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3的电离平衡常数kb的测定[1].doc

合集下载

K、Ka、Kb、Kw、Ksp、Kh计算专练

K、Ka、Kb、Kw、Ksp、Kh计算专练

K、Ka、Kb、Kw、Ksp、Kh计算专练1、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1.96×10—5,求该温度下,0.1mol/L的CH3COOH 溶液中c(H+)= mol/L。

2、已知25℃时,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 b=1.79×10—5,求该温度下,1.79mol/L的溶液中NH4Cl溶液的pH约为。

3、已知25℃时,H3PO2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0—2,该温度下,0.02mol/L的H3PO2溶液的pH为。

4、已知25℃时,H3P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10—2,Ka2=2.6×10—7,通过计算判断NaH2PO3溶液的酸碱性5、在25 ℃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温下,将a mol·L-1 CH3COONa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等体积的b mol·L-1的盐酸使溶液呈中性(不考虑盐酸和醋酸的挥发),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醋酸的电离常数K a=________。

7、常温下,将a mol·L-1的醋酸与b 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则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 a=________________(用含a 和b的代数式表示)。

8、温度为T时,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和2molCO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ΔH=—7746.5kJ/mol,5min时达平衡,测得0—5min内该反应速率v(N2)=0.016mol•L—1•min—1,求T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电离平衡常数的求算方法

电离平衡常数的求算方法

电离平衡常数的求算方法――有关K a和K b的求解方法小结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有三年涉及平衡常数Ka或Kb的计算,现将此类题的解题方法总结,以供大家一、守恒法:例题1、(山东09.28) ( 14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4)在25 C下,将a mol L-1的氨水与0.01 mol 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 4*)=c(CI -)。

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_ 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出0的电离常数K b= _________ 。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c(NH 4*)+ c(H *)=c(Cl -)+ c(OH -),由c(NH 4*)=c(Cl -),可知c(H *)=c(OH -),则溶液呈中性。

由物料守恒:溶液中含氮的微粒为NH3.H2O和NH4*,全部来源于氨水,而等体积混合,体积加倍,浓度减半,因此,C(NH4*)+C( NH3.H2O) =a/2 mol/L,则c( NH3H2O ) = a/2 mol/L- c(NH 4*)= a/2 mol/L- c(Cl -)= (a/2 -0.01/2 ) mol/L,所以K b= (0.01/2 x 10-7) / (a/2 -0.01/2 ) mol/L=10 -9/(a-0.01) mol/L。

例题2、(山东12.29 ) (4)NO 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

25 C时,将amolNH 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向该溶液滴加b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的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 (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___________ m ol- L-1o (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 b=2X10-5mol -L-1)解析:混合溶液为NH3H2O和NH4NO3的混合物。

KSP的计算专练

KSP的计算专练

【湖南省凤凰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2次模拟考试】27.(14分)利用工业治炼硫酸铜(含有Fe2+、AsO2–、Ca2+等杂质)提绝制备电镀硫酸铜的生产流程如下:已知:①Fe3+、Cu2+开始沉淀的pH分别2.7、5.4,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3.7、6.4。

②K sp[Cu(OH)2]=2×10–20(1)溶解操作中需要配制含铜32g·L–1的硫酸铜溶液1.0L,需要称量冶炼级硫酸铜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_g。

(3)氧化后需要将溶液进行稀释及调节溶液的pH=5,则稀释后的溶液中铜离子浓度最大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__mol·L–1。

(5)利用以上电镀级硫酸铜作为电解质溶液,电解粗铜(含锌、银、铂杂质)制备纯铜,写出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湖北、湖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2019年高考冲刺模拟试卷】28.(14分)H2S和SO2是环境污染气体,已知:2H2(g)+O2(g)=2H2O(g)△H1=-483.6KJ/mol,H2(g)+S(g)=H2S(g)△H2=-20.1KJ/mol,H 2S(g)+CO2(g)COS(g)+H2O(g)△H3>0[H2S与CO2在高温下反应制得羰基硫(COS)](3)汽车尾气中的SO2用石灰水来吸收,生成亚硫酸钙浊液。

常温下,测得某纯CaSO3与水形成的浊液pH为9,已知K a1(H2SO3)=1.8×10-2,K a2(H2SO3)=6.0×10-9,忽略SO32-的第二步水解,K sp(CaSO3)=。

(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吸收SO2。

①电极A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②每消耗1molSO2,阳极区H+增大mol。

【洞口一中2019届高三理实班第九次月考】17.(8分)已知亚磷酸(H3PO3)的结构如图,是具有强还原性的二元弱酸,可以被银离子氧化为磷酸。

高中化学精品课件: 电离平衡常数

高中化学精品课件: 电离平衡常数

一、电离平衡常数
4、影响电离平衡常数K的因素
【思考】对比如下数据,电离平衡常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表1:25℃ 几种弱酸的 Ka
弱电解质
HF
CH3COOH
HCN
Ka
6.3×10-4
1.75×10-5
6.2×10-10
表2:不同温度下CH3COOH的 Ka
温度
0℃
10℃
25℃
Ka
1.66×10-5
1.73×10-5
HClO:Ka=4.0×10-8
(1)CH3COOH、H2CO3、HCO3- 、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CH3COOH>H2CO3>HClO>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3COO-、HCO3-、CO32-、ClO-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
(2)HCOONa 与 HCN溶液:
HCOONa 与 HCN不反应
二、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3、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例题】已知:磷酸存在的三步电离,这三步的电离常数大小进行比较,
> 第二步 >
第一步
第三步。
H3PO4 ⇌H+ + H2PO4H2PO4- ⇌ H+ + HPO42HPO42- ⇌ H+ + PO43-
【例题】已知25 ℃时,CH3COOH的
达到电离平衡时c(H)的浓度。
起始浓度/(mol·L−1)
,计算0.2mol·L−1的CH3COOH
0
x
0
变化浓度/(mol·L−1)
0.2
x
平衡浓度/(mol·L−1)

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

1、足量镁和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
响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BD
A 、MgO
B 、H2O C 、K2CO3 D 、CH3COONa
2、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足量
CaCO3固体(颗粒大小均相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例1:在一定温度下,在100ml某一元弱酸的溶液中,
含有该弱酸的分子数为5.42×1020个,并测得该溶液的
C(H+)=1×10-3mol/L。在该平衡体系中,这种一元弱
酸的电离度约为 A. 9% B. 10%
C. 3% D. 0.1% (B)
例2:在0.2mol/L 的醋酸溶液中, 当
CH3化变化?
NH3 + H2O
NH3·H2O
NH4+ + OH-
应用2:
用于鉴别溶液
有两瓶pH=2的酸溶液,一瓶是强酸, 一瓶是弱酸。现只有石蕊试液、酚酞试 液、pH试纸和蒸馏水。简述用最简便 的实验方法来判断哪瓶是强酸。
哪些事实(或实验)可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3、意义:25℃时 HF K=7.2×10 –4 HAc K=1.8×10 –5
∴ 酸性:HF > HAc
在一定温度下,电离常数与浓度无关。 温度升高,K电离增大
①电离度是转化率的形式,电离常数是平衡常数的形式; ② 电离度受浓度的影响,电离常数不受浓度的影响; ③两者均 可用来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及其相对强弱的。但用电 离度时必须在同温同浓度条件下,而电离常数只须在同温 下便可。
A. 1 % B. 9.1 % C. 10 % D. 20 %

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方法

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方法

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方法化学平衡常数(Kc)是描述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和反应物浓度比的一个数值。

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实验测定法:通过实验测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然后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计算Kc值。

实验测定法包括等温滴定法、pH计法、电位滴定法等。

2.理论计算法: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浓度,然后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计算Kc值。

3.平衡态法:在封闭系统中进行反应,通过改变温度、压力等条件,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然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Kc值。

4.光电滴定法: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通过数据处理计算Kc值。

5.温度梯度法: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测量各温度下的Kc值,然后根据温度对Kc值的影响关系,推算出在实际温度下的Kc值。

6.激光光谱法:利用激光光源和光谱仪,测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计算Kc值。

7.分子动力学模拟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运动,计算平衡时的浓度比,从而得到Kc值。

8.线性代数法: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构建浓度矩阵,通过线性代数方法计算Kc值。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反应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平衡常数Kc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测定过程中应保持温度稳定。

此外,测定Kc值时还要注意避免实验误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习题及方法:已知反应:N2(g) + 3H2(g) ⇌ 2NH3(g)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氮气、氢气和氨气的浓度分别为0.5 mol/L、1.5 mol/L和0.2 mol/L。

求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c。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Kc = [NH3]^2 / ([N2] * [H2]^3)。

将已知浓度代入公式计算Kc值。

某温度下,反应:2HI(g) ⇌ H2(g) + I2(g) 的平衡常数Kc为2。

若在该温度下,将HI的浓度从0.4 mol/L减半到0.2 mol/L,求新平衡时H2和I2的浓度。

第3课时 电离平衡常数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3课时 电离平衡常数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分析问题的化学本质, 出现轻微碱中毒后,如何缓解中毒症状呢?
模块三 电离平衡常数
课知前识引入回顾
(1) 如何判断电离平衡?
(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
课前预习
1. 如何书写电离方程式? 2.影响K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 K值相对大小与弱酸的相对强弱有何关系 ? 3. 以H2CO3为例,为什么多元弱酸Ka1≫Ka2呢?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 回答下列问题: 常数
1.8×10-5
K1=4.4×10-7 K2=4.7×10-11
3.0×10-8
(1)下列四种物质电离出质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答__案__】___(填标号)。
查阅资料电离平衡常数:Ka(醋酸)=1.75×10-5 Ka1(碳酸)=4.5×10-7 25℃时 Ka(醋酸)>Ka1(碳酸)
课堂知小识导结图
对课点堂训练检测 题型一: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
【例1】(2021·全国高二)下表是几种弱酸在常温下的电离平街常数: D
CH3COOH H2CO3
H2S
H3PO4
【练习1】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并写出该电离方程式的平 衡常数表达式。
K=c(CcH(3CCHO3OC−O)O·H)c(H+)
这个常数叫做
,简称

知知识识精讲精讲
三、电离平衡常数
➢1.定义:对一元弱酸或者一元弱碱来说,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 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弱电解质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 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个常数,这个常数称 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⑤ ⑥
对点训练
题型三:书写电离常数表达式

312电离平衡常数-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12电离平衡常数-2023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节 电离平衡第二课时电离平衡常数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1、构建电离平衡常数模型。

2、能应用模型解释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弱电解质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一、电离平衡常数阅读课本P57,总结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1、概念2、表达式本质上也是平衡常数,所以表示方法一样电离方程式电离常数表达式CH3COOH NH3·H2O CH3COOH ⇌ CH3COO- + H+Ka= c(H+)·c(CH3COO−)c(CH3COOH) NH3·H2O ⇌ NH4++ OH-K b = c(NH4+)·c(OH-)c(NH3·H2O)(1)一元弱酸、弱碱通常用K a、K b分别表示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

电离方程式电离常数表达式H2CO3 Cu(OH)2H2CO3 ⇌ H+ +HCO3−HCO3- ⇌ H+ +CO32−Ka1= c(H+)·c(HCO3−)c(H2CO3)Ka2= c(H+)·c(CO32−)c(HCO3−)Cu(OH)2 ⇌ Cu2+ + 2OH- Kb=c(Cu2+ )·c2(OH−)c[Cu(OH)2](2)多元弱酸、弱碱3、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因素:内因:弱电解质的性质:电解质越弱,Ka(或Kb)越小,越难电离,酸 (碱)的酸(碱)性越弱。

外因:只与温度有关。

T越大, Ka(Kb)越大。

CH3COOH 25℃0℃电离平衡常数Ka=1.75×10-5Ka=1.65×10-525℃CH 3COOH HCN 电离平衡常数Ka=1.75×10-5Ka=4.9×10-10CH 3COOH 比HCN 酸性强4、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H 3PO 4H + + H 2PO 4- Ka1=7.1H 2PO 4-H ++ HPO 42- Ka 2=6.2HPO 42-H + + PO 43- Ka 3=4.5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一步比一步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H 3的电离平衡常数k b 的测定 【实验目的】1、掌握PH 计法测定NH 3的电离平衡常数; 2、学习使用PH 计测定溶液的PH 值;
3、巩固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及分析天平的规范操作. 【实验原理】1、氨水是一种弱碱,NH 3在水中存在以下电离平衡 NH 3+H 2O →NH 4++OH -
k b 代表其电离平衡常数,C 为氨水的初始浓度。

[NH 4+][ OH -] [NH 3
]分别为其电离平衡浓度。

一定温度下,则有:k b =4[NH +][ OH-]
[NH3]
≈[OH -]2/C(当解离度α<5%时C α
可忽略)
如果测出氨水的浓度和该溶液的PH 值便可以根据上述公式求出k b ,C 可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测得,由于滴定突跃发生在酸性范围内,所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2、[OH -]可以用PH 计间接测出
3、HCl 溶液的标定:由于盐酸溶液易挥发出HCl 气体,所以不能由直接法配
置,只能先配置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适当的一级标准物质Na 2CO 3标定之。

盐酸加入Na 2CO 3溶液中:
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
选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C (HCl )=
23232m(Na CO )
10005(a )(l)
M N CO V HC ⨯ (mol/L)
【仪器与试剂】仪器:PHS-2C 酸度计、滴定台、酸式滴定管(25ml)、锥形瓶(250m l ×6)、
烧杯(100ml ×4)、移液管(10ml 、20ml )、胶头滴管、玻璃棒、容量瓶(100m l ×2、50ml ×2)、分析天平
试剂:1mol/L 氨水、0.1mol/L -1HCl 溶液、甲基橙、蒸馏水、分析纯无水
Na 2CO 3
【实验步骤】1、0.1mol/LHCl 酸溶液的标定:
①配置Na 2CO 3标准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0.4~0.6g (精确至±0.0001g )分
析纯无水Na 2CO 3,溶解稀释,转移至100ml 容量瓶中定容备用.
②取20ml 洁净的移液管,用少量碳酸钠溶液润洗2~3次,然后移取20.00碳
酸钠溶液于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摇匀,临近滴定终点时用蒸馏水将锥形瓶的内壁冲洗一下。

将酸式滴定管用少量待装的0.1mol/L 的盐酸溶液润洗2~3次,然后装满待标定的盐酸溶液(排除尖端气泡).调整并记下滴定管的初读数。

用待标定的盐酸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变为橙红色30s 不退色,记下末读数。

按上述方法重复滴定3次,并在下表做好记录并处理。

2、0.1mol/L的氨水的配制:
用10ml的移液管吸取10.00ml 1mol/L氨水于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100.00溶液
3、NH3·H2O溶液浓度的测定:
用20ml移液管吸取20.00ml 0.1mol/L的氨水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作为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至溶液变为橙红色,且30s不退色。

下表记录数据并处理,平行滴定3次。

C(NH3)=C HCl V HCl)
V(NH3)
()(
mol/L
室温:
4、PH值的测定:
取两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已知准确浓度的氨水5.00ml、20.00分别稀
释成50.00ml溶液
取稀释后的氨水和稀释前的分别装入3个干燥的小烧杯中,用PHS-2C酸
度计测其PH值,利用公式P(OH-)=14-PH求出P (OH-)从而得出[OH-].
计算k
室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