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课《了解流程》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了解流程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2

了解流程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2019)必修 技术与设计2

第二章流程及其设计“第一节“了解流程”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许多流程,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流程就是做一件事情的顺序,很少学生能从技术意识上认识流程。

没有深入思考过流程对工作、学习、生活、生产的意义。

可见学生对于流程的理解,还有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教材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主要内容有:流程、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

本节是本章“的导入与基础,当中提及的概念是后面课程学习的基础。

通过感知不同的流程案例,获得对流程的理性了解;用实例讲清楚流程的含义,让学生知道研究流程的重要意义,从质量、效率和管理等多方面去展示流程的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流程的含义;理解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异同。

(2)难点:区分工作流程与工艺流程。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领域中流程的含义,了解流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流程既是事情的一个过程和方法,也是一种技术设计的思维方式和产物。

(3)学会简单描述生活、学习中的流程。

2.过程与方法(1)掌握区分工作流程与工艺流程的方法,体会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具体过程与特点。

(2)通过了解和分析生活、学习、生产中的各种流程的案例,学会使用流程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分析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分析流程案例,帮助感悟流程思维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工农业生产流程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通过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案例的熏陶,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4.核心素养(1)技术意识:通过阅读流程的案例,感悟流程思想对人类生活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掌握流程的基本概念,学会从流程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2)创新设计:能针对流程的相关问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方案,学会设计技术试验来探究和解决实际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教学理念与方法(1)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

在帮助学生对流程形成理性认知时,如果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列举案例的话,很容易造成认知疲劳。

高中通用技术下学期 2.3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下学期 2.3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2.3流程的设计
科目
通用技术
年级
适用班级
高二
必修2
2单元(章)
3课(节)
教学时间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掌握流程设计的一般过程
过程与方法:经历案例分析,学会从身边例子把握一般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和步骤
难点
科目
通用技术
年级
高二
适用班级
所有

教学目标、重难点等略
三、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引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
【活动一】
回答问题
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二、
探究新课
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
设问: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流程设计?
1、流程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活动二】
学生讨论回答
让学生进入课堂按照流程设计的步骤分析稻谷加工工艺流程设计的例子。
1、确定目标,明确任务
设计稻谷加工工艺流程
2、分析基本因素
(1)稻谷由什么组成?
稻谷由米、糙皮层、稻壳组成
(2)稻谷怎样变成米?
清除杂质、脱去稻壳和糙皮层。
(3)工艺要求及设备
3、确定时序,划分环节
流程的设计和实践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
教师反思
环节1

高中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苏教版必修

高中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苏教版必修

高中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掌握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学会运用技术流程与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3)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兴趣,增强其对通用技术的认识。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2. 技术流程与设计的方法与步骤3. 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4. 技术流程与设计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5. 技术流程与设计的评价与反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2)技术流程与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3)技术流程与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2. 教学难点:(1)技术流程与设计方法的灵活运用。

(2)如何将技术流程与设计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步骤。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技术流程与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3)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4)团队合作法: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培养沟通协作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网络平台:提供在线案例分析、交流讨论等功能。

(3)实践工具:如计算器、绘图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3. 讲解方法与步骤:讲解技术流程与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技术流程与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通用技术_了解流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通用技术_了解流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了解流程【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概念,任何流程都包含具体的环节和时序。

2、掌握方框流程图的识读和绘制。

【核心素养目标】1、领悟科学的安排流程的环节及时序,能提高我们的生产、生活的效率和质量。

2、学生能运用方框流程图来表达流程。

3、学生通过插排的安装活动,掌握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形成一定的操作经验的积累和感悟。

【重点难点】重点:流程中的环节和时序,方框流程图的绘制。

难点:理解环节和时序的意义,以及其对流程的影响。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实践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剥线钳、螺丝刀、插排、插头、电源线、【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利用视频、图片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一、流程的概念及分类(自主学习5分钟)流程:是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这些活动一确定的方式发送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

探究活动1:尝试安装一个能用的电源插排(10分钟)活动要求:1、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插排的安装2、简洁描述出插排的装流程师:注意观察各小组的安装情况,并适时指导,对各组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安装完成的小组,报告老师后,再到讲台上进行检测。

活动时间结束,选择2个小组分别展示。

生:1、叙述插排的安装过程。

师:把2个组安装流程一块展示给全班学生,各组进行对比。

生:略师:归纳:各组描述的流程大致相同,稍有差异,这是因为流程有它的组成。

任务:快速阅读课本P50,找出流程的组成。

生:任何流程都包含具体的环节和时序。

师(归纳):环节:完成某个具体目标、组成某项生产或某个活动过程的若干阶段或小的过程。

时序:环节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环节和时序,两者缺一不可。

再次展示前面2各组的安装流程,让学生找出流程中的环节和时序。

探究活动(2):小组讨论( 3分钟)1、各组找出你所描述流程中的哪个环节可以分解?2、时序能否颠倒?生:略。

师(总结):1、环节的划分具有相对性,环节可以分解,分解后又是一个流程。

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精选5篇)

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精选5篇)

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精选5篇)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篇1教学内容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三节流程的优化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流程改进的内容与目的(2) 流程优化的步骤。

2. 过程与方法(1)学会分析流程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方案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流程优化的内容及目的。

教学难点流程改进的目的。

教学方法讲授、任务驱动、讨论。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流程,并对流程设计和优化的方法和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本上,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践的部分,是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部分。

学情分析学生对工农生产及企管理中的流程不是很熟悉,要他们对这些流程进行设计和优化是非常困难,但学生对与他们学习和生活有关一些事项却比较了解,并感兴趣,所以这节课让学生进行设计和优化的选题都是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由学生自己在上一课时提出的一些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复习提问:1.什么是流程?2.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有哪些?思考并回答为本节教学作好铺垫二.新课教学:(一)流程改进的内容与目的1. 工期优化目的:缩短加工时间。

1. 案例设计:周末做家务:用电饭锅做饭1小时,炒菜15分钟,用洗衣机洗衣45分钟,拖地15分钟,浇花5分钟。

2.讲解①串行工序②并行工序3.马上行动:制作一只台灯的工期如何优化,改进之后可能带来什么问题?思考并设计流程,在草稿纸上画流程图,然后回答优化条件:流程机理进一步研究思考并回答优化条件:增加人员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感悟与理解知道流程优化的一种方法练习巩固,为优化的条件作准备2. 工艺优化目的:节约材料案例:工件制造的工艺优化1)切削法2)少切削法3)无切削法学生体会与领悟优化条件:工艺水平提高举例补充说明对切削法、少切削法、无切削发作简单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工艺优化的过程。

高中通用技术 流程的设计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通用技术 流程的设计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第二节《流程的设计》【教材给出的学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

2、能画出流程设计框图。

3、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以下三个小节: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2、流程设计的步骤,3、流程设计举例。

众所周知“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流程都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基于人类对自然、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因此本节教材首先从人事从生活和生产中流程设计的基本目标以及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出发,在讲述流程设计应遵循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以小铁锤的两种加工流程为例,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流程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和设计步骤。

教学重点应放在流程设计的思想方法和设计的一般方法上。

流程设计考虑的基本因素:首先应使学生认识到设计目标是技术活动的中心关注点,同样也是流程设计的的关注点,告诉学生流程设计时在注重环节和时序的同时要时刻关注目标的达成;第二设计目标的确定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教材从理论上说流程设计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目标,明确任务;分析基本因素;明确主要事项(步骤);确定时序,划分环节;画出流程图;判断优化。

但重点应放在前三项,这是流程设计的基础。

更要使学生知道“一个流程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修改,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要学生知道流程设计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及学会流程设计和表达。

本节教材教学计划采用1课时,为弥补课时紧张采用课前预习(事先布置预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流程设计的步骤难点:流程设计考虑的基本因素分析。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及神舟七号的发射流程等案例,能分析出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2)、了解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3)、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讨论、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懂得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完成对重难点的理解。

高中通用技术_认识流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通用技术_认识流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流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地质版《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一节“了解流程”和第二节“流程分析”的内容,由于本学期时间短,把两节内容整合于一节学习。

充分认识流程是本单元的重中之重,是后面进行流程设计和优化的基础,因教材中的流程实例学生不熟悉,也较为复杂,引不起兴趣,不利于学生认识流程,所以选择了学生相对熟悉、易于接受的汽车生产、泡菜制作、取款机取款、奶粉生产、等实例进行分析。

充分认识流程能够绘制和识读流程图,是本单元的重中之重,是后面进行流程设计和优化的基础。

了解流程对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为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及流程的优化做了铺垫。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时序和环节的概念,掌握流程的含义与意义,并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生活、生产中简单案例、理解环节和时序的概念,归纳流程含义与意义,了解流程表达。

通过生活中的流程活动加深对这些知识的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参与课堂亲身经历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②通过流程中时序的学习,培养学生优化组合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概念,掌握流程的含义。

难点:简单的流程表达。

二、学情分析:流程在生活与生产中处处可见的,学生虽然不知流程的名称,但实际上已进行过流程设计及执行过流程。

如果按照书上的内容讲有些案例不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一定不感兴趣,因此,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出发,设计一些合理的情景,对书上的内容进行了部分改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将学生的思维全部引导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妈妈烙饼事例,让同学们帮妈妈计算一下烙三张饼要用多少时间。

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让学生感受到流程就在身边。

(二)流程的含义1、把大象装进冰箱总共分几步?---简单过程生答:分三步。

第1步:把冰箱门打开;第2步:把大象放进去;第3步:把冰箱门带上。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通用技术下学期 2.1了解流程教学设计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通用技术下学期 2.1了解流程教学设计
四、
课堂小结
1、流程是包含环节和时序两个关键点的进程流。
2、举例说明环节的时序有时可以变化,有时不可以变化。
思考、回忆、回答。
巩固知识
四、教学反思
1、由于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本节课的整体效果达到预期目标,课程开始时小游戏的安排,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2、本节课中涉及到的课本案例学生比较陌生,讲解时要注意引导,让学生参与课堂,不能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
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3、具体案例分析
a、生活流程—早晨洗漱
第1步:刷牙
第2步:洗脸
提问:早晨洗漱这个流程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是不是一定的?(不是)
b、工业流程—电路检修
第1步:断电
第2步:检修
提问:断电检修这个流程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是不是一定的?(是)
切种、布种、掩种
2、种水稻的流程
育秧、插秧、割稻
二、流程的含义(20分钟)
1、通过以上学生的描述和实例分析,引申出流程的含义:若干环节随着时间的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流,称为流程。
2、讲解流程的两个关键点:环节和时序。
环节: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环节。
【活动一】
根据游戏规则小组讨论过河方法,每个小组派代表按本组的过河方法玩游戏,最终成功过河。
通过玩小游戏了解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探究新课
提问:结合三人三鬼过河游戏和同学们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对流程的理解。
【活动二】
举例说明
小组讨论,师生互动。
三、
新课深入
一、什么是流程(7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情境 1 以多媒体图片 悉及常见的“大班级图书名单学生哪些是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流程的含义。

(2)
理解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意义。

(3)
通过对流程初步的分析和体验,养成依据科学的流程合理处理问题的意识。

(4) 能感受到流程在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流程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理解流程的科学含义。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具体操作 预计用时
部分图片 的形态向学生们展示他们熟
象装冰箱分三步”、课程表、
和日历,并且教师直接告知
程的例子,哪些不是。

提出
流程?
2min
设情境 2
播放视频 在看视频步骤。

引入新课—— 借助思维导图流程的含义 并参照教材对 梳理。

环节、时 解。

实践活动
通过一个小制 体验流程的技用的过程。

创 :“巧拌西葫芦”。

要求:同学们的同时,思考、总结做这道菜的 7min
将上述事例及视频做出总结, 环节、时序和流程做出相应
序和流程三个概念并不难理
10min
举流程的事例 举例。

通过列举大量流程的例子,感受流
程广泛存在于我们身边,为学生在将来的
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流程的技术思想和方
法打下思想的烙印。

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
技术意识素养和工程思维素养。

4min 探讨研究流程的意义 1、在“注射青霉素”这个流程中,让学生们意识到科学合理的流程能保障人们的安全
等。

2min 2、完成一系列生活事件的流程,由学生
扮演其中的环节。

这样做既增加了学生对
内容学习的兴趣,又在其互动中提高了合
作与沟通的能力。

在这个流程中,让学生
们感受到流程的多种组合以及科学合理的
流程能提高效率等。

5min
作:衍纸小脚丫,让学生们术思想、方法,以及实际运
10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