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说课稿
第1课《古代埃及》微课讲稿

第1课《古代埃及》微课讲稿教学重点是一节课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而难点是从具体学情出发,围绕学生的知识困惑点或是技能的薄弱点来设定的。
就本课而言,课程标准要求: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
尼罗河对于古埃及文明产生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金字塔不单是一个宏伟的建筑,它综合反映了古代埃及的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和宗教信仰,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九年级的学生在七、八年级学习过四大文明古国的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通过旅游、看展览等方式对尼罗河和金字塔有过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与原则,收集整理史料、口头表达、合作学习能力已大大加强,但对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的认识。
从课标和学情出发,本课重难点设定为: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既为重点也为难点;金字塔是本课的另一重点。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对本课重难点的处理。
对于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一重难点,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全面展现尼罗河的重要性,同是这也是培养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的思维和能力训练。
一、文明起源——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埃及文明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古埃及的气候分布图和地形图,可以看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和气候条件。
古埃及地处非洲东北部,四周环绕着利比亚及阿拉伯高地、沙漠和海洋,这样的环境相对孤立,但是也为古埃及文明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条件。
尼罗河从赤道附近的非洲内陆发源,由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贯穿埃及全境。
由于埃及降雨量极少,如果没有尼罗河,埃及很快就会变成沙漠。
因此,尼罗河为埃及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赞埃及是“尼罗河的赐礼”。
尼罗河有什么独特的特点?这一特点为古埃及文明的产生提供了哪些条件?尼罗河不同于其他大河流域的显著特征是定期的泛滥和退潮。
埃及说课稿

埃及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埃及文化的介绍,旨在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向学生展示古埃及的辉煌历史和独特文明。
在教材中,本课起到了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加深对古老文明了解的作用。
它位于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是古代世界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1)作用与地位本课作为古代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是对之前所学古代东方四大文明的延伸,也为之后学习希腊、罗马等古代西方文明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埃及文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埃及的地理位置、历史演变、宗教信仰、金字塔建筑以及象形文字等方面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让学生全面了解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历史演变、宗教信仰、金字塔建筑及象形文字等主要内容,掌握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对古代文明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金字塔建筑的象征意义以及古埃及宗教信仰对文明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入理解埃及文明的内涵。
四、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1. 启发法:2. 问答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适时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3. 案例分析法:以金字塔、象形文字等具体案例为例,深入剖析古埃及文明的特点。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埃及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异同。
4.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话题或问题展开讨论。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说课稿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代埃及》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
本课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古埃及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科学技术、艺术成就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认识。
但古埃及文明距离我们较远,学生对其了解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和认识古埃及文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埃及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科学技术、艺术成就等,认识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尊重和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埃及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科学技术、艺术成就等。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古埃及文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古埃及的地图和图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科学技术、艺术成就等内容。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堂讲解,重点阐述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加深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
6.总结拓展:让学生结合所学,谈谈对古埃及文明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021年2:古代埃及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
2.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重点:古埃及的文明。
难点: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正确评价金字塔。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哪些国家?学生: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
师: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自西向东,曾出现过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
今天我们学习古代埃及。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知识点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非洲东北角。
2.河流: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3.出现国家时间: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初步实现了统一的时间:公元前3100年左右。
4.成为军事帝国: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5.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6.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成就: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知识点二金字塔7.金字塔是法老为自己修建的呈角椎体状的陵墓。
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知识点三法老的统治8.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1)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古代埃及说课稿

古代埃及说课稿说教材:《古代埃及》是人教版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文明探源”, 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后面是本教材的“古代西亚”这部分内容。
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内容还包含的一些课外知识,这对丰富同学的课外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以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古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图例“埃及统一后疆域”和“公元前15世纪的疆域”,了解古代埃及疆域的发展变化,并学习古埃及之后数次的分裂和重新统一。
2、通过书中金字塔的描述以及示意图,来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并学习其原因。
3、了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并认识到其意义。
学习古埃及医学和天文学的发展,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埃及文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文的分析与课文的理解,提高识图能力和对课文分析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位置及疆域的学习,从宏观上学习古埃及以后的统一和分裂过程;通过对象形文字的产生意义认识类推到其他文字产生的意义。
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进而上升到自然环境对某一文明的影响。
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这课多次提到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我把自然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确定为本课的重点。
而难点,本文在最后只是稍微提到古埃及经历数次分裂和重新统一,详细内容没有,而它涉及内容比较多,也比较重要,所以确定为难点。
说教法:考虑到我班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讲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认真的学习理解这课内容。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PPT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问答法:对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古代埃及 说课稿

亚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亚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章第一节,适用于初二年级学生学习使用。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的第一课,由于在七年级下册的《历史与社会》最后一个单元“文明探源”中,已经才从现实地理区域的位置,追溯到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地理环境,因此,本课作为承上启下的第一课,主要是要通过对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和古代印度的描述,让学生初步认识异彩纷呈的早期文明。
本节教材——“古代埃及”从多方面呈现了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如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等,并从正文、图说及活动等多个角度凸显了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史地知识的综合。
2.教育教学目标根据本节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埃及国家形成发展的时间、地点;知道古代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看古代埃及地图,让学生学会看图获取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金字塔的内在意义,培养学生辩证看待、深入分析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课外拓展环节,培养学生收集、分辨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古代埃及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理解金字塔的内在意义,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的识别判断能力,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个性品质。
3.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我将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木乃伊确定为教学重点,因为它们都是古代埃及文明的代表性成就。
尼罗河对埃及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影响,金字塔的历史意义为教学难点,因为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理解难度大;另一原因是初中学生年龄较小,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分析事物缺乏全面性。
古代埃及说课稿

古代埃及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古代埃及”在历史学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学生了解非洲古代文明的窗口,也是世界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地位:本文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是古代世界文明古国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古代埃及,学生可以对非洲大陆的文明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古代埃及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包括尼罗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古埃及的王朝更迭、金字塔的建筑奇迹、象形文字的发明、宗教信仰等。
(1)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尼罗河流域为古埃及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古埃及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古埃及经历了三十多个王朝,法老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
(3)古埃及的经济发展:农业是古埃及的经济基础,尼罗河流域的泛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古埃及还发展了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
(4)古埃及的文化成就: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艺术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埃及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2)掌握古埃及的王朝更迭、金字塔的建筑特点、象形文字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探讨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尊重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古埃及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2)古埃及的王朝更迭、金字塔的建筑特点、象形文字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1)古埃及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金字塔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二、内容分析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历法——太阳历,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医学成就。
古埃及人修建的金字塔和神庙,是古埃及科学技术成就的杰出代表。
学习古埃及文明,可以认识到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三、教学目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知道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唯物史观:认识金字塔既是古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奇迹。
家国情怀:学习古埃及文明,可以认识到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初步理解、尊重各个文明之间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下列不属于四大文明古国的是?A、中国B、古印度C、古希腊D、古巴比伦【设计意图】:以问题设置,聚集学生注意力,开展新课学习。
(二)讲授新课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教师活动依据材料和地图,分析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土地状况如何?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学生活动地理位置: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南北。
气候状况:普遍干旱,依赖定期泛滥的尼罗河。
土地条件:定期泛滥,洪水退却,淤泥肥沃,利于农业生产。
【设计意图】本课从尼罗河讲起,使学生了解古埃及的自然地理环境,认识尼罗河在古埃及人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3)教师活动(4)学生活动古埃及文明延续下去。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清楚的知道古埃及的发展过程。
(5)教师活动阅读课本,归纳古埃及文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学生活动①太阳历;②数学:算数、几何、代数;③医学:木乃伊;④文字:象形文字;⑤雕刻绘画: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浮雕、壁画。
2.金字塔(1)教师活动通过视频观看,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埃及说课稿
说教材:《古代埃及》是人教版教材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文明探源”, 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后面是本教材的“古代西亚”这部分内容。
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内容还包含的一些课外知识,这对丰富同学的课外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古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图例“埃及统一后疆域”和“公元前15世纪的疆域”,了解古代埃及疆域的发展变化,并学习古埃及之后数次的分裂和重新统一。
2、通过书中金字塔的描述以及示意图,来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并学习其原因。
3、了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并认识到其意义。
学习古埃及医学和天文学的发展,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埃及文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文的分析与课文的理解,提高识图能力和对课文分析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位置及疆域的学习,从宏观上学习古埃及以后的统一和分裂过程;通过对象形文字的产生意义认识类推到其他文字产生的意义。
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进而上升到自然环境对某一文明的影响。
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这课多次提到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我把自然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确定为本课的重点。
而难点,本文在最后只是稍微提到古埃及经历数次分裂和重新统一,详细内容没有,而它涉及内容比较多,也比较重要,所以确定为难点。
说教法:
考虑到我班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讲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认真的学习理解这课内容。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PPT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问答法:对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说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注重利用PPT和课外知识来展开讲述这节课的重难点,使同学们能更加深入学习到这些知识。
1、首先,用3-5分钟的时间导入新课,由上节课的“文明探源”旧知识到这节课的“亚
非大河文明之古代埃及”新内容。
2、然后在PPT上展示古埃及的图片,使用图片更加直接、形象、生动的展示古代埃及
的疆域变化,可以使同学们对古埃及有直接的印象感。
提出问题,自然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让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3、在PPT展示展示金字塔图片,展示图片也是给同学直接感受,并简要介绍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的原因,和为什么金字塔是以这种形式出现的。
4、在PPT上展示第三张图片,不同载体上的象形文字和一组象形文字和腓尼基字母的
比较,来让同学们直观的比较两者的区别,进而得出埃及的象形文字对腓尼基字母具有深远的影响。
5、讲课中贯穿始终的是讲述法,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些知识还有点难度,所以得慢慢讲解,譬如太阳历是怎么由来的。
6、最后让同学们讨论四五千年前的金字塔的建造者是用什么办法开凿、搬运重达十几吨的石块?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了这节课的内容,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本文内容。
说板书设计:这堂课的板书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