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

合集下载

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第1课古代埃及课型新授时间周课时 1课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代埃及文明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和地图,分析埃及的地理环境,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2.通过阅读教材,填写古埃及发展时间轴,知道其形成、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了解法老的统治地位、王权的衰落。

掌握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3.通过阅读分析教材和材料,知道王权和金字塔的关系以及修建金字塔的双重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难点:分析尼罗河在古埃及的重要地位;理解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类比中国史分期,对世界史进行阶段划分——引出古代亚非文明2.结合地图引领学生找出亚非四大文明的地理位置,并思考何为文明?文明有何特征?——过渡到埃及1.从学习中国史的经验出发,类比世界史的学习2.通过地图,准确说出不同地区的不同文明,思考文明的特征。

亚非文明:同:大河流域——大河文明适宜农耕国家、文字、金属工具异:各自特色学生在学习中国史时有了对世界史零碎的认识,但还不够充分。

首先在学生脑海中架构起时空观点,从而宏观整体把握其学习。

文明起源——地理环境【出示学习目标】1.图中探史——观察古代埃地图,分析为何古埃及文明诞生于此?1.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看图思考并发言,学生相互补充。

针对核心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出示歌颂尼罗河的诗歌,体会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大作用。

2.阅读诗歌,加深印象。

文明基石——国家兴衰【过渡】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为古代埃及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的发展历程是什么?自主阅读教材,完成时间轴。

2.从古王国时期进入法老时代——出示材料,讲解法老统治明确学习目标,可学生齐读、领读等方式完成。

*初步识记重要的知识点,在书上把重难点标记出来。

2024年秋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1课 古代埃及

2024年秋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1课 古代埃及

第1课古代埃及一、课标要求: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二、素养目标1.时空观念:了解埃及文明时间序列;2.史料实证: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等史料信息梳理;3.历史解释: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4.唯物史观:让学生通过了解金字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2.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四、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吗?一提到埃及这个古老的国度,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生:金字塔。

师:播放视频《金字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国度,感受其伟大的文明。

五、新课(一)尼罗河与古代埃及(1)出示材料:古埃及国王奥西里斯被自己的恶兄弟杀害,碎尸后被扔到了尼罗河里。

王后伊西丝悲痛欲绝,她找到遗体,伏尸痛哭,这感动了太阳神。

于是天神帮助她把尸块还原成尸体,做成干尸,即木乃伊。

奥西里斯于是再生,成为冥界的主宰。

从此以后,每个法老死后,都要把奥西里斯神话表演一次,制成木乃伊后装入石棺,再送进“永久的住所”——金字塔中。

古埃及人认为,这样,法老们的灵魂就能永生,并在3000年后的极乐世界里复活。

思考:金字塔建在哪里?生答:埃及。

(2)思考: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归纳: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为古代埃及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埃及文明。

(3)合作探究一: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材料二:古代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古代埃及》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埃及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掌握古代埃及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掌握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和查阅资料,掌握古代埃及的基本情况。

2.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共同探讨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3.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历史情境再现,深入探究古埃及文明的发展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埃及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埃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古埃及文明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入挖掘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

第一课古代埃及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金字塔、法老、木乃伊、象形文字和古埃及在天文和历法方面的成就。

初步理解古埃及文明。

2.从《古代埃及》等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3.教师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和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书写“象形文字”的历史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尼罗河这一古埃及文明的母亲河和古埃及国家的演变历程的学习,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古埃及文明进行考察。

2.通过课外寻找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解除对有关金字塔建造的疑惑,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课堂展示的象形文字图片,从历史的角度、历史的眼光观察、分析和理解古埃及文字的创制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古埃及文明的学习,了解和认识古埃及的发展历程,尊重古埃及文明的成果,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埃及金字塔。

【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下载有关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收集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及古埃及文明的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走过悠久的中国历史,今天开始我们步入世界历史的殿堂。

人类文明依河而兴,滚滚逝水交织着人们对河流的记忆。

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先后出现了最旱的奴隶制国家,四大文明古国相继形成。

(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并指图讲解。

)教师: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国,还有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展开一场穿梭时空的文明之旅,让我们一起穿过历史隧道,学习和探究古代埃及的历史、建筑与文字。

新课教学:1.古埃及国家——尼罗河的赠礼教师: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历史地图。

通过历史地图,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历史信息。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第5页《古代埃及》地图,并要求学生回答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到尼罗河并结合地理知识初步了解埃及的自然条件。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古代埃及》是九年级上册历史新编教材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古埃及的重要成就如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本课内容是学生接触历史学科的开始,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以及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古埃及文明距离我们较远,学生对其了解不多。

此外,学生可能对历史学科有陌生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基本情况,掌握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重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文明的基本情况,包括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重要成就。

2.难点: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编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为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金字塔、木乃伊等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性产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是什么?它们与哪个古代文明有关?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埃及文明的发展、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内容,让学生对古埃及文明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本课内容提出问题,如:古埃及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哪些特点?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精品教案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精品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埃及最早出现时间、文明发源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好奇心;结合中国的商朝,理解古埃及由诞生、发展、强盛到灭亡过程,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逐渐形成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认识并讲述古埃及的金字塔,培养探究、合作创新能力;明白象形文字、木乃伊,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能力与科学的探究能力;了解法老的统治,培养理解、对比与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用金字塔与木乃伊图片来开篇引出主题,然后渐渐走进古埃及,穿越时空隧道去感受体会古埃及人的生产与生活,领会古埃及的文明,本课主要采用阅读、探究、想象与看图方法,使学生对古代埃及历史有一个客观、清楚、完整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与科学精神,对埃及文明的肯定与敬意,特别是对金字塔与木乃伊的了解,学生知道了古代人类的智慧与力量,培养学文化、尊重并崇尚科学的优良品质,通过学习法老的统治,使学生反对神学,反对愚昧,更加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二、教学重点:1、古埃及的发源地——尼罗河流域2、金字塔三、教学难点:1、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赠礼2、古埃及文明与金字塔的关系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请看,这是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示意图,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自西向东,分别是哪些文明呢?生: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流域的古中国文明。

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古埃及文明。

(二)新课讲授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探究任务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教师引导出示古代埃及示意图,展示材料: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希罗多德抛出问题:结合图所示讲述埃及地理位置,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页正文第一段,初步了解古埃及的自然环境。

(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运用所学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古代埃及》 公开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古代埃及》 公开课教案_1

第1课古代埃及(详案)一、课标要求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二、教学目标1、认识古埃及的地理位置,了解古埃及国家的发展历程;2、了解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掌握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发展的关系,了解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的原因。

3、了解古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三、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2、难点: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四、教学基本过程(一)新课导入:问题导入:你知道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吗?(提问: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观察地图四大文明古国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起源于大江大河流域)为什么人类文明会产生于大河流域呢?(因为:(1) 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2)气候温和,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宜人类生存。

所以说古代文明的产生往往都和河流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这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出现得最早的可以说是古埃及文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了解这个曾经无比神秘的国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这节课内容中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

从整体上来说,要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其中重点是古埃及有哪些文明成就,难点是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因此,我把这课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篇章是自然成就埃及、第二篇章是埃及造就文明。

(二)新课探究:【第一篇章】自然环境孕育古埃及(一)地理概况(展示古埃及地图)1、观察地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书本古埃及地图,找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角。

(2)根据地理知识,分析该的气候条件。

古埃及地处非洲的北部,北临地中海,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少雨。

(3)谁孕育了古埃及的古老文明?尼罗河。

2、分析材料:在古埃及人中,尼罗河就是埃及的母亲河,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受到了古代埃及人的赞美:“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请学生起来朗读)①什么说“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尼罗河为古埃及农业大发展带来灌溉水源,为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2.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3.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2.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及金字塔的关系。

课前准备查找本课相关史料,准备好本课相关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拥有绮丽的文化,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成绩”。

让我们走进古代埃及,了解这段历史。

【新课讲授】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的位置【教师活动】出示材料与图片,并讲述。

材料万岁,尼罗河!你在这大地上出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阿孟神啊,你将黑夜引到白天,你的引导使人高兴!繁殖拉神所创造的花园,给一切动物以生命,不歇地灌溉着大地,从天堂降下的行程,食物的爱惜者,五谷的给予者,普塔神啊!你给家家户户带来光明!【教师活动】提问:尼罗河在哪里?对于古埃及来说有什么意义?位置: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教师活动】讲述古埃及国家的兴亡。

(1)产生: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2)发展: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3)强大: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赴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4)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设有延续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古代埃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观察古代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

(2)知道古埃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及其专制统治;知道法老的相关知识。

(3)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金字塔建造中体现出的古埃及人民智慧;通过了解金字塔折射出的社会结构,掌握古埃及的阶级状况。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金字塔”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通过学习法老的统治,掌握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培养认识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古埃及史,认识古埃及文明的特征,感受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2)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感受人类文明的伟大,认识统治阶级对奴隶的残酷奴役和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体会高超的建筑技术以及奴隶们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教学重点
法老的统治;金字塔。

教学难点
通过对金字塔的学习,认识和理解金字塔折射出的上古时代埃及的阶级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运用网络,查阅古埃及概况、了解尼罗河风光,搜集卡纳克神庙的图片、金字塔图片,以及狮身人面像的神话传说等,力图了解储备更多的古埃及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查阅尼罗河风光、美丽的金字塔、卡纳克神庙,搜集与占埃及有关的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情境导入:[讲故事——法老魔咒之谜(《图坦卡蒙的诅咒》),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故事有很强的趣味性,讲故事既能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有谁愿意讲一讲古埃及的故事法老魔咒之谜。

生:在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上镌刻着这样一行墓志铭:“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数十年来,所谓的“法老咒语”越传越神秘,不仅令盗墓者望而却步,而且令很多考古学者和观光客心存疑虑。

l999年,德国微生物学家哥特哈德·克拉默在木乃伊身上发现了足以致命的细菌孢子,它在木乃伊身上可以寄居繁殖长达数个世纪之久。

埃及古文物协会秘书长:考古学权威扎西·哈瓦斯博士认为,法老陵墓中充满着一种可以致癌的氡气。

经过检测,哈瓦斯发现,尼罗河谷诸法老陵墓的石灰墙内普遍充满了一种叫作氡的有害气体,而医学专家早有定论,氡气可以致癌,也许这正是导致部分考古人员患病的诱因!哈瓦斯公布了检测结果后,埃及亚历山大大学的科研人员对5座尚未挖掘的陵墓作了进一步气体探测,以便将氡气的危害降至最低。

依仗科学这把利器,一个个法老“魔咒”正被哈瓦斯逐个破除。

师:法老是古埃及的国王,法老是如何统治埃及的?而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又应如何认识和评价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古代埃及。

讲授新课:
一、发现古埃及史
1.位于埃及境内的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而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请你说说理由有哪些。

埃及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终年干旱少雨,所幸尼罗河纵贯全境,在浩瀚的沙漠中辟出一条狭长的绿洲,而尼罗河流域的居民利用河水涨落的规律,开垦荒地,引水灌田,使尼罗河沿岸变成地中海区域的谷仓,造就了繁荣的古代文明。

故古希腊历史学家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明白古埃及文明属于大河流域文明。

)
2.古埃及文明是如何消失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1)公元前6世纪始,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不断入侵而衰亡,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象形文字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史一度湮没无闻。

(2)1799年,法国士兵在一个叫罗塞塔的村落旁偶然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陌生的文字。

(3)后来,法国文字学家商博良凭借渊博的语言学知识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破解了碑上的象形文字。

(4)19世纪,欧洲古文字学家破译了古埃及象形文字,考古学家不断发掘出古代遗址和文字史料,为现代人认识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必要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提炼、总结知识要点的能力)
二、法老的统治
1.古埃及于何时确立了最早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被称为什么?其职权有哪些?
(1)约公元前3100年。

(2)法老。

(3)掌握国家一切大权。

2.埃及的国王,即法老,是如何实行专制统治的?
(1)法老的专制统治通过一整套依附于他的官僚体制加以实行。

(2)王位一般由家族成员世袭。

(3)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及军队。

(4)制定了严格的赋税制度和人口普查制度。

3.古埃及宫廷形成了一套怎样的礼仪?结合古埃及的历史,你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在农耕文明时代君主专制统治的作用的?
(1)大臣觐见法老须行跪拜之礼,吻法老脚前的尘土。

如果臣下能吻法老的脚尖,意味着他得到了法老的奖赏。

(2)君主专制统治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君主专制统治也常常导致昏君暴君的出现,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乱和改朝换代。

三、金字塔
多媒体出示材料:
埃及的金字塔约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

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l00多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

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

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蒴.艺术的顶峰.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金字塔的用途和形状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把法老的陵墓称为“金字塔”?
(1)法老的陵墓。

(2)底方上尖的角锥体。

(3)金字塔的形状是底方上尖的角锥体,像中文的“金”字,所以中国学者把它形象地称为“金字塔”。

2.法老修建“金字塔”的原因是什么?
法老以高耸、壮观的金字塔显示其威严,又表示他与天上神灵存在密切联系。

3.你是如何评价和认识法老的陵墓“金字塔”的?
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当时社会结构的真实写照。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理教材知识要点的能力。

)
4.右边图片是吉萨金字塔群,它不仅是古
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当时社会结
构的真实写照。

请问金字塔是如何反映埃及当
时的社会结构的?
生:以法老为代表的统治阶级高居塔尖之
上,中小土地所有者、商人、知识分子处于塔腰之间,广大农民、工匠、奴隶构成塔基,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供养着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

小结:
本课通过对发现古埃及史、法老的统治、金字塔三个子目的学习,了解了古代埃及的起源史、奴隶制国家的建立、确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及古代埃及人民修建的金字塔,知道古代埃及创造了灿烂而辉煌的文明,尤其是古代埃及人民的首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板书设计
古代埃及
发现古代埃及
法老的统治
金字塔
教学反思
在引导学生探究金字塔折射出上古时代埃及的阶级关系这一难点内容时,极力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围绕“法老建造金字塔的原因是什么”和“谁建造了金字塔”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渠道,尤其是通过网络搜集材料,并在学习小组内和学习小组问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完善问题的答案。

通过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工具,也是探究知识的工具之一。

进而形成正确的运用网络的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