸区(苏蓼垸)分布,是八百里洞庭的边缘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距市区只有22公里,现辖7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5593户,总人口1962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1360元,有水田1490公顷,旱土260公顷,林地1551公顷,水面面积1733.33公顷。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紧紧围绕东城镇发展的长远目标,努力提升东城农业整体水平,致力于建设“高效、生态、服务性”的现代农业。
20XX年,全镇完成水稻种植面积近420XX亩,优质稻34000亩,实现水产养殖4800亩。
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1.农业规模化经营形势喜人。
我镇农业规模化经营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思路中的“四基地”(精品粮油基地、名特水产基地、花卉苗木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突出高档优质稻、名特水产、休闲农业、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百里水产走廊建设,致力于打造农业休闲品牌,通过大力实施办企业、建基地、树品牌、带农户的战略,引进了东城生态农业、高家庄特种水产养殖、绿辰科技及泽伟农家乐为典型的规模化经营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纷纷涌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截止20XX年底,共有家庭农场总数55个,其中50亩以下的只有一个,家庭农场经营耕地总面积1.3万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31%,全年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952万元,共吸纳劳动力总数206人。
截止目前,我镇已有农业专业合作社24家,农业公司4家,带动农户20XX余户。
2.生态农业品牌不断彰显。
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我镇注重农业品牌化经营,重点打造东城“花园式村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了以“生态稻、生态油、生态椒”为特色的生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出了享誉三湘的东城生态椒等省内知名品牌,走出了一条产品质量与品牌包装相结合的成功之路。
做活“稻”字文章,着力建立苏蓼垸的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与金霞米业等粮食企业结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灯文大米进入省农博会。
做活“山”字文章,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基地共建万亩油茶基地,并成功引进雪峰山油茶,雪峰山油茶嫁接新技术获林业部科技司认证。
做活“水”字文章,突出特种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了黄龙河、夹河、铁炉湖等几个特色鲜明、品种多样、竞争力强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如今,东成生态、金丰科技、湘立农业、群英蔬菜、隆平粮社等一批代表性的生态休闲农业品牌成了东城现代农业的新亮点。
3.科技支农成效显著。
我镇通过积极开展科普示范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平台功能,配合区农业局、科技局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支农活动,让农民在助农专家和企业的指导下,发展特色种养殖业,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东城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镇农技站的帮助下,利用科技助农直通车专家讲座和“科技下乡、服务企业”活动,引进了“无公害早熟辣椒”栽培技术,并采用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有了较大提高。
20XX年,我镇早熟辣椒栽培达1000多亩,仅通过农户掌握早熟辣椒栽培一项技术,全年解决相关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栽培示范户每亩增收达4000元,户增收达2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我镇农业的投入总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由于镇域经济尚不发达、财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与农民对政府的期望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还有一定差距。
尤其在水利设施方面,东城粮渔主产区为湘江环绕,常年面临洪涝灾害,水利基础设施和物资技术储备的不完善,增大了扩大投入增加生产的风险,制约了现代规模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全镇路网建设还也欠完善,交通区位优势不明显,拉大了与主流消费人群的距离感,不利于现代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的推广与发展。
2.农业产业化进程比较缓慢。
从产业规模上看,全镇家庭农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情况显示,1000亩以上规模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分别只有1家,500亩以下占绝大多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连接关系不够紧密,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从产业结构上看,农业规模化以从事种、养殖业等初级原料生产为主,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不具规模,全镇农业产业化整体规模不大、层次不高。
在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大多在10-50万元之间,整体效益不高。
3.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一是组织程度高、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的骨干企业还为数不多,全镇1000亩以上的产业基地只有1个,除“雪峰山油茶”“东城生态椒”等少部分规模化农业企业(合作社)形成了品牌外,绝大部分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停留在本村本组的小打小闹阶段,知名度不高,辐射力不够;二是生产技术先进、转化力强、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全镇最大的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户仅200户左右,还没有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4.农民综合素质相对偏低,存在思维误区。
东城属长沙市区近郊,全镇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在长沙市区经商打工,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对于发展规模化农业存在着劳力、管理及科技因素的制约,全镇农业生产者尤其是农业技术人才严重欠缺。
加上受传统思维误区的影响,群众普遍存在重进场务工、轻在乡农耕的思想,个别农户甚至直接将土地抛荒,发展现代农业的社会氛围和思想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主要措施及建议意见1.建立现代农业管理服务机制。
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首要地位,对各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庄和合作社在政策扶持、财政支持上予以倾斜,建立健全政府管理服务机制。
一是改善行政管理职能,增强服务功能,加强行政公共服务,积极倡导“一线工作法”,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是强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与服务,着力推动农产品的市场推广,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农产品物流配套系统。
三是推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与服务,着力建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渠道广泛的信息网络体系,规范信息传递制度,确保有质量的信息能准确、快速传递,尽快在农业生产及流通中发挥作用。
2.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结构。
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重点建设好四个基地,即油茶基地、蔬菜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优质稻生产基地,重点推进“三品”的开发,一类是以鱼、蟹、虾等为主的特色产品,重点抓好苏蓼垸中各村发展此项产业,使高家庄等水产养殖基地的辐射作用不断加强,争取健康养殖达到5000亩以上。
二类是以有机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绿色产品,把东城生态椒、东城红薯粉、浅池莲藕等品牌打出去,争创特色产品注册品牌3个以上,1个以上省级品牌。
三是以优质稻米、良种油茶、有机蔬菜为主的高附加值产品,力争成为全省一个知名度较高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创建一个规模较大的良种油茶种苗基地,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4000亩。
3.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利用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平台,积极与湖南农大、中南林科大等高等院校开展对口技术合作,建立建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例如对东城生态椒除进行鲜椒出售、整椒包装外,同时制作辣椒红素、辣味素、辣子油、以及辣椒营养粉等深层次产品。
重点扶持雪峰山油茶基地,加大油茶种苗研究、开发及生产力度,争取在三至五年内建成一个500亩左右的油茶种苗基地,一个10000亩的油茶种植基地,建设好一个油茶加工厂,形成毛油提炼、茶壳、茶粕综合利用的油茶深加工体系。
4.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围绕我镇的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扶持和社会资金投入,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
推动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技术上重点扶持、政策上重点倾斜、人才上重点照顾”等优惠措施,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农民农业生产风险,增加农业收入,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
5.加快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
充分利用我镇“山”、“水”资源优势,建设好苏蓼垸的“五纵十二横”水利景观建设,加大对黄龙河、铁炉湖、夹河的开发力度,逐步实施以“广种树、多栽花、不露黄”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绿色愿景工程”(绿化百条乡村公路、千里河港堤岸、万户农家庭院),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精心打造省会长沙旅游度假的新亮点,将东城打造为“人在林中、房在绿中”的河东绿色明珠。
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精品范文(二)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让这一概念走入公众视野。
20**年5月19日,《中国制造2025》正式公布,对于中国来说,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述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经过近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规格最全、规模最大的卧式车床制造企业,中国大型数控车床、精密轧辊磨床的主导生产企业。
目前在全国机床工具行业的5000余家企业中,被中国机床工具协会评为综合效益第15强,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风电、石化、铁路、军工、冶金等众多领域,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所、境外研发中心3所,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共申请专利212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实用新型专利140项,授权专利共172项。
此外,星火机床同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多家公司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出了数十种新产品,特别是数控大型卧式车床技术在国际上属于领先水平。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星火机床就制定了《计算机应用系统初步设计》方案,建立了企业内部局域网,相续又实施了cad甩图板工程和办公自动化oa项目,基本实现了电子化工作流程;从20XX年开始,企业又陆续实施了3d设计工程和plm项目,为两化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
20XX年法国研发中心开始研制“spark++”简易数控系统,部分功能在普及型数控机床中已经得到应用,为产品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20**年,星火机床率先在机床工具行业“客户个体化定制”方面,通过互联网+机床,开始建设“星火乐高”项目。
一、“星火乐高”项目定义及实施背景1、“星火乐高”项目的定义(1)乐高起源于丹麦,是英文“lego”的译音,是一种利用不同颜色的塑胶积木,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拼插出变化无穷造型的玩具,也被称为“魔术积木”。
(2)“星火乐高”是星火机床依据“魔术积木”原理,结合机床结构特点,深度挖掘客户对机床要求的模糊语言及显性语言,对其进行数据化转换,通过对原有模块的进一步数据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定制的系统平台,开启中国机床行业互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