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西变频器的主回路接线图
变频器基本电路图.

变频器基本电路图目前,通用型变频器绝大多数是交—直—交型变频器,通常尤以电压器变频器为通用,其主回路图(见图1.1),它是变频器的核心电路,由整流回路(交—直交换),直流滤波电路(能耗电路)及逆变电路(直—交变换)组成,当然还包括有限流电路、制动电路、控制电路等组成部分。
1)整流电路如图1.2所示,通用变频器的整流电路是由三相桥式整流桥组成。
它的功能是将工频电源进行整流,经中间直流环节平波后为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
三相交流电源一般需经过吸收电容和压敏电阻网络引入整流桥的输入端。
网络的作用,是吸收交流电网的高频谐波信号和浪涌过电压,从而避免由此而损坏变频器。
当电源电压为三相380V时,整流器件的最大反向电压一般为1200—1600V,最大整流电流为变频器额定电流的两倍。
2)滤波电路逆变器的负载属感性负载的异步电动机,无论异步电动机处于电动或发电状态,在直流滤波电路和异步电动机之间,总会有无功功率的交换,这种无功能量要靠直流中间电路的储能元件来缓冲。
同时,三相整流桥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属直流脉冲电压和电流。
为了减小直流电压和电流的波动,直流滤波电路起到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滤波的作用。
通用变频器直流滤波电路的大容量铝电解电容,通常是由若干个电容器串联和并联构成电容器组,以得到所需的耐压值和容量。
另外,因为电解电容器容量有较大的离散性,这将使它们随的电压不相等。
因此,电容器要各并联一个阻值等相的匀压电阻,消除离散性的影响,因而电容的寿命则会严重制约变频器的寿命。
3)逆变电路逆变电路的作用是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将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源转换成频率和电压都可以任意调节的交流电源。
逆变电路的输出就是变频器的输出,所以逆变电路是变频器的核心电路之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常见的逆变电路结构形式是利用六个功率开关器件(GTR、IGBT、GTO等)组成的三相桥式逆变电路,有规律的控制逆变器中功率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关断,可以得到任意频率的三相交流输出。
德力西变频器说明书操作手册-制动单元

NC1 和 NC2 是内部的故障保护触点输出,默认为常闭状 态。当制动单元内部出现过热等故障时,内部触点会自动断开。
第6页
CDI-BR 系列能耗制动单元
2.3 主回路配线规格
配线时必须使用绝缘等级和截面都满足标准的电缆。
ACTIVE 制动单元制动时,此灯亮 620~700 电压等级指示
3.3 功能码说明
功能码 P0.00 P0.01 P0.02 P0.03 P0.04 P0.05 P0.06 P0.07 P0.08 P0.09 P0.10 P0.11 P0.12 P0.13 P0.14
名称 电压校正系数 制动开启电压 制动使用率 故障试恢复次数 故障试恢复时间 故障继电器动作选择 故障纪录 1 故障纪录 2 故障纪录 3 故障纪录 4 直流电压值 运行时间(H) 运行时间(M) 运行时间(S) 故障纪录清除
1.4Ω
450 KW
13.6Ω/7
※ 注:
500 KW
13.6Ω/8
适配电阻中,如 13.6Ω/4 为 4 个 13.6Ω的电阻并联使用。 75~132KW 可使用 2 个 CDI-BR-100 并联。 160~315KW 也可以使用 3 个或 4 个 CDI-BR-100 并联。
※ 提示:
额定电流是指制动单元工作时的最大平均电流。
CDI-BR 系列能耗制动单元
第一章 型号与规格
1.1 产品型号
型号
额定 峰值 适配变 最小 推荐适
电流 电流 频器
电阻 配电阻
15KW
40Ω
18 KW
30Ω
CDI-BR-50 9A 50A 22 KW 15Ω 30Ω
德力西E系列说明书

致用户书——现场安装运行注意事项尊敬的用户:感谢您选用德力西(杭州)变频器有限公司生产的E 系列变频调速器,为了您能更好的使用本产品,请注意以下几点:1、变频器安装就位调试前,请对部件进行紧固处理,特别是导线部分连接螺栓,不紧固会造成连接处发热引起火灾。
2、安装现场设计要合理,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3、变频器的进出电源线不能接反,接反后会导致变频器爆炸。
4、直接用变频器主回路通断电来控制电机启停,会造成变频器经常跳故障。
5、在选型时应根据实际负载功率大小(负载工作电流)来配置变频器,有重负载的情况时,选型可放大一至两个档位,选型太小会导致变频器跳过流或过载故障。
6、变频器防护等级为IP20,即:能防护直径12.5mm或更大的固体外来物体不能完全进入,没有防水保护。
7、对于存储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变频器,通电时应通过调压器缓慢提升压供电,否则有触电爆炸的危险。
8、变频器到电机连线超过50米时,需增加交流输出电抗器,否则变频器和电机都有损坏的危险。
尊贵的用户,为了您所使用产品能够长期安全运行,应对产品认真仔细检查,定期进行停电清扫维护。
如果在检查过程中遇到困难,请来电来函告知我公司,我们的服务电话是:,我们将根据您所遇到的困难派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现场,协助贵单位进行处理,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运行。
目录前言............................................. 第一章安全运行及注意事项........................1.1 验收..........................................1.2 安全运行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产品信息..................................2.1 铭牌数据及命名规则............................2.2 技术规范......................................2.3 产品列表......................................2.4 外型及安装尺寸................................2.5 日常使用的保养与维护 (30)第三章变频器的安装及接线........................3.1安装地点及空间的选择...........................3.2 外围设备和任选件的接线........................3.3 主回路的接线..................................3.3.1 主回路接线图及其注意事项....................3.3.2 主回路输入侧的接线注意事项..................3.3.3 主回路输出侧的接线注意事项..................3.3.4 主回路配线及所需配套的外围设备参考下表......3.4 控制电路的接线................................3.4.1 控制电路端子排列及接线图....................3.4.2 控制电路端子的功能..........................3.4.3 控制回路接线说明............................3.5 接地.......................................... 第四章键盘操作与运行............................4.1 操作方式的选择................................4.2 试运行及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频器的主电路和控制端子的说明及连接

变频器的主电路和控制端子的说明及连接1.主回路端子的说明及接线2.控制回路端子说明及接线现在以三菱高性能、多功能的FR-E540为例来阐述。
该系列变频器的基本接线图如下图所示。
变频器的基本接线图1.主回路端子的说明及接线(1)主回路端子的说明如下表所示:主回路端子说明(2)主回路接线变频器的主接线①电源及电机接线的压着端子,请使用带有绝缘管的端子。
②电源一定不能接到变频器输出端上(U,V,W),否则将损坏变频器。
③接线后,零碎线头必须清除干净,零碎线头可能造成异常,失灵和故障,必须始终保持变频器清洁。
在控制台上打孔时,请注意不要使碎片粉末等进入变频器中。
④为使电压下降在2%以内,请用适当型号的电线接线。
⑤长距离布线时,由于受到布线的寄生电容充电电流的影响,会使快速相应电流限制功能降低,接于2次侧的仪器误动作等而产生故障。
⑥在端子+,PR间,不要连接除建议的制动电阻器选件以外的东西,或绝对不要短路。
⑦变频器输入/输出(主回路)包含有谐波成分,可能干扰变频器附近的通讯设备(如AM收音机)。
⑧不要安装电力电容器,浪涌抑制器和无线电噪声滤波器(FR-BIF选件)在变频器输出侧。
这将导致变频器故障或电容和浪涌抑制器的损坏。
⑨运行后,改变接线的操作,必须在电源切断10分钟以上,用万用表检查电压后进行。
断电后一段时间内,电容上仍然有危险的高压电。
2.控制回路端子说明及接线(1)控制回路端子说明控制回路端子说明(2)控制回路接线控制回路接线说明如下:①端子SD,SE和5为输入出信号的公共端,这些端子不要接地。
请不要把SD-5端子和SE-5端子互相连接。
②控制回路端子的接线应使用屏蔽线或双绞线,而且必须与主回路,强电回路(含200V继电器程序回路)分开布线。
③由于控制回路的频率输入信号是微小电流,所以在接点输入的场合,为了防止接触不良,微小信号接点应使用两个并联的接点或使用双生接点。
④控制回路的接线建议选用0.3mm2~0.75mm2的电缆。
德力西EM60变频器

目录目录II前 言..........................................................................................第一章 安全运行及注意事项............................................................1 1.1 验收.................................................................................1 1.2 安全运行的注意事项............................................................2第二章 产品信息...........................................................................3 2.1 铭牌数据及命名规则............................................................3 2.2 技术规范...........................................................................4 2.3 产品列表...........................................................................6 2.4 外型及安装尺寸..................................................................7 2.5 日常使用的保养与维护.........................................................8第三章 变频器的安装及接线............................................................10 3.1安装地点及空间的选择.........................................................10 3.2 外围设备和任选件的接线......................................................12 3.3 主回路的接线.....................................................................13 3.3.1 主回路接线图及其注意事项..........................................13 3.3.2 主回路输入侧的接线注意事项.......................................14 3.3.3 主回路输出侧的接线注意事项.......................................15 3.3.4 主回路配线及所需配套的外围设备参考下表.....................16 3.4 控制电路的接线..................................................................17 3.4.1 控制电路端子排列及接线图..........................................17 3.4.2 控制电路端子的功能...................................................18 3.4.3 控制回路接线说明......................................................19 3.5 接地.................................................................................20第四章 键盘操作与运行..................................................................21 4.1 操作方式的选择..................................................................21 4.2 试运行及检查.....................................................................21 4.2.1 试运行前的注意事项及检查..........................................21 4.2.2 试运行.....................................................................21 4.2.3 运行时的检查............................................................22 4.3 键盘的操作方法..................................................................22 4.3.1 键盘按键及功能.........................................................22 4.3.2 数据监视方式............................................................23 4.3.3 多功能键JOG 的使用...................................................23 4.3.4 查看/给定参数的方法(用数字键盘)...........................24 4.4 功能码显示模式..................................................................25第五章 功能参数表........................................................................26 5.1 基本功能P0组.....................................................................27 5.2 电机控制参数P1组...............................................................30 5.3 输入输出端子功能P2组 (32I)目录5.5 PID 控制与通讯功能P4组46 5.6 键盘显示P5组.....................................................................48 5.7 故障显示与保护P6组............................................................51 5.8 用户功能定制P7组...............................................................55 5.9 厂家功能P8组.....................................................................56 5.10 监视参数P9组..................................................................56第六章 参数说明...........................................................................58 6.1 基本功能P0组.....................................................................58 6.2 电机控制参数P1组...............................................................72 6.3 输入输出端子功能P2组.........................................................84 6.4 可编程功能P3组...............................................................103 6.5 PID 控制与通讯功能P4组......................................................114 6.6 键盘显示P5组..................................................................121 6.7 故障显示与保护控制P6组...................................................127 6.8 用户功能定制P7组............................................................134 6.9 厂家功能P8组..................................................................135 6.10 监视参数P9组..................................................................137第七章 常用功能及应用案例.........................................................139 7.1 常用功能........................................................................139 7.1.1 启停控制...............................................................139 7.1.2 启动、停机方式......................................................141 7.1.3 加减速方式............................................................144 7.1.4 点动功能...............................................................144 7.1.5 运行频率控制.........................................................144 7.1.6 多段速功能............................................................146 7.1.7 简易PLC ..................................................................146 7.1.8 定时功能...............................................................147 7.1.9 定长功能...............................................................148 7.1.10 计数功能...............................................................149 7.1.11 距离控制功能.........................................................150 7.1.12 简易内部继电器编程功能..........................................151 7.1.13 内部定时器功能......................................................154 7.1.14 内部运算模块功能...................................................155 7.1.15 PID 功能...............................................................158 7.1.16 摆频控制...............................................................158 7.1.17 模拟量输入、输出使用.............................................160 7.1.18 数字量输入、输出使用.............................................161 7.1.19上位机通讯............................................................162 7.1.20参数辨识 (163)5.4 可编程功能P3组39 (Ⅲ)目录…………………………………………………………………………………………………………………………………………………………………………… ……………………………………… …………………………………………………………………………………………………………………………………………………………… ……………………………………………………… …………………………………………………… ………………………………………………………… ………………………………………………………………………………………………………………………………………………………………7.2 应用案例1657.2.1球磨机165第八章 EM60系列变频器RS-485通信168第九章 故障排除1769.1 变频器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措施1769.2 电机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措施181附录1 定期维护及检查方法182附录2 选件选用指南184A2.1 交流电抗器ACL 184A2.3 无线电噪声滤波器184A2.4 远方操作键盘184A2.5 能耗制动单元及能耗制动电阻185附录3 EM60-IO 扩展卡186附录4 RS485通讯扩展卡187 (Ⅳ)E M60G1R5S2B14H0001第二章产品信息2.3 产品列表订货说明:用户在订货时,请注明产品的相应的型号、规格。
德力西双电源切换开关接线图和接线端子标识说明

德力西双电源切换开关接线图和接线端子标识说明
德力西双电源切换开关最常用的是CDQ3系列双电源开关,这款双电源切换开关的特点是实现常用电源(N)与备用电源(R)之间的自动切换(也可设置为手动切换),因一路电源出现断电或异常(欠压、过压、失压)而进行电源之间的自动转换,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流容量分别为63、100、225、400、630A、800A,电动操作机构为电机(单相交流)用电机的正、反转来驱动分、合闸进行电源转换。
了解了这款德力西双电源开关的特点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怎么接线,如下图所示,接线方法其实是很简单的,只要照下图接线即可。
接好主线后,细心的朋友们会发现德力西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旁边还有几组接线端子,那么这个有什么用呢?请看下表中的详细说明。
德力西CDQ3系列双电源切换开关接线端子说明
COM
发电机公共触头
NC
发电机常闭触头
NO
发电机常开触头
消防+
24V消防信号正极
消防-
24V消防信号负极
NA
常用合闸信号输出
NN
常用电源零线
RA
备用合闸信号输出
RN
备用电源零线
R-FUN
备用电源熔断器
N-FUN
常用电源熔断器。
变频器原理及接线图课件

交通运输
楼宇自动化
变频器在交通运输领域用于控制电机车、 地铁、动车等轨道交通工具的牵引电机, 实现平稳运行和节能。
变频器在楼宇自动化领域用于控制电梯、 空调系统等,实现节能和舒适性。
变频器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变频器的外观、接线 端子、冷却系统等,确保其正
常工作。
清洁保养
定期清洁变频器的外壳和散热 风扇,保持其良好的散热性能 。
变频器原理及接线图课件
• 变频器概述 •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 变频器的接线图 • 变频器的应用与维护 • 案例分析
01
变频器概述
变频器的定义与作用
总结词
变频器是一种能够改变交流电频率的设备,主要用于电机调速和节能控制。
详细描述
变频器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各种工业自动化控制和 节能应用。通过调节电机转速,可以实现精确的速度控制和节能效果,提高生 产效率和设备性能。
变频器的分类与特点
总结词
变频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电压等级、容量、控制方式等。不同类型的变频器具有不同的特 点和应用范围。
详细描述
按电压等级分类,变频器可以分为高压变频器和低压变频器,适用于不同的工业领域;按容量分类,变频器可以 分为大、中、小容量,适用于不同功率的电机控制;按控制方式分类,变频器可以分为开环和闭环控制,开环控 制简单可靠,闭环控制精度高,适用于不同的控制要求。
02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变频器的工作换为可变频率和电压的 交流电的电力电子设备。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实现对电动 机的速度控制。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器、中间电路和逆变器三个部分组成。整 流器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中间电路对直流电进行 平滑滤波,逆变器将直流电再转换为可变频率和电压的交流 电。
德力西变频器控制回路接线说明

德力西变频器控制回路接线说明控制回路必须与主回路、强电回路(继电器触点220V 程序回路)分开布线,并且使用扭绞屏蔽线或双扭屏蔽线,并把屏蔽层导线连接至变频器端子PE 上,接线距离应小于50米,以防止干扰引起错误动作。
1、模拟输入端子回路接线说明J5中的1控制VF1通道,选择电压/电流信号输入。
当选择电流信号输入时,J5的开关应位于I 侧,选择电压信号输入时应位于U 侧。
J5中的2控制VF2通道,选择电压/电流信号输入。
当选择电流信号输入时,J5的开关应位于I 侧,选择电压信号输入时应位于U 侧。
2、模拟输出端子回路接线说明J6是控制FM1通道,选择电压/电流信号输出。
当选择电流信号输出时,J6的开关位置应位于I 侧,选择电压信号输出时应位于U 侧。
J7是控制FM2通道,选择电压/电流信号输出。
当选择电流信号输出时,J7的开关位置应位于I 侧,选择电压信号输出时应位于U 侧。
3、数字量输入端子回路接线说明数字量输入要求尽量使用屏蔽线或双绞屏蔽线,以防止受到外部型号的干 扰,且接线距离应小于50米。
下图为数字量输入回路控制板上的线路图● 干接点共阴极接线方式和● 干接点共阳极接线方式和OP 把OP 与● 漏型接线方式10V ~● 源型接线方式10V ~4、多功能输出端子回路接线说明 ● 交流回路交流回路只能用多功能继电器输出端子。
如果驱动感性负载(例如电磁继电 器、接触器),则应加装浪涌电压吸收电路;如:RC 吸收电路(注意其漏电流应小于所控接触器或继电器的保持电流)。
如下图所示:RC 阻容吸收电路R :100~500ΩC :0.1~0.2μF直流回路直流回路既可用多功能开路集电极输出端子(注意接线极性)也可用多功能 继电器输出端子。
如果驱动直流电磁回路,则应加装续流二极管(注意其极性)。
如下图所示:直流吸收电路5、脉冲输出端子回路接线说明当功能码P2.1.20=0时,YO/FMP 端子作为脉冲输出端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