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全部课件(共4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全部课件(共4课时)

每位同学都准备好计算器了吗?根据课前准备, 互相交流一下你对计算器都有了哪些了解。 小组交流完毕,欢迎使用投影仪向大家介绍一下 你的计算器哦!
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
计算器是一 计算器有很 种计算工具。 多计算功能。
日常生活中使 用计算器很普 遍。
显示屏
你能在自己的计算器 上找到这些键吗?
先想一想操作的步骤, 再说说每步显示器上 显示的数据
838+357
按键 显示 838 838 + 838 357 357 = 1195
237×46
按键 显示 237 237 × 237 46 46 = 10902
先想一想操作的步骤, 再说说每步显示器上 显示的数据
3
9387×362 =
验算
= 3398094 ÷
被除数 9400 9400×2 9400×10 9400÷5 9400÷40
除数 40 40×2 40×10 40÷5 40÷40

商的变化
235
235 不变
235 不变
235 不变
235 不变
课堂练习
被除数 除数 商
48 48×3 48×10 48÷2 48÷8
8 8×3 8×10 8÷2 8÷8
你算对了吗?自己 给自己评级哟,再 接再厉!
用计算器计算
765÷51= 15 816÷68×27= 324 380×426= 161880 1438+2576= 4014 765+469-296= 938
你算对了吗?自己 给自己评级哟,再 接再厉!
用计算器计算
9387×362×0×568= 0 6848-579+386= 6655 63÷9= 7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能正确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

3.实现十以内数的自由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4.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用计算器进行简便、快捷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在计算时的快捷操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1.计算器;2.习题册和笔。

五、教学过程1.复习上一课我们讲了十进位的概念,也做了一些加、减、乘、除的练习,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计算。

2.启发1.老师给学生出几道口算题,要求正确计算并答出,请同学们手算一下,看看谁计算的最准确最快速。

2.让学生对比手算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劣。

3.新课1.介绍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计算器的各种按键和使用方法。

3.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4.巩固练习1.布置习题册上的相关练习。

2.指导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5.总结1.梳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运算规则。

2.强调计算器虽然能够快速计算,但还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基本计算技能。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际操作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快速、直观地体验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积极,操作计算器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对计算器操作有些困难,需要继续强化训练。

3.下一步要加强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让其更加自如灵活地使用计算器,达到更高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的内容主要包括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并进行一些基本的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他们对计算器也不陌生,但可能对一些计算器的高级功能还不是非常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在计算器上进行各种计算。

2.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在计算器上进行各种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能够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使用。

2.准备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用于课堂上学生的练习。

3.准备一些关于计算器使用的资料,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计算器计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认识到计算器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计算器的高级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的使用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器使用方法进行计算,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用计算器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生会基本操作。

2.学生可以在计算器上进行加减乘除的简单计算。

3.计算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解决一些计算较繁琐的问题。

4.通过计算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熟练进行加减乘除的简单计算。

难点:根据题意进行计算器的操作。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1. 计算器的介绍1.计算器的作用:用于进行算术运算和数值处理。

2.计算器的种类:推盘式计算器、电子式计算器、程序计算器等。

3.计算器的使用注意事项:保护屏幕、不进行过度震荡等。

2.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1.加法操作:输入第一个数,按加号键,再输入第二个数,按等于号显示结果。

2.减法操作:输入第一个数,按减号键,再输入第二个数,按等于号显示结果。

3.乘法操作:输入第一个数,按乘号键,再输入第二个数,按等于号显示结果。

4.除法操作:输入第一个数,按除号键,再输入第二个数,按等于号显示结果。

3. 计算器的应用1.按照题目的要求输入对应的数字和符号,计算出结果,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2.完成一些计算较繁琐的题目,使用计算器提高计算效率。

4. 计算器的综合运用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题目中进行计算,从而提高对计算器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以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复习为主线,通过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学生会简单的加、减、乘、除四个运算操作,能够根据题意进行计算器的操作,让学生通过计算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

整个教学过程快乐而有趣,既是对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是增进学生计算器使用的认识,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苏教版4下第4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优秀课件

苏教版4下第4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优秀课件
二队:(136+157+151+158+150+160)÷6 =912÷6 =152(厘米)
答:一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50厘米, 二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52厘米。
➢ 小试牛刀(练一练)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求出12名队员的平均身高。
(900+912)÷12 =1812÷12 =151(厘米)
➢ 探究新知
1.用计算器计算38+27=
38
先输入38 按加号键
➢ 探究新知
1.用计算器计算38+27=
27
先输入38 按加号键 再输入27
➢ 探究新知
1.用计算器计算38+27=
27
先输入38 按加号键 再输入27
➢ 探究新知
1.用计算器计算38+27=
65
先输入38 再按加号键 然后输入27 按等号键
➢ 探究新知
用计算器计算30×18=
540
先输入30 按乘号键 再输入18 按等号键
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按键计算的?
➢ 小试牛刀(练一练)
108 ×75 8100 ÷45 180 ×21 3780 6405 ÷61 105 ×84 8820 ÷49 180
➢ 探究新知
2.用计算器计算40000-165×182
答:12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51厘米。
➢ 总结升华
➢ 拓展延伸
1.计算。 147×8+(78÷2-131)
2.小明在计算321×24-156时,发现计算器的按键“4”坏了,他想 了想,还是用这个计算器算出了正确结果。他用的方法可能是什么? 请你帮他列出算式,并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使学生逐步学会使用计算器,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已经熟悉。

但是,他们对于计算器的使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开平方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使用计算器,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任务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设计相关教学素材,如PPT、练习题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引入计算器的使用。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计算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解决计算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及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PPT展示计算器的各个部分,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并讲解如何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运算。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操作心得。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件 用计算器计算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件 用计算器计算

知识点 2 用计算器计算
2.有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4088÷8=5( 11 )
先按( 4088
),再按( ÷ ),接着按( 8 ),
最后按( = )。
(2)216÷6+682=7(18 )
(3)465×689-14300=(306085 )
3.使用计算器,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数。
32400
360
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全世界每天可 以76节00约00多00少00千÷克40大00米0=?1合90多00少0(千吨克?)(=用1计90算(吨器)计算) 答:全世界每天可以节约190000千克大米,合 190吨。
8.荣荣的计算器上数字键“6”失灵了,她想用计算 器计算3420×36,你能帮她找出计算的方法吗? 并用计算器算出结果。 能,可以将式子化为3420×4×9得到 结果,用计算器计算可得: 3420×4×9=123120。
Thank you!
15120
105
17640
180
4.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8095÷235= 77 259×56-1300= 13204 144×(391÷23)= 2448 40000-56×23= 38712 (70290-69615)÷135= 5
易错点 用计算器计算时没按运算顺序输入数据
5.下面的输入方法对么?若不对,请改正。 用计算器计算6000÷(67-37)时,按键顺序是:
( ) 按键顺序是:6000÷(67-37) 辨改析正:漏掉了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
提升点 1 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6.下面是一张购买体育用品的清单,请填上相应

金额。(用计算器计算) 90 1680 1152 2922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4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4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4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和操作计算器上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2.能正确理解和操作计算器上的小数点、清零、等于、删除等键的使用方法;3.能熟练地用计算器计算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顺利、方便地使用计算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四则运算、计算器键的使用;•教学难点:小数点及计算器上计算的优先级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计算器、练习册;•学生准备:学生听课笔记、练习册。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0分钟)1.教师拿出计算器,让学生观察计算器的样子,询问学生是否使用过计算器和运算器。

2.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正确按照计算器键位操作计算器进行运算。

第二步: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0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解计算器的键位和使用方法,让学生跟随教师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如加减乘除运算。

2.讲解计算器上的清零键、小数点键、删除键和等于键的使用方法。

第三步:练习(50分钟)1.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如:2.5 +3.6、10 ÷ 2 + 8 - 1、5.4 × 2.5等。

2.难度逐渐加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点的运算和优先级计算。

第四步: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优点和不足;2.提醒学生使用计算器时注意小数点和运算符的使用顺序。

教学反思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可以说是一堂技能课程。

因此,在课堂中,我采用了模仿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同时,我认为可以适当加强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入38+27,先 输入38,然后输入 +,接着输入27,再 输入=,屏幕上出 现的数就是计算 的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30×18。
输入30×18,先 输入30,然后输入 ×,接着输入18, 再输入=,屏幕上 出现的数就是计 算的结果
540
*乘号
/除号
返回
用计算器计算:
649 + 9818 = 10467 589 × 76 = 44764
用计算器计算
口答:
50+40 95-45 120÷4 22×30
古代
(算筹)
几百年前(算盘)
现代(计算 器)
现代(电子计 算机)
现在计算器使 用十分广泛。
拿出你带来的计算器,先在小组中交 流,然后向大家介绍你的计算器。
显示器 键盘 开机键 清除键
用计算器计算38+27。
6 7 2 8 35
142857×1= 142857 142857×2= 285714 142857×3= 428571 142857×4= 571428 142857×5= 714285 142857×6= 857142
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水约 重19千克),大约能装 桶。 如果你家平均每月要喝12桶水, 算算这些水够你家喝 个月, 合 年。
(1)1+2+3+4……+98+99+100= 5050 (2) 999×9= 8991 89991 (3) 9999×9= (4) 99999×9= 899991 99…999×9= 89…991 50个9 49个9
1234 + 3649= 4883 7208 – 376 = 6832 1452 – 786 = 666 7000 – 2047 = 4953
算算身边的数
你最想用它来算算身边 的什么?快算算!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 大约费16千克的水,这些水 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
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 算),要浪费 5840 千克的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