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政策应知应会 最新(6)(1)
精选最新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

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全国扶贫日是10月17日)一、应知应会基本知识1.“一超过”:2020年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贫困户家庭收入计算周期:上年度10月1日至本年度9月30日);2.“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3. “三保障”: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4.“三率一度”:漏评率、错退率、综合贫困发生率、群众认可度。
5.“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监管、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
6.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工程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7.脱贫攻坚“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8.脱贫攻坚工作“三个落实”: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9.产业帮扶的“四跟四走”是: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
10.健康扶贫“三个一批”内容:慢病签约管理服务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11.贫困户退出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确定脱贫退出,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执行。
“一超过”指家庭当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
“两不愁”指不愁吃,不愁穿。
“三保障”指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12.贫困户危房改造建房面积标准:1人户 35平方米,2人户 45平方米,3人户60平方米,3人以上农户人均18平方米,对于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可适当增加用于谷物储藏、农具放置等辅助性房屋面积20至 30平方米。
13.帮扶责任人“九看”:一看粮、二看房、三看有无读书郎;四看水、五看人、六看身体行不行;七看业、八看保、九看成效好不好。
二、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相关知识14.2020年3月6日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主要精神:(1)四方面意见:①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②高度重视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③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④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领导。
脱贫攻坚应知应会100题

脱贫攻坚应知应会100题1. 脱贫攻坚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全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3. 脱贫攻坚的基本原则是精准扶贫。
4. 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是发展产业、教育、健康和社会保障。
5. 脱贫攻坚的主要措施包括产业扶贫、培训就业、教育支持等。
6. 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
7. 脱贫攻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8. 脱贫攻坚的成败取决于政府的领导和全社会的参与。
9. 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发展理念。
10. 脱贫攻坚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人口。
11. 脱贫攻坚应注重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经济。
12. 脱贫攻坚应注重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
13. 脱贫攻坚应注重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14. 脱贫攻坚应注重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条件。
15. 脱贫攻坚应注重加强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
16. 脱贫攻坚应注重提高贫困人口的技能和就业能力。
17. 脱贫攻坚应注重加强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18. 脱贫攻坚应注重发展贫困地区的旅游业。
19. 脱贫攻坚应注重加强乡村治理和社区建设。
20. 脱贫攻坚应注重发展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
21. 脱贫攻坚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和引导。
22. 脱贫攻坚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23. 脱贫攻坚需要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24. 脱贫攻坚需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干部的培训和指导。
25. 脱贫攻坚需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政策落实。
26. 脱贫攻坚需要加强财政支持和金融服务。
27. 脱贫攻坚需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经济结构。
28. 脱贫攻坚需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扶贫政策。
29. 脱贫攻坚需要培养贫困地区的人才和技术人员。
30. 脱贫攻坚需要建立贫困地区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51. 脱贫攻坚需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信息化和互联网服务。
52. 脱贫攻坚需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社会救助和福利待遇。
干部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

纳雍县脱贫攻坚业务知识应知应会提示单一、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具体指: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一达标:2020年贫困户脱贫标准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000元,2020年脱贫监测户以及边缘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00元)(1)两不愁:1.不愁吃:包含吃饭不愁、饮水不愁饮水标准:一是水量。
人均日用水量35升。
二是水质。
集中供水的,水质应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放宽限值规定;分散供水的,采取望、闻、问、尝等方法,水中无肉眼可见杂质、无异色异味、长期饮用无不良反应。
三是用水方便程度,集中供水或分散供水入户的均为达标;供水未入户的,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或往返水平距离不超过1公里、垂直距离不超过100米为达标,四是供水保证率,集中且连续供水的为达标;分散供水的,缺水时间连续不超过30天。
集中供水的,缺水时间连续不超过36天。
2.不愁穿指有换季衣服,夏天有单衣,冬天有棉衣,有换洗衣服,有御寒被褥。
(2)教育资助标准1.学前教育资助:对在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设立的各级各类幼儿园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标准为500-800元/生·年。
2.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免除学费、免费教科书、寄宿制学生免除住宿费。
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为小学1000元/生·年;小学非寄宿生500元/生·年。
初中1250元/生·年;初中非寄宿生625元/生·年。
(非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3.非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普通高中(高三补习班除外)和中职学校一、二年级(必须是全日制)标准为:1900元/生·年;本科(预科除外)4830元/生·年、专科(高职)4500元/生·年。
(3)医疗方面四类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障碍、结核病县域内定点机构“先珍疗,后付费”市(州)域内(三重保障: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报等措施。
脱贫攻坚重要政策应知

脱贫攻坚重要政策应知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一超过”即家庭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标准3210元;省定标准3818元)。
“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
“三保障”即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
破解二元结构: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三率一度:指贫困县摘帽当年贫困发生率、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低于2%,群众满意度高于90%。
健康扶贫“三个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和大病集中救治一批。
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七个强化: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
八个不退出:一是没有实现吃穿不愁的,二是没有安全饮水的,三是没有义务教育保障的,四是没有基本医疗保障的,五是没有安全住房保障的,六是虽享受了扶贫政策但当年扶贫成效不明显的,七是建档立卡“回头看“后当年新纳入的贫困户,八是地区低保标准未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低保兜底一批”的贫困户,一律不得退出。
结对帮扶责任人的职责:1、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致贫原因,因户制定贫困户脱贫方案;2、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与贫困户商定脱贫路径;3、帮助贫困户选好发展项目,争取资金支持;4、宣讲扶贫政策;5、为贫困对象送市场、供求、务工等致富信息,扩大贫困户致富视野;6、联系开展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7帮助贫困户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观念,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应知应会要点(县级最新)

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县级应知应会要点(仅供参考)1.省市县领导到基层检查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到哪里,解决什么问题?孙志刚书记(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于2017年7月1日到我县水东镇、玉龙坝镇、居仁街道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安排省直有关单位对我县易地搬迁扶贫、扶贫产业发展、劳动力全员培训以及水东镇烟山村地质灾害灾后重建等方面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并要求我县大刀阔斧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选准主攻产业和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林下经济等,补齐产业链短板,完善产销对接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同时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钟勉副省长先后5次到我县调研扶贫工作,协调了省发改委、省农委、国土厅、住建厅、环保厅、水利厅、交通厅、省扶贫办为纳雍县解决了产业发展、煤化工基地协调、土地整治、城乡土地增减挂钩、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张家湾镇地质灾害援建、极贫乡镇董地乡脱贫攻坚等许多实质性问题。
周建琨书记(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走访调研了全县26个乡镇(街道),多次到昆寨乡督战,解决了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多个问题,帮助我县理清工作思路,为脱贫攻坚工作指明方向。
市政协主席宫晓农、市委副书记尹志华、市军分区政委张平、时任毕节市委副书记省扶贫办主任李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云江分别经常到帮扶联系的左鸠戛乡、锅圈岩乡、新房乡、猪场乡、羊场乡等进行脱贫调研,针对我县极贫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卫生及住房保障等方面的短板,研究解决措施和推进办法,协调市直单位帮助和支持,为我县极贫乡脱贫攻坚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支持。
县委书记彭华昌、县委副书记、县长许晓鹏等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经常到乡镇检查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按照“户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致富门路”的精神和要求,着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以五大产业(土鸡养殖、生猪养殖、肉牛养殖、食用菌种植、蔬菜种植)为主,“33216”(即:发展3000万羽土鸡、养殖30万头优质肉牛、种植30万亩华农菌草、发展1亿棒食用菌、发展10万亩蔬菜、发展60万头生猪)的规模发展思路,拓宽了全县贫困农户增收途径,解决了以农村公路组组通、安全饮水、生产生活用电、通讯、住房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短板,并亲自安排部署农村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最低生活保障等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其他县级领导分别到包保联系村指导督查脱贫攻坚工作,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脱贫攻坚政策之应知应会知识

通过实施脱贫攻坚政策,实现贫 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促进贫困地 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 会。
政策实施范围与对象
政策实施范围
脱贫攻坚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重 点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政策实施对象
贫困人口、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 村等。
政策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政策实施步骤 制定扶贫脱贫攻坚政策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贫困人口帮扶措施与政策支持
产业扶贫发展措施
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 旅游、鼓励农村电商等方式,促
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就业创业政策
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创业扶 持等服务,帮助贫困人口提高就业 创业能力,增加收入来源。
社会保障政策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贫困人 口提供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低保等保障措施,确保贫困人口基 本生活需要。
创业扶持政策
制定创业扶持政策,包括创业补贴、创业贷款、创业孵化等,鼓励 和支持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自主创业。
技能培训与教育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促进就业和创业。
就业创业典型案例与经验分享
典型案例介绍
介绍一些成功的就业创业案例,包括其背景、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教 训等。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新兴 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附
加值。
落实产业政策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并落实 适合当地情况的产业扶持政策, 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
支持等。
就业创业政策与培训支持
就业服务与职业培训
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职业咨询、就业指导、职业培训 等服务,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应知应会常识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应知应会常识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应知应会常识1.脱贫攻坚的目的任务与标准是什么?2022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脱贫攻坚的目的任务就是到2022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脱贫的标准就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到2022年大约是4000元),且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根本医疗和住房平安有保障)。
2.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原那么是什么?(1)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根底。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
实在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立,使其成为带着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2)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
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3)坚持精准扶贫,进步扶贫成效。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实在进步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
(4)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开展。
结实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究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立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5)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辛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开展才能。
(6)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
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扶贫开发途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创新扶贫资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形式,由侧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消费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脱贫攻坚应知应会内容【当前脱贫攻坚应知应会(初学)常识】

脱贫攻坚应知应会内容【当前脱贫攻坚应知应会(初学)常识】当前脱贫攻坚应知应会(初学)常识(参考资料)1.什么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
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2.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两不愁”:不愁吃(含安全饮水)、不愁穿。
“三保障”:义务教育、安全住房、基本医疗有保障。
“一达标”: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国家现行扶贫标准3300元。
3.贫困户和脱贫户识别有关事项(1)识别范围(2018年下半年将可能做重大调整)一是将农村人口、户籍制度改革就地农转非的人口作为识别范围。
二是识别以户为单位,户口本为基本原则,共同生活为参考依据。
三是贫困户(整户或单人)因搬迁、婚嫁、外迁、死亡、新生、判刑收监、出国定居的人员要及时动态调整。
四是贫困户识别坚持以乡镇户籍管理为主的原则。
(2)贫困户和返贫户识别标准一是国家标准:低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且“两不愁”、“三保障”未实现的。
二是市级标准:“四进七不进”“四进”:一是家庭人均纯收入未达到国家现行扶贫标准的农户;二是因缺资金有子女无法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农户;三是无房且自己无能修建的农户,或只有一套住房已经存在安全隐患,自己却无力修建的农户;四是因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长期慢性病等,扣除各类政策补助后,自付医疗费仍然很高,导致家庭处于国家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户。
“七不进”:一是当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农户;二是2014年以来购房或修建新房,或高标准整修现有住房(不含因灾重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或国家统征拆迁房屋)的农户;三是家庭拥有或使用享受型轿车、船舶、工程机械及大型农机具的农户;四是家庭办有或投资企业,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在正常经营正常纳税的农户;五是家庭成员中有正式编制的财政供养人员、村五职干部(有重大致贫原因的村干部除外)家庭;六是举家外出一年及以上,收入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家庭;七是其他明显不符合扶贫开发对象标准的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贫攻坚政策应知应会(2018年6月)一、各类贫困补助政策1.产业扶贫对于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给予一定的产业直补资金,并重点给予5万元以下、2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财政全额贴息的小额信贷扶持。
洛南县产业扶持政策及奖补标准:①食用菌: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建食用菌大棚,每棚补助2000元(每棚1000袋以上),每户每年补助不超过5000元。
②黄花菜: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发展黄花菜产业,1亩起补,每亩补助500元,每户补助不超过5000元。
③油葵: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发展油葵产业,1亩起补,每亩补助300元,每户补助不超过5000元。
④辣椒: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发展辣椒产业,1亩起补,每亩补助500元,每户补助不超过5000元。
⑤养蜂: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发展土蜂产业,5箱起补,每箱补助200元,最高补助不超过2000元;养殖50箱以上并带动5户以上贫困户发展养蜂产业的大户,每户补助5000元。
⑥养兔: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发展养兔产业,每户补助两组兔笼购置资金1000元、养兔补助资金500元。
2.易地搬迁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每人补助2.5万元,分散安置每人补助1.5万元,集中安置自筹款每人2500元,每户最高不超过1万元。
3.危房改造C级危房补助每户不超过1万元;D级危房每户补助3万元。
4.教育补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①学前幼儿(免除保教费,每生每年补助生活费750元);②小学和初中生(免学杂费和书本费,小学每生每年补助生活费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补助生活费1250元);③高中生(公办普通高中免学费,特困生每生每年2500元、贫困生每年1500元);④中职生(涉农专业免学费、一次性补助3000元);⑤高职生(每人一次性给予3000元扶贫助学补助,每生每年资助6000元助学金生活补助);⑥大学生(每生每年6000元精准资助,每生每年最高可贷8000元贴息助学贷款)5.生态补偿①优先雇佣贫困户为生态保护人员,每月工资600元。
②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国家级生态林13元/亩年,省级生态林4.75元/亩年。
③开展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500元,其中种苗费300元,补助到户1200元,第一年5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
6.兜底保障低保金:A类289元/人·月;B类档245元/人·月;C类档130元/人·月。
每户每月电价补贴5元。
低保分类救助:①7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58元;②14岁以下儿童每月87元;③重度残疾人(肢体一级、精神、智力、盲人等)每月 145元;④轻度残疾人(语言、听力、肢体三级以上)每月87元;⑤单亲未成年人每月87元;⑥哺乳期妇女(孩子满一周岁期间)202元;⑦非义务教育(学前、高中、大学)每人173元;⑧重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每人145元。
符合多项增发条件,按最高一项补助,不累加。
五保户:集中供养5800元/人·年;分散供养5300元/人·年;孤儿9600元/人·年。
残疾救助:①一至四级18周岁以下儿童每人每月100元生活补贴;②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至四级18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60元生活补贴;③重度残疾护理补贴:一级残疾每人每月120元,二级残疾每人每月80元。
高龄补贴:70-79周岁,每人每月50元;80-89周岁,每人每月100元;90-99周岁,每人每月200元;10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300元;养老金:60-70岁每人每月85元;70-80岁每人每月95元;80-90岁每人每月105元;90岁以上每人每月115元。
7.医疗救助建立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障“四重”医疗保障体系。
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定点医院就诊,新农合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较非贫困人口多10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3000元。
特殊慢性病患者,年度门诊报销额度较非贫困人口多20%。
经过“四重”医疗保障后,建档立卡人口住院合规医疗报销比例不低于80%。
8.创业就业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免房租,水电,物业费,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3000元,享受10万元创业担保宽款及3年利息贴息。
脱贫户贫困劳动力可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参加80课时以上免费就业创业培训的,每人每天给予50元生活和交通补贴,每年享受一次。
贫困学生在技工学院就读并拥有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可持录取通知书和学籍证明,向户籍申请每人每年3000元生活补助。
9.各类公益专岗补贴公益性岗位:保洁保绿,第一年850元/月,第二年950元/月,环卫工360元/月。
公益专岗:每月1380元。
特设公岗:每月360。
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助:市内县外不高于150元,省内市外不高于300元,省外不高于500元。
每人每年享受一次。
培训补贴:贫困户50元/天,非贫困户、脱贫户20元/天。
二、贫困退出认定标准1.“577”脱贫退出标准贫困户脱贫退出标准:①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扶贫标准3070元;②有安全住房;③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④家庭成员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⑤有安全饮水。
贫困村脱贫退出标准:①贫困发生率低于3%;②退出村中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占全区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高于上年水平;③有集体经济或合作组织、互助资金组织;④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⑤有安全饮水;⑥电力入户率达到100%;⑦有标准化村卫生室。
贫困县退出标准:①贫困发生率低于3%;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以上;③通沥青(水泥)路行政村比例达到97%;④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90%;⑤电力入户率达到100%;⑥有安全住房农户达到97%;⑦97%以上的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
2.贫困退出贫困发生率的认定贫困发生率包括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和贫困村贫困发生率。
贫困村退出标准:贫困发生率必须低于3%。
贫困发生率是指全村年末剩余贫困人口占全村农村户籍总人口数的比例。
年末剩余贫困人口数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确认的数据为准,全村农村户籍人口数以2014年末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确认数据为准(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平台无此数据的,由县级公安部门提供数据,县级扶贫部门负责录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认定程序:①贫困村贫困发生率:由县级扶贫部门根据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平台数据进行核查测算,市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进行核实认定。
②贫困县贫困发生率:由县级扶贫部门根据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平台数据进行核查测算,市级扶贫部门初审,省级扶贫部门核实认定。
③贫困发生率由扶贫部门在年度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和贫困户退出核查工作结束后进行测算、核查和认定。
3.贫困退出电力入户的认定认定标准:核查对象为贫困村的全部农户。
“电力入户率达到100%”标准;220伏线路送电到户,确保居民照明、电器可以使用;计量方式采用“一户一表”的方式。
认定程序:①基层供电所和村“两委”共同自查,形成认定结果;②县级供电部门组织核实;③市级发改部门会同市级供电部门进行实地抽查,形成核查报告。
4.贫困退出义务教育有保障的认定认定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少年均应入学接受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因病休学和因残疾、智障而不能上学、辍学、休学的除外)。
认定程序:①县级核查。
对照贫困退出标准、控辍保学工作基本制度、要求,对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进行全面排查,形成县级核查认定结论报告。
②市级复查。
市级教育部门随机对县级核查认定结果进行检查复核。
③省级审核。
省级教育部门对市级复查结论认定进行实地随机抽查,形成省级审核认定报告。
5.贫困退出安全住房有保障的认定认定标准:指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安全住房。
①易地扶贫搬迁认定标准。
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入住标准,即采取集中安置的,要达到安置住房质量合格且已具备搬迁入住条件,并已向搬迁对象正式交付住房钥匙;采取分散安置的,安置住房质量合格且已具备搬迁入住条件,经核实已搬迁入住。
②农村危房改造认定标准。
改造后的房屋需达到基本质量要求;抗震构造措施齐全、符合规定;围护结构和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建筑材料质量合格。
竣工验收合格且已具备搬迁入住条件,经核实已实际入住。
认定内容:易地扶贫搬迁认定内容。
①达到入住条件和实际入住核查。
②建房面积核查。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房面积以户为单位人均不得超过25㎡。
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涉及超面积(人均不超过3㎡),2017年及以后年度实施搬迁的必须严格按照以户为单位人均住房面积不得超过25㎡的规定执行。
③补助资金和自筹资金核查。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建房人均补助2.5万元,分散安置建房人均补助1.5万元;以户为单位人均自筹资金不得超过2500元、户均自筹不得超过1万元。
农村危房改造认定内容。
①住房安全和入住情况核查。
②建房面积核查。
C级危房修缮加固的,不核查房屋面积。
D级危房重建的,原则上1至3人户建房面积控制在40-60平米,3人以上户人均建房面积不低于13平米、不高于18平米。
厨房、卫生间、杂物间等附属用房不计入建房面积,现场核查建房面积是否符合要求。
③补助资金兑付情况核查。
依据县级制定的农村危房改造分类补助标准,自建的,现场核查农户“一卡通”和银行回单;统建的,现场核查地方政府、农户、施工单位签订的协议,以及补助资金支付凭证。
6.贫困退出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的认定认定标准:退出村通沥青(水泥)路的行政村比例达到97%标准。
行政村路基、路面技术标准满足中、省有关规定。
其中,路面宽度为4.5米,深度贫困村中30户以上自然村路面宽为3.5米,对“油返砂”路段(即沥青路损坏严重,沥青面层丧失变成了砂土路)在原有路面基础上进行改造。
认定程序: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认定工作采取“县自查、市认定、省核查”的方式。
①县(区)级交通运输部门完成拟退出贫困村自查工作后,形成自查认定报告,报送同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市级交通运输部门。
②市级交通运输部门接到县级提交的认定报告后,组织人员进行认定。
对于认定达标的拟退出贫困村由市级交通运部门形成市级认定报告,报送同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③省公路局对市级交通运输部门上报的拟退出贫困村认定报告,组织人员进行抽查。
抽查认定结果报送省级交通运输部门和省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7.贫困退出安全饮水的认定认定标准:贫困户退出“有安全饮水”标准:是指贫困户家庭饮用水达到安全饮水的标准。
安全饮水的标准为:①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②居民生活用水量达到20升/人/日以上;③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④供水保证率一般地区不低于95%,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
以上四项指标中任何一项不达标均视为饮水不安全。
贫困村退出“有安全饮水”标准是指行政村全部农户生活用水达到安全饮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