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复习题历年中考题
世说新语两则中考题-世说新语中的文言文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世说新语二则》

A.熊掌,亦我所欲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跃跃欲试
B.所恶有甚于死者可爱者甚蕃不求甚解
C.万钟于欲何加焉弗敢加也添枝加叶
D.此之谓失其欲心太守自谓也不知所谓
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文章将“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进行对比,有什么作用?
(选自《世说新语》)
[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1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有仙则名( )(2)无案牍之劳形( )
(3)尝暂寄人空宅住( )(4)子欲居九夷(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暂住何烦尔?
(2)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①而不接。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3)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欧阳修《朋党论》节选
(4)管宁、华散共园中锄莱,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7.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zòu)B.差可拟(chà)C.尊君在不(fǒu)D.友人惭(jiàn)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___(2)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______(4)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世说新语》两则试题《咏雪》·刘义庆〔南北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刘义庆〔南北朝〕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⑴差.可拟:⑵因.风起:⑶尊君在不.:⑷相委.而去: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⑵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3.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4.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元方是从哪几个方面批驳友人的?(2分)答案:1.⑴差,大致、差不多。
⑵因,凭借。
⑶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⑷委,丢下、舍弃。
2.(4分)⑴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和侄儿侄女们谈论诗文。
⑵您和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中午您没有来,就是没有信用。
3.B(非写实,凡比喻,都是写虚)4.(4分)⑴(2分)元方从友人“无信”“无礼”两方面批驳友人。
试题2: 《世说新语》两则试题《咏雪》·刘义庆〔南北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世说新语》两则中考选择题

《世说新语》两则中考选择题《世说新语》两则1.以下句子中“于”的含义和用法与“葬父于祠”中“于”的含义和用法相同(2分)A.告诉皇帝B.美德远离才能C.苍鹰敲打寺庙D.一万个时钟给我增加了什么2.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b.去后乃至(才)/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不管袁芳的介绍(照料)/不在中间,去太秋社(去……地方)。
这是一天,喝酒和娱乐,下雨了(这里)/又下雨了,公众将如何(下雨)。
3.以下单词的错误解释是()(2分)a.太秋放弃(放弃,离开)。
他没有信仰(没有承诺)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4.以下几组句子中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个是()(2分)A.相互指定以消除杂词。
然而,前陈。
告诉他一个乡镇学者的观点。
C.然后停在YeTeD,死在鹅耳枥的中间。
D.如果他是这样,安令军和其他许多人5.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袁公问/说贤惠的世家先生在太丘/称之为远近/他做了什么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期中,直到期中”指出,违背诺言的人是客人,而不是陈太秋。
b、“与儿童谈论文学”一句中的“儿童”指谢泰富的儿子和女儿。
c、“如果柳絮是因为风而升起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好把它们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都是。
d、“尊君”和“贾君”,前者是一个恭敬的词,是对他人父亲的恭敬称呼;后者是一个谦逊的词,指的是自己的父亲。
8.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朋友很惭愧,下车给陈元芳引路。
进入房子后,陈元芳无视他的朋友。
b、这位朋友羞愧地下了车,给陈元芳引路。
袁芳进门后不再看他了。
中考复习:世说新语两则历年中考题

中考复习:世说新语两则历年中考题中考复习:世说新语两则历年中考题?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
②履行,实践,做。
③绥,安,安抚。
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师,学习。
9.“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
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
(2分)10.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2分)译句:1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2分)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二)(8分)9.(2分)③10.(2分)D11.(2分)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尉他们(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12.(2分)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②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三、文言文阅读(10分)出行守时,交往守礼,乃基本的做人之道,但有时也会有相反的情况发生。
请读下面这则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中考语文真题-《世说新语》二则

中考真题-《世说新语》二则一、文言文阅读(共4题,共16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二)周彬不治财产,服膺儒学,其妻让之曰:“汝家兄弟能力稼穑,囊箱丰溢,汝之不调,无思悔,毕向何如?”答曰:“卿尝与吾市油数金,是亦力穑营己。
”及闻先主镇金陵,囊文以往谒,赐赉颇厚,以所赐金帛陈列于庭,谓妇曰:“吾比诸伯叔何如优胜?”妻曰:“男子之事非女子所能知。
”(节选自《古今合璧事类备要》)(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B.相委而去委:托付C.其妻让之日让:责备 D.卿尝与吾市油数金市:买(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C.汝之不调,无思悔,毕向何如无丝竹之乱耳D.以所赐金帛陈列于庭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3)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2)囊文以往谒,赐赉颇厚。
______(4)上文中,陈元方和周彬的故事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10字。
世说新语两则历年中考对比阅读及答案

• • • • • • • • • • •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A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 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 君其许寡人 C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 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 19.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 别指出于下: • 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 • 错:入门不顾。 • 20.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 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 “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 么做? • 言之有理即可
•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 “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 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 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 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 •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 “好啊。”吴起说:“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 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 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 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 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 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 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 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 ①尊君在不? ②诺,期返而食。 • ① fǒu ② shí •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相委而去 •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 • ①约定 ②丢下,舍弃 ③才 ④害怕,担心 • 19.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 C •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 人而止之食。 • ①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 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 ②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世说新语两则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精)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世说新语》两则一、生字读音。
陈寔(shí在不(fǒu谢道韫(yùn 无奕女(yì王凝之(níng二、重点字词解释。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会2.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急速3。
公欣然日(高兴的样子4.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大致;相比5.未若柳絮因风起(比不上6.太丘舍去(离开7.去后乃至(才8.元方时年七岁(当时9.门外戏(玩耍10.与人期行(约定11.相委而去(舍弃12.友人惭(惭愧13.下车引之(拉14.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三、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四、古今异义。
1.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领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去3.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等候所约的人,泛指等待或盼望4.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五、重要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2.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中考复习系列文言文(八《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基础归纳:1、本文选自《》,这部书是由(朝代(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主要记述了从汉末到东晋之间士族、文人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风气和上层士大夫的精神面貌、生活情况等。
鲁迅说可把它“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内集(2讲论文义(3公欣然曰(4未若柳絮因风起(5差可拟差拟(6白雪纷纷何所似3、翻译下列句子:(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题历年
中考题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2014年秋七年级语文周练14(学生练习版)
出题:丁劲锋审核:李永高卢和平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世说新语》是六朝小说的代表作,是(朝代)人
(姓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3分)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3分)
(1)俄而
..雪骤:(2)未若柳絮因.风起:
(3)讲论文义
....:(4)寒雪日内集
..:
(5)与儿女
..柳絮因风起:
..讲论文义:(6))未若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4、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次数是两次。
(1分)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6、《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
的家庭氛围。
(2分)
7、,文中两句咏雪句子,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3分)
答:
8、“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3分)
答:
9、请写出古诗文中的咏雪的佳句两句:
(2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4)下车引文()
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3分)
君:尊君:
家君:
3、翻译下列句子。
(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
(2分)
故事的起因:故事的发展:
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
5、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3分)
()过中不至:______ 。
()去后()乃至:______ __
6、对于元方来说,友人缺乏哪两种品格?缺乏的品格具体表现在哪(2分)
7、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于下:(3分)
对:①②
错:
8、“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
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9、.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2分)
10、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写出一句与此相关的名言(3分)
11、你知道类似道韫、元方的故事吗?请写出一个相关的人物及其事件。
(2分)
2014年秋七年级语文周练14(教师讲解版)
出题:丁劲锋审核:李永高卢和平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朝代)人刘义庆(姓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3分)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3分)
(1)俄而
..雪骤:不久、一会儿(2)未若柳絮因.风起:凭借
(3)讲论文义
....:讲解诗文(4)寒雪日内集
..:家庭集会
(5)与儿女
..柳絮因风起:比不上..讲论文义:子侄辈的人(6))未若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他哥哥的女儿说:“比不上柳絮凭借着风满天飞舞。
”
4、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次数是两次。
(1分)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2分)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6、《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2分)
7、文中两句咏雪句子,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3分)
答:对兄女的答案满意。
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8、“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3分)
答: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9、请写出古诗文中的咏雪的佳句两句:(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
千里冰
点封,万里雪飘。
(2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与友期行(约定)(2)去后乃至(才)
(3)相委而去(舍弃)(4)下车引文(拉)
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3分)
君:是对别人的尊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翻译下列句子。
(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丢下我,自个儿走了。
4.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
(2分)
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
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结局:友人惭而致歉。
(意对即可)
5、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3分)
()过中不至:友人。
()去后()乃至:_陈太丘、友人_ 6、对于元方来说,友人缺乏哪两种品格?缺乏的品格具体表现在哪(2分)
信、礼。
失信:期日中,过中不至。
失礼:对子骂父。
7、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于下:(3分)
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错:入门不顾。
8、“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9、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2分)
假如是我,我会接受他的歉意,并告诉友人,会将这歉意转达给自己的父亲,并告诉他要做个讲诚信,进礼仪的人。
10、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写出一句与此相关的名言(3分)
做人要讲诚信,尊重他人。
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11、你知道类似道韫、元方的故事吗?请写出一个相关的人物及其事件。
(2分)
王戎七岁不摘道旁苦李。
甘罗十二岁为相。
孔融四岁让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